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语文古诗文文言文精简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中考语文古诗文文言文精简版

必背古诗文 ‎ ‎1饮酒 陶渊明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使至塞上 王维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行路难 李白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4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登飞来峰 王安石 ‎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8渔家傲 范仲淹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水调歌头 苏轼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1过零丁洋 文天祥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曹刿论战《左传》   ‎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论语》三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4桃花源记(陶渊明)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陋室铭(刘禹锡) ‎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小石潭记(柳宗元)                ‎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7.岳阳楼记(范仲淹)‎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文言文 ‎《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战国。‎ 扁鹊见蔡桓(huán)公,立有间(jià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yìng)。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án)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suì)死。‎ 注译:‎ ‎1.有间——一会儿。   ‎ ‎2.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 ‎3.腠理:皮肤的纹理。   ‎ ‎4.将——要 ‎5.恐——恐怕   ‎ ‎6.寡人——古代君主谦称自己。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 ‎7.好(hào)——喜欢。   ‎ ‎8.功——本领。‎ ‎9.居十日——呆了十天 。 居——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经历。在文中译“过了”。   ‎ ‎10.肌肤——肌肉和皮肤。   ‎ ‎11.益——更加。   ‎ ‎12.应——答应,理睬。‎ ‎13.还(xuán)走——转身就走。 还(xuán)——通“旋”,旋转,掉转。走——跑,逃跑。   ‎ ‎14.故——特意。   ‎ ‎15.汤(tàng)熨(wèi)——用热水敷烫皮肤。汤,同“烫”,用热水焐(wù)。熨,用药物热敷。   ‎ ‎16.及——达到。‎ ‎17.针石——金属针和石针。指用针刺治病。   ‎ ‎18.火齐(jì)——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   ‎ ‎19.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传说掌管生死的神。属,管,掌握。   ‎ ‎20.奈何——怎么办、怎么样。   ‎ ‎21.臣是以无请也——我因此不再询问(他的病情)了。无请,意思是不再说话。是以:因此   ‎ ‎22.使——让 ‎23.索——寻找。   ‎ ‎24.遂——于是、就。‎ 小结:以时间为序,写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突出扁鹊慧眼识病,尽职尽责,敢于直言,机智避祸,和桓公的骄横自信、讳疾忌医。结尾,扁鹊不得不逃亡,暗示了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残暴。文中深刻揭示了及时医过,防微杜渐的道理,颇能引人深思。‎ 译文 ‎  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在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严重了。”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桓侯说:“医生(总是这样)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下去。”桓侯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又一次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深入下去。”桓侯又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再一次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表皮,用热水焐,用药物热敷能够治疗;(病)在肌肉里,用针灸能够治疗;(病)在肠胃里,用火剂能够治疗;(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的事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去了。‎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释:‎ ‎①选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指《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战国齐国公子。 ‎ ‎②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卒,终于。其,指门下士。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 ‎③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特,只、仅仅。雄,长、首领。 耳,罢了。 ‎ ‎④擅齐之强: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擅,拥有。 ‎ ‎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古代君臣相见,帝王坐北面南,臣在对面朝见。制,制服。‎ 译文:‎ 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赢得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顺他,(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难道值得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 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真正的)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在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贤士不到他门下的原因。‎ ‎《三峡》‎ ‎  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绝巘(写作“山献”)(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2)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空缺 。   ‎ ‎(3) 嶂(zhàng):高的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非:不是   ‎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 ‎(7)襄,上。   陵,丘陵,小山包   ‎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 ‎(9)或:有时。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 ‎(10)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朝:早晨   ‎ ‎(11)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御:驾着   ‎ ‎(13)不以:不如。 疾:快。   ‎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 ‎(15)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的山峰   ‎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飞流冲荡。漱:冲荡。   ‎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 ‎(19)良:实在,很   ‎ ‎(20)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 ‎(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   ‎ ‎(23)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 ‎(24)沾:打湿。   ‎ ‎(25)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 ‎(26)裳:衣裳。‎ 翻译 ‎  在三峡的七百里地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石直立的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岭,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如果有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   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样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从上面飞泻下来,江水清澈,草木茂盛,山峰高峻,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一片清寂,经常有处在高处的猿猴长时间鸣叫,叫声连续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陋室铭》‎ 山不在(1)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4)是陋室,惟(5)吾德馨(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阅金经(11)。无丝竹(12)之(13)乱耳(14),无案牍(15)之劳形(16)。南阳(17)诸葛庐(18),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9)?‎ 注解 ‎(1) 在:在于,动词。  ‎ ‎(2)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 ‎(3) 灵:形容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 ‎(4) 斯: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  ‎ ‎(5) 惟:只有。  ‎ ‎(6)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在屋中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德馨:品德高尚。 ‎ ‎〔7〕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 ‎(8) 鸿儒:即大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 ‎(9)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 ‎(10)调(tiáo)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 ‎(11)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泛指佛经。  ‎ ‎(12)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 ‎(13)之:助词,插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 ‎(14)乱耳:使耳朵扰乱(使动用法)  ‎ ‎(15)案牍(dú):官府的公文。牍,①古代写字用的木简。②文件;书信。   ‎ ‎(16)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形,形体、身体。译为:使身体劳累。   ‎ ‎(17)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 ‎(1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19)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宾语前置。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译文 ‎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为名山了;水不一定要深,有蛟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说说笑笑的都是学识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云亭。孔子说:“(只要住的人品德高尚)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通假字,通“彻”,有的版本为“彻”),影布(于(在))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yī)。‎ 注释 ‎1从:自,由 。   ‎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 ‎4.行:走。   ‎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篁,竹林,泛指竹子。   ‎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环:玉佩、玉环。鸣:发出声响。   ‎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8.伐竹取道,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   ‎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 ‎10.见:看见。   ‎ ‎11.水尤清洌:潭水格外清凉,清澈。尤:格外。清洌 :清澈。洌:清凉。   ‎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为:作为   ‎ ‎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 岸,岸边.   ‎ ‎14.卷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卷:弯曲。以: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   ‎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磐石。   ‎ ‎16.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蔽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许:表示数目不确定,上下,左右,光景   ‎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好像水都没有)。空:在空中   ‎ ‎19.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彻:贯通,穿透   ‎ ‎20.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 ‎21.俶尔远逝:又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 ‎22.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 ‎23.乐:逗乐。   ‎ ‎24.潭西南而望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   ‎ ‎2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蛇:像蛇......   ‎ ‎26.其岸势犬牙差互:势:形势。(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交错。    ‎ ‎27.不可知:不能够知道。   ‎ ‎2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寂寥:静悄悄的。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远。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 ‎29.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清:凄清。   ‎ ‎30.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景象便离开了。 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 ‎31.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友善。   ‎ ‎32.同游者:共同游玩的人。游:游玩。者:……的人。   ‎ ‎33.龚古:作者朋友。   ‎ ‎34.宗玄:作者的堂弟   ‎ ‎35.隶而从者:我带着一同去的。 隶:附属。而:表修饰。 从:跟随,动词。   ‎ ‎36.二小生:两个年轻人。生,对读书人的尊称。‎ 译文 ‎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潭)用整块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连缀,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窜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犹如在同游人逗乐。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那小溪)像北斗星分布和蛇爬行那样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流两岸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坐在潭边,四面有竹子树木环绕合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旁人,(那幽深悲凉的氛围)令人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便离开了。   同去游玩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3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 ‎4欲:想要   ‎ ‎5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 ‎6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 ‎7行:散步  ‎ ‎8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者:……的人。   ‎ ‎9遂:于是,就。 ‎ ‎10至:到。  ‎ ‎11寻:寻找 ‎ ‎13寝:睡,卧。 ‎ ‎14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中庭,庭院里。步:散步。 ‎ ‎15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16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 ‎ ‎17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8 交横:交错纵横。 ‎ ‎19 盖:原来 ‎ ‎21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 ‎ ‎22闲:清闲的人。 ‎ ‎23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自称“闲人”。‎ ‎24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译文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光照进门窗,(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寻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好像积水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少有像我们两人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 [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2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5]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6]而不知。至舍[27],四支[28]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29]持汤[30]沃灌[31],以[32]衾 [33]拥[34]覆,久而[35]乃[36]和(hé)。寓逆旅[37],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38]绮(qǐ)绣,戴朱缨(yīng)[39]宝饰之帽,腰[40]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41],烨(yè)然[42]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43]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4]。盖[45]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注释 ‎[1]嗜:特别爱好。   ‎ ‎[2]无从:没有办法。   ‎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 ‎[4]假借:同意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弗,不。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 ‎[6]走:跑。   ‎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 ‎[8]既加冠(guà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既:已经。   ‎ ‎[9]患:担心,忧虑。   ‎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 ‎[11]尝:曾经。   ‎ ‎[12]趋:奔向。   ‎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 ‎[14]叩问:求教。叩,请教。   ‎ ‎[1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声望,名望。   ‎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 ‎[17]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 ‎[20] 叱咄:训斥,呵责。   ‎ ‎[21]至:周到。   ‎ ‎[22]复:这里指辩解。   ‎ ‎[23]俟:等待。   ‎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 ‎[25]穷冬:隆冬。   ‎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 ‎[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   ‎ ‎[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 ‎[29]媵(yìng)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   ‎ ‎[30]汤:热水。   ‎ ‎[31]沃灌:浇水洗。   ‎ ‎[32]以:用。   ‎ ‎[33]衾:(qīn)被子。   ‎ ‎[34]拥:围着。   ‎ ‎[35]而:表示修饰。   ‎ ‎[36]乃:才。   ‎ ‎[3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 ‎[3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 ‎[39]缨:帽带   ‎ ‎[40]腰:腰佩。腰,用作动词。(名作动)   ‎ ‎[41]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 ‎[42]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 ‎[43]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 ‎[44]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中:内心。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 ‎[45]盖:大概。   ‎ 译文 ‎  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看,多次从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拥挤得挤满了屋子,他不曾略微把话说的温柔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身旁侍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候遇前辈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就再次去请教他。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和巨大的峡谷中行走。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仆人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吃。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却在他们中间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我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的勤劳和艰苦大概就是像这个样子。   现在这些学生在太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啦;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天质低下,而是(他的)心不如我专一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错吗?‎ ‎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辩论,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的人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曹刿论战》 ‎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准备)请求进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者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就入朝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小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鲁庄公说:“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祀用品,我从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对神说实话。” 曹刿回答说:“小小的信用,不能取得让神灵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据实情合理判决。”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个条件)作战。如果作战的话,请允许我跟随您去。”(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两军在长勺交战。鲁庄公准备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在齐军击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准备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不可以。”他下战车,察看齐国军队车轮在地上辗过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手扶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鲁庄公就下令追击齐军。已经战胜了,鲁庄公问(曹刿)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等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军.(像齐国这样的)大国,是难以预测的,我害怕他们在那儿有伏兵。我观察他们车轮的印子杂乱,远远望见他们的战旗倒下,所以(才下令)追击齐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意志受磨练,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在他做事的时候,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 ‎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在内心困扰,思虑阻塞这样以后才能奋起[或有所作为];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 ‎ 这样以后就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死亡。‎ ‎《鱼我所欲也》 ‎ ‎   孟子说:“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讨厌的,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 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令人讨厌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办法,有什么不能采用呢?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然而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不采纳。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讨厌的事。不仅是贤明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丢失罢了。 ‎ ‎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了就可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饥饿的路人不肯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 ‎  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样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了吗?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本来的思想。”‎ ‎《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了。”被雇佣的人笑着回答:“你是被雇佣耕地的人,哪儿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说:“唉,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并担任驻守队伍的队长。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守边期限。误期,按照法律都要被杀头。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跑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陈胜说:“天下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被立为国君,该立的人是长子扶苏。扶苏因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边外带兵。现在有的人听说他无罪,二世却把他杀了。百姓们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爱怜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的人认为他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走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自称是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为天下首发,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说的正确。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功,可以建功立业。但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啊。”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了“陈胜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自然就诧怪这事了。陈胜又暗使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天黑以后用篝火装作鬼火,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叫道:“大楚兴,陈胜王。”士兵们夜里都很惊慌恐惧。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 ‎ ‎  吴广一向爱护士卒,士兵们多愿听吴广的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军官恼怒,使(军官)责辱他,用来激怒那些士兵。军官果真用鞭打吴广。军官拔剑出鞘(要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碰到了大雨,都已经耽误了守边的时期,误期就要被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因守边而死的人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倒也罢了,死就要干出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所属的人都说:"听从(你的)号令。"于是就冒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下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军队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下了。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时,(起义军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步兵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城的官员在城门洞里与起义军作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下令召集乡官与当地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与有声望的人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暴君的恶行、诛灭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陈胜于是立为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在这个时候,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当地各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出师表》‎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在陛下身上啊。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至于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  ‎ ‎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 ‎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志向思虑忠贞纯正的人,所以先帝才选拔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应当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成效。 ‎ ‎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说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 ‎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痛心和遗憾的。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 ‎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地处偏远,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 ‎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的没有成效,从而损害先帝的明察。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装备充足,应当勉励三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心于陛下的职责的事。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措施,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 ‎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成功,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追念先帝遗愿,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 ‎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面对着奏章眼泪滴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醉翁亭记》 ‎ ‎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同宾客来到这里饮酒,喝少量的酒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 ‎  要说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显得昏暗,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幻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春天野花开放,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夏天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秋天天高气爽,冬天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物不同,人们的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 ‎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旅游。来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冽;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的摆在面前,这是太守举行酒宴。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人,是喝醉了的太守。 ‎ ‎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雀到处鸣叫,这是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了,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为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是因为他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 ‎《岳阳楼记》‎ ‎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该办的事而未办的事都兴办起来。于是(滕子京)就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原有的建筑规模,把唐代名家和现代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并)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重建岳阳楼)这件事。  ‎ ‎  依我看来,岳州那优美的景色,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衔接着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水波浩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气象变化无穷。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虽然如此,(从这里)向北面直通巫峡,南面直通潇湘,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失意诗人,大多在这里汇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 ‎  像那连绵不断的雨纷纷洒落,一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阴风浊浪的气势像老虎长啸、像猿猴啼叫。(商人和旅客)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的感情,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的情怀,满眼看到的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起来。  ‎ ‎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尽情地畅游;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十分茂盛碧绿。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动着金色的光芒,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人的歌声响起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高兴到了极点。 ‎ ‎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他的百姓担忧;隐居世外就为他的国君忧愁。这进入朝廷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虽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那么我同谁一道呢?  ‎ 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更美,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与徐公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问他:“我与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的美。”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远的不如(徐公美)。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请求我。” ‎ ‎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请求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侍从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事请求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 ‎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命令:“全部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进谏的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威王。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桃花源记》‎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他)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而纷乱的样子。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又继续往前划去,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就出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些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他又往前走了几十步,眼前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其中来往耕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都跟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都安闲快乐。   ‎ ‎(桃花源中人)看见了渔人,竟然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有人便把他邀请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世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过,便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又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中做客,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招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村里人告诉他道:“(我们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到了武陵郡,拜见了太守,说了这些情况。太守就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 南阳人刘子骥,是位高尚的名士,听说这个消息,高兴的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