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系列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系列教案

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系列教案 第一课时 一词多义和通假字 教学要点提示:实词的用法和含义是高考的常考题,复习重点是一词多义和通假字。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教学内容:‎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指路途、道路。‎ l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粗词语的本义:‎ ‎1.战则请从 [跟随]‎ ‎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攻伐]‎ ‎3.范增数目项王 [眼睛]‎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换取]‎ 词的引申义:‎ 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如“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能举例则举例说明)‎ ‎1.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 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 无物以相之)、“选择”(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词的比喻义:‎ 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粗词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并举例说明。‎ ‎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 ‎2.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3. 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 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 l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粗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之意。‎ ‎2.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 ‎5.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露出。‎ ‎6.乃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 ‎7.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通[罹],遭受。‎ 第二课时 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 复习要点:‎ ‎1. 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词义弱化。5.词义强化。6.感情色彩变化。7.名称说法改变。‎ 教学内容:‎ 一.  什么叫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  古今异义的种类:‎ ‎1. 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l          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2. 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 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 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4. 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         练习4.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5. 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         练习5.结实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③(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④ 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⑤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6. 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         练习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②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 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7. 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练习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 ‎② 愿为市鞍马 市: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 三.  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 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四.  综合小练习:区别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 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 属余作文以记之 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 ‎ 第三课时 文言句式 教学要点:‎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内容:‎ 一.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 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 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 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 非死,则徙尔。‎ ‎⑦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 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 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 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 为予群从所得。‎ ‎④ 恐为操所先。‎ ‎⑤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   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   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 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   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 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 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1.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3.德何如,则可以王矣?4.何由知吾可也?‎ ‎5.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6.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7.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8.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 省略主语。‎ ‎(1)   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   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   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 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 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 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 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2.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6.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7.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8.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 第四课时 词类活用 教学要点:‎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 ‎1. 名词作状语。2.名词作动词。3.名词意动用法。4.名词使动用法。5.动词作名词。6.动词使动用法。‎ ‎7.动词为动用法。8.形容词作名词。9.形容词作动词。10.形容词使动用法。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 教学内容:‎ 一.  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当奴隶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二.  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 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 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③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④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 仇:报复 ‎⑤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笼:用笼子装 ‎⑥ 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⑦ 日将暮,取儿稿葬 暮:落山 ‎⑧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⑨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三.  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 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③  ‎ 四.  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 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③ 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 君子病无能焉 病:以……为病 ‎⑤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五.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 ‎③ 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⑥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 六.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②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 ‎③ 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④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⑤ 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⑥ 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七.  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八.  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①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② 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 险以远,则至者少 “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 ‎⑥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天下的人 ‎⑦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九.  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② 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 穷:揭穿 ‎③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美:赞美 ‎④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高:升高 ‎⑤ 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推崇,赞许 十.  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③ 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④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⑤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十一. 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② 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③ 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④ 贵货而易土 易:认为……容易 ‎⑤ 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十二. 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① 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 ‎②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 ‎③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 ‎④ 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 ‎ ‎ 第五课时 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点:‎ ‎1. 了解《考试说明》中列出的20个常见虚词及课本中系统介绍的其它虚词的用法。‎ ‎2. 了解虚实多类的现象。3.了解虚词的一词多用现象。4.了解虚词的同类异词现象。‎ ‎5.区别句末虚词的用法。6.了解关联虚词的用法。‎ 教学内容:‎ 一.  文言词语的分类:‎ ‎1. 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2.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 二.  仔细阅读常见虚词用法列表,体会要求的20个虚词的用法。然后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A.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你,你的)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表并列)‎ C.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承接) D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好象)‎ E.       吾恂恂而起(表修饰关系) F.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这样)‎ ‎2.下列各句中“乃”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 A.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竟然)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是)‎ B.     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可是) D.屠乃奔倚其下(于是)‎ F.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3.下列各句中的“于”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D )‎ 例句: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 A.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到)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对于)‎ C.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比) D.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被)‎ D.      贫者语于富者曰(对) F.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在)虚实兼类现象:‎ 所谓虚实兼类,就是指一些文言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又可以用作虚词。如:“之”的用法,既可以作代词(如“作《师说》以贻之”),又可以作助词(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可以作动词(如“佯狂不知所之者”)。‎ ‎[小练习]解释下列词语在各句中的用法。‎ ‎1. 安 ‎1.. 然后得一夕安寝 形容词,安稳 2. 君子食无求饱,居主安 形容词,安乐,安逸 ‎2. 可以为富安天下 动词,使安定 4. 君安与项伯有故 代词,怎么 ‎6.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代词,哪里 ‎7. 所 ‎①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名词,处所 ‎②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名词,结果 ‎③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助词,与后面的动词一起构成名词性结构 ‎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助词,表被动 ‎⑤ 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 量词,座 ‎8. 与 ‎①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期 介词,同,和 ‎②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动词,给予 ‎③ 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动词,交好 ‎④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助词,同“欤”,吗 ‎⑤ 蹇叔之子与师 动词,参加 ‎⑥ 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君不之信 介词,对 三.  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的虚词,除了少数而外,大都是具有多种用法的。如“因”一般用作介词,但可以表示“因为”的意思(如“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可以表示“根据”的意思(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可以作“经过、通过”的意思(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还可以用作连词,相当于“于是”(如“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小练习]解释下列虚词在各句中的用法。‎ ‎1. 者 ‎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附于短语之后,相当于“……的人”‎ ‎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附于短语之后,相当于“……的事物”‎ ‎③ 二者不可得兼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④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⑤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语气助词,表提顿 ‎⑥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2.   以 ‎①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凭借 ‎②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在 ‎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为 ‎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并且 ‎⑤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和楚 用以 ‎3.   焉 ‎①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那里 ‎② 青麻头伏焉 兼词,“于彼”,在那里 ‎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助词,了 ‎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怎么 ‎⑤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拟声词词尾,助词 四.  虚词的古今变化。‎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生演化,古今用法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认真区别有助于对文言虚词的准确理解。这种变化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1. 用法消失。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作发语词,现在不这样用。“险以远,则至者少”中的“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现在已不用。‎ ‎2. 沿用至今。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现在也用于表示承接。“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也用于表示承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中的“而已”,现在也用于表示限止的语气。‎ ‎3. 用法变化。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所以”,古代表原因,现在表结果。“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中的“何如”,古代表示疑问,怎么样;现在表示选择的肯定部分。‎ ‎4. 另词替代。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矣”,感叹助词,现在为“啊”“了”取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表示判断,现在为“就是”所替代。‎ ‎[小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虚词。‎ ‎①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况且 ‎②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那 ‎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呢 ‎④ 为众人师且不敢 尚且 ‎⑤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那样 ‎⑥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你的 ‎⑦ 以啮人,无御之者 如果 ‎⑧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同“岂”,难道 ‎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于是写作 ‎⑩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 ‎ ‎ ‎ ‎ ‎ ‎ 第六课时 文言虚词例释(20个)‎ 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何 ‎1.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哉?(《曹刿论战》)‎ 乎 ‎1.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2.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疱丁解牛》)‎ 乃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乐,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鞭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且 ‎1.连词。‎ ‎(一)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二)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然 ‎1.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若 ‎1.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连词。‎ ‎(一)表假设,“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所 ‎1.用作助词。‎ ‎(一)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二)“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闻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为 ‎1.动词:(1)做。‎ 谁为大五为此计者。(《鸿门宴》)‎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2)成为。‎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3)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4)是,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5)通“谓”。可译为“说”。‎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介词:(1)表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焦仲卿妻刘氏,为促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给,替。‎ ‎“疱丁为文惠君解牛。”(《疱丁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此人——为具言所闻。”(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之具言所闻”即给桃花园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桃花源记》)‎ ‎(3)向,对。‎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因为。‎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3.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辞为?”(《鸿门宴》)‎ 焉 ‎1.语气助词。‎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二)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相当于“之”。如:‎ 使皇武子辞焉。(《殽之战》)‎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墨子》)‎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等。如:‎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殽之战》)‎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以 ‎1.介词。(一)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把”,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疱丁解牛》)‎ 矣 ‎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因 ‎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 ‎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悦,为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与(欤)‎ ‎“与”可作动词。译为“给予”、“授予”、“结交”、“亲附”、“对付”、“参与”等。‎ ‎“与”作文言虚词,主要有下面几种用法:‎ ‎1.作连词。相当于“和”、“跟”、“同”。如:‎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2.助词。通常写作“欤”。‎ ‎(一)助疑问语气,用法大致和“乎”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如:‎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选择问)‎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疑问中有推测)‎ ‎(二)助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如:‎ 其可怪也欤!(《师说》)‎ ‎3.“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奉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者 ‎(一)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二)“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在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用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三)“者”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四)“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之 ‎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批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 ‎ 第七课时 文言翻译 教学要点:‎ ‎1. 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2. 准确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3. 翻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语句。‎ 教学内容:‎ 一.  句子的理解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 ‎2. 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 ‎3. 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 ‎4. 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出《谏太宗十思疏》)这是一个对偶句,前后两句对应词语的词性担当的句子成分完全相同,甚至有些对应词语的意思根本一样,如“望”“求”,都应该是想、希望之意。所以整句可以翻译成:源流不深却希望水流到很远的地方,根生得不牢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而茂盛。‎ ‎5. 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分析主干,“古人……鸟兽”是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语中“古人”与“观于……鸟兽”是一种主谓关系。“往往”是副词,“有”是动词,作谓语。“得”就应该是宾语,看来是动词名用,引申理解为“收获”“心得”较为恰当。所以整句就可翻译成:古人对天地、山河、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常常有所收获。‎ ‎6. 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如:“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语出《战国策·魏策》)“挠”一词陈述“色”,应为形容词,不能作动词,联想到“不屈不挠”,应理解为“屈服”之意。“长跪”一词古汉语是“直着身子跪拜”,这里也不例外。“谢”有多种意义:感谢、拜谢、谢绝、辞谢、告诫、谢罪等。根据前面对“挠”字的理解,应取“谢罪”“道歉”之意。所以整句应翻译为:秦王露出屈服的神色,直着身子跪拜,向他表示道歉。‎ 二.  文言翻译的原则:‎ ‎1. 译文忠于原文,要做到“信”。所谓“信”,也就是不能脱离原文语义,与原文语义要保持完全一样。‎ ‎2. 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就是要做到“达”。所谓“达”,也就是行文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3. 译文要体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风格,语言要“雅”。所谓“雅”,就是要注意语言的美化,尽量用最美的语言翻译原文。‎ ‎[小练习]依据信、达、雅的原则,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 惟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⑤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⑥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三.  翻译的技法。‎ ‎1.“留”字法。‎ 对原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可以采取保留的办法进行处理,不必翻译。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其中“大中丞”就是表示官职的专有名词,翻译时采取保留的办法处理。整句可以翻译成:在这时,凭大中丞的身份担任吴县巡抚的官员是魏忠贤的亲信。‎ ‎2.“对”字法。‎ 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我们可以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其中,“求”现在变成了“要求”,“木”现在变成“树木”,“固”是使动用法,变成使……牢固。整句就可以翻译成:我听说想要树木长的高大,就一定要让它的根生得牢实。‎ ‎3.“换”字法。‎ 对有些文言词语,我们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了,而是用别的词语来替换了。如:上例中的“闻”,现在都不单用以表示听说的意思,现在就换用“听说”一词来翻译。‎ ‎4.“增”字法。‎ 对文言句子中的省略部分,翻译的时候应该为了使语句通顺,必须增补出来。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未足”之前省略了主语“我们”,“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应补出:对那些追求儒道却把穿得不好、吃得不好当作耻辱的读书人,我们不值得和他们议论。‎ ‎5.“删”字法。‎ 对于顾问中表示停顿或凑足音节的助词和部分表示陈述语气的助词,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删除,不必译出。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夫”是发语词,不翻译。‎ ‎6.“调”字法。‎ 对于文言倒装句,翻译的时候,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顺句。如:“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首先顺句为:凡不能教子女者人,亦非欲陷其罪恶。再翻译之。‎ ‎[小练习]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 ‎ 第八课时 文言文翻译复习提示 一.《考试说明》中关于“文言文翻译”的说明:‎ 文言文翻译长期以来都是采用选择题的考查方式。2002年高考试题在这方面的考查将会有所变化,即让考生直接翻译文段或句子。‎ 选择题在考查字词句的理解、文章内容的把握概括能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功效,但是考生是否完全读懂了文章的内容还很难加以判断。从文言文的特点来看,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考生翻译一段文字,从而看出他们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 考虑到阅卷的因素,文言翻译的内容不宜过长,而且应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从上述要求看,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将会分两段来考,以往阅读判断的考查方式还将保留,用选择题来考,放在第一卷,另外将会增加1个翻译题,放在第二卷,为了不增加考生的答题量,题目数量将仍然保持6道题,既选择题由原来的6道减为5道,增加1个翻译题,一共6道题。分值由原来的18分提高到20分。‎ 二.“文言文翻译”的主要训练点:‎ ‎1.文言实词 ‎ [例1]每至哭踊,顿绝方苏。(1994)――每次到行丧礼边哭边跳时,总会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例2]徒流及死,具有等差。(1997)――服劳役、流放直至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例3]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1999)――天保年间,苏琼的管界之内发大水,百姓遭了灾,粮食断绝的有一千多家。‎ 注意要点:(1)基本模式是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2)积累与根据上下文意推断相结合。 (3)重点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4)专用词语不译,一般词语译彻底。‎ ‎2.文言虚词 ‎[例1]今闻此言,故犹未也。1995――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还是没有懂。‎ ‎[例2]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1999)――我一人获罪,将要使许多人家获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例3]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2001)――派遣使者向燕国军队商议投降的事情,燕军都欢呼万岁。‎ 注意要点:(1)积累,大体了解重点虚词的一般用法。(2)对句中的关键虚词要确译。‎ ‎(3)根据上下文和相关实词意义进行推断。‎ ‎3.文言句式 ‎[例1]至于公事,何由济乎?(1995)――至于处理公家事务,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 ‎[例2]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1998)――如果您今日顺从了金人,那么明日就可以享受富贵了。‎ ‎[例3]及欲求谒,度知其意。(1999)――到(道研)要求拜见的时候,(苏琼)预先料到了他的来意。‎ 注意要点:(1)注意并准确反映分句间的关系。(2)注意并准确补上句中省略成分。‎ ‎(3)注意词语调序以符合现代习惯。(4)注意根据全文和上下文意推断。‎ ‎*“文言文翻译”总体要求与基本方法 ‎(一)      总体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准确规范。‎ ‎(二)      基本方法:通读全句,标注要点;关注全文,准确理解;按照词序,对应翻译;调整全句,符合规范。‎ 三.复习指导 ‎(一)要以扎实完备的文言知识为基础 文言文的翻译,将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文言知识,其中以实词、虚词、文言句式为主,在此基础上,还有句读、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小知识点,而熟知这些知识,是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必要条件。因此,须梳理这些知识,形成网络,且要吃透课本,从而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二)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②换――替换。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③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④删――删略。古文里有些虚词,现代汉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或者现代汉语在这个地方不用虚词,便可删略。‎ ‎[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 ‎[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之,句末语气助词)‎ ‎⑤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⑥调――调整。古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翻译时就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作些调整。‎ ‎[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 四.翻译时的注意事项:‎ ‎1、结合背景 每一段文言文章都有它的历史背景,因此理解时要与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背景的显示可能是直接的,如文末注明文章作者、出处等或有简单的背景注释;也可能是间接的,从文中的人物及事件或细节中推断出来。了解了历史背景后,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就从大脑中涌现出来,当时的政治形势、相关政策、科技水平、民风时俗……只有结合了背景,对文章的理解才不会失之于主观臆测。‎ ‎2、到语境中去 通常讲“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即是强调语境的重要。有些词多义,但放在个体句子中取哪个义项就确定了;有的代词,具体指代什么,只能根据上下文去推断;有的虚词用法灵活,但在语境中的用法却是固定的。‎ ‎3、忌以今律古 古人的思想与今人有一定的差异,古文中的词语也有的与现代汉语迥然有别,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以古人的思想标准和行为习惯去理解古人”,“以词语的现代用法去翻译古文”。要充分重视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忌以今律古,望文生义。‎ 五.“文言文翻译”同步跟踪练习:‎ ‎1、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 ‎ ‎ ‎ ‎ ‎2、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泰,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取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服其义。‎ ‎ ‎ ‎ ‎ ‎ ‎ ‎3、将下面一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经略大事,故非常情所具。智者了于胸,然后举无遗算耳。‎ ‎ ‎ ‎ ‎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元和元年)二月,立文昭皇后寝园于邺。王郎往视园陵,见百姓多贫困,而帝王营修宫室,郎上疏谏曰:“昔大禹欲拯天下之大患,故①先卑其宫室,俭其衣食;勾践欲广其御儿之疆,亦约其身以及家,简其家以施国;②汉之文、景欲恢弘祖业,故割意于百金之台,昭俭于弋绨之服;霍去病中才之将,犹以匈奴未灭,不治第宅。……”‎ ‎① ‎ ‎②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