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名著阅读茶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茶馆

‎ 《茶馆》‎ 一、主要内容 ‎【主题立意】‎ ‎1.《茶馆》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社会的动荡、黑暗和罪恶,宣告了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一部茶馆,埋葬了三个时代 ‎2.反映人民与旧社会的矛盾冲突。‎ ‎3.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 ‎4.如果像王利发这样一个一心想当社会的顺民的人都不能存活在这个社会,说明这个社会也没有再存活下去的理由了。‎ ‎【故事情节】‎ ‎(1898年)戊戌变法那一年。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年轻力壮为人正直的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他说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二德子之流在营里当差的.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吴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15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70岁的庞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顽固派的代表庞太监则杀气腾腾地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工”这表明了当时政治的黑暗.‎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茶馆地点未变,只是前半部分卖茶,后半部分却改成了出租的公寓;茶座也今非昔比,一律是小桌和藤椅,桌上还铺着漂亮的桌布。此外,那时装美人的外国香烟的广告画,已经取代了前清时代醉八仙画轴和财神龛,……这一切都显示出茶馆主人力图通过“改良”来振兴茶馆的愿望。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李三因为多年来工钱不涨,事情越来越多而埋怨;宋恩子、吴祥子已经换了庄家,但仍然不断来勒索钱财;刘麻子这次来做一个专卖,就是帮逃兵老林与老陈买一个共用的老婆,但是没有成功,因为先是康顺子来找他算账,正在刘麻子识破他们是逃兵要分他们的现洋的时候,来了大令,三人被怀疑为逃兵,全部被杀头。康顺子因为走投无路要求在茶馆中做活,王利发不答应,富有同情心的王淑芬做主留下娘儿两个。‎ 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这一幕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已老态龙钟并且有了子孙;地痞流氓不见了,代替他们是下一代。这些小辈干起坏事来,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无耻。康顺子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走进茶馆告诉老掌柜一个天大秘密,原来小刘麻子想要霸占茶馆给宪兵队作刺探情报的据点;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普通百姓则是民不聊生: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人霸占。对此,王利发已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让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到西山去逃命。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 ,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待到小刘麻子和沈处长来到茶馆,王利发已经在后房上吊而死。‎ ‎〔重要情节〕‎ ‎1.《茶馆》第一幕里有哪些冲突?‎ ‎①二德子和常四爷、松二爷之间的冲突,揭示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帝国主义横行、社会腐败混乱、流氓恶霸仗势欺人的社会环境;②刘麻子和康六之间的冲突,庞太监和康六、康顺子父女俩的冲突,揭露了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本质;秦仲义和王利发之间的冲突,将封建小业主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展现出来;③庞太监和秦二爷的冲突,表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封建势力(守旧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④特务宋恩子、吴祥子和常四爷的冲突,预示了用尽压制、暴政手段的清政府在日薄西山之后必将被历史埋葬的命运。‎ ‎2.《茶馆》第二幕由哪些情节组成?‎ ‎①李三的抱怨、难民的央告,表现了人民生活的苦难;②松二爷的今昔对比,表现了遗老遗少的哀叹;③巡警摊派索贿,吴祥子、宋恩子的敲诈,刘麻子的人肉交易,表现了黑暗势力的横行霸道;④崔久峰的绝望,表现了旧民主主义者的悲哀;⑤常四爷的愤世嫉俗,表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感情和反抗意识。 ‎ ‎3.《茶馆》第三幕由哪些情节组成?表现了什么共同主题? ‎ 第三幕剧由刘麻子给茶馆找女招待,庞四奶请康顺子当“太后”,小宋恩子、小吴祥子勒索王利发钱财,王利发的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去西山,沈处长霸占茶馆,三个老人撒纸钱自悼等情节组成。这些情节揭示了时代的罪恶。 ‎ ‎4.马五爷震慑二德子:‎ 马五爷是一个靠吃洋教而摆威风、傲慢、虚伪的人物形象。第一幕中二德子在茶馆中耍威风,他对二德子呵斥:“二德子,你威风啊!”平息这一场争斗,但常四爷要凑过去向他发牢骚,他却说:“我还有事,再见!”不搭理常四爷。他是吃洋教、信洋教的,他说这几句话,并非是打抱不平帮常四爷,而是要在常四爷这个不服洋教的人面前抖自己的吃洋饭的威风,表现了一个高级洋奴的性格特点。‎ ‎5.三幕中的“莫谈国事”纸条都令人压抑,表现社会黑暗统治。第一幕中出现“莫谈国事”,表现大清帝国病入膏肓、寿终正寝;第二幕,这个纸条越写越大,反映了军阀混战使百姓更感恐惧;第三幕中纸条更大,数目更多,反映了抗战胜利且空前的黑暗的国民党统治的现实。‎ ‎6.从茶馆的环境看王利发茶馆改良。‎ 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屋内摆满了茶几,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 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时期:他将原来专门卖茶的店铺,部分改成公寓,还兼包伙食。添评书,不叫座。招进女招待。店面装饰也摔掉了财神龛,拿走了醉八仙的画,换上广告上的美人,茶座也换成了小桌和藤椅,桌上铺着浅绿的桌布。‎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时期:屋内放着小凳与条凳,房屋家具都无光,“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字也更大,这些条子旁边还贴着“茶钱先付”的小纸条。王利发为了改善经营打算招聘女招待。‎ 但是国民党棍创办的“三皇道”要来砸他的茶馆;特务也来勒索,要他交出根本拿不出的金条来换老命;流氓开办新式妓院,在当局的怂恿下要霸占他的铺面,他一筹莫展,选择自杀。‎ ‎7.故事结局 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最后聚于茶馆。三个人有着不同的人生信念,但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好一点,希望国家能越来越好。秦二爷想靠实业救国,王利发想靠改良和自己的左右逢源救茶馆,常四爷只想自食其力、凭良心生活。王利发因三皇道找他要人,特务找他要钱,沈处长、小刘麻子找他要房子,他走投无路。常四爷这时已年过七十,腰板还很硬朗,他凭良心生活了一辈子没有得到善报,最后落得个手提小筐卖花生米的惨境;秦仲义从第一幕开始胸怀大志,实业救国,现如今资产被充公,落魄潦倒、心灰意冷。这三个人一边喝茶一边吃花生米, 共同撒起纸钱祭奠自己。王利发知道了小刘麻子的预谋,安排好了家人,自己已做好一死的准备,自己悄然吊死在茶馆的后间。‎ ‎【人物】‎ ‎1、王利发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精明、干练,委曲求全、谨小慎微、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作为商人,王利发具有胆小怕事和自私的特点。比如对李三的苦处、康顺子的遭遇等,他虽然也有同情,但是很有限度,决不会为了他们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对巡警、特务则不同,他明知是敲诈,却巧于应付,不敢表示一点不满。对刘麻子之流,他虽然从心眼里厌恶,但仍然笑脸相迎,不愿得罪他们。但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比如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时,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蕴含着他的不满、愁苦和愤恨。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当茶馆被人霸占后,他悬梁自尽。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命运的真实写照。这一形象的意义在于揭露了旧制度吃人的本质,反映了旧时代的不合理。‎ 个性台词:‎ ‎①处世哲学:多说好话,多作揖。‎ ‎“‎ 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 ‎②表现对自己处境的愁苦,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恨,但表达含蓄,说明他胆小怕事。‎ ‎“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③表现了他委曲求全而又处世圆滑的一面。‎ ‎“您等等,……我感恩不尽!”“福气不小!……我准给你留着!”‎ ‎④表现精明干练,谨小慎微。 “你不能再在这儿作你的生意,这儿现在改了良,文明啦!”‎ ‎⑤并不表明他有了觉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表现了他深谙处世之道。 “那么,您就不想想主意,卖卖力气,别叫大家作亡国奴?”‎ ‎⑥表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萧条,表现王利发自私的一面,从自己利益出发不“长工资”‎ ‎ “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作越好,能不给你长工钱吗?”‎ ‎⑦表现善良的一面,为别人排解麻烦。‎ ‎“常四爷老是那么又倔又硬,别计较他!”‎ ‎2、常四爷 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他的朋友松二爷饿死了,常四爷化缘给他化了一口四块板的棺材。‎ 个性台词:‎ ‎①“今儿个城外头乱乱哄哄,买不到菜;东抓西抓,抓到这么两只鸡,几斤老腌萝卜。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 ‎②“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 ‎③“是呀,您的眼力不错!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你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④“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 ‎⑤“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 ‎⑥“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3、秦仲义 一位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秦家本是北京城数一数二的大财主,家里有很多金钱和房产。他完全可靠着祖上的财产,吃喝玩乐一辈子,但是面对国弱民穷,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他决心搞实业救国,变卖了家里所有的房产、地产,办了个“顶大顶大”的工厂,但是,在那黑暗的、腐朽的时代,他的努力最终只智能化成泡影。最后,他的工厂被国民党当作“逆产”没收、拆毁。当他从自己亲手办的工厂被赶出来时,只带了签支票用的金笔和在工厂门口捡到的两个螺丝帽。他对王利发说:“人哪,有钱就该吃喝嫖赌,决不能做好事,做好事绝没有好下场!”他的失败有力地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靠实业救国是行不通的。‎ 个性台词:‎ ‎①“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②“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可到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 ‎③“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 ‎④“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仓库里有多少货呀,全完!哈哈!”‎ ‎4、松二爷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个性台词:‎ ‎①“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②“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③“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5、崔久峰 旧民主主义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败主义者。 个性台词:‎ ‎①“死马当活马治?那是妄想!死马不能再活,活马早晚得死。”‎ ‎②“惭愧!惭愧!作过国会议员,那真是造孽呀!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自误误人而已!唉!现在我只能修持,忏悔!”‎ ‎③“我年轻的时候,以天下为己任,的确那么想过!现在,我可看透了,中国非亡不可!”‎ ‎6、刘麻子 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民族败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个性台词:‎ ‎①“有人卖,有人买,我不过在中间帮帮忙,能怪我吗?”‎ ‎②“你个娘儿们,无缘无故地跟我捣什么乱呢?”‎ ‎7、唐铁嘴 ‎ 麻衣相士,算命骗人。抽大烟,油嘴滑舌的流氓。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个性台词:‎ ‎①“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 ‎②“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8、吴祥子、宋恩子 ‎ 顺风倒的奸邪小人,靠坑害别人钻营偷生。‎ 个性台词:‎ ‎①“瞎混呗!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吴祥子)‎ ‎②“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吴祥子)‎ ‎③“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宋恩子)‎ 二、训练 ‎【填空】‎ ‎1.《茶馆》刻画的三个可诅咒的时代是:清朝末年戊戌变法失败,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 ‎2.《茶馆》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精明干练、圆滑世故的“顺民”王利发;刚强耿直、、富有正意感和爱国心的旗人常四爷;胆小怕事、懒散无能、迂腐的“前朝遗民松二爷;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唐铁嘴;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刘麻子。‎ ‎3.第三幕中,假若有什么突出惹眼的东西,那就是“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了,在这些条子旁还 贴着“茶钱先付”的新纸条。‎ ‎4.裕泰茶馆的门面房的所有者是秦仲义,后来投身实业救国。‎ ‎5.《茶馆》的结尾是三个老头的自奠,三个老头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但他们的相聚却构成了全剧戏剧冲突的高潮。三个老头的结局,显示了一个道理:三个老头一一个曾经一心想当良民的茶馆掌柜王利发,一个一心想“实业救国”的实业家秦仲义,一个一心想自食其力的 劳动者常四爷,都没有了活路,都有理由诅咒这个黑暗社会了。于是,戏剧冲突的性质变成了三个老头与整个旧社会的冲突。 ‎ ‎6.老舍先生善于利用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如,第一幕中 常四爷李三要两碗烂肉面给乡母女这一细节可看出他富有同情心的本性。另外,第三幕中小丁宝匆匆地跑进茶馆,告知王利发小刘麻子欲霸占茶馆,以及后面向沈处长为王利发求得看门一职两个细节,都向观众展现了小丁宝善良的本性。‎ ‎【简答】‎ 1. 请简要分析话剧《茶馆》的主题 答:《茶馆》依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1分)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1分)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清末民初、抗战胜利后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段,(2分)揭示了旧社会的必然灭亡。‎ 2. 关继新先生在“纪念老舍105周年诞辰专题系列演讲”会上曾作过题为《“葬送三个时代”的〈茶馆〉》的演讲,请谈谈你对“葬送三个时代”的理解。‎ 答:《茶馆》全剧三幕戏,分别描写了三个时代:1889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2分)作者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截取一系列生活横断面,(2分)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展现出一幅幅社会历史风俗画,从侧面反映了旧中国近50‎ 年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深刻揭露了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从而达到了作者“葬送三个时代”的艺术目的。(2分)(三个时代必须正确,其余要点大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1. ‎《茶馆》中的人物对话具有极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试分析下面四组对话分别反映了王利发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难民 可怜可怜吧!我们都是逃难的!‎ 王利发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②巡警 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着办吧!‎ 王利发 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激不尽!‎ ‎③松二爷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王利发 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 ‎④宋恩子 您为什么爱租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 王利发 这年月,做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做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一笔账不是?‎ 答:①自私自利,胆小怕事;②精明圆滑,委曲求全;③圆滑世故;④善于经营,善于应酬。(4分一点一分)‎ ‎4.试分析《茶馆》中王利发的形象及其对表现全剧主题的意义。‎ 在《茶馆》的众多人物中,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他胆小、自私、勤俭,又精明、干练,善于经营。在动荡、黑暗的旧中国,为了生存,他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王利发及其茶馆在全局中还具有结构功能,是全剧的核心人物、核心场馆,起到辐射、领起其他人物和社会时代背景的结构作用。(2分)‎ ‎5.请简要分析《茶馆》中秦仲义的形象。‎ 答:秦仲义搞了一辈子实业救国,到头来他的工厂被国民党当作“逆产”没收,拆毁。(2分)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重压下,破产不可避免。他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2分)‎ ‎6.《茶馆》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潜台词,需仔细体会,才能领悟其深义。请分析下列潜台词的含义。‎ 唐铁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②松二爷:“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④王利发:“这个年岁还值得感谢!听着有些不搭调!”‎ 暗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渗透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松二爷的怀旧心理,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了人民对现实的不满暗示了茶馆主人王利发的愁苦和对现实的不满 ‎7.《茶馆》里中,常四爷和松二爷同为清末旗人,但二人的形象差别很大,请简要比较、概括二人形象特点的异同。‎ 异:常四爷正直,乐于助人,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松二爷胆小怕事,懒散无能。(2分)常四爷虽吃皇粮,但对腐败的清政府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自食其力,靠卖菜为生。松二爷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2分)‎ 同:二人性格中都有善良的特点;都穷困潦倒。(2分)‎ ‎8.对于《茶馆》的创作,老舍先生曾说:“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完全叫老套子捆住。”老舍先生的“新尝试”首先就表现在剧本的结构上,请简要分析《茶馆》独特的戏剧结构。‎ ‎《茶馆》采用的是“人像展览式结构”(1分):剧本以茶馆为舞台,在三个历史断面上对社会世态进行展览性的描绘(1分)。全局不是以一人一事为主要线索构成贯穿始终的情节,而是以人物带动故事,把众多人物的生活片段巧妙地同作品的主题罗织在一起,组成若干幅时代的剪影。(2分)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反映了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心理。(1分)‎ ‎9.阅读下面几句台词,指出各是谁说的,并分析反映了说话人怎样的性格特点或思想感情。‎ “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闹来闹去,大清国到底是亡了,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句公道话!现在,每天起五更弄一挑子青菜,绕到十点来钟就卖光。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国人哪!”‎ “有人买,有人卖,我不过在中间帮帮忙,能怪我吗?”(把桌面上的三个茶杯的茶先后喝净)‎ 松二爷。表明封建社会造就了松二爷的软弱无能。常四爷。表现了他的正直性格。反映了人民的爱国情绪和反抗精神。刘麻子。表明了流氓的无赖气,说明了他不以作恶为耻的道德标准是那个罪恶的社会造成的。(答对一句1分,两句3分,三句4分))‎ ‎10.“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这句台词出自谁的口?两个“意思”含义有何不同? ‎ ‎  答: 这是吴祥子向王利发敲诈时说的,“那点意 思”指钱,“不好意思”是指钱少;此话软中带硬,暗示王利发不要给得太少,否则就会跟他过不去。表现了他们的无耻、无赖的流氓本性。 ‎ ‎11.“办了工厂、银号又怎么样呢?他说实业救国,他救了谁?救了他自己,他越来越有钱了!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句中的“他”指谁?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 ‎ 答: 句中的“他”指秦仲义,深层含义:在那个时代,诸多有志之士想寻求实业救国的道路’他们“办工厂”“开银号”苦心经营着自己的事业,但是这一切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资产阶级的改良原本就救不了中国,“想要活命得上两山”,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是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之路。‎ 答:12.裕泰茶馆惟一没变的是什么?王利发为什么对此不加以改变呢?  ‎ ‎ “莫谈国事”的纸条没变。在黑暗统治下,老百姓没有言论自由,王利发怕惹火上身。  ‎ ‎13.《茶馆》中,王利发为了让茶馆生存下去,进行了哪些改革? ‎ 答:(1)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2)用小桌和藤椅替代以前的茶座或铺上了桌布,用美国的广告画替代了醉八仙大画(3)用唱戏来招揽客人(4)打算请女招待 (5)增加了“茶钱先付”的字条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