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 江西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 忿( ) 狱( )‎ ‎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 ‎9.A;10.愤恨、案件。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四川成都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 ‎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 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 ‎ 译文: ‎ ‎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 ‎ 译文: ‎ ‎5.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 ‎ 答: ‎ ‎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 ‎4.(6分)‎ ‎ (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 ‎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 ‎ 色”的意思计1分)‎ ‎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 ‎ 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 四川眉山市 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 小人无朋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①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②,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③。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选自《朋党论》)‎ ‎【注】①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②交疏:交情疏远;③保:关心爱护。‎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 ‎ ‎ ‎ ‎24.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至少说两点。(2分)‎ ‎ ‎ ‎ ‎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 ‎23.译文:(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实行的是忠诚和守信,所爱惜的是名声和气节。(错一句扣1分)‎ ‎24.(1)追求功名利禄(权势、私利、金钱)(2)相互勾心斗角(3)见利忘义(4)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答对一点1分,共2分)‎ 浙江宁波 ‎(四)(8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 ‎(选自《太平广记》)‎ ‎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 ‎⑵日月广明之道 ( ▲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 ‎21.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22. 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 ▲ ‎ ‎19.(1)A (2)B(2分,每小题1分)‎ ‎20.D(2分)‎ ‎21.C(2分)‎ ‎22.①博览群书 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浙江衢州 白侯之贤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 ‎。”“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己。”‎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 ‎【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②繇(yáo):徭役。③赋:税。④问:问罪,责难。‎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 (1)豪者善避役 (2)顾谓二三子曰 (3)白侯之贤信己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2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2分)‎ 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1) ,驭吏(2) ,天子嘉之。‎ ‎21.(3分)(1)擅长,善于(2)回头(3)确实,真实 ‎22.(2分)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意思符合即可)‎ ‎23.(2分)(1)清(约)(2)严 浙江嘉兴 ‎(三}义犬(9分)‎ ‎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来途。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 【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③:扫,清理。橐③,钱袋。④冲循:交通要道。‎ ‎2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 (1)既走,则又从之 (2)犬始奔去 (3)返客疾驰 (4)金亡其半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2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三)(9分)‎ ‎21。(1)已经 (2)离开 (3)快速 (4)丢失 ‎2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 ‎2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 浙江丽水 ‎(三)(7分) 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①病:困苦。②忮(zhì):嫉妒。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 ‎(1)我至子所 (2)不乐依人焉 (3)燕不喻而去 ‎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鸥于海渚遇巷燕 贤于材人远矣 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怠 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许寡人 25、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2分) (三)(7分) 23、(3分)(1)处所(2)依附,依靠(3)知道,明白 24、 (2 分) B 25.(2分)示例一: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大意写出即可) ‎ 山东聊城市 ‎(二)‎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8. 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 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D.或阻之(或:有的人)‎ ‎9.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0. 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8.A 说明:本题2分。‎ ‎9.(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说明:本题2分。‎ ‎10.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1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 湖南株洲市 ‎(二)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 ‎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征求不已 ② 惟欲清净 ‎ ‎25.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2分)‎ ‎ ‎ ‎26.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分)‎ ‎ ‎ ‎24.①停止(1分);②只(1分)‎ ‎25.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2分)‎ ‎26.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2分)‎ 浙江台州市 ‎(三)与诸弟书(节选)(10分)‎ 清·曾国藩 诸位贤弟足下:‎ ‎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①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②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 ‎ ‎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③,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 【注释】①审:清楚,明白。②洎(jì):至,到。③骤几:很快成功。‎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 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B.未尝一日间断 尝贻余核舟一 ‎ C.虽行船走路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D.不敢以一得自足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22.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 20.(3分)D ‎ 21.(3分)(我)时刻所期望的,只有几位弟弟罢了。(意对即可)‎ ‎ 22.(4分)(1)有毅力(坚持不懈)。(2分)(2)对诸弟要求严格(爱诸弟)。(2分)‎ 浙江温州 ‎(三)(13分)‎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2)乃把晖臂曰 ‎(3)举手未敢对 (4)子孙窃怪之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晖以堪先达 C.以残年余力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3.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 ‎20.(4分)(1)一向,平素 (2)握,持 (3)答复,回答 (4)感到奇怪 ‎21.(3分)D ‎22.(3分)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 ‎23.(3分)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 江苏省苏州市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①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释】竖:憧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①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0①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②我们不知道往哪边追,所以就回来了。‎ 湖北武汉市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 ④卿: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有戏儿之器 闻:听说 ‎ B.及见之 及:等到 C.趋焚之 趋:追逐 D.长必好之 好:喜欢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悦婴儿 A.何以战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皆以美于徐公D.以光先帝遗德 ‎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 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 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 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 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2) 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三、(9分,每小题3分)‎ ‎8.C;9.D;10.C 四、(14分)‎ ‎11.(1)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 ‎(2)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 江苏无锡市 ‎(一)(12分)‎ ‎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 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7.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客谢之 谢: ▲ ②监试者异之 异: ‎ ‎③窃为郡内忧之 窃: ▲ ④以病去 去: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 (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分)‎ ‎(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 ‎ (一)(12分)‎ ‎7.(2分)A(因为)‎ ‎8.(2分)C ‎9.(4分)①谢:道歉。②异:认为……奇特(奇异)。③窃:私下。④去:离职,离开。(每个1分)‎ ‎10.(4分)(1)(2分)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地)人。(得分点:判断句式)‎ ‎ (2)(2分)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得分点:“内”‎ ‎ 和“为”)‎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 山东泰安市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 ①永之氓咸善游 咸: ②中济,船破,皆游 济: ‎ ‎ ③有顷,益怠 怠: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遂: ‎ ‎27.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28.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 26.【答案】①咸:都。 ②济:渡,渡河。 ③怠:疲惫。 ④遂:于是,就。‎ ‎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7.【答案】①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 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8.【答案】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 【评分】每文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广东省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程氏爱鸟 ‎ ‎ ‎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1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2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3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选自苏轼《东坡杂记》)‎ ‎【注释】 1 .武阳君:苏轼的母亲。 2. 鷇 kou:初生的小鸟。3. 忮zhi:凶狠。 ‎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信于异类也 ( )(2)去人太远( )‎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 ‎3.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2分)‎ ‎4.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3分) ‎ 附加题 ‎1.(1)使…信任 (2)距离,离 ‎2. 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 ‎3.因为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 或:因为(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 ‎4.例: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它动物,要与其它动物相互信任,和谐共处,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态度来伤害其它动物。‎ 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几年的时间下来,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飞翔在院子里,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对待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一直守信用的原因。 有乡间老人说:“鸟雀的巢离人很远,就一定会有蛇、鼠、狐狸、鸱、鸢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他们)自然就亲近人,以免去这样的忧患。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 山东潍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2分)‎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 (1)牛孳产至十余头 孳:‎ ‎ (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左右:‎ ‎ (3)将之诣妻家村中 诣:‎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衫蒙其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老母如其言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2分)‎ ‎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3分)‎ ‎16.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 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 。(2分)‎ ‎13.(1)孽:繁殖(生育)。(2)左右:下属(身边的人)。(3)诣:到……去(前往)。(3分,每小题1分)‎ ‎14.C 15.(1)你自己有县令,我为什么要参与(这件事)呢?(2分,“尔”“何与为”各1分)(2)(张允济)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位种葱的老太太,(她)盖了小草屋看守葱。(3分,“道”“守”和“一老母种葱者”的定语后置结构,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酌情扣分)‎ ‎16.夜不闭户 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2分,每空1分)‎ 上海市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    )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四)12.好,做13. B(未经洗涤的) 14.喜,赐15. 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可知) ‎ 陕西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圩-,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4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 【注释】。渴(he)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3麻(xiu),竹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 (1)民桥其上(搭桥,架桥) (2)逾石而往有石泓 (越过,经过)‎ ‎(3)北堕小谭(落入) (4)卷石底以出(弯曲,翻卷)‎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2分)‎ A B ‎ 有泉幽幽然 其侧皆诡石怪木 ‎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 D C ‎ ‎ 然卒入于渴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 ‎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1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 (1)其长可十许步。‎ ‎ 【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 ‎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 【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 ‎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 【答案】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广东省梅州市 ‎(二) 祁奚请老(4分)‎ 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午⑤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②晋君:指晋悼公。③解狐:晋国大夫。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10.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孰可使嗣(子嗣,后代) B.晋遂举解狐(推举)‎ C.非子之子(你) D.孰可以为国尉(谁)‎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2分)‎ A.任人唯贤 B.大公无私 C.坦率正直 D.谦虚谨慎 ‎10. ‎2 A ‎ ‎11.  2 D 浙江省绍兴市 ‎(二)(14分)‎ ‎(明)何景明 猿善援犭婴 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 山之奥①有洞,洞有货物,犭婴 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 ,犭婴 悉移至窟中。‎ ‎ 猿既下,犭婴 无有也。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 犭婴 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②猿,猿曳臂去。‎ ‎ (选自《兽纪》)‎ ‎[注释]①奥:深处。 ②殴躏:殴打、践踏 ‎10.给文中化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三处)(3处)‎ 猿 善 援 犭婴 亦 猿 类 惟 跳 躁 无 他 长 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4分)‎ ‎ A. 犭婴 弗得自致也/无从致书以观 B. 犭婴 悉移至窟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 迹之至窟旁/不露蛛丝马迹 D. 犭婴 据窟啸曰/孙权据有江东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 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 ‎ 翻译: ‎ ‎(二)(14分)‎ ‎10. 3分。猿 善 援 /犭婴 亦 猿 类 /惟 跳 躁/ 无 他 长 技 ‎11. 4分。 C ‎12. 3分。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 ‎13. 4分。 这篇短文讽刺了为了独占钱财而不守信义、欺诈合作者的丑行。(或:讽刺了不守信义,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的丑行。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山东东营 ‎(二)(8分)‎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⑤,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 ‎ (选自《永州八记》)‎ 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 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 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④罴(pí):棕熊。 ⑤澧(fēng)、镐(hào)、鄠(hù)、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 ①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而 ②烈火而焚之 烈火 ‎③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虽 ④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陋 ‎11.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描写丘“石”的语句并在下面翻译出来。(2分)‎ ‎12.下面写“坐潭上”和“卧丘上”观感的文字,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①“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②“枕席而卧……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13. 结合《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谈谈本文写“弃地”小丘的际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 ‎10.答案:①却②点燃大火③即使④认为……鄙陋 看不上 评分: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 那高耸的石头相拥着向下倾斜的,好像成群的牛马在小溪里饮水一样;那些像兽角一样排列着、倾斜着向上的石头,好像熊罴在向山上攀登。 ‎ 评分:画对语句1分,翻译正确通顺1分,共2分。‎ ‎12. 答案:①孤寂、凄苦、悲凉 ②心神愉悦、陶醉自得 评分:两种心境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3. 答案: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遭遇不幸的苦闷抑郁不平的情感和重被重用的愿望。 ‎ 评分:答对情感和愿望各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广东省肇庆市 ‎ (乙)‎ ‎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 襄主日:“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 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 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毕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 (选自《韩非子·喻老》)‎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2分)‎ ‎ 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 ①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 ②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12.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13.(1)过了一段时间(小久),(赵襄主)就跟王于期赛马,他多次换马多次都落后。‎ ‎(2)你教我驾驭车马的方法(技术)没有全部教给我。‎ 或:你没有把驾驭车马的方法(技术)全部教给我。‎ 湖南省岳阳市 ‎26. 用“/”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共三处)。(3分)‎ 东 坡 画 扇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26.(3分)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广西南宁市 ‎ (二)张齐贤明察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①。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 奴乘间②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③ 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 齐贤悯然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④百官,志在激浊扬清⑤,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称,主管水陆运输。 ②乘间:乘着空闲。③相公:古代对 宰相的称呼。④进退:任免。 ⑤激浊扬清:揭露丑恶,发扬正气。‎ ‎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尝为江南转运使 为: (2)念汝事我久 念 : ‎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奴震骇,泣拜而去。‎ 译文: ‎ ‎19.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张齐贤这样处置奴仆的看法?(2分)‎ ‎ ‎ ‎ ‎ ‎17.(1)为:担任(1分) (2)念 :考虑,想到(1分)‎ ‎18.仆人十分震惊,哭着叩拜离去。(2分)(1句1分)‎ ‎19.示例一:“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表现张齐贤坚持以德为主的用人原则,知人善任。 示例二:“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 表现张齐贤的大度与宽容。 示例三:“吾待相公久矣”表明该奴仆只是偶尔犯错,但是张齐贤最后还是让他“去吾门下,自择所安”,表现张齐贤铁石心肠,缺乏同情心。 示例四:“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表现张齐贤没有及时指出仆人的错误,不与人为善。(结合原文1分,看法能言之成理1分。)‎ 附《张齐贤明察》参考译文:‎ 北宋的张齐贤,曾经任江南转运使。一天家中设宴,一名奴仆偷了好几件银器,齐贤在帘后仔细地看但(他)不问那人(为什么这么做)。此后齐贤三任宰相,门下的奴仆都得到提升,只有这个奴仆没有做官。这奴仆乘齐贤空闲(对他)拜了又拜求告说:“我侍候宰相时间已好久了,门下的奴仆都已有了官职,相公独把我忘了呢?”于是泪流不止。齐贤同情地说:“我想不说,你就会怨恨我。你记得当年在江南的时日,偷了我好几件银器吗?我藏在心里三十年,不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你也应该知道的,我任宰相,任用与罢免百官,目的在于揭露丑恶,发扬正气,怎敢推荐小偷强盗做官呢?顾念你服侍我时间长久,现在给你三十万钱,离开我的门下,自己选择安顿的地方。”奴仆感到震惊害怕,哭着拜谢齐贤离去。‎ 贵州省遵义市 ‎(三)岳飞(11分)‎ 毕沅 飞事至孝,家无姬待。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妹遗之。飞曰:“主上宵肝,‎ 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母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殉。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戌,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循循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吴玠素服飞 素: ‎ ‎②饰名妹遗之 遗: ‎ ‎③立斩以殉 以: ‎ ‎④阙一不可 阙: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宁大将安乐时耶!‎ ‎②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20.本文从哪三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3分)‎ ‎18.(4分) ①平素,平时 ②赠送 ③来,用来 ④缺,缺少(每小题1分)‎ ‎19.(4分) ①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得分点:宁、时、耶)(2分) ②将士们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啊!(得分点:何、倒装句式)(2分)‎ ‎20.(3分) 至孝至忠、治军有方、爱民恤士。(每点1分,意同即可)‎ 湖北省宜昌市 一卷冰雪文序 ‎◆张岱 ‎①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②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③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 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 ‎ ‎ ‎ 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藉( ) 异( ) 遂( ) 固( )‎ ‎ 7.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 ‎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 ‎ 8.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2分) ‎ ‎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 ‎ 9.请用第①自然段的两个关键词回答,“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2分) ‎ ‎ 10.请在下面语句的空格处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3分) ‎ 本篇序文虽然短小精悍,但作者由远及近,层层铺垫,先由( )的“冰雪之气”,过渡到( )的“冰雪之气”,最后才落脚到( )的“冰雪之气”,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 11.所谓“冰雪之气”,亦即冰雪之特点。请你根据本文内容提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至少4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冰雪”的特点。(2分) ‎ ‎ 12.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2分)‎ ‎ 13.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相关语句。(2分) ‎ ‎ 雾凇沆砀, , 。‎ ‎6.(4分)藉:借,凭借 异:不同 遂:于是,就 固:本来 ‎7.(3分)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淋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划错一 处扣1分)‎ ‎8.(2分)只不过遗憾的是遇到的不能理解,理解的不能评说。(“特”“恨”“解”“说”四个关 键词,译错一个扣0 5分。)‎ ‎9.(2分)一是“寿物”(即能使事物的寿命得以保持和延长);二是“生物”(即能使事物本身 得到生长和发育)。(答对一词得1分)‎ ‎10.(3分)由(物)到(人)最后到(文)。‎ ‎11.(2分)“冰雪”有空灵、纯净、清冽、透明、湿润、低温、保鲜等特点。(答对1个得0.5分)‎ ‎12.(2分)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或: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作者通过这句话所流露出的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傲和天下无人能识君的无奈之 情。知人论文,不能不察。)‎ ‎13.(2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错一字扣1分)‎ 江苏省南京市 古 镜 ‎ (宋)沈 括 ‎[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9.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收人而今小 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 B.予观之 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 C.又见他家所藏 才美不外见(《马说》)‎ ‎ 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 ‎ ‎12.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 ”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1分);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 ‎ (用一个词语概括,1分)‎ ‎ (2)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2分)‎ ‎ ‎ ‎9.(2分)A ‎10.(2分)B ‎ ‎11.(3分)花纹(文字)虽在背面,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所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每小句1分)‎ ‎12.(4分)(1)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1分) 精湛(高超)(1分)‎ ‎ (2)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都不能透光,只有这面透光(2分)‎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 江苏省泰州市 ‎(二)阅读《魏公叔痤病》一文,完成8—11题。(14分)‎ 魏公叔痤①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②,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③,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④弗能听,勿使出竞⑤。”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⑥乎!”‎ 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⑦以不悖者为悖。‎ ‎【注】①公叔痤(cuó):魏相。②即:如果。不可讳:意为不幸去世。③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④为:如果。⑤竞:同“境”。⑥悖:糊涂、昏聩。⑦固:原来。‎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 ‎①公叔痤对曰 (回答) ②愿王以国事听之也(希望)‎ ‎③秦果日以强(一天天) ④悖者之患 ( 错误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C )‎ 例句:出而谓左右曰 A.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八则》)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此/非/公叔之悖也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译文: (公孙鞅)向西到了秦国,秦孝公接纳并重用了他。 ‎ ‎(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 ‎11.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文中的惠王之“悖”给了我们怎样的借鉴?(2分)‎ 答:①作为领导者应该虚心纳谏,更要有一双慧眼,任用贤能②做事不应该太武断,而要三思而后行。‎ ‎ (三)‎ ‎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 ‎ ——《宋史·寇准传》‎ ‎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 ①每期会赋役( ) ②事决乃退( )‎ ‎ 1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 18.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6.答案示例:①适逢、正赶上 ②才 评分:没空1分,共2分。‎ ‎17.答案示例: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示例: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 评分:32分,答出三点即可。‎ 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练。⑦名行:名节操行。‎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 (1)竹本固 固: ‎ ‎(2)夫如是 如是: ‎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 ‎14.(1)稳固 (2)像这样 (2分)‎ ‎  15.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3分)‎ ‎  16.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8分)‎ 龙井题名记 秦观①‎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 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⑥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 (1)以书邀余入山 (2)比出郭,日已夕 (3)濯足于惠因涧 (4)谒辨才于朝音堂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2.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2分)‎ ‎20.(1)书:信。(2)比:等到。(3)濯:洗、洗涤。(4)谒:拜访。(4分,每小题1分。)‎ ‎21.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2分,意思对即可。)‎ ‎22.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 的感叹。(2分,景的概述1分,作者情感体验的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鲁恭为中牢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⑤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牢: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③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④阴:暗中。⑤雉(zhì):野鸡。‎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阴使人往视之( ) ②欲察君之政也( )‎ ‎15.鲁恭任中牢令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2分)‎ ‎16.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联系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分)‎ ‎14.①派;或“派遣”;或“命令”;或“让”;或“叫”‎ ‎②考察;或“考证”;或“探察”;或“了解”(共1分,每小题0.5分)‎ ‎15.围绕“袁安听说鲁恭以德化民,对百姓不用刑罚,对此深表怀疑”回答。(或“探察鲁恭重德化,不用刑罚的情况是否属实”;或“考察鲁恭的政绩”)(共2分,意思对即可)‎ ‎16.围绕“看到(儿童不捕幼雉)当地有‘三异’(蝗不犯境、爱及鸟兽、儿童有仁心)现象;地方百姓善良、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鲁恭不用刑罚,用道德教化百姓效果明显;考察目的已达到”回答。(共2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译文: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道德教化,不采用刑罚的方式。河南尹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便让自己的下属肥亲到中牟县去视察。肥亲走进中牟县,在视察过程中,来到一棵桑树下休息。‎ ‎  忽然,从远处飞来一只野鸡,在他们旁边落下,野鸡旁还有一个小孩。肥亲问那个小孩:“你为甚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这个季节正是野鸡培育它们的鸡雏的时候,抓了它,小鸡们就没法活了。” ‎ ‎  肥亲听了,对鲁恭说:“我此次前来,是来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教化的恩泽施之于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这就够了,我不在这里久留了,我在这里久留,只能起到打扰贤者的作用。”说完就回去向袁安汇报去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先主(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二)‎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往 来 者 皆 怪 此 树 非 凡 ‎ ‎(2)喜 怒 不 形 于 色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或谓当出贵人( ) (2)先主以兄事之( )‎ ‎(3)顾自见其耳( ) (4)见而异之(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⑴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 ‎ ‎⑵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 ‎ ‎11. 选文写刘元起对先主刘备的赞语和人们对刘备的帮助,有什么作用?(2分)‎ ‎ ‎ ‎ ‎ ‎1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少年时代刘备的评价。(4分) ‎ ‎  ‎ ‎ ‎ ‎8.(1)往 来 者 /皆 怪 此 树 非 凡 (2)喜 怒/ 不 形 于 色 ‎9.有人 对待 回头看 以……为异(对……感到奇怪)‎ ‎10. ⑴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并且同给予刘德然的相同。‎ ‎ ⑵先主因此能用于聚合众人。‎ ‎11.从侧面表现刘备的雄心壮志、雄才大略,写出人们对他的支持与认同。‎ ‎12.少年时家境贫寒,但有抱负和超人的远见,不甘心贫苦;喜怒不形于色,沉默少言,但深得他人喜爱。‎ ‎【参考译文】很小时,父亲便过世了;他与母亲一起织草鞋,编竹席卖以度日。所住房屋东南方有根桑树,高五丈多,远远望去,一片簇团,好似皇帝出行时的舆盖。刘备少年时,与同族人中的小孩子在树下嬉戏,说:“我一定要乘坐这羽葆盖车。”他的叔父子敬说:“你不要说这狂妄的话,会灭我满门的!”刘备十五岁时,他的母亲让他去学习,跟同族的刘德然、辽西族的公孙瓒一起在九江太守同郡卢植门下共事。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并且同给予刘德然的相同。刘元起的妻子说:“我们各自都有一家人,你怎么能常常这样资助刘备呢!”刘元起说:“我家族中能有这样的孩儿,他是不同寻常的人。”而且公孙瓒跟刘备友情深厚。公孙瓒年龄大些,刘备把他当兄长对待。刘备不很喜爱读书,却喜爱狗马、音乐、漂亮的衣服。身高七尺五寸,手臂垂下来可盖过膝盖,回过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言语很少,对下人很友善,喜怒的情绪不在脸上表现出来。刘备喜欢结交性情爽快的侠士,少年都争相依附他。中山地区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家财万贯,在涿郡贩卖马匹,见到刘备觉得他与常人不同,于是多次给刘备钱财。刘备因此能够用以集结百姓。‎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 ‎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纲纪:州府的主簿。‎ ‎6.下列加点词与“ 人有负盐负薪者”的“负”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负箧曵履行深山巨谷中 B.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负势竟上,互相轩邈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 ‎(2)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8.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两点启示?(3分)‎ ‎6、(3分)C ‎7、(4分)‎ ‎(1)一同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释”1分;句式“于树荫”1分)‎ ‎(2)例一:(李惠)回头对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并敲打它能够得知它的主人吗?”‎ ‎ 例二:(李惠)回头对州纲纪说:“用这张羊皮(作为物证),拷打它,能查出它的主人吗?”‎ ‎ (“顾”1分;通顺1分)‎ ‎8、(3分)①不贪图不义之财。②为人要诚实。③多思考,多观察,用智慧解决问题。④谎言终究会被揭穿(纸包不住火)。⑤多积累生活常识和经验。⑥事实胜于雄辩。‎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食喻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⑤。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⑥责人。‎ ‎【注释】①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 ②直指使:官职名。 ③属吏:部下。④款:款待。 ⑤箸:筷子。 ⑥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俟其来款之 俟: ‎ ‎(2)无人治具 治具: ‎ ‎(3)自朝过午 朝: ‎ ‎(4)直指谕其训 谕: ‎ ‎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刘南垣公曾在朝中担任尚书,后告老还乡,当他听说自己的一个学生做官以后常因 饭菜不合口味而责难部下时,他就出面开导,让其知错而改。‎ ‎ B.直指使食甘餍肥、挑剔饮食是因为他没有挨过饿,刘南垣公让他饿了一个上午,才 拿出粗食给他吃,他照样吃得很香甜。‎ ‎ C.本文人物描写非常精彩,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寥寥几笔就将刘南 垣公的老成持重、直指使的年少轻狂刻画得栩栩如生。‎ ‎ D.这篇文章启示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苦的年轻人,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艰苦的环 境里锻炼,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2)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7.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刘麟教育学生的过程及结果,并对他的教育方法进行评价。(6分)‎ 过程:‎ 结果:‎ 评价:‎ ‎4.(4分)(1)等 (2)下厨张罗(或做饭) (3)早晨 (4)明白、悟出 ‎ ‎5.(2分)(C)‎ ‎6.(6分)‎ ‎(1)(3分)对饮食特别讲究,百般挑剔,常因菜饭不合味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 ‎(2)(3分)饥饿时饭菜易做易食,饱时饭菜难做难吃,美味也不易下咽啊。这是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7.(6分)过程:诚恳挽留直指使吃一顿饭,故意拖延时间,让直指使感到非常饥饿时,用粗粝的饭食招待他。当他吃饱后对着丰盛的美食再也无法下咽时,不失时机地开导他。‎ 结果:直指使明白老师这样做的良苦用心,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后来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部下了。‎ 评价示例:刘麟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他巧妙地让学生亲身经历先挨饿再饱食的过程,自己悟出错误,然后虚心改过。这种方法比严厉批评或直接指出错误更容易让人接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日:“欲速则不达。”孟子日:“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日:“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注]①壅(yō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②芒芒:疲倦。‎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驽马徐行弗间(缓慢) B.他人莫及也(比得上)‎ C.其子趋往视之(催促) D.自矜功效也(夸耀)‎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而力疲气竭 思而不学则殆 B.灌溉以时耳 策之不以其道 C.凡人于初植者 胡不见我于王 D.苗则槁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②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22.作者为什么说“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4分)‎ ‎19.C 20.AB ‎21.(1)种植时间长了以后,别人已经厌倦,淡忘,而我却更加勤快了(2)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 ‎ 22.种树者通过辨土、培壅、灌溉等长期的管理,最终树茂果繁;宋人希望幼苗加速长大而拔苗,最终禾苗枯萎。作者通用这两个事例正反认证了学习不在于一时的勤勉,关键是要有恒m的毅力的观点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孙晷①见人饥寒,并周赡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所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选自《晋书·孙晷传》)‎ ‎【注释】①孙晷(guǐ):人名。②赡:供给,供养。‎ ‎12.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B.乡里赠遗(遗留)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C.欣所逾甚(通“愈”,更加)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D.须去而出(离开) 属引凄异(延长)‎ ‎13.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多厌慢之 故逐之 B.而晷见之 结友而别 ‎ C.寒则与同衾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D.或解衣推被以恤之 皆以美于徐公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15. 文意理解。(4分)‎ ‎(1)文章用了对比的手法,旁人对穷老者的态度是“ ”,而孙晷对穷老者的态度是“ ”。(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 ‎ ‎(2)“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试分析孙晷这样做的用意。(2分)‎ ‎12.B(2分)‎ ‎13. A(2分)‎ ‎14.(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2分)‎ ‎(2)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2分)‎ ‎15.(1)人多厌慢之 欣所逾甚(2分)‎ ‎(2)示例:保护他人自尊心;宽以待人;体谅他人的难处;选择恰当的方式帮助别人。(2分。答出一个方面即可得全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鸣机夜课图记 ‎[清]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①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②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③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母日授四子书数句( ) ‎ ‎(2)苦儿幼不能执笔( )‎ ‎(3)无误,乃已( )‎ ‎(4)与轧轧相间( ) ‎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抱铨坐膝上教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B.旋复持儿而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C.儿怠,则少加夏楚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解衣以胸温儿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 ‎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 ‎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 ‎ ‎13.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 ‎ ‎10、(1)每天 (2)苦于 (3)停止 (4)间杂 ‎11、D ‎12、(1)到了六岁,母亲才命令我拿笔学写字。‎ ‎(2)像莺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刺激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就会半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3)这是尽可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着这一条打一仗。‎ ‎13、赞同。“看不清楚”蒋母严于教子,正是“苦其心志”,孟子强调困境造就人才,两者是一致的。因为往往是忧患使人成才,安乐使人走向灭亡,一个人从小要有吃苦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才能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