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滚动刷题练习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滚动刷题练习含解析

‎2019-2020学年生物刷题 一、单选题 ‎1.某随机受粉植物,其高茎(H)与矮茎(h)、绿茎(G)与紫茎(g)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进行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 表现型 高绿茎 高紫茎 矮绿茎 矮紫茎 比例 ‎63%‎ ‎21%‎ ‎12%‎ ‎4%‎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种群内基因h和基因g的频率分别为0.4、0.5‎ B.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Gg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 C.H-h和G-g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继续随机受粉,该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 ‎2.人们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用S表示。在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b、c三个群体中,最可能出现新种的是c,理由是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种 B.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的是a,理由是群体性状与1.5亿年前的群体p最相似 C.S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基因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作用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 ‎3.下图为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3和Ⅱ-4再生育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3和Ⅲ-8基因型一定相同 C.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4‎ D.若该病为伴Y遗传病,则Ⅱ-3的父亲一定患该病 ‎4.Tay-Sachs病是由于细胞内的某种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而引起的,患者通常在4岁之前死亡。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1/3 600。图1是患有该病的某家系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在人群中不会很快减小至零 B.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之间传递 C.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 D.7号个体与一个正常男性婚配后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120‎ ‎5.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I-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IV-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1-1‎ D.若II-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6.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12‎ C.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 D.11号个体基因型为杂合子的可能性为3/5‎ ‎7.下图甲表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图中所有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均如图乙所示,且3号4号代表性染色体。若Ⅱ-3与Ⅱ-4的后代男孩均患病、女孩均正常,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由图甲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不考虑交叉互换,一个图乙细胞可以产生2种类型的4个配子 C.Ⅱ-2的基因型为AAXDY或AaXDY D.Ⅲ-1与Ⅲ-2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5/8‎ ‎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筒状花萼是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9.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白线天蛾和8月中旬将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7月30日~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 B.花色的变化与传粉者的选择作用有关 C.8月该植物种群的红色基因频率下降 D.植物的快速反应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 ‎10.在某一人群中经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占16%,则该性状不同基因型AA、Aa、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48‎ ‎11.江汉平原盛产油菜,科技人员非常注重油菜品种的选育。如图表示油菜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数的变化情况。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油菜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 A.定向诱导了控制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 B.改变了控制产油的这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C.改变了油菜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D.淘汰了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 ‎12.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13.近日,科研人员从来自鼻腔黏膜的一种细菌中提取了新型抗生素,该抗生素对多重耐药病原体(如甲氧四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非常有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 B.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耐药病原体形成实质是耐药性变异个体定向积累的结果 C.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成意味着其一定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施用新型抗生素会对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进行定向选择 ‎14.下列有关“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 B.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全部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 C.红细胞中的O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所有成分均可以透过动脉端的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15.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 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16.基因型为Aa的一雌一雄果蝇杂交后得F1,选取F1中显性个体分别进行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交配以及自由交配,两种交配所得F2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为 A.A的基因频率相同,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B.A的基因频率不同,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C.A的基因频率相同,Aa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D.A的基因频率不同,Aa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17.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图中所示为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 B.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 D.曲线乙可以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18.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19.二孩政策放开后,前往医院进行遗传咨询的高龄产妇增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B.抗维生素D佝偻病产妇的女儿不一定患此病 C.产前基因诊断不含致病基因的胎儿可能患遗传病 D.推测白化病产妇后代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白化病家系进行调查 ‎20.据报道,2017年我国二胎出生率显著提高,占总新生人口数量的51.2%,但是高龄产妇生下患有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也明显增加,下面有关遗传病及其预防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内比正常人多一个染色体组 B.高龄夫妇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概率更高一些 C.可通过B超检查出苯丙酮尿症、猫叫综合症等单基因遗传病胎儿 D.染色体变异导致患者病情很重,所以染色体异常者均在胚胎时期死亡 ‎21.在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要调查群体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 B.调查的人群基数要大,基数不能太小 C.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D.要调查患者至少三代之内的所有家庭成员的性状 ‎22.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之一,为了解南方某城市人群中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该城市的68000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表1人群中不同性别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筛查结果 表2人群中不同年龄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筛查结果 A.根据调查能确定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B.经产前诊断筛选性别,可减少地中海贫血的发生 C.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与年龄无直接的关系 D.患者经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不会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 ‎23.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患者(多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可来自其祖母 B.题中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一定是男孩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24.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若Ⅲ4与另一正常女子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2/3‎ C.假设Ⅱ1与Ⅱ6均不携带乙病基因,则Ⅲ2的基因型为AaXbY,他与Ⅲ3婚配,生出病孩的概率是5/8‎ D.依据C项中的假设,若Ⅲ1与Ⅲ4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4‎ ‎2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既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又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D.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黑色与灰色桦尺蠖之间表现为共同进化 ‎26.在人体细胞中,由A、G、U三种碱基可构成多少种核苷酸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7.如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途径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过程①需控制好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 C.经过程①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未发生变化 D.过程③需使用固体培养基,有利于细胞增殖 ‎28.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B.细胞分化可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叶绿体产生的ATP可为细胞各种生理活动供能 D.动、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都依赖于细胞膜表面受体 ‎29.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推测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利用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D.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30.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注射一种灭活病毒可使小鼠体内产生浆细胞 B.过程②形成的两两融合细胞只有图中的3种类型 C.过程③采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特定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D.过程④获得的全部杂交瘤细胞都只能产生同一种抗体 ‎31.人们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类胰岛素,这一过程不涉及 A.用适当的酶对胰岛素基因与运载体进行切割并拼接 B.把重组后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内 C.检测重组DNA分子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内并表达出相应的性状 D.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发生结构上的改变 ‎32.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 B.H2O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33.下列生化反应肯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B.人体内各种消化酶的合成 C.醋酸杆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D.二氧化碳的固定 ‎3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①核酸→核苷酸②葡萄糖→丙酮酸③ATP→ADP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5.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①酒精 ②乳酸 ③CO2 ④H2O ⑤ATP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6.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A.b点的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乏Mg时,b点右移 D.c点后的叶片细胞都能进行光反应,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3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腺细胞比乳腺癌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 B.细胞核移植主要在同种动物、同种组织的细胞之间进行 C.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产生同卵多胚的数量是有限的 D.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含维生素、激素等多种能源物质 ‎38.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代表的时期相同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39.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0.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41.下列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核遗传物质的分配是随机、不均等的 B.分裂期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1或2:1‎ C.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中的叶绿体时,不需要染色 D.将其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 ‎42.下列有关微生物分离、纯化及计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 B.平板划线法通过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分散并计数 C.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系列梯度稀释可将微生物分散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实验结果往往偏大 ‎43.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操作中,对于获得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影响最大的是( )‎ A.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 B.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 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 D.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 ‎44.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 A.温度控制 B.溶氧控制 C.pH控制 D.酶的控制 ‎45.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46.科学家用被32P标记的磷酸盐溶液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图数据显示,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时,其细胞周期为19.3h B.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主要是标记蚕豆幼苗细胞中的蛋白质和DNA C.若蚕豆根尖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数为4N D.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短 ‎4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后,可用培养液将分散的细胞稀释制成细胞悬液 B.少数细胞在连续培养50代后可获得不死性,是某些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根据在高倍镜下观察到基因突变的比例可推知某化学药品的毒性 D.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 ‎48.下列说法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 A.某草原上由于狼的灭绝造成鹿数量激增 B.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得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 C.有长着细长花矩的兰花,就必然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 D.随着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条件 ‎49.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演化过程如图,错误的是 A.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的不断积累,c表示生殖隔离 B.①~⑥的存在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 C.由图可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D.自然界中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a到达c ‎50.下列关于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血浆、组织液渗透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B.内环境中某种成分发生改变可能会引起人体患某种疾病 C.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存在,会使血浆的pH保持稳定不变 D.高温环境中出现中暑说明机体调节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51.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只要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会发生生物进化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进化了就一定有新物种形成 ‎52.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方向不同 C.岛上生物没有进化 D.变异方向不同 ‎53.下列物质都含有N的一组是 A.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 B.胰岛素和核糖核酸 C.丙酮酸和丙氨酸 D.胆固醇和磷脂 ‎54.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以判断( )‎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55.实验人员利用矮牵牛(二倍体,2n=14)的红色花瓣细胞(液泡呈红色)与枸杞(四倍体,4n=48)叶肉细胞,制备了相应的原生质体,并诱导其融合,经筛选、培养获得杂种植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该杂种植株时不用考虑两种高等植物间的生殖隔离问题 B.可利用聚乙二醇、离心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筛选出杂种原生质体 D.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融合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62条 ‎56.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57.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不使细胞数目增加 B.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改变 C.细胞分化的结果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己决定,不能逆转 D.动物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潜能的体细胞 ‎58.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有很多,有关常用的两种微生物接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能应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 B.都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C.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D.接种用具都需进行严格灭菌 ‎59.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锅加盖时应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紧螺栓 B.选择培养基可以鉴定某种微生物的种类 C.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倒平板 D.统计样品中活菌数量时,接种方法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60.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麦芽糖酶 二、非选择题 ‎61.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____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___物质。‎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 ]_______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6)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____________,内环境稳态的本质为____________。‎ ‎62.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为_____性遗传病。‎ ‎(2)据查3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性遗传病。‎ ‎(3)1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2号的基因型为_____,4号的基因型为______,7号的基因型为____。‎ ‎(4)10号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 ‎(5)3号和4号婚配,所生后代既患甲种病又患乙种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 ‎(6)若8号和11号婚配,生出只患甲种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 ‎63.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是某家族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请分析回答:‎ ‎(1)从图1可知________________的显著特点是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2)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呈现图1中发病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尝试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图1中的_______遗传病进行调查。‎ ‎(4)图2中乙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 ‎(5)图2中Ⅲ8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6)Ⅱ5和Ⅱ6再生一个小孩两病都患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64.某种农业害虫夏季数量最多,到了冬季,由于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残存的少量个体又繁殖增加种群数量。因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如图所示,●为抗杀虫剂个体,○表示敏感个体),其中瓶颈部分即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 ‎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存在_____________。‎ ‎(2)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敏感型个体大多被杀死了,这是由于杀虫剂的______作用,其实质是增加了_____________的频率。然而,在未使用杀虫剂的自然情况下越冬,敏感个体却更多的存活下来,说明敏感个体更能适应冬天(缺少食物)的条件,这也说明,变异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种群中既有抗药型基因,也有敏感型基因,体现出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多样性层次,生物多样性还有两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D 3.C 4.D 5.C 6.C 7.D 8.A 9.C 10.A 11.D 12.C 13.D 14.C 15.C ‎16.C 17.D 18.C 19.D 20.B 21.A 22.C 23.B 24.D 25.B 26.C 27.B 28.B ‎29.D 30.B 31.D 32.A 33.B 34.B 35.D 36.C 37.C 38.B 39.C 40.B 41.B ‎42.B 43.C 44.D 45.C 46.A 47.A 48.A 49.D 50.C 51.A 52.B 53.B 54.C ‎55.D 56.B 57.D 58.B 59.D 60.C ‎61.②③ 自由扩散6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7.35~7.45缓冲③组织液降低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62.常 隐 X 伴 AaXBXb AaXBY AaXBXb AaXBXb 1/3 0 1/36 ‎ ‎63. 多基因遗传病 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已经死亡 单基因 X 隐性 aaXBXB aaXBXb 1/16‎ ‎64.生存斗争 是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选择 抗药性基因 环境的变化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