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跨考点综合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跨考点综合学案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跨考点综合 线索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名称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5‎ 指南针 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线索2——古代中国的文艺 ‎1.从先秦到秦汉——奠基发展时期 ‎(1)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 ‎(2)文学:春秋末年,我国古代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创作并盛行;汉代的综合文体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 ‎2.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全面繁荣时期 ‎(1)文学:隋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宋代,文学成就主要是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代,元曲繁盛,成为兴起的新诗体。‎ ‎(2)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唐宋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 ‎(3)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 ‎(4)元杂剧的形成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 ‎3.明清——承古萌新时期 ‎(1)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国粹”京剧(加试题):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1.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西方的命运不同的原因 项目 中国 西方 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 思想文化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自然的探求未予以充分重视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科技发展 对外政策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先进科技的发展 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建立世界市场 5‎ ‎2.宋元时期科技文艺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联 ‎(1)科技:宋元是三大发明的成熟阶段,更是其西传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 ‎(2)文学:宋词一方面是表达对国家分裂的悲愤情怀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元曲反映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政治黑暗的现实。‎ ‎(3)书画艺术:宋元诸多书画家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盛行的风俗画是北宋城市经济繁荣景象的写照。‎ ‎3.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1)趋势: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写作风格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一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逐步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 ‎                 ‎ ‎1.命题点 通史意识——汉代历史现象 与下列文本材料所反映的朝代相符合的选项是(  )‎ ‎●对前朝地方行政设置做出调整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 A.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 B.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C.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D.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答案 B 解析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汉代太学的设立,故B项正确。‎ ‎2.命题点 时空观念——宋代历史现象 下图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书法艺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 5‎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 D 解析 秦朝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且此时书法主要是自发阶段,故A项错误;汉武帝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唐朝末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故C项错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宋朝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宋朝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故D项正确。‎ ‎3.命题点 世界意识——四大发明的世界意义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答案 A 解析 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4.命题点 唯物史观——文艺是社会现实的映象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 A.市民阶层壮大 B.农民娱乐的需求 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 D.宫廷贵族的消遣 答案 A 解析 题干的这种艺术形式是宋词,故A项正确;农民生活贫穷,文化素养较低,B项不是其原因,故B项错误;C、D项是因素之一,但不是其社会根源,故C、D项错误。‎ ‎5.命题点 主干知识——文学发展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答案 D 解析 宋代中国并未完成大一统,故A项错误;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说明其创作风格并不是多元化,故B项错误;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其思想内容并未体现出理性化的特点,故C项错误;“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体现出其内容出现世俗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 ‎6.命题点 史学素养——史料分类 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三国志》 B.《三国演义》‎ 5‎ C.《三国》 D.《三国英杰传》‎ 答案 A 解析 《三国志》是史学家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记录,属于第一手史料,故A项正确。‎ ‎7.命题点 史学素养——史学原则理解 ‎“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 ‎①秉笔直书 ②言必有据 ③论从史出 ④以小见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解读材料可知,儒家主张编写史书既要弄清楚具体的历史事实,又要针对具体历史事实进行评判,因此体现了“言必有据”和“论从史出”的原则,故选B项。‎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