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中考单项训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三历史中考单项训练

初三历史中考单项训练 七年级(主干知识+选择题)‎ 一、原始社会 阶段性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是目前可以证明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以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最能说明;‎ ‎3、中华文明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我们用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中稻米和粟米的发现说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成就,进而说明中华文明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4、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炎黄子孙)的传说和祖先崇拜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 ‎【例】1、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陶器的炼制 D.玉器的加工 ‎2、水稻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云南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河姆渡 D.陕西半坡村 ‎3、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2007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祭典礼。你知道“人文初祖”是 A.禹 B.尧 C.黄帝 D.舜 二、先秦时期 阶段性特征: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禹建立夏朝,禹死启继,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夏商周的更替 ‎3、国家制度的产生:西周分封制 ‎4、夏商周的文明:商朝甲骨文;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 ‎5、社会变革:(1)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2)(秦国)商鞅变法 ‎ (3)思想文化:(春秋)孔子的思想;(战国)百家争鸣 ‎ ‎【例】1、2008 年5 月17 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2、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湛,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产生于我国哪个朝代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3、‎2008年7月13日,河南安阳商代遗址——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批准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主要是因为这里发现了 A.青铜立人像 B.兵马俑 C.甲骨文 D.铁农具 ‎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建立县制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6、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 ‎7、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最近播出的专题片《齐鲁青未了》中,提到两位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一位主张“为政以德”,另一位提出“春秋无义战”。这两位思想家分别是 ‎ A.老子、孟子 B.孔子、孟子 C.孟子、墨子 D.孔子、墨子 ‎8、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孙武 C、韩非 D、董仲舒 三、秦汉时期 阶段性特征: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朝,前221年)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2、汉武帝“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3、以上措施的比较(相同:对待匈奴问题,统一货币等;不同:对待儒家思想,加强思想控制的方法等)‎ ‎【例】1、你认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赞扬下列哪位人物的功绩 A.嬴政 B.李世明 C.拓跋宏 D.武则天 ‎2、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 C.沿袭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 ‎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诸侯国林立的事实 B.文字不统一的事实 C.修筑长城的事实 D.实行郡县制的事实 ‎4、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长安,东起山海关 ‎5、董仲舒针对“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形势,建议汉武帝 A.休养生息 B.独尊儒术 C.削弱诸侯国 D.建立太学 ‎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7、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消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 设西域都护府 C 加强监察制度 D 推行儒学教育 ‎8、以下历史地图和图画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汉通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 C.北击匈奴 D.唐太宗射猎 ‎9、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 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10、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阶段特征: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1、政权分立:(1)赤壁之战和三国的形成 (分立中蕴含统一的因素)‎ ‎(2)江南地区的开发(六朝时期,北人南迁,为经济中心南移奠定基础)‎ ‎2、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全面汉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例】1、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2、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贵族女孩可能经历 ‎①学汉语 ②穿戴汉族服饰 ③改汉姓 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了佛教发展 ‎4、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 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封建化进程 五、隋唐时期 阶段特征:繁荣和开放的社会 ‎1、隋朝(隋文帝统一天下,隋炀帝修筑大运河,隋炀帝创立科举制)‎ ‎2、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3、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的繁荣 ‎4、唐朝繁荣的表现(选官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唐诗、书法、绘画、雕塑)‎ ‎5、评价唐太宗(重视经济措施和用人两个方面)‎ ‎【例】1、隋朝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能因其时间短促而忽视。下列属于隋朝在制度方面革新的是 A.科举制度 B.行省制 C.厂卫制度 D.军机处 ‎2、南京市的夫子庙有个状元楼,“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三省六部制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4、右图反映的是唐朝一段历史时期户数的变化,这是:‎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C.开元盛世的成效 D.任用贤能的结果 ‎5、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唐玄宗时期 B.唐高祖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6、中国古代有句佳话“和同为一家”。 “和同为一家”是指 A.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B.唐与回纥的关系 C.唐与吐蕃的关系 D.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7、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8、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D.郑和下西洋 ‎9、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哪位历史人物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 六、辽宋夏金元 阶段特征: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经济重心的南移(唐中后期——南宋,原因同于江南地区的开发,表现)‎ ‎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迁徙,回族的形成)‎ ‎3、宋代的经济和市民生活(春节等节日,瓦子等娱乐场所,《清明上河图》)‎ ‎4、宋代的科技(四大发明)‎ ‎【例】1、史书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该现象出现在 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2、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3、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4、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 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偶尔去吃一碗宋嫂鱼羹 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 ‎5、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 B.西夏 C.金 D.元 ‎6、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7、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七、明清时期 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君权的加强(明太祖、明成祖——厂卫特务的设置,八股取士;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大兴文字狱)‎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戚继光抗倭;‎ ‎(2)清朝——东北:(康熙帝)中俄雅克萨之战;西北:(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册封达赖喇嘛(顺治帝)、班禅额尔德尼(康熙帝),设置伊犁将军(1727年);东南: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4年)‎ ‎【例】1、明太祖实行“廷杖”制度,在殿上杖责大臣。他的侄儿大都督朱文正被杖死,永嘉侯朱亮祖父子则被鞭死。明太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发泄自己心头的不满 B害怕司法部门徇私舞弊 C维护皇权,强化君主专制 D惟恐这些人畏罪潜逃 ‎2、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 ‎3、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4、自1405年到1433年间,一支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的远航,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 ‎5、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A.菲律宾群岛 B.波斯湾沿岸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某班级晚会上有“为历史人物找家”的节目,其中已有①康熙②‎ 戚继光,根据你的判断,下列人物可以和他们归于一类的是:‎ A.司马迁 B.北魏孝文帝 C.郑成功 D.唐太宗 ‎7、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驱逐了殖民势力 C.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 D.巩固了清朝海防 ‎8、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其中伊利将军管辖的区域包括 A.西藏 B.黑龙江 C.蒙古 D.新疆 八、古代科技 ‎ 数学(《九章算术》东汉、圆周率——东晋祖冲之)、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医学(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唐雕版,宋活字)、指南针、火药和火药武器)、重大工程(战国都江堰、秦长城、隋大运河、隋赵州桥、明故宫)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例】1、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 A.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B.《资治通鉴》与“阳光体育活动”‎ C.五禽戏与“京剧进校园” D.北京人遗址与西部大开发 ‎2、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东汉的张仲景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撰写的一部著名医学著作是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3、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是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4、据2008年5月20 《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成都平原上造福中国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在汶川地震中损坏严重,抢险工作有序进行。记者写道:“没有它就没有锦绣四川,就没有两千多年的天府之国。”修筑这一工程的是( )‎ 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 ‎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6、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7、“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修建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8、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瓦子” D.火器 九、思想文化 ‎ 文字:甲骨文(商朝)、小篆(秦朝)、隶书 ‎ 思想:孔子,百家争鸣 ‎ 宗教:佛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道教(兴起于东汉)‎ ‎ 文学: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明清小说 ‎ 史学:《史记》西汉司马迁(黄帝——汉武帝)、《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战国——五代)‎ ‎ 艺术:书法(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筋柳骨)、绘画(东晋顾恺之、唐朝阎立本、吴道子、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雕塑(秦兵马俑、北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唐朝敦煌莫高窟)‎ ‎【例】1、从2006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孔子的下列名言中,对我们的学习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是(  )‎ ‎①因材施教   ②温故而知新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A.李白 B.苏轼 C.曹雪芹 D.吴承恩 ‎3、广泛深入提示封建社会末世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是 ‎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4、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 ‎5、《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北京”,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这种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 ‎ A.是中国画与西洋画巧妙结合的缩影 B.是由我国少数民族创造出来的 C.起源于清代 D.体现了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的特色 ‎6、《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 ‎2009年中考热点专题复习 热点专题一、中美关系 一、热点背景:‎ ‎1、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2、中美两国首脑承诺要共同应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3、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 二、知识梳理:‎ ‎1、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1)一战后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的签订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方便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 ‎ (2)二战中,中美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3)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抗美援朝战争 ‎(3) 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热点专题二、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80周年 一、热点背景:‎ ‎1、‎2008年9月15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 ‎2、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联手应对危机。‎10月13日,美国通过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呼吁国际社会协调行动,采取大胆措施恢复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3、‎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强调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二、知识梳理:‎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2、国际合作(二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国家干预(罗斯福新政)‎ 热点专题三:西藏问题——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知识梳理 ‎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政府册封班禅、达赖并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3、在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方面建成了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和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热点专题四:以色列空袭加沙——中东问题 一、 热点背景:‎2008年12月27日-29日,以色列战机连续三天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 二、 知识梳理:‎ 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 原因:见考点P23第13课 热点专题五:人民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等60周年。‎ ‎1、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①1948-1949年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③1949年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3、政治协商会议 ‎4、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6、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热点专题六:五四爱国运动90周年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1〉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2〉发展:全国各地学生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3高潮:中心在上海,从此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 4、口号: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誓死立争,还我青岛。 5、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 a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7、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热点专题七:中国人实现首次太空漫步 热点背景:‎ ‎2008年9月25日晚,载有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漫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28日下午,“神七”返回舱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三位航天员自主出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知识梳理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同其他领域一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4、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本人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