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6高考数学试题全国II卷理科试题
2006高考数学试题全国II卷理科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II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球的表面积公式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次的概率是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则 (D) (A) (B) (C) (D) (2)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D) (A) (B) (C) (D) (3)(A) (A) (B) (C) (D) (4)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A) (A) (B) (C) (D) (5)已知的顶点B、C在椭圆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的周长是 ( C) (A) (B)6 (C) (D)12 (6)函数的反函数为(B) (A) (B) (C) (D) (7)如图,平面平面,与两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和。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则(A) (A) (B) (C) (D) (8)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的表达式为(D) (A) (B) (C) (D) (9)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A) (B) (C) (D) (10)若则(C) (A) (B) (C) (D) (11)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A) (A) (B) (C) (D) (12)函数的最小值为(C) (A)190 (B)171 (C)90 (D)45 理科数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注意事项: 本卷共2页,10小题,用黑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3)在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45(用数字作答) (14)已知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 (15)过点的直线将圆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的斜率 (16)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元)月收入段应抽出_25____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 (I)若求 (II)求的最大值。 解:1. == 当=1时有最大值,此时 最大值为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出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 (I)用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的分布列及的数学期望; (II)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户拒绝的概率。 解(1.) P()= P()= P()= P()=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3 P 的数学期望E()= (2)P()=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分别为、的中点。 (I)证明:ED为异面直线与的公垂线; (II)设求二面角的大小。 提示:1证明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 利用等腰三角形 2 连,由可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在平面内的射影为点所以 (20)(本小题12分) 设函数若对所有的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提示1 x=0时成立 2 x>0时两边同时除以x (21)(本小题满分为14分)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A、B是热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 (I)证明为定值; (II)设的面积为S,写出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 提示1.两向量垂直,定值为0 2.三角形面积等于这两个向量模的乘积的一半 (22)(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方程 有一根为 (I)求 (II)求的通项公式 提示:1 为方程的根,代入方程可得 将n=1和n=2代入上式可得 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