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根式教案
第4讲:二次根式 一、复习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基本性质( )2=a(a≥0). 2.能用二次根式的性质 =|a|来化简根式. 3.能识别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 4.能根据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混合运算.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1.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基本性质( )2=a(a≥0). 2.能根据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混合运算.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二次根式概念 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则a 0. 3、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 概念 我们把满足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______或______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________________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性质 1.()2=a(______). 2.=|a|= 3.=______(a≥0,b≥0). 4.=______(a≥0,b>0). 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中,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若有同类二次根式,可把同类二次根式合并成一个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1)二次根式的乘法:·=____(a≥0,b≥0). (2)二次根式的除法:=____(a≥0,b>0). 3、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掉 (1)= (2)= (二)题型、方法归纳 考点1 二次根式概念 技巧归纳:此类有意义的条件问题主要是根据:①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②分式的分母不为零等列不等式组,转化为求不等式组的解集. 考点2 二次根式的性质 技巧归纳:1. 二次根式的非负性的意义;2. 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进行化简. 3、比较两个二次根式大小时要注意:(1)负号不能移到根号内;(2)根号外的正因数要平方后才能从根号外移到根号内. 考点3 二次根式的运算 技巧归纳:1、二次根式的性质,两个重要公式,积的算术平方根,商的算术平方根;2、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2、此类分式与二次根式综合计算与化简问题,一般先化简再代入求值;最后的结果要化为分母没有根号的数或者是最简二次根式. (三)典例精讲 例1 使 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解析]要使有意义,则1-x≥0,所以x≤1. 点析:此类有意义的条件问题主要是根据:①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②分式的分母不为零等列不等式组,转化为求不等式组的解集. 例2 已知实数x,y满+=,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20或16 B.20 C.16 D.以上答案均不对 解析:根据题意 x-4=0,y+8=0 解得x=4,y=8 (1)若4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4、8,不能组成三角形; (2)若4是底边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8、8,能组成三角形,周长为4+8+8=20故选B; 例3、 12的负的平方根介于( ) A.-5与-4之间 B.-4与-3之间 C.-3与-2之间 D.-2与-1之间 答案:B 例4计算÷-×+ 解析:先做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并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解:÷-×+=-+=4-+2=4+. 点析: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先把每个二次根式化简,然后进行运算;在中考中二次根式常与零指数、负指数结合在一起考查. 例5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 解:原式=·=. ①当x+1>0时,原式=②当x+1<0时,原式=-. ∵当x=时,x+1>0,∴原式=. 点析:此类分式与二次根式综合计算与化简问题,一般先化简再代入求值;最后的结果要化为分母没有根号的数或者是最简二次根式. 例6 -+2-+ 解:原式=5-+4-3+ =+ =+. (四)归纳小结 本部分内容要求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概念、性质及二次根式的运算。 (五)随堂检测 1、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 3、已知为实数,那么等于( ) A、 B、 C、- 1 D、 0 4、使代数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3 C、 x>4 D 、x≥3且x≠4 5、估算的值在下列哪两个数之间 ( ) A、1和2 B、2和3 C、3和4 D、4和5 6、若为实数,且,则的值为( ) A、1 B、 C、2 D、 五、板书设计 概念 性质 运算规律 六、作业布置 二次根式课时作业 七、教学反思 借助多媒体形式,使同学们能直观感受本模块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进行多种题型的训练,使同学们能灵活运用本节重点知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