-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肥城市高考补习学校
肥城市高考补习学校 2010——2011年度上学期学科组教学计划 语文备课组——宋庆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扎实而有效地工作,帮助学生对高中三年的课文,尤其是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进行系统地复习,按照考纲积累并梳理课本知识,建立较为完整、严谨、有序而详尽的知识网络,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补充大量的现代文、古诗文阅读材料,辅以各类文章阅读解题方法、答题技巧的指导,使得学生的理解感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3、通过一学期有目标、有针对性、有序列的作文训练,使学生基本上在限定时间里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作文。 4、在规范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有较为理想地改变。 5、通过全体老师的努力建立研究型的学科组,各项工作走在大市前列。 二、复习的内容 1、以复习课文为主,重点放在文言文上,熟悉文章,梳理知识点,积累、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2、中间穿插字、词、句、修辞、标点、名句、诗歌鉴赏等小专题,并补充大量的现代文阅读材料。 3、两周一次大阅读,一次写作训练,一次综合训练。 4、每周至少一次字体练习,答题规范指导。 三、时间安排 古诗文课文三十二篇,分布到五个模块,十八个单元当中,循着编排顺序,大致用三个多月的时间(2010.8.30—2010.12.15农历11月10),以一周一单元的进度复习完。 再用二十多天的时间(2010.12.17—2011.1.9农历腊月初六)集中进行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再用剩下的一周的多时间集中进行社科文阅读训练。 四、专题研究、组内协作分工 1、文言文学案、文言课文研究利用,由宋老师和鲍老师负责。 2、高考作文研究、写作指导、作文命题由老周老师负责。写作命题及指导两周一次。 3、阅读材料补充、《晨风读练》的研究利用由周主任负责。《晨风读练》之大阅读两周一次;阅读材料的补充一周至少一次,容量:B4纸,单面不少于四页。 4、“前五个题”的研究及专项训练由王老师负责。“前五个题”的专项训练一周至少一次,容量:16K纸,单面一页。 5、名句默写的研究梳理、诗歌鉴赏专题及专项训练,由史老师负责,名句默写(加一个诗歌鉴赏题)的专项训练一周至少一次,容量:16K纸,单面一页。 6 2010年各省市高考题的研究及遴选、综合训练由孙老师负责,综合训练大致两周一套。 五、注意事项 1、复习思路及近段复习内容要及时告诉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准备,以争取主动,提高教学效益。 2、要渗透大容量复习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大容量地读,大容量地写,大容量地背,大容量地练;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整合提升。为此,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计划,让学生掌握学法,学会自己总结、归纳,学会自己梳理知识网络。同时,不断拓展学生思路,挖掘潜能,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迁移能力、应用能力等。 3、加强集体备课,听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专题虽有所分工,但不是孤军奋战,要通过集体研讨,使自己负责的专题更加完善。 4、精选训练内容,变多训练为巧训练。 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避免面面俱到,机械重复,盲目拔高。要加强选题的针对性、典型性和新颖性。要通过我们跳入“题海”,让学生走出“题海”。 5、狠抓学生学习规范的问题,要求书写认真清楚,答题符合规范。 6、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研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深入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寻找命题规律,把握命题趋向。做到整个复习过程能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抓住关键,同时应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要求,争取做到有的放矢,能够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7、要把专题研究的一系列的成果及时转化为阅读材料,下发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 数学组备课组——张英亮 我校数学备考工作总的安排是分三轮进行。首轮复习时间开学到三月上旬;二轮复习时间三月初至四月下旬;第三轮复习时间五月份。一轮着重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第二轮主要是专题复习,提高解题能力:第三轮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指导思想 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数学的通性通法,即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我们把握的数学对象的基本性质,处理数学问题基本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使数学学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既要关心《课程标准》中调整的内容及变化的要求,又要重视今年数学《考试说明》。结合上一年的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考试说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探求命题的变化规律。 第一轮教学和复习建议: (一)备课组老师之间加强研究 1、研究《课程标准》、参照《2010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教学要求。 2、研究高中数学教材。处理好几种关系:课标、考试说明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关系;重视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3、研究1新课程地区高考试题,把握考试趋势。特别是山东卷、全国卷、上海卷以及广东、江苏、海南、宁夏等课改地区的试卷。 4、研究高考信息,关注考试动向。及时了解11高考动态,适时调整复习方案。 5、研究本校数学教学情况、尤其是本届复读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复习教学计划。 (二)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建立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 课本是考试内容的载体,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将课本题目进行引申、拓宽和变化,高考试题千变万化,异彩纷呈,但无论怎样变化、创新,都是基本数学问题的组合。所以,对基本数学问题的认识,基本数学问题解法模式的研究,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理解,乃是数学复习课的重心。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基础题、中档题不需要题海,高档题题海也是不能解决的。在第一轮复习中,切忌“高起点、高强度、高要求”,所谓“居高临下”,往往投入很大,收效甚微,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切实抓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最基础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最基本的方法是最有用的方法。在复习过程中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融代数、三角、立几、解几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高效的有机认知结构。 (三)提升能力,适度创新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重点和永恒主题。教育部已明确指出高考从“以知识立意命题”转向“以能力立意命题”。新课标 提出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做出思考和判断。其中理性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是数学的一种综合能力,需将思维、运算、空间想象有机结合去完成的一种复合型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更高层次。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题中表现为:①领会题意、明确目标;②寻找解题方向和有效解题步骤;③正确推理和运算,表述解题过程。能力的培养首先应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思想方法的渗透。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思想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广泛迁移的实现。实践能力在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创新是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综合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研究,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处理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汇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四)强化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想。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上的概括提炼,它蕴涵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能够迁移且广泛应用于相关科学和社会生活。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适用于数学全部内容的通法,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考查结合进行。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要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运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其进行多次再现、不断深化,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的组成部分,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具体操作方法,如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迭代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特值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二是逻辑推理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类比法、探索法、解析法、归纳法等;三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在复习备考中,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套试题中去,任何一道精心编拟的数学试题,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注意渗透,适时讲解、反复强调,学生会深入于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考试时才会思如泉涌、驾轻就熟,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因此在进入高三复习时就需不断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并非只在高三复习将结束时去讲一两个专题了事。 (五)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注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建议“教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教师有计划的精心研究全国各地的高考题和模拟题,从中精选和改编部分面目新,质量高,难度适中,针对性强的试题,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训练,讲评,以少胜多,提高效益。对学生要求“会、快、对”,“会”即有方法,会动手;“快”强调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题量;“对”即准确,指解答正确。只有会,才有可能得分;只有快,才能多得分(指整套试卷);只有对,才能得满分(指某道试题)。在复习中,首先要训练学生解题有“办法”,能动手,但决不满足于此,尤其对“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眼高手低”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从审题的仔细、思维的严谨、表述的规范、计算的准确等方面下功夫,做到“会做的不丢分”。要尽可能稳中求快,对基本题提高熟悉程度,才有时间去思考新题、难题,对基础题、中档题要清楚明白,准确熟练,对难题要量力而行。 (六)认真总结每一次测试的得失,提高试卷的讲评效果 试卷讲评要有科学性、针对性、辐射性。讲评不是简单的公布正确答案,一是帮学生分析探求解题思路,二是分析错误原因,吸取教训,三是适当变通、联想、拓展、延伸,以例及类,探求规律。还可横向比较,与其他班级比较,寻找个人教学的薄弱环节。 (七)根据所教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组题进行强化训练 抓基础题,得到基础分对大部分学校而言就是高考成功,这已是不争的共识。比如,10届我校线下20分的考生就有几十人,这些考生若能减少基础题的无谓丢分,那么升学率就会大幅上升的;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首先抓好90分一120分的低中档题,教师在复习的过程当中结合所教学生实际,对学生在某一块加强一下就能增加得分的内容要精心组题强化训练。 如何提高复习的效果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 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进学习方法是一个长期性,系统积累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不断地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应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交流,逐步地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听课的好习惯。听是主要的,把老师讲的关键部分听懂,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会顾此失彼,因此适当的记笔记,领会老师课上的意图和精神。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应注意培养写作业的习惯,作业不仅要书写工整,而且还要有条理,这样可以培养逻辑能力。同时作业必须独立完成,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 提高课堂效益的“四抓” (1). 抓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的概念、定义、公式、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促进了能力的发展。如反函数概念如何形成?构造性的定义给出了求反函数的方法和步骤及互为反函数其图象的对称关系。 (2). 抓问题的暴露 在课堂上,老师都会提问,有时还伴随着问题的讨论,对于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遗留下来,甚至积累下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遗留问题要及时解决。 (3).抓解题指导 要合理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大,出错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给定两个集合如何构成映射,能构成多少个映射?如何构成函数,能构成多少个函数等。 (4).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应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应用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1、 学会数学复习的归纳总结 (1).抓基础 (a)结合“边看边记,温故知新系统”的填空提示,预习课本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公式、定义和定理,着重于自己感到的重点、难点、疑点的再学习和再认识,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强化记忆; (b)结合“落实双基,稳步提高”的练习,遇到概念解题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认识;理解定理的条件对结论的约束作用,并反问:如果没有该条件会使定理的结论发生什么变化?如三垂线定理若缺少直线在平面内将有什么结果? (c)“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典型例题师生共同赏析,在教师的指导下,注重如何把握思维的切入点,掌握各种题型的思路走向,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归纳全面的解题方法。只有积累一定的典型习题才能保证解题方法的准确性、简捷性和完备性; (d)认真做好练习题,采用循环交替、 (2).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认识课本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了解各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地位和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复习、梳理重点内容,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力求从宏观上把握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解题方法体系和思维体系。 (3).全面认识与掌握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解题的具体操作性的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错位相减法、迭代法、割补法、特值法等;第二类则是用于指导解题的逻辑性的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类比法、探索法、归纳法、解析法等;第三类则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数学解题甚至于对于其它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复习中要关注它们的应用,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4.进行解题后的再思考 (1)思因果. 解题后,要思考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已知条件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还有哪些条件没有用过,结果与题意或实际生活是否相符等。这样可促使我们进行大胆探索,发现规律,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 (2) 思规律 .解题后,要注意思考所用的方法,认真总结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3) 思多解.在解题中采用多种解法,不仅可以锻炼我们思维的发散性,而且可以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思变通.对于一道题不应局限于就题论题上,而要进行适当的变化引申,在培养思维变通性的同时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深刻流畅。一题变多题,有利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应变能力,防止思维定势。 (5) 思归纳.解题后,回忆与该题同类的习题,进行对比,分析其解法,找到解这一类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久而久之便形成技巧,解题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6) 思错误. 解题后,要思考题中易混易错的地方,总结经验,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在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最好能建立一个积错本,就是要求我们在每一次练习中对于错误的地方一定要进行错误分析,一般错误包括三种:一种是计算失误,一种是审题失误,一种是思维起点错误。对于第一种这是我们大多数同学经常出现的问题,在高考备考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每次考试和做题中一定要有始有终,千万不能眼高手低,我们很多同学在平时训练时一看题觉得自己会做就放弃演算过程,这是不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每次在做题时能善始善终,才能提高我们运算的准确度,避免计算失误!对于第二种审题失误,比如在有一年的高考中让你求的是极值,而我们很多同学求的是最值,画蛇添足,浪费了时间还要扣分,对于这种情况,我想在考试时一定要先把题仔细阅读一遍,甚至可以把试卷上关键字做上记号来提示你充分而准确地利用已知条件,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同学们不妨可以试试!对于第三种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高考中解答题占了很大的比例,要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积累一些典型例题的典型解法,比如在解析几何里的动点问题我们可以考虑消参法,数列中的构造法,函数中的转移法,等等,这都是很好的方法,在备考中通过掌握这一种方法就可以很顺利做一类题目,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有我们在平时不断积累,我们就会不断进步,高考中就会得心应手,出奇制胜! 5、加强典型习题本的复习 典型习题本是老师曾经讲解的典型题目、自己曾经出错题目的汇集,因此复习典型习题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能同学们觉得题量太大,无法复习。这里告诉同学们一个非常成功的办法:筛。将平时总结的题目利用课余时间去复习,经过复习,一本子的题目,一般大部分都能掌握起来,可能只剩下几个或几十个,将这些题目标出来,然后再次复习时则只需复习这些题目。这样,到高考的时候,经过你几次的筛,一般也就剩下几十个题需要考前再复习一下。反之,如果不这样复习,到高考前你会觉得典型习题本上的很多题目都不会,但又没时间去复习,到那时你就真正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了。 6.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识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英语备课组——赵春秀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巩固和落实基础知识为中心,以培养听力和读写能力为重点,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突破词汇学习,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扎扎实实抓好双基,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力争在高三英语复习中做到务实与创新,大面积地使学生达到高考要求。 二、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不容乐观,通过了解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应试能力较差。学生层次不同,所以复习的起点、进度、方式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高考复习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信心十足地走进考场。 三、复习计划:(10年9月1日——11年5月中旬) 从新学期起我们就进入1-8模块的复习,我们这一学期每周安排六课时,一个单元我们约需要三课时来完成复习,刚好一个月能复习完两个模块。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我们中间插入9、10模块的复习。 2011年4月下旬起到5月中旬,进行英语专项训练复习,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专练。最后高考前的一段时间,再进行综合测试练习,让学生具备临考前的良好的心里素质,充分熟悉高考试题类型,这样的话,学生拿到高考试题就会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从而发挥学生的最佳水平。 四、复习方法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完成必修课程模块1——5的学习后,达到七级目标要求;在完成顺序必修模块6——8的学习后,达到八级目标要求。真正达到课程标准中的七级和八级的要求。方法及策略如下: 1、加强对高考的研究 仔细分析10年全国及山东高考题命题方向和特点,做到考什么心中有数。结合新课标,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具体教学建议作为复习的依据,认真研究新《考试说明》的变化,探索命题原则,试卷结构、内容和特点,多渠道搜集最新的高考信息及训练材料,做到科学备考。 2、加强集体备课与研究 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的智慧,牢固树立协作意识。进行集体备课,精心排查、梳理知识点,对要点、重点、难点、考点及学情进行综合分析,大家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然后精选配套的练习题,以主备人主讲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复习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授课内容,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查补。根据本学期的课时训练及考试安排,严格讲什么就考什么的制度,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学以至用。高三外语组都为年轻人,这为年轻教师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又是一次挑战。年轻教师要谦虚的向老教师请教知识点及教法。全组统一步伐,方法可不同,但知识内容必须一致。 3、以学定教,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整个复习过程要紧紧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深入了解学情,分析学情,尤其要了解英语为弱科的边缘生,选择恰当的教法,进行学法指导,补弱促强,提高授课、训练、讲评的针对性,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而大幅度提高复习效率。课堂上坚持“学生主体”的原则。少讲多练,精讲精练,力争做到习题讲评过程中“三讲三不讲”,即讲清重点,难点,疑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不讲,估计讲了也不能理解的则不讲。 4、突出语篇,强化书面表达训练 高考试题中,语篇考查所占比重极大,除单选题之外全是语篇。因此高三复习中要增强语篇意识,。守住“阅读”,促进综合能力提升。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始终把“阅读”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有目的地筛选阅读材料,阅读训练过程中要把握好量与质的关系,应融入阅读策略与解题策略的指导,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要充分认识大量有效的阅读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上的作用,很多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没有把阅读当作拓宽知识的途径,既影响了阅读兴趣也限制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精选阅读语篇中的长句教会学生如何理解长句,提高学生的解析能力。 书面表达的训练要学生注意条理性,准确性与得体性,流畅性,简洁多样性,思想性,美观性。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对照《高中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越来越高,命题更具开放性。我们要教会学生构思,指导学生写,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书面表达不容忽视的另一点,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得分(高考阅卷中,字写不好,降一档次)。在训练中,注意写作技巧的指导,平时的训练提高对词数和开放的的要求。采取多种方法批改,自批,互批,老师批,尽可能做到面批面改。 5、精选习题,狠抓落实 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广泛涉猎各种材料,严把习题质量关,力求选出内容新颖、质量较高的试题,让学生做“好题”、“精题”,使学生少做冤枉题,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另外,谁备课,谁筛题。 展望2011年高考,我们英语组全体成员信心百倍,斗志昂扬,相信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有了备课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做好本职工作,在2011年高考中创造辉煌! 物理备课组——冯超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下,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抓牢抓实教学各个环节,重视研究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进一步提高全组教师整体素质。 二、工作要点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认真学习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 (2)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总结。 2.加强教学研究:我们要坚持发挥集体的力量,搞好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坚持“不定时间、但定地点、定内容,形成行动关键词”,准备讨论内容如下: ①研究教材、研究大纲、研究教学过程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包括有关教材的把握,以及典型题目及其解法。 ② 研究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内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方法,推敲好教学案主要内容,交流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最后确定各位老师分别编写教学案。 ③安排专题练习、专题过关题的出题人,确定考试时间。单元过关后,研究学生反馈回来的掌握知识情况和补测练习题。 集备后备课组的老师都根据自己所教的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再进一步补充完善备课笔记,争取更加适合自己所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案、统一考练、统一作业”。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坚持互相听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全备课组成员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努力上好每一节课。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讲究科学,实事求是,提高效益。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好“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杜绝满堂灌的现象。进一步加强“导练结合”的研究。既加强练的重点性与目标性,又注意引导的整理性与迁移性。 3.认真研究近三年高考的试题形式和试题特点,预测2011年高考的走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注意研究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着意点与能力考查热点,尤其要关注课改四省和全国考卷,使高三物理后期教学避免盲目性,增强针对性。 4.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标准以及新形势下来自各方面的教育理论材料,在相关专业书籍与杂志中等有关专业理论,进一步积极研究新教材和新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拓宽自己在专业理论方面的认知领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听课、评课活动。向老教师学习,向新教师借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授课能力。 及时反思课改,规范教学行为,搞好物理课程建设,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进行日常教学.规范教学行为,扎实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利用集体优势和先进的教学模式、手段,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用好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形成符合新课改要求和新高考形式的物理课程体系,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适用、高效,让学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5.加强定时训练,作业、考练、错题的批改,真正抓住学生对问题掌握不好的症结所在,杜绝学生以任何理由不交作业,照抄作业现象,彻底消灭部分学生应付作业的现象。对于班级中的尖子生和物理困难生加强面批面改。研究好不同内容下的讲评课,做到能让学生讲得有理,评得有据. 在教育教学形势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我们将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积极理综各备课组、教研组、级部和学校的工作,坚持个人服从集体的原则,从大局出发,做好份内的工作,并且做到积极的帮助他人,以求共同提高。 化学备课组——罗光玉 目标:使班级95%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 指导思想:认真研究“考纲”,仔细分析2010年各地高考化学试卷,广泛收集山东省高考的信息,以最新的考纲和考试动向为依据,以教研室下达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高效地顺利进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措施: 一、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接受并使用先进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2、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广泛涉猎本专业的参考资料、教案、练习题、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化学考纲人手一份,仔细研读,吃透考纲的要求,把握高考的动向。 3、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 二、加强集备、发挥集体的力量 1、 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般按课本章节复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复习要详细具体,因为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对元素化合物综合复习,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顺序复习,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顺序复习。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宜粗不宜细。有机物不按节复习,按块复习,烃——烃的衍生物—— 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实验复习按照常用仪器——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鉴别——气体的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顺序复习。 2、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集体的力量战无不胜,精诚团结才是取胜的法宝。教师们互帮互助,学会合作,加强协作,坚决杜绝个人利益为重,单打独斗的现象。我们五位老师集体讨论每一章、节课的重难点及解决该课的最佳途径,尽最大努力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思路。学案制作的要求:1、考纲要求,把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直接写出来。2、基本知识点,以填空形式呈现出来。3、易错点,以问题形式呈现出来。4、典型例题,针对重点和难点出例题。5、巩固练习,针对本节课的易错点、重点和难点进行练习。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填写学案,填写时不准照课本填写,先默写着填,最后对不会或不确定的问题再查课本完成。 3、我们备课组每周准备一节组内研讨课,每周定出主讲人。主讲人先介绍自己的授课设计及过程,其他人再提意见,共同修改。 三、注重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说集体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基础,那么课堂教学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精讲精练,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用相同的时间,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针对有效教学我们设计了两种类型的复习课模式: 1、知识复习课有如下内容和过程:①复习提问上节课基本规律(记点规律)②讲授基础知识(学点东西)③归纳基本规律(悟点本质)④强化非智力因素(规范学习)⑤当堂练习(巩固基础)。复习课中尽量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重点难点要精讲,精讲不能泛泛地讲,要设置问题,要让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提高“有效学习”。每一节课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落实集体备课的要求。 2、讲评课有如下内容和过程:①对答案(提前印好)②学生自主探究③师生共同解难答疑④教师归纳小结⑤巩固练习。谁编题谁组织答案,批改一般统一,巩固练习要由专人针对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地方再编题,进行再训练。讲评课不上成“对答案——讲题”的死板模式。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去。 四、做好尖子生培养和分类推进工作 搞好尖子生培养和分类推进工作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心实意地尊重爱护学生,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分享他们的幸福欢乐,帮助他们消除苦恼困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形成平等、民主亲切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们,取得与他们心灵的沟通。亲和力会促使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提高。 五、加强考练及作业批改 理科教学脱离了考练不行,我们要定时考练。一般不使用成题,且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每章至少一套过关题,单元过关试题要求:1、基础题占80%,中等难度题占20%;2、做过的好题占10~20%,变式题占10~20%,新题型占10~20%。出题人要提前做出答案并印好,已备教师或学生使用。 六、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科成绩 化学实验复习要与有关基本概念、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化学实验知识不过关,主要是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不熟悉、学生的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较差和制取气体的原理、反应、收集、干燥不清,实验装置图不会画。针对这些问题,在一轮复习时要求教师先把课本重要的实验讲清讲透,不漏知识点。 七、加强学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记笔记、学会整理纠错本。介绍几种纠错法①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②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③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④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记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部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误原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2、指导学生审题、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力求思路清晰完整,计算力求结果准确。指导学生怎样形成知识网络 3、在平时的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①解题格式力求规范,书写工整清晰;②强化对电子式、化学式、离子方程式等训练。 生物备课组——闫庆胜 新的学期开始了,生物一轮复习也已陆续展开。一轮复习承前启后,其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高考成败,扎扎实实抓好一轮复习是提高学生生物高考成绩的关键。现就201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敬请批评指正。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二、复习目标: 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顽强拚搏的斗志,达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三、复习安排: 从8月27日开始,进入生物一轮复习。在2011年1月之前尽量结束三本必修教材的复习。 四、复习策略: 1、加强研究,瞄准高考改革的方向 在新学期开始,教师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新课标、新教材、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近三年来山东、上海、广东、江苏生物高考试题、全国理综卷等5份试卷及评价报告。教学大纲和新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实施生物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要认真研究领会新课程方案中的核心内容、学科培养目标在高考中如何体现。这中间至少有六个方面内容值得我们关注:(1)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学科考试中怎样体现?(2)什么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学科考试中怎么体现?(3)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科考试中怎样体现?(4)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学科中怎样检测?(5)交流与合作的精神在平时怎样养成,在试题中如何体现?(6)如何认识文化的多样性?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明确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并转化为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内容。《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和纲要,但代表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而试卷则是相关专家依据大纲、考纲创造的考试用的“产品”,只有吃透《考试大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意图,才能抓住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瞄准高考考察的方向。 2、注重基础,夯实学科知识的基石 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谈不上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一轮复习必须立足课本,以大多数学生己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低起点、小台阶、快步走。复习内容要细而全,根据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2010年山东高考生物试卷比去年更加侧重于教材,这是今年试卷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之一:全卷总分73分,其中有40-50分可从课本中直接或间接找到正确答案。做好了基础题就拿到了基本分,考生就具备达到二本线的可能,而失去了基础题就失去了一切。 3、强化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的网络 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基础为前提,要把深刻、准确、熟练作为目标。即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准确把握有关公式、定律、原理、生理过程的条件、功能和适用范围;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应用模式;在方法上要舍得花费时间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发现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归纳、整理和综合,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图。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别是近两年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道题目从基础进入,涉及到多个章节,先简单后复杂,体现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的特色,让我们从中体会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作用。从我校实际出发,结合09年情况,初步打算把一轮复习按六个单元构建网络体系:细胞、代谢、生命历程、遗传和进化、调节、环境。选修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及有关实验可以适当分拆开放到相应的章节中复习。 4、重视评讲,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前训练,不回避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应试能力是学生众多能力中的一种。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一方面高考试题的考试内容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部分,试题中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占有较大比例;另一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不会思考,不会审题,不能把知识系统化,学生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从而造成思维的不畅通,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型题目也就无从下手。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只靠教师的灌输,也不能只靠复习阶段的突击。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是:精讲多练,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观和相应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习题课中,课前早一点将练习题发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能让学生说和做的尽量让学生大胆的说和做,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习惯;试卷评讲课上创造良好平等的氛围,抓住典型题目,让学生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注重变式训练,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对与错、得与失,归纳总结出解题规律和方法,从而提升和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重点是抓好以下三种能力的培养: ① 审题能力。一是造成审题错误的原因:读题粗心大意,思维定势的影响,“内部语言传递”过程中的过分跳跃。二是培养审题能力的途径:让学生自己审题,然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三是审题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词语的理解和把握,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 ②分析综合能力。主要教会学生对各种生物题型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 ③表述能力。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表述答案。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考试大纲》中提出了对能力的具体要求,高考试题也确实体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5、加强集体备课,发挥整体优势 一轮复习要突出备课组集体备课,高三全体教师要形成共识: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是无限的”、“教师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诞生力量,凝聚诞生希望,协作产生智慧”。 。高三备课组必须做到:计划统一、进度统一、基本教学内容统一、作业和练习统一、考试统一。组内教师要开诚布公、坦诚相待、真诚交往,强调集体捆绑式教学,反对躲躲藏藏,提倡互通有无、互不保守、不隐瞒,人际关系协调、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团队和谐奋进。 五、具体要求: 1、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一轮复习要踏踏实实地落实因材施教措施,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发展。一是盯牢人头,确保临界生向前推进。考虑学生的实际,重点要落在临界生的转化,增加二本上线人数。临界生转化工作是确保高考大面积丰收的关键因素,根据学校不同班级及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实际,通过与班主任商量,结合几次考试成绩综合分析,圈定生物教学的重点人头,分析他们的具体情况,建立临界生档案,进行跟踪帮扶,定期找这些学生谈话、交流和沟通,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当补思想补思想,当补知识补知识,当补学法补学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进学法,推进临界生成绩的发展;二是注重优秀学生的提升工作,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对不同个体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以达到在注重合格率的同时优秀率也得到明显的提高;三是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和方法指导,使这些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并做到学有所长,学有进步。此举既能促进优秀生,又能带动后进生,使一轮复习事半而功倍。 2、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一轮复习的主战场,是落实一轮复习目标、计划、措施的主渠道。一轮复习要严格教学常规、严格教学五认真。只有真正提高课堂效益,才能真正提高一轮复习质量。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课堂教学要树立四个意识: 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是学习的最高目标,它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授人予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课堂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会创造。 ③新教学观意识,一轮复习中要充分体现探究式教学观念、提倡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④教学互动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做、多讲、多练,互动的质量与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一轮复习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理清知识清单,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主干知识,按考试大纲逐一进行整理,让学生在课堂完成。②理清知识网络。③选择典型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高考题解题技巧。④练习巩固,精选例题,当堂练习。 着力研究三类课型: ①“复习课”是指以知识立意为主的课,必须兼顾能力培养。知识的复习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总起来说,占用时间要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注意事项尽量通过例题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故意让学生犯错误,再指出应注意的问题。精心设计例题,最好通过一个例题解决一连串的问题。注意反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活学生思维。 ②“习题课”是指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课。目的性要强,例题选取特别要考虑的是题目的功能和可扩展性。尽可能联系实际,尽可能安排实验。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审题,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突出教师的示范作用,避免形成思维定势。 ③ “讲评课”是针对学生课上练习、周练试卷批阅后的讲评课。首先要有的放矢,不能平均用力;其次要注意分类归纳和统计分析,对同一类型的错误和问题要归纳整理,使学生明白错误的根源。要举一反三,对于错误多的问题,要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讨论。最后要注意深层反馈,最好的方式是再出几个变式题,让学生再动手做一遍。 要加强选择题、非选择题、实验题的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提高一轮复习的关键。 3、抓好复习的六个环节 一轮复习涉及到多个方面、各个细节,归纳起来就是六个字:读、讲、练、测、评、补。 (1)读:预习课本,发现问题。 (2)讲:按知识体系,疏理知识,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 (3)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求质量,不避陈题,特别是经典题,这也是今年江苏高考题的信号。 (4)测:进行单元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 (5)评:全批全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6)补:及时纠错、矫正练习、二次过关。对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学生一定抓好错误订正,错题再测的工作,以提高复习的实际效果。 4、重视训练求发展 高考复习,一轮复习是重中之重,学生训练时间长短的适度、数量的恰当和作业难度的适当尤为重要: (1)课堂巩固作业:每天 15—20 分钟。 (2)周自测:每周一次,时间安排周六,考试时间45分钟,题型与高考相同,题量相当。把一周来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检测。 5、指导学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一轮复习知识复盖面广、 内容多, 如果不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 学生就会整天忙乱不堪、效率低下。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两个本子”,一是课堂笔记本,用来做好每节课的记录,并及时对相关知识块进行整理,提高记忆的效果;二是错题集,及时收集自己易错、常错的题目,经常翻看,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这样可以确保一轮复习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让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生物学科复习坚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课堂、关注于方法、立足于实效”,循序渐进地狠抓“基础的落实,能力的提升”,我们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政治备课组——王克洲 上学年,在六中教政治并担任备课组长,反思备课组的教学,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①狠抓了基础,牢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三轮复习很好的落实了这一点,②狠抓了规范,包括书写、训练、作业、答题等,都严格按照高考进行,③狠抓了课堂笔记,深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④狠抓了教研,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特别研究了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的上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益,⑤狠抓了团结,努力践行“一个好汉三个帮“,组内六个人,互相团结,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优势互补,和谐工作,共谋发展。因此,在3月份泰安一轮复习验收时,我组的成绩名列前茅,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但在工作中,也有不少遗憾,比如:与学生沟通做的较少、抓尖力度不够、凭老经验教学等,这些,都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加强。 新学期,调入补习学校工作,新起点、新要求,虽然政治组只有两个人,但我们会自我加压,牢记学校重托,不辱使命,勇挑重担,扎扎实实工作,争创一流成绩,为此,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 教学目标: 直接目标: 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拓展学生的政治眼界、 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最终目标: 通过直接目标的达成,从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提升应试能力。 二 备考策略: 1、夯实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纵观近几年的政治高考题,特别是今年的高考题,背景材料越来越新颖,看起来似乎难度较大。其实考查的仍然是基础知识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所以,政治科考试要取得较好成绩,必须狠抓基础知识。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1)根据考纲,列出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讲清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比相似概念。对基本观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让比较深奥的理论观点浅显化。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环节,加大检查力度。 (2)定期默写重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以此促使学生更加重视看教材。学生看教材容易陷入这样一个怪圈:打开书了然,关上书茫然。通过默写方式让学生很清楚知道自己哪些知识不牢固。这样有助于提高看书的效率。 (3)建立课堂笔记、错题集、典型题目本 对练习中的错题、典型题目分析总结,是提高成绩的实用措施。学生都建立错题集、典型题目本要求他们做到勤看常思,这样不仅能夯实基础,澄清模糊点,还提高了应试能力。 2、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积极探索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备考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备考中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积累,仔仔细细的查缺补漏,切切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精选试题,讲、评、练相结合,提高解题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扎实的基础,但是只有扎实的基础却忽略了能力只能保证基本分却得不到高分。 面对文科班学生能力普遍较弱的现状,必修把提高解题能力作为永恒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规范意识、细心意识,向审题、规范、细心要分数。 4、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提高学生对政治生活的敏感度 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始终是高考的重要内容。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是检测考生能力的重要方法。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收集重大时事和热点事件:如资源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其他热点问题等。当然,不能只停留在对这些内容的简单了解上,要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的去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政治生活的敏感度。 5、加强教研,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继续坚持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检测,统一阅卷,实行资源共享,节约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益,将继续发扬这种团结务实的团队精神。要认真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和近几年来的“考试大纲” ,仔细分析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命题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备考的质量。充分发挥备课组所有成员的作用,人人动脑筋,个个出点子,集思广益,促进学科整体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年前的一轮复习中我们坚持:以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以拓展学生的政治眼界为中介;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目标。,我们一定会在认真备课、精心批改、耐心细致做学生工作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效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一心一意抓学习,全心全意提成绩,使政治成为学生高考成绩的增长点。 历史备课组——李海军 鉴于复读学生起点低、基础差的实际,准确定位教学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借鉴以往的经验,我将作好以下几点:一是重视对课标的研究,重视对历年高考试卷和高考信息的研究,把握住复习的方向;二是重视一轮复习效益,夯实基础,吃透教材,特别是一轮复习中重视对历史单科薄弱的学生进行治瘸补差和个别辅导;三是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审题、答题能力的培养;四是重视授课提纲的编写和练习的精选精练精评。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第一轮单元复习(2010年9月-2011年2月下旬) 2010年9月必修1 2010年10月必修2 2010年11月必修3 2010年12月选修 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综合训练 2、二轮专题复习(2011年2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11年5月-6月初)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2010年高考历史试卷,搜集高考信息,指导复习工作;同时研究学情,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一轮单元复习突出双基,夯实基础。复习中既要全面铺开,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又要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 3、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能力培养。着眼于历史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比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审题、答题能力;强化答题规范训练。 4、精选、精练、精评。一轮复习中安排两周一练,二轮复习安排一周一练,三轮复习安排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整体水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