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高考立体几何汇编
北京近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汇编 1.(2009 北京理科卷 16) 如图,在三棱锥中,底面, 点,分别在棱上,且 (Ⅰ)求证:平面; (Ⅱ)当为的中点时,求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是否存在点使得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并说 明理由。 方法提示: 方法一:几何法(利用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 (Ⅰ)判定线面垂直的主要方法: (1)线面垂直的定义; (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3)作定理用的正确命题: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5)作定理用的正确命题: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Ⅱ)求线面角的基本步骤: (1)找角; (2)求角。 (Ⅲ)求面面角的基本步骤: (1)找角; (2)求角(或说明原因)。 方法二:向量法。 (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表示有关点的坐标; (2)表示有关线段所对应的向量; (3)利用向量的平行或垂直来判断直线的平行或垂直,从而判定线线、线面、面面的 位置关系;或者利用向量的运算求夹角或距离。 2.(2009北京文科卷16) 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点E在棱PB上。 (Ⅰ)求证:平面;w.w.w.k.s.5.u.c.o.m (Ⅱ)当且E为PB的中点时,求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 3. (2008 北京理科卷 16 文科无第三问)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C=BC=2,∠ACB=90°,AP=BP=AB,PC⊥AC. (Ⅰ)求证:PC⊥AB; (Ⅱ)求二面角B-AP-C的大小; (Ⅲ)求点C到平面APB的距离. 4. (2007北京理科卷16,文科无第三问) 如图,在中,,斜边.可以通过以直线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动点在斜边上. (Ⅰ)求证:平面平面; (Ⅱ)当为的中点时,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 5.(2006年北京理科卷17,) 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中,,平面,且,点是的中点. (Ⅰ)求证:; (Ⅱ)求证:平面; (Ⅲ)求二面角的大小. 1. 【解法1】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Ⅰ)∵PA⊥底面ABC,∴PA⊥BC. 又,∴AC⊥BC. ∴BC⊥平面PAC. (Ⅱ)∵D为PB的中点,DE//BC, ∴, 又由(Ⅰ)知,BC⊥平面PAC, ∴DE⊥平面PAC,垂足为点E. ∴∠DAE是A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 ∵PA⊥底面ABC,∴PA⊥AB,又PA=AB, ∴△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Rt△ABC中,,∴. ∴在Rt△ADE中,, ∴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DE//BC,又由(Ⅰ)知,BC⊥平面PAC,∴DE⊥平面PAC, 又∵AE平面PAC,PE平面PAC,∴DE⊥AE,DE⊥PE, ∴∠AEP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PA⊥底面ABC,∴PA⊥AC,∴. w.w.w.k.s.5.u.c.o.m ∴在棱PC上存在一点E,使得AE⊥PC,这时, 故存在点E使得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解法2】如图,以A为原煤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由已知可得 . (Ⅰ)∵,w.w.w.k.s.5.u.c.o.m ∴,∴BC⊥AP. 又∵,∴BC⊥AC,∴BC⊥平面PAC. (Ⅱ)∵D为PB的中点,DE//BC,∴E为PC的中点, ∴, ∴又由(Ⅰ)知,BC⊥平面PAC,∴∴DE⊥平面PAC,垂足为点E. ∴∠DAE是A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 ∵, ∴. ∴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同解法1. 2【解法1】 (Ⅰ)∵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 ∵, ∴PD⊥AC,∴AC⊥平面PDB, ∴平面. (Ⅱ)设AC∩BD=O,连接OE, 由(Ⅰ)知AC⊥平面PDB于O, ∴∠AEO为AE与平面PDB所的角, ∴O,E分别为DB、PB的中点, ∴OE//PD,,又∵, ∴OE⊥底面ABCD,OE⊥AO, 在Rt△AOE中,, ∴,即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解法2】如图,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则, (Ⅰ)∵, ∴, ∴AC⊥DP,AC⊥DB,∴AC⊥平面PDB, ∴平面. (Ⅱ)当且E为PB的中点时,, 设AC∩BD=O,连接OE, 由(Ⅰ)知AC⊥平面PDB于O, ∴∠AEO为AE与平面PDB所的角, ∵, ∴, ∴,即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3. 解法一: (I) 取AB中点D,连结PD,CD. ∵AP=BP, ∴PD⊥AB. ∵AC=BC, ∴CD⊥AB. ∵PD∩CD=D, ∴AB⊥平面PCD. ∵PC∩平面PCD. ∴PC⊥AB. (Ⅱ)∵AC=BC,AP=BP, ∴△APC≌△BPC. 又PC⊥BC. ∴PC⊥BC. 又∠ACB=90°,即AC⊥BC. 且AC∩PC=C, ∴BC⊥平面PAC. 取AP中点E,连结BE,CE. ∵AB=BP, ∴BE⊥AP. ∵EC是BE在平面PAC内的射影. ∴CE⊥AP. ∴∠BEC是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 在△BCE中,∠BCE=90°,BC=2,BE=AB=, ∴sin∠BEC= ∴二面角B-AP-C的大小为 aresin (Ⅲ)由(Ⅰ)知AB⊥平面PCD, ∴平面APB⊥平面PCD. 过C作CH⊥PD,垂足为H. ∵平面APB∩平面PCD=PD, ∴CH⊥平面APB. ∴CH的长即为点C到平面APB的距离, 由(Ⅰ)知PC⊥AB,又PC⊥AC, 且AB∩AC=A. ∴PC⊥平面ABC. CD平面ABC. ∴PC⊥CD. 在Rt△PCD中,CD= ∴PC= ∴CH= ∴点C到平面APB的距离为 解法二: (Ⅰ)∵AC=BC,AP=BP, ∴△APC≌△BPC. 又PC⊥AC. ∴PC⊥BC. ∵AC∩BC=C, ∴PC⊥平面ABC. ∵AB平面ABC, ∴PC⊥AB. (Ⅱ)如图,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则C(0,0,0),A(0,2,0),B(2,0,0). 设P(0,0,1). ∵|PB|=|AB|=2, ∴t=2,P(0,0,2). 取AP中点E,连结BE,CE. ∵|AC|=|PC|,|AB|=|BP|, ∴CE⊥AP,BE⊥AP. ∴∠BEC是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 ∵E(0,1,1), ∴cos∠BEC= ∴二面角B-AP-C的大小为arecos (Ⅲ)∵AC=BC=PC, ∴C在平面APB内的射影为正△APB的中心H,且CH的长为点C到平面APB的距离. 如(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第C-xyZ. ∵ ∴点H的坐标为(). ∴ ∴点C到平面APB的距离为 4. 解法一: (I)由题意,,, 是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又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又, 平面, 又平面. 平面平面. (II)作,垂足为,连结(如图),则, 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 在中,,, . 又. 在中,. 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III)由(I)知,平面, 是与平面所成的角,且. 当最小时,最大, 这时,,垂足为,,, 与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为. 解法二: (I)同解法一. (II)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 ,, . 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III)同解法一 5. 解法一: (Ⅰ)∵PA⊥平面ABCD ∴AB是PB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 又∵AB⊥AC,AC平面ABCD, ∴AC⊥PB (Ⅱ)连接BD,与AC相交于O,连接EO。 ∵ABCD是平等四边形, ∴O是BD的中点, 又E是PD的中点, ∴EO∥PB 又PB平面AEC,EO平面AEC, ∴PB∥平面AEC。 (Ⅲ)取BC中点G,连接OG,则点G的坐标为 又 ∴ ∴OE⊥AC,OG⊥AC ∴∠EOG是二面角E-AC-B的平面角。 ∵ ∴ ∴二面角的大小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