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2020年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4分)‎ ‎1.(1分)发生与1949年相关的历史大事件有(  )‎ ‎①美国侵略朝鲜 ‎②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④“北约”建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1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1分)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次握手”表明(  )‎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 B.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D.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第30页(共30页)‎ ‎4.(1分)1964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子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 A.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5.(1分)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因为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邓稼先 B.雷锋 C.杨利伟 D.袁隆平 ‎6.(1分)《大国崛起》的开篇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是指(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 C.启蒙运动 D.英国工业革命 ‎7.(1分)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终于确立起“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代表的是(  )‎ A.教会和国王的利益 ‎ B.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 C.国王和贵族的利益 ‎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30页(共30页)‎ ‎8.(1分)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重大意义,即(  )‎ A.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B.促进了工人运动发展 ‎ C.阻碍了法国社会发展 D.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9.(1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与日本明治天皇的相同点是(  )‎ ‎①都是君主 ②都进行了改革 ‎③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都主张向中国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1分)1862年8月22日,林肯给《纽约论坛报》编辑格瑞莱写信说:“……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份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办。”以上材料说明林肯在内战中的最高目标是(  )‎ A.解放黑人奴隶 B.维护国家统一 ‎ C.发展美国经济 D.保存民主制度 ‎11.(1分)《资本论》中提到“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句话深刻批判的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发动殖民战争 ‎ C.黑奴贸易 D.建立殖民机构 ‎12.(1分)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 A.林肯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13.(1分)“她(见图)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这位杰出女英雄是(  )‎ 第30页(共30页)‎ A.委内瑞拉人 B.英国人 C.哥伦比亚人 D.印度人 ‎14.(1分)拿破仑、华盛顿、林肯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相同之处是(  )‎ A.都赢得民族独立 ‎ B.都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 C.都维护了国家统一 ‎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15.(1分)科技革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能源的发展史,下列能源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水力 ‎②煤炭和蒸汽 ‎③电力和石油 ‎④核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①③‎ ‎16.(1分)杰出人物对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贝多芬﹣﹣人文主义 ‎ B.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 ‎ C.爱因斯坦﹣﹣进化论 ‎ D.达尔文﹣﹣相对论 第30页(共30页)‎ ‎17.(1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其中“电灯电话”所产生在(  )‎ A.新航路开辟 B.英国工业革命 ‎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8.(1分)他果敢地摒弃了在技术上已十分成熟的蒸汽机而选用了自己并不被人们看好的内燃机作动力。他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鼻祖”。他是(  )‎ A.莱特兄弟 B.本茨 C.爱迪生 D.斯蒂芬森 ‎19.(1分)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场战役发生在(  )‎ A.拿破仑战争中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 C.科索沃战争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20.(1分)“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一规定出自(  )‎ A.《权利法案》 B.《九国公约》 ‎ C.《凡尔赛和约》 D.《慕尼黑协定》‎ ‎21.(1分)某网站准备展出初中生关于“亚非拉国家新发展”的专题,与非洲相关链接的选项有(  )‎ ‎①“非洲年”‎ ‎②万隆会议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30页(共30页)‎ ‎22.(1分)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以上史实表明(  )‎ A.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 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 ‎ C.只有德国和美国将科技运用到战争中 ‎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3.(1分)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013年美国防长在新加坡香格里拉会议上宣称到2020年要把美国海、空军实力的60%部署在亚太地区.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遏制日本右翼势力 B.遏制中国的崛起 ‎ C.遏制俄罗斯的发展 D.遏制东盟的发展 ‎24.(1分)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威林格突遭酸雨袭击,三天之内全城树木脱叶,花草枯萎,呈现一片灰白色.该事件凸显了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 A.资源问题 B.毒品问题 C.环境问题 D.战争问题 二.信息窗口题(25题,融入情境,识图释图,回答问题8分)‎ ‎25.(8分)信息一:‎ 表C:‎ 第30页(共30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以上为1929﹣1933年世界部分经济和社会统计数据 信息二:综合英国《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美国劳工部2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上周有210万人申请失业救济,自今年3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失业人口总数已达4000多万人,美国大批企业停工停产,员工居家隔离,经济活动“停摆”,千万人开始申请失业救济,失业率大幅攀升,非农业部1十年来首次削减就业岗位,美国劳工部5月份公布数据显示,此为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高值。‎ ‎﹣﹣摘编自[海外网2020年5月28日战疫全时区]‎ ‎(1)图A、表C与信息二中所述。“……经济大萧条……”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可怕的大事件?资本家们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屡屡发生像图A农场主倾倒“过剩”牛奶诸如此类怪事件怪现象,充其根源是什么原因在作祟?‎ ‎(2)当时的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改革行动来扭转颓势,走出困境?图B是其中改革行动中的一项具体措施,图B这一典型事例推行的是什么改革措施?‎ ‎(3)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改革有何特点?此次改革在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力?‎ ‎(4)美国政府在此次改革,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了吗?为什么呢?请你写出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26题,请依据材料融入情境,材料阅析,回答问题9分)‎ 第30页(共30页)‎ ‎26.(9分)材料一: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面对严峻的局面,以武士为首的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拥护明治天皇进行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在此后100多年里,虽经二战的重创,到今天日本仍然成为世界上第三号经济强国。‎ 材料二:毛泽东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材料三: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美国后来定为“国耻日”。‎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日本开始出现经济腾飞……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据材料一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拥护明治天皇进行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大事件?最具前瞻性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公约指的是什么?“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中的两个大国指的是哪两个大国?‎ ‎(3)材料三中所述事件对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有何重大历史影响?‎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日本开始出现经济腾飞……”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各一例?‎ ‎(5)材料四中“……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出自于哪一年起?‎ 四.读史有感题(27题,学以致用,探究感悟9分)‎ 第30页(共30页)‎ ‎27.(9分)背景资料:某著名学者《强国之鉴》一书中写道:“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名称几度更迭,社会性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那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改革,二十世纪初的伟大革命,二十世纪末的艰难改革,这些沧桑巨变凝固了那段风雨兼程的历史,改变了前苏联人民的命运和面貌。‎ ‎(1)请写出“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那场大刀阔斧的改革”的改革者是谁?此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影响力?‎ ‎(2)“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改革”,被称为“解放”农奴的改革,请写出其内容是什么?‎ ‎(3)“二十世纪初的伟大革命”指的是什么革命?领导者是谁?‎ ‎(4)“二十世纪末的艰难改革”指的是什么历史大事件?对苏联产生了什么样重大影响?‎ ‎(5)阅读背景资料再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你的真实感想感悟?‎ 第30页(共30页)‎ ‎2020年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4分)‎ ‎1.(1分)发生与1949年相关的历史大事件有(  )‎ ‎①美国侵略朝鲜 ‎②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④“北约”建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北约”建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解答】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美国的操纵下,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成立、“北约”建立的时间,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2.(1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第30页(共30页)‎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1950年10月,为了保家卫国,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侵略者侵略朝鲜,打到鸭绿江边,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同时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1950年10月,为了保家卫国,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①不是中国参战的原因。‎ 故选:A。‎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 ‎3.(1分)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次握手”表明(  )‎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 B.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D.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分析】本题以周恩来的一句话为切入点,考查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所以“这次握手”表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故选:A。‎ ‎【点评】注意识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关史实。‎ 第30页(共30页)‎ ‎4.(1分)1964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子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 A.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分析】本题以1964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解答】据“1964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可知,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年10 月16 日,在我国西北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两弹一星”的相关史实。‎ ‎5.(1分)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因为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邓稼先 B.雷锋 C.杨利伟 D.袁隆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科技成就。掌握袁隆平的成就。题干关键信息“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第30页(共30页)‎ ‎ 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现代科技成就。‎ ‎6.(1分)《大国崛起》的开篇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是指(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 C.启蒙运动 D.英国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解答】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15~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地连接在一起,打破了以往各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这些事件被通称为地理大发现。‎ 故选:B。‎ ‎【点评】理解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7.(1分)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终于确立起“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代表的是(  )‎ A.教会和国王的利益 ‎ B.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 C.国王和贵族的利益 ‎ 第30页(共30页)‎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在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所以说这一体制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8.(1分)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重大意义,即(  )‎ A.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B.促进了工人运动发展 ‎ C.阻碍了法国社会发展 D.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 ‎【解答】据“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可知,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重大意义,即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为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 ‎9.(1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与日本明治天皇的相同点是(  )‎ ‎①都是君主 ②都进行了改革 ‎③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都主张向中国学习 第30页(共30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注意比较相同点。‎ ‎【解答】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进行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明治天皇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二人都是君主,都进行了改革,都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故选:A。‎ ‎【点评】注意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相同点。‎ ‎10.(1分)1862年8月22日,林肯给《纽约论坛报》编辑格瑞莱写信说:“……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份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办。”以上材料说明林肯在内战中的最高目标是(  )‎ A.解放黑人奴隶 B.维护国家统一 ‎ C.发展美国经济 D.保存民主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4月,“南部联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解答】题干材料反复强调的是保存联邦,这表明林肯在内战中的最高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优秀将领,北方军队在战争初期接连失利,为扭转局势,林肯在1862年9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这使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1865年以北方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得到维护。‎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观点.‎ ‎11.(1分)《资本论》中提到“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句话深刻批判的是(  )‎ 第30页(共30页)‎ A.亚历山大东征 B.发动殖民战争 ‎ C.黑奴贸易 D.建立殖民机构 ‎【分析】本题以《资本论》中提到“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为依托,考查三角贸易。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全程呈现三角形,因而称为“三角贸易”。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三百多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论》中提到“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句话深刻批判的是黑奴贸易。‎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角贸易的航线以及影响。‎ ‎12.(1分)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 A.林肯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分析】本题考查了玻利瓦尔。新航路开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 ‎【解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是玻利瓦尔。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到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社会各阶层纷纷行动起来,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者,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故选:B。‎ 第30页(共30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13.(1分)“她(见图)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这位杰出女英雄是(  )‎ A.委内瑞拉人 B.英国人 C.哥伦比亚人 D.印度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她”(女性)和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的事迹可知这位女英雄是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土兵”起义,后发展成全民族的反英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国家及“她”这个字。‎ ‎14.(1分)拿破仑、华盛顿、林肯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相同之处是(  )‎ A.都赢得民族独立 ‎ B.都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 C.都维护了国家统一 ‎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分析】本题考查拿破仑、华盛顿、林肯。‎ 第30页(共30页)‎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颁布了1787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续任。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树立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规范,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林肯领导在南北战争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推动了民主的进程。‎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华盛顿、林肯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5.(1分)科技革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能源的发展史,下列能源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水力 ‎②煤炭和蒸汽 ‎③电力和石油 ‎④核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①③‎ ‎【分析】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都有新动力出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解答】①水力,大自然动力,人类很早就利用;②煤炭和蒸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开始使用;③电力和石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使用;④核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使用。因此排列顺序是①②③④。‎ 故选:A。‎ ‎【点评】本题以三次科技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第30页(共30页)‎ ‎16.(1分)杰出人物对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贝多芬﹣﹣人文主义 ‎ B.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 ‎ C.爱因斯坦﹣﹣进化论 ‎ D.达尔文﹣﹣相对论 ‎【分析】本题考查杰出人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对应正确,ACD对应不符合史实。‎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杰出人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17.(1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其中“电灯电话”所产生在(  )‎ A.新航路开辟 B.英国工业革命 ‎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解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电灯电话”所产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掌握。‎ 第30页(共30页)‎ ‎18.(1分)他果敢地摒弃了在技术上已十分成熟的蒸汽机而选用了自己并不被人们看好的内燃机作动力。他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鼻祖”。他是(  )‎ A.莱特兄弟 B.本茨 C.爱迪生 D.斯蒂芬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卡尔•本茨。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鼻祖”。‎ ‎【解答】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他被称为“汽车鼻祖”。研制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驱动汽车而被称为“汽车鼻祖”的是卡尔•本茨。‎ 故选:B。‎ ‎【点评】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9.(1分)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场战役发生在(  )‎ A.拿破仑战争中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 C.科索沃战争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重点掌握凡尔登战役。‎ ‎【解答】1916年2月德军开始进攻凡尔登,法军殊死抵抗。战争共造成70多万人伤亡,此役被称作“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时德国在西线发动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军开始衰落,逐渐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分)“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一规定出自(  )‎ 第30页(共30页)‎ A.《权利法案》 B.《九国公约》 ‎ C.《凡尔赛和约》 D.《慕尼黑协定》‎ ‎【分析】本题考查《九国公约》。‎ ‎【解答】1921年﹣1922年间,美、英、法、日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1922年2月,与会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从而为美国等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认识。‎ ‎21.(1分)某网站准备展出初中生关于“亚非拉国家新发展”的专题,与非洲相关链接的选项有(  )‎ ‎①“非洲年”‎ ‎②万隆会议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重大历史事件。解题关键信息是“与非洲相关链接的选项”。‎ ‎【解答】④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发生在拉丁美洲,与非洲没有关联,据此可排除BCD三个选项。①“非洲年”②万隆会议③纳米比亚独立均与非洲相关联。‎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30页(共30页)‎ ‎22.(1分)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以上史实表明(  )‎ A.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 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 ‎ C.只有德国和美国将科技运用到战争中 ‎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学革命的相关内容.‎ ‎【解答】以上史实表明,原子弹、液体燃料火箭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使用,都是为战争服务的,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故选:A。‎ ‎【点评】科技与战争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科技加快了战争的进程.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武器装备的水平,决定了军队的编制形式和作战方法,决定了战略战术和战争的规模与效率.可以说,战争最能集中地表现出人类对科学技术的需要,能为科学技术提供脉冲式的强大动力,从而造成科学技术的飞跃性发展.‎ ‎23.(1分)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013年美国防长在新加坡香格里拉会议上宣称到2020年要把美国海、空军实力的60%部署在亚太地区.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遏制日本右翼势力 B.遏制中国的崛起 ‎ C.遏制俄罗斯的发展 D.遏制东盟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 ‎【解答】‎ 第30页(共30页)‎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联的解体,东欧形势的剧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美国把海、空军实力的60%部署在亚太地区主要针对的是中国。‎ 故选:B。‎ ‎【点评】掌握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4.(1分)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威林格突遭酸雨袭击,三天之内全城树木脱叶,花草枯萎,呈现一片灰白色.该事件凸显了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 A.资源问题 B.毒品问题 C.环境问题 D.战争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重点了解环境问题.‎ ‎【解答】题文中的“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威林格突遭酸雨袭击,三天之内全城树木脱叶,花草枯萎,呈现一片灰白色”说明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受到污染。在发展科技和经济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是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窗口题(25题,融入情境,识图释图,回答问题8分)‎ ‎25.(8分)信息一:‎ 表C:‎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第30页(共30页)‎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以上为1929﹣1933年世界部分经济和社会统计数据 信息二:综合英国《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美国劳工部2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上周有210万人申请失业救济,自今年3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失业人口总数已达4000多万人,美国大批企业停工停产,员工居家隔离,经济活动“停摆”,千万人开始申请失业救济,失业率大幅攀升,非农业部1十年来首次削减就业岗位,美国劳工部5月份公布数据显示,此为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高值。‎ ‎﹣﹣摘编自[海外网2020年5月28日战疫全时区]‎ ‎(1)图A、表C与信息二中所述。“……经济大萧条……”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可怕的大事件?资本家们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屡屡发生像图A农场主倾倒“过剩”牛奶诸如此类怪事件怪现象,充其根源是什么原因在作祟?‎ ‎(2)当时的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改革行动来扭转颓势,走出困境?图B是其中改革行动中的一项具体措施,图B这一典型事例推行的是什么改革措施?‎ ‎(3)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改革有何特点?此次改革在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力?‎ ‎(4)美国政府在此次改革,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了吗?为什么呢?请你写出理由 ‎【分析】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施、影响,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 第30页(共30页)‎ ‎(1)仔细观察图A、表C与信息二中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大萧条……”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资本家们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屡屡发生像图A农场主倾倒“过剩”牛奶诸如此类怪事件怪现象,充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在作祟。‎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美国政府采取罗斯福新政来扭转颓势,走出困境;图B是其中改革行动中的一项具体措施指的是推行“以工代赈”。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公共工程兴建,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扩大了内需,刺激了工人就业,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改革的特点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们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在此次改革,没有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因为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故答案为:‎ ‎(1)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 ‎(3)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①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们生活得到改善;②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③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④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4)没有;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施、影响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第30页(共30页)‎ 三.材料解析题(26题,请依据材料融入情境,材料阅析,回答问题9分)‎ ‎26.(9分)材料一: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面对严峻的局面,以武士为首的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拥护明治天皇进行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在此后100多年里,虽经二战的重创,到今天日本仍然成为世界上第三号经济强国。‎ 材料二:毛泽东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材料三: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美国后来定为“国耻日”。‎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日本开始出现经济腾飞……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据材料一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拥护明治天皇进行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大事件?最具前瞻性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公约指的是什么?“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中的两个大国指的是哪两个大国?‎ ‎(3)材料三中所述事件对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有何重大历史影响?‎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日本开始出现经济腾飞……”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各一例?‎ ‎(5)材料四中“……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出自于哪一年起?‎ 第30页(共30页)‎ ‎【分析】本题考查日本的发展。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一战中日本实力增长,成为二战的发起国,日本在二战结束后沦为战败国,但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日本发展成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解答】(1)由材料一“面对严峻的局面,以武士为首的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拥护明治天皇进行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可知,材料中“变革”指明治维新。最具前瞻性的改革措施是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据材料二“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可知,材料一中的“公约”指的是《九国公约》,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境地。所以“公约”签订后受益最大的是美国。据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理下了第一批火种”可知,材料二中“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指的是美国、日本,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最大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3)材料三中所述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 日,日本军队出动大批飞机,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日本开始出现经济腾飞……”的内部因素有:①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②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外部因素是美国的大力扶持。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5)材料四中“……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出自于1968年起。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故答案为:‎ 第30页(共30页)‎ ‎(1)日本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九国公约》;美国、日本。‎ ‎(3)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4)内部因素:①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②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答其一即可);外部因素:美国的大力扶持。‎ ‎(5)1968年。‎ ‎【点评】掌握日本发展壮大的过程、原因和影响。‎ 四.读史有感题(27题,学以致用,探究感悟9分)‎ ‎27.(9分)背景资料:某著名学者《强国之鉴》一书中写道:“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名称几度更迭,社会性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那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改革,二十世纪初的伟大革命,二十世纪末的艰难改革,这些沧桑巨变凝固了那段风雨兼程的历史,改变了前苏联人民的命运和面貌。‎ ‎(1)请写出“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那场大刀阔斧的改革”的改革者是谁?此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影响力?‎ ‎(2)“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改革”,被称为“解放”农奴的改革,请写出其内容是什么?‎ ‎(3)“二十世纪初的伟大革命”指的是什么革命?领导者是谁?‎ ‎(4)“二十世纪末的艰难改革”指的是什么历史大事件?对苏联产生了什么样重大影响?‎ ‎(5)阅读背景资料再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你的真实感想感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俄国十月革命、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史实。掌握历史上的改革或革命的相关史实。‎ 第30页(共30页)‎ ‎【解答】(1)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那场大刀阔斧的改革”的改革者是彼得一世改革。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通过彼得一世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改革”,被称为“解放”农奴的改革,是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初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4)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末的艰难改革”指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或革命是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或革命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善于向他人学习;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坚持科教兴国等。‎ 故答案为:‎ ‎(1)彼得一世(或彼得大帝);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②‎ 第30页(共30页)‎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回答其一即可)‎ ‎(2)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高价赎买。‎ ‎(3)十月革命;列宁。‎ ‎(4)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5)改革或革命是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或革命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善于向他人学习;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坚持科教兴国等。学生所写的感想感悟只要与本背景资料相关且较为客观的回答均可赋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俄国十月革命、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11 7:33:06;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0页(共30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