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 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1-35.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性 B. 状态 C. 气味 D. 硬度 ‎【答案】A ‎【解析】A、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正确;B、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A。‎ 点睛: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 稀有气体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氮气 ‎【答案】D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故选D。‎ ‎3. 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A. 沉降 B. 消毒 C. 煮沸 D. 过滤 ‎【答案】C ‎【解析】A、沉降是不溶的杂质小颗粒沉降下来,而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同,与不溶性杂质无关,错误;B、消毒是将水中的细菌、病毒杀死,不能将硬水软化,错误;C、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主要是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它们在水溶液中受热煮沸时,能分别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沉降下来,从而被除去,正确; D、过滤是把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分离和除杂的操作,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出,错误。故选C。‎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0‎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错误;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错误。故选A。‎ 点睛:量筒使用注意事项有:1.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2.量液时,可将量筒倾斜,用倾倒的方法把所量液体倒入,边倒边看液面与刻度线,当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线时,应将量筒放平,换用胶头滴管向里滴加,边滴边看,直到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所需刻度线保持水平为止;3.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5. 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石墨做电极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NH4Cl当做复合肥使用 D.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答案】C ‎【解析】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做电极,正确;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用途正确,正确;C、NH4Cl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D、小苏打碳酸氢钠,能用于食品加工,用于焙制糕点,正确。故选C。‎ 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6. 化学方程式_____+3CO2Fe+3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CO3‎ ‎【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铁、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3、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3、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所缺物质的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B。‎ 点睛: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来说,该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该定律的含义是:“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 10‎ 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六不变”。‎ ‎7.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 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C.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D. 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 ‎【答案】B ‎【解析】A、虽然农药本身有毒,但有杀死害虫的作用,不应该禁止施用农药,应该合理施用农药,错误;B、空气污染包含害气体和烟尘会,正确;C、过多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错误;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排放,易造成水体污染,错误。故选B。‎ ‎8.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 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 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A、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可以燃烧,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氢气,错误;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D、从微观上分析可得结论: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正确。故选D。‎ ‎9.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 10‎ ‎、红磷燃烧后产生的白烟从玻璃管中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错误;C、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二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不能形成对照,不能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错误;D、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是因为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低于滤纸片,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正确。故选D。‎ 点睛: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10.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 制备:用加热KCl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O2‎ B. 鉴别:用稀盐酸鉴别铁粉、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C. 除杂:用溶解、蒸发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 检验: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检验有水生成 ‎【答案】B ‎【解析】A、氯化钾不含氧元素,不能分解产生氧气,用加热KCl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不能制O2,错误;B、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木炭粉和稀盐酸不反应,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可以鉴别,正确;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错误;D、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不能检验有水生成,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 高纯硅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_______;‎ ‎(3)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答案】 (1). 28.09 (2). 4 (3). +4(或)‎ ‎【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14-2-8=4;‎ 10‎ ‎(3)SiO2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点睛:以钠为例:‎ ‎12. 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答案】< 、纯净物、C、P2O5‎ ‎【解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白醋中含有水和醋酸等,属于混合物,白醋显酸性,pH<7;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是碳的单质,碳的元素符号为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化学式为P2O5。‎ ‎13. 某学校学生的午餐为米饭、炖牛肉、炒芹菜、油炸花生米等;餐具为竹制筷子、塑料饭盒。‎ ‎(1)午餐中的牛肉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2)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餐具是_____ ;‎ ‎(3)午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___原理。‎ ‎【答案】 (1). 蛋白质 (2). 塑料饭盒 (3). 乳化 ‎【解析】(1)牛肉中富含蛋白质;‎ ‎(2)塑料饭盒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3‎ 10‎ ‎)午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 点睛: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 物质的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 ‎(1)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温度的改变。稀释浓硫酸时,溶液的温度_____ ;‎ ‎(2)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1). 升高(或增高或变大或变高等) (2). 2H2+O22H2O ‎【解析】(1)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溶液的温度升高;‎ ‎(2)氢气燃烧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15. 根据右图中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在t℃时甲与乙的溶解度____;‎ ‎(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乙的不饱和容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 ‎【答案】 (1). 相等(或相同) (2). 加入乙物质(或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或蒸发水或减少水等,但改变温度不给分) (3).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含义:在t℃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2)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乙的不饱和容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入乙物质或蒸发溶剂;‎ ‎(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6. 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 ‎(1)试举一个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例子:_________;‎ ‎(2)CO2与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 气体容易被压缩(或热胀冷缩或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或体现物质三态变化等,合理均可) (2). 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结构不同或分子种类不同)‎ ‎【解析】(1)说明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例子主要体现在体积的变化上,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较大,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或热胀冷缩或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或体现物质三态变化等,合理均可);‎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O2与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结构不同或分子种类不同)。‎ ‎17. 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活动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H)>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答案】 (1). Al (2). Cu(或铝  铜) (3). 置换反应 (4). 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或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或除去铝表面的氧化物等,合理均可) (5). 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只要用不超出所给四种试剂,就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即可给分)‎ ‎【解析】(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Al>(H)>Cu;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由于铝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所以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 ‎(2)通过上述实验还为比较出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8.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 ‎ 10‎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选择恰当的装置,可用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____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最佳收集装置是_______。‎ ‎【答案】 (1). 试管 (2). 2KMnO4 K2MnO4+MnO2+O2↑ (3). 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或只要强调使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即给分) (4). A D ‎【解析】(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填:AD。‎ 点睛: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_____‎ 化学方程式是: 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__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_____‎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__‎ 10‎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 Ba2++SO42-=BaSO4↓‎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_____。‎ ‎【拓展与应用】  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1). 有气泡产生 (2). 酚酞 (3). SO42-(或硫酸根离子或硫酸根均可) (4). 水(或H2O) (5). HNO3和Ba(NO3)2(或硝酸和硝酸钡) (6). 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实验与探究】实验一: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将稀硫酸滴入有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会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没有现象,可以借助指示剂判断反映的发生,酚酞遇碱变红色,在中性或酸性时为无色;酸碱中和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水分子,反应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没有改变,故填:酚酞;SO42-;‎ 结论:有三个实验可以看出,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水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HNO3和Ba(NO3)2;‎ ‎【拓展与应用】氯化钠与另外三种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气体或有水或有沉淀,所以不会反应;稀盐酸与Na2CO3溶液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无沉淀;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五、计算题(6分)‎ ‎20.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20g,与-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1)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g ‎(2)生成NaCl的质量_________。‎ ‎【答案】 (1). 4 (2). 5.85g ‎【解析】(1)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20g=4g 10‎ ‎(2)解: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58.5‎ ‎4g                   x ‎ ‎ x=5.85g 答:(1)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4g,(2)生成NaCl的质量为5.85g。‎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