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苏教版备战高考化学复习选修533羧酸酯
第三节 羧酸 酯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酸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教学手段】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 “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走进实验室,有没有闻到什么气味?什么物质的气味? (二)新课进行 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酸 一、 乙酸的分子结构 [演示]乙酸的分子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提问]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简式。介绍乙酸的官能团——羧基。 O O ‖ ‖ 分子式:C2H402 结构简式:CH3—C—O—H 官能团:—C—OH(羧基) 二、乙酸的物理性质 师:乙酸又叫醋酸和冰醋酸。为什么叫冰醋酸? [指导实验]观察乙酸的颜色、状态、气味,观察冰醋酸。并看书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生: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醇。 熔点:16.6℃ 沸点:117.9℃ [设问]北方的冬天,气温低于0℃,保存在试剂瓶内的乙酸凝结成冰状。 如何能安全地将乙酸从试剂瓶中取出?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探究]高一书上已简单介绍过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请同学们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设计 实验方案:(1)证明乙酸确有酸性;(2)比较乙酸酸性的强弱。 [药品]Na2CO3粉末、乙酸、石蕊 [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 叙述实验现象,讲出设计方案。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酸性 [科学探究]利用讲台上提供的仪器与药品,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验证乙酸 、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 结论: 酸性:乙酸>碳酸>苯酚 师:CH3CH2OH 、C6H5OH、 CH3COOH中都含有羟基 醇、酚、羧酸中羟基的比较 反应物 反应物 Na NaOH Na2CO3 NaHCO3 CH3CH2OH C6H5OH CH3COOH 2、酯化反应 CH3COOH + HOCH2CH3 ==== CH3COOCH2CH3 + H2O 乙酸乙酯 思考1: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方法: 1.加热; 2.用无水乙酸与无水乙醇做实验; 3.加入浓硫酸做吸水剂 思考2:这个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中的氧原子是由乙酸的羟基提供, 还是由乙醇的羟基提供? [演示课件] 酯化反应机理 学生理解:生成物水中的氧原子是由乙酸的羟基提供。 知识运用: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 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 A 1种 B 2种 C 3 种 D 4种 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三)新课小结 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去羟基,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第二课时 四、酯 【讲述】乙酸的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酯类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就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科学探究】乙酸乙酯在中性、酸性、碱性溶液中以及不用温度下的水解速率P62 实验探究,对比思考,迁移提高 情景创设:用计算机课件展示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模型。 实验探究方案1:学生分组开展探究实验,探究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规律 对比思考、讨论提高: (1)对比乙酸和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差异,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 (羧基—COOH为亲水基,乙酯基—COOC2H5为疏水基,所以乙酸易溶于水,乙酸乙酯微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乙酸乙酯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可逆反应、水解速率较慢;而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为不可逆反应,水解速率较快。因为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羧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使酯水解的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实验探究方案2:(供参考) 乙酸乙酯在H+、OH-催化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其中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是可逆的,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是不可逆的。 选取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可选用细一些的试管,便于观察),在试管壁上用透明胶带贴上毫米刻度纸(实验室没有准备)。分别向其中加入5 mL 0.1 mol·L-1 H2SO4、 5 mL 蒸馏水和5 mL 0.1 mol·L-1 NaOH溶液,再用滴管分别加入1 mL 乙酸乙酯(约20滴)。将3支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水浴加热,并记录下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70 ℃左右)。 数据记录:每隔1 min记录一次酯层的高度,以此确定水解反应的速率,至酸溶液催化的试管中酯层消失时结束。 结果分析:比较乙酸乙酯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水解的速率差异。 【补充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反应条件探究”(参看人教版《实验化学》第27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