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备战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择题 考点快速练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专版)备战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择题 考点快速练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快练10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8·浙江省温州市六校协作体高三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中古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恶劣 B.水源枯竭 C.交通变迁 D.商贸衰落 ‎2.图中河流流域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发展高耗能工业 ②下游进行梯级开发 ③发展节水型农业 ④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8·浙江省温州市六校协作体高三期末)读“某区域图”,近年来图中甲湿地水域变化较小,乙湖水位不断下降,完成3~4题。‎ 9‎ ‎3.甲湿地水域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河道弯曲,水流平缓 ‎ B.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C.气温年较差小,蒸发稳定 ‎ D.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 ‎4.乙湖泊水位下降会(  )‎ A.导致海平面上升 ‎ B.加剧湖区草场沙化 C.使入湖径流大幅减少 ‎ D.使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2018·浙江省温州市六校协作体高三期末)下表为“我国2001~2014年四大地区之间纺织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正值为转入,负值为转出)表”。完成5~6题。‎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2001~2006‎ ‎-0.7‎ ‎6.5‎ ‎-4.3‎ ‎-1.5‎ ‎2007~2014‎ ‎0‎ ‎-11.2‎ ‎10.2‎ ‎1.0‎ ‎5.2001~2006年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集群效应 B.原料价格 C.土地成本 D.劳动力成本 ‎6.2007~2014年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  )‎ A.中部向东部地区 B.东部向西部地区 C.西部向东北地区 D.东部向中部地区 ‎(2018·浙江省9+1联盟)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图和电站分布图”,完成7~8题。‎ 9‎ ‎7.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水能的好处主要有(  )‎ ‎①可以更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能 ②拦蓄洪水,削弱洪峰对下游的冲击,起到防洪作用 ③改善灌溉条件 ④改善航运条件 ⑤有利于鱼类洄游,增加生物多样性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8.田纳西河流域范围内,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水电站,但是却还要继续修建大量的核电站和火电站,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水电站环境污染严重,要逐步淘汰 B.水电站发电量不稳定,季节变化大 C.核电和火电属于可再生能源 D.火电站环境污染小 草方格沙障是用麦秆、稻草、芦苇等材料扎成方格形状,以达到在沙漠地区防风固沙的目的。完成9~10题。‎ ‎9.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 A.削弱风速,增加地表粗糙度 9‎ B.截留水分,降低沙层含水量 C.遮挡阳光,降低地表的温度 D.定位方格,增加沿线的美感 ‎10.下列荒漠化问题与风力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江南地区的红漠化 C.西北地区的沙漠化 D.云贵高原的石漠化 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11~13题。‎ ‎11.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人口锐减 B.资源耗竭 C.产业升级 D.生态恶化 ‎12.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 A.改善生态环境 B.优化交通布局 C.发展旅游产业 D.促进商业发展 ‎13.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 A.甘肃玉门 B.福建厦门 C.辽宁鞍山 D.湖北武汉 ‎(2018·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联考)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导致该地荒漠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高 ‎ B.大风天气较多 C.人类影响较强 ‎ D.水汽难以到达 ‎15.该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 9‎ B.加快城市化进程 C.全部退耕还林 D.加快南水北调 ‎(2018·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联考)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的省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是可以全程自流的调水工程。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起伏 B.水源供应 ‎ C.降水总量 D.城市分布 ‎1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河道淤积 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威胁 C.有利于减轻土地的盐碱化问题 D.回补地下水,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2018·浙江省名校协作体测试)2017年7月初,洪水危及洞庭湖地区,“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是该地区真实的写照。下面为“洞庭湖的容积、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18~19题。‎ 9‎ ‎18.关于洞庭湖容积与面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49年前,洞庭湖容积变化不大 B.与面积相比,容积减小速度更快 C.与1977~1984年相比,1995~1997年围湖造田可能更严重 D.1954~1958年,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19.洞庭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冬季寒冷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D.受长江干流顶托,水位季节变化明显 ‎(2018·台州市高三联考)2016年6月,农业部等10部门推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将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完成20~21题。‎ ‎20.推行耕地轮作休耕的最主要目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保护土壤肥力 C.提升农业产量 D.减少作物虫害 ‎21.云贵地区被列入休耕试点的重点地区,最主要原因是当地(  )‎ A.重金属污染严重 B.地下水漏斗区遍布 C.土地石漠化突出 D.农牧交错生态脆弱 ‎(2018·台州市高三联考)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22~23题。‎ 9‎ ‎22.田纳西河综合治理后,流域内工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这些条件主要包括(  )‎ A.科技、市场 B.能源、交通 C.动力、原料 D.交通、科技 ‎23.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流域内甲、乙、丙三地农业发展的方向分别是(  )‎ A.种植业、混合农业、林业 ‎ B.混合农业、渔业、林业 C.种植业、渔业、林业 ‎ D.畜牧业、渔业、混合农业 下图为“河套平原示意图”。2017年12月初,M地迎来一批批白天鹅等南迁候鸟,鸟类种类已由过去的4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近80种。完成24~25题。‎ ‎24.越来越多的南迁候鸟能够成群结队在M地歇息,表明M地能够(  )‎ A.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B.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C.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D.提供丰富农副产品 ‎25.形成黄灌区和井灌区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 C.交通 D.政策 9‎ ‎答案精析 ‎1.B 2.C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制约城市分布,图中古城所在地区沦为沙漠,水源枯竭导致古城衰落。第2题,图示河流水量较小,水能不丰富,故①②错。因当地水资源短缺,应发展节水型农业,③对。因流域内有古城遗址,可开发特色旅游项目,④对。]‎ ‎3.D 4.B [第3题,河道弯曲,水流平缓与湿地水域面积变化不大,A错。读图可知,甲湿地地处大兴安岭西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B、C错。甲处有河流汇集,水源条件较好,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功能强,故湿地水域面积变化小,选D。第4题,海平面上升主要是全球变暖所致,乙湖泊水位下降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A错。乙湖泊水位下降导致湖区周围水分条件变差,加剧湖区草场沙化,B对。入湖径流大幅减少会导致乙湖泊水位下降,C项逻辑关系错误。乙湖泊水源发源于蒙古,来水量小,湖泊的调蓄洪水能力不明显,D错。]‎ ‎5.A 6.D [第5题,读表格可知,2001~2006年纺织业从东北、中部、西部地区转移至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原料价格、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均不占有优势,但企业众多,集聚效应明显,故选A。第6题,读表格可知,2007~2014年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为负值,中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为正值,东北、西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变化不大,故2007~2014年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东部向中部地区。]‎ ‎7.D 8.B 9.A 10.C ‎11.B 12.A 13.C [第11题,由材料可知,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该地的棕地是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而形成的,故选B。第12题,随着棕地的形成,该地生态环境恶化,综合整治过程中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都是进行生态环境的改善,故选A。第13题,辽宁鞍山为我国铁矿石产地,适宜采用和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故选C。]‎ ‎14.C 15.A [第14题,根据示意图看出,该地土地荒漠化发展,是由于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的土地退化,而当地人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造成植被覆盖率降低,故选C。第15题,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除了“三过”,还有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故选A。]‎ 9‎ ‎16.A 17.D [第16题,根据两图对比并结合图例发现,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流经地区聚落较多、地势较平坦,但线路走向更多考虑“自流”,影响“自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A。第17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是华北平原,工程实施后受水区水量增多,且调去的水含沙量较小,河道不易淤积,A错;该工程不能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威胁,B错;由于水量增加,下渗增多,地下水位上升,加重盐碱化,C错;受水区水量增加,利于回补地下水,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故选D。]‎ ‎18.C 19.A [第18题,从图中看,1949年前,洞庭湖容积不断下降;从图中看面积减少了一半多,容积减小了一半,面积减小速度更快;与1977~1984年相比,1995~1997年面积和容积下降得更快,说明围湖造田可能更严重,C正确;1954~1958年,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第19题,洞庭湖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因此夏季“洪水一大片”;冬季降水少,湖底有线状洼地,因此冬季“枯水几条线”,A正确。]‎ ‎20.B 21.C [第20题,推行耕地轮作休耕的最主要目的是保护土壤肥力,B对。不能扩大耕地面积,A错误。对提升农业产量、减少作物虫害影响小,不是主要目的,C、D错误。第21题,云贵地区被列入休耕试点的重点地区,最主要原因是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突出,C对。与重金属污染严重、地下水漏斗区遍布无关,A、B错。农牧交错带主要分布在北方,D错。]‎ ‎22.B 23.B [第22题,田纳西河综合治理主要是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流域内工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这些条件主要包括能源、交通,B对。第23题,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流域内甲位于田纳西河下游,属于山麓平原地区,发展混合农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乙位于库区,适宜发展渔业。丙位于上游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三地农业发展的方向分别是混合农业、渔业、林业,B对。]‎ ‎24.C 25.A [第24题,越来越多的南迁候鸟能够成群结队在M地歇息,鸟类种类已由过去的4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近80种。表明M地能够维持生物的多样性,C对。湿地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中污染物、提供丰富农副产品的功能,但并不是越来越多候鸟在此地歇息的原因,A、B、D错。第25题,形成黄灌区和井灌区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黄灌区是引黄河水灌溉,井灌区地势高,不能引黄河水灌溉,只有抽取地下水进行井灌,A对。区域内气候相同,B错。交通、政策不影响灌溉类型,C、D错。]‎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