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生物试题及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生物试题及解析

‎2013年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生物试题及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DNA和RNA的分布以及空间结构。‎ ‎【解题思路】:在tRNA中,也存在碱基之间的互不配对,故也有氢键,A错;一种病毒中只能含有一种核酸,要么是DNA要么是RNA,B错;核糖体是由核糖体蛋白质和核糖体RNA组成,不含有DNA,D错。所以答案选择C。‎ ‎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叶绿素的元素组成和功能。‎ ‎【解题思路】: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的红光和蓝紫光,由于绿色植物几乎不吸收绿色光,所以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现绿色。‎ ‎3.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考查与典型微生物代谢相关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解题思路】: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有氧的环境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要受到抑制,C错。‎ ‎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考查对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解题思路】:免疫细胞中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根据淋巴细胞生成的场所,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所以A错。‎ ‎ ‎ ‎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早期实验。‎ ‎【解题思路】: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则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伴性遗传;而DNA的X光衍射实验则说明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而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则证明了RAN也是遗传物质。‎ ‎6.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全面考查了酶的表达、具有高效性的原因、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酶的去路等问题。‎ ‎【解题思路】: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并没有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当温度回到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效率仍然可以达到最大;而在高温、强酸和强碱的情况下,则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导致酶活性的降低甚至丧失,所以B错。‎ 第Ⅱ卷 二.简答题 ‎29.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GA 溶液 缓冲液 水 半粒种子10个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1‎ ‎0‎ ‎1‎ ‎1‎ 带胚 步骤1‎ 步骤2‎ ‎++‎ ‎2‎ ‎0‎ ‎1‎ ‎1‎ 去胚 ‎25oC保温24h后去除种皮,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25oC保温10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3‎ ‎0.2‎ ‎1‎ ‎0.8‎ 去胚 ‎++‎ ‎4‎ ‎0.4‎ ‎1‎ ‎0.6‎ 去胚 ‎+‎ ‎5‎ ‎0.4‎ ‎1‎ ‎0.6‎ 不加种子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⑴     α-淀粉酶催化                  水解可生成二塘,该二塘是                      。‎ ‎⑵      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 ‎               。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 ‎⑶      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 ‎⑷      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 答案:⑴ 淀粉    麦芽糖        ‎ ‎⑵ 少     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GA的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如:随GA浓度增大,产生的α-淀粉酶量增加)‎ ‎【命题立意】本题以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为载体,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另外,这个题的解答在表达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也考察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题思路】淀粉酶的作用就是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这个内容在初中阶段就有接触,是比较简单的。在此基础上,对题目中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实验过程中是使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实验结果是颜色的深浅,据此可以推测剩余淀粉的含量,进而可以推知被分解掉的淀粉数量,也就可以推测出每个试管α-淀粉酶的产生情况了。‎ 第(1)小题是考察最基本知识,这两个空是比较好填的。‎ 第(2)小题可以根据反应后的颜色深浅判断试管1和试管2溶液中的淀粉量,只要能读懂表格数据就能解决问题,也是比较简单的。‎ 第(3)小题中2和5对照可以看出去胚的种子是不会产生α-淀粉酶的,2和3对照可以看出加入GA后的试管3产生了淀粉酶,所以可以得出GA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的结论。‎ 第(4)小题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2、3、4三组的GA含量是逐级增大的,而实验结果中颜色是越来越浅的,也就标志着三组中α-淀粉酶的产生量是逐渐增加的,所以可以得出GA的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的结论。‎ ‎30.(9分)回答下列问题:‎ ‎(1)清晨静脉取血测定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浓度,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              和                     。‎ ‎(2)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的原因是                 。‎ ‎(3)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该细胞的              和               这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的。‎ 答案:(1)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的转化 ‎ ‎(2)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和被利用,胰岛B细胞分泌不足者产生的胰岛素少,故血糖下降速度慢 ‎ ‎(3)内质网   高尔基体 解析:(1)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有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两个途径。‎ ‎(2)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正常,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分泌胰岛素少,故血糖降低的速率较慢 ‎(3)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其成分为蛋白质,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1.(10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        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上,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               、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和                 。‎ 答案:(1)生产者    (2)出生率   死亡率  ‎ ‎(3)随机取样    (4)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空间结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及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入生态系统总能量。‎ ‎(2)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受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 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在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 ‎(4)在群里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布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里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在垂直方向上,大多生物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才水平方向上,如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同一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 ‎32.(10分)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      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 答案:(1)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自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2)4种          (3)0      1(或 100%)‎ ‎【解析】(1)从题意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是从一对相对性状分析考虑的。分别就翅长和眼色两个性状分析故符合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定律,当两对相对性状的组合也就是自由自合定律的分析特征了。故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自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2)依题意,假设翅长用(A ,a),眼色用(B,b)表示,从子一代分离比可以看出长翅为显性;第一种  ♀AaXbXb  x ♂AaXBY;第二种 ♀Aabb  x  ♂AaBb;第三种♀AaXBXb  x ♂AaXbY;第四种♀AaBb x♂Aabb;第五种 ♀AaXbXb x ♂AaXBYb;第六种♀AaXBXb x ♂AaXbYb;因此除题意中的2种外,还有四种假设。‎ ‎(3)依题意,假设翅长用(A ,a),眼色用(B,b)表示,且A长翅为显性,B棕眼为显性,则由(AA:2Aa:aa)(XBXb+XbY)可知,子一代的长翅红眼的没有雌性个体故占比例为0;而小翅红眼果蝇全部都是雄性个体故所占比例为1(或 100%)。‎ ‎39.【选修1:生物实践技术】‎ 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试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        法或        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而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       ;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病菌对抗生素B       ;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        。‎ ‎【答案】(1)划线   稀释涂布(或涂布)            (2)涂布 ‎(3)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A的弱     耐药性        (4)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的方法。‎ ‎【解题思路】微生物的纯化的方法主要为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对其进行系列浓度梯度稀释,然后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然后再适宜条件下培养;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可以抑制生长、繁殖或杀死细菌等致病菌的一类物质,含A的滤纸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有抗生素A的地方该致病菌受到抑制;B的周围没有透明圈说明致病菌对抗生素B不敏感,通过C的透明圈要比A的透明圈的小,说明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A的弱;D出现了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D敏感,但是在透明圈上出现一个菌落,又排除杂菌污染,判断此菌落的微生物对抗生素D产生了耐药性。根据以上分析,为达到抗菌的目的,最好选择抗生素A。‎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酶和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______。‎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这处杂交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答案】(1)纤维素酶(1分)    果胶酶(1分)   原生质体(2分)   愈伤(2分)‎ 再分化(分化)(2分)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 ‎(2)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  (1分、答对其中一个即给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工程的植物体细胞染交技术及相关应用。同时,从侧面考查了必修教材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异以及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此题难度不大,多数是教材中的关键名词填空。‎ ‎(1)该新型药用植物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才能进行体细胞杂交,因此首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的细胞壁,然后用PEG化学诱导剂(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等)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整合。然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杂种植株,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是: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植物体,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如果植物甲、乙是两个物种,二者不能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原因是甲、乙有性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也就是存在着生殖隔离。但植物甲、乙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产生的后代却是可育的,因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能完成正常的联会,产生正常的配子。由于甲、乙都是二倍体,因此,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后代是异源多倍体(四倍体)。‎ ‎(3)人工种子生产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等因素限制,而且可以避免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等优点,因此,植物细胞工程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制备人工种子,用到的核心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