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陕西省榆林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作为社会本身运行、发展的条件,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既涉及信任主体,也关乎信任对象;既与社会規范和体制相涉,也与主体人格和德性相关。‎ ‎ 在信任问題上,个体总是涉及两个方面,即为人所信与信任他人。就前一方面而言,如何形成诚信的品格,无疑是首先面临的问题。孔子强调“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则进而将“朋友有信”规定为人伦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有序的社会交往中,以诚相待和言而有信,既是这种交往秩序可能的条件,也是交往双方应尽的基本责任,一旦个体置身于这种交往关系,则同时意味着承诺了这种责任。‎ ‎ 就个体而言,作为信任条件的诚信关乎内在德性及人格。中国哲学对“信”与德性及人格的关系很早就予以关注。儒家经典《孟子》强调“有诸己之谓信”,信与诚相通,有诸己即真实地具有某种德性。《中庸》进而将“诚”视为核心的范畴,以诚为人格的基本规定。《大学》同样提出了“诚”的要求,把“诚意”规定为修身的基本环节。这种德性及人格,为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提供了内在的担保。‎ ‎ 伦理意义上的信任,体现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关系的层面看,信任以对象的可信性为前提。在消极的意义上,当对象缺乏可信的品格时,便难以使人产生信任感,所谓“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便表明了这一点。在积极的意义上,如果相关对象的所作所为始终诚信如一,那么,人们对其后续的行为,也将抱有信任之心。由此可见,信任并非仅仅源于主体心理,而同时与对象相关。‎ ‎ 从伦理学上说,妄疑一切、无端臆测他人的不诚,并对可信的对象始终缺乏信任感,这是一种道德的偏向。这种偏向不仅常常伴随着过强的怀疑意识,而且在片面发展下,容易引向“宁我负人”的异化形态,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成为问题,也使社会领域中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 ‎ 从更广的社会层面看,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并不仅仅基于个体的德性和人格。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曾认为,中国传统的信任以血缘性共同体为基础,建立在个人关系或亲族关系之上,而新教的信则基于信仰、伦理共同体,后者超越了血缘性共冋体,并逐渐以理性的法律、契约制度为保障。历史地看,儒家所说的“信”‎ ‎,事实上便与礼相联,在仁、义、礼、智、信的观念中,礼则既表现为一种普遍的规范系统,又涉及政治、伦理的体制。在此意义上,广义之“信”已与体制相关联。‎ ‎ 就信任关系而言,通过契约、信用等制度的建立,失信便不再是无风险的行为,相反,失信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总之,个体的人格和德性从内在的方面为社会信任关系的建立提供担保,公共领域的制度建设则在外在的方面构成了信任关系形成的现实根据。‎ ‎(摘编自杨国荣《信任及其伦理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个人有德行和人格,具备了信任的条件,就可以保证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 B.在有序的社会交往中,先置身以诚相待和言而有信的交往关系,然后再承担责任。‎ C.信任以对象的可信性为前提的意义是,对象始终诚信如一,便可以产生持久的信任。‎ D.韦伯认为,新教的信任基于信仰、伦理共同体,比中国的血缘关系的信任更优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文章以建立信任关系为立论的基础,论述了确立信任关系的主体、对象的条件。‎ B.文章论述德行人格与诚信的关系时,引用或列举儒家经典著作的内容予以印证。‎ C.与控制失信风险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主要论证了个人层面诚信塑成的重要性。‎ D.文章通过分析可信而不予以信带来的问题,对人与人的信任做出了新的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表明,信任别人是有条件的,当对象缺乏可信的品格时,难以使人产生信任感。‎ B.如果对可信对象予以信任,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的问题,建立社会领域中的信任关系。‎ C.“信”事实上与礼相连,而礼又跟政治、伦理的体制相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信”与政治伦理体制相关联。‎ D.如果契约、信用等制度建设不健全,不能及时、恰当惩罚失信者,就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形成。‎ ‎2.(12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 ‎ ‎ 蓝皮书指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速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却呈现稳中有升的走势。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高于2015年4.9个百分点,高于2014 年15.8个百分点。2013~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8.68%,而同期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达到9.15%。‎ ‎ 蓝皮书指出,近几年,以上海和江苏为表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化”趋势不断加强,各省市第一、第二产业占此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2017年,上海、江苏和浙江第三产业占比都已经超过了50%,上海更是突破了70%。‎ ‎ 蓝皮书指出,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大旅游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所谓“大旅游时代”,绝不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简单的叠加拼接,而是要借力“大旅游产业”,“盘整山河、贯通产业、振兴文化、实现发展”。西北地区在地理上有共通的特点:高海拔高温差,干早少雨、土地贫瘠,少数民族文化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旅游资源小集中大分散特点明显。历史上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的地位在当代更是意义非凡。‎ ‎(摘编自《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6~2018)》)‎ 材料二:‎ 地区 项目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 北京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189.2‎ ‎2406.7‎ ‎2794.3‎ ‎3072.3‎ ‎3570.5‎ 占GDP比重(%)‎ ‎12.3‎ ‎﹣﹣‎ ‎13.1‎ ‎13.4‎ ‎14.3‎ 上海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269.76‎ ‎2500‎ ‎2833.08‎ ‎3020‎ ‎﹣﹣‎ 占GDP比重(%)‎ ‎11.29‎ ‎11.5‎ ‎12‎ ‎12.1‎ ‎﹣﹣‎ 广东省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706.5‎ ‎3011‎ ‎3552.3‎ ‎3648.8‎ ‎4256.63‎ 占GDP比重(%)‎ ‎4.74‎ ‎4.84‎ ‎5.24‎ ‎5.01‎ ‎5.26‎ 江苏省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330‎ ‎2701‎ ‎3001‎ ‎3167‎ ‎3488‎ 占GDP比重(%)‎ ‎4.3‎ ‎>5‎ ‎﹣﹣‎ ‎>5‎ ‎﹣﹣‎ 浙江省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1581.2‎ ‎1880.4‎ ‎2187.8‎ ‎2490‎ ‎3200‎ 占GDP比重(%)‎ ‎4.56‎ ‎5‎ ‎5.45‎ ‎5.81‎ ‎5.8‎ ‎【注】: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稍显缓慢。古老的黄河文化、浓郁的回乡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化、光荣的红色文化等诸多优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需要更加合理科学的顶层设计。对于像宁夏这样文化起步晚、发展速度慢的省市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需要扎实做好“基本功”,注重与当地文化扶贫项目的精准对接。‎ ‎(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三:‎ ‎ 文化领域在推进文化改革实现管理转轨过程中,还未能形成一个充分竞争性的市场,政府干预作用影响大,往往由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方保护造成了市场分割,历史性同类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区间出现相似性开发利用,或者同一资源主体多地区恶性竞争。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当一个地方政府引进并发展某个文化产业行业门类,其他地方政府也会低成本地跟进模仿,以更低廉的成本或更优惠的政策诱导,直接导致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动力机制。‎ ‎ 我国文化企业六成以上集中在东部地区。而特色文化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在文化企业数量上明显不占优势,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往往较低,缺乏专业化能力和对市场的宏观把握,容易跟风,盲目投资。‎ ‎(摘编自高宏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实现“跨区域”治理》)‎ 材料四:‎ ‎ 文化企业应该将商业模式作为立身之本,分析自身商业模式的可行性,避免盲目跟风或者在整体上去模仿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必须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来开发产品和服务,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的竞争力,以避免商业模式和产品上的雷同。‎ ‎ ‎ ‎ 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应当力求具有内容或者形式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体现出差异化的市场细分要求。从产业形态差异化的角度来说,文化产业集聚园区内的文化企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不仅要求实现不同金业自身的价值最大化,还要总体上适应园区内的互补性,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结构。‎ ‎(摘编自陈少峰《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透视》)‎ ‎(1)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2~2016年,北京、上海、江苏三地的文化产业平稳发展,广东、浙江发展较快,尤其是浙江,几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翻倍增长。‎ B.2012~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北京、上海基本超过10%,比广东、江苏、浙江大,这反映出前者较后者重视文化产业。‎ C.2012~2016年,宁夏文化产业增加值虽有增长,但与东部一些省、直辖市相比,差距很大,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波动较大。‎ D.宁夏有丰富、优质的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扎实做好“基本功”,或许可以改变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态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2014年提高了近16个百分点,这表明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B.2013~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增速,超越了同期全国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速,成为居民消费支出中的一大亮点。‎ C.近几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上海尤其突出,经济发展的“服务化”倾向凸显。‎ D.西北地区除了在地理上有优势外,因历史上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化上也有优势,是在当代意义非凡的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3)文化产业区域同质化有哪些原因?有何解决对策?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解语花 刘正权 ‎ 开了药,出了药店,顾卫东忍俊不禁,到底笑出了声。‎ ‎ 是苦笑,他自己知道。‎ ‎ 仕途不畅也就罢了,居然尿路也不畅,这热闹凑的。店里老中医告诉他,小便刺痛是尿路结石造成的。‎ ‎ 病休只是一个借口,又一次跟局长位置擦肩而过,顾卫东忽然起了“采菊东蒿下,悠然见南山”的念头。‎ ‎ 带着老中医开的药,顾卫东开始了自己的南山之行。‎ ‎ 从广义的文化上来说,有菊花的地方,都是南山。‎ ‎ 一般中药熬起来麻烦,这个老中医很善解人意,给顾卫东开了一味半点都不麻烦的中药,马先蒿20克,妍末,每服6克,开水送服,每日2次。‎ ‎ 顾卫东喝茶,都比这个讲究。‎ ‎ 他在办公室和家里,都有置办一套茶具。‎ ‎ 顾卫东爱茶,跟小时见过一个茶壶有关,老式的,上面写着五个字:心也可以清。‎ ‎ 这五个字,怎么排列读,都带着禅意,也可以清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 ‎ 说白了,顾卫东好的不是茶,是茶衍生出的文化。‎ ‎ 顾卫东天生不适合当官,局长帽子没落在他头上,是明智的,他太清高。‎ ‎ 水至清则无鱼。‎ ‎ 组织部长很含蓄告诉他,在官场就得按照官场的奏路来,顾卫东回了一句,水可以干,但不能浑。‎ ‎ 那就清清白白做学问吧,组织部长说。‎ ‎ 他的副局长,就是靠做学问上来的。‎ ‎ 我们不差一个正处的局长,我们缺一个做学问的顾先生。这是组织部长跟他喝醉酒后掏心窝子说的话。‎ 顾卫东是土壤学专家,偶尔也关注一下植物。‎ ‎ 马先篙是没被顾卫东关注过的植物,因为自己的病,顾卫东在喝了一服药后百度了下,马先篙居然有多个品种,什么奥氏马先蒿,多齿马先高,纤茎马先蒿,等等,不一而足,分布地也广。‎ ‎ 顾卫东是有心人,那些图片虽只扫了一下,就入眼入心了。‎ ‎ 怎么说自己尿路都指望人家在不遗余力做着疏通呢。‎ ‎ ‎ ‎ 顾卫东要看的菊花,是野菊,那种星星点点遍地金黄在山野肆意开放的。城市里的菊花展,顾卫东是不屑的,人工培育的东西,过于精致,精致得都失去花之所以为花的乐趣。如同官场,会给你套上一个模子,想跳出那个禁锢,很难。‎ ‎ 缘于此,顾卫东的身影就出现在一个不知名的山中,山不是很大,都没好意思有正式名字,顾卫东叫它南山,是恰好它就在顾卫东居住城市的南边。‎ ‎ 在一片冷杉树下,顾卫东意外发现一种花,开得像出浴的美人,出浴的美人身上无处不是风景,这种花也是,感觉就是为花而生似的,从底部依次往上开,芝麻开花是节节高,这花不是,它越往上,花蕾越小中间一柱高擎,挂满花朵。‎ ‎ 顾卫东精神没来由为之一振。‎ ‎ 这花一定有什么讲究,同茶一样。‎ ‎ 顾卫东忍不住低下身子,仔细琢磨起来。‎ ‎ 知道这花名字吗?一个声音在顾卫东身后响起来。‎ ‎ 顾卫东扭头,很意外,竟然是那个老中医,带着一柄锄头。‎ ‎ 不知道,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 你这是吃了采子忘了树,老中医笑。‎ ‎ 马先蒿?顾卫东心里一激灵。‎ ‎ 嗯,不过这是马先蒿中较为少见的一种,叫扭盔马先蒿!老中医点明说。‎ ‎ 扭盔马先高,这名字有什么寓意?顾卫东一怔。‎ ‎ 喏,寓意应该在这,老中医指着马先高的花蕊示意顾卫东看。‎ ‎ 花蕊呈通时针盘旋而起,顾卫东明白了,难怪叫扭盔,那些花像扭着的头盔。‎ ‎ 我倒觉得啊,它扭转的是人体的机能,马先高常用于风湿关节疼痛,尿路结石,小便不利,妇女白带,大风癞疾,疥疮等病。‎ ‎ 老中医娓娓道来,顾卫东心里却是有如醍酮灌顶。‎ ‎ 担盔,扭亏,顾卫东在心里默念数遍,忽然笑了,笑得如同眼前的扭盔马先蒿一枰,阳光,亮丽,清新。‎ 花都晓得扭转势向上生长,何况万物之灵的人。‎ ‎ 难怪看到这花的第一眼,顾卫东会没来由地精神一振。‎ ‎ 世人皆叹解语花,不知花为谁解语啊,老中医一脸郑重,马先高的使命不单是让人欣赏把玩,更是要与世人解除苦痛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从顾卫东的视角,运用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山中冷杉树下开得明丽、清新的扭盔马先蒿花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对“解语花”的喜爱。‎ B.小说引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接着叙述顾卫东仕途不畅后开始的探寻之旅,这样写使小说具有古典的诗意,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C.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来叙事,主要叙述了顾卫东官场失意后找老中医看病而得以深入人识“解语花”的经过,旨在表达作者对官场污浊风气的。‎ D.小说中设置了“南山”“野菊”,刻着“心也可以清”字样的老式茶壶等意象,它们在叙事中具有凝聚意义与精神的功能,暗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2)小说塑造的顾卫东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有读者认为小说结尾一段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表明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19分)(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毛喜字伯武,喜少好学,善草隶。陈武帝素知之。及镇京口,命喜与宣帝往江陵,仍敕宣帝谘禀之。及梁元帝即位,以宣帝为领直,喜为尚书功论侍郎。及魏平江陵,喜与宣帝俱迁长安。文帝即位,喜自周还,进和好之策,陈朝乃遣周弘正等通聘。及宣帝反国,又遣喜入周,以家属为请。周冢宰宇文护执喜手曰:“能结二国之好者,卿也。”仍迎柳皇后及后主还。‎ ‎ 文帝尝谓宣帝日:“我诸子皆以‘伯’为名,汝诸子宜用‘叔’为称。”宣帝以访喜,喜即条自古名贤杜叔英、虞叔卿等二十余人以启之,文帝称善。文帝崩,废帝冲昧,宣帝录尚书辅政,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竞如其策。‎ ‎ 及帝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军国机密。宣帝议北侵,敕喜撰军制十三条,诏颁天下,文多不载。母忧去职,诏封喜母庾氏东昌国太夫人,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上亲与缅案图指画,其见重如此。‎ ‎ 及得淮南之地,喜陈安边之术,宣帝纳之,即日施行。帝又欲进兵彭、汴,以问喜,喜以为“淮左新平,边人未辑,难与争锋,未若安人保境,斯久长之术也”。上不从。吴明彻卒俘于周。自吴明彻败绩,高宗深悔之,谓袁宪日:“不用毛喜计,遂令至此,朕之过也。”‎ ‎ 至德元年,授永嘉内史。喜至郡,不受奉秩,政弘清静,人吏安之。遇丰州刺史章大宝举兵反,郡与丰州接,而素无备,喜乃修城隍器械,又遣兵援建安。贼平,授南安内史。祯明元年,征为光禄大夫,领左骁骑将军,道卒。‎ ‎(摘选自《南史•毛喜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 B.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 C.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 D.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本义是告诫,嘱咐。古代常与皇权联系在一起,故称帝王的诏书、命令为“敕令”。‎ B.通聘:旧时称男家向女家致送订婚彩礼。文中指两国之间采取和亲的外交政策。‎ C.废帝:常用来指被废黜的皇帝。废帝,有在位时被废的,有死后被追废的。‎ D.朕:秦以前,不论尊卑,皆可自称朕;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自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喜受到赏识。陈武帝一向赏识他;宣帝曾就有关名字的事情询问毛喜,毛喜列举二十多位古代贤士上报,文帝称好。‎ B.毛喜敢于进谏。他曾经多次向宣帝进谏,如进献陈朝和北周两国和好之策,又陈述安定边境的策略,宣帝大都采纳了。‎ C.毛喜为政清明。至德元年,他被授任永嘉内史,到达郡城后,不接受俸禄,政治宽弘清明,官吏和百姓全都安居乐业。‎ D.毛喜富有远见。宣帝想出兵彭、汴,毛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宣帝没有听从,结果吴明彻被周俘获,宣帝事后很后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上亲与缅案图指画,其见重如此。‎ ‎②淮左新平,边人未辑,难与争锋,未若安人保境,斯久长之术也。‎ ‎5.(9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北风 刘子翚 顾起平沙晚角哀,北风回首恨难裁。‎ 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范来。‎ 紫色蛙声真倔强,翠华龙哀暂徘徊。‎ 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菜。‎ ‎【注】①紫色蛙声,代指金人于靖康二年所立的张邦昌和建炎四年所立的刘豫两个傀儡皇帝。②衮(gun):古代君王等的礼服。③遗策:失误,失策。④草菜:指布衣,平民。这里指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飞雁、平沙、晚角、北风等意象营造了悲凉的意境,“恨”字领起全篇。‎ B.颔联说淮河一带山地已经阻断金兵战尘,局势暂且和平稳定,流露出欣喜之情。‎ C.颈联“紫色蛙声“与“翠华龙衮”构成对比,字里行间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态度。‎ D.前两联写景,景中融情;后两联叙事、议论、抒情:全诗语言浑厚沉郁,感慨良深。‎ ‎(2)尾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通过写戴高帽、配饰品来表明诗人迫求高洁品质的两句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的高险的两句是“   ,   ”。‎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月光照耀下湖面荡漾的水波和无风时水中美丽的月影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历经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气象的清华大学校园,早已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这是数代清华人 、孜孜营建的心血成果。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的功劳 。‎ ‎ 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  ),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1982年,清华大学图书启动,这个重担落到了刚刚从美国访学归国的关肇邺的肩上。面对重重考验,关肇邺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图书馆三期的设计。建设时间跨度将近百年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庄严肃穆的中央的新天文台等众多建筑作品,以令人惊叹的手法精心组成整体群落, ,突显出清华学术传统的延绵承启与博大精深。‎ ‎ 时光的磨洗没有使关肇邺设计的建筑 ,相反,他对清华园空间文化的“结构性创造”与“基因级贡献”被时间擦拭得愈加清晰、明亮。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录,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因建设的文化标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千方百计 一枝独秀 相得益彰 黯然失色 B.殚精竭虑 一枝独秀 珠联璧合 相形见绌 C.弹精竭虑 首屈一指 珠联壁合 黯然失色 D.千方百计 首屈一指 相得益彰 相形见绌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学的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 B.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是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 C.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的标志是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 D.大学的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B.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是量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C.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量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更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 D.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衡量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8.(5分)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 元旦即将来临,学校团委决定举办一次全校书法作品展。书法作品征集对象为全校学生。书体随意,不超过六尺整张(180cm×97cm),一律竖式。所有作品请勿装裱背。请在背面用铅笔正楷注明:姓名、性别、班别。征集时间:今天起至2019年2月15日止。到时聘请专业教师对征集的书法作品进行评审。希望问学们踊跃交稿。‎ ‎①   ②   ③   ④   ‎ ‎9.(6分)学校筹办2019年10月校庆八十周年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要求:①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八十华诞”和“迎佳宾”的字样;②每句字数在15~20之间。‎ ‎(1)上句(15~20个字):   ;‎ ‎(2)下句(15~20个字):   。‎ 四、写作(60分)‎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下面是关于干禧一代00后的一些调查数据:‎ ‎①对于学习目的(多选).67.8%的人选“获得更好的工作”,排第一;60.4%的人选“提升自己”,排第二;而选“报效祖国”的有24.1%。‎ ‎②对于获得成功需要哪些条件(多选),89.4%的人选“个人奋斗”,排第一;62%的人选“良好机遇”,排第二;50.3%的人选“个人天赋”,排第三。‎ ‎③对于遇到困难时会向谁求助(多选),69.5%的人选“求助好友”,排第一155.1%的人选“求助家长”,排第二;48.1%的人选“自己解决”,排第三。‎ ‎④对于未来希望过上怎样的生活(多选),61.6%的人选“有温暖的家庭与知心好友”,排第一;45.7%的人选“收入丰厚、财务自由”排第二。‎ ‎⑤对于眼中的现今中国(多选),73.1%的人选“虽不完美,但一直在进步”,排第一18.7%的人选“还有太多问题亟待解决“,排第二。‎ ‎ 请从以上①~⑤五个方面的调查数据中选两三个方面,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00后的认识,可以叙事,可以议论,等等。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年陕西省榆林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作为社会本身运行、发展的条件,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既涉及信任主体,也关乎信任对象;既与社会規范和体制相涉,也与主体人格和德性相关。‎ ‎ 在信任问題上,个体总是涉及两个方面,即为人所信与信任他人。就前一方面而言,如何形成诚信的品格,无疑是首先面临的问题。孔子强调“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则进而将“朋友有信”规定为人伦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有序的社会交往中,以诚相待和言而有信,既是这种交往秩序可能的条件,也是交往双方应尽的基本责任,一旦个体置身于这种交往关系,则同时意味着承诺了这种责任。‎ ‎ 就个体而言,作为信任条件的诚信关乎内在德性及人格。中国哲学对“信”与德性及人格的关系很早就予以关注。儒家经典《孟子》强调“有诸己之谓信”,信与诚相通,有诸己即真实地具有某种德性。《中庸》进而将“诚”视为核心的范畴,以诚为人格的基本规定。《大学》同样提出了“诚”的要求,把“诚意”规定为修身的基本环节。这种德性及人格,为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提供了内在的担保。‎ ‎ 伦理意义上的信任,体现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关系的层面看,信任以对象的可信性为前提。在消极的意义上,当对象缺乏可信的品格时,便难以使人产生信任感,所谓“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便表明了这一点。在积极的意义上,如果相关对象的所作所为始终诚信如一,那么,人们对其后续的行为,也将抱有信任之心。由此可见,信任并非仅仅源于主体心理,而同时与对象相关。‎ ‎ 从伦理学上说,妄疑一切、无端臆测他人的不诚,并对可信的对象始终缺乏信任感,这是一种道德的偏向。这种偏向不仅常常伴随着过强的怀疑意识,而且在片面发展下,容易引向“宁我负人”的异化形态,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成为问题,也使社会领域中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 ‎ ‎ ‎ 从更广的社会层面看,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并不仅仅基于个体的德性和人格。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曾认为,中国传统的信任以血缘性共同体为基础,建立在个人关系或亲族关系之上,而新教的信则基于信仰、伦理共同体,后者超越了血缘性共冋体,并逐渐以理性的法律、契约制度为保障。历史地看,儒家所说的“信”,事实上便与礼相联,在仁、义、礼、智、信的观念中,礼则既表现为一种普遍的规范系统,又涉及政治、伦理的体制。在此意义上,广义之“信”已与体制相关联。‎ ‎ 就信任关系而言,通过契约、信用等制度的建立,失信便不再是无风险的行为,相反,失信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总之,个体的人格和德性从内在的方面为社会信任关系的建立提供担保,公共领域的制度建设则在外在的方面构成了信任关系形成的现实根据。‎ ‎(摘编自杨国荣《信任及其伦理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个人有德行和人格,具备了信任的条件,就可以保证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 B.在有序的社会交往中,先置身以诚相待和言而有信的交往关系,然后再承担责任。‎ C.信任以对象的可信性为前提的意义是,对象始终诚信如一,便可以产生持久的信任。‎ D.韦伯认为,新教的信任基于信仰、伦理共同体,比中国的血缘关系的信任更优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C ‎ A.文章以建立信任关系为立论的基础,论述了确立信任关系的主体、对象的条件。‎ B.文章论述德行人格与诚信的关系时,引用或列举儒家经典著作的内容予以印证。‎ C.与控制失信风险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主要论证了个人层面诚信塑成的重要性。‎ D.文章通过分析可信而不予以信带来的问题,对人与人的信任做出了新的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表明,信任别人是有条件的,当对象缺乏可信的品格时,难以使人产生信任感。‎ B.如果对可信对象予以信任,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的问题,建立社会领域中的信任关系。‎ C.“信”事实上与礼相连,而礼又跟政治、伦理的体制相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信”与政治伦理体制相关联。‎ D.如果契约、信用等制度建设不健全,不能及时、恰当惩罚失信者,就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形成。‎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A.“就可以保证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表述不严密,个人有德行和人格,具备了信任的条件只是提供内在的保证,还需要外在的保证,见原文第三段“这种德性及人格,为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达到诚信,提供了内在的担保”;B.“先置身以诚相待和言而有信的交往关系,然后再承担责任”错,应该是同时发生的,原文第二段为“一旦个体置身于这种交往关系,则同时意味着承诺了这种责任”;C.信息不全面,只有在积极的意义上的一面,缺少消极意义上的一面,见原文第四段。‎ ‎(2)C.“文章主要论证了个人层面诚信塑成的重要性”错,文章论述“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既涉及信任主体,也关乎信任对象;既与社会規范和体制相涉,也与主体人格和德性相关”,多角度论证信任如何确立,不只论证个人方面的德性和人格。‎ ‎(3)B.原文第五段为“对可信的对象始终缺乏信任感……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成为问题,也使社会领域中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反过来说就不成立。‎ 答案:‎ ‎(1)D ‎(2)C ‎(3)B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12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 ‎ ‎ 蓝皮书指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速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却呈现稳中有升的走势。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高于2015年4.9个百分点,高于2014 年15.8个百分点。2013~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8.68%,而同期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达到9.15%。‎ ‎ 蓝皮书指出,近几年,以上海和江苏为表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化”趋势不断加强,各省市第一、第二产业占此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2017年,上海、江苏和浙江第三产业占比都已经超过了50%,上海更是突破了70%。‎ ‎ 蓝皮书指出,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大旅游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所谓“大旅游时代”,绝不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简单的叠加拼接,而是要借力“大旅游产业”,“盘整山河、贯通产业、振兴文化、实现发展”。西北地区在地理上有共通的特点:高海拔高温差,干早少雨、土地贫瘠,少数民族文化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旅游资源小集中大分散特点明显。历史上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的地位在当代更是意义非凡。‎ ‎(摘编自《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6~2018)》)‎ 材料二:‎ 地区 项目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 北京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189.2‎ ‎2406.7‎ ‎2794.3‎ ‎3072.3‎ ‎3570.5‎ 占GDP比重(%)‎ ‎12.3‎ ‎﹣﹣‎ ‎13.1‎ ‎13.4‎ ‎14.3‎ 上海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269.76‎ ‎2500‎ ‎2833.08‎ ‎3020‎ ‎﹣﹣‎ 占GDP比重(%)‎ ‎11.29‎ ‎11.5‎ ‎12‎ ‎12.1‎ ‎﹣﹣‎ 广东省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706.5‎ ‎3011‎ ‎3552.3‎ ‎3648.8‎ ‎4256.63‎ 占GDP比重(%)‎ ‎4.74‎ ‎4.84‎ ‎5.24‎ ‎5.01‎ ‎5.26‎ 江苏省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330‎ ‎2701‎ ‎3001‎ ‎3167‎ ‎3488‎ 占GDP比重(%)‎ ‎4.3‎ ‎>5‎ ‎﹣﹣‎ ‎>5‎ ‎﹣﹣‎ 浙江省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1581.2‎ ‎1880.4‎ ‎2187.8‎ ‎2490‎ ‎3200‎ 占GDP比重(%)‎ ‎4.56‎ ‎5‎ ‎5.45‎ ‎5.81‎ ‎5.8‎ ‎【注】: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稍显缓慢。古老的黄河文化、浓郁的回乡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化、光荣的红色文化等诸多优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需要更加合理科学的顶层设计。对于像宁夏这样文化起步晚、发展速度慢的省市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需要扎实做好“基本功”,注重与当地文化扶贫项目的精准对接。‎ ‎(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三:‎ ‎ 文化领域在推进文化改革实现管理转轨过程中,还未能形成一个充分竞争性的市场,政府干预作用影响大,往往由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方保护造成了市场分割,历史性同类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区间出现相似性开发利用,或者同一资源主体多地区恶性竞争。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当一个地方政府引进并发展某个文化产业行业门类,其他地方政府也会低成本地跟进模仿,以更低廉的成本或更优惠的政策诱导,直接导致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动力机制。‎ ‎ 我国文化企业六成以上集中在东部地区。而特色文化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在文化企业数量上明显不占优势,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往往较低,缺乏专业化能力和对市场的宏观把握,容易跟风,盲目投资。‎ ‎(摘编自高宏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实现“跨区域”治理》)‎ 材料四:‎ ‎ 文化企业应该将商业模式作为立身之本,分析自身商业模式的可行性,避免盲目跟风或者在整体上去模仿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必须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来开发产品和服务,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的竞争力,以避免商业模式和产品上的雷同。‎ ‎ ‎ ‎ 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应当力求具有内容或者形式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体现出差异化的市场细分要求。从产业形态差异化的角度来说,文化产业集聚园区内的文化企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不仅要求实现不同金业自身的价值最大化,还要总体上适应园区内的互补性,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结构。‎ ‎(摘编自陈少峰《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透视》)‎ ‎(1)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2012~2016年,北京、上海、江苏三地的文化产业平稳发展,广东、浙江发展较快,尤其是浙江,几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翻倍增长。‎ B.2012~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北京、上海基本超过10%,比广东、江苏、浙江大,这反映出前者较后者重视文化产业。‎ C.2012~2016年,宁夏文化产业增加值虽有增长,但与东部一些省、直辖市相比,差距很大,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波动较大。‎ D.宁夏有丰富、优质的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扎实做好“基本功”,或许可以改变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态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2014年提高了近16个百分点,这表明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B.2013~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增速,超越了同期全国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速,成为居民消费支出中的一大亮点。‎ C.近几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上海尤其突出,经济发展的“服务化”倾向凸显。‎ D.西北地区除了在地理上有优势外,因历史上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化上也有优势,是在当代意义非凡的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3)文化产业区域同质化有哪些原因?有何解决对策?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考点】4A:一般实用类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词句,归纳要点,顺应问题的方向,然后组织答案。‎ ‎【解答】(1)B.“这反映出前者较后者重视文化产业”分析有错,原文无此信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GDP总量有关系。故选B项。‎ ‎(2)D.“在地理上有优势”分析有错,原文的意思是西北地区地理上有共通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一定是优势。故选D项。‎ ‎(3)本题两问,要求概括文化产业区域同质化的原因,并总结解决对策。原因:材料三中“文化领域在推进文化改革实现管理转轨过程中,还未能形成一个充分竞争性的市场”,可以概括出,文化领域市场竞争不充分。材料三中“政府干预作用影响大,往往由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方保护造成了市场分割,历史性同类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区间出现相似性开发利用”,可以概括出政府干预作用大。材料三中“我国文化企业六成以上集中在东部地区。而特色文化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在文化企业数量上明显不占优势”,可以总结出文化产业领域东西部市场失衡。材料三中的“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往往较低,缺乏专业化能力和对市场的宏观把握,容易跟风,盲目投资”可以概括出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对策:材料四中“文化企业应该将商业模式作为立身之本,分析自身商业模式的可行性,避免盲目跟风或者在整体上去模仿成功的企业”,可总结出,文化企业要将商业模式作为立身之本,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来开发产品和服务。材料四中“文化企业必须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来开发产品和服务,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的竞争力,以避免商业模式和产品上的雷同”,可以总结出,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应当力求独特性和创新性,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答案:‎ ‎(1)B ‎(2)D ‎(3)①原因:文化领域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干预作用大;文化产业领域东西部市场失衡,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②‎ 解决对策;文化企业要将商业模式作为立身之本,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来开发产品和服务: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应当力求独特性和创新性,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解语花 刘正权 ‎ 开了药,出了药店,顾卫东忍俊不禁,到底笑出了声。‎ ‎ 是苦笑,他自己知道。‎ ‎ 仕途不畅也就罢了,居然尿路也不畅,这热闹凑的。店里老中医告诉他,小便刺痛是尿路结石造成的。‎ ‎ 病休只是一个借口,又一次跟局长位置擦肩而过,顾卫东忽然起了“采菊东蒿下,悠然见南山”的念头。‎ ‎ 带着老中医开的药,顾卫东开始了自己的南山之行。‎ ‎ 从广义的文化上来说,有菊花的地方,都是南山。‎ ‎ 一般中药熬起来麻烦,这个老中医很善解人意,给顾卫东开了一味半点都不麻烦的中药,马先蒿20克,妍末,每服6克,开水送服,每日2次。‎ ‎ 顾卫东喝茶,都比这个讲究。‎ ‎ 他在办公室和家里,都有置办一套茶具。‎ ‎ 顾卫东爱茶,跟小时见过一个茶壶有关,老式的,上面写着五个字:心也可以清。‎ ‎ 这五个字,怎么排列读,都带着禅意,也可以清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 ‎ 说白了,顾卫东好的不是茶,是茶衍生出的文化。‎ ‎ 顾卫东天生不适合当官,局长帽子没落在他头上,是明智的,他太清高。‎ ‎ 水至清则无鱼。‎ ‎ 组织部长很含蓄告诉他,在官场就得按照官场的奏路来,顾卫东回了一句,水可以干,但不能浑。‎ ‎ 那就清清白白做学问吧,组织部长说。‎ ‎ 他的副局长,就是靠做学问上来的。‎ ‎ 我们不差一个正处的局长,我们缺一个做学问的顾先生。这是组织部长跟他喝醉酒后掏心窝子说的话。‎ 顾卫东是土壤学专家,偶尔也关注一下植物。‎ ‎ 马先篙是没被顾卫东关注过的植物,因为自己的病,顾卫东在喝了一服药后百度了下,马先篙居然有多个品种,什么奥氏马先蒿,多齿马先高,纤茎马先蒿,等等,不一而足,分布地也广。‎ ‎ 顾卫东是有心人,那些图片虽只扫了一下,就入眼入心了。‎ ‎ 怎么说自己尿路都指望人家在不遗余力做着疏通呢。‎ ‎ 顾卫东要看的菊花,是野菊,那种星星点点遍地金黄在山野肆意开放的。城市里的菊花展,顾卫东是不屑的,人工培育的东西,过于精致,精致得都失去花之所以为花的乐趣。如同官场,会给你套上一个模子,想跳出那个禁锢,很难。‎ ‎ 缘于此,顾卫东的身影就出现在一个不知名的山中,山不是很大,都没好意思有正式名字,顾卫东叫它南山,是恰好它就在顾卫东居住城市的南边。‎ ‎ 在一片冷杉树下,顾卫东意外发现一种花,开得像出浴的美人,出浴的美人身上无处不是风景,这种花也是,感觉就是为花而生似的,从底部依次往上开,芝麻开花是节节高,这花不是,它越往上,花蕾越小中间一柱高擎,挂满花朵。‎ ‎ 顾卫东精神没来由为之一振。‎ ‎ 这花一定有什么讲究,同茶一样。‎ ‎ 顾卫东忍不住低下身子,仔细琢磨起来。‎ ‎ 知道这花名字吗?一个声音在顾卫东身后响起来。‎ ‎ 顾卫东扭头,很意外,竟然是那个老中医,带着一柄锄头。‎ ‎ 不知道,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 你这是吃了采子忘了树,老中医笑。‎ ‎ 马先蒿?顾卫东心里一激灵。‎ ‎ 嗯,不过这是马先蒿中较为少见的一种,叫扭盔马先蒿!老中医点明说。‎ ‎ 扭盔马先高,这名字有什么寓意?顾卫东一怔。‎ ‎ 喏,寓意应该在这,老中医指着马先高的花蕊示意顾卫东看。‎ ‎ 花蕊呈通时针盘旋而起,顾卫东明白了,难怪叫扭盔,那些花像扭着的头盔。‎ ‎ 我倒觉得啊,它扭转的是人体的机能,马先高常用于风湿关节疼痛,尿路结石,小便不利,妇女白带,大风癞疾,疥疮等病。‎ ‎ 老中医娓娓道来,顾卫东心里却是有如醍酮灌顶。‎ ‎ 担盔,扭亏,顾卫东在心里默念数遍,忽然笑了,笑得如同眼前的扭盔马先蒿一枰,阳光,亮丽,清新。‎ 花都晓得扭转势向上生长,何况万物之灵的人。‎ ‎ 难怪看到这花的第一眼,顾卫东会没来由地精神一振。‎ ‎ 世人皆叹解语花,不知花为谁解语啊,老中医一脸郑重,马先高的使命不单是让人欣赏把玩,更是要与世人解除苦痛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小说从顾卫东的视角,运用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山中冷杉树下开得明丽、清新的扭盔马先蒿花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对“解语花”的喜爱。‎ B.小说引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接着叙述顾卫东仕途不畅后开始的探寻之旅,这样写使小说具有古典的诗意,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C.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来叙事,主要叙述了顾卫东官场失意后找老中医看病而得以深入人识“解语花”的经过,旨在表达作者对官场污浊风气的。‎ D.小说中设置了“南山”“野菊”,刻着“心也可以清”字样的老式茶壶等意象,它们在叙事中具有凝聚意义与精神的功能,暗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2)小说塑造的顾卫东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有读者认为小说结尾一段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表明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考点】41:小说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3)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 ‎【解答】(1)C.“旨在表达作者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批判”对小说主旨的解读不完整,批判官场不正之风,只是其主题意蕴的一部分,这篇小说更重要的是在召唤一种清白为官、正直为人、坚守道德底线的德性与操守。故选C。‎ ‎(2)结合“组织部长很含蓄告诉他,在官场就得按照官场的套路来,顾卫东回了一句,水可以干,但不能浑”分析可知,顾卫东清高自守,不愿同流合污;结合“顾卫东爱茶,跟小时见过一个茶壶有关,老式的,上面写着五个字:心也可以清。这五个字,怎么排列读,都带着禅意,也可以清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说白了,顾卫东好的不是茶,是茶衍生出的文化”“顾卫东要看的菊花,是野菊,那种星星点点遍地金黄在山野肆意开放的”“扭盔,扭亏,顾卫东在心里默念数遍,忽然笑了,笑得如同眼前的扭盔马先蒿一样,阳光,亮丽,清新。花都晓得扭转逆势向上生长,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分析可知,顾卫东质朴、通达、自省,能够自我超脱。‎ ‎(3)如认为不可删去,可以结合标题“解语花”,最后一段内容“世人皆叹解语花,不知花为谁解语啊”,呼应标题内容。结尾内容“老中医一脸郑重,马先蒿的使命不单是让人欣赏把玩,更是要与世人解除苦痛的”,指明标题“解花语”的含义,老中医诊治了顾卫东的毛病,同时也在生活上唤醒了顾卫东,来表现主题。结尾“世人皆叹解语花,不知花为谁解语啊”“不单是让人欣赏把玩,更是要与世人解除苦痛的”,通过对马先蒿语花的解释,揭示主题,做好自己,不能同流合污,体现自己的价值等。如认为可以删去,需要结合倒数第二节内容“难怪看到这花的第一眼,顾卫东会没来由地精神一振”分析,呼应了前文的“顾卫东一怔”,以“顾卫东会没来由地精神一振”收束,揭示了主人公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这样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答案:‎ ‎(1)C ‎(2)①清高自守,孤芳自赏,不愿同流合污。他持守清白为官之道,不愿拘泥官场俗套,不做违心之事。②质朴、本真,通达、自省,能自我超脱。他钟情茶文化,喜好野菊,从扭盔马先蒿巾获得觉悟,排遣仕途失意的痛苦。‎ ‎(3)示例一:不可删去。理由:①从篇章结构看,小说结尾感叹“世人皆叹解语花,不知花为谁解语啊”,呼应了标题,揭示了题旨,使文章结构严谨。②从人物与主题关系看,小说结尾以“老中医一脸郑重”的点拨收束,既将标题“解语花”的含义指明了,也完成了对次要人物老中医的形象性格的刻画,小说以老中医对主人公顾卫东的诊治、提醒来实现主题的表达。③从小说意象设置看,结尾通过对解语花(马先蒿)这一核心意象的内蕴的揭示,起到提示文眼,聚焦主题的表达效果。‎ 示例二:可以删去。理由:①从情节结构看,小说写到“难怪看到这花的第一眼,顾卫东会没来由地精神一振”这里,呼应了前文的“顾卫东一怔”,行文脉络贯通,故事已经叙述完整,没有必要再添蛇足。②从人物塑造看,以“顾卫东会没来由地精神一振”收束,揭示了主人公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展现了他自我反省、自我超脱的心性特点,有利于刻画其不愿同流合污的耿介、傲岸的性格。③从审美意蕴看,删去后,小说结尾有戛然而止、余音袅袅的审美效果。‎ ‎【点评】解答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类试题,要掌握以下三种方法:‎ ‎1.摘要法。即直接从相关解题素材中摘录关键词。这里所说的“关键词”,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直接揭示人物品质、性格的形容词:一是作者对人物品质、性格的评价的形容词;二是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试题要求分析概括的人物的品质、性格进行评价的形容词。‎ ‎2.归纳法。即对分散的答案素材进行整理、合并。对分散在文章中的作者的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等不同类型的关键词句,以人物品质、性格的不同侧面为序,进行重新组合。‎ ‎3.提炼法。即从作品的故事叙述和人物描写中,提炼出人物的品质、性格特点等。从作品的情节、所叙事件里提炼人物性格特点与品质;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里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品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19分)(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毛喜字伯武,喜少好学,善草隶。陈武帝素知之。及镇京口,命喜与宣帝往江陵,仍敕 宣帝谘禀之。及梁元帝即位,以宣帝为领直,喜为尚书功论侍郎。及魏平江陵,喜与宣帝俱迁长安。文帝即位,喜自周还,进和好之策,陈朝乃遣周弘正等通聘。及宣帝反国,又遣喜入周,以家属为请。周冢宰宇文护执喜手曰:“能结二国之好者,卿也。”仍迎柳皇后及后主还。‎ ‎ 文帝尝谓宣帝日:“我诸子皆以‘伯’为名,汝诸子宜用‘叔’为称。”宣帝以访喜,喜即条自古名贤杜叔英、虞叔卿等二十余人以启之,文帝称善。文帝崩,废帝冲昧,宣帝录尚书辅政,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竞如其策。‎ ‎ 及帝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军国机密。宣帝议北侵,敕喜撰军制十三条,诏颁天下,文多不载。母忧去职,诏封喜母庾氏东昌国太夫人,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上亲与缅案图指画,其见重如此。‎ ‎ 及得淮南之地,喜陈安边之术,宣帝纳之,即日施行。帝又欲进兵彭、汴,以问喜,喜以为“淮左新平,边人未辑,难与争锋,未若安人保境,斯久长之术也”。上不从。吴明彻卒俘于周。自吴明彻败绩,高宗深悔之,谓袁宪日:“不用毛喜计,遂令至此,朕之过也。”‎ ‎ 至德元年,授永嘉内史。喜至郡,不受奉秩,政弘清静,人吏安之。遇丰州刺史章大宝举兵反,郡与丰州接,而素无备,喜乃修城隍器械,又遣兵援建安。贼平,授南安内史。祯明元年,征为光禄大夫,领左骁骑将军,道卒。‎ ‎(摘选自《南史•毛喜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 B.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 C.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 D.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敕:本义是告诫,嘱咐。古代常与皇权联系在一起,故称帝王的诏书、命令为“敕令”。‎ B.通聘:旧时称男家向女家致送订婚彩礼。文中指两国之间采取和亲的外交政策。‎ C.废帝:常用来指被废黜的皇帝。废帝,有在位时被废的,有死后被追废的。‎ D.朕:秦以前,不论尊卑,皆可自称朕;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自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毛喜受到赏识。陈武帝一向赏识他;宣帝曾就有关名字的事情询问毛喜,毛喜列举二十多位古代贤士上报,文帝称好。‎ B.毛喜敢于进谏。他曾经多次向宣帝进谏,如进献陈朝和北周两国和好之策,又陈述安定边境的策略,宣帝大都采纳了。‎ C.毛喜为政清明。至德元年,他被授任永嘉内史,到达郡城后,不接受俸禄,政治宽弘清明,官吏和百姓全都安居乐业。‎ D.毛喜富有远见。宣帝想出兵彭、汴,毛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宣帝没有听从,结果吴明彻被周俘获,宣帝事后很后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上亲与缅案图指画,其见重如此。‎ ‎②淮左新平,边人未辑,难与争锋,未若安人保境,斯久长之术也。‎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根据句意断句。“矫”的对象是“太后令”,应在“令”后断句,“遣宣帝”应属后句,排除AB;“必非”修饰的是“太后之意”,要连在一起,排除D,选C项。这段话翻译为:仆射到仲举等人假托太后的命令,遣送宣帝回东府,当时群臣心存疑虑恐惧,但没有谁敢置一词。毛喜立即驱马入朝,对宣帝说:今天所下的命令,一定不是太后的意思,事关国家兴亡,望三思而行。‎ ‎(2)B.“文中指两国之间采取和亲的外交政策”错误,文中是指互相遣使交好。‎ ‎(3)B.“他曾经多次向宣帝进谏,如进献陈朝和北周两国和好之策”分析有误,据原文 ‎“文帝即位,喜自周还,进和好之策”可知,“进献陈朝和北周两国和好之策”不是向宣帝,而是向文帝。‎ ‎(4)①第一个“图”,绘制;“案”,依照;“见重”,被重视。句子翻译为:派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绘制她的墓田图,皇上亲自和杜缅依照图画给予指点,毛喜就是如此被重视。‎ ‎②“辑”,安定;“未若”,比不上;“斯久长之术也”,判断句。句子翻译为:淮左新近平定,边民还没有安定,很难和它争锋,不如安定边民守卫边境,这是长久的计策。‎ 答案:‎ ‎(1)C ‎(2)B ‎(3)B ‎(4)①派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绘制她的墓田图,皇上亲自和杜缅依照图画给予指点,毛喜就是如此被重视。‎ ‎②淮左新近平定,边民还没有安定,很难和它争锋,不如安定边民守卫边境,这是长久的计策。‎ 参考译文:‎ ‎ 毛喜字伯武,毛喜年少时好学,善写草书隶书。陈武帝一向赏识他。等到陈武帝镇守京口,命令毛喜和宣帝前往江陵,且敕令宣帝有事向毛喜请教。等到梁元帝即位,以宣帝担任领直,毛喜任尚书功论侍郎。等到魏平定江陵后,毛喜和宣帝一同迁往长安。文帝即位后,毛喜从北周回来,进献两国和好的策略,陈朝于是派周弘正等人前去通问致意。等宣帝回国后,又派毛喜出使周,请求释放家属。周冢宰宇文护握住毛喜的手说:“能结成两国友好关系的,是你啊。”继而迎接柳皇后和后主回国。‎ ‎ 文帝曾对宣帝说:“我的每个儿子都用‘伯’作为名字,你的每个儿子应用‘叔’作为名号。”宣帝拿这事询问毛喜,毛喜立即列举杜叔英、虞叔卿等二十多位古代名人贤士上报,文帝阅后称好。文帝驾崩,废帝年幼无知,宣帝录尚书辅佐政事,仆射到仲举等人假托太后的命令,遣送宣帝回东府,当时群臣心存疑虑恐惧,但没有谁敢置一词。毛喜立即驱马入朝,对宣帝说:“今天所下的命令,一定不是太后的意思,事关国家兴亡,望三思而行。”宣帝最终听从了毛喜的计策。‎ ‎ 等宣帝即位后,授任毛喜给事黄门侍郎,兼佐中书舍人,主管军队和国家的机密。宣帝计议北侵,敕令毛喜撰写军中制度十三条,下诏颁布天下,因文字太多不予录载。毛喜为母亲服丧而离职,诏封毛喜的母亲庾氏为东昌国太夫人,派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绘制她的墓田图,皇上亲自和杜缅依照图画给予指点,毛喜就是如此被重视。‎ ‎ 等到夺得淮南之地后,毛喜陈述安定边境的策略,宣帝采纳了,当天就实行。宣帝又想出兵彭、汴,拿这事询问毛喜,毛喜认为“淮左新近平定,边民还没有安定,很难和它争锋,不如安定边民守卫边境,这是长久的计策”。皇上不听从。结果吴明彻(派去攻打的将领)被周俘获。自从吴明彻失败后,宣帝深深后悔没听毛喜的话,对袁宪说:“不听毛喜的计策,导致到这个地步,是我的过错啊。”‎ ‎ 至德元年,授予毛喜永嘉内史。毛喜到达郡城后,不受俸禄,政治宽弘清明,官吏百姓全都安居乐业。遭遇丰州刺史章大宝起兵谋反,永嘉郡与丰州接壤,但一向没有防备,毛喜于是修筑城壕,修理器械,又派兵增援建安。贼人平定之后,授任毛喜南安内史。祯明元年,征入朝廷任光禄大夫,领左骁骑将军,在入京途中去世。‎ ‎【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5.(9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北风 刘子翚 顾起平沙晚角哀,北风回首恨难裁。‎ 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范来。‎ 紫色蛙声真倔强,翠华龙哀暂徘徊。‎ 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菜。‎ ‎【注】①紫色蛙声,代指金人于靖康二年所立的张邦昌和建炎四年所立的刘豫两个傀儡皇帝。②衮(gun):古代君王等的礼服。③遗策:失误,失策。④草菜:指布衣,平民。这里指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用飞雁、平沙、晚角、北风等意象营造了悲凉的意境,“恨”字领起全篇。‎ B.颔联说淮河一带山地已经阻断金兵战尘,局势暂且和平稳定,流露出欣喜之情。‎ C.颈联“紫色蛙声“与“翠华龙衮”构成对比,字里行间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态度。‎ D.前两联写景,景中融情;后两联叙事、议论、抒情:全诗语言浑厚沉郁,感慨良深。‎ ‎(2)尾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2)该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分析思想情感。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然后重点理解尾联,理解内容和情感。‎ ‎【解答】(1)B.“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范来”是反语,当时局势并非和平稳定“欣喜之情”言出无据。‎ ‎(2)“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菜”,“草菜”,比喻诗人自己,这两句的意思是,朝廷的政策并没有失算,也许只有我独自一人为朝廷忧伤吧。结合颔联的反语意思及“紫色蛙声”所代表的傀儡皇帝理解,当时朝廷对金人采取的是投降不抵抗政策,屈辱求和,苟且偷安,诗人对此表示痛恨,对国家的未来,对老百姓的处境表示担忧。‎ 答案:‎ ‎(1)B ‎(2)‎ ‎①‎ 尾联是委婉的反语,意为:也许只有我一个人在为国事哀伤(优虑),其实朝廷并没有失算。‎ ‎②该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面对外敌侵略不思抵抗屈辱投降。昏庸无能之行径的痛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人民疾苦的忧虑。‎ ‎【点评】解答综合考查学生对诗歌赏析能力题,涉及到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通过写戴高帽、配饰品来表明诗人迫求高洁品质的两句是“ 高余冠之岌岌兮 , 长余佩之陆离 ”。‎ ‎(2)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的高险的两句是“ 扪参历井仰胁息 , 以手抚膺坐长叹 ”。‎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月光照耀下湖面荡漾的水波和无风时水中美丽的月影的两句是“ 浮光跃金 , 静影沉璧 ”。‎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重点字:岌)‎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重点字:膺)‎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重点字:璧)‎ ‎【点评】《离骚》的中名句辑录:‎ ‎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历经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气象的清华大学校园,早已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这是数代清华人 、孜孜营建的心血成果。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的功劳 。‎ ‎ 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  ),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1982年,清华大学图书启动,这个重担落到了刚刚从美国访学归国的关肇邺的肩上。面对重重考验,关肇邺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图书馆三期的设计。建设时间跨度将近百年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庄严肃穆的中央的新天文台等众多建筑作品,以令人惊叹的手法精心组成整体群落, ,突显出清华学术传统的延绵承启与博大精深。‎ ‎ 时光的磨洗没有使关肇邺设计的建筑 ,相反,他对清华园空间文化的“结构性创造”与“基因级贡献”被时间擦拭得愈加清晰、明亮。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录,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因建设的文化标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C ‎ A.千方百计 一枝独秀 相得益彰 黯然失色 B.殚精竭虑 一枝独秀 珠联璧合 相形见绌 C.弹精竭虑 首屈一指 珠联壁合 黯然失色 D.千方百计 首屈一指 相得益彰 相形见绌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大学的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 B.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是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 C.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的标志是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 D.大学的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B.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是量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C.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量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更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 D.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衡量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解答】(1)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形容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句意强调费尽心血,而不是想尽、用尽办法,应选“殚精竭虑”。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 句意是功劳最大的,应选“首屈一指”。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自己的好处。句意说各种美的建筑凑在一起,应选“珠联璧合”。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光彩。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句意没有相比较之意,应选“黯然失色”。‎ ‎(2)前文“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后文的主语应该是“图书馆”,排除B、C,“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与下文“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紧密衔接,排除D.应选A。‎ ‎(3)A.搭配不当,“推广”与“标尺”不搭配,应改为“衡量……标尺”。B.搭配不当,可以把“了”改为“的”;语序不当,“一代代”应移到“清华人”前面。C.“‎ 不单是量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更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不合逻辑,应该后两个句子顺序颠倒。‎ 答案:‎ ‎(1)C ‎(2)A ‎(3)D ‎【点评】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8.(5分)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 元旦即将来临,学校团委决定举办一次全校书法作品展。书法作品征集对象为全校学生。书体随意,不超过六尺整张(180cm×97cm),一律竖式。所有作品请勿装裱背。请在背面用铅笔正楷注明:姓名、性别、班别。征集时间:今天起至2019年2月15日止。到时聘请专业教师对征集的书法作品进行评审。希望问学们踊跃交稿。‎ ‎① “随意”改为“不限” ② “今天”改为“即日” ③ “到时”改为“届时” ④ “交稿”改为“应征” ‎ ‎【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 ‎【解答】“随意”是口语,是随着自己的意思,语境是可以自己选择书体,应改用书面语“不限”。“今天”是口语,征集时间应正规,应改成书面语“即日”。“到时”是到达那时,是口语,应改成书面语“届时”。本则启事是征集书法作品,“交稿”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应征”。‎ 故答案为:‎ ‎①“随意”改为“不限”;②“今天”改为“即日”;③“到时”改为“届时”;④“交稿”改为“应征”。‎ ‎【点评】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 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 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 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 ‎9.(6分)学校筹办2019年10月校庆八十周年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要求:①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八十华诞”和“迎佳宾”的字样;②每句字数在15~20之间。‎ ‎(1)上句(15~20个字): 八十华诞,乘风破浪,金风送爽颂盛世 ;‎ ‎(2)下句(15~20个字): 三千桃李,果硕花繁,丹桂飘香迎嘉宾 。‎ ‎【考点】81: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的基本能力。‎ ‎【解答】解答本题的时候,要细致阅读题目的主要要求,本题要求学生:为学校校庆八十周年写一个通栏标题,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八十华诞”和“迎佳宾”的字样,基于此,考生要有一定的对偶知识(不要求对仗),做到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内容相谐。要减少审题过程中出现的上下句没有规定的短语,字数控制不合要求等过失性失误。‎ 答案:‎ 八十华诞,乘风破浪,金风送爽颂盛世。‎ 三千桃李,果硕花繁,丹桂飘香迎嘉宾。‎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四、写作(60分)‎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下面是关于干禧一代00后的一些调查数据:‎ ‎①对于学习目的(多选).67.8%的人选“获得更好的工作”,排第一;60.4%的人选“提升自己”,排第二;而选“报效祖国”的有24.1%。‎ ‎②对于获得成功需要哪些条件(多选),89.4%的人选“个人奋斗”,排第一;62%的人选“良好机遇”,排第二;50.3%的人选“个人天赋”,排第三。‎ ‎③对于遇到困难时会向谁求助(多选),69.5%的人选“求助好友”,排第一155.1%的人选“求助家长”,排第二;48.1%的人选“自己解决”,排第三。‎ ‎④对于未来希望过上怎样的生活(多选),61.6%的人选“有温暖的家庭与知心好友”,排第一;45.7%的人选“收入丰厚、财务自由”排第二。‎ ‎⑤对于眼中的现今中国(多选),73.1%的人选“虽不完美,但一直在进步”,排第一18.7%的人选“还有太多问题亟待解决“,排第二。‎ ‎ 请从以上①~⑤五个方面的调查数据中选两三个方面,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00后的认识,可以叙事,可以议论,等等。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是关于千禧一代00后的一些调查数据。材料包含几个方面,①和②是关于看待自己方面的,③是关于看待成长方面的,④是关于看待未来方面的,⑤是关于看待中国方面的。被称作千禧一代的00后们,大多数受访者学习是为了获得好的工作,提升自己。还有一些00后志存高远。为报效祖国而学。近九成的00后认为成功主要靠个人的努力奋斗,良好机造和个人天赋也是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但远远低于“个人奋斗”。对于00后而言,成长中,遇到苦难,更多的人选择求助好友,其次才是求助家长或想办法自己解决。超过六成的00后受访者在描绘未来生活图景时,选择了“温暖的家庭与知心好友”‎ 这一项。此外,还有四成多的受访者希望自己未来收入丰厚、财务自由。00后对当下中国评价较高,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虽不完美,但一直在进步”。‎ 参考立意:‎ ‎1、看重家庭,渴求知己;‎ ‎2、认同祖国,崇尚奋斗;‎ ‎3、学以致用,务实有为;‎ ‎4、希望祖国和自己变得更好等。‎ ‎【解答】‎ 人生需要奋斗 ‎ 人应该如何对待人生,人生的价值何在?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要奋斗,将来有所为,才能报效国家。而对于崇拜大英雄的我,总以为那就是我奋斗的目标,整天“舞刀弄棍”,不务正业,相信有天我也会成为大英雄。‎ ‎ 稍大一点,我才知道,原来当大英雄是那样遥不可及。于是,我学会了看书,知道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为国家的利益而呕心沥血,他们是国家的骄傲!爸爸告诉我,这就是英雄。我听了大为振奋,立志从此刻苦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 海伦•凯勒曾说过:“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将要失明,那么,今天你要看看什么?”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现在就要奋斗,一切还不算晚。海伦•凯勒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给予人们极大的鼓舞,使那些虚度光阴的人万分悔恨。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没有奋斗的精神。平时,平时,有些人总以条件差呀,困难多呀!作为没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海伦相比,这些困难是多么微不足道,在人生的旅途中,谁能像海伦那样?有谁?我可以大胆的说:“是我。”面对一道道坎坷,我能闯过;面对一道难题,只要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而就算跌倒我也会豪迈的笑。‎ ‎ 人类在永远的奋斗中不断壮大,而在永恒的沉默中只会灭亡。在这个充满奋斗的世界里,要想生存,必须奋斗!这种执着的奋斗精神,也在时刻激励着我。‎ ‎ ‎ ‎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腾空而起的。我深知,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走。所以,作为一名学生,我会尽力让每一次作业更加完美,做一件事要尽可能的善始善终,每一次考试我会从各个方面取得更高的分数,这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本。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起到一个奋斗的地位,作为一名普通的奋斗者,永远需要执着的奋斗精神。‎ ‎ 一个人只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就不会被客观条件所束缚,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点评】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4/18 7:32:47;用户:qgjyuser10045;邮箱:qgjyuser10045.21957750;学号:2198505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