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全国卷2)‎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强求/牵强 纤夫/纤尘不染 来日方长/拔苗助长 B.宿仇/宿将 落笔/失魂落魄 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C.解嘲/押解 蹊跷/另辟蹊径 一脉相传/名不虚传 D.卡片/关卡 度量/置之度外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 ‎2.“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 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3.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 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 缩小 控制 B.圣地 减少 控制 C.圣地 缩小 抑制 .D.胜地 减少 抑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六号太空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植物睡眠之迷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绳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迷。‎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子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5.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6.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谜”的一项是 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B.达尔文提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C.希尔德奈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 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 ‎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既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啖:给…….吃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谏:规劝。‎ 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属:嘱咐。‎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1.请以人君礼葬之 ‎2.既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3.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4.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5.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6.廉吏安可为也 A. 1.3‎‎.4 B. ‎1.5.6‎. C. 2.3.5. D. 2.4.6.‎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重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与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四、(23分)‎ ‎11.把第Ⅱ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译文:‎ ‎(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舍南舍北皆春水, 。 , 。‎ 盘餮市远无兼味, 。肯与邻翁相对饮, 。 (杜甫《客至》)‎ ‎(2)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 (苏轼《赤壁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春天的梦 苏 叔 阳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 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践踏灵魂的岁月。‎ 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飘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她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她娇嫩、柔弱,可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因此,人类才向她呼唤,才把她赞颂。‎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啊,祖国的春天呐,家乡的春天呐!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为了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来的一切,我也愿意献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来吧!‎ ‎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 北京 ‎14.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6分)‎ 答:‎ ‎15.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6分)‎ 答:‎ ‎16.“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答:‎ ‎17.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 答:‎ 六、(15分)‎ ‎18.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3分)‎ ‎(1)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 ‎(2)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 ‎(3)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 ‎19.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 ‎20.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请您填写下面的表格,推荐一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工厂的角落里,几块形状异的锈铁锭不甘寂寞地聊了起来。‎ 甲:我想成为机器人,现代化建设最需要我。‎ 乙:我愿意做成螺丝钉,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我。‎ 丙:我看机器人和螺丝钉的价值可不同啊!‎ 丁:他们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请以“位置和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5年高考语文参考答案(全国卷2)‎ 一、1. B 2. C 3. D 4. A 二、5. B 6. D 7. C 三、8. A 9. B 10. C 四、11. (1)马患肥胖症而,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2)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12.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13.略 ‎14.①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 ‎②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15. 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希望的。(“短促”、“寒冷”、“风沙漫天”、“充满生机”、“充满色彩”、“带来希望”,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五点即给6点。‎ ‎16. 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答对“故都的解放”给2分;答对“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给2分,意思对即可。‎ ‎17. 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将“春天”和“梦”联系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层面分析出“春天”和“梦”的关系,给4分;分析出“春天”与“梦”在一起的效果给2分。意思对即可。‎ ‎18. ③ ② ①(答对一处给1分)‎ ‎19. ①拜托 ②包涵 ③高寿 ‎20. 略(理由表述连贯给2分;符合课文特点给4分)‎ ‎21. (按等级评分标准评价)‎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1)‎ 说明:一、本试卷共8页,包括7道大题21道小题,共150分。其中前3道大题(10个小题)为选择题。‎ 二、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三、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做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四、考试结束后,将本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忌讳 砥砺 蜚然成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刍议 安详 自鸣得意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C.烦燥 闲暇 焚膏继晷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徇私 编纂 坚如磐石 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元文化精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 C.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2005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D.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邮票藏品丰富多样,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4.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A.隆重简短的欢送仪式之后,这架飞机开始了大陆民航56年来的首次台湾之旅。‎ B.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D.在美国家庭中,汉语已成为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又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它的北面是汾运盆地,南面是黄河谷地。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华”字得自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古人把中条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华夏的“夏”,得自“大夏”、夏朝。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的两面。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看来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夏族与中条的“人山关系”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容。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铜矿,中部北侧又有巨大的盐池。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做出贡献尚缺乏讨论。‎ 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南面翻越到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地,进而东向伊洛,春秋时代的晋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强国之路。反之,从南面北越中条,往往是强者的入侵行为,商朝势力曾向北扩张,虽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但不算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史书所记尧舜的传说多在中条以北,这或许暗示着夏族的渊源所在。因为夏朝的影响力的强大,汾运盆地便成为法统观念上的崇高区域。商人灭夏,定要翻越中条占有汾运盆地,意义不仅是获得这片肥田沃土,还要在法统观念上最后征服夏人。从动态地理格局上观察,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 ‎5.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 B.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C.古人早已看出中条山与华山本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 D.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南北两面。‎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中条山脉如何对中国文明做出贡献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 B.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中条山的意义在于联结汾运盆地和黄河谷地。‎ C.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尽管群山环绕,比较封闭,仍不失为一片肥田沃土。‎ D.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护卫着夏人的安全。‎ B.相对而言,历史地理学界对“人河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 C.晋人向南翻越中条,不仅具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也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D.历史文献中关于“夏墟”和“有夏之居”的记载,说明夏族发祥于汾运盆地。‎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①,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②。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注]①擿(tī):揭发。②瘳(chōu):病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举手指之而言 吏人莫不怀之 B.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C.所食唯菽盐菜而已 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D.并收庸为市官马 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镇慑作用”的一组是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 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 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明,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都为此感到荣耀。‎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⑵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⑴‎ 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⑵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江南好,______________。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__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 ‎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14.“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15.“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 ‎16.“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4分)‎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⑴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⑵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 六、(15分)‎ ‎1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19.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6分)‎ ‎20.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70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12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柬。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词文雅。(不超过40个字)(5分)‎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孝椿恭请 六月七日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天,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造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1)‎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   2、A  3、D   4、C 二、(9分,每小题3分)‎ ‎5、A   6、C  7、B 三、(9分,每小题3分)‎ ‎8、B   9、B  10、C 四、(23分)‎ ‎11、(1)裴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2)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考虑公事,由于听到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 ‎12、(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13、(1)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官应老病休  天地一沙鸥 ‎(2)必先得其器   风景旧曾谙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 五、(22分)‎ ‎14、“吞咽”的含义:尽情的享受。‎ 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 ‎15、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在;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 欲扬先抑,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 ‎16、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 意思答对即可。‎ ‎17、(1)j“一日的春光”烂漫、骄奢、光艳,使作者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 k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也不再怨恨春天。‎ ‎(2)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太痛苦。‎ 六、(15分)‎ ‎18、古籍  修复  人才  不足(短缺)‎ ‎19、答案略。‎ ‎20、称呼得体(如称“刘伯父伯母”等),表述简明(如写明具体时间、地点、邀请缘由等),措辞文雅(如使用“家父”、“寿辰”、“恭请”、“光临”等)。‎ 七、(60分)‎ ‎21、(60分)略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淤积 绿菌场 娇健 独占鳌头 B.联结 抠字眼 引申 拾人牙惠 C.融资 殊不知 传诵 委曲求全 D.繁衍 冠名权 坚韧 磬竹难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近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辽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文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之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追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遭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白世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勃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遵感人,而且历久弥斯。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之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5.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产。‎ ‎ 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 ‎ 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 ‎ D.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有多少表现形式,都应该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凸 ‎ B.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韵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 ‎ C.包含着儒家中正平和旨意和道家清静淡远韵味的古琴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 ‎ D.借助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日常生恬。‎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稚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晶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 ‎ B.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就不能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 C.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 ‎ D.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攻之先。”竞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夷,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日:“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闲乞还者数个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 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杜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数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戎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失:过错。‎ ‎ B.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募:招求。‎ ‎ 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祠:祭祀。‎ D.帝菩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挠:阻碍。‎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 ‎①禁人丧葬不得侈长 ②诣闻乞还者数千人 ‎③百姓耆老为祷请 ④其为民爱若此 ‎⑤使中黄门慰问 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 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 ‎ 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固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译文: ‎ ‎(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译文: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 ‎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 ‎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离骚》)‎ ‎ (2)长太息以掩滋兮, 。(屈原《离骚》)‎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 。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行路难,行路难。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7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输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 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苦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 小宇 ‎ ‎6月7日 ‎①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②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④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19.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5分)‎ 夏天到了,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的食品,外出就餐的频率也高了,这都将给肠道传染病 ‎                ①       ②   ③   ④ ⑤     ‎ 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某市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9%的痢疾患者有过不洁饮食史,他们食用 ‎⑥ ⑦ ⑧‎ 的不洁物多为不干净的熟食,冷荤或剩米饭等;从饮食地点看,51%的患者曾在外就餐,‎ ‎⑨        ⑩  ‎ ‎13%为有野炊经历。‎ ‎(1)必须删去的是: ‎ ‎(2)不能删去的是: ‎ ‎20.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6分)‎ 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 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答: ‎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4 CBAA 二、5-7 CBB 三、8-10 DCD 四、‎ ‎11.(1)现在成为百姓的祸害,使酷吏的过失,而劳民伤财并不是体恤百姓的根本方法。‎ ‎ (2)大多数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贰心,如果害怕皇帝的威严而不坚持正义,我即使死,也不改变我的志愿。‎ ‎12.(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有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觉察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相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13.(1)以为轮 虽有槁曝 使之然也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 (2)哀民生之多艰也 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 多歧路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 ‎14.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用意: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顽强意志。‎ ‎15.(1)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 ‎ (2)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练意志。‎ ‎16.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 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 ‎17.以戈壁石来代表大西北将自己与大西北的感情浓缩于对一块戈壁石的感情上,以小见大,深化主旨。‎ 六、‎ ‎18.①将惊悉改为获悉 ②将造访改为探望 ③将阁下改为您老 ④将馈赠改为敬献 ‎19.(1)必须删去的是⑤ 不能删去的是③④⑥⑦⑨⑩‎ ‎20.梦想轻盈,绮丽,就如一颗流星,划亮整个夜空。‎ ‎ 现实真切,朴实,仿佛步步足迹,踏遍人生旅程。‎ 七、作文。‎ ‎ 略 ‎2006年普通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广东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禅让 阐明 嬗变 煽风点火 潸然泪下 B.庇荫 纰漏 毗连 筚路蓝缕 蚍蜉撼树 C.侍奉 对峙 吞噬 恃才傲物 舐犊情深 D.湍流 祥瑞 揣摩 惴惴不安 气喘吁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竣工 缜密 水蒸气 寸草春晖 漫山遍野 B.沧桑 销蚀 势利眼 卑恭屈膝 瑕不掩瑜 C.犒赏 装帧 水龙头 纷至沓来 民生凋蔽 D.毕竟 旋律 侯车室 摩拳擦掌 天崩地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B.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C.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中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到耻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午知识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单纯而彻底,这是因为它的论证不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因素。古典自由主义效率论证的理论认为,效率主要来自市场的自由竞争,受其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就说,财富来源于人们竞争性的劳动。人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去追求财富,是国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使自己拥有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扩张,所以根本不需要国家或者法律来操心人们的经济事务。只要不约束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利益追求,那么市场自然就会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每个人肯定会把自己寻求财富和利益的行为发挥到极致,使之尽可能符合经济理性和要求。‎ 不过,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有很大的欠缺。因为它只关注效率的生产性和积累性方面,它只考虑到个人的求利行为动机及其经济理性化程度,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其他可能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因素(如追求社会荣誉)或环境因素(如社会政策)。此外,在许多情况下,个人行为的经济理性并不能自然导致整个社会行为的经济合理性。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以致发生将生产出来的牛奶倒进大海这类事件。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恶果。这种经济无序状态来自于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非理性。所谓个人的经济理性是以自我目的为核心来推理、论证的。这种个人的经济理性就个人的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可见,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没有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的因素,无法提供一种完备而有效的经济效率论证体系。还值得一提的是,古典自由主义不但假定人是自私的,而且也假定自然世界的物质资源是无阻可用的。对资源有限性事实的忽略,导致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付出了过于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造成现代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5.下列不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观点的一项是 A.人具有利己的本性,在竞争中追求的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B.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才不遗余力地追求财富。‎ C.个人经济理性以自我目的为核心,这从个人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 D.个人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能使市场的资源配置自然地达到最佳,每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会最大限度的符合经济理性的要求。‎ ‎6.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典自由主义鼓励个人财富的扩张,不主张国家或法律干预个人事务。‎ B.亚当·斯密认为“看不见的手”推动着人们通过竞争性的劳动追求自我利益,并使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调整到最佳。‎ C.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说明,个人经济行为的非理性会导致市场萧条的恶果。‎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杜环,字叔循。其先诽谤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书,重然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薛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附舟诣谭。谭射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因访一无家所在,问:“一元今无恙否?”道上人对曰:“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中。”‎ 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座,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禽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付,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愿母无他恩。”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腾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禽。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越十年,环异地逢其子伯章,泣渭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竞给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遂率。环具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沉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了哉 ‎(选自明·宋濂《杜环小传》,有改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然诺,好周人急                                     救济 B.母如其言,附舟诣谭                                  往见 C.谭谢不纳,母大困                                     道歉 D.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给……吃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竟给以他事辞去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B.因访一元家所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 秦王为赵王击缶 ‎10.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常允恭之母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故人之子杜环.‎ B.      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殷勤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服侍张氏,使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 C.      常伯章担心母亲年老不能走路,竟然找了个借口来欺骗母亲,丢下她不管,离开了杜家.‎ D.     作者被杜环关爱他人,善始善终的事迹所感动,因而撰文予以表彰,并在文中一再用对比手法表现杜环重情重义的高尚情操.‎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17分)‎ 四、(21分)‎ ‎12.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②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2)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并写出相关作家的诗文篇名。(两题任选一题)(6分)‎ ‎(1)①群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②写出杜甫“三吏”、“三别”史两篇作品的名称。‎ ‎(2)①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②写出柳宗元两篇散文作品的名称。‎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云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麝香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 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时,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不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结束了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声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进,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结束了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回来。他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云,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时的夕粝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是最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了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它能使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掷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押运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麝香,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 六、(15分)‎ ‎19.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4分)‎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个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20.科学家培根等人曾提出一种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如下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这一模式。(5分)‎ 观察(经验事实)归纳科学定律验数(征文)科学理论  解释和预见 ‎21.北京、广州等城市最近兴起了一种名为“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一些公共场所书架上的图书贴着纸条,纸条上写着“您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请把它放回‘漂流书架’;您如果有想‘放漂’的图书,也可随时上架”。请你也“放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一本,写一段话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提醒他继续参与“图书漂流”活动。要求字数在9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6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雕麝香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 雕像逐渐成型,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 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 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 请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琮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答案 ‎(广东卷)‎ ‎1.D 2.A 3.D 4.D 5.C 6.B 7.D 8.C 9.B 10.A 11.B ‎ ‎  12.(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 ‎  (2)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 ‎  (3)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到罢了。”‎ ‎  13.(1)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  14.(1)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②《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  (2)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  ②《小石潭记》《愚溪诗序》《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等 ‎  15.窗台上:衰败的藤草 ‎ ‎  书桌上:玻璃灯罩、苏格拉底的小雕像、一丛笔杆、四方的镇尺 ‎  书架上:《傅雷文集》、泥公鸡 ‎  16.抛:扔,投掷之意。表现了夕阳慷慨的、毫不吝啬地将它所有的光芒送给人间。‎ ‎  挪:挪动,表明夕阳将要下山,表现了夕阳对书架和传统文化的依恋。‎ ‎  (其余两个略)‎ ‎  17.(1)答题要点:“我可以永存”答题时应突出文字能够准确记忆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应突出哲人只能解释昨天,而不能对我们今天的商品世界提出醒世之言。‎ ‎  (2)答题要点: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忧虑和无奈。‎ ‎  18.要点提示:“神奇”一是指在夕阳光线的照射下使书房中的所有事物都分外美丽,创造了无比神奇的境象。二是夕阳照射在书架和书桌上,让我展开联想,思索艺术与人生。‎ ‎19.书法、意象、体味、神髓 ‎20.答题要点:在大量地观察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相关的科学定律,通过实践检验形成科学理论,凭借科学理论指导可以演绎、推断诸多现象,预见发展趋势。‎ ‎  21.作答要点:  (1)要注意抓住“放漂”一书最鲜明最突出的特点。如内容的、主题的、语言的、手法的,等。‎ ‎  (2)为能有效吸引读者兴趣,语言上要注意简洁、生动,有感染力。可考虑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 ‎  (3)除了简要评介图书外,还应有提醒其他读者继续参与该活动的内容。‎ ‎(4)注意按要求控制字数。‎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 语文(黑龙江、吉林、内蒙、贵州等)‎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考试结束后,交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嘉奖 誓死如归 奏效 越俎代疱 B.慰籍 弱不经风 整饬 历久弥新 C.真谛 既往不咎 小憩 举步为艰 D.体恤 提缩挈领 端倪 磬竹难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B.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C.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呤人乐观。‎ D.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    ,    。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 ‎②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 ‎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双双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 ‎④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 ‎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 ‎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住夺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定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住流用水、客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三岁时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中援世界文化遗产。‎ ‎5.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河堤决口,泥沙淤窝,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 本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下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不能超过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的肯定和保护。‎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8-10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荀栾布列传》)‎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霸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匿僕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节“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①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樊哙可斩也!‎ ‎③高帝将兵四十余力众,困于平城。‎ ‎④此人必有以卧欺陛下者。‎ ‎⑤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季布乃大飞鸣,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子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摇动引历史故事,认为铁证如山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握手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1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肉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译文:                                 ‎ ‎               ‎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译文:                                 ‎ ‎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答:                                 ‎ ‎               ‎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                                 ‎ ‎               ‎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丞相祠堂何处寻,        。       ,      。‎ 三顾频频天下计,       。      ,长使英友邻泪满补襟。(杜甫《蜀相》)‎ ‎(2)亲贤臣,这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枯藤老树昏,        ,古道西凤瘦马。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恩》)‎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绵绵土 牛汉 ‎  那是个不见落日和霞光的灰色的黄昏。天地灰得纯净,再没有别的颜色。 ‎ ‎  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 ‎ ‎  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不要以为沙漠是苍茫而干涩的,年轻的梦都是甜的。由于我家族的历史与故乡走西口的人们有说不完的故事,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着血缘关系似的向往沙漠,我觉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壮最不可驯服的野地方。它空旷得没有边沿,而我向往这种陌生的境界。 ‎ ‎  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的沙漠上。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 ‎  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辞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说的意思。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神话。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还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 ‎ ‎  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我的仙园姑姑那双大而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她常常说这句话。 ‎ ‎  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一般。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神秘。 ‎ ‎  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说:“限你两天扫一罐绵绵土回来!”“做什么用?”我真的不明白。 ‎ ‎  “这事不该你问。”祖母的眼神和声音异常庄严,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时那种虔诚的神情,“可不能扫粗的脏的。”她叮咛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 ‎ ‎  我当然晓得,连麻雀都知道用窗棂上的绵绵土朴楞楞地清理它们的羽毛。 ‎ ‎  两三天之后我母亲生下了我的四弟。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躯,红润润的,是绵绵土擦洗成那么红的。他的奶名就叫“红汉”。 ‎ ‎  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 ‎  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 ‎  我相信故乡现在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我祝福他们。我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1988年10月 ‎14.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4分)‎ 答:                                 ‎ ‎               ‎ ‎15.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6分)‎ 答:                                 ‎ ‎                                   ‎ ‎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恩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5分)‎ 答:                                 ‎ ‎               ‎ ‎17.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7分)‎ 答:                                 ‎ ‎               ‎ ‎18.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麽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5分)‎ 魔术这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王乐泉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魔 术 是 ‎19.‎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奠基。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对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要求方位表述准确,用语富于变化。(5分)‎ ‎20.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全国卷Ⅱ)‎ 一、1 B 2、A 3、D 4、C 二、5、D 6、C 7、A 三、8、A 9、D 10、B 四、11、(1)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 ‎(2)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它呀。‎ ‎12、(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 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13、(1)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桥流水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五、14、细柔,温暖,金黄色,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15、(1)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祥地。‎ ‎(2)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 ‎16、母体——绵绵土——故乡 ‎17、(1)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 ‎(2)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讲述了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18、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出现、消失或产生奇妙变化的一种杂技。‎ 或:以迅速敏捷的技巧或用特殊装置把实在的动作掩盖起来,使观众感觉到物体忽有忽无,奇幻莫测的一种杂技。‎ ‎19、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建在奥林匹克公园内,西傍奥远水系,南望奥运主体育场,北邻森林公园。‎ ‎20、例: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七、21(略)‎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全国卷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D)‎ ‎ A.啜泣 层峦叠嶂 嗑碰 义愤填膺 ‎ B.辑拿 额手称庆 坍塌 班师回朝 ‎ C.秸秆 大有稗益 赘述 披肝沥胆 ‎ D.摩娑 厝火积薪 巨擘 见风驶舵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 ‎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5.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B)‎ ‎ 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 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 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的气候。‎ ‎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 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竭,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 ‎[注]①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②摙(liǎn):担运。③糗(qiǔ):干粮。④近畿(jī):京城附近地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远与恢素善 善:友好。‎ ‎ B.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崇尚。‎ ‎ C.视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C)‎ B.‎ D.‎ A.‎ C.‎ ‎ 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 ‎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 ‎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 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有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II卷共4页,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 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2)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译文:在几个郡待过,遇见会引发贪欲的事,始终不改变自己心性,妻子女儿挨饿受冻,如同极贫穷的人。‎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分为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 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不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 那时是春未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得泼在为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 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 我深深得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 他开颜得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得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做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得从童年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注] ① 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 ‎14.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1)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2)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15.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1)“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2)“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3)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16.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6分)‎ ‎ 答:(1)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2)“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3)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 答:(1)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2)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六、(15分)‎ ‎18.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4分)‎ ‎ 语言的形式, ① 能是美的, ② 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③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④ 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⑤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 ⑥ 二者这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①之所以 ②因为 ③所以 ④也 ⑤尽管 ⑥但是 ‎ ‎19.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个字。(5分)‎ 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 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比较高的乐器。‎ 二 胡 是 胡 琴 的 一 种 ‎,‎ 由 琴 杆 ‎、‎ 琴 弦 和 蒙 着 蟒 皮 ‎(‎ 蛇 皮 ‎)‎ 的 琴 筒 构 成 ‎,‎ 用 马 尾 琴 弓 演 奏 ‎,‎ 声 音 低 沉 圆 润 ‎,‎ 是 深 受 中 华 民 族 喜 爱 的 乐 器 ‎。‎ ‎20.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写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6分)‎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每句2分,其中比喻贴切给一分,比拟贴切给一分。三个句子无内在联系,酌扣一分。‎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60分)‎ ‎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作 文 评 分 表(供评分人填写)‎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掺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目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峥嵘 狰狞 慎重 缜密周全 B.诅咒 趔趄 狙击 神情沮丧 C.讥诮 眉梢 俏丽 峭拔刚劲 D.辍笔 啜泣 拙劣 相形见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 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考古学家对两干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文。‎ 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沈:弄脏。②狃:因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询问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友好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 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心恚愤而无如何 何前是而今非也 B. .‎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以是益疑狐妄 C. .‎ 郭具言所苦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D. .‎ 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3分)‎ A.‎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 .‎ 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 于是渐不信孤 C. .‎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 .‎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间关莺语花底滑, 。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 ‎(4) ,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盔盟是奏{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讨辛茅蒺询。《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 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泥泞 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6.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17.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5分)‎ ‎18.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天分?勤奋?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还是思想?‎ 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外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 ‎(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 ‎19.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4分)‎ ‎20.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5分)‎ ‎21.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下面是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6分)‎ 乒乓球 田 径 篮 球 游 泳 ‎23.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粤剧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90字(含标点符号)。(6分)‎ 粤剧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清朝顺治之后,以梆子、皮黄为基础,融合弋阳腔、昆曲之长,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南方的一大剧种。它的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民间说唱音乐。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和乙反线之别: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高胡等民族乐器,后来加进了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对增强戏剧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粤剧的行当,原只有生、旦、丑、末、净等十个,后来生角又演变为文武生、武生、小武等。粤剧是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8题、13题每题3分,多选、错选不给分,12题6分,多选不给分,选对一项给3分。‎ 题号 卷别 ‎1‎ ‎2‎ ‎3‎ ‎4‎ ‎5‎ ‎6‎ ‎7‎ ‎8‎ ‎12‎ ‎13‎ A卷 B C A B D D B C AC D ‎9.(9分)‎ ‎1、(3分)‎ ‎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2、(6分)‎ ‎①(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但:只是,仅仅。‎ ‎② 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 德:感激,感恩 ‎10.(6分)‎ ‎(1)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的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11.(6分)‎ ‎(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3)奈何取之尽淄铢 用之如泥沙 ‎(4)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14.(4分)‎ 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 ‎15.(5分)‎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 一个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16.(4分)‎ 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 ‎17.(5分)‎ 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使人自然回忆起了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自然使人想起了土地的广博与祖国的含义。‎ ‎18.(6分)‎ 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19.(4分)‎ 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 ‎20.(5分)‎ 能摒弃世俗观念,有“大爱之心”,有献身艺术的精神;有坚持原则的勇气;有“赤子之心”(真诚)。‎ ‎21.(6分)‎ 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的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和再创造)。‎ ‎22.(5分)‎ (1) 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而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扣入篮筐。‎ (2) 东方神鹿王军霞像离弦之箭冲出了对手的“包围”——她将里贝罗们意义抛在了身后,在万米跑到上展现了万米红霞。‎ ‎23.(5分)‎ 所给材料按内容分为概念、起源与形成、唱腔(唱、调)与伴奏、行当四个部分。‎ ‎(1)粤剧是吸收梆子、南戏等元素而形成的最具有广东特色的剧种。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唱、调还有细分,伴奏用二旋等乐器;行当分生旦净末丑等十余种。‎ ‎(2)粤剧是以梆子、二黄为基础,融合昆曲、南音等形成的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乙反线之别,伴奏用二旋等乐器;行当分生旦净丑等。‎ ‎(3)粤剧是起源于明代,受昆曲、南戏影响,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唱分大喉、平喉、子喉,调有正线、反线等。伴奏用二旋等乐器;行当分生旦净丑等十余种。‎ ‎24.(60分)‎ ‎1、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 ‎2、记叙、描写、议论或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力。‎ ‎3、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4、调动语言及知识积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准确、鲜明、生动。‎ 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 ‎50分 内容25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立意不当 没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发展等级 ‎10分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 语言表现力强 ‎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 语言表现力较强 ‎ 见解、构思较新 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语言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句子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II 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D)‎ A、数落(shǔ) 多财善贾(gǔ) 传记(zhuàn) 杳无音信(miǎo)‎ B、毗邻(bì) 前后相属(zhǔ) 侍侯(shì) 洁身自好(hào)‎ C、便笺(qiān) 人才济济(jǐ) 静谧(mì) 博闻强识(zhì)‎ D、混淆(xiáo) 信手拈来(niān) 徜徉(cháng) 稳操胜券(qu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 ,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A、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B、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一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C、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D、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4、下列各句中,必须删去加点的词的一句是 (C)‎ A、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平均购房面积的下降,一方面是政策作用的显现,一方面也说明了购房人更加趋于理性。‎ B、对于有1.28亿人口的日本来说,这个销售量,相当于每1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这种高热量的食品。‎ C、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将联合对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D、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评估的55个经济体中,中国内地的竞争力在前一年度的基础上提高了3位,升至第15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生物多样性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它是由地球上生命以其环境相互作用并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进化而形成的,是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成分之一。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意义难以估量。因此,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签署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一项全球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宣言,目的是为了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了生物多样性的固有价值,尽最大可能维持、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 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许多热带岛屿和其他一些陆地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境内地表复杂,使得这里生存的生物种类最多。‎ 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原因,难以计数的生物已经灭绝,现存的500—1000万种生物仅是过去曾经生活过的几十亿种中的少数幸存者。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被破坏,由此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弥补的。这不只是直接减少了人类可利用的生物资源,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一般认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础,生物等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保护不力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因此,采取有利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5.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 生物物种的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 B.生物多样性是在漫长的演变进化中,由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在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群体的总称。‎ D.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A. 水热条件、地形以及地理的隔离程度等因素,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B. 地球上多数生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C.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 D. 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 B.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定,将使现有的生物都得到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 C. 由生物物种多样性分布不均的原因得知,沙漠和极地地区的生物物种比较贫乏。‎ D.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弥补物种的缺失。‎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C )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 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 暴: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 D、姑息重荣不能诘。 诘:追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 ( B )‎ 天子宁有种邪 A、‎ 重荣箕踞慢骂 兵强骊壮者为之尔 B、‎ 屈中国以尊夷狄 重荣诱之入塞 C、‎ 而充无厌之欲 重荣怒,执拽剌 D、‎ 此晋万世耻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B )‎ 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杀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已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和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D、安重荣肖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译文: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 ‎(2) 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译文: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北冥有鱼, 其名曰鲲 。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 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2)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第II卷(120分)‎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海南杂忆 矛盾 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原以为这个地方是一条陆地,突入海中,碧涛澎湃,前无去路。但是错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谓“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边,相去二三十步。当然有海,就在岩石旁边,但未见其“角”。至于“天涯”,我想象得到千数百年前古人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但是今天,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沿途还有盐场、铁矿等等:这哪里是“天涯”?‎ 出乎我的意外,这个“海角”却有那么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我们看到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浪打风吹,石面已颇光滑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轻扑打着岩根。我们当时说笑话:可惜我们都老了,不然,一定要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 这些怪石头,叫我想起题名为《像耳山》的苏东坡的一首五言绝句:‎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遗!‎ 我翻阅过《道光琼州府志》,在“谪宦”目下,知谪宦始自唐代,凡十人,宋代亦十人;又在“流寓”目下,知道隋一人,唐十二人,宋亦十二人。明朝呢,谪宦及流寓共二十二人。这些人,不都是“补天遗”的“道旁石”么?其中有大名震宇宙的李纲、赵鼎和胡铨。这些名臣,当宋南渡之际,却无缘“补天”,而被放逐到这“地陷东南”的海岛作“道旁石”。千载以下,真叫人读了苏东坡这首诗同声一叹!‎ 经营海南岛,始于汉朝。大概从唐朝开始,这块地方被皇帝看中了,作为放逐罪人的地方。可是宋朝更甚于唐朝,宋太宗贬逐卢多逊至崖州的诏书,就有这样两句:“特宽尽室之诛,止用投荒之典。”原来宋朝皇帝把放逐海南岛视为仅比满门抄斩罪减一等,你看,他们把这个地方当作怎样的“险恶军州”!‎ 只在人民掌握政权以后,海南岛才别是一番新天地。兴隆农场是归国华侨经营的一个大农场。以前这里没有的若干热带作物,如今都从千万里外来这里安家立业了。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万里投荒,为人作嫁,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南海大岛安家立业,却不是“道旁石”,而是真正的补天手了!‎ 我们的车子在公路上扬长而过。时令是农历岁底,北中国的农民此时正在准备屠苏酒,在暖屋里计算今年的收成、筹划着明年的夺粮大战吧?但是眼前,这里,海南,我们却看见一望平畴,新秧芊芊,嫩绿迎人。这真是奇观。‎ 还看见公路两旁,长着一丛丛的小草,绵延不绝。这些小草矮而丛生,开着绒球似的小白花。我忽然想起明朝正统年间王佐所写的一首五古《鸭脚粟》了。我问陪同我们的白光同志,“这些就是鸭脚粟吗?”‎ ‎“不是!”她回答,“这叫飞机草。刚才路旁就有鸭脚粟。”我问鸭脚粟今作何用,‎ ‎“不是!”她回答,“这叫飞机草。刚才路旁就有鸭脚粟。”我问鸭脚粟今作何用,‎ 她说:“喂畜牲。可是,还有比它更好的饲料。”我说,明朝时候,老百姓把它当作粮食。‎ 然而,王佐还有一首五古《天南星》:‎ 君有天南星,处处入本草。夫何生南海,而能济饥饱。八月风飕飕,闾阎菜色忧。南星就根发,累累满筐收。‎ 这就是说,老百姓所得,尽被搜刮以去,不但靠鸭脚粟过活,也还靠天南星。怪不得王佐在诗的结尾用了这样“含泪微笑”式的两句:‎ 海外之美产,中原知味不?‎ ‎1963年5月13日 ‎14.作者到了“天涯海角”,为什么却说“这哪里是天涯” ?又为什么开玩笑说“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6分)‎ 答:①“天涯”本意是天之尽头,作者也以为前无去路,如今却名不副实,岛上交通比较发达、方便。‎ ‎②“海角”原来是奇拔的岩石,这出乎作者的意料。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联想。此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适合谈情说爱。‎ ‎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4分)‎ 答:“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 “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补放逐的古代名臣。‎ ‎16.作者认为,王佐诗的结尾“海外之美产,中原知味不?” 是“含泪微笑”式的,为什么?(4分)‎ 答:天南星本是一种草药,当地老百姓无以为生,拿它充饥,情状悲惨。王佐似乎赞美了天南星是海南独有的“美产”,但实际上是对搜刮百姓行为的反讽。‎ ‎17.为了表现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8分) ‎ 答:古代的海南岛被当作险恶之地,流放到此的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 海南岛成为新天地,归国华侨在此安家立业,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 古时候老百姓把鸭脚粟、天南星当作粮食,生活很悲苦;现在的农民用它喂畜牲,且有比它更好的饲料。 ‎ 六、(15分)‎ ‎18、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① , ② ,人口不过二十万, ③ , ④ , ⑤ ,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 ⑥ ;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一木一石无不浸润音乐的魅力。‎ a、面积不过八十公顷 b、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 c、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 d、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 e、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f、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答案:b a e d c f ‎19、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5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 ① 改为 ② ;‎ ‎(2)将 ③ 改为 ④ ;‎ ‎(3)将 ⑤ 改为 ⑥ ;‎ ‎(4)将 ⑦ 改为 ⑧ ;‎ 答案:(1)家父 改成 您父亲或令尊 ‎ ‎(2)犬子 改成 儿子 ‎(3)小有名气 改成 很有影响 ‎ ‎(4)有幸 改成 应邀 ‎20、2008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图案,寓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之意,请以“祥云与奥运”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不超过50字。(6分)‎ 答案:内容符合要求给2分,修辞方法使用恰当给3分,表达顺畅给1分,每超过5个字扣1分,最多扣2分。‎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绝密 ★ 启用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悬想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刍议(chú) 条分缕析(lǘ) 圈养(quān) 愀然不乐(qiǎo)‎ B.倏忽(shǖ) 越俎代庖(páo) 牛虻(máng) 自惭形秽(huì)‎ C.靛蓝(dián) 毁家纾难(shū) 干涸(hé) 白头偕老(xié)‎ D.手帕(pà) 相互龃龉(yǔ) 麾下(huī) 探本溯源(shuò)‎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 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 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确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确气息。‎ B. 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 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确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 D. 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历度有待加强。‎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 , , ,‎ ‎ , , 。‎ ① 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 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 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 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 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盖天说与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其实,盖天派还创制了一种盖天图仪,同样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盖天图仪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却鲜有提及,所以今天仍有必要介绍和探讨。‎ ‎ 盖天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天文学理论,传说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经》说:“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古人于伞盖之下,仰观其形有若天穹,于是绘制星辰图像于其上,就成为一幅盖天图。与盖相类者有笠,笠无柄,顶戴于头遮日防雨。用笠制作法天之器,作用于盖相同。故有“盖笠”一词。但笠小盖大,盖上可以绘制更多星辰,这大约就是后代多称“盖天”的原因吧。‎ ‎ 盖天图仪之形与天穹相似,人可站立其下仰视,也可以回转盖图以示天空星辰旋转,还可以斜置以演示北极倾斜之状。既简单又直观,可谓古人法天最理解的器具。这种图,天区星度布局比较均匀,完全不像后来的平面盖天图误差那么大。但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就相似的车盖等来探讨其形制《隋书》中记有一辆南齐帝车:“及平齐,得其舆辂,藏于中府。……有乾象辇,羽葆圆盖,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街云罕。”乾象即天象,这正是盖天图仪的形制。另一类盖天图绘于古墓葬中,汉至隋唐的许多墓室设为穹顶,上绘天象,虽稍简陋,但屡见不鲜。‎ 流传于古籍中的平面盖天图,则是将球面图形加以平面化,其好处是制作简易,方便携带。但这样一来所绘星位必然因照顾角度而牺牲距离,而与实际天象不合,于是广受诟病。其实,在表现天象方面,浑天派也有缺点。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目视星空的反象,相当于人从天外向下俯视。从这一点说,它还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 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由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盖天图仪遂长期为人们的忽视。今天再进行浑天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摘编自秦建明《盖天图仪考》)‎ ‎5.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天学派跟浑天学派一样,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流学派,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 B.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以及盖天学派的圭表在历史上备受推崇,广为世人所知。‎ C.盖天图仪和浑天仪等,都是古代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的重要天文仪器。‎ D.盖天图仪是盖天学派创制的,这一仪器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但后人却鲜有提及。‎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天文学理论的盖天说诞生甚早,在春秋时代周朝人所著的《周髀算经》中就有“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说法。‎ B.盖天图仪状如伞盖,上绘日月星辰,人可站立其下仰视。盖图可以旋转、倾斜,演示星辰运动状态。‎ C.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实物已经的失传,但在古人的车盖、墓室穹顶上仍绘有盖天图,形制与其相似。‎ D.平面盖天图虽然所绘星位因照顾角度而牺牲了距离,但是比起浑象来,仍然显得直观形象,而且容易携带。‎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盖天图”是说像伞盖一样的天象图,但古代也有用笠制作的法天之器,所以应该也有以“笠”为名的图。‎ B.虽然从古人车盖和墓室穹顶上所绘制的盖天图可以探知古代盖图仪的主要形制,但是盖天图仪原物必定更加复杂。‎ C、正因为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人们目视星空的反象,所以浑象上星辰的位置、距离也不符合实际天象的。‎ D.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最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盖以仰视,浑以俯视,应该说两者各具其妙。‎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秦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 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绝密ê启用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第Ⅱ卷共5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得分 评卷人 四、(23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待哺于东南之特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 ‎ ‎ ‎ ‎(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 ‎ ‎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间 作 四 首 (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 ‎ ‎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 ‎ ‎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西望夏口,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锦城虽云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得分 评卷人 五、(22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 一到敦煌,我就想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 古阳关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需,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尖砚”‎ 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4.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 答:‎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答:‎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答:‎ ‎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 答:‎ ‎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六、(15分)‎ ‎18.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______改为______;(2)将______改为______;‎ ‎(3)将______改为______;(4)将______改为______ 。‎ ‎19.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5分)‎ 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我们不能选择 ,但我们能够选择 ‎ ‎ 。‎ ‎20.红星中学高一(2)班将召开“畅想奥运”的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50个字左右。(6分)‎ 各 位 同 学 ‎,‎ 今 天 我 们 召 开 一 个 ‎“‎ 畅 想 奥 运 ‎”‎ 的 主 题 班 会 ‎。‎ ‎50‎ 希 望 大 家 踊 跃 发 言 ‎,‎ 表 达 我 们 对 奥 运 会 的 祝 福 与 期 望 ‎。‎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振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求援队和国际求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求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2、B 3、A 4、B 二、(9分,每小题3分)‎ ‎5、B 6、A 7、C 三、(9分,每小题3分)‎ ‎8、A 9、B 10、D 四、(23分)‎ ‎11、(10分)‎ ‎(1)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2)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 ‎12、(8分)‎ ‎(1)“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13、(5分)‎ ‎(1)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 固一世之雄也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不如早还家 侧身西望长咨嗟 ‎ 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五、(22分)‎ ‎14、(4分)‎ ‎ 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 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 ③王维《渭城曲》中对古阳关的咏叹 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15、(6分)‎ ‎(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3)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诗情。‎ ‎16、(6分)‎ ‎①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②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③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17、(6分)‎ ‎ 第一问:‎ 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第二问:‎ 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六、(15分)‎ ‎18、(1)“惠顾”改为“浏览”;‎ ‎(2)“你”改为“贵”;‎ ‎(3)“可”改为“请”;‎ ‎(4)“洽谈”改为“联系”‎ ‎19、示例:‎ 要不要灾难 对待灾难的态度 七、(60分)‎ ‎21、(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个别语句较深刻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级 特征20分 有创意 较有创意 略有创意 个别地方有新意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全国Ⅱ)‎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悬想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迸发(bèng) 不掘不挠(ráo) 怆然(chuàng) 婀娜多姿(ē)。‎ B.跻身(jī) 岿然不动(kuī) 女娲(wō) 谆谆教导(zhūn)‎ C.恫吓(xiàhè) 病入膏肓(huāng) 浣衣(huàn) 神情尴尬(gà)‎ D.粗糙(cāo) 徘徊观望(huáihuái) 糟粕(pò)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小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 , ,‎ ‎ , 。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 ‎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 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 ‎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 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 ‎⑤无需人为干预 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①③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明朝禁用金银交易,到了明后期,白银则已经通行于全社会。迄今为止,对于这一货币化过程,中外学术界无不以《明史》正统初年明英宗“‎ 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的诏令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推行的结果。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白银迅速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到了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 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是日本,虽然日本出产的金银在16世纪中叶以前就有向外出口的记载,但那时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情况的转变是自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当时,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到日本九州。它们的目的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有需求就有开发和供给。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银矿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白银独占重要地位,而对中国丝与丝织品的巨大需求,则构成了银产量激增的日本方面的原因。在美洲方面,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时,最早寻找的是黄金,但也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且产量激增。当时达到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几乎立刻了解到中国商品对于他们的意义,立即开始与中国海商的贸易。美洲白银不仅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也从欧洲运至印度,再流到中国,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水银、麝香、朱砂等。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 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走向商品经济转变,同时也使中国更多更主动地走向世界。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摘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5.下列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明初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因此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并没有开始。‎ B.正统初年明英宗颁布“弛用银之禁”的诏令,表明白银开始货币化。‎ C.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 D.明代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明代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 B.1 6世纪中叶以前日本向中国输出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白银并不占主要地位。‎ C.戈迪尼奥之所以称中国为“吸泵”,是因为明代中国吸纳了全球数量庞大的白银。‎ D.白银货币化标志着中国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和中国商品的进一步走向世界。‎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16世纪中叶以后,在日本各种输出品中,最受中国欢迎并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银。‎ B.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寻求黄金,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矿产是黄金。‎ C.美洲白银不仅从菲律宾,也从欧洲经过印度流入中国,这就带动了更多地区的贸易。‎ D.晚明时期,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是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正确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昙首“受赏识”和“善治家”的一组是 ‎ 昙首有识局智度 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 A. B.‎ ‎ 一毫不受于人 妇女不得为饰玩 ‎ 诛徐羡之等,平谢晦 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 C. D.‎ ‎ 闺门之内,雍雍如也 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 ‎10.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昙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优秀,兄弟间分财产,他只拿取图书,从军后随高祖外出,高祖要众人赋诗,昙首先写成,王弘对他评价甚高,高祖也很高兴。‎ B.王昙首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同时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询昙首,昙首果然在平定国难中贡献很大。‎ C.王昙首在平定谢晦事中有功,当时封赏他的诏书已经拟就,但昙首婉拒不受,认为自己虽尽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爱。也无法面对史臣。封赏事于是搁置下来。‎ D.王昙首看出义康为权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坚持要求调任吴郡。太祖打算重用昙首,未答应他的请求。昙首劝说其兄王弘让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第II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译文:‎ ‎(2)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登高而招, ①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② ,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③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④ ,而绝江河, ⑤ ,善假于物也。‎ ‎—— 《荀子·劝学》‎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①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 ‎ ‎。(《孟子·告子上》)‎ 长桥卧波, ③ ?复道行空, ④ ? ⑤ ,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马 缨 花 季羡林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迎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但是,一到晚上,当我孤零一个人走回这个所谓家的时候,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花开也是常有的事,开花有香气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但是。在这样的时候和地方,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 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 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 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了我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 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记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 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选自《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日 ‎14.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4分)‎ 答:‎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答:‎ ‎(2)即使是在深夜里,我看到的马樱花也仿佛总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下一样。‎ 答:‎ ‎16.作者为佬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6分)‎ 答:‎ ‎17.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 答:‎ 六、(15分)‎ ‎18.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19.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5分)‎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本刊的支持,进一步地提高本刊的质量,更好有满 ‎ ① ② ③ ④‎ 足大家的阅读要求,现本刊拟决定开展读者调查活动,读者意见已附在本期中,本刊希望广 ‎ ⑤ ⑥ ⑦ ⑧ ‎ 大读者认真地填写读者意见,并及时寄回本刊编辑部。‎ ‎ ⑨ ⑩ ‎ ‎(1)必须删去的是: ‎ ‎(2)不能删去的是: ‎ ‎20.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6分)‎ ‎ 一朵浪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是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是一部欢乐生命的乐章。‎ 答:‎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 1、D 2、C 3、C 4、B 二、(9分,每小题3分)‎ ‎ 5、C 6、A 7、D 三、(9分,每小题3分)‎ ‎ 8、C 9、B 10、B 四、(23分)‎ ‎11、(10分)‎ ‎(1)(5分)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使怯懦者具有坚强的意志。‎ 译出大意给3分:“从”、“自”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译出大意给3分:“衅难”、宾语前置句式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2、(8分)‎ ‎(1)(3分)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 答出由雨丝想到“网”的给1分,“网春”有留住春天意思的给1分,想象、比喻生动、新奇的给1分。‎ ‎ 意思答对即可。‎ ‎(2)(5分)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和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答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情绪的,给2分,没能答出“政治上失意”的,最多给1分;能从一、二两句的分析中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从三、四两句的分析中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的,经3分。‎ 意思答对即可。‎ ‎13、(5分)‎ ‎(1)臂非加长也 声非加疾也 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2)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五、(22分)‎ ‎14、(4分)‎ ‎①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 ②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菜”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15、(4分)‎ ‎(1)(2分)‎ ‎①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 ②暗示了环境的幽深。‎ ‎(2)(2分)‎ ‎①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里,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 ‎②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 每答对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16、(6分)‎ ‎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 ‎ ‎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 每答对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17、(8分)‎ 第一问(4分):‎ ‎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 ‎②“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 每答对第一点给2分,第二、三两点每答对一点给1分。‎ 第二问:(4分)‎ ‎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 ‎②作者通过写对观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六、(15分)‎ ‎18、(4分)‎ ‎(1)“两位”删去,或改为“二人”、“两人”、“两个”。‎ ‎(2)“他”改为“杨先生”。‎ ‎(3)“拜读”改为“看”。‎ ‎(4)“大作”改为“作品”。‎ 每找出并改对一处给1分:只找出而未修改或修改不恰当的,不给分。‎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合理程度酌情给分。‎ ‎19、(5分)‎ ‎(1)①⑥⑧‎ 每答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按前三处评分。‎ ‎(2)②⑤‎ 每答对一处给1分,超过两处按前两处评分。‎ ‎20、(6分)‎ 内容贴切给2分,三句构成排比给2分,语意逐步加强给2分。‎ 七、(60分)‎ ‎21、(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2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以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为准,可以不引用原材料的文字。‎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 (5)论据充足 (6)形象丰满 (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 (9)句式灵活 ‎ ‎(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 (13)材料新鲜 ‎ (14)构思新巧 (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 (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酌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绝密 ★ 启用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悬想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刍议(chú) 条分缕析(lǘ) 圈养(quān) 愀然不乐(qiǎo)‎ B.倏忽(shǖ) 越俎代庖(páo) 牛虻(máng) 自惭形秽(huì)‎ C.靛蓝(dián) 毁家纾难(shū) 干涸(hé) 白头偕老(xié)‎ D.手帕(pà) 相互龃龉(yǔ) 麾下(huī) 探本溯源(shuò)‎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 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 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确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确气息。‎ B. 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 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确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 D. 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历度有待加强。‎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 , , ,‎ ‎ , , 。‎ ① 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 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 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 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 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盖天说与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其实,盖天派还创制了一种盖天图仪,同样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盖天图仪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却鲜有提及,所以今天仍有必要介绍和探讨。‎ ‎ 盖天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天文学理论,传说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经》说:“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古人于伞盖之下,仰观其形有若天穹,于是绘制星辰图像于其上,就成为一幅盖天图。与盖相类者有笠,笠无柄,顶戴于头遮日防雨。用笠制作法天之器,作用于盖相同。故有“盖笠”一词。但笠小盖大,盖上可以绘制更多星辰,这大约就是后代多称“盖天”的原因吧。‎ ‎ 盖天图仪之形与天穹相似,人可站立其下仰视,也可以回转盖图以示天空星辰旋转,还可以斜置以演示北极倾斜之状。既简单又直观,可谓古人法天最理解的器具。这种图,天区星度布局比较均匀,完全不像后来的平面盖天图误差那么大。但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就相似的车盖等来探讨其形制《隋书》中记有一辆南齐帝车:“及平齐,得其舆辂,藏于中府。……有乾象辇,羽葆圆盖,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街云罕。”‎ 乾象即天象,这正是盖天图仪的形制。另一类盖天图绘于古墓葬中,汉至隋唐的许多墓室设为穹顶,上绘天象,虽稍简陋,但屡见不鲜。‎ 流传于古籍中的平面盖天图,则是将球面图形加以平面化,其好处是制作简易,方便携带。但这样一来所绘星位必然因照顾角度而牺牲距离,而与实际天象不合,于是广受诟病。其实,在表现天象方面,浑天派也有缺点。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目视星空的反象,相当于人从天外向下俯视。从这一点说,它还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 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由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盖天图仪遂长期为人们的忽视。今天再进行浑天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摘编自秦建明《盖天图仪考》)‎ ‎5.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天学派跟浑天学派一样,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流学派,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 B.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以及盖天学派的圭表在历史上备受推崇,广为世人所知。‎ C.盖天图仪和浑天仪等,都是古代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的重要天文仪器。‎ D.盖天图仪是盖天学派创制的,这一仪器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但后人却鲜有提及。‎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天文学理论的盖天说诞生甚早,在春秋时代周朝人所著的《周髀算经》中就有“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说法。‎ B.盖天图仪状如伞盖,上绘日月星辰,人可站立其下仰视。盖图可以旋转、倾斜,演示星辰运动状态。‎ C.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实物已经的失传,但在古人的车盖、墓室穹顶上仍绘有盖天图,形制与其相似。‎ D.平面盖天图虽然所绘星位因照顾角度而牺牲了距离,但是比起浑象来,仍然显得直观形象,而且容易携带。‎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盖天图”是说像伞盖一样的天象图,但古代也有用笠制作的法天之器,所以应该也有以“笠”为名的图。‎ B.虽然从古人车盖和墓室穹顶上所绘制的盖天图可以探知古代盖图仪的主要形制,但是盖天图仪原物必定更加复杂。‎ C、正因为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人们目视星空的反象,所以浑象上星辰的位置、距离也不符合实际天象的。‎ D.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最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盖以仰视,浑以俯视,应该说两者各具其妙。‎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 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秦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绝密ê启用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 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1. 第Ⅱ卷共5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得分 评卷人 四、(23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待哺于东南之特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 ‎ ‎ ‎ ‎(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 ‎ ‎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间 作 四 首 (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 ‎ ‎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 ‎ ‎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西望夏口,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 ,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锦城虽云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得分 评卷人 五、(22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 一到敦煌,我就想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 古阳关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需,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尖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4.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 答:‎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答:‎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答:‎ ‎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 答:‎ ‎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六、(15分)‎ ‎18.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______改为______;(2)将______改为______;‎ ‎(3)将______改为______;(4)将______改为______ 。‎ ‎19.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5分)‎ 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我们不能选择 ,但我们能够选择 ‎ ‎ 。‎ ‎20.红星中学高一(2)班将召开“畅想奥运”的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50个字左右。(6分)‎ 各 位 同 学 ‎,‎ 今 天 我 们 召 开 一 个 ‎“‎ 畅 想 奥 运 ‎”‎ 的 主 题 班 会 ‎。‎ ‎50‎ 希 望 大 家 踊 跃 发 言 ‎,‎ 表 达 我 们 对 奥 运 会 的 祝 福 与 期 望 ‎。‎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振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求援队和国际求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求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2、B 3、A 4、B 二、(9分,每小题3分)‎ ‎5、B 6、A 7、C 三、(9分,每小题3分)‎ ‎8、A 9、B 10、D 四、(23分)‎ ‎11、(10分)‎ ‎(1)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2)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 ‎12、(8分)‎ ‎(1)“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13、(5分)‎ ‎(1)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 固一世之雄也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不如早还家 侧身西望长咨嗟 ‎ 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五、(22分)‎ ‎14、(4分)‎ ‎ 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 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 ③王维《渭城曲》中对古阳关的咏叹 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15、(6分)‎ ‎(1)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2)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3)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诗情。‎ ‎16、(6分)‎ ‎①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②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③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17、(6分)‎ ‎ 第一问:‎ 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第二问:‎ 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六、(15分)‎ ‎18、(1)“惠顾”改为“浏览”;‎ ‎(2)“你”改为“贵”;‎ ‎(3)“可”改为“请”;‎ ‎(4)“洽谈”改为“联系”‎ ‎19、示例:‎ 要不要灾难 对待灾难的态度 七、(60分)‎ ‎21、(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较深刻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全国Ⅱ)‎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悬想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迸发(bèng) 不掘不挠(ráo) 怆然(chuàng) 婀娜多姿(ē)。‎ B.跻身(jī) 岿然不动(kuī) 女娲(wō) 谆谆教导(zhūn)‎ C.恫吓(xiàhè) 病入膏肓(huāng) 浣衣(huàn) 神情尴尬(gà)‎ D.粗糙(cāo) 徘徊观望(huáihuái) 糟粕(pò)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小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 , ,‎ ‎ , 。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 ‎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 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 ‎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 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 ‎⑤无需人为干预 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①③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明朝禁用金银交易,到了明后期,白银则已经通行于全社会。迄今为止,对于这一货币化过程,中外学术界无不以《明史》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的诏令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推行的结果。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白银迅速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到了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 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是日本,虽然日本出产的金银在16世纪中叶以前就有向外出口的记载,但那时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情况的转变是自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当时,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到日本九州。它们的目的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有需求就有开发和供给。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银矿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白银独占重要地位,而对中国丝与丝织品的巨大需求,则构成了银产量激增的日本方面的原因。在美洲方面,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时,最早寻找的是黄金,但也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且产量激增。当时达到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几乎立刻了解到中国商品对于他们的意义,立即开始与中国海商的贸易。美洲白银不仅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也从欧洲运至印度,再流到中国,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水银、麝香、朱砂等。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 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走向商品经济转变,同时也使中国更多更主动地走向世界。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摘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5.下列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明初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因此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并没有开始。‎ B.正统初年明英宗颁布“弛用银之禁”的诏令,表明白银开始货币化。‎ C.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 D.明代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明代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 B.1 6世纪中叶以前日本向中国输出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白银并不占主要地位。‎ C.戈迪尼奥之所以称中国为“吸泵”,是因为明代中国吸纳了全球数量庞大的白银。‎ D.白银货币化标志着中国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和中国商品的进一步走向世界。‎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16世纪中叶以后,在日本各种输出品中,最受中国欢迎并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银。‎ B.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寻求黄金,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矿产是黄金。‎ C.美洲白银不仅从菲律宾,也从欧洲经过印度流入中国,这就带动了更多地区的贸易。‎ D.晚明时期,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是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正确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昙首“受赏识”和“善治家”的一组是 ‎ 昙首有识局智度 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 A. B.‎ ‎ 一毫不受于人 妇女不得为饰玩 ‎ 诛徐羡之等,平谢晦 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 C. D.‎ ‎ 闺门之内,雍雍如也 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 ‎10.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昙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优秀,兄弟间分财产,他只拿取图书,从军后随高祖外出,高祖要众人赋诗,昙首先写成,王弘对他评价甚高,高祖也很高兴。‎ B.王昙首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同时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询昙首,昙首果然在平定国难中贡献很大。‎ C.王昙首在平定谢晦事中有功,当时封赏他的诏书已经拟就,但昙首婉拒不受,认为自己虽尽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爱。也无法面对史臣。封赏事于是搁置下来。‎ D.王昙首看出义康为权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坚持要求调任吴郡。太祖打算重用昙首,未答应他的请求。昙首劝说其兄王弘让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第II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译文:‎ ‎(2)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登高而招, ①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② ,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③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④ ,而绝江河, ⑤ ,善假于物也。‎ ‎—— 《荀子·劝学》‎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①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 。(《孟子·告子上》)‎ 长桥卧波, ③ ?复道行空, ④ ? ⑤ ,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马 缨 花 季羡林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迎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但是,一到晚上,当我孤零一个人走回这个所谓家的时候,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花开也是常有的事,开花有香气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但是。在这样的时候和地方,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 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 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 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了我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 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记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 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选自《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日 ‎14.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4分)‎ 答:‎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答:‎ ‎(2)即使是在深夜里,我看到的马樱花也仿佛总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下一样。‎ 答:‎ ‎16.作者为佬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6分)‎ 答:‎ ‎17.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 答:‎ 六、(15分)‎ ‎18.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19.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5分)‎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本刊的支持,进一步地提高本刊的质量,更好有满 ‎ ① ② ③ ④‎ 足大家的阅读要求,现本刊拟决定开展读者调查活动,读者意见已附在本期中,本刊希望广 ‎ ⑤ ⑥ ⑦ ⑧ ‎ 大读者认真地填写读者意见,并及时寄回本刊编辑部。‎ ‎ ⑨ ⑩ ‎ ‎(1)必须删去的是: ‎ ‎(2)不能删去的是: ‎ ‎20.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6分)‎ ‎ 一朵浪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是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是一部欢乐生命的乐章。‎ 答:‎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 1、D 2、C 3、C 4、B 二、(9分,每小题3分)‎ ‎ 5、C 6、A 7、D 三、(9分,每小题3分)‎ ‎ 8、C 9、B 10、B 四、(23分)‎ ‎11、(10分)‎ ‎(1)(5分)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使怯懦者具有坚强的意志。‎ 译出大意给3分:“从”、“自”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译出大意给3分:“衅难”、宾语前置句式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2、(8分)‎ ‎(1)(3分)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 答出由雨丝想到“网”的给1分,“网春”有留住春天意思的给1分,想象、比喻生动、新奇的给1分。‎ ‎ 意思答对即可。‎ ‎(2)(5分)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和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答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情绪的,给2分,没能答出“政治上失意”的,最多给1分;能从一、二两句的分析中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从三、四两句的分析中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的,经3分。‎ 意思答对即可。‎ ‎13、(5分)‎ ‎(1)臂非加长也 声非加疾也 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2)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五、(22分)‎ ‎14、(4分)‎ ‎①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 ②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菜”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15、(4分)‎ ‎(1)(2分)‎ ‎①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 ②暗示了环境的幽深。‎ ‎(2)(2分)‎ ‎①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里,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 ‎②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 每答对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16、(6分)‎ ‎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 ‎ ‎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 每答对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17、(8分)‎ 第一问(4分):‎ ‎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 ‎②“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 每答对第一点给2分,第二、三两点每答对一点给1分。‎ 第二问:(4分)‎ ‎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 ‎②作者通过写对观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六、(15分)‎ ‎18、(4分)‎ ‎(1)“两位”删去,或改为“二人”、“两人”、“两个”。‎ ‎(2)“他”改为“杨先生”。‎ ‎(3)“拜读”改为“看”。‎ ‎(4)“大作”改为“作品”。‎ 每找出并改对一处给1分:只找出而未修改或修改不恰当的,不给分。‎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合理程度酌情给分。‎ ‎19、(5分)‎ ‎(1)①⑥⑧‎ 每答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按前三处评分。‎ ‎(2)②⑤‎ 每答对一处给1分,超过两处按前两处评分。‎ ‎20、(6分)‎ 内容贴切给2分,三句构成排比给2分,语意逐步加强给2分。‎ 七、(60分)‎ ‎21、(6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