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三仙坳中学中考化学冲刺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三仙坳中学中考化学冲刺试卷

‎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三仙坳中学中考化学冲刺试卷 一、选择题(共45分,请将答案填入答卷,否则不计分).‎ ‎1.下列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蜡烛燃烧 C.白磷自燃 D.光合作用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 移开蒸发皿 D.‎ 读出液体的体积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N2约占78%‎ B.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C.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当燃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广泛 ‎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在自然界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是常见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自来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是一种纯净物 ‎5.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6.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A. B. C. D.‎ ‎8.世界最早的铁制品是距今5000年以上的埃及铁珠饰品,其上的铁珠现已被严重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  )‎ A.仅需水 B.仅需氧气 C.水或氧气 D.水和氧气 ‎9.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 A.尼古丁 B.水 C.蛋白质 D.维生素 ‎10.二氧化氮(NO2)是造成酸雨的一种气体,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3 C.+2 D.+1‎ ‎11.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12.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H2SO4与NaOH B.HCl与Na2SO4 C.K2CO3与CaCl2 D.NaOH与CuSO4‎ ‎13.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钾可用作钾肥 B.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C.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 D.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物  质 杂  质 试  剂 操  作 A Fe Fe2O3‎ 盐酸 结晶 B NH4HCO3‎ NaCl ‎﹣‎ 加热 C Cu(NO3)2溶液 BaCl2‎ AgNO3溶液 过滤 D O2‎ 水蒸气 浓硫酸 洗气 A.A B.B C.C D.D ‎15.名称、俗称、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 A.银 水银 Ag B.碳酸钠 纯碱 Na2CO3‎ C.氧化钙 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苛性钠 NaOH ‎ ‎ 二.填空(每空2分,方程式每个3分,共20分)‎ ‎16.2个氢原子       纯碱      .‎ ‎17.(1)任写一个实验室制氧气的方程式      .‎ ‎(2)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方程式      .‎ ‎18.今年南方长时间降雨,许多地区发生了火灾,特别是在一些乡村,井水长期呈浑浊状,居民饮水受到影响,如果你生活在这些地区,如何将浑浊的井水净化,主要净化过程      ,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到      ,降低这些水的硬度,生活中最简便的方法为      .‎ ‎19.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否则重罚.‎ ‎(1)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焦油、尼古丁和      等.‎ ‎(2)不吸烟有时候也会受到“二手烟”的毒害,请你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原因:      .‎ ‎ ‎ 三、简答题(本题13分,每空2分,方程式每个3分)‎ ‎20.要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写2种)‎ ‎      、      .‎ ‎21.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为钠盐,X、Y均为黑色粉末,D为红色金属单质,F在常温下为液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含三种元素,则A的俗名是      .‎ ‎(2)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选择合适内容的序号填空:‎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土 b.食用油 c.碳酸钠 ‎(2)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温度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 ‎ 四.实验题(16分,每空2分)‎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2)请从以上装置中选出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一组发生和收集装置      (填字母).‎ ‎(3)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 ‎24.某化学兴趣小组向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酸碱度.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和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①pH<7; ②pH=7; ③pH>7.‎ ‎【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了要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还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来进行实验.‎ A、pH试纸 B、紫色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取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与反思】三位同学中,操作正确的是      同学.‎ 指出其余两位同学操作错误的地方:‎ ‎①      ‎ ‎②      ‎ ‎【结论与分析】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都等于7”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举一例说明:      .‎ ‎25.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氯化钠)中碳酸钠的含量,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生产CO2已全部出逸).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 ‎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三仙坳中学中考化学冲刺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45分,请将答案填入答卷,否则不计分).‎ ‎1.下列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蜡烛燃烧 C.白磷自燃 D.光合作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 ‎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 移开蒸发皿 D.‎ 读出液体的体积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 C、刚加热完得蒸发皿,温度很高,不能用手拿,会烫伤;‎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 C、应用坩埚钳取走蒸发皿,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 ‎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N2约占78%‎ B.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C.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当燃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广泛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以及跟成分的体积分数、性质、用途等分析判断.‎ ‎【解答】解: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N2约占78%,故A正确;‎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是一种混合物,故B正确;‎ C、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当助燃剂,故C错误;‎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广泛,故D正确.‎ 故选C.‎ ‎ ‎ ‎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在自然界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是常见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自来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是一种纯净物 ‎【考点】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常见的溶剂;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工业废水不能直接进行灌溉,自来水属于混合物,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 ‎【解答】解: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A错误;‎ B、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故B正确;‎ C、工业废水含有有害物质,工业废水不能直接进行灌溉,故C错误;‎ D、自来水属于混合物,除了含有水分子,还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 ‎ ‎5.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没有隔绝蜡烛与空气的接触;‎ B、根据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分析判断;‎ C、清除可燃物是把可燃物移走,而嘴吹蜡烛未能移走蜡烛;‎ D、依据嘴吹蜡烛时带走蜡烛火焰的热量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没有隔绝蜡烛与空气的接触,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所以用嘴吹蜡烛并不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是把可燃物移走,而嘴吹蜡烛未能移走蜡烛,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D、嘴吹蜡烛时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周围的温度,导致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其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故选D.‎ ‎ ‎ ‎6.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这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 ‎【解答】解:A、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例如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A错误;‎ ‎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在分成原子,B正确;‎ ‎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错误;‎ ‎ D、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受压体积缩小就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错误.‎ ‎ 故选:B.‎ ‎ ‎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分析】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可知微粒类型.‎ ‎【解答】解:A、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知其符合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A不符合;‎ B、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知其符合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B正确;‎ C、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知其符合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C不符合;‎ D、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知其符合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D不符合.‎ 故选B.‎ ‎ ‎ ‎8.世界最早的铁制品是距今5000年以上的埃及铁珠饰品,其上的铁珠现已被严重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  )‎ A.仅需水 B.仅需氧气 C.水或氧气 D.水和氧气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分析】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铁制品生锈,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D.‎ ‎ ‎ ‎9.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 A.尼古丁 B.水 C.蛋白质 D.维生素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A、尼古丁有剧毒,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故选项正确.‎ B、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故选项错误.‎ C、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故选项错误.‎ D、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 ‎10.二氧化氮(NO2)是造成酸雨的一种气体,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3 C.+2 D.+1‎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氮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 故选A.‎ ‎ ‎ ‎11.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固体溶解度曲线所具有的意义:‎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可以据此以上几点来完成该题的解答.‎ ‎【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时必须限制溶液的温度,否则不能进行比较,故A错误;‎ 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15g,所以其质量分数为:×100%=13%,故B错误;‎ C、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只能溶解30g,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30g,故D错误.‎ 故选C.‎ ‎ ‎ ‎12.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H2SO4与NaOH B.HCl与Na2SO4 C.K2CO3与CaCl2 D.NaOH与CuSO4‎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B、盐酸与硫酸钠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反应;‎ C、碳酸钾能与氯化钙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 D、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故选B.‎ ‎ ‎ ‎13.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钾可用作钾肥 B.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C.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 D.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肥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化学肥料能提高作为的产量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据此解答.‎ ‎【解答】解:A、氯化钾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正确;‎ B、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正确;‎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错误;‎ D、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过量施用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正确;‎ 故选C.‎ ‎ ‎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物  质 杂  质 试  剂 操  作 A Fe Fe2O3‎ 盐酸 结晶 B NH4HCO3‎ NaCl ‎﹣‎ 加热 C Cu(NO3)2溶液 BaCl2‎ AgNO3溶液 过滤 D O2‎ 水蒸气 浓硫酸 洗气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气体的干燥(除水);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Fe和Fe2O3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H4HCO3加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BaCl2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 ‎ ‎15.名称、俗称、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 A.银 水银 Ag B.碳酸钠 纯碱 Na2CO3‎ C.氧化钙 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苛性钠 NaOH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故错误;‎ 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故正确;‎ C.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故正确;‎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 故选A.‎ ‎ ‎ 二.填空(每空2分,方程式每个3分,共20分)‎ ‎16.2个氢原子 2H  纯碱 Na2CO3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2个氢原子就是在氢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H;‎ 纯碱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故填:Na2CO3.‎ ‎ ‎ ‎17.(1)任写一个实验室制氧气的方程式 2H2O22H2O+O2↑ .‎ ‎(2)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2H2O22H2O+O2↑;‎ ‎(2)Ca(OH)2+CO2=CaCO3↓+H2O.‎ ‎ ‎ ‎18.今年南方长时间降雨,许多地区发生了火灾,特别是在一些乡村,井水长期呈浑浊状,居民饮水受到影响,如果你生活在这些地区,如何将浑浊的井水净化,主要净化过程 加明矾→沉淀→过滤→通氯气 ,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到 肥皂水 ,降低这些水的硬度,生活中最简便的方法为 煮沸 .‎ ‎【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分析】根据自然界的水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以及含有细菌等物质进行分析.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解答.‎ ‎【解答】解:自然界的水一般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沉降,再进行沉淀,使颗粒大的先沉淀,然后过滤,将不溶物除去,最后通入氯气进行消毒杀菌.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肥皂水来检验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 答案:加明矾→沉淀→过滤→通氯气 肥皂水 煮沸 ‎ ‎ ‎19.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否则重罚.‎ ‎(1)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焦油、尼古丁和 一氧化碳 等.‎ ‎(2)不吸烟有时候也会受到“二手烟”的毒害,请你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原因: 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 ‎【考点】烟的危害性及防治;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1)根据香烟烟气的成分和性质回答.‎ ‎(1)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析解答.‎ ‎【解答】解:(1)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物质,如尼古丁、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焦油等,其中尼古丁有毒,使人产生依赖性;一氧化碳有毒,其毒性体现在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一旦结合很难分离,血红蛋白就不能再运输氧气了,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焦油粘附在肺部.‎ 故答案为:一氧化碳;‎ ‎(2)造成非吸烟者吸食“二手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而危害健康.‎ 故答案为: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 ‎ 三、简答题(本题13分,每空2分,方程式每个3分)‎ ‎20.要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写2种)‎ ‎ 加入硝酸钾 、 蒸发水 .‎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可以通过改变三个因素,即改变溶质的量、改变溶剂的量、改变温度.‎ ‎【解答】解:要使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蒸发水、降低温度、加入溶质硝酸钾.‎ 故答案为:加入硝酸钾,蒸发水.‎ ‎ ‎ ‎21.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为钠盐,X、Y均为黑色粉末,D为红色金属单质,F在常温下为液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含三种元素,则A的俗名是 纯碱 .‎ ‎(2)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本题的突破口是D是红色金属单质铜,可推出Y是黑色粉末CuO,回忆课本将氧化铜变为红色铜的物质常见的是CO、氢气和碳单质,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X为黑色粉末,所以可以判断X为碳单质,所以C为一氧化碳,那么B为二氧化碳,进而推出A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F常温下为液态,且生成了可以氧化铜反应的G,所以可以判断G为氢气,而F为水,至此各物质鉴定完毕,带入验证即可.‎ ‎【解答】解:(1)D是红色金属单质铜,可推出Y是黑色粉末CuO,回忆课本将氧化铜变为红色铜的物质常见的是CO、氢气和碳单质,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X为黑色粉末,所以可以判断X为碳单质,所以C为一氧化碳,那么B为二氧化碳,进而推出A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F常温下为液态,且生成了可以氧化铜反应的G,所以可以判断G为氢气,而F为水,所以若A为含有三种元素的物质,则A为碳酸钠,其俗名为纯碱;‎ ‎(2)根据(1)中的解答结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可以知道: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题中只有水分解制氢气的反应,即F生成G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故答案为:(1)纯碱;‎ ‎(2)2H2O2H2↑+O2↑.‎ ‎ ‎ ‎22.选择合适内容的序号填空:‎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c ‎ a.泥土 b.食用油 c.碳酸钠 ‎(2)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温度降低的是 a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分析】(1)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的变化考虑.‎ ‎【解答】解:(1)泥土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不属于溶液;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碳酸钠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2)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1)c;(2)a.‎ ‎ ‎ 四.实验题(16分,每空2分)‎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 ‎(2)请从以上装置中选出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一组发生和收集装置 AD或AF或BD或BF (填字母).‎ ‎(3)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1)根据制取气体是对装置的要求分析回答;‎ ‎(2)根据制取氧气的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装置;‎ ‎(3)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来验满.‎ ‎【解答】解:(1)在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防止气体跑掉;‎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常温下就能反应,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收集,故选用的装置为:AD或AF或BD或BF;‎ ‎(3)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故答案为:(1)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AD或AF或BD或BF;‎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 ‎ ‎24.某化学兴趣小组向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酸碱度.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和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①pH<7; ②pH=7; ③pH>7.‎ ‎【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了要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还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 C (填字母)来进行实验.‎ A、pH试纸 B、紫色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取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与反思】三位同学中,操作正确的是 甲 同学.‎ 指出其余两位同学操作错误的地方:‎ ‎① pH试纸在使用时不能先用水润湿 ‎ ‎② pH试纸不能直接浸入待测溶液中 ‎ ‎【结论与分析】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都等于7”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举一例说明: 不正确,碳酸钠属于盐但碳酸钠溶液pH大于7 .‎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设计和实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要用pH试纸,据此分析回答;‎ ‎【评价与反思】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结论与分析】根据酸、碱、盐溶液的酸碱性分析回答.‎ ‎【解答】解:【设计和实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要用pH试纸,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可由此现象判断氯化钠溶液的pH=7,而酚酞遇酸性和中性溶液均不变色故不能用它来测定氯化钠溶液的酸碱度,故填:C;‎ ‎【评价与反思】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放在干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然后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测量时如先用水润湿后会将待测溶液稀释,使所测溶液的pH不准,同时也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溶液,故填:甲;pH试纸在使用时不能先用水润湿;pH试纸不能直接浸入待测溶液中;‎ ‎【结论与分析】并不是所有的盐都显中性pH等于7,如碳酸钠属于盐类,但其水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填:不正确,碳酸钠属于盐但碳酸钠溶液pH大于7.‎ ‎ ‎ ‎25.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氯化钠)中碳酸钠的含量,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生产CO2已全部出逸).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3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质量的减少的质量即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据此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100g﹣106.7g=3.3g.‎ ‎(2)设参加反应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 x 3.3g ‎ x=7.5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5%.‎ 答:(1)3.3;(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7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