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罗斯福新政解析权威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罗斯福新政解析权威版

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 大题共 12 小题,) 1. 《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 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己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 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 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B. 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 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 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D 材料文字说明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给美国农业带来严重灾难,为此在罗斯福新 政中采取了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的措施,这些措施提高了农产品价格而对于由减产 造成的损失由政府以补贴的形式发给资本家,故 D 正确; B 项是为解决失业问题而采取的对策,故 B 错误; AC 两项是对工业的调整举措,故 AC 错误. 故选 D.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罗斯福新政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的作用: (1)提供就业机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 (2)有长远而广泛的社会效益. (3)“以工代赈”这种方式不伤救济者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自食其力,不是 白吃救济,还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保护了有自尊心的美国人. (4)在劳动过程中,磨练了人的意志,使其精神不至于颓废,还可以达到稳定社会秩 序的作用.以上效果是单纯发放救济款所达不到的. 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挽救 和加强了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但是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地、略微地缓和了一 些经济危机在美国经济中所造成的严重的局面,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危机. 2. 罗斯福新政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采取措施主要是解决( ) A.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 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D.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采取措施主要是 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故 D 正确; A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D.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 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 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3. 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 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 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 ) A. 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 B. 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 C.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 材料中已经出现“社会保障计划”,而且是“政治问题”,故 D 项“缓和社会矛盾” 正确. A 项材料没有反映,应排除. BC 两项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 D.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考查罗斯福新政中推行社会保障计划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迅速恢复银行的信用,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蓝鹰行动[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 生产过剩. 3、调整农业政策: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 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以工代赈”. 5、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6、实行社会保障计划. 4. 如图是 1932 年 4 月美国某报刊登载的一幅漫画.作者意在( ) A. 赞扬罗斯福保护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主张 B. 嘲讽罗斯福补贴农民调控农业生产的理念 C. 肯定罗斯福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 D. 批评罗斯福借鉴苏联农业发展经验的意图 B 题干中的漫画显示了罗斯福用减少耕地和补贴的农业调整政策引导一个老太龙钟、垂头 丧气的农民,表明农民对这个政策的失望.因此,漫画体现了对罗斯福农业调整政策的 嘲讽.故 B 符合;因此漫画中没有对罗斯福农业政策的肯定或赞扬之意,故排除 AC 项; 罗斯福新政中没有借鉴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内容,故排除 D. 故选 B.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通过新政的措施方面 内容来归纳新政的特点,理解新政开创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5.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 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 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 ( ) A. 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 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C. 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D. 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 C 材料反映了新政的措施的对象是针对人民,让人民觉得可靠,主要是因为新政的一些措 施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力,故 B 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旨在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词 “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 的能力。 知识积累: 罗斯福新政,是指 1933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 社会矛盾。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令》、《国家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 《社会保障法案》等法案。直到二战之前,美国已经很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 6. 《大蜕变:美国资本主义的腐败》中说道:在凯恩斯主义的强力刺激下,美联储承 担了管理国家经济繁荣的重任,结果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近百年来美国经济刺 激的主要手段,这导致美国政府和国会被权贵资本主义“捕获”,蜕变成为权贵利 益集团进行游说和相互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到极大伤害.据 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济危机此起彼伏有力冲击了自由市场 B. 后期凯恩斯主义的过度刺激导致权贵资本主义 C. 后期凯恩斯主义的过度刺激导致民主的不协调 D. 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体,国会被权贵控制 B 根据题干信息“美联储承担了管理国家经济繁荣的重任…这导致美国政府和国会被权 贵资本主义‘捕获’”可知,后期凯恩斯主义的过度刺激导致权贵资本主义,故 B 正确; A、C 说法题干没有体现,故 AC 错误; 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故 D 错误. 故选 B. 本题考查凯恩斯主义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凯恩斯主义是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 增长. 本题属于中档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美联储承担了管 理国家经济繁荣的重任…这导致美国政府和国会被权贵资本主义‘捕获’”可知,后期 凯恩斯主义的过度刺激导致权贵资本主义. 7. 面对 1929 年“大萧条”各个国家、各个学派为了挽救危机都提出了新的理论,其 中凯恩斯学派为此提出的观点是( ) A. 自由放任 B.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C.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发展“新经济” B 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面对 1929 年经济危机,大部分国家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的政策,它是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的. C.凯恩斯主义就是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减少干预. D.发展新经济是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模式,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选 B. 本题主要考查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要求学生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联系到 29 年经济危机以后各国采取的措施,然后搞清楚自由放任政策 的特点和凯恩斯主义的特征,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材料的能力. 8. 1883 年以后,美国逐渐推行“功绩制”,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来选拔管理文官。 1933 年 2 月,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政治庇护制”,即直接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 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材料可用来印证美国( ) A. 危机期间失业问题的严重 B. 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 C. 行政权不受立法权的制约 D. 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 B “1933 年 2 月”“直接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可 用来印证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故 B 正确; A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 B.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 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 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 机. 新政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 预;尽量控制商品大量生产,达到平衡状态;同时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 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9. 1933 年 4 月 5 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人民上交全部的金币、金条,停止黄金的 货币流通,美联储以 20.67 美元比一盎司来收取老百姓手中的黄金。1934 年 1 月 15 日,罗斯福签署《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由每盎司 20.67 美元提升到每盎司 35 美元。这些举措是为了( ) A. 推动美元贬值,对外转嫁危机 B. 使美国成为黄金储备最高的国家 C. 增加美国黄金储备,推动美元升值 D. 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A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人民上交全部的金币、金条,停止黄金的货币流通”、“黄 金由每盎司 20.67 美元提升到每盎司 35 美元”是为了推动美元贬值,对外转嫁危机, 故 A 正确;BD 材料未体现,排除。C 与题意相悖,排除。故选 A。 10. 1833 年,英国议会立法规定,9-13 岁的童工每周劳动时间不得超过 48 小时,14-18 岁的青少年每周劳动时间不得超过 69 小时,并且每天要抽出至少两个小时让童工 接受教育。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工人的民主权利得到提高 B. 建立起完善的工厂保护制度 C. 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并存 D. 政府开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 C A.反映的是英国通过立法规定了对劳工劳动时间和受教育状况的规定,劳工政治地位 的提高. B.材料体现不出建立完善的工厂保护制度. C.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可知当时自由主义盛行,但材料的立法体现了国家对经 济生产行为的干预,选项是对材料准确的理解. D.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体现的是劳工制度. 故选 C.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 19 世纪对劳动力管理的制度.要求学生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内容和 影响来分析材料. 在工业化之初,童工进入工厂工作,没有现成的法律可循.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特别是 童工所受的各种苦难为世人所了解时,童工问题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呼吁社会通过 立法来禁止童工劳动,保护儿童. 随着童工危害逐渐为世人所了解,英国出现了一个 旨在保护儿童的立法运动.从 1802 年到 1878 年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 20 多个工厂 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每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 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这些法令虽然没有从根本上禁绝童工劳动,但在保护儿童方 面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1.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明确表示:“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 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 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反映出他 A. 领导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B. 坚定捍卫垄断资本集团既得利益 C. 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D. 决心把美国经济纳人政府的全面管制 C 略 12. 为了复兴工业,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著名的“蓝 鹰行动”,凡遵守法律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这一运动( ) A. 用计划经济调整资本主义企业生产 B. 有效地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规范经营 C. 增强了民众对银行和金融业的信心 D. 强化了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了人民生活 B 从题干中可以提炼出关键信息是,罗斯福新政,“蓝鹰行动”,遵守法律的企业,可以 判断和《工业复兴法》的出台有关,故 B 正确; A 项史实错误,排除; C 项关于金融改革,排除; D 项关于社会保障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B.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新政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 预;尽量控制商品大量生产,达到平衡状态;同时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 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本大题共 4 小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 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 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1935 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 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 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当市场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 于目标价格时,就从农产品计划参与者那里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市场价格,反之则通 过抛售农产品平抑市场价格。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农产品构成常平仓计划 的主要内容。同时 1938 年农业调整法还规定农作物保险计划,当农作物遇到不可 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农业生产者能得到一定的赔偿金。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和个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甚至是相 互对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否则,总有一天会使 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崩溃。 --《斯大林选集》下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和苏联受世界共同关注 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分别指出罗斯福和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二者的影响。 (3)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有何相同点?二者的农业政策对我们深化改革有 何启示? (1)本小问的原因,结合罗斯福新政和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史实可以得出美国:罗斯福 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给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提供了一个新模式. 苏联: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北京下,苏联通过五年计划的实行,逐步实现社会主 义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2)第一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二“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农产品构成常平仓 计划的主要内容”、“1938 年农业调整法还规定农作物保险计划”可以得出罗斯福: 农业政策的内容是建立常平仓计划和农作物保险计划;依据材料三“社会主义工业和个 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 同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是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 集体化道路. 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可以得出罗斯福农业政策 的影响是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维护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广大消费者; 其农业立法开创了美国乃至世界农业立法的一些基本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斯大林 农业政策的影响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工农业失衡, 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3)第一小问的相同点,依据材料二、三和第二问的回答以及结合所学可以得出都主 张国家对农业进行干预或调节,从而巩固政权. 第二小问的启示,属于开放型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我 们可以得出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计划,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市场与计划相结 合,明确看到社会发展水平,不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经济发展规律,保障人民 的利益,借鉴别国的经验完善本国经济模式. 故答案为: (1)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给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提供了 一个新模式. 苏联: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北京下,苏联通过五年计划的实行,逐步实现社会主 义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 (2)罗斯福:内容:建立常平仓计划和农作物保险计划.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 定,维护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广大消费者;其农业立法开创了美国乃至 世界农业立法的一些基本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斯大林:内容: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影响:为社会主义 工业化奠定基础;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工农业失衡,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3)相同点:都主张国家对农业进行干预或调节,从而巩固政权. 启示: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计划,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明确看到社会发展水平,不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经济发展规律,保障人民的利 益,借鉴别国的经验完善本国经济模式.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和苏联工农业社会主义建设.考查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和苏联受 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罗斯福和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以及影响、罗斯福和斯大林 的农业政策及其对我们深化改革的启示. 面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经济危机以及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作为最大的两个国家,美国 和苏联在面对各自的国内经济困难与国际政治难题时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方式 逐渐改善了两国各自的境遇,但是由于两国各自采取的改革措施的不同,所建立起来的 政治经济体制也截然相反,一方通过对自由主义经济体制的限制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重 新走上了正轨;另一方通过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和高度指令化的经济系统实现了从弱国 向军事强国的跨越.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的对比和分析,认识到在国家发展 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的,透支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毕竟不能长久,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适 合本国的计划,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明确看到社会发展水平,不 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经济发展规律,保障人民的利益,借鉴别国的经验完善本 国经济模式. 14. 材料一 1930 年 5 月,美国约有 75 种农产品和 925 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法国 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 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 50%的重税。1932 年,德 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 100%的关税。1931 年 9 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禁止黄 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1933 年,美国也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 50%。日本在货币战的世界竞争中,实力远不及英美,除采用日元贬值等手段外, 还通过剥削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廉价的多的国内劳动力,以低价在亚洲市场上倾销 商品。为此,英国提出废弃《英日通商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抵制日货的动议。 日本在倾销政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国内法西斯势力疯狂叫嚣:“以军事力量确保 东洋市场”。 ——摘编自方连庆《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惨痛教训,就是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 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各国必须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形成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保 证世界和平与发展。二战后,尽管不同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 大小不一,但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与 发展。 ——黎兵《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理论与实践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昕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出现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并简要分 析其积极作用。 (1)措施:提高关税;货币贬值;倾销商品。影响: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世界局势 日趋紧张;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2)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作用:有利于世界贸易的 协调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利于世界 和平与发展。 (1)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 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美国约有 75 种农产品和 925 种工业 品提高了关税率。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 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 50%的重 税。1932 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 l00%的关税”得出提高关税;“放弃金本位, 禁止黄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 50%。日本……采用日元贬 值等手段外”得出货币贬值;“以低价在亚洲市场上倾销商品。为此,英国提出废弃《英 日通商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抵制日货的动议。日本在倾销政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 得出倾销商品。第二小问: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得出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 息的能力。第一小问:迁移教材知识可知,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组织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信息“各国必须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形 成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保证世界和平与发展”“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结合在一 起,从总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作用。 15. 阅读材料,完成卜列要求。 材料 法国历史学家非常强调价值观念(或社会价值观)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价值观念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制度,保罗·戴维称之为“历史载体”,经济史学家戴 维将“契约和组织”归为制度的一部分。——摘编自[美]查尔斯·P 金德尔伯格《世 界经济霸权 1500—199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 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论题:价值观念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示例一:契约观念。 ①新航路开辟后,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 展;②工业革命时期,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③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全 国工业复兴法》有利于经济复苏;④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示例二:经济组织。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②罗斯福新政时期工 会组织的建立有利于解决经济纠纷,促进经济复苏; ③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共体成立,推动战后世界经济、欧洲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④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以及世贸组织等建立促进了区 域经济、世界贸易的发展。 示例三:经济制度。 ①工业革命期间,近代工厂制度、专利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发展;②罗斯福新政期 间,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经济的父复苏;③斯大林时期确立的“斯大林模式”在 短期内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本题考查“价值观念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分析理解材料和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论述题,首先由材料“强调价值观念(或社会 价值观)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并结合所学拟定论题:价值观念(如契约观念、 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促进作用;其次结合所学围绕论题 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如“契约观念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促进作用”,可 以结合所学组织答案,新航路开辟后,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 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时期,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罗斯福 新政时期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有利于经济复苏;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 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组织答案时一定要观点明确,史实充分,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样的体制运行了三十多年,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东西方经济体 制都陷入困境,不得不寻找出路。七十年代的滞胀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破产。以哈 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为标志,欧美思想界开始转向,形成新自由主义理念。越 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个人责任、私人产权、市场制度等价值,表现在经营政策上就 是撒切尔主义、里根革命等政策调整,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也放松市场管 制。 --摘编自秋风《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百年纠葛》材料二:邓小平早在 1979 年就指出: 要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 人口多,耕地少。1980 年 4 月,他又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不 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任务 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只要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 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各种方法和手段都可 以利用。计划和市场两者“都是方法”“都是手段”,当然都可以用来发展社会主 义经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计划经济体制,严重 束缚和影响了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邓小平说:“不改 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邓小平提出:“必 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 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摘编自魏礼群《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及重大贡献》(1)根据 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材料一中的“这样的体制”形成的背景与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西方 改革的认识。 (1)第一问背景,要根据材料一时间“这样的体制运行了三十多年,到(20 世纪)六 七十年代”可确定这一体制是国家垄断模式,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结合 60 年代分 析背景即可。第二问作用,从经济危机、二战、二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等角度来分析。 (2)属于概括类设问,包括三问。第一问邓小平理论依据根据材料二四层含义进行概 括分析;第二问影响要从新时期邓小平理论、新时期经济建设,民族复兴运动把握。第 三问认识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其背景、作用、影响等角度来分析,言之有 理即可。 故答案为: (1)背景:1929 年经济危机,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灵,西方国家陷入严重危机。作用: 国家干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发展;为二战 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 (2)依据:深刻认识了中国基本国情的重大成果;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的重大成果;全面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经验教训的重大成果;充分吸收和借鉴国 际上有益做法的重大成果。影响:丰富了邓小平理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 步发展;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认识:任何 经济理论都有一定的阶段性,都会在一定时期适应经济发展;经济理论经济政策都要随 着时代发展而调整;经济政策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可以相互借鉴。(任答两点即可得 3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 (1)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学生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来进行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改革开放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西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征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影响,还要搞清楚 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特点和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