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中考数学卷及答案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0-6-20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 3.14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 = ( k<0 ) 图像的量支分别在(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 + x ─ 1 =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该方程无实数根 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4.某市五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22°C,26°C B. 22°C,20°C C. 21°C,26°C D. 21°C,20°C 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 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D.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6.已知圆O1、圆O2的半径不相等,圆O1的半径长为3,若圆O2上的点A满足AO1 = 3,则圆O1与圆O2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或相切 B.相切或相离 C.相交或内含 D.相切或内含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a 3 ÷ a 2 = __________. 8.计算:( x + 1 ) ( x ─ 1 ) = ____________. 9.分解因式:a 2 ─ a b = ______________. 10.不等式 3 x ─ 2 > 0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 11.方程 = x 的根是____________. 12.已知函数 f ( x ) = ,那么f ( ─ 1 ) = ___________. 13.将直线 y = 2 x ─ 4 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14.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 让 更美好”中的两个 内(每个 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的文字恰好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是__________ AB AD 15.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 设向量 =, =,则向量 AO =__________.(结果用、表示) 图1 图2 图4 图3 16.如图2,△ABC中,点D在边AB上,满足∠ACD =∠ABC,若AC = 2,AD = 1,则DB = __________. 17.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程 y(千米)与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所示 当时 0≤x≤1,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y = 60 x,那么当 1≤x≤2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18.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 = 2,EC = 1(如图4所示) 把线段AE绕点A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则F、C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19 ~ 22题每题10分,23、24题每题12分,25题14分,满分78分) 19.计算: 20.解方程:─ ─ 1 = 0 21.机器人“海宝”在某圆形区域表演“按指令行走”,如图5所示,“海宝”从圆心O出发,先沿北偏西67.4°方向行走13米至点A处,再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处,点B、C都在圆O上.(1)求弦BC的长;(2)求圆O的半径长. (本题参考数据:sin 67.4° = ,cos 67.4° = ,tan 67.4° = ) 图5 22.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 数量的情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B、C三个出口处, 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出口调查所得的 人数(万人) 饮料数量(瓶) 图6 数据整理后绘成图6. (1)在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__________%. (2)试问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 (3)已知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的数量如表一所示 若C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出口的被 出 口 B C 人均购买饮料数量(瓶) 3 2 表 一 调查人数多2万,且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为多少万? 23.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AD(如图7所示),∠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连结DE. (1)在图7中,用尺规作∠BAD的平分线A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证明四边形ABED是菱形; (2)∠ABC=60°,EC=2BE,求证:ED⊥DC. 图7 24.如图8,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抛物线y=-x2+bx+c过点A(4,0)、B(1,3) .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设抛物线上的点P(m,n)在第四象限,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E,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F,若四边形OAPF的面积为20,求m、n的值. 图8 25.如图9,在Rt△ABC中,∠ACB=90°.半径为1的圆A与边AB相交于点D,与边AC相交于点E,连结DE并延长,与线段BC的延长线交于点P. (1)当∠B=30°时,连结AP,若△AEP与△BDP相似,求CE的长; (2)若CE=2,BD=BC,求∠BPD的正切值; (3)若,设CE=x,△ABC的周长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图9 图10(备用) 图11(备用)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0-6-20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C ) A. 3.14 B. C. D. 【解析】无理数即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则选C。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 = ( k<0 ) 图像的两支分别在(B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 【解析】设K=-1,则x=2时,y=,点在第四象限;当x=-2时,y= ,在第二象限,所以图像过第二、四象限,即使选B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2 + x ─ 1 =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该方程无实数根 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解析】根据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选B 4.某市五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D) A. 22°C,26°C B. 22°C,20°C C. 21°C,26°C D. 21°C,20°C 【解析】中位数定义:将所有数学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当数字个数为奇数时即中间那个数为中位数,当数字的个数为偶数时即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即为众数 所以选择D。 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D )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 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D.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解析】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要求是对应角相等,A、B、C中的类型三角形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选D。 6.已知圆O1、圆O2的半径不相等,圆O1的半径长为3,若圆O2上的点A满足AO1 = 3,则圆O1与圆O2的位置关系是( A ) A.相交或相切 B.相切或相离 C.相交或内含 D.相切或内含 【解析】如图所示,所以选择A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a 3 ÷ a 2 = ___a____. 【解析】 8.计算:( x + 1 ) ( x ─ 1 ) = ____x2-1________. 【解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得:( x + 1 ) ( x ─ 1 ) = x2-1_ 9.分解因式:a 2 ─ a b = _____a(a-b)_________. 【解析】提取公因式a,得: 10.不等式 3 x ─ 2 > 0 的解集是____x>2/3___. 【解析】 11.方程 = x 的根是______x=3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x>0 两边平方得:,解之得x=3或x=-2(舍去) 12.已知函数 f ( x ) = ,那么f ( ─ 1 ) = ______1/2_____. 【解析】把x=-1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13.将直线 y = 2 x ─ 4 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____y=2x+1__________. 【解析】直线y = 2 x ─ 4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4),则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交点坐标为(0,1),则所得直线方程为y = 2 x +1 14.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 让 更美好”中的两个 内(每个 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的文字恰好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是____1/2______ 【解析】“生活”、“城市”放入后有两种可能性,即为:生活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则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可能性占所有可能性的1/2。 AB AD 15.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 设向量 =, =,则向量 .(结果用、表示) 【解析】,则,所以 图3 图4 图2 图1 16.如图2,△ABC中,点D在边AB上,满足∠ACD =∠ABC,若AC = 2,AD = 1,则DB = __3________. 【解析】由于∠ACD =∠ABC,∠BAC =∠CAD,所以△ADC∽△ACB,即:,所以,则AB=4,所以BD=AB-AD=3 17.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程 y(千米)与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所示 当时 0≤x≤1,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y = 60 x,那么当 1≤x≤2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y=100x-40___. 【解析】在0≤x≤1时,把x=1代入y = 60 x,则y=60,那么当 1≤x≤2时由两点坐标(1,60)与(2,160)得当1≤x≤2时的函数解析式为y=100x-40 18.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 = 2,EC = 1(如图4所示) 把线段AE绕点A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则F、C两点的距离为__1或5_________. 【解析】题目里只说“旋转”,并没有说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而且说的是“直线BC上的点”,所以有两种情况如图所示: 顺时针旋转得到点,则C=1 逆时针旋转得到点,则, 一、 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19 ~ 22题每题10分,23、24题每题12分,25题14分,满分78分) 19.计算: 解:原式 20.解方程:─ ─ 1 = 0 图5 解: ∴ 代入检验得符合要求 21.机器人“海宝”在某圆形区域表演“按指令行走”,如图5所示,“海宝”从圆心O出发,先沿北偏西67.4°方向行走13米至点A处,再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处,点B、C都在圆O上.(1)求弦BC的长;(2)求圆O的半径长. (本题参考数据:sin 67.4° = ,cos 67.4° = ,tan 67.4° = ) (1)解:过点O作OD⊥AB,则∠AOD+∠AON=,即:sin∠AOD=cos∠AON= 即:AD=AO×=5,OD=AO×sin 67.4° =AO× =12 又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处 所以AB∥NS,AB⊥BC,所以E点位BC的中点,且BE=DO=12 所以BC=24 (2)解:连接OB,则OE=BD=AB-AD=14-5=9 又在RT△BOE中,BE=12, 所以 即圆O的半径长为15 人数(万人) 饮料数量(瓶) 图6 22.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 数量的情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B、C三个出口处, 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出口调查所得的 数据整理后绘成图6. (1)在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 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___60____%. (2)试问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 (3)已知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 的数量如表一所示 若C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出口的被 出 口 B C 表 一 人均购买饮料数量(瓶) 3 2 调查人数多2万,且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 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 为多少万? 9万 解:(1)由图6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为2.5+2+1.5=6(万人) 而总人数为:1+3+2.5+2+1.5=10(万人) 所以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 (2)购买饮料总数位:3×1+2.5×2+2×3+1.5×4=3+5+6+6=20(万瓶) 人均购买= (3)设B出口人数为x万人,则C出口人数为(x+2)万人 则有3x+2(x+2)=49 解之得x=9 所以设B出口游客人数为9万人 23.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AD(如图7所示),∠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连结DE. (1)在图7中,用尺规作∠BAD的平分线A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证明四边形ABED是菱形; (2)∠ABC=60°,EC=2BE,求证:ED⊥DC. (1)解:分别以点B、D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度为半径,分别作弧,且两弧交于一点P,则连接AP,即AP即为∠BAD的平分线,且AP交BC于点E, ∵AB=AD,∴△ABO≌△AOD ∴BO=OD ∵AD//BC, ∴∠OBE=∠ODA, ∠OAD=OEB ∴△BOE≌△DOA ∴BE=AD(平行且相等) ∴四边形ABDE为平行四边形,另AB=AD, ∴四边形ADBE为菱形 (2)设DE=2a,则CE=4a,过点D作DF⊥BC ∵∠ABC=60°,∴∠DEF=60°, ∴∠EDF=30°, ∴EF=DE=a,则DF=,CF=CE-EF=4a-a=3a, ∴ ∴DE=2a,EC=4a,CD=,构成一组勾股数, ∴△EDC为直角三角形,则ED⊥DC 24.如图8,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抛物线y=-x2+bx+c过点A(4,0)、B(1,3) .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设抛物线上的点P(m,n)在第四象限,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E,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F,若四边形OAPF的面积为20,求m、n的值. 图8 (1)解:将A(4,0)、B(1,3)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 解之得:b=4,c=0 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将抛物线的表达式配方得: 所以对称轴为x=2,顶点坐标为(2,4) (2)点p(m,n)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坐标为点E(4-m,n),则点E关于y轴对称点为点F坐标为(4-m,-n), 则四边形OAPF可以分为:三角形OFA与三角形OAP,则 = + = =20 所以=5,因为点P为第四象限的点,所以n<0,所以n= -5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m=5 25.如图9,在Rt△ABC中,∠ACB=90°.半径为1的圆A与边AB相交于点D,与边AC相交于点E,连结DE并延长,与线段BC的延长线交于点P. (1)当∠B=30°时,连结AP,若△AEP与△BDP相似,求CE的长; (2)若CE=2,BD=BC,求∠BPD的正切值; (3)若,设CE=x,△ABC的周长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图9 图10(备用) 图11(备用) (1)解:∵∠B=30°∠ACB=90°∴∠BAC=60° ∵AD=AE ∴∠AED=60°=∠CEP ∴∠EPC=30° ∴三角形BDP为等腰三角形 ∵△AEP与△BDP相似 ∴∠EAP=∠EPA=∠DBP=∠DPB=30° ∴AE=EP=1 ∴在RT△ECP中,EC=EP= (2)过点D作DQ⊥AC于点Q,且设AQ=a,BD=x ∵AE=1,EC=2 ∴QC=3-a ∵∠ACB=90° ∴△ADQ与△ABC相似 ∴ 即,∴ ∵在RT△ADQ中 ∵ ∴ 解之得x=4,即BC=4 过点C作CF//DP ∴△ADE与△AFC相似, ∴,即AF=AC,即DF=EC=2, ∴BF=DF=2 ∵△BFC与△BDP相似 ∴,即:BC=CP=4 ∴tan∠BPD= (3)过D点作DQ⊥AC于点Q,则△DQE与△PCE相似,设AQ=a,则QE=1-a ∴且 ∴ ∵在Rt△ADQ中,据勾股定理得: 即:,解之得 ∵△ADQ与△ABC相似 ∴ ∴ ∴三角形ABC的周长 即:,其中x>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