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金榜学案江苏专用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提升练(四)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6题,每题4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扬州三模)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曲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曲线1、2可分别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某植物根、茎生长的影响 B.若图1曲线1代表双子叶植物,则d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可除去单子叶植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C.图2中实线表示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面,其主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变化,则虚线表示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D.图3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影响,该结果表明在生产上可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解析】选C。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则曲线1可表示根,曲线2可表示茎,故A项正确;生长素类似物用于除掉农田中的杂草时,杂草比农作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性高,即曲线1表示双子叶杂草,曲线2表示单子叶农作物,故B项正确;植物水平放置时,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作用效果为促进作用越来越弱,直至抑制生长,图中虚线表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故C项错误;根据图3可知,生长素浓度越高,脱落率越低,故D项正确。 2.(2014·南京三模)每年的7月~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研究人员在此期间,每隔10天采摘果实测定其中几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期果实体积增大减缓与果实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有关 B.脱落酸和生长素含量增加有助于果实的成熟,这可能也与乙烯增加有关 C.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与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有关 D.本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苹果果实的成熟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 选C。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细胞体积的增大,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由图可知,成熟期果实体积增大减缓与果实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有关,A项正确;脱落酸和生长素含量增加有助于果实的成熟,这可能与乙烯增加有关,B项正确;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与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有关,但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项错误;本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苹果果实的成熟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项正确。 3.(2014·启东三模)下列过程不需要受体参与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C.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使其活化 D.血清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解析】选D。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与下丘脑和垂体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故A项正确;神经递质能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故B项正确;抗原可以与B(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故C项正确;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没有受体参与,故D项错误。 4.(2014·扬州三模)某同学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①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甲组假手术(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乙组切除甲状腺;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长和单位时间耗氧量,并记录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B.A曲线表示甲组小鼠代谢正常,耗氧量也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C.D曲线表示乙组小鼠甲状腺激素缺乏,生长发育停滞 D.可增设丙组(假手术,给予甲状腺激素)作为实验组,使实验更严谨 【解析】选D。根据题干和图示可知,本题的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因变量为小鼠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情况,检测指标是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故A项正确;甲组小鼠有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甲组小鼠的新陈代谢正常,故B项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年动物的生长发育,乙组切除甲状腺,没有甲状腺激素,小鼠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体长不再增加,故C项正确;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严谨,本实验还可增加切除甲状腺后给予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或不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以便进一步确定是甲状腺激素在发挥作用,故D项错。 5.(2014·淮安三模)下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物质”可能是淋巴(细胞)因子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能增殖分化成E细胞 C.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D.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该免疫过程 【解析】 选C。图示为体液免疫过程,T(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淋巴(细胞)因子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M细胞为记忆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能增殖分化成E细胞,E细胞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使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将病毒清除。 6.(2014·徐州三模)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解析】选D。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在内环境中都有存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项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若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B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C项正确。中暑是体温调节紊乱造成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项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包括3题,每题6分,共18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2014·南京、盐城一模)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浆细胞(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且所含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相对发达 B.T(淋巴)细胞受刺激后能释放淋巴(细胞)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 C.病毒侵入细胞后,B(淋巴)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解析】 选A、B。浆细胞(效应B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作用是产生抗体,其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且所含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相对发达;T(淋巴)细胞受刺激后能释放淋巴(细胞)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病毒侵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迅速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8.(2014·徐州调研)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离体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 B.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茎>芽>根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根、芽、茎的生长,但是促进的效果不同 D.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解析】选B、C。从图示看出,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根的生长;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9.(2014·苏北四市二模)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活动既可以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也可以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 B.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 C.若图中的免疫细胞表示浆细胞(效应B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淋巴(细胞)因子 D.该免疫细胞进行体液免疫时,裂解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 【解析】选A、B。从图中可见,“免疫细胞”上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又有相关激素的受体,则免疫活动既受神经调节又受体液调节,故A项正确;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要形成局部电流,故而神经末梢会发生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的变化,直到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为止,故B项正确;淋巴(细胞)因子由T(淋巴)细胞产生,故C项错误;靶细胞的裂解是在细胞免疫过程中由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后激活溶酶体酶,直接接触使之裂解死亡的,而非通过体液免疫过程实现,故D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包括2题,共58分) 10.(28分)(2014·徐州三模)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节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构成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网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和免疫系统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识别和应对机体内外的危险,神经元的末梢通过类似的结构连接特定免疫细胞,并释放出来调节这些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 (2)免疫系统可通过产生淋巴(细胞)因子与神经细胞膜上的结合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如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细胞)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3)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减弱对下丘脑中 的刺激,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解析】 (1)神经元末梢与特定的免疫细胞之间形成的接触点类似于突触结构,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来调节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2)淋巴(细胞)因子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由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可知为体温调节的相关内容,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3)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减弱对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使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降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 答案:(1)突触 神经递质 (2)(特异性)受体 体温调节 甲状腺 (3)渗透压感受器 减少 11.(30分)(2014·四川高考)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直接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 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 【解题指导】(1)图示信息:该图表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其中a为传入神经,b点位于传入神经上,c点为神经中枢中的突触。 (2)关键知识:兴奋的传导和突触传递、神经-体液调节、水平衡、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过程及模式图分析能力。 (1)根据兴奋由a传入脊髓的神经中枢,判断a是传入神经,也可根据神经节等判断;当兴奋到达b点时,因Na+内流导致膜两侧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点指突触,信号从局部电流的电信号转变成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即诱发突触后膜出现局部电流的电信号。 (2)机体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属于神经调节,而肾上腺素作用于靶器官心脏,使其心率加快属于体液调节,因此全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水的重吸收依靠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受下丘脑分泌的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调节。 (4)细菌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后进入内环境,首先是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发起攻击,然后才是特异性免疫,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其中抗原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1)传入神经 内正外负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3)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4)吞(巨)噬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知识总结】下丘脑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总结: (1)图示。 (2)解读。 ①血糖调节:下丘脑(血糖调节区域)是血糖调节中枢。 ②水盐调节:a.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b.作为渗透压感受器;c.传递兴奋给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③体温调节: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④生殖调节:下丘脑作为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合成与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合成与分泌性激素,调节生殖活动。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