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训练题精编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训练题精编 2009年2月10日 (一)于公平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人之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及子,封为西平侯。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 狱:案件 B.郡中离文法者 文法:法令条文 C.我老,久累丁壮奈何 丁减:年轻男子 D.其后,母自经死 自经:上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 B.其姑告邻人之曰 旦曰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C.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 D.郡中离文法者 不赂者以赂者丧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下列句中的“姑”字与例句中的“姑”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养其姑甚谨 A.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B.昨夜洞房停红烛,侍晓堂前拜舅姑 C.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D.姑妄听之 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于公”执法公正的一组是 ( ) ①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 ②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 ③郡中离文法者,皆不敢隐情 ④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 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 ⑥及子,封为西平侯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丞相西平侯于定国的爸爸曾作过县里的狱吏,后来升为郡里的狱官,他断案执法公正,从未有过被冤枉的。 B.东海郡有个孝妇,没有子女,年轻时就守寡,侍奉她的婆婆特别恭谨。《窦娥冤》中窦娥有一句唱词:“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其中“孝妇”说的就是她。 C.东海孝妇的婆婆可怜她,不忍心长久地拖累他,上吊身亡。后来,她婆婆的邻居家有个女孩告到官府,说:“这个女人杀了她的婆婆。”官府逮捕了孝妇。 D.文中的“于公”在孝妇“屈打成招”后,认为孝妇侍奉婆婆几十年并以孝闻名,这就证明她不会杀死婆婆,可是多次争辩也未能改变太守的意见,于是她就借病辞去官职。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 (2)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 【答案】 1.C 2.D 3.B 4.A 5.C 6见译文 【附译文】:丞相西平侯于定国,是东海郡下邳县人。他的父亲被称为“于公”。于公曾作过县里的狱吏,后又升为郡里的狱官副佐。他断案执法公正,从未有过被冤枉的。郡中触犯法网的人,经于公判决的,都不敢隐瞒真情。东海郡中百姓在于公活着时就为他建立了生祠,名叫“于公祠”。东海郡有个孝妇,没有子女,年轻时就守寡,侍奉她的婆母特别恭谨,她的婆母想要她改嫁,她始终不肯答应。她的婆母告诉怜人说:“这孝顺媳妇侍奉我很是恭谨,我哀怜她没有子女,守寡的日子很久了,我年纪老了,怎么能长久地拖累年轻人呢?”后来,她的婆母自已吊死了。婆母的女儿告到官府说:“这个女人杀了我母亲。”官府逮捕了孝妇,孝妇辩解说她没有杀死婆母,办案的官吏企图用毒刑拷打治罪,孝妇自己被迫招认了假罪名。定案后报送上级官府。于公认为孝妇侍奉婆母十年并以孝敬闻名,这就证明她不会杀死婆母。太守不听他的意见,于公多次争辩都不能改变太守的意见,于是他就借病辞去官职。太守后来终于杀了孝妇。此后,郡中枯旱三年。后任太守到此,卜卦寻问枯旱的原因,于公说:“孝妇不应当处死,前任太守强行杀死了她,灾祸的原因应当就在这里。”于是新任太守就杀牛为牲去祭奠孝妇的坟墓,太守以下的官吏都亲自到坟前祭奠。天上即刻降下了大雨,当年五谷丰登。郡中的人因此更加敬重于公。于公修建房屋住宅,对工匠说:“替我把门修造得高高大大的,我判案从未有过冤案,我的后代一定有受封赏的人,要让高车驷马都能通过。”到了他的儿子于定国,果真被封为西平侯。 (二)晏子犯颜直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丰厚其葬,高大其垄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共我 共:同“供”。 C.暮夜求,必存吾 存:问候。 D.今四封之民 封:疆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不对,则无以事君 B.钟爱其兄弟 C.诚信于朋友 D.废厚葬之令 3.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欲丰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倒们慈爱仁惠。”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 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 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 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 译文: (2)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 译文: 【答案】 1.A 2.A 3.C 4.B 5.C 6,见译文 【参考译文】 梁丘据死了,齐景公召见晏子并告诉他说:“梁丘据对我既忠诚又热爱,我打算让他的丧事办的丰裕些,让他的坟墓建得高大些。”晏子说:“请问梁丘据对您的忠诚和热爱的表现,能说给我听听吗?”齐景公说:“我喜好的玩物,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而梁丘据把他自己拥有的玩物供我享用,因此知道他忠诚。每每刮风下雨,夜间找他,他一定问侯我,因此知道他热爱我。”晏子说:“我应对(您的话),就会获罪;不应对,就没有用来事奉君王您的,怎敢不应对呢!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臣子(的心思)专门用在他的君王身上,叫做不忠;儿子(的心思)专门用在他的父亲身上,叫做不孝。事奉君王的原则是,劝导君王亲近父兄,对群臣以礼相待,对百姓施加恩惠,对诸侯讲信用,这叫做忠。做儿子的原则是,要钟爱他的兄弟,(把这种爱心)施加到他的父辈身上,对子侄们慈爱仁惠,对朋友诚实守信,这叫做孝。如今四境以内的人民,都是君王你的臣子,可是只有梁丘据竭尽全力爱护您,为什么爱您的人这样少呢?四境以内的财富,都是您所拥有的,却只有梁丘据用他的私财对您尽忠,为什么尽忠的人这样少呢?梁丘据阻塞群臣,蒙蔽君王,恐怕太厉害了吗?”齐景公说:“好啊!没有你,我不知道梁丘据达到这样的地步了。”于是停止了修造高大坟墓的劳役,废除了厚葬的命令,让主管的官员依据法制各负其责,让群臣指出君王的过失进行谏诤。因此官员没有无法运用的法律条文,臣子没有难以表达的忠诚,而百姓非常高兴。 (原文节选自《晏子春秋》) (三)斗且见微知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斗且廷见令尹子常[1],子常与之语,问蓄货聚马。 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2],不是过也。公货足以宾 献[3],家货足以共用,不是过也。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将何以封矣?” “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4],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 “今子常,先大夫之后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民之羸馁,日已甚矣。四境盈垒,道歹堇 相望,盗贼伺目,民无所放[5]。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子常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 期年,乃有柏举之战,子常奔郑,昭王奔随。 (选自《国语?楚语》,有改动。) 注释: [1]子常,子囊(即后文的“先大夫”)之孙;斗且及后文的斗子文,都是楚国的官员。文中这些人名及地名下加了横线;文中成王(后文又简称“成”)这类王名下也加了横线。 [2]称赋:与兵赋相称。 [3]宾献:馈赠及进贡。 [4]若敖氏,与斗子文同族。 [5]放:依。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羞子文 羞:羞辱 B.是勤民以自封 勤:使……劳苦 C.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 令:美好 D.其速怨于民多矣 速:招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 句读之不知 B.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 D.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 寡人之于国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国马足以行军 B.是勤民以自封也 C.至于今处郧 D.一国弃之如遗迹焉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作“子常必亡”依据一项是( ) ①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 ②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 ③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 ④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 ⑤无礼不顾甚于成、灵 ⑥子常奔郑,昭王奔随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斗且见微知著,从与令尹的交谈中看出对方一心聚敛必然招致百姓怨恨,楚国面 临着亡国之灾。 B.斗子文因恤民而家无储粮,楚成王依朝廷常例送他肉和粮,并多次要给他增加俸 禄,子文却避而不受。 C.子常身居高位,不能辅佐国君富民兴国,反倒聚敛不已,致使民心离散、民怨沸 腾,终被百姓抛弃。 D.斗子文的智慧在于懂得为政庇民之道,不靠勤民取富,不但深得成王厚遇,而且 福及子孙后代。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2],不是过也。 译文: (2)。四境盈垒,道歹堇 相望,盗贼伺目,民无所放[5]。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译文: 【答案】 1.A(羞,送给,从上下文看,羞辱不合文意。) 2.C(两个“而”字都表转折关系;A项两个“之”字,前者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用作提宾标志;B项两个“其”字,前者是代词,代“子常”,后者是副词,表示推测语气;D项两个“于”字都是介词,前者表比较,后者表对待) 3.A 4.B(③是斗子文与人对话时自述其志,故不能做“子常必亡”的证据。⑥是子常的结局) 5.B(打了一个时间差,“常例”是成王“羞子文”后才形成的。)6,见译文 【译文】: 斗且在朝廷上拜见子常,子常和他谈话,问斗且怎样才能聚敛财物、名马而致富。 (斗且)回家对他的弟弟说:“楚国大概要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令尹大概要不免于难了!我拜见令尹,令尹问如何聚敛财物,就像饥饿的豺狼一样;恐怕是一定要灭亡了。” “古时候(君臣)积蓄财宝不妨害百姓穿衣吃饭,聚敛马匹也不损害百姓的财用。国家征收的马匹满足行军所用就够了,公卿征收的马匹足够打仗也就行了,都不超过限度。公卿的财物足够馈赠进献就行了,大夫家里的财物足够供给使用也就行了,也都不超过限度。财物和马匹超过了限度,百姓那里就不充足,百姓不充足就会产生反叛之心,那么将凭什么来立国呢?” “过去斗子文三次辞去令尹的职务,家里连一天用来生活的积蓄都没有,这是体恤百姓的缘故。成王听说斗子文几乎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因此每逢朝见时就预备一束干肉,一筐干粮,用来送给子文。直到现在还成为国君对待令尹的常例。成王每当增加子文的俸禄时,子文一定要逃避,直到成王停止给他增禄,他才返回朝廷任职。有人对子文说:‘人活着就是求个富贵,但你却逃避它,为什么呢?’他回答说:‘当政的人是庇护百姓的,百姓的财物空了,而我却得到了富贵,这是使百姓劳苦来增加我自己的财富,那么我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我是在逃避死亡,不是在逃避富贵。’所以楚庄王在位的时候,灭了若敖氏家庭,只有子文的后代存活了下来,直到现在还居住在郧地,做着楚国的良臣。” “现在的子常,是先大夫(子囊)的后代,辅佐楚君,在外却没有好的名声。百姓疲弱饥饿,一天比一天厉害。四方边境上布满了堡垒,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盗贼伺机作乱 ,百姓无所依靠。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子常难道能比成王、灵王更贤明吗?成王因为对穆王无礼,临死时想吃熊掌都没有得到。灵王不顾念百姓的死活,一国的百姓都背弃了他,就像行人遗弃脚印一样。子常执政,他的无礼、对百姓的不顾念比成王、灵王还厉害。他独自一人凭什么力量来对付这种败亡的局面呢!” 过了一年,就发生了柏举之战,子常跑到郑国,昭王跑到随国 (四)叔向贺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叔向见韩宣子①,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②,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③,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④桓之罪,以亡于楚。谷阝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⑤。不然,夫八谷阝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⑥以下,嘉武了之赐。”病交加 【注释】①叔向:晋国大夫。韩宣子,名起,晋国正卿。后文提到的谷阝昭子,也做过晋国的正卿。 ②栾武子:栾书,晋国上卿。一卒之田:一百顷土地(古称一百人为一卒),这,只是上大夫的傣禄,上卿的俸禄应为五百倾(一旅之田)。 ③桓子:栾武子的儿子栾黡(yǎn)晋国大夫。后文提到的“怀子”,即栾盈,是栾黡的儿子。④离:通“罹”,遭受,这里有受牵连的意思。⑤绛:晋国故都。 ⑥桓叔:韩氏的祖宗。 选自《国语?晋语八》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宣其德行,顺其宪则 宣:发扬 B.诸侯亲之,戎、狄怀之 怀:怀念 C.恃其富宠,以泰于国 泰:骄恣、奢侈 D.夫八谷阝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 宠:荣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对下列短语中画横线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假贷居贿 居贿:积蓄财物 B.贪欲无艺 无艺:没限度 C.而无其实 其实:他的实权 D.行刑不疚 不疚:无过失 4.将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叔向所肯定或提倡的作为”的一组是 ( ) ①无一卒之田 ②顺其宪则 ③行刑不疚 ④修武之德 ⑤有栾武子之贫 ⑥忧德之不建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叔向诚心希望韩宣子不嫌贫穷并能施行栾武子那样的德行。 B.曾经显赫一时的谷阝昭子及其家族覆灭的根本原因是德行沦丧。 C.叔向以桓子食婪骄横终遭祸殃的事例教育韩宣子应安贫乐道。 D.韩宣子认为是叔向的开导挽救了自己,表示世代铭记他的恩惠。 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译文: (2)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译文: 【答案】 1.B(怀,应解作“归向”。) 2.A (两个“而”字都是转折连词。B项,上一句的“何”字,表疑问,作“什么”讲;下一句的“何”字,作“怎么”讲,使语句有反诘语气。C项,上一句的“其”字,指示代词,作“那些“讲;下一句的“其”字,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D项,上一句的“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下一句的“之”字,相当兼词“诸”。) 3.C(其字,在这里是指“正卿的财产”。) 4.D(①和⑤说的是状况,②③④⑥全都属于“叔向所肯定或提倡的作为”。) 5.C(桓子贪婪骄横,是事实,但他沾了父亲栾武子光,免于难而混过一生。) 6.(1)现今您有如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您能够施行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2)我韩起在趋近灭亡的时候,靠您的教诲而生存下来。 【附录】文言阅读材料补充注释及译文 ①而无其实:实,财。 ②行刑不疚:刑,法律,与文中“宪则”同义。疚,病;另,疚,也通“咎”;不疚,没有毛病。 ③略则行志:略,违犯;则,法律;行志,任意妄为。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自己贫穷而忧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只有正卿的虚名,而没有正卿的财产。没有条件与卿大夫们交往,我为此而忧愁。你向我表示祝贺,这是什么缘故?” 叔向回答:“从前,栾武子边百顷田产也 没有,他家里置备不齐那些祭祀用的器皿。但他能发扬美德,笃行法度,使晋国地位超过各诸侯国。各诸侯国亲近晋国,戎、狄也归附晋国,因此晋国安定。栾武子执法没有弊病,而避免受责难。到桓子时,他骄纵自大,奢侈无度,贪欲无餍,干犯法度,任意妄为,借放债而聚敛财物。他本应罹祸遭难,只是依恃其父栾武子的道德影响而终其一生。到怀子时,他一改其父桓子的作法而修飞祖父栾武子的德行。这本可使他免遭灾难,但因受父亲桓子罪孽的牵连,而流亡楚国。那个谷阝昭子,他家的财富抵得上晋 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的子弟在晋国三军将佐中占了半数。他依仗自己富有而骄纵,在国中不可一世。最终,他被杀,尸首在朝堂示众,他的宗族在晋国故都绛被灭门。倘若不是这样,谷阝家八人中有五位大夫三位卿相,那荣耀是够大的了,但一朝被诛灭,竟没有人来哀悼,只因谷阝氏太无德了。 现今,您有如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您能够施行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为没有建树德行而忧虑,而为财产不足发愁,表示哀悼都来不及,还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宣子跪拜,并叩头说:“我韩起在趋近灭亡的时候,靠您的教诲而生存下来。不只我韩起一人承受您的恩德,从我先辈桓叔以下,世代都赞许您的恩德。” (五)苏秦游说六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失,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候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1.对文段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妻不下纴:指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 B.式于廊庙之内:式,用;廊庙,指朝廷。 C.未战一士:没有让一个士兵去打仗。 D.使赵大重:使赵国的国力强大起来。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形容枯稿 B.简练以为揣摩 C.山东之国 D.嫂蛇行匍匐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引锥自刺其股 B.抵掌而谈,赵王大说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君将哀而生之乎 C.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 D. 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苏秦合纵成功的一组是 ( ) ①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 ②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③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④式于政,不式于勇 ⑤转毂过骑,炫煌于道 ⑥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蔑视 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若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苏秦游说赵王,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天下诸各侯国。 D.苏秦衣锦还乡,家人大事欢迎,他嫂子前倨后恭最让人觉得好笑。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译文: (2)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译文: 【答案】 1.D(“使赵大重”的意思是“使赵国的地位十分显要”。) 2.D(A“形容”这里是“体态面容”,现代是动词“描述”。B“简练”这里是“在学术技艺上下功夫磨练”,现在是“简明精练”。C“山东”这里指崤山以东,现在指山东省。) 3.C(A①其,他的;②其,其中的。B①而,连接状语与中心词;②而,表并列。C项两个“之”都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①于,表比较;②于,表被动。) 4.B 5.C(“遍行于天下诸侯各国”就包含了秦国,文中讲的是“山东之国”。)6,见译文 【参考译文】 (苏秦)游说秦王,上书进言十次,他游说的内容(指连横策略)得不到实行。黑貂皮衣破了,百斤黄金用光了。资用匮乏,离开秦国回家。挑着书囊,体态憔悴,面容黑黄,带有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于是他就在夜间打开书籍(攻读),摆开几十个书箱,找到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的谋略,伏案诵讯,选来熟习,探求它的真谛。读书困倦想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上,他说:“哪里有游说君王不能让他们登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尊位的呢?”一年的工夫,钻研成功,于是在华丽的殿堂中博得赵王的赏识(拜见游说赵王?)。亲密交谈,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君,授给相印,随后赏赐他兵车百辆锦绣千匹,白璧百双,黄金万镒。缔结合纵离散连横,来抑制强大的秦国,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函谷关封闭(六国不跟秦沟通)。这时候,那么广大的天下,那么众多的人民,那么威严的王侯,那么有权势的谋臣,都要取决于苏秦的策略。没有耗费一斗粮食,没有烦劳一兵一卒上阵打仗,没有扯断一根弓弦,没有弄折一支羽箭,诸侯之间相互亲近胜过亲兄弟。贤能的人得到任用天下人服从,一个人被重用天下人跟随。所以说,(有效的谋略)用在政治上,不用在勇武上,用在朝廷之内,不用在边境之外。当苏秦身在高位的时候,黄金万镒随他使用,车轮飞转,马队相连,在道路上光彩夺目,六国诸侯,闻风服从,使赵国的地位十分显要。(苏秦)将要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扫道路,安排乐队设置酒宴,到城郊三十里之外迎接;妻子不敢正眼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匍匐在地像蛇那样爬行,行四拜大礼跪地谢罪。苏秦说:“嫂子,为什么先前那样傲慢,如今又这样卑躬屈膝呢。” (说明:黑貂裘不是苏秦自己穿的,是托人进见用的礼物。译文避繁就简。) (六)释之公平执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应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 (节选自《史记》) 注释: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1.对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岁不得调 调:升迁 B.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 超:破格,越级 C.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属:牵连 D.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 阿:迎合,偏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欲以观其能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释之久之前曰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 C.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振长策而御宇内 D.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口对响应无穷者 像回声那样回应(得快) B.尉无赖 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C.吾马赖柔和 驯良、不暴躁 D.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一同遵奉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张释之严正守法、“守法不阿意”的一组是 ( ) ①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 ②乃止不拜啬失 ③遂劾不下公门不敬 ④於是使骑捕 ⑤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⑥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④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释之认为下面仿效上面比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还要快,所以君主的言行一定要谨 慎。 B.文帝对啬夫能详细回答他的询问感到非常满意,想提拔任用他,但最终还是听取了 张释之的正确意见,放弃了本来的打算。 C.太子和梁王违规乘车经过司马门,张释之不顾太后的包庇弹劾两人,因此得到文帝 的器重而被提拔为中大夫。 D.张释之认为作为廷尉就要公平执法,如果执法有所倾斜,大小官吏的用法都将任意 轻重了。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译文: (2)民安所措其手足? 译文: 【答案】 1.C(属:通“嘱”,交给,委托) 2.C(转折;并列。A.代词。B.音节助词。D.竟。) 3.B(不可靠,不能信任。) 4.B 5.C(“太后的包庇”不合文意。“弹劾”也在太后行动之前。) 6.(1)如今依法律是这样判定的,而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会取得人民的信任。(“更, 重,是,信”翻译落实各得0.5分,整体表达1分)(3分) (2)人民把自己的手脚放 在哪里好呢?(“安,所,措”翻译落实各得0.5分,整体表达0.5分)(2分) 【附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县人,字季。他因为有家财而当了骑郎,事奉孝文帝,十年时间都没有升迁,没有什么人知道他。……张释之跟随皇上出行,登上虎圈。皇上问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档案的情况,问了十多个问题,上林尉左顾右盼,全都答不出来。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边代替上林尉很详细地回答了皇上问的禽兽档案的情况,想借这来让皇上看到自己的才能,对答如流犹如回响应声一样没有究尽。文帝说“官吏不应当像这样么?上林尉无能!”于是诏令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苑令。张释之过了很久上前说:“如今陛下凭着啬夫能言善辩而破格提升他,我恐怕天下受这风气影响,争着夸夸其谈而没有实质内容。况且下面仿效上面比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还要快,国君的一举一动不能不谨慎啊。”文帝说:“好。”于是作罢,不任命啬夫了。不久,太子和梁王一同乘车入宫朝见,经过司马门没有下车,于是张释之追上来拦住太子、梁王,不让他们进殿门。于是控告他们不在司马门下车是犯不敬罪,报告上去。薄太后听说了,文帝脱下帽子谢罪说:“我教儿子不够谨严。”薄太后于是派使者秉承诏令释免了太子、梁王,然后他们才得以进入。文帝因为这事认为张释之与众不同,任命他们为中大夫。不久,皇上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面跑出来,使皇上驾车的马受了惊吓。于是命令骑士捉住,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审问,那人说:“我乡下人来到这里,听到清道戒严,就藏在桥下面。过了很久,认为皇上已经过去,就出来,看到皇上的马车和仪仗队,立刻就跑了。”廷尉上奏应判的罪刑,一个犯了清道戒严的禁令,应该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亲自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好在脾性柔和,假如是其他的马,一定不是摔伤我了吗?可是廷尉却只判处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一辈子和天下人一同遵奉的。如今依法律是这样判定的,而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会取得人民的信任。况且在当时,皇上假如立刻诛杀了他也就罢了。如今既然交下给廷尉处理,廷尉是天下公平之所在,一旦有倾斜,天下使用法律时都任意取轻或取重,人民把自己的手脚放在哪里好呢?希望陛下明察此事。”过了很久,皇上说:“廷尉应当这样。”……太史公说:张释之谈论“长者”的话,坚守法度不逢迎皇上意旨。 (七)陈平任相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 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或 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王 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廉 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骨 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 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反 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为 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王 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恶 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王 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 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太牢具: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数。 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宰:治理 B.久之,汉王患之 患:担忧 C.行功爵邑,重之 爵:封爵 D.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 捐:捐献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天下纷纷,何时定乎 B.项王为人,恭敬爱人 C.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D.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 )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 ④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顶氏而分王其地 ⑤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够,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范曾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译文: (2)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译文: 【答案】 1.D(捐:古代汉语意为舍弃,极少释作捐献的,此处语境义为拿出) 2.B(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意均为严肃而有礼貌。A. 古代汉语意为紊乱貌,此处语境义为纷争;现代汉语限用以形容言论、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C.古代汉语意为支出与收入,此处语境义为支出,句意为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现代汉语意为出去和进来,或指数目、内容等不一致,不相符。D.古代汉语意为宣言、声明,此处语境义为扬言、公开散布;现代汉语亦可释为宣告、声明,限用于对政治纲领或对重大政治问题表明其基本立场和态度) 3.D(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原来是”“竟(然)”等;用作副词,表示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A.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B.助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C.用作介词,可译为“趁机”) 4.C(排除①⑥,其中①是评价项羽的长处带来的结果,⑥是交待范曾病死,“项王不信,不肯听”才是陈平的反间计造成的结果,并非策划反间计使范增病死) 5.C(“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错,应是项羽恭敬爱人,那些正直有节的人大都归附他) 6.见译文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乡里举行社祭,陈 平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 陈平感慨地说:“要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 后,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带着一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陈平向魏王 提出建议,魏王没有采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 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过了一些时间, 汉王为此忧虑起来,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 “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谦节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 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现在看来楚军中存 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 钟离昧、周殷这么几个。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去离间项王君 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人,这样他们内部会 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 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 中进行离间活动,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聩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 功劳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 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 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酒席, 端了进去。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 者。”又端了回来,换了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 项王,项王果然更加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 信他的话,也不按照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 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已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吧!”范 曾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八)汲黯直言进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庞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净,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旨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召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这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己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史记?汲郑列传》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比延烧 比:并排,挨着 B.伏矫制之罪 矫:纠正 C.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发:打开 D.以数切谏 切:急切,切迫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黯以父任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①以数切谏 ②群臣或数黯 C.①公卿皆为黯惧 ②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D.①宁令从谀承意 ②宁死不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B.弘大体,不拘文法 C.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 D.天子方召文学儒者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汲黯为官清正忘我的一组是 ①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②其治,责大旨而已,不苛小。 ③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④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⑤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⑥且已在己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⑤⑥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皇上派汲黯去视察东越之间的争斗,汲黯只到达吴郡就回来了,因为他认为不必为这样琐屑的事而前派使臣。 B.汲黯学习黄老学说,又因多病,所以处理地方政务主张无为,人们因此对他大加称赞。 C.太后的弟弟武安侯为丞相,很多高官都来拜见,只有汲黯见他从不曾行拜礼,只是拱拱手。 D.汲黯因为总是直言进谏,不能久留宫内。他对皇帝的批评毫不留情,汉武帝恼怒他过分卤莽,但他始终以朝廷为重。 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译文: (2)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译文: 【答案】 1.B(矫:假托) 2.C(A、因为/用 B、屡次,多次/数落、责备 C、替,为,介词 D、难道/宁可) 3.C(A、内室/女子住的闺房 B、文书法令/语法 C、辅佐、辅助 D、有学问的、有学识的/文学) 4.A 5.B 6。见译文 【文言文译文】 汲黯,字长孺,是濮阳人。他的先人被古时的卫君宠幸。到汲黯是第七代,代代做卿大夫。汲黯因为父亲的任职,在孝景帝时做了太子洗马,因为严肃使人畏惧。孝景帝驾崩,太子即皇位,汲黯做谒者。东越人互相攻打,皇上派汲黯去视察。汲黯还没到达地点,到了吴郡就回来了,报告说:“越人互相争斗,本来是他们的风俗,不足以劳顿天子的使臣前往。”黄河以北地区失火,连着烧及千余家,皇上派汲黯前往视察情况。汲黯回来报告说:“家里人弄着了火,屋子并排,所以连带烧了,不值得担忧。臣经过黄河南面,黄河南面的穷人有万余家受到水灾、旱灾的侵害,有的父子互相残食,臣以职务之便,拿令牌分发了黄河以南仓库的粟米来赈济贫民,臣还回令牌,请皇上治我假传圣旨的罪过。”皇上认为他贤能就放了他。改任荥阳县令。汲黯耻于做县令(这么小的官职),就托病回家乡了。皇上听说,就把他召回来任为中大夫。因为汲黯多次急谏,不能久留宫内,改任东海郡太守。汲黯学习黄老学说,领导官吏、治理百姓,喜好清静,选择郡丞和书史来任用他们。他治理政事,只管大的方面,不苛求细节。汲黯多病,躺在内室里不出来。一年多,东海郡大治(治理得非常好),人们称赞他。皇上听说了,召见他,任命为主爵都尉,地位在九卿之列。汲黯做官,务求无为而治,宏扬大体,不拘泥文书法令。 这个时候,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蚡为丞相,职位在中二千石以上的官吏来拜见,田蚡都不答礼。但是汲黯见田蚡不曾行跪拜礼,只是常常拱拱手。天子正招求会做文章和有学问的人,皇上说我想如何如何,汲黯应答说:“陛下内心多欲望却表面上行仁义,怎么能效法唐虞之治呢!”皇上不说话,怒气冲冲,变了脸色下了朝。公卿都为汲黯害怕。皇上退下后,对左右的人说:“太过分了,汲黯真是卤莽!”群臣中有人责备汲黯说:“天子把公卿辅佐的大臣放在一起,难道让我们讨好奉承,把主上置于不义的地方吗?况且我已身在其位,纵使爱惜自己,那又怎能辱没朝廷呢!” (九)袁涣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 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白敫 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 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辟公府,举高第 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 B.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 和亲:和睦亲近。 C.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 教训:从失败中获得认识 D.恕思而后行 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涣往从之,为布所拘留 B.涣颜色不变 C.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 D.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4.以下六句话,分别是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涣崇尚道义、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 ) ①涣常正议,术不能抗 ②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 ③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④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 ⑤不为白敫 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 ⑥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 B.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然不拘细行,仍然受到人民的敬重。 C.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是反对不义的战争,力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D.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 重。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译文: (2)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译文: 【答案】 1.C(“教训”:指通过教育来感化人。) 2.B(“颜色”:古代一般指脸色,现在多指色彩。)3.B(第一个“以”是介词,“用来”、“来”,第二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其余:A为介词“在” C为副词“已经” D为副词“本来”。)4.C(③与坚持操守无关。④是为政的主导思想和做法。⑤只表现袁涣不炫示邀名。)5.D(A“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所言过重,与事实不符。B“审势度势”意为“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文中无此内容,且“乏则取之于人”也不能算“不拘细行”。C袁涣谈“兵”是从为政角度而非从军事角度,不能得出“通晓军事”的结论。)6.(1)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2分)(关键词是“然”、“礼”) (2)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办法,您已经勤勉地实施了。(3分)(关键词是“所以……者”“既”、“勤”。翻译应在直译的基础上,把省略成分补充完整。 【附译文:】(供参考) 袁涣,陈郡扶乐人。郡守任命他担任功曹之职,后来又举荐给公府,在官吏考核中获得较高的等级。刘备任豫州牧,推荐袁涣为秀才。后来袁涣避难于江淮之间,被袁术所任用。袁术每次向袁涣咨询探问,袁涣总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不久,吕布在阜陵攻打术法,袁涣随袁术一起迎战,于是又被吕布拘留。吕布当初和刘备和睦亲近,后来有了矛盾。吕布想让袁涣写信去大骂羞辱刘备,袁涣认为不能这样做,吕布再三强迫他,都不答应。吕布大怒,用刀剑来威胁袁涣说:“做这件事就能活,不做这件事就死。”袁涣脸色丝毫没有改变,笑着对吕布说:“我听说只有德行可以用来羞辱别人,没听说用污言秽语来羞辱别人的。假使他本来就是个君子,将不会以将军你的话为耻辱,假如他实在是个小人,将用的话回复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说我先前侍奉刘将军,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样,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里,再来痛骂将军,行吗?”吕布自感惭愧而作罢。吕布被杀,袁涣得以回到太祖身边。袁涣曾对太祖说“武器,是种凶器,万不得已才使用。用高尚的品行来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来感化他人,则时安抚那里的百姓,替他们扫除危害。这样,所以百姓才可以和他们同生死。您洞明事理举世罕见,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勤勉地实行了;当今官府失去民众的弊政,您 也已经引以为戒了,四海之内依靠您得以免于危亡的灾祸,然而百姓还不懂得仁义,希望您教导他们,那么真是天下的福分了。”太祖很欣赏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当时刚刚招募百姓去开垦荒地,百姓都不愿意,纷纷逃离。袁涣对太祖说:“百姓安于入土,不愿轻易迁移,千万不能突然让他们离开故土,顺着他们容易,违背他们困难,应该顺着他们的心意,愿意去垦荒的就让他们去,不愿意去的不可勉强。”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百姓非常高兴。(后来),袁涣升任梁相,治理政事崇尚教育引导,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后再去实行,外表温和而内心果断。因为生病离开官任,百姓想念他。他前后得到的赐物很多,但他都分发给别人,家中没有什么积蓄,始终不问自己的家产,缺什么就从别人那里取用,不愿意做出清白的姿态,但当时的人都钦服他的清廉。当时有传说刘备已死,群臣都拍手庆贺,袁涣因为自己曾经被刘备举荐为吏,独自不表庆贺。 (十)李文博传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耿直,好学不倦,至于教义名理,特所留心。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捡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愈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道衡为司隶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因为齐王司马李纲曰:“今日遂遇文博,得奏用之。”以为欢笑。其见赏知音如此。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主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节选自《隋书》) [注]①坟籍:常称“坟典”,泛指古书。“坟典”是“三坟五典”的简称,“三坟五典”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书籍。古人把传说中的三皇写的书称“三坟”,认为它们讲述的是治天下的至理名言。“坟”,意为“土堆”,这里引申为高大之物。古人把传说中的五帝写的书称“五典”,认为它们讲述的也是治理天下的道理。②晏如:晏,平静、安逸;如,语气助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不反复吟玩 吟:体味 B.典校坟籍 典:掌管,管理 C.稍迁校书郎 迁:贬谪 D.曾诣房玄龄 诣:到……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至于教义名理,特所留心 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 B.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 每延于家,给以资费 C.虽衣食乏绝,而清操愈厉 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 D.今日遂遇文博,得奏用之 文博遂奋臂厉声曰……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论者以此贵之”的“贵”,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 B.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C.毕礼而归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李文博方正耿直、不依附权势的品格的一组是( ) ①博陵李文博,性贞介耿直 ②守道居贫,晏如也 ③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④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 ⑤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5.下列叙述和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人公是李文博,他刚正不阿,公正严谨,却命运多舛,令人惋惜。 B.开皇年间,李文博担任羽骑尉,受到吏部侍郎薛道衡的赏识。李文博没有辜负薛道衡的期望,认真办理公务,并经常检查、反省自己的行为。 C.李文博逐步升到了校书郎,后来又出任县丞,因为考核成绩都不好,所以很多年都没有得到升调。 D.本文的另一人物薛道衡虽着墨不多,但形象感人。他慧眼识才,发现了李文博的才能,又用人不疑,其爱才的言行令人敬佩。 6.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 译文: (2)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译文: 【答案】 1.C 2.A 3.D 4.B 6.B 【译文】博陵人李文博,生性方正刚直,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对于政教经义,特别注意学习。他读书每读到讲论国家的政务和忠臣、有志于功业的人物事迹时,没有不反复体味的。开皇年间,李文博担任羽骑尉,特别受到吏部侍郎薛道衡的赏识,常常让他在办公的房间查阅文书、史册,并帮助检查自己办事办得怎么样。如果处理政事处理得妥善,就让李文博抄记下来;如果选用人才出现疏漏和错误,就委托他加以批评。薛道衡每次听到他的建议,没有不欣然听取的。后来,李文博到秘书内省掌管整理古代典籍的事务,安于贫困生活,坚守清廉的操守,安之若素。虽然缺衣少食,他却更加勉励自己坚守节操,不胡乱与人结交,总是以遵守礼仪、法令作为处世的准则,同辈人没有不敬畏他的。薛道衡了解到李文博贫困,经常邀请他到自己家,周济他财物。李文博与人谈起古往今来治国的经验与教训,熟悉得如同在手掌上指出它们,但是他却缺乏求取官职的本事。李文博逐步升迁到校书郎,后来又出任县丞,考核成绩都不好,所以很多年都没有得到升调。薛道衡担任司隶大夫时,和李文博在京都尚书省偶然相逢,他对李文博很同情,就向朝廷上奏让李文博担任从事。于是,薛道衡对齐王司马李纲说:“今天终于见着李文博,才得以上奏让他被任用。”并因此而十分欣慰。薛道衡就是这样能赏识人才。在洛阳时,李文博曾去拜访过房玄龄,二人在岔路口互相道别,房玄龄对李文博说:“您一生志趣高尚, 追求正直,现在已经担任了从事,所以应该能实现夙愿了吧。近来你干了多少除恶奖善的事情?”李文博使劲挥了一下手臂严肃地说:“要使水流清澈,必须首先使源头洁净;要使末端端正,必须首先使根本端正。现在水源治理很混乱,即使我每天罢免十个贪污的郡守又有什么用?”他刚正疾恶,一点也不顾忌避讳的行为举动,都是这样。当时朝政渐渐败坏,官员大多贪赃受贿,只有李文博不改变自己的操守,议论者因此很敬重他。 (十一)徐有功好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则天朝,奴婢多通外人,辄罗告其主,以求官赏。润州刺史窦孝谌妻庞氏,为其奴所告夜醮①,敕御史薛季旭推之,季旭言其咒诅,草状以闻,先于玉阶涕泣不自胜,曰:“庞氏事状,臣子所不忍言。”则天纳之,迁季旭给事中。庞弃市,将就刑,庞男希瑊诉冤于侍御史徐有功。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停决以闻。三司对按,季旭周密其状。秋官及司刑两曹既宣覆而自惧,众迫有功。有功不获申,遂处绞死。则天召见,迎谓之曰:“卿比按,失出②何多也?”有功曰:“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愿陛下弘大德,天下幸甚!”则天默然久之,曰:“去矣!”敕减死而放于岭南。有功以之去官。月余,复授侍御史。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则天固授之,有功曰:“臣闻鹿走于山林,而命悬于厨者何?势使然也。陛下以法官用臣,臣以从宽行法,必坐而死矣。”则天既深器重,竟授之,迁司刑少聊。时周兴、来俊臣等罗告天下衣冠,遇族者千百家,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胜纪,时人方之于定国③。中宗朝,追赠越州都督,并授一品官,优赐其家。开元初,窦希瑊外戚荣贵,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 注:①醮—僧道设坛作法,祈祷或诅咒 ②失出—重罪轻判或有罪不判。 ③于定国—西汉大臣,掌管刑狱,他断案公正宽和。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辄罗告其主 罗:罗织。 B.敕御史薛季旭推之 推:审问。 C.停决以闻 闻:听闻 D.有功居司刑 居:担任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季旭言其咒诅,草状以闻。 B.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 C.臣以从宽行法,必坐而死矣。 D.则天既深器重,竟授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有功“好生之德”的一组是 ( ) ①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停决以闻 ②众迫有功,有功不获申 ③愿陛下弘大德,天下幸甚 ④敕减死而放于岭南 ⑤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胜纪 ⑥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润州刺史窦孝谌的妻子庞氏因为家中奴婢的诬告,被判了死刑。庞氏的儿子跑到徐有功那里为母亲鸣冤叫屈。 B.徐有功发现庞氏一案确是冤案,便立即制止了行刑,并向上禀告,三司官员于是重审,最后使庞氏免受刑罚。 C.徐有功在审理庞氏一案时力主从轻发落,冒犯了武则天,因为被革职流放到岭南。一个月后又官复原职。 D.徐有功由于具有好生之德,富有正直之气,因此颇得时人赞誉,中宗时,出任越州都督,并被授予一品官衔。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方之于定国。 译文: (2)臣闻鹿走于山林,而命悬于厨者何? 译文: 【答案】 1,C (让……听到;禀告) 2,B (古义:确实。今义:“正处在”“合理合法”等。) 3,A (都是介词,表被动“被”。B.介词,“在”/介词,“比”。C.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D.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 4,D (②有功被众人所迫,不能表达自己的主张。④武则天赦免庞氏死罪,将她流放岭南。⑥窦希瑊答谢徐有功,将自己的官职转让给徐有功的儿子。) 5. A(B.庞氏最后是“敕减死而放于岭南。”C.“流放岭南”的是庞氏。D.越州都督之衔是“追赠”,即在他死后追封,而非“出任”。) 6. 见译文 【附译文:】 武则天当朝时,官员家中的奴婢多勾结外人,经常罗织罪名告发自己的主人,来求取朝廷的赏赐。润洲刺史窦孝谌的夫人庞氏,被奴仆诬告她夜间请道士作法诅咒武则天,武则天命令御史薛季旭审理这件案子。薛季旭认定庞氏诅咒了武则天,于是写下奏章禀告武则天,并事先到宫殿前的台阶上痛器流涕,做出难以自控的样子,然后说:“庞氏所做的事情,我实在不忍说出来。”武则天接纳了他的审判结果,并提升他为给事中。庞氏被判死罪,马上就要执行死刑,庞氏的儿子窦希瑊跑到侍御史徐有功那里诉冤。徐有功看了他的诉状,说:“这的确是件冤案。”便叫人暂停行刑,并向上禀告。于是三司的官员一同再审,薛季旭把庞氏的案情说得具体细致,就像真的一样。刑部及大理寺的官员由于公开审理担心自己因轻判而丢官,便一起逼迫徐有功维持原判。徐有功没有机会说话,于是庞氏便被判处绞刑。武则天召见徐有功,迎面就说:“你审理案件,为什么有那样多重罪轻判的情况呢”徐有功回答说:“重罪轻判,则我的小过失;爱惜人的生命,是圣人高尚的品德。希望陛下弘扬圣人的美德,那么天下人将十分幸运了!”武则天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你走吧!”于是下旨免除庞氏的死罪 ,将她流放到岭南。徐有功也因此被革除了官职。一个多月后,武则天又恢复他侍御史的官职。徐有功伏地痛器,坚持不肯接受旨意。武则天却坚持要授予徐有功官职。徐有功说:“我听说鹿虽在山林中奔跑,但它的性命却掌握在厨子的手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环境使它这样啊。陛下任用我为法官,我因从宽执法,一定会受牵连而获罪致死。”武则天非常器重徐有功,最终还是授予他官职,还升任他做司刑少卿。当时,周兴,来俊臣等人罗织罪名,诬告朝廷命官,遭到灭族的有数千百家。徐有功担任司刑少卿时,含冤得到平反昭雪的人不计其数,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汉代的于定国。唐中宗时,追封徐有功为越州都督,并追授徐有功一品的官衔,让他的家人享受特殊的待遇。开元初,窦希瑊身为皇亲国戚,非常荣贵,便奏请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徐有功的儿子,以表示对徐有功的酬报。(选自《大唐新语?卷四?执法第》) (十二)狄仁杰果敢有为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人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①,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勃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②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巨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③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人士?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斩足下,当北面请命,死犹生也。”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①诖(guā)误:贻误,连累,牵累。②戎旃:军旗,在这里指军队。③著纲:颁明法令。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愿矜其诖误 矜:怜悯 B.诸囚次于宁州 次:临时驻扎、住宿 C.明公亲董戎旃二十余万 董:监督;督察 D.自天兵暂临 暂:暂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囚)相携哭于碑侧 B.(朝廷)所以先著纲理之也 C.(天兵)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 D.(我)当北面请命,死犹生也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狄仁杰果敢有为的吏治作风的一组是 ( ) ①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 ②止司刑使,停斩决 ③表奏,特敕配流丰州 ④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⑤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⑥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越王李贞起兵抗拒武则天,兵败后,受牵连而处死的士人及老百姓有六百多人,另 有五千多人没为官奴。 B.狄仁杰上表为诖误之人求情时,深知风险极大,故言辞委婉。 C.张光辅对狄仁杰抗命极为愤怒,以叛逆罪相威胁,狄仁杰毫不畏惧,严辞驳斥。 D.狄仁杰在汝南任检校刺史时,抵制了张光辅的横征暴敛,被张光辅诬陷,降为复州 刺史。 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 译文: (2)所在劫夺,远迩流离。 译文: 【答案】 1.D(暂:突然、一下子。《琵琶行》:“如听仙乐耳暂明”。A、矜:《陈情表》:“凡在故老,犹蒙矜盲”。B、次:《陈涉世家》:“之次所旁丛祠中”。C、董:《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 2.A(均表修饰关系的连词)(B、以①作介词“凭”;以②作“因”。C、何①作副词,可释作“为什么”;何②疑问代词作宾语,可释作“什么” D、且①作连词,况且;且②作连词,尚且。) 3.C,省略的是“你”(张光辅) 4.B(①反映狄仁杰的同情心。③狄仁杰果敢行为的结果 ⑥反映狄仁杰给老百姓的恩德,在百姓中的声望影响。凡有①③⑥者均错) 5.A.六百余人没有处死,只是判定为死罪。 6.(1)宁州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救活了你们吧?”得分点:(1)到郊外(1) (2)救 活[或“使(你们)活下来](1分) (3)疑问语气(1分)” (2)所到之处抢劫掠夺,远近居民流离失所。 得分点:“所在”(1分) “远近”(1分) 【古文翻译】 武则天准备称帝,篡夺李氏皇位,越王李贞在汝南起兵,没有成功,士人和百姓因受牵连而获死罪的有六百多人,五千多人没有官奴。监督行刑的官吏相继来到,催促处决死囚。当时狄仁杰以检校官的身份为汝南刺史,他对那些受牵连的人颇为同情,便让监刑官暂停行刑,使飞骑奏报武则天说:“我想奏禀圣上,似乎有为反贼说情之嫌;知道了不说吧,又怕违背了您怜悯天下百姓之心。写成奏本又毁掉,主意总拿不定。这些受连累的人基本意不是想要造反,还请您同情他们不得已而受到牵连。”这番话禀奏则天后,死囚们获特敕免死,被流放到丰州去。囚犯们被押至宁州时,宁州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救了你们的命吧?”于是囚犯们相互搀扶着在狄仁杰任宁州时百姓为颂其功德而立的石碑旁哭成一片,为狄仁杰碑斋戒三日,这才离开宁州。囚犯们到了丰州,又立石碑纪念狄仁杰救命的恩德。当初,张光辅以宰相身分讨伐越王,平定越王势力之后,那些将士仗着威势,过度征敛当地百姓,狄仁杰一概不予听从。张光辅恼怒地说:“你们州官要怠慢元帅吗?为什么不来上交征用物资呢?狄仁杰,汝南发生叛乱,难道仅止越王李贞一人吗?”狄仁杰说:“现在一个越王已经死了,而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张光辅质问这话的含义,狄仁杰说道:“你亲自率领二十多万军队,所到之处,抢劫掠夺,远近居民流离失所,他们身受如此深重的创伤,势必肝脑涂地,揭竿而起。这不是一个越王死了而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吗?况且,那些遭胁迫跟随越王的人,他们势必不愿坚守,这就是朝廷先宣布了胁从不问的法令来处理这些人的原因。自从朝廷军队突然攻来之后,放弃城池归顺朝廷的不可胜数,那些归顺的人顺着绳子从城墙上滑下,城池四周踏出一条条的小路,你为什么纵容那些贪求战功的人,去追杀这些准备归顺投降的人呢?只恐怕冤声沸腾直冲九霄云天!我如能请来尚方斩马剑,将杀了你这罪人,到时我再向朝廷请罪,即使我死了,我的功德也将永远铭记在百姓的心中。”为此他被张光辅诬陷,被降爵任命为复州刺史。不久又被召回任魏州刺史,在任时颇具恩泽声威,百姓为他建了生祠。) 【名师押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崔亮攻硖石未下,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崇违期不至。胡太后以诸将不壹,乃以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将步骑二千赴寿阳,别为行台,节度诸军,如有乖异,以军法从事。萧宝寅遣轻车将军刘智文等渡淮,攻破三垒;二月,乙巳,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李平至硖石,督李崇、崔亮等刻日水陆进攻,无敢乖互,战屡有功。 上使左卫将军昌义之将兵救浮山,未至,康绚已击魏兵,却之。上使义之与直阁王神念溯淮救硖石。崔亮遣将军博陵崔延伯守下蔡,延伯与别将伊瓮生夹淮为营。延伯取车轮去辋,削锐共辐,两两接对,揉竹为纟亘①,贯连相属,并十馀道,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出没随便,不可烧斫。既断赵祖悦走路,又令战舰不通,义之、神念屯梁城不得进。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克其外城;乙丑,祖悦出降,斩之,尽俘其众。胡太后赐崔亮书,使乘胜深入。平部分诸将,水陆并进,攻浮山堰;亮违平节度,以疾请还,随表辄发。平奏处亮死刑,太后令曰:“亮去留自擅,违我经略,虽有小捷,岂免大咎!但吾摄御万机,庶几恶杀,可特听以功补过。”魏师遂还。(节选自《资治通鉴 ?梁纪》有删节) 注①纟亘:大索,此处指竹做成的索。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敢乖互,战屡有功 乖:违背 B. 揉竹为 纟亘 揉:柔软 C. 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 施:设置 D. 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 部:部署 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无敢乖互,(李崇)战屡有功。 B. (刘智文)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 C. 可特听(崔亮)以功补过。 D. 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硖石)。 3、文中“胡太后以诸将不壹”的“以”字,与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武帝派左卫将军昌义之领兵去解救浮山,军队没有赶到时,康绚已经开始攻打北魏军队,击退了他们。梁武帝派昌义之和直王神念溯淮河而上以援救硖石。 B. 崔亮派遣将军博陵人崔延伯驻守下蔡,崔延伯和另外一个将领伊瓮生沿着淮河崐两岸扎营,最终使赵祖悦出城投降,俘获了他的部下。 C. 崔亮违抗李平的指挥,借口患病请求撤还,并且刚刚上书就撤军了。李平上书建议判处崔亮死刑,太后不希望要轻易杀戮,让他将功赎罪。 D. 胡太后委任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率领步兵、另立行台,指挥调遣各部队,如果有违抗不听命令的人,便用军法来制裁。 5、翻译下列句子。 (1)既断赵祖悦走路,又令战舰不通,义之、神念屯梁城不得进。 (2)亮去留自擅,违我经略,虽有小捷,岂免大咎! 【押题理由】2008年高考考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此叙事类和人物传记类文章就成了命题人常用的材料。《资治通鉴》在2008年高考中出现的概率极大。 【参考答案】 1.B( 揉:使弯曲) 2.A(应为“李崇、崔亮等”) 3.D(例句和D中的“以”均为介词“因为”;A中,连词“来”;B中连词,相当于“而”,不译;C中,介词“凭”。) 4.B(“另外一个将领”错,“别将”是“副将”;使“使赵祖悦出城投降”的主要是李平水路夹击。) 5.(1)既切断了赵祖悦的逃路,又使战船不能通行,昌义之、王神念驻扎在梁城不能够前进。 (2)崔亮进退自作主张,违背了我的战略计划,虽然获得了一些小的胜利,怎么能免除大的罪过! 【抢分秘诀】临考冲刺文言文的复习应立足课文,分类整理,始于积累,终于迁移。 参考译文 北魏崔亮攻打硖石城没能攻下来,就和李崇约定水陆并进,李崇多次违反约定时间不来。胡太后因为众将不和,就委任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率领步兵、骑兵二千人赶到寿阳,另立行台,指挥调遣各部队,如果有违抗不听命令的人,便用军法来制裁。萧宝寅派轻军将军刘智文等人渡过淮河,攻破了三座营垒。二月乙巳(初八),又在淮河北部打败了将军垣孟孙等人。李平来到硖石,督促李崇、崔亮等军队水陆并进,没有人敢违背命令,几次作战都获胜。 梁武帝派左卫将军昌义之领兵去解救浮山,军队没有赶到时,康绚已经开始攻打北魏军队,击退了他们。梁武帝派昌义之和直王神念溯淮河而上以援救硖石。崔亮派遣将军博陵人崔延伯驻守下蔡,崔延伯和副将伊瓮生沿着淮河崐两岸扎营。崔延伯把车轮的外周去掉,把轮辐削尖,每两辆车对接在一起,用弯曲竹子作成竹索,连贯并列起来,十多辆车并在一起,横在水里作为桥梁,两头设置大辘轳,使桥可以随意出没,不容易烧毁。既切断了赵祖悦的逃路,又使战船不能通行,昌义之、王神念驻扎在梁城不能够前进。李平部署军队分水陆攻打硖石,攻克了外城。乙丑(二十八日),赵祖悦出城投降,被杀掉,他的部下都被俘获。胡太后赐给崔亮书信,命令他乘胜深入。李平分派各将领从水旱两路一同出发,攻打浮山堰。崔亮违抗李平的指挥,借口患病请求撤还,并且刚刚上书就撤军了。李平上书建议判处崔亮死刑,太后下命令说:“崔亮进退自作主张,违背了我的战略计划,虽然获得了一些小的胜利,怎么能免除大的罪过!但是我日理万机,希望不要轻易杀戮,可以听任他将功赎罪。”于是北魏军队就返回了。 【押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论(节选) (北宋)苏洵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霸诸侯,攘夷狄 攘:打击 B. 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 顾:探望 C. 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 且:将要 D. 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 絷:束缚 2、下列各组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A.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 B. 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 C. 仲可谓不知本者矣! D.吾属今为之虏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不知本”的一项是( ) ①管仲相威公,霸诸侯 ②其言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 ③ 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 ④仲能悉数而去之耶 ⑤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 ⑥彼固乱人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齐国的安定强盛,不是由于管仲,而是由于鲍叔。齐国的祸乱,不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是管仲。 B. 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离不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 C. 如果齐桓公问询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却不能说没有管仲了。 D. 桓公死后宫廷发生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5、翻译下列句子。 (1)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2)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 【押题理由】近几年高考,在材料选择上,述行文章开拓领域。《 管仲论》(节选)这段文字及设计的试题,既体现了考纲,又反映了命题人在选材上的意图。目标明确,考查到位。 【参考答案】 1.B(顾:回头看) 2.C(例句和C为判断句,A 、D为被动句,B为反问句。) 3.C(①是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③是假设管仲这样做;⑥说的是“竖刁、易牙、开方”,而非管仲。) 4.D(由“威公薨于乱”可知,齐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不是“齐桓公死后宫廷发生内乱”。) 5.(1)功业的成就,不是成功于完成之日,必有一定的因素引起;祸乱的产生,不是发生于作乱之时,也必有根源预兆。 (2)管仲以为桓公真的能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 【抢分秘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应试策略: 1.全面阅读,整体把握。2.抓住题干,读全把准。3.借助注解,巧解题目。4.辨析差异,排除干扰。 5.回归原文,仔细核对。 参考译文 管仲做丞相辅助,称霸诸侯,打击夷、狄等异族,到死时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功业的成就,不是成功于完成之日,必有一定的因素引起;祸乱的产生,不是发生于作乱之时,也必有根源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认为是由于管仲,而是由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认为是竖刁、易牙、开方,而是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本就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人,回头看来,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问及丞相人选。此时,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 唉,管仲以为桓公真的能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离不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无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就只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列出而除掉吗?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齐桓公问询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却不能说没有管仲了。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不说也可明白啊! 【押题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书幽芳亭记 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招魂》曰:“光风转蕙泛崇兰”,是以知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 A B 向之所托,俯仰之间,皆为陈迹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世论以为国香矣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C D 冲冠一怒为红颜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视椒则远矣 视:比 B.不为无人而不芳 芳:开花 C.莳以砂石则茂 莳:栽种 D.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时:时机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自古人知贵兰”的原因的一项是( ) ①不为无人而不芳 ②来岁不改其性 ③沃以汤茗则芳 ④平居与萧艾不殊 ⑤清风过之,其香蔼然 ⑥其视椒则远矣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在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两句话的精警,可与“出淤泥而不染”相比肩。 B. 作者特意比较了兰与蕙的不同,指出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兰与蕙的栽培环境相同,但两者有花之多少与香味远近不同。 C. “楚之逐臣”是指屈原。后人“贵兰”,是因为屈原在《离骚》里种兰、佩兰、赋兰,以此来象征自己的美好品德。 D. “当门”,指当权者。当权者昏庸,不能辨别蕙与椒,更无法赏识那含蓄的、清幽的兰了。所以,那些品节高尚的“山林之士”,纷纷远离当局,“往而不返”了。 5、翻译下列句子。 (1)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2)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押题理由】近年来,命题者由原来的写人定势思维转向述行、写景、状物的求异思维领域。因此这类文章也成了命题的热点之一。《书幽芳亭记》篇幅短小,语言优美,立意深刻,应该是2008年高考选材的重点。 【参考答案】 1.D (A分别为代词、助词;B两个“而”均为连词,分别表并列、修饰;C两个“为”分别为动词、介词;D均为连词“虽然”。) 2.B(在此用作动词,“花草发出香味”) 3.C(③是“兰蕙”所相同的,④是说兰与“萧艾”没有什么区别,⑥说的是“蕙”。) 4.C(由“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可知C错。) 5.(1)兰花(虽然)经历雪霜的残酷的摧残而衰败,(但是)来年仍不改变自己的本性。 (2)等到它们开花,一只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只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 【抢分秘诀】虚词考查,重在迁移。掌握虚词,分清虚实,辨析词义,贯通古今。切实掌握所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宜以“以”“而”“之”“为”“其”为重点。 参考译文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人的美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兰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放任自己长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招魂》说:“爱花的风俗离开蕙,普遍崇尚兰花”因此知道楚人以蕙为贱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如果用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等到它们开花,一只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只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于是说当权者必须除掉,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啊! 【押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录鬼簿》序 钟嗣成 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 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 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着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 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弥久,凐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亦幸矣。名之曰录鬼簿。 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至顺元年龙集庚午月建甲申二十二日辛未,古汴钟嗣成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第卑微,职位不振 卑微:地位底下 B. 以为得罪于圣门者 以为:认为 C.吊已死之鬼 吊:悬挂 D. 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 或:有的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然,人之生斯世也 B. 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 C. 复以前乎此者 D. 吊以乐章 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的一项是( ) 人之生斯世也 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 ① ② 未之思也 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 A. ①相同 ② 相同 B. ①相同 ②不同 C. ①不同 ② 相同 D. ①②均不同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个人认为阴与阳的消退和增长,就如同人与鬼之间的生死之别,人们如果知道那些有关生死的道理,就会顺从天命,接受正常的命运。 B.人如果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就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人所化之鬼没有什么两样。 C.作者认为,从古自今,人间自有不死之鬼存的原因是史册记载了他们的小的善举或大的功业,最终使他们如日月昭然,如山川流逝耸立,乃至千万年不会穷尽。 D. 作者说即使那些所谓的高尚的,深谙性理学问的人,认为他的看法有悖于圣人法门,离经叛道,他也将不屑与之理论,自会另与深解其味的人述说。 5、翻译下列句子。 (1)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 (2)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 【押题理由】高考选材广义散文渐入视野,这些文段大多议论说理性强,思路不易把握,是大多数考生阅读的弱点。但是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参考答案】 1.C(吊:凭吊) 2.B(A“虽然”是“虽然这样”,今是连词;C“以前”是“把先于此前”,今是“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前的时期”;D文中指戏曲家们的“作品”,今是“成套的乐曲中具有一定主题的独立部分”;B古今均为“用尽心思”。) 3.C(①中“之”分别为助词、代词;②两个“于”都是介词。) 4.A(“作者个人认为”错。) 5.(1)贤者愚者长寿早夭,死生祸福的道理,原本就有命运气数的说法,古代圣贤也曾有所论及。 (2)我其实也是人间之鬼呀!倘使我能让已死和未死之鬼,成为人间不死之鬼得以流传长远,我又是何等幸运啊! 【抢分秘诀】文言翻译,重在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等知识,把握翻译的“信、达、雅”原则,自然水到渠成。 参考译文 贤者愚者长寿早夭,死生祸福的道理,原本就有命运气数的说法,古代圣贤也曾有所论及。大概是说阴与阳的消退和增长,就如同人与鬼之间的生死之别,人们如果知道那些有关生死的道理,就会顺从天命,接受正常的命运,又怎么会有立于危墙或身陷囹圄这样厄运的感叹呢? 虽然这样,那么,人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只会把已经死了的人当作是鬼,而不知还有未死之人其实也是鬼,如果这些酒囊饭袋,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人所化之鬼又有什么两样?这本来就不待多言。其他有的人稍稍知道些道理,嘴里总是说着所谓的善言,但对于学问方面的道理,甘愿自暴自弃,死了之后,湮灭不被后人所知晓,那么这又不比泥石土块般的死鬼更甚(好)一些。 我曾经见过一些未死的人间之鬼去凭吊那些已死的阴间之鬼,没有好好想一想这中间的道理,只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儿区别罢了。 唯独不知道开天辟地,从古自今,人间自有不死之鬼存在,什么原因呢?圣贤般的君臣,忠孝两全的读书人,载入史册的小的善举或大的功业,如日月昭然,如山川流逝耸立,乃至千万年不会穷尽,这就是虽属阴间之鬼却不被视作鬼的原因。 我在闲暇的时候,怀想过去之人(戏曲家),他们门第低微,职位不显,可才识卓越,处处都有可书可写之处,但随着时光流逝越久,其事迹越被湮灭埋没不为后人所闻,于是记述其事迹的原委,附以剧目作为纪念;再把先于此前的(戏曲家)也记述其姓名,录其作品,希望那些初学之人,多多留意他们的词采文章,能够青出于蓝,超出前人,那也是万幸的了。因此,这本书取名为《录鬼簿》。 唉!我其实也是人间之鬼呀!倘使我能让已死和未死之鬼,成为人间不死之鬼得以流传长远,我又是何等幸运啊!至于那些所谓的高尚的人,深谙性理学问,认为我有悖于圣人法门,离经叛道,我们将不屑与之理论,自会另与深解其味的人述说。 至顺元年庚午岁七(甲申)月二十二日,古汴州钟嗣成序。 【押题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治安策 贾谊 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陛下虽贤,谁与领此?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徵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信依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移人也,亦形势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已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 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虽贤,谁与领此 领:治理 B. 臣窃迹前事 迹:遗迹 C. 同姓袭是迹而动 袭 :沿袭 D. 植遗腹,朝委裘 植:扶植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 B.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 C. 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D. 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贾谊提出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来保证中央政府的统治的依据的一项是( ) ①同姓袭是迹而动 ②强者先反 ③天下咸知陛下之义 ④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⑤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 ⑥卢绾最弱,最后反 A. ①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谊在上呈给汉文帝的《治安策》中,指出诸侯王封国的强盛必然导致谋叛作乱,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一定会引起天下大乱。 B. 亲属诸侯王必定危险,关系疏远的诸侯王也一定作乱,这是事实所证明了的。那些自负强大而发动叛乱的诸侯王,汉朝已经幸运地战胜他们了,可是却没有改变酿成叛乱的制度。 C. 作者在论述施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好处时,说这样做了之后,皇帝统治天下就如同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似的,没有不听从指挥的。诸侯王不敢有反叛的想法,如同辐条聚向车轮一样,都归顺天子。 D. 文章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个论点为中心,先论不这样做不行,再论这样做好处何在,层层深入,气势磅礴,以理服人。 5、翻译下列句子。 (1)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 (2)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 【押题理由】高考文言文的选材,传记之外,开始关设事物。古代优秀散文中的政论,结构严谨,层层深入,以理服人,气势磅礴。这几年也常常作为阅读文本活跃在考卷中。下面的这篇《治安策》,文不甚深,是政论文的典范。很有可能成为2008年高考的素材。 【参考答案】 1.B(迹:推究,考察) 2.C(A中“在”同“才”,只;B中“倍”同“背”;D中“亡”通“无”。) 3.D(①说的是诸侯有作乱;③⑤说的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好处。) 4.B(应该为“关系疏远的诸侯王必定危险,亲属诸侯王也一定作乱,这是事实所证明了的。那些自负强大而发动叛乱的异姓诸侯王,汉朝已经幸运地战胜他们了,可是却没有改变酿成叛乱的制度。”) 5.(1)(他们)擅自把爵位赏给别人,赦免死罪,甚至有人乘坐天子的黄屋车。他们不执行汉朝的法令。像厉王那样的不守法的人,命令他都不肯听从,又怎么能招他来呢! (2)臣子没有背叛的念头,皇帝没有讨伐的想法。所以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仁德。 【抢分秘诀】正确的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审题干,明概念。看清题干,把握题干说明的内容。2.溯选文,识主体。将所列文句回归选文,分析并对照主体。3.人语境,看句意。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所列文句。4.明事理,判性质。根据所列陈述某种事实的句子的性质,作出明确判断。 参考译文: 像这些诸侯王,虽然名义上是臣子,实际上他们都怀有老百姓那种兄弟关系的想法,大概没有不想采用天子的制度,而把自己当做天子的。他们擅自把爵位赏给别人,赦免死罪,甚至有人乘坐天子的黄屋车。他们不执行汉朝的法令。像厉王那样的不守法的人,命令他都不肯听从,又怎么能招他来呢!幸而召来了,法律怎么能施加到他身上呢!动了一个近亲,天下诸王都环视着惊动起来。陛下的臣子当中即使有冯敬那样勇敢的人,但是他刚开口揭发诸侯王的不法行为,刺客的匕首已经刺进他的胸膛了。陛下虽然贤明,谁能和您一起来治理这些人呢?所以说,关系疏远的诸侯王必定危险,亲属诸侯王也一定作乱,这是事实所证明了的。那些自负强大而发动叛乱的异姓诸侯王,汉朝已经幸运地战胜他们了,可是却没有改变酿成叛乱的制度。同姓诸侯王也袭用了这种做法,发动叛乱,如今已有征兆了,形势又完全回复到以前那种状态。灾祸的变化,还不知道要转移到何处。英明的皇帝处在这种情况 下,尚且不能使国家安宁,后代又将怎么办呢? 我私下里考察从前的事件,大体上是势力强大的先反:淮阴侯韩信统治着楚,势力最强,就最先反叛;韩王信依靠了匈奴的力量,就又反叛了;贯高借助了赵国的条件,就又反叛了;陈 部队精锐,也反叛了;彭越凭借梁国,也反叛了;黥布凭借淮南,也反叛了;卢绾势力最弱,最后反叛。长沙王吴芮才有二万五千封户,功劳很少,却保全了下来,权势最小而对汉朝最忠顺;这不只是由于性情和别人不同,也是由于形势使他这样。倘若从前让樊哙、郦商、周勃、灌婴占据几十个城为王,那现在他们由于作恶而亡国,也是可能的。假使让韩信、彭越之流,只居于彻侯的地位,即便今天也还能保全,也是可能的。 既然如此,那么天下大计就可以知道了。要想使天下诸候王都忠心归附汉朝,那最好让他们都像长沙王一样;要想让臣下不至于像韩信那样被杀掉,那最好让他们像樊哙、郦商那徉;要想使天下安定,最好多多建立诸侯国而使他们的势力减小。力量弱小就容易用道义来指使他们,国土小就不会有反叛的邪念。这样就使全国的形势,如同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似的,没有不听从指挥的。诸侯王不敢有反叛的想法,如同辐条聚向车轮一样,都归顺天子,即使是老百姓,也会知道他们都很安稳。这样,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英明。分割土地,定出制度:把齐、赵、楚三个王国分成若干侯国,让齐王、赵王、楚王的子孙,全都依次受封先人的那份封地,一直到分尽为止。对燕、梁等其他王国也是这样。有些封地大而子孙少的,也都分成若干侯国,暂时空着搁置起来,等着他们的子孙出生以后,再封他当候。诸侯王的封地,有不少已被削除收归汉朝所有的,那就替他们调整侯国所在的地区,等到要封他的子孙到别的地方去的时候,按候国的应有户数,给以补偿。一寸土、一口人,皇帝也不沾他们的,确实只是为了安定太平罢了。这样,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廉洁。分封土地的制度一旦确定,宗室子孙没有不考虑保住自己的统治的。臣子没有背叛的念头,皇帝没有讨伐的想法,所以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仁德。法令制定了,没有人触犯;政令推行了,没有人抵触。贯高、利几一类的阴谋不会出现,柴奇、开章那样的诡计不会萌生。老百姓都向往良善,大臣都向皇上表示恭顺。所以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道义。这样,即使让幼儿当皇帝,天下也很安定;即使立一个遗腹子作天子,让臣子朝拜老皇帝遗留下来的皇袍,天下也不致于混乱。这样,就可以使天下安定无事,后代也称颂陛下的圣明。 【押题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周,博州荏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乃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授监察御史,累除中书舍人。 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籍此人共康时政也。” (选自《贞观政要》)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令奏之,事皆合旨 令:命令 B. 授监察御史,累除中书舍人 累:多次 C. 令直门下省 直:同“置”,安置 D. 此非臣所发意 意:意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甚获当时之誉 乃臣家客马周也 A B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太宗怪其能 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 C D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位尊而无功 3、对于马周所任官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马周最初任的官是监察御史。 B.马周曾由中书令舍人被提拔为中书令。 C.马周曾兼任中书令和太子左庶子之职。 D.辞去中书令后,马周担任吏部上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求贤若渴,对于自己看重的人能委于重任,十分信赖。 B.马周机敏善辩,办事谨慎周到,评论人物又能秉公直言,因此而官至吏部上书。 C.马周对太宗的心理十分了解,每次奏对,都能让太宗满意。 D.马周看问题全面深刻,能说会辩,亲近忠诚太宗,因此深得太宗赞赏。 5、翻译下列句子。 (1)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乃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 (2)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 【押题理由】我国史传类作品浩如烟海,这也给高考命题人提供了方便,近几年“二十四史”之外的史书中的人物传记也常常用作文言文阅读的材料,我们在备考时也决不能放过。 【参考答案】 1.C (A令:使,让;B累:连续,积累;意:心意,意图) 2.C (A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用在主谓之间,不译;B“乃”分别是:动词“是”和副词“却、竟然”;D两个“而”均为连词,前一个表修饰,后一个表转折;C两个“其”都是代词“他的”。) 3.D (由“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可知,D错误。) 4.B(“官至吏部上书”错,文中无此信息。) 5.(1)唐太宗当天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便四次派使者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太宗与他谈话谈得非常高兴,下诏把他安置到门下省。 (2)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 【抢分秘诀】文言句式对文章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如对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的标志和形式,省略句的情况,倒装句的类型,都要分类掌握。 参考译文:马周是博州荏平人。贞观五年,他来到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的家中。唐太宗下诏让百官谈论朝政得失,马周为他分类条目写了二十多件事,让他把这些报奏上去,都是切中事务的。太宗对常何的才能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这都是家中的门客马周所写的。”唐太宗当天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便四次派使者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太宗与他谈话谈得非常高兴,下诏把他安置到门下省。拜马周为监察御史,连续提拔,授予中书舍人。 马周机敏,有辩才,善于陈述奏章,很明白事情得起源根由,说什么都很恰当合适。太宗曾说:“我一时不见马周就很想他。”贞观十八年,他又升迁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马周身兼二职,处事公平、公正,在当时获得了很好的赞誉。又在本来的官职之外兼任吏部上书。唐太宗曾经对侍臣说:“马周处事机敏迅速,性格非常谨慎。谈论人事行为正直,按正理而办,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对我既忠诚又亲近,实在是凭他使时政平安康乐啊!” 【押题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周市为魏王。市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 魏豹亡走楚。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郦生说豹。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汉王令豹守荥阳。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选自《史记 ? 魏豹彭越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灭魏,迁咎为家人 迁:放逐,流放 B. 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 徇:攻占,夺取 C. 项羽已破秦,降章邯 降:使……投降 D. 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 传:驿车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 B. 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乃徙魏王豹于河东 C. 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 D. 魏王豹以国属焉 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 以豹国为郡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陈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 B. (魏豹)至国,即绝河津畔汉 C. 方东忧楚,未及击(魏豹) D. 遂从(汉王)击楚于彭城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魏豹侧重于反复无常,时反时从。郦生说魏豹一节,则通过魏豹之口,道出汉王“慢而侮人”、“非有上下礼节”的待人态度,正与豹之反复叛汉为因果。 B. 《史记》中的许多故事写得悲壮惨烈,从而带有浓重的悲壮色彩和悲壮的气氛。魏咎,在兵临城下的紧迫关头,他为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着想,提出降服条件,谈判成功后自焚而死,给人以气概豪迈、悲壮慷慨的感受。 C.因周市攻打魏地有功,准备立周市为魏王,使者前后往返了五次,周市都拒绝不接受,没办法陈王立了魏咎为魏王。 D. 汉王从临晋率兵横渡黄河,魏豹跟随着汉王攻打彭城。汉王战败,回师荥阳,魏豹请假回家探望老人病情,回国后,就马上断绝了黄河渡口,背叛了汉王。 5、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 (2)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 【押题理由】因为“二十四史”大多语言通俗易懂,写人记事简洁,手法高超,所以一直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材料的重点。尤其是《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更应该高度重视。 【参考答案】 1.D(传:在这儿活用作动词,乘驿车。) 2.B(A中“之”均用在主谓之间,C均为介词“在”,D均为介词“把”,B中两个“乃” 均为副词。前者为“才”,后者为“就”。) 3.A(应该是协助周市的人,可以补出“大家”。) 4.C(应该为“周市辞谢不肯接受,却到陈国迎接魏咎。往返五次,陈王才答应把魏咎放回去立为魏王。”) 5.(1)天下混乱,忠臣才能显现出来。现在天下都背叛秦国,从道义上讲,一定要拥立魏王的后代才可以。 (2)人生一世是非常短促的,就象日影透过墙壁的空隙那样迅速。如今汉王对人傲慢而侮辱,责骂诸侯群臣如同责骂奴仆一样,一点也没有上下的礼节,我没法忍耐着去见他。 【抢分秘诀】完成文言文阅读题要运用三步阅读法: 第一步概览全文,明白文中的时、地、人、事和作者的看法,读全试题,但不追究难词难句。 第二步排除“死字”,分析关系,以求理解。所谓“死字”,即不需要译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等。 第三步扫清障碍,筛选概括,进行比较,验证选优,准确答题。 以上“三步法”告诉我们,阅读不只是读文,还要会读题。 参考译文:魏豹,原是六国时魏国的公子。他的哥哥叫魏咎,原来魏国时被封为宁陵君。秦国灭亡魏国,就把他放逐外地废作平民百姓。陈胜起义称王,魏咎前往追随他。陈王派魏国人周市带兵夺取魏国的土地,魏地被攻占后,大家互相商量,想要拥立周市为魏王,周市说:“天下混乱,忠臣才能显现出来。现在天下都背叛秦国,从道义上讲,一定要拥立魏王的后代才可以。”齐国、赵国各派战车五十辆,协助周市做魏王。周市辞谢不肯接受,却到陈国迎接魏咎。往返五次,陈王才答应把魏咎放回去立为魏王。 章邯打败陈王不久,于是进兵临济攻击魏王,魏王派周市到齐国、楚国请求救兵。齐、楚派遣项它、田巴带领着军队跟随周市援救魏国。章邯竟然击败了援军,杀死了周市,包围了临济。魏咎为了他的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提出降服的条件。谈判成功,魏咎就自焚而死。 魏豹逃往楚国,楚怀王给了魏豹几千人马,回去夺取魏地。这时项羽已经打败了秦军,降服了章邯。魏豹接连攻克了二十多座城池。项羽就封魏豹做了魏王。魏豹率领着精锐部队跟着项羽入关了。汉元年,项羽分封诸侯,自己打算占有梁地,就把魏王豹迁往河东,建都平阳,封为西魏王。 汉王回师平定了三秦,从临晋率兵横渡黄河,魏豹就把整个国家归属汉王,于是跟随着汉王攻打彭城。汉王战败,回师荥阳,魏豹请假回家探望老人病情,回国后,就马上断绝了黄河渡口,背叛了汉王。汉王虽然听到魏豹反叛的消息,可是正在忧虑东边的楚国,来不及攻打他,就对郦生说:“你去替我婉言劝说魏豹,如果能说服他,我就封你为万户侯。”郦生就前去游说魏豹。魏豹婉转地拒绝说:“人生一世是非常短促的,就象日影透过墙壁的空隙那样迅速。如今汉王对人傲慢而侮辱,责骂诸侯群臣如同责骂奴仆一样,一点也没有上下的礼节,我没法忍耐着去见他。”于是汉王派韩信去攻打魏豹,在河东俘虏了魏豹,让他坐着驿站的车子押送到荥阳,把魏豹原有的国土改制为郡。汉王命令魏豹驻守荥阳。当楚军围攻紧的时候,周苛就把魏豹杀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