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语文大联考信息卷(1)(含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艺术与中国社会 宗白华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 19 -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1)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 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 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 (本文有删改) 【注(1)】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1. 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 B. 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礼”作用于群体,造就群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陶冶个体的性灵。 C. 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礼乐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D. 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19 - A. 石斧石磬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 B. 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控制自然,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反映自然所给予的启示。 C. 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具体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 D. 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融通和谐。 B. 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而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髙境界和最终追求。 C. 中国的礼乐文化讲求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与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节律的交融,由此导致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 D. 西洋艺术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与表现和平静穆的中国艺术相比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不正确,艺术文学是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非内容。“能以感情动人”是艺术的作用,而非目的。B“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有误,原文第一段说“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 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有误,原文第二段说““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可见对群体依然起作用。D无因果关系。所以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 19 - 试题分析:可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仔细的辨识,找出细微差别,D项,“担负具体功能”不正确,礼乐分别构成秩序条理、和谐与团结力,可见其意义是抽象的。“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有误,原文中礼乐是社会的柱石,涉及的范围广,只有“人生里面的礼乐”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所以选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项,“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髙境界和最终追求”夸大了其作用。C项,“没有“悲剧精神”有误,原文说“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并不等于没有。D项,原文结尾处并未对两者的艺术价值作对比。所以选A。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双琴祭 梁晓声 ①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裸树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 ②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 ③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直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 ” ④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裸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 ⑤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 ⑥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 ⑦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 ⑧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 - 19 - 不久,就有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种种说法。而寂寞的传媒则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 ⑨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 ⑩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 ⑪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 ⑫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竟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他们不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 ⑬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 ⑭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的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 ⑮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 ⑯他那一把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 ⑰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 (选自《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4.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生为琴的“姻缘”,演绎了一出由相爱相依至分离毁废的悲剧。 B. 第⑧段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紧承上文,“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则引领下文。 C. 第⑩⑪段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把小提琴因为分离而不能彼此欣赏、赞美的相思之苦和饱受思念折磨的忧伤情状。 D. 小说在叙述时,“他们”、“它们”交替使用,人和物相互交融,灵活地展现了事件过程,暗示了人和物命运的共同性, 5. 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简述。 6. 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 【答案】4. C 5. - 19 - ①“世人”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②“传媒”对世人的各种评论推波助澜;③ “别人”嫉恨两位演奏家合奏的珠联璧合;④ “世人”将悲剧归罪于活着的演奏家。 6. ① 惋惜双琴一毁一废;② 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③ 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人的“古怪心理”埋灭;④悲悯世人毁坏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C选项有误,10、11段并未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相关的对象为“世人”“传媒”“别人”“世人”,然后分别找到对应的内容加以组织。 点睛: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注意本题强调的是“外在的原因”。外在的原因自然应归咎于外部的环境,本文所指的外部环境为世人对两位演奏家的评判和看法,故只要筛选出有关世人对演奏家的行为的句子加以分点概括即可。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题干要求看,这很像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但是,结合文本就会发现,概括答案时并不是自由的,必须结合文章内容来回答。文章写到了琴和人,在组织答案时,就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考虑,还有,小说的主旨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事件,应该从深层挖掘原因。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 19 -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材料三 - 19 -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妹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 “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7.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 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C.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妹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D. - 19 - 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8.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 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 B. 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C. 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D. 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最后一段的抒情性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E. 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9. “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7. B 8. AD 9. ①“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②“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诗歌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③“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的爆红,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④“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解析】 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A项“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理解有误,三则材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度。B项“三则材料……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理解有误,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D项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8. - 19 -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考生应到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A项“都充分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C项“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理解不准确,三家媒体的受众有交叉;D项“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题干要求学生对“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的影响进行分层概括。从“中国诗词大会”特点概括。材料一中说“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材料二中说“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材料三中说“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点睛:对于此类题目,考生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比如本题中,题干问的是“中国诗词大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题干要求综合三则材料概括,可见答案来自这三则材料;然后到文中圈出介绍诗词大会特点、影响、人们感受等语言,最后根据分值进行概括。可以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对文化思考的影响等方面筛选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训,始名仲言,字子训。擢进士第,补太学助教。从父逢吉为宰相,以仲言阴险善谋事,厚昵之。郑注佐昭义府,仲言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龊龊,吾闻注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因往见注,相得甚欢。时逢吉方留守,怏怏不乐,思复用,知与注善,付金币百万,使西至京师厚结注。注喜,介之谒王守澄。守澄善遇之,即以注术、仲言经义并荐于帝。 仲言持诡辩,激卬可听,善钩揣人主意,又以身儒者,海内望族,既见识擢,志望不浅。始,宋申锡谋诛守澄不克,宦尹益横,帝愈愤耻。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 注阴知帝指,屡建密计,引仲言叶力。仲言数进讲,至阉寺,必感愤申重,以激帝心。帝见其言纵横,谓果可任,遂不疑,而待遇莫与比,因改名训。训本挟奇进,及大权在己,锐意去恶,故与帝言天下事,无不如所欲。与注相朋比,务报恩复仇,尝所恶者,悉陷党中。迁贬无阕日,班列几空,中外震畏。帝为下诏开谕,群情稍安。 - 19 - 训一岁至宰相,谓遭时,其志可行。训时时进贤才伟望,以悦士心,人皆惑之。尝建言天下浮屠避徭赋,耗国衣食,请行业不如令者还为民。既执政,自白罢,因以市上恩。始,注先显,训藉以进,及势相埒,赖宠争功,不两立。然方事未集,乃出注使镇凤翔,外为助援,内实猜克,待逞,且杀之。及训既败,乃奔风翔,为郑注将所执,械而东。训恐为宦人酷辱,祈监者曰:“得我者有赏,不如持首去。”乃斩之。 (节选自《新唐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 B. 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 C. 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 D. 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宰相是古时辅佐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行政长官,正式官名在各朝多有不同。 B. 宦尹即宦官,是供皇族役使之人。因与权力中心接近,常有宦官专权的情形。 C. 班列指朝议时官吏的行列位次,依资历、声望在位置上有前后、左右的区别。 D. 浮屠也称浮图或佛图,是梵语(古印度语)音译,可以指佛、佛教徒或佛塔。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训善于谋事,受到逢吉厚爱。他听说郑注喜好士人,且宫中有人相助,于是前往攀附;李逢吉知道二人交好,送他百万金币,让他以厚礼结交郑注。 B. 李训言词中听,切中皇帝心意。他有诡辩之才,言词慷慨激昂,为皇帝讲解诗书文史时,谈到宦官都会感慨愤怒,借此激励皇帝,从而得到皇帝的信任。 C. 李训官至宰相,笼络天下人心。他常引荐有声望的贤才来取悦士人,人们都受到迷惑;他曾提议让所有浮屠都还俗为民,执政后又主动请求停息此事。 D. 李训赖宠争功,与郑注不相合。他依靠郑注的帮助入宫,二人权力相当后却势不两立;他出于猜忌之心,找借口让郑注离京镇守凤翔,想要杀死郑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9 - (1)以身儒者,海内望族,既见识擢,志望不浅。 (2)与注相朋比,务报恩复仇,尝所恶者,悉陷党中。 【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李训因为自己是儒生,出身于天下有名望的家族,受到赏识提拔后,志向很高。( “身”、“识擢”“志望”) (2)李训与郑注互相勾结,致力于报恩复仇,对曾经厌恶的人,都陷害说他们是结党。( “朋比”、“务”“陷”)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需要注意连词“虽”,“外”“内”对应,结合句意断句。句意:而且宪宗被害后,凶手没有抓到,文宗虽然表面上宽容宦官,内心却实在不能容忍,准备将宦官斩尽杀絶,然而在位的大臣衹顾保持禄位贪圃安逸,没有人愿意爲此赴汤蹈火。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C项,朝位和官秩品级是一致的。朝位的班序由品级秩次的高低决定。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让和尚还俗是为了求取皇上的恩宠,而非为了笼络人心。 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 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1)“身”译为自己,“识擢”译为赏识提拔,“志望”译为志向。(2)“朋比”译为互相勾结,“务”译为一定,致力于,“陷”译为陷害。 参考译文: - 19 - 李训,初名仲言,字子训,考中进士科,补授太学助教。叔父李逢吉做宰相后,因李仲言阴险狡猾善于谋事,厚爱他。郑注在昭仪节度使的幕府中任职,李仲言感慨地説:“当代掌权的人都狭隘局促,我听説郑注喜爱人才,有宦官做靠山,可以与他共事。“因此前往拜见郑注,两人相处得很投机。当时李逢吉正任留守,怏怏不乐,企图重新掌权,知道李仲言与郑注关係好,交给他百万金钱,让他向西到京城送厚礼结交郑注。郑注高兴,介绍他拜见王守澄。王守澄善待他,就将郑注的药术、李仲言的经义一起推荐给皇帝。 李训从一个被流放的人受到任用,一年就做到宰相,认爲时机已到,自己的计划可以付诸行动了。李训也常常引进有声望的贤才,取悦于士大夫,人们都被他迷惑了。他曾经建议説天下和尚逃避徭役赋税,耗费国家的衣食,让他们从事佛业不如让他们还俗为民。做宰相后,自己又禀告停止,藉此求取皇上恩宠。开始,郑注首先显贵,李训靠他的帮助入宫,等两人势力相当,依赖恩宠争抢功劳,势不两立。但是谋划的事情还没有眉目,郑注就被派出任凤翔节度使,对他説是为了里应外合,实际上是出于猜忌,等到大功告成后,就杀死他。等到李训失败,才逃到凤翔,就被郑注手下的将领抓住,带着镣铐押着向东。李训担心被小吏残酷地侮辱,祈求监押他的人说:“抓到我的人有赏金,不如拿着我的脑袋离开吧。”于是杀了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唐 王维 天官动将星①,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②,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③,报国取龙庭④。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 19 - 【注】①天官:天上的星官。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②刁斗:行军中的工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③凤阙:指宫廷。④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这里借指敌虏。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 颔联承接首联,描写生动,仿佛可看到赵都督率领大军行进的情形,其中“鸣”字写出了威势,“出”字点明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 C. 颈联一反前两联的具体描写,有些晦涩抽象,但不失其流畅自然,“辞凤阙”写出征,“取龙庭”写鏖战,对比中表达爱国之情。 D. 尾联以“岂学”二字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是写赵都督,更是写自己,表达了改变自身现状的想法。 E. 这首诗与王维以往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不同,虽情真意切,却呈现笔力雄大、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 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D 15. ①惜别之情。首句介绍赵都督动身,第二句以“柳”字略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表现了送别的情谊。②对赵都督戍边报国的赞美之情。“忘身”“报国”两句体现出来赞叹之意。③诗人希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的决心。尾联表示不能像书生一样皓首穷经,不能为世所用,当弃文就武,有一番作为。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C项“有些晦涩抽象”不当。颈联写赵都督戍边卫国的耿耿忠心、立功报国的思想,虽不如前两联形象生动,但并不晦涩抽象。“对比”手法也不准确。D项“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错,“岂学”句表现了作者希望有所作为,济世报国的思想,因而这两句诗不能作牢骚语看待,更不能解读为“凄楚之情”。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前四句从启程写到行军,重在勾划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四句表现赵都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戍边卫国的耿耿忠心。全诗写得意气风发、格调昂扬,不作凄楚之音,表现了青年王维希望有所作为,济世报国的思想。 - 19 - 点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对赵都督戍边报国的赞美之情。“忘身”“报国”两句体现出来赞叹之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 (2)《琵琶行》中先写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一曲终了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3)《观刈麦》中,描写妇女支援农忙场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2).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3). 妇姑荷箪食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糅”“乍”“箪”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年六月以来,国际油价跌势凶猛,一路势如破竹,截至今年一月,国际油价已跌至4每桶6.29美元,创下史上首次“十三连跌”。 ②报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说空话套话,措施具体而微,于细微之中处处体现着政府对百姓民生问题的呵护之情。 ③《敢问路在何方》已经成为《西游记》的标志性音乐,旋律高亢苍凉,意境恢宏深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取经路上的艰难和师徒四人百折不回的风貌。 ④景区山顶常年云雾缭绕,山下绿草如茵,整个山景层次分明,大块的色彩加上一天之中可以看到雨、雪、雾、岚的奇景,让此处成为知名景观。 ⑤为保证科学领域不同凡响的人才都有施展才能的空间,学院以项目培养人才,通过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平台。 ⑥俄塔社北京分社社长基里洛夫给李克强总理写信,为了不耽误总理的宝贵时间,他特地用中文写信,并且尽量将信写得短小精悍。 - 19 - A. ①④⑥ B. ③④⑥ C. ①②⑥ D. ②③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势如破竹: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此处错用。 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此处错用。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今天,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本着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为原则的,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B. 备受青睐的“天价”学区房可谓当今教育环境下诞生的“怪胎”,其不仅暴露出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同时也折射出我国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C. 就扑朔迷离的中东局势而言,达成伊核全面协议,就如同拔除一个潜在火药桶的引信,缓解了地区紧张局势,降低了冲突。 D. 近日,荷兰北部艾曼野兽公园里的112只狒狒背对游客集体静坐绝食,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是UFO导致的,是无稽之谈。 【答案】B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完整地保护历史建筑, ① 呼吁容易,批评也不难, ② 要真的落实下来,并不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这需要真金白银地砸进去。 ③ ,完整地保护, ④ 是人们的理想, ⑤ 也只能是理想,这样的理想很难完整地照进现实。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人们需要理想, ⑥ 需要理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仅 虽然 然而 如果 就 / B / 倘若 所以 尽管 但 更 C 不只 即使 不过 因为 / 又 D 由于 尽管 其实 / 则 也 - 19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语的正确运用。“真的落实下来”,表示假设,“是人们的理想”“也只能是理想”之间是转折关系,“需要理想”“需要理性”之间是递进关系,综合B项合适。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高血脂严重威胁身体健康,而胆固醇又是血脂中常见的一种成分,因此降低胆固醇成为许多人迫切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人体中外源性胆固醇与内源性胆固醇的比例为4∶6,可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饮食控制虽然可以降低甘油三酯等种类的血脂,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的重要原料,还可以构成细胞膜、促进钙的吸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胆固醇主要来源于人体自身合成②但是对降低胆固醇效果有限③不可盲目降低胆固醇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前面内容分析可知,胆固醇主要是人自身合成的;②处结合关联词“虽然”,此处应该用“但”,对降低胆固醇效果有限;③结合胆固醇的作用分析可知,不能盲目降低胆固醇。 21. 下图是“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志。请指出该标志除文字与字母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标志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字。 【答案】构图要素有一双手、三个人。双手环抱代表保护、呵护,三个人代表消费者群体,展开的人形又与银行的首字母“Y”形似,整个标志意味着保护银行业消费者群体的权益。 【解析】 - 19 - 试题分析: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语意逻辑等来分析推理。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考得是内容。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构图要素有一双手、三个人。 点睛: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答题:准确有序,准确,依据题干对内容等方面要求进行表述,切忌生拉硬拽;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国人的沉默曾遭遇鲁迅的重批。但鲁迅同时又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1世纪,这是一个自由表达的时代,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爱上发言。小至生活琐事、娱乐八卦,大至文化界、学术界等专业领域,都在这个时代通过网络、报章、视频等走向广泛地被言说。 我们的沉默、我们的发言,是国人曾经和正在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受?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答案】沉默不是金 人们常说“沉默是金”。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但是马丁•路德金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的沉默。“二战”期间,普通德国人大多已经隐隐知道那些被推上火车的犹太人的下场,但是他们对此不闻不问,照常买牛奶面包,上班下班,并对迎面走来的邻居温和地问候“早上好”。 今天的中国,朋友们聚餐,点龙虾鱼翅燕窝,结账的时候,在座的人中有公职的那位“要一张发票”,这上万块钱的餐费最后摊到了谁头上,不会有人追问。 “房间里的大象”在英文里,意指所有那些触目惊心的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用作者泽鲁巴维尔的话来说,就是“那些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 19 - 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在罹患重疾的亲友面前,我们不愿意谈起他们的病情;比如和一个口吃的人聊天,我们假装注意不到他的口吃。但是另一些时候,沉默源于怯懦。人们害怕权力,害怕高压,害怕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害怕失去房子和车子,于是沉默成了自我保护的机制。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另一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 所以,沉默的人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旋涡,从这个旋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历史上的先知,往往命运悲惨。( )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喊“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只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甚至,他们会因为那个人的勇气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恼羞成怒,你那么大喊大叫干什么?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识时务、神经病。“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生长”,房间里的大象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的相互拥抱中越长越大。 好在随着大象越长越大,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因为随着大象越来越大,掩盖这只大象所花费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并且,目击者的增多也意味着出现“叛徒”的可能性在增大。最终,孩子小声的一句嘟囔“皇帝没穿衣服”,就可能使这只充气大象迅速地瘪下去。“二战”之后,德国人纷纷睁开闭上的眼睛,可惜,在众人眼睛的这一闭一睁之间,已经有无数人成了沉默的祭品。 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也意味着承担。谈论全球变暖意味着我们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意味着我们可能要选择不买车、少开暖气和空调、刻意节约用水。所以,沉默是金。但是大象并不会因为你不谈论它而消失,你可以不谈论它,甚至不谈论这种不谈论,但是全球还会继续变暖…… 直视我们生活中的沉默,人们习惯于用政治或社会的压制来为自己的沉默辩护,却往往忘记了正是自己的沉默,在为这种压制添砖加瓦。我们尽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是当房间里有一只大象时,它随时可能会抬起脚来,踩碎我们天下太平的幻觉。 【解析】略 - 1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