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苏科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光学热学最新实验探究题演练
光学、热学最新实验探究题演练 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课标规定学生必做实验) 实验突破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1.两纸板与镜面放置要垂直。2.光线位置的确定是在纸板上描二点再连结并标上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箭头。3.“三线同一平面”的判断方法:两纸板中一板折转,观察上面是否显示光线,当转动后,板上不会有光线,说明三线应该在同一平面上。4.应该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测量,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试题演练 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 。 2. (2019·哈尔滨)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1)∠FON是 (填“入射”或“反射”)角。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 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的结论。 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 3.(2019·泰州)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3甲,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经硬纸板B 放置在平面镜A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 (2)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 (填“光滑”或“粗糙”)些,在纸板上标出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 的大小。 (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 (4)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 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角是为了显示 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老师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 时,可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课标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 实验突破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中:1.实验时要选较暗环境,使实验现象更明显。2.选薄玻璃板,便于观察像的位置。太厚的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会成像,会产生重影。3.平面镜成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则不能在光屏上观察。4.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使实验结 论具有普遍性。 试题演练 1.图4所示的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应选用 (填“玻璃板”或“平面镜”)。 (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 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的A处,再将另一支不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前面的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跟前面蜡烛的像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2.如图5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图5 (1)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 。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5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 3.(2019·安顺)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6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明应选 作为平面镜(填字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 。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 两支蜡烛(填字母)。 (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 。 (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6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 。 4. (2019·营口)婷婷用如图7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她在探究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 。 (2)她选取了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 (3)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 。 (4)她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并用 去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 5. (2019·齐齐哈尔)如图8所示,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图8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 (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不变”)。 实验三、光的折射实验(实验常规考点) 实验突破 在光的折射实验中:1.水中加牛奶等来显像置或示折射光路。2.(1)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外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2)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比较:光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3.探究光路的可逆性的方法:将光线逆着入射光线射出,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是否重合。4.多次测量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的普遍性。 试题演练 1.(2019·安徽)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图9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r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人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r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 。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只存在 光线。 2.图10所示是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所拍摄的一组图片,图片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方向依次拍摄的。实验用的主要器材是手电筒式激光源和半圆形透明玻璃砖。图中O点为半圆形透明玻璃砖的圆心,入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分界面MN;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所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图10 (1)当激光源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时(即入射光线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其传播方向 。 (2)当光由玻璃斜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MN上时,在分界面同时产生的两种现象是 和 。 (3)比较甲、乙两图,你有哪些发现?请写出一条: 。 (4)观察丙图,并与甲、乙两图进行比较,你有哪些新发现,请写出一条: 。 3.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11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12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4.让一束光从某介质以不同角度射入空气中,观察光束在介质和空气中的径迹变化,得 到光速在介质中的入射角i及其正弦值sini、折射角r及其正弦值sinr 的值如下表所示。从探究中我们可以得出:折射角总是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入射角;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 (保留两位小数)。 实验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标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 实验突破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在光具座上按顺序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实验时注意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每次都要反复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最清晰。2.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3.可用平行光源通过凸透镜会聚点测焦距,也可以用物距成等大像得测焦距。4.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也越大;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也越小。5.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和凸透镜等大的光斑,那么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如果刚开始在光屏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将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6.用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光屏上的像只变暗些,像还是完整的。 试题演练 1.(2019·赤峰)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来源:1ZXXK] (1)如图13所示,将焦距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 cm刻度线处,之后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A。 (2)再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则像B比像A (填“大”或“小”)。 2. ( 2019·临沂)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14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图14 (1)图14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填序号) A.28 cm B.18 cm C.8 cm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 (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14乙)放在离凸透镜5 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14丙中的 (填序号)。 3. ( 2019·长春)如图15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1)实验时,通过调节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30cm刻线处,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一个合适的 眼镜,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 4.(2019·东营)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图16 (1)用图16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图16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 (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 实验五、晶体的熔化实验(实验常规考点) 实验突破 在晶体的熔化实验中:1.在图17所示的实验中用了“水浴法”加热固体,这能使固体均匀受热。实验中要用适量水的目的是让晶体受热均匀,既要让晶体完全浸入水中,水又不能太多而导致实验时间过长。2.在组装实验装置时要从下往上组装;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在被测物体中,不要碰容器底和容器壁。3.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用函数图像表示出来,从函数图像能确定晶体熔点,分析出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即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在温度—时间图象中:(1)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2)线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表示物体的比热容不同;如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吸收相同的热量,其温度变化不同,比热容不同。 试题演练 1. (2019·来宾)图18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熔化的特点”的装置,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1)由数据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为: ℃。 (2)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图18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填,“A”“B”或“C”)。 (3)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2. ( 2019·南京)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图19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19中温度计示数为 ℃。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3.(2019·益阳)用如图20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20乙、丙 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图20 (1)根据图20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 (2)图20乙中CD段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实验六、水的沸腾实验(课标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 实验突破 在水的沸腾实验中:1.为了加快水的沸腾,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直接做实验,可以用适量的水做实验,可以在烧杯上加盖子。2.气泡的变化,水在沸腾前烧杯中有少量气泡、上升变小,到液面前消失;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3.水的沸点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叫做沸点。4.实验时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原因是:当时气压不是一标准大气压;水中有杂质;温度计不准等。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随气压的减小而减小。 试题演练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装配实验器材时,应 。(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2)为顺利完成实验数据收集,他们进行如下分工:小英看 报时刻,小华观察 的示数并记录;水沸腾时温度如图21乙所示为 ℃。 (3)图21丙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此可知,记录的起始水温为 ℃;当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对水加热,水温 继续升高。 2. ( 2019西宁)在做“研究水的沸腾”分组实验时,各实验小组使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兰兰同学所在的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22中A所示;梅梅同学所在实验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22中B所示。两个实验小组从同一时刻开始对水加热,从图象可知,兰兰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的水 (填“先”或“后”)沸腾,造成沸腾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 。从图象还能看出,两个实验小组测得的水的 点不同,这与兰兰小组同学用纸板盖严烧杯口使烧杯内气压 (填“大”或“减小”)有关。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1)据记录的数据在图23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2)水沸腾前后,内部都会有些气泡生成.请描述水沸腾时气泡和声响情况 。 (3)由现象归纳水沸腾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 (4)实验结束,各组所测的沸点都低于100℃,原因可能是 。 4. ( 2019·郴州)小明用图24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低于1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标准大气压。 (3)图 (填“乙”或“丙”)内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 5. (2019·辽阳)小晴和小雨分别用图25甲、乙两套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应适当将 (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调整后器材,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当水温为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持续几分钟为止,根据记录数据绘制出如图25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 图象,实验中,是通过 (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增加水的内能。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 (填“空气”或“水蒸气”)。 (3)a为小晴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分析可知她是选用 图中装置做的实验,由小雨所绘制的b图象可知,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 (填“低于”或“高于”)一标准大气压。0~6 min a和b图象重合可以判断她们实验所用水的质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 图25 6. (2019·淮安)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对此进行了研究,他用圆底玻璃茶壶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分别测量壶内水的温度和壶旁声音的强弱,观察与测量结果记录表中: 图26 如图26所示,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分析表格中的 信息,可知温度为 ℃时,响度最大,在此温度之前,响度变大的原 因可能是 ;对“开水不响”这句话新的理解是 。 实验七、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实验常规考点) 实验突破 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1.图27所示的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甲物质和乙物质。2.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慢的物质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3.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较多热量的物质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在实验中要注意控制Q、m、△t变量一样,还要保证加热环境、容器等条件相同。 试题演练 1.(2019·眉山)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 (填“质量”或“体积”)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 相同,然后比较 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8所示,则 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具有的比热容 (填“较大”或“较小”)。 (4)由图象可得煤油的比热容为 J/(kg·℃)。 2.(2019·福建)利用如图29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 图29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人初温度相同且 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29乙所示,其示数为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 的关系图象,如图29丙所示。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 的比热容较大。 3. (2019·北京)实验桌上有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以及如图30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保温烧瓶.烧瓶内装有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阻值相等且不变的电阻丝R,甲烧瓶内装有水,乙烧瓶内装有煤油,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如表所示。以上器材均能满足实验要求,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液体温度的变化与液体的比热容有关。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参考答案与解析 实验一 1.(1)量角器; (2)C;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路可逆。 2.(1)反射;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足: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改进: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分析对应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规律。 3.(1)竖直; (2)粗糙;反射角和入射角; (3)相等; (4)法线;红蓝光看起来重合。 实验二 1.(1)玻璃板; (2)大小; (3)完全重合(或重合);等效替代法; (4)虚 2. (1)2;大小; (2)不能;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3.(1)G;确定像的位置;[来源:学#科#网Z#X#X#K] (2)BC; (3)垂直; (4)虚; (5)10:350 4.(1)像的位置;[来源:1] (2)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来源:Z+xx+k.Com] (3)玻璃板和水平桌面不垂直; (4)刻度尺;相等;垂直。 5.(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未点燃;等效替代法; (3)虚; (4)不变; (5)不变。 实验三 1.(1)由小变大; (2)90°; (3)折射;反射。 2.(1)不改变; (2)反射;折射; (3)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4)当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入射角再增大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 3.(1)折射光线消失; (2)光斑消失; (3)不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4.大于;1.50。 实验四 1.(1)右;倒立;(2)小。 2.(1)A; (2)左; (3)凸; (4)A。 3.(1)同一高度; (2)投影仪或幻灯机; (3)近视。 4.(1)10.0; (2)照相机;左;变小; (3)没有; (4)发散;前方。 实验五 1.(1)晶体;0;[来源:学。科。网] (2)B; (3)增加; (4)寻找普遍规律。 2.(1); (2)时间/min;状态; (3)吸热但温度不变。 3.(1)80; (2)液态; (3)小于; (4)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六 1.(1)从下到上; (2)秒表;温度计;98; (3)90;不会。 2.先;水的质量不同;沸;增大 3.(1)如图所示。 (2)有大量气泡生成,气泡由下向上运动,气泡体积越来越大,到水面处破裂; (3)温度不变; (4 )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4.(1)温度不变; (2)98;低于; (3)乙。 5.(1)A处向上; (2)热传递;水蒸气; (3)乙;低于;相同。 6. 99 ; 95 ;气泡在水中破裂激起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开水并非是不响,而是响度相对于不开的水弱一点。 实验七 1.(1)质量; (2)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 (3)水;较大; (4)2.1×103。 2.(1)质量; (2)39; (3)加热时间; (4)沙子;水;水。 3.解答:探究液体温度的变化与液体的比热容有关时,应控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即两个电阻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故要用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读出甲乙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内;把水的比热容和煤油的比热容也记录在表格内。 ②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同时读出甲乙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然后断开开关。 ③利用计算温度的变化,并将的值记录在表格内。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