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人教版必修二ashx
2011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 必修二 说明:以人教版编排体例分课时整理;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1.(2011年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图片识读能力。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因为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故选B项。 【答案】B 2.(2011年福建文综,14)图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图4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结合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发展的史实和题干信息“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以及图片信息可以判断①③④正确。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组合型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春秋时期孙叔敖主持兴建的期思雩娄灌区(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排除②,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3.(2011年四川卷,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 A B C D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水利工程)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识图能力。经分析 A项涉及到今天的广西地区。相关史实则为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修建的灵渠。故选择A项。 【答案】A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2011年浙江文综,14)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识图能力,体现史地学科知识的渗透。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 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结合地图即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1年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 【考点】古代手工业——冶金业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排除A项。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制造出青铜,排除B项。青铜比纯铜的硬度高,排除C项,故选D项。 【答案】D 3.(2011年重庆卷,16)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考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A、B、C、D分别是明代、隋唐、三国、西汉和唐朝。所以本题选项是A。 【答案】A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2011年北京卷,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 正确认识有( )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考点】古代商业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分析能力。战国时期的北京地区属于燕国统治。从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北方的燕国与韩、赵、魏等国贸易往来频繁,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出土燕国货币说明北方游牧地区有与燕国贸易往来。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多的商业中心。 【答案】A 2.(2011年天津卷,26)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答案】A 3.(2011年海南卷,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 【解析】古代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宋代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A项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故排除A项;B项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故排除B项; D项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故排除D项;D项中的市没有时间限制,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2011年天津卷,25)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大都——北京 ②汴梁——开封 ③临安——苏州 ④益州——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可用排除法,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故排除③。 【答案】B 5.(2011年浙江文综,16)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概念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 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 的重要场所。因此C、D表述正确,B表述错误,故选择B项。 【答案】B 6.(2011年上海历史,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A、B两项仅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D项的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与题干表述不符;C选项的朝贡贸易则是兼有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光荣礼节”(如郑和下西洋),故选C项。 【答案】C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1.(2011年福建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史实汉朝政府虽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实际上在官吏和世俗眼中商人因为富有而高贵,农民因贫穷和低贱,法律和现实中存在着强烈的反差。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D 2.(2011年四川卷,14)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 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 【考点】古代土地政策(赋役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明朝中期,据此排除A(春秋时期)、B(唐朝)、C(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朝张居正改革实行赋役征银、纳银代役的一条鞭法。故本题D项。 【答案】D 3. (2011年全国I卷,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考点】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租佃方式的演变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材料“政府勒令田主(土地的主人)交纳赋税,一些田主被迫借高利贷”说明“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A、B、C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选D项。 【答案】D 4.(2011年海南卷,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考点】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汉高祖重农抑商,经济未见成效。“文景之治”时期,百姓“皆背本趋末”,经济却出现恢复,出现盛世,这说明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单元综合 1.(2011年浙江文综,15)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考点】古代手工业与城市发展、史学方法 【解析】本题以宋代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不同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史观。A 项说法片面,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C项强调的是王国维的二重 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过于绝对。因为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 证明。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故 选择B项。 【答案】B 2.(2011年海南卷,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考点】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北方到南方卖棉花(原料),南方则到北方卖加工后的布(手工业品),说明南方的经济技术更有优势。明朝时期经济重心已经是在南方。棉纺织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A项排除。B、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答案】D 3.(2011年江苏历史,1)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考点】古代经济思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在古代中国“末业”之工商业。材料“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说明张瀚认为农业和工商业比例适当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答案】C 4.(2011年上海历史,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考点】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片信息解读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分布集中于江南地区,即文化中心位于江南地区。而古代中国,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而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文化重心的南移,它开始于两晋,完成于两宋,故选D项。 【答案】D 5.(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考点】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读图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A项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表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主要使用金银作为货币,但无法体现发展速度快慢,B项缺乏足够信息支持。C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影响手工业正常发展,C项不符合史实。D项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故D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D 6.(2011年重庆卷,14)周渍《逢邻女》诗中有“慢束罗裙半露胸”、“参差羞杀白芙蓉”的句子。这里所扫写的女装形式流行于( ) A.汉朝 B.南朝 C.唐朝 D.宋朝 【考点】古代中国(唐朝)的社会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代女子的服装是中国服饰演变中比较少见的服式和穿着方法。所以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7.(2011年四川卷,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考点】19世纪初中外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比较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数据信息可知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的状况。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此时(1820年)仍以封建自然经济为主导,世界的中心是西欧,英国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因此D项表述正确。 【答案】D 8.(2011年海南卷,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据《新唐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4分) (2)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6分)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商业 【解析】本题以杜佑的言论作为切入点考查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水利工程的修建,商品经济发展等。第(1)问注意从两个朝代不同的农业政策来进行比较,具体可以从两者的对农业人口的控制、流向和对水利的修建等角度思考。第(2)问人口大量从事非农行业说明社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原因应该农业技术的改进、商品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等角度作答,影响应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的要素分析归纳。 【答案】(1)水利工程衰败;农业收获量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商业等活动,农业劳动力剧减。(4分) (2)原因: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人力投入保证农业收入的状况得以改变。(3分) 影响:工商业获得发展的基础,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加,商业活动趋于繁荣。(3分) 39. (2011年全国I卷,39)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一 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积聚起雄视“山东”的力童;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山东”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时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度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8 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唐以后中国历史的影响。(12分) 【考点】古代中国西北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区域历史切入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第(1)问根据材料 “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关陇为主体的府兵”“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等重要信息概括。第(4)问,首先需明确唐以后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洲族等,这些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汉民族相互融合、交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等角度来回答。 【答案】(1)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战马。(8分) (4)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洲族等游牧民族先后建立跨草原与农耕地区的政权;草原地区与农耕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12分)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2011年本课时没有命制选择题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2011年北京卷,2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 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理解分析能力。16—17世纪英国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掠夺了大量贵金属,大量黄金白银的流入,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工人工资开始大幅上升。故答案选D项。 【答案】D 2.(2011年全国I卷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考点】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能力。从时间提示“1603年”可知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使得大量白银流入欧洲而引起“价格革命”,导致物价上涨。故选C项。 【答案】C 3.(2011年海南卷,1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可以反映出商业资本的发展;从时间限制“1707~1754”可以排除D,因为产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A、B项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选C项。 【答案】C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2011年重庆卷,21)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考点】工业革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记忆与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引发了技术的变革,不仅提高了生产力,而且改变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城市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B 2.(2011年全国I卷,20) 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考点】工业革命(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各资本主义列强加强对外殖民侵略和掠夺,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侵略给印度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技术,迫使印度进入痛苦的近代化进程,故选B项。 【答案】B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2011年上海历史,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资助学美化自己 【考点】垄断组织的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图片解读能力从图片“石油,地球,吞下地球”信息来看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芝加哥大学获得残羹冷炙,其用意在抨击洛克菲勒用助学美化自己。 A、B两项不全面,不能完全体现吞并的图片信息。C项无法体现洛克菲勒的野心。故选D项。 【答案】D 2.(2011年海南卷,13)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考点】垄断组织的产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概念的把握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巨型企业”体现“生产集中”,而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可以推断生产集中促进了新兴工业,特别是电力相关工业的发展;“军国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在材料信息中未能体现,蒸汽动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能源革新。故选C项。 【答案】C 3.(2011年上海文综,12)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纪末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 )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 【考点】殖民扩张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图片信息解读能力。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该国殖民地含有整个印度、澳大利亚,且殖民地几乎遍布全球,这只有19世纪末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符合条件,故选A项。 【答案】A 4.(2011年海南卷,12)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关键的时间信息“1870年以后大约40年”相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很多欧洲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欧洲的工业文明才真正确立了欧洲人的世界经济和现代文明的中心,所以选项。 【答案】D 单元综合 1.(2011年山东文综,15)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大国崛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表材料的解读能力。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英国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②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超过英国,所以②是英国。①是美国,③是荷兰,④是西班牙,故选B项 【答案】B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2011年广东文综,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今乃以 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说明当时奖励实业、鼓励工商是当时的创 举,同时说明传统重农抑商观念、政策的转变。故选择B项。另外A、C、D在古代中国出现, 显然与时间限制“清末(鸦片战争后)”不符。 【答案】B 2.(2011年海南卷,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考点】洋务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关键信息“自强”“海防”“根本目的”“纾商民之困”可知轮船招商局之类的企业既求强,也求富。B项与材料信息吻合题意,故选B项。 【答案】B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2011年山东文综,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表2 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其他工业 数量(家) 72 3 ? 100 153 A.2 B.31 C.73 D.193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表材料解读能力。从时间(1872-1911年)信息上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发展轻工业为主,轻工业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所以纺织业应该比较发达,最有可能的是193,故选D项。 【答案】D 2.(2011年上海历史,25)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迁移能力。结合所学,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改订新约运动,实现了税率的提升,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重庆政府时忙于抗战都没有涉及关税调整,故选C项。 【答案】C 2.(2011年海南卷,19)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材料主要反映法币的贬值,通货膨胀严重,所以要换成银元,币制比较稳定,故选D项。 【答案】D 单元综合 1.(2011年江苏历史,22)(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与概括分析能力。第(1)问应考虑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冲击和国内新经济因素对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作用;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 “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 “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减小,对新兴行业不适应,失去谋生出路,生活变得无聊赖,世风日下;第(3)问论证观点,首先应明确观点是什么,然后进行合理论证。 【答案】(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3分)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 的感慨。(4分) (3)略。(6分) 提示:要从自然经济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和工业文明的传播论证。注意题目的要求。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2011年福建文综,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考点】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针对中国国内的经济成分提出排除外国资本主义,故排除A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在当时应该是单一的公有制,故排除C项;而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是组成之一而不是指整体,故排除D项。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B 2. (2011年北京卷,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全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 A.1946 1949 B.1952 1956 C.1966 1976 D.1978 1982 【考点】三大改造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图表分析能力。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间应是过渡时期,故答案选B项。 【答案】B 3.(2011年海南卷,2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考点】一五计划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布局在东北和西部为主,这些地区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作为原来工业的较发达的上海、天津逐渐在全国的工业比重中下降。所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A项明显错误,B项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与上海、天津增长率低不能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C项。 【答案】C 4.(2011年海南卷,24)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考点】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人民公社体制下,经营规模扩大,直接导致家庭个体经营形式的消失,所以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5.(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33)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考点】“八字方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解答本题时应紧扣题干关键信息时间“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等。B项规定只涉及经营权的调整,1962年未改变农村所有制成分,故排除; C项1962年及以后“左”的错误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剧,故排除。D项该政策是为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而实行,并未波及城市,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A项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选A项。 【答案】A 6.(2011年广东文综,18)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 图6 A.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考点】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大跃进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片信息“1958 年”“卫星”。1958年的大跃进由于高指标而出现浮夸风、放“卫星”现象。而A、B、D发生时 间分别是1970年、1973年、20世纪90年代,这显然与杂志出版时间不符。故选择C项。 【答案】C 7.(2011年全国I卷,17)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图5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国民经济建设“八字方针”)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的理解和图表信息解读能力。注意“1960—1965年”是纠正大跃进错误到经济逐渐恢复发展的一个时期。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采取多种措施,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据此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政策的变化,故选A项。 【答案】A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2011年上海历史,28)“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题干可知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即可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B、C三项都末涉及到承包土地问题,故选D项。 【答案】D 2.(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34)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材料表明职工收入要与经济效益挂钩,A项错误;材料只提工资总额,无法体现B项;D项明显与材料相悖;再结合所学知识颁布该规定的背景是当时公有制体制下企业效益低下,故选C项。 【答案】C 3.(2011年山东文综,13)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考点】现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图片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图片信息“个体工商业”说明原有的单一公有制局面改变,另外根据时间信息“1980年”可以排除A(21世纪初)、B(1984年)、D(1984年),故选C项。 【答案】C 4.(2011年浙江文综,21)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南方谈话)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强调的是要敢于试验“证券、股市”这些代表“市场经济” 的事物。因此排除A,C。B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也可排除。 【答案】D 5.(2011年四川卷,19)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 图6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图文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注意材料的时间提示“1980年”,这时是改革开放初期。A项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B项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D 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C项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故选A项。 【答案】A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2011年福建文综,20)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图5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考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表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图表材料可以判断1984 年起中国进出口总额呈大幅度增长,其原因与这一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关。A、C、D分别是1980年、1992年、2001年,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B 单元综合 1.(2011年江苏历史,11)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考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从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者责任 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土地的用途、所有权以及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A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2011年广东文综,16)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图5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考点】辛亥革命(影响尤其是社会习俗)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分析能力。日记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后(1913年)社会 情况,从“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可以看出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有所变化但不彻底,由此排除C、D项;“竞袭洋夷之皮毛”说明作者反对全面 学习西方由此排除B项;日记把辛亥革命称为“变乱”说明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故选择A项。 【答案】A 2.(2011年浙江文综,18)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 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 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 【答案】A 3.(2011年天津卷,30)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9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考点】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辛亥革命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新内阁、新官制、新教育、实行阳历、鞠躬握手等新现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故选C。 【答案】C 4.(2011年江苏历史,7)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西式帽”的出现,表明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 方文明的冲击;“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广告未宣传博 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差异体现不出男尊女卑的观念。故选B项。 【答案】B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2011年本课时没有命制试题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2011年本课时没有命制试题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2011年福建文综,22)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 图6 图7 图8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考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解析】本题主要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图文材料解读能力。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期间大量产品积压,物价下跌,大量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所以本题该选择B项。 【答案】B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1.(2011年江苏历史,1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罗斯福“炉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向人民阐释新政,C是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提倡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但不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二战后福利国家纷纷建立起来;“新经济” 时代出现于克林顿执政时期。A、C、D表述错误。 【答案】C 2.(2011年上海历史,18)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罗斯福行政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国家力量平衡供需,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最终后果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故选A项。B、C、D与史实不符。 【答案】A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2011年浙江文综,24)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重要原因是石油危机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是医治“滞胀”的思路。 【答案】C 10.(2011年天津卷,34)右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 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 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1973年德国公路上的马拉汽车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1973年经济危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才解读能力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为武器与以色列及其后台进行斗争,导致世界性石油短缺,所以才出现了马拉汽车的场景。 【答案】B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2011年海南卷,20)“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 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 【考点】新经济政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关键信息“国家资本主义”、“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可以反映出其政策应该是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体现在固定的粮食税、自由贸易措施上。故选D项。 【答案】D 2.(2011年江苏历史,16)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考点】斯大林模式——工业化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反映了斯大林执政时期政府采取提高 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等方法,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农副产品质量差” “农产品过剩”“市场经济体制”表述错误。 【答案】D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011年本课时没有命制试题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2011年福建文综,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 ) 图9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表材料解读分析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初期实行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总量仍居世界之首,故C项错误;欧元发行的过渡期是1999年1月1日起到2001年12月31日并且从图示中并不能看出是由于欧元发行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故D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B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2.(2011年上海历史,20)雨果曾说:“ 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考点】欧洲一体化(欧盟)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欧盟成员国并不包括俄罗斯这一欧洲大国,排除B、D两项; C项与雨果“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的观点矛盾;故选A项。 【答案】A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2011年江苏历史,18)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不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考点】当今全球化趋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读卡斯特罗的话语意思, “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说明全球化时代各国休戚相关,“不公正的事太多……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 的港口。”说明全球化的利益不均衡影响其发展。由此,A、B、C都是正确的,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D 2.(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32) 图5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考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图片材料解读能力。解读图片中的信息要注意完整性。材料提到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均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A、C两项解读不全面;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只产生一定影响,B项说法错误。把图中文字信息与图片自身信息的结合:直接投资在图中体现在世界各地,并通过此把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由此可知D正确。故选D项。 【答案】D 3. (2011年北京卷,40)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1)分析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6分) 【考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强、科技的发展等世界各国开始合作解决环境问题。 【答案】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科技的发展为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 必修2模块综合 选择题 1.(2011年安徽文综,20)图7改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考点】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图表信息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看美国占的比例一直都是最多的,所以D项符合题意。德国的比例变化不大,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是19世纪,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看1929年英国的比例就比美国少,排除B项。苏联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没有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排除C项。 【答案】D 2.(2011年上海历史,29)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 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考点】地方史——上海 【解析】本题以上海切入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A项上海工业化一瞥,在材料中的“中共二大”无法体现;B项改革开放在上海和上海红色的摇篮只是片面反映材料中的某些局部;C项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全面概括材料的主题包括工业化历程及红色的摇篮。 【答案】C 非选择题 1.(2011年广东文综,39)(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考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发展;工农武装割据;斯大林模式;1929~1933年经济危机;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现代中国经济建设(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本题以研究性学习引入,以“经济政策(制度)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综合考查中外经 济建设,考查了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切合时政热点——改革与经济转型, 立足教材同时超越教材。第(1)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特别注意材料来源的时间提示,从 第一段材料看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对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肯定,第二段材料“内外层层 叠叠的高压状态”指的是外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内受工农武装割据的威胁(中共面临国 民政府的经济封锁与“围剿”)。第(2)问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要从国内面临任务和国际环境分析, 其影响要注意从积极与消极、现实与长远角度分析。第(3)问实际上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与梳理 结合课本内容即可回答。第(4)问属于开放型题目,实际上是对前面三个问题的总结认识,只要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国内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共领导的根据地(苏 维埃政权面临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需要集中力量进行根据地建设;广大工农阶级受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主张学习苏联。(2分。或回答“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亦可) 国际因素:1929~193年经济危机爆发和“自由放任”政策的失灵,暴露了市场的弊端;(2分。若 回答“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取得成功的启示”酌情给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 制)取得巨大成就(或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迅速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2分) (2)选择原因:缺乏经验,借鉴苏联模式的经验;国内面临形势的需要(经济基础尤其是工业基础弱;增强国力、巩固国防);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外交孤立急需发展国民经济; “一边倒”政策的影响。(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影响:使我国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分)但长期重点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轻工业长期滞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后来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生产部门缺乏活力,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分) (3)西方发达国家减少对经济干预。(2分) 深化表现:70年代末开始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若答出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建立乡镇企业,推动农业向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21世纪开始取消农业税、试行土地流转承包同等赋分);1984年开始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80年代的放权让利(改革管理体制、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到1992年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分)1992年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4)经济政策(制度)的选择要立足国情并适时调整;各国经济建设要善于借鉴他国经验教训;经济思想(观念)与社会(国内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2.(2011年安徽文综,35)(30分)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表1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表1 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A) 农机具(B) B/ 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摘编自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 材料三 2011年初,“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农业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告别了以人畜力作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 ——摘自《加速中国农机化进程的强大推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七年纪》,《农民日报》2011年4月2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8分) (2)指出材料二所显示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三概括中国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分析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12分) 【考点】中国农业的发展(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 【解析】本题以历史热点“三农问题”切入,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如“犁耕”、“丰给”、“大旱”等分析即可。第(2)问状况可从“农机具的比重”等论证,原因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如政府的重视,自然经济占主导等方面解答。第(3)问原因从材料中的“农业部发布”等方面分析,趋势可从劳动者、动力、技术进步等角度思考。 【答案】(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8分;每点2分) (2)状况:由农机具在进口机具中所占比重低看出: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传统农具仍是主要劳动工具。(4分) 原因:民国政府的倡导,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多地少;综合国力弱,农民购买力低下。(6分;每点2分) (3)直接原因:政府重视“三农”问题,予以政策扶持;综合国力增强,农民购买力 提升。(4分) 基本趋势:劳动者素质逐渐提高;古代、近代劳动者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当代形成了较 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4分)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古代主要使用人畜力;近代开始引进和使用农业机器;当代普遍使用农机具,广泛运用农业科技。(4分) 3.(2011年山东文综,29)(35分)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图10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 ——据《张文襄公全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5分)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6分) 【考点】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起步(洋务运动;一五计划) 【解析】本题以企业的发展切入考查中国近现代工业化问题,主线清晰,突出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第(2)问作答时注意从利弊两方面来全面归纳对铁厂发展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应全面作答。第(4)问作答时应结合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进行作答,武汉钢铁厂属于重工业的项目,回顾相关知识,并结合一五计划的前提、特点和目的作答。 【答案】(2)减少了办厂的阻力;(1分)便于对铁厂的管理和监督;(2分)使铁厂的管理和经营带有 封建性,影响铁厂的发展。(2分) (4)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集 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6分,每点2分) 4.(2011年天津卷,25)(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6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 类别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6分) 材料三 下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分)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考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本题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材料分析能力。第(1)问首先依据材料信息,判断出这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然后说明其对外扩张客观上有利于全球一体化进程;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原料出口上升、手工制品出口下降、机器出口上升,原料出口上升是因为中国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手工制品下降是由于列强侵华导致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机器出口上升是由于外来技术和海外市场刺激;第(3)问从图片不难看出世界经济的危险性,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应该是趋利避害等。 【答案】(1)国家及扩张方向:葡萄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向“教皇子午线”以西。(4分) 直接影响:在地理上将世界连成一片,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2分) (2)变化: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3分) 说明: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6分) (3)寓意: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2分) 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4分) 5.39.(2011年四川卷,39)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致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走,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l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地,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满卮、求富强“殊有关系”。l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l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表3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 退股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1875 1879 经费无着 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亏损 沈葆桢 直隶开平爆矿 1873 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亏损 胡思燮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4分)。 【考点】英国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解析】本题以社会热点“能源问题”为背景切入考查英国工业革命中能源变化和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理解分析。解析:第(1)问“能源变化的表现”根据材料直接概括,原因要结合时代背景“工业革命”归纳。第(2)问考查的是对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理解。第一小问兴办煤矿业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以从辅助军事工业、解决能源问题、政策转变:清政府政策转变、近代化的需要、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经营状况可从企业性质;资金多少;经营情况;时间等加以概括。 【答案】(1)表现:替代木材成为工业化的主要能源;推动钢铁制造业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6分) 原因:煤炭资源远离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不便;当时中国工业化尚未启动。(4分) (2)原因: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困难的需要;洋务派认识到自开煤矿的重要性;清政府政策转变,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6分) 状况:由官方主导,多数经费不足,经营不善,存在时间短。(4分) 6.(2011年上海历史,39)工业年代 材料一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 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英国 1.9 9.5 19.9 18.5 美国 —— 2.4 7.2 23.6 中国 32.8 29.8 19.7 6.2 印度 24.5 17.6 8.6 0.7 材料三 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问题:(27分) (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分) (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分) (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4分)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15分)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解读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图片反映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特别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阶段。第(2)问注意从材料中的中印和英国在“1830年”、“1900年”时间点的对比,以及英美在“1900年”的对比即可分析论证。第(3)问可从材料中“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来办”概括出“规模逐渐扩大”、“产品的外销”等。第(4)问回答“看法”可从“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等角度思考问题。 【答案】答案1.能发现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征。(2分) 从两次工业革命之同的比较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答案2:仅描述曲线的变化情况。(1分) 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 其他答案。(0分) (2)答案1: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两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6分) 19世纪30年代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20世纪初已落后于英国 20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 答案2: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一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3分) 20世纪初英国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 答案3:分别描述各国产品的份额变化情况。(1分) 英美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中国的份额不断下降 其他答案。(0分) (3)答案1:从材料中找到两个变化。(4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逐渐畅通。 ·丝车数量从100部增至900部;从兜售到采办。 答案2:从材料中找到一个变化。(2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 其他答案。(0分) (4)(15分)答案l: 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