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淮安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 ‎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 ‎ A.‎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 ‎ C.‎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考点:‎ 声音的产生.‎ 专题:‎ 声现象.x k b 1 . c o mw W w .X k b 1.c O m 分析:‎ 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 解答:‎ 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以及物理学法中的转换法的应用.‎ ‎ ‎ ‎2.(2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折射形成的是(  )‎ ‎ ‎ A.x kb 1‎ ‎ 日食美景 B.‎ ‎ 天空彩虹 C.‎ ‎ 耀眼幕墙 D.‎ ‎ 林间光柱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A、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高楼外的玻璃幕墙很刺眼,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D、林间光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 ‎ ‎3.(2分)(2014•淮安)给出的四组能源中,均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 ‎ ‎ A.‎ 太阳能、水能、风能 B.‎ 天然气、石油、氢能 ‎ ‎ C.‎ 地热能、核能、煤炭 D.‎ 潮汐能、核能、石油 考点:‎ 能源的分类.‎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在自然界短时间就能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不能及时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 解答:‎ 解:‎ A、太阳能、风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符合题意;‎ B、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 C、核能、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核能、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了解和掌握.‎ ‎ ‎ ‎4.(2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 ‎ A.‎ B.‎ C.‎ D.‎ 考点:‎ 刻度尺的使用.‎ 专题:‎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解答:‎ 解:‎ A、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此方法错误;‎ B、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 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 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 ‎ ‎5.(2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漂浮在液面上的苹果处于静止状态,其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 ‎ ‎ A.‎ 苹果对地球的引力 B.‎ 液体对苹果的浮力 ‎ ‎ C.‎ 苹果对液体的压力 D.‎ 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要判断是否为平衡力,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 解:A、苹果对地球的引力和苹果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合题意;‎ B、液体对苹果的浮力和苹果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符合题意;‎ C、苹果对液体的压力和苹果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合题意;‎ D、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和苹果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目考查了平衡力的判断,看学生能否跟二力平衡的条件来识别平衡力,难度不大,但需要细心.‎ ‎ ‎ ‎6.(2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 ‎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 ‎ 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 ‎ 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 ‎ 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考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解答:‎ 解: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用一个新型的实际特例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分子动理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成立的,不要受问题变化的影响.‎ ‎ ‎ ‎7.(2分)(2014•淮安)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导致乘车的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 ‎ ‎ A.‎ 乘车人受到向前的力 B.‎ 没有动力汽车就停止运动 ‎ ‎ C.‎ 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D.‎ 汽车具有惯性 考点:‎ 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 解:水平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因此,发生这一现象是因为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故选C.‎ 点评:‎ 此题通过常见的现象考查了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在解释时,要将物体按运动状态分成两部分:发生改变的和不变的.‎ ‎ ‎ ‎8.(2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导体ab发生偏移.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 ‎ A.‎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B.‎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 ‎ C.‎ 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D.‎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考点:‎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由图可知电路中有电源,当开关闭合后,导体ab就成为通电导体,处于磁场中,会受到磁场的作用,故可以验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故选:D.‎ 点评:‎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这是电动机的原理.‎ ‎ ‎ ‎9.(2分)(2014•淮安)拖拉机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是利用水具有(  )‎ ‎ ‎ A.‎ 较低的凝固点 B.‎ 较大的比热容 C.‎ 较差的导热性 D.‎ 较好的透明性 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解答:‎ 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拖拉机发动机用循环流动水进行冷却.‎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 ‎ ‎ ‎10.(2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是感应式电能表的示意图,与其技术参数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 正常工作时额定功率为220V B.‎ 每转2圈电路耗电为1kW•h ‎ ‎ C.‎ 正常运行的最大电流为10A D.‎ 电路消耗的电能是2486kW•h 考点:‎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电能表的各参数表示的物理意义:192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1920转,“2.5(10)A”表示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是2.5A,最大瞬间电流是10A,220V表示该电能表的额定电压,50Hz表示该电能表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电路中使用.‎ 解答:‎ 解:A、正常工作时额定电压为220V,故A错误;‎ B、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1920转,故B错误;‎ C、正常运行的最大电流为10A,故C正确;‎ D、此时的示数为248.6kW•h,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关于电能表参数的理解和掌握,熟知各个参数是解题关键,这是中考常考题目.‎ ‎ ‎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1.(2分)(2014•淮安)用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则说明玻璃棒 带了电 ;此轻小物体 可能 (选填“肯定”或“可能”)是带电体.‎ 考点:‎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2)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只有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解答:‎ 解: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玻璃棒带了电;轻小物体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答案为:带了电;可能.‎ 点评:‎ 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以及物体带电现象的判断,属于静电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 ‎ ‎12.(2分)(2014•淮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 音色 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 传播过程中 控制噪声.‎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音色.‎ 专题:‎ 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x k b 1 . c o m 解答:‎ 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判断的;在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音色;传播过程中 点评:‎ 该题考查了同学们对音色的理解和减弱噪声方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 ‎ ‎13.(3分)(2014•淮安)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质量是 54.4 g;现将小石块浸没到图乙所示量筒里的水中,液面升至46ml,则其体积是 16 cm3,密度为 3.4 g/cm3.‎ 考点:‎ 固体密度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w w w .x k b 1.c o m ‎(1)天平的分度值为0.2g,天平的读数为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量筒的分度值为1cm3,小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根据ρ=求出石块的密度.‎ 解答:‎ 解:(1)图甲中石块的质量m=50g+4.4g=54.4g;‎ ‎(2)图乙中水的体积为30cm3,石块的体积V=46cm3﹣30cm3=16cm3,‎ 石块的密度ρ===3.4g/cm3.‎ 故答案为:54.4;16;3.4.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天平和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 ‎ ‎14.(3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灯L1与L2的连接方式是 并 联;断开开关S,会发生的现象是 L1不能发光 ;电路连接的不妥之处是 开关对L2不起作用 .‎ 考点:‎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1)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流过另一个元件,因此各元件相互影响;‎ ‎(2)并联电路中有多条电流路径,各支路上的元件互不影响;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解答:‎ 解:分析电路可以看出,灯泡L2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所以开关S对L2不起控制作用;灯泡L1与开关S串联后并联在电源两端,所以开关断开时L1不亮;两只灯泡并联.‎ 故答案为:并;L1不能发光;开关对L2不起作用.‎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判断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即可正确解题.‎ ‎ ‎ ‎15.(2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汽车沿水平路面高速行驶,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做功,将 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轮胎的温度会 升高 .‎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消耗的是机械能(或动能),轮胎发热说明转化成了内能.‎ 解答:‎ 解: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发热的过程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轮胎的内能,属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机械;升高.‎ 点评:‎ 此类题目是考查对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原理,对于实际问题,要了解具体情况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 ‎ ‎16.(2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发现电灯L1、L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存在 断路 故障,用电压表进行检测,发现b、c间电压为零,a、b和a、c间电压均为3V,则电路的故障是 电灯L1处断路 .‎ 考点:‎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电灯L1、L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 解答:‎ 解:闭合开关S,发现电灯L1、L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存在断路;‎ 用电压表进行检测时,bc间电压为零,说明bc间电路完好;‎ ac间电压为3V,说明电流表和开关完好;ab间电压为3V,说明ab间有断路,即电灯L1处断路.‎ 故答案为:断路;电灯L1处断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的方法.‎ ‎ ‎ ‎17.(2分)(2014•淮安)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薄的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物体向平面镜移动,物体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将 变小 .‎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物距减小时,像距也减小,像与物的距离变小.‎ 解答:‎ 解:(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茶色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光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物距减小时,像距也减小,像与物的距离变小;因此物体向平面镜移动,物体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将变小.‎ 故答案为:确定像的位置;变小.‎ 点评:‎ 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 ‎ ‎18.(3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运动到相距30m的位置时,开始发送和接受 电磁波 信号,自动控制对接,知道相互接触时耗时150s.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 运动 的,且速度为 0.2 m/s.‎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飞船在太空中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2)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3)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得速度.‎ 解答:‎ 解:(1)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之间的地面引导、自动追踪、最终逼近、交会对接四个过程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2)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十”相对于“天宫一号”位置发生改变,因此是运动的;‎ ‎(3)速度为:v===0.2m/s.‎ 故答案为:电磁波;运动;静止.故答案为:电磁波;运动;0.2.‎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和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在选定参照物时,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移的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静止.‎ ‎ ‎ ‎19.(3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只质量为100g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到水平的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cm2,则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是 400 Pa(g取10N/kg);在靠近玻璃杯的正后方,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用力对着玻璃杯吹气,会观察到烛焰 被吹灭 (选填“不受影响”、“摇曳但不熄灭”或“被吹灭”),判断的理由是 由于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导致气流沿玻璃杯的表面运动 .‎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已知玻璃杯的质量,根据重力公式G=mg求出其重力,进而可知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又知接触面积,再利用压强公式p=可求得其对桌面的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解答:‎ 解: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mg=0.1kg×10N/kg=1N,‎ 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400Pa;‎ 用力对着玻璃杯吹气,由于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导致气流沿玻璃杯的表面运动,因此会观察到烛焰被吹灭.‎ 故答案为:400;被吹灭;由于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导致气流沿玻璃杯的表面运动.‎ 点评:‎ 此题考查压强大小的计算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本题中的实验就是隔物灭火,利于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一道好题.‎ ‎ ‎ 三、解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38分.解答24、25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0.(4分)(2014•淮安)‎ ‎(1)画出图甲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2)画出图乙中鸡蛋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 ‎(3)标出图丙中静止在通电螺丝管右端小磁针的N、S极.‎ ‎(4)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连接到图丁的电路中.‎ 考点:‎ 透镜的光路图;重力示意图;安培定则;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1)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2)要画重力的示意图首先要找力的作用点,即重心,从力的作用点起沿重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3)首先利用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和线圈的绕向,根据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N、S极;然后利用磁极间的作用规律确定小磁针的N、S极.‎ ‎(4)火线首先进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螺旋套.火线接在灯泡的顶端,在更换灯泡时,断开开关,切断火线,更安全.‎ 解答:‎ 解:(1)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2)在鸡蛋的几何重心,如图O点,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O点起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3)由图可知,电流由螺线管右端流入,则由安培定则可知,将四指沿电流方向握住螺线管,则大拇指指向右端,所以螺线管左端应为N极,右端为S极;‎ 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左端应为N极,右端为S极,如图所示:‎ ‎(4)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火线先接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答案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重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右手螺旋定则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开关、电灯的接法,是一道综合作图题.[来源:学&科&网Z&X&X&K]‎ ‎ ‎ ‎21.(6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图.‎ ‎(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长度,应将杠杆调节到 水平位置 平衡,如果杠杆的左端向下倾斜,平衡螺母应向 右 端调节.‎ ‎(2)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探究杠杆平衡所遵循的普遍规律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F1•l1=F2•l2 (用字母符号表示). ‎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10‎ ‎1‎ ‎5‎ ‎2‎ ‎0.5‎ ‎15‎ ‎1.5‎ ‎5‎ ‎3‎ ‎1.5‎ ‎20‎ ‎3‎ ‎10‎ ‎4‎ ‎2‎ ‎20‎ ‎4‎ ‎10‎ ‎(3)图中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每个钩码受到的重力是0.5N,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的拉力是 2 N;拉着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并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 .‎ 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右移,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 ‎(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避免偶然性和片面性,应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 ‎(3)根据图示求出阻力与阻力臂、动力臂,然后由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做出正确判断.‎ 解答:‎ 解:(1)杠杆左左低右高,则杠杆重心应右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所以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直接读取力臂.‎ ‎(2)在实验中,为避免实验结论的片面性、偶然性,要多做几次实验,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普遍性的规律.‎ 分别计算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可以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设每格长度为L,由图示可知,‎ L阻=4L,G=3×0.5N=1.5N,L动=3L,‎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L阻=F×L动,‎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N,‎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为保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故答案为:(1)水平位置;右;(2)探究杠杆平衡所遵循的普遍规律;F1•l1=F2•l2;(3)2;变大.‎ 点评:‎ 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在此实验中要知道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了便于测量力臂.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需要多测几组数据.并且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 ‎ ‎22.(5分)(2014•淮安)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 ‎(1)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的 水的内部产生的大量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 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 ‎(2)图乙是实验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 98 ‎ ‎99‎ ‎99‎ ‎99‎ ‎99‎ ‎(3)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4)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 保持不变 (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减低”);停止加热,谁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 吸热 .‎ 考点:‎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水面处破裂;‎ ‎(2)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①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 ‎(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即可作出水沸腾的图象;‎ ‎(4)水沸腾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 解:(1)水沸腾时的现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水面处破裂,所以由气泡的情况可判断水是否已经沸腾;‎ ‎(2)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的温度为98℃;‎ ‎(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作出水沸腾的图象;‎ ‎(4)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水的内部产生的大量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2)98;‎ ‎(3)‎ ‎(4)保持不变,吸热.‎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包括温度计的使用、液体沸腾前后的特点等,都属于基本技能的应用,难度不大.‎ ‎ ‎ ‎23.(5分)(2014•淮安)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L1、L2;‎ ‎②如图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L1′、L2′;‎ ‎③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 ‎(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 2 (填写序号);‎ ‎(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 得到材料、粗细均像相同的两根弹簧 .‎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 拉力大小 有关.‎ ‎(4)探究此猜想需要研究和比较的物理量是 弹簧的原长 和 对应的伸长量 .‎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保持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改变拉力大小,对比伸长量的大小关系,这是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的关系;‎ ‎(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保持了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观察伸长量的变化,探究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4)该探究过程需要探究的物理量是弹簧的原长,比较弹簧的伸长量.‎ 解答:‎ 解:(1)保持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改变拉力大小,对比伸长量的大小关系,这是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的关系,故是研究猜想2;‎ ‎(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保持了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观察伸长量的变化,探究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4)该探究过程需要探究的物理量是弹簧的原长,比较弹簧的伸长量.‎ 故答案为:‎ ‎(1)2;‎ ‎ (2)得到材料、粗细均像相同的两根弹簧;‎ ‎(3)拉力大小;‎ ‎(4)弹簧的原长;对应的伸长量.‎ 点评:‎ 此题考查了学生探究思维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分析问题注意所控制的不变量,改变量引起的变化是解题关键.‎ ‎ ‎ ‎24.(4分)(2014•淮安)小华用一根阻值为10Ω、额定电压为6V的电热丝,制作一台加热器,所用电源的电压为9V.‎ ‎(1)为使加热器正常工作,电路中需串联一个电阻,其阻值是多少?‎ ‎(2)加热器正常工作1min,电热丝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的计算.‎ 专题:‎ 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求出串联电阻两端电压,再计算电阻电流,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则根据欧姆定律求串联的电阻,‎ ‎(2)根据W=UIt计算消耗的电能.‎ 解答:‎ 解:(1)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所以串联电阻两端电压为:U2=U﹣U1=9V﹣6V=3V,‎ 串联电阻电流为:I===0.6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串联一个电阻R2===5Ω;‎ ‎(2)电热丝消耗的电能W1=U1It=6V×0.6A×60s=216J.‎ 答:(1)为使加热器正常工作,电路中需串联一个电阻,其阻值是5Ω;‎ ‎(2)加热器正常工作1min,电热丝消耗的电能是216J.‎ 点评:‎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应用,抓住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 ‎ ‎25.(7分)(2014•淮安)如图所示,用500N的拉力,将重1200N的木箱匀速提升1.5m,所用的时间为30s.‎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考点:‎ 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已知砖块的重力和升高的高度,则由功的公式即可求得有用功;‎ ‎(2)由滑轮组的特点可求出拉力的距离,由拉力的距离和拉力大小可求得人所做的总功,由功率公式可求得功率;‎ ‎(3)由有用功和总功,利用机械效率公式可求得机械效率.‎ 解答:‎ 解:‎ ‎(1)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Gh=1200N×1.5m=1800J;‎ ‎(2)由滑轮组可知,拉力移动的距离s=3h=3×1.5m=4.5m,‎ 则人做的总功W总=Fs=500N×4.5m=2250J;‎ 则工人做功的功率P===75W;‎ ‎(3)机械效率:η=×100%=×100%=80%.‎ 答:‎ ‎(1)工人做的有用功为1800J; ‎ ‎(2)工人做功的功率为75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点评:‎ 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的计算,应清楚各功的计算.‎ ‎ ‎ ‎26.(7分)(2014•淮安)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新干电池2节、标有“2.5V”的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个和导线若干.‎ ‎(1)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A (选填“A”或“B”端),其作用是 保护电路 .‎ ‎(2)对照实物电路,补充完整图乙的电路图.‎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读得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是0.6V、0.12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0 Ω.‎ ‎(4)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的读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值为 0.2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0.5 W.w W w .x K b 1.c o M ‎(5)LED节能灯的发光亮度与此小灯泡相同时,LED灯可节约85.8%的电能,据此推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亮度与 0.071 W的LED灯亮度相当.‎ 考点:‎ 电功率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 ‎(2)根据实物电路图完善电路图.‎ ‎(3)由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4)由图示电流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然后由P=UI求出灯泡额定功率.‎ ‎(5)根据题意分析答题.‎ 解答:‎ 解:(1)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A.‎ ‎(2)根据实物电路图完成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电源电压1.5V×2=3V,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U﹣UV=3V﹣0.6V=2.4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20Ω.‎ ‎(4)由图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A,灯泡额定功率P=UI=2.5V×0.2A=0.5W.‎ ‎(5)由题意可知:PLED=(1﹣85.8%)P=(1﹣85.8%)×0.5W=0.071W;‎ 故答案为:(1)A;保护电路;(2)如图所示;(3)20;(4)0.2;0.5;(5)0.07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完成实验电路图、求电阻、电表读数、求功率等问题,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电表刻度线垂直.‎ ‎ ‎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