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训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北京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训练

化学中考重难点专题训练 学校 班级 姓名 ‎ ‎【专题一:溶液综合】‎ 练习1:依据下列实验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题。‎ ‎①‎ ‎②‎ ‎③‎ ‎④‎ 温度 ‎10℃‎ ‎10℃‎ ‎30℃‎ ‎30℃‎ 固体种类 KNO3‎ NaCl KNO3‎ NaCl 固体质量 ‎30g ‎30g ‎40g ‎40g 水的质量 ‎100g ‎100g ‎100g ‎100g ‎(1) ①~④所得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质质量:①=② B. 溶液质量:②>③‎ ‎ C. 溶质质量分数:③>④ D. 溶质与溶剂质量比:①=③‎ 练习2: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专题二:生产实际分析】‎ 练习1: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过程示意如下图。‎ ‎(1)X是一种单质,该物质是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I中反应生成的另外一种物质为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练习2: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含铜废酸液(主要成分为CuSO4和H2SO4)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硫酸钡(BaSO4)和硫化铜(CuS)。主要流程如下:‎ ‎ ‎ 资料:BaSO4、CuS难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Cu(OH)2难溶于水,可与稀硫酸反应。‎ ‎(1)反应釜1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2)从过滤器中分离出滤渣的成分为______。‎ ‎(3)反应釜3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专题三:操作类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练习1:小明要配制16%的食盐水用于选种,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操作。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有__________(请具体说明至少一点)。‎ (2) 操作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 通过上述过程所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6%。‎ ‎【专题四:对比类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练习1: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实验1 实验2‎ ‎(1)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 对碳酸钠溶解性的影响。‎ ‎(2)实验2可获得的结论是 。‎ 练习2: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二,加热后固体全部消失的原因是______。‎ ‎【专题五:性质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练习1: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加入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______。‎ 练习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2)‎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 现象的原因为 。‎ ‎ ‎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 练习3:气体X可能是O2、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忽略气体的溶解)。‎ ‎(1)若观察到B中始终未变浑浊,最终有100 mL液体进入C,则气体X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气体X中只含有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练习4: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已知:A的容积为250 mL,B中盛有足量的水,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1)检查 A装置的气密性。打开 K1,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观察到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测定 A 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打开K1,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20 mL NaOH溶液(足量),关闭K1,充分反应后, (填实验操作),观察到 B 中的水进入 A 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60 mL水,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 %。‎ 练习5:用右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1)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1/5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原因是______。‎ ‎【专题六:科学探究】‎ 练习1: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某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探究促进H2O2分解的因素。‎ ‎【查阅资料】H2O2常温下分解很慢。‎ NaCl溶于水解离出Na+和Cl-。‎ Na2CO3溶于水解离出Na+和CO32-,CO32-与水作用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与假设】1.Na+促进H2O2分解。‎ ‎2.溶液的碱性促进H2O2分解。‎ ‎【进行实验】‎ 探究一:分别进行下列3个实验(80mL蒸馏水中加入6.7g“鱼浮灵”,所得溶液中H2O2的浓度约为4%)。‎ 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pH 溶解氧(mg/L)‎ ‎1‎ ‎① 80 mL蒸馏水 ‎6.96‎ ‎5.68‎ ‎② 加“鱼浮灵”6.7g ‎9.89‎ ‎7.97‎ ‎2‎ ‎① 80 mL 4%的H2O2溶液 ‎6.01‎ ‎6.44‎ ‎② 加少量NaCl ‎6.00‎ ‎6.46‎ ‎③ 再加少量Na2CO3‎ ‎8.14‎ ‎9.11‎ ‎3‎ ‎80 mL 4%的H2O2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9.26‎ ‎10.97‎ ‎【解释与结论】‎ ‎(1)根据实验1的实验结果,加入“鱼浮灵”后,液体的变化是 。‎ ‎(2)通过实验 ,证明猜想1不成立。‎ ‎(3)证明猜想2成立的依据是 。‎ 探究二:向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80 mL4%的H2O2溶液,再分别滴加NaOH溶液,测得不同pH下的溶解氧情况如下表所示。‎ 烧杯 ‎1‎ ‎2‎ ‎3‎ ‎4‎ ‎5‎ pH ‎8.00‎ ‎8.59‎ ‎9.29‎ ‎10.43‎ ‎11.47‎ 溶解氧(mg/L)‎ ‎6.88‎ ‎9.30‎ ‎13.82‎ ‎17.57‎ ‎13.15‎ ‎(4)探究二得出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 ‎(5)下列物质能加快H2O2分解的是 。‎ A. MnO2 B.NaCl C.NaOH D.Na2CO3‎ ‎(6)探究一中,实验2-①与实验1-①对比,溶解氧增大的原因是 。‎ 练习2:兴趣小组同学尝试用红心火龙果汁、发酵粉和面粉制作 “紫红色花卷”。蒸熟后,却发现花卷变成了黄色。他们对此 进行了探究。‎ ‎ 【查阅资料】‎ ‎ ①红心火龙果汁含天然色素,呈紫红色,受热易分解。 ②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 二氧化碳 ‎ 【猜想与假设】‎ ‎ Ⅰ.紫红色花卷变黄与温度升高有关 ‎ Ⅱ.紫红色花卷变黄与发酵粉有关 ‎ 实验1:探究影响紫红色花卷变黄的因素。‎ 序号 ‎1-1‎ ‎1-2‎ ‎1-3‎ ‎1-4‎ 用品 红心火龙果汁、‎ 面粉 红心火龙果汁、‎ 面粉 红心火龙果汁、‎ 面粉、发酵粉 红心火龙果汁、‎ 面粉、发酵粉 操作 加热 不加热 加热 不加热 现象 从紫红变红棕色 仍为紫红色 从紫红变黄色 仍为紫红色 ‎ (1)碳酸氢钠的俗称是__________。‎ ‎ (2)实验1-1出现“从紫红色变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 ‎ (3)综合实验1,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 ‎ 实验2:继续探究实验1-3中花卷变黄的原因。‎ 序号 ‎2-1‎ ‎2-2‎ ‎2-3‎ 实验过程 ‎10 mL NaHCO3溶液 pH=8‎ 红心火龙果汁 ‎10 mL Na2CO3溶液 pH=10‎ 红心火龙果汁 ‎10 mL Na2CO3溶液 调至pH=12‎ 红心火龙果汁 现象 颜色无明显变化 一段时间后变黄色 较短时间后变黄色 ‎ (4)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5)综合实验2,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 (6)下列关于制作紫红色花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 A. 当使用火龙果汁染色时,通过控制发酵粉的用量可以蒸出紫红色花卷 ‎ B. 换用受热不易分解的紫红色果汁或紫薯汁,有可能蒸出紫红色花卷 ‎ C. 酸碱性可能会影响蒸出花卷的颜色 练习3: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1‎ ‎1-2‎ ‎1-3‎ ‎1-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缓慢通入2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不明显 明显 非常明显 明显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序号 ‎2-1‎ ‎2-2‎ ‎ 2-3‎ ‎2-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加入蒸馏水体积/mL ‎0‎ a b c 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非常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无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的目的为 。‎ ‎(3)实验2中a、b、c三处数据,设计合理的是 。‎ A.0.5 0.5 0.5 B. 0.5 1.0 1.5‎ C. 1.0 1.5 2.0 D. 1.0 2.0 3.0‎ ‎(4)实验2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 ‎ (5)通过对比实验1-1和2-1,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 ,理由是 。‎ ‎【专题7:图和表的解释、结论与表达】‎ 练习1:酒精溶液可消毒。右图为常温下,某科研小组测量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需时间的实验结果。分析右图得到的结论是 。‎ 练习2: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铝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像如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 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 C.60~100 s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的原因 D.100 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的原因 练习3: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 ‎(2)分析右图得到的结论是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