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0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伦之乐 恹恹欲睡 摇曳(yè) 箴言(zhēn) ‎ B.苛捐杂税 行将就木 舵手(duò) 悄然( qiǎo) ‎ C.言不及义 无可耐何 潺潺( chán) 殷红(yīn) ‎ D.大相径庭 簞食壶浆 累赘(zhui) 寒噤(jìn)‎ ‎2.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 B.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货币时代的当下,电子货币对传统铸币税的冲击是不可理喻的。 ‎ C.《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 D.曹雪芹对诗词典故的运用信手拈来,天衣无缝,主要在于他有记诵经典的“童子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 B.在青海,尕面片可是生活中不可不缺少的一道美食。 ‎ C.格库铁路开通后,从格尔木到库尔勒将由原来的26小时缩短至大约12小时左右。 ‎ D.7月的门源,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尽情绽放,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随风飘散。‎ ‎4.(10分)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分)‎ ‎(1)读史使人明智,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2)“其必曰   ,   乎”(《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肺腑之言;“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是杜牧唱响的“奢靡”之音;“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誓死报国之声……这些声音无不体现着一个人的节操,一个民族的气节。‎ ‎(3)芳草长堤,   。(欧阳修《采桑子》)‎ 28‎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所发表的演讲中引用“   ,   ”(李白《行路难(其一)》)来寄语中俄关系将继续破浪前行。‎ ‎(5)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的句子是“   ,   。”‎ ‎(6)友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现友情的连续的两句:   ,   。‎ ‎5.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马路的尽头,被洗刷得一片水绿的草地所拥抱,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 ‎②它就像是一行诗﹣﹣在名为青海湖的诗篇腹地,又有这样一串诗行镌刻于此。‎ ‎③沿着被雨水清洗干净的柏油马路行走,清透的空气里,马路上黄色的标志线和路边蓝色的指示牌,也显得更加鲜亮明艳。‎ ‎④而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五十余米长的诗歌墙在广场上写意地延展着,《青海湖诗歌宣言》与二十余位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肖像镌刻其上。‎ ‎⑤闹过一场小脾气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 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⑤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⑤‎ ‎6.从下列四幅画中选择合适的一幅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阐释理由。‎ 选   ,理由:   。‎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9分)‎ ‎7.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青海新闻网2020 年书香青海•助力脱贫攻坚﹣﹣4‎ 28‎ ‎ 月23日,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活动启动,旨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助力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建设。活动当天,各地开展了线上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爱国卫生知识问答、线下赠书等活动。活动以抒发全民战“疫”情怀、弘扬地域文化、文化走笔、书香之家评选等11项全民阅读活动为内容,通过研讨会、征文、展览、经典诵读等多种载体形式开展。‎ ‎ 近年来,全省各市州图书馆以全民阅读活动为推手,引导、培育、成立了阅读推广人联合会,发挥了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参与、监督、服务全民阅读活动,带动全社会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下一步,各图书馆将继续加大数字阅读资源的制作和线上推广的力度,能够让群众通过手机等方便快捷的方式,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有删改)‎ A.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活动启动 B.全省各市州学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C.4月24日读书日享受阅读的乐趣 D.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8.如图是江源中学国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数据饼状图,请仔细观察,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9.请仿照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 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   ,   ;   ,   ;青春是一首诗,她浸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灵。‎ ‎10.(3分)在处理读国学经典和流行作品的关系上,海青同学认为流行作品读起来轻松、有趣、通俗易懂,没必要读国学经典,你应该怎样劝说他呢?‎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6分)‎ ‎11.(4分)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28‎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12.(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②尝趋百里外   ‎ ‎③左佩刀,右备容臭   ‎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 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8‎ 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 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奢华生活?‎ ‎(6)作者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选择感触最深的两点谈谈你的感受。‎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5分)‎ ‎13.(12分)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 28‎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祥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解释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敬业乐群:   ‎ ‎②断章取义:   ‎ ‎(2)选文第②段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3)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4)说说第②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5)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14.(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酸奶 ‎①酸奶作为一种饮品对于青海就如同烤鸭于北京、泡馍于西安一样,成了外地人到青海必品尝的一道“小吃”,不能不说这是青海酸奶的独特魅力所在。‎ ‎②青海酸奶体现着游牧文化,凝聚着高原群族历史,其体现不仅仅是味道独特,更为重要的是在青海民族饮食历史上,酸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641年,文成公主经过青海湖畔的日月山、倒淌河等地进藏的民间故事中,就有关于酸奶的记述。在可称之为古代藏族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格萨尔》中,也有许多关于酸奶的记载。可见,酸奶在青海问世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③‎ 28‎ 青海酸奶的魅力体现在当地独有的味道、饮尝、包装上。行走在青海的各个大城小镇的街头巷尾,你会时而发现坐在低矮的板凳或马扎上的大妈、大爷面前摆放着两个篮子,上面盖着纱布,层间玻璃隔开,一边放着一摞空的白瓷碗,配上一罐白砂糖。这也就是当地最常见的卖酸奶的小摊,两到三元一碗,完全是地道人家自制。浓度大到凝结在碗里,上面形成一层厚厚的奶皮,点滴金黄的菜籽油,必须用勺子之类舀起送入口中。这就是被称为最地道的青海酸奶,所以,青海人不说喝酸奶,而说“吃”酸奶。但品尝起来酸味有点大。从口感上讲,倒是成品卖的青海老酸奶的味道更适合外地人﹣﹣一样的浓滑如丝,入口即化,醇香四溢,但少了酸味,却保留了独特的香气!到了青海你会发现当地人对酸奶的偏爱,作为在其他地方的普通饮品,在这里却成为了节日礼品的首选之一。在当地的街头,你会看到许多人手提礼品盒包装的酸奶走亲戚。‎ ‎④据业内专家介绍,酸奶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它含有多种乳酸、乳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等。有胃病的人喝了它,可促进胃酸分泌,食后非但不胀气、腹泻,反而通气、消食。青海老酸奶不只是简单的酸奶,它代表的是青海三江源地区自然无污染的纯生态绿色食品,酿造过程都不使用任何人工添加剂,属真正的绿色营养食品。‎ ‎⑤一碗老酸奶,化解千般思。到青海记得品尝酸奶,感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味,体会高原人的浓浓情怀。‎ ‎(1)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可见,酸奶在青海问世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3)阅读全文,说说青海酸奶独特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4)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5)请为“青海酸奶”拟写一条广告词。‎ 五、写作能力展示(50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3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5.(50分)每到学年期末,很多同学都要回顾这一学年的过往和成绩。“感恩、担当、拼搏、坚持、宽容、陪伴、友情……”这些词语时常闪现在脑海中。盘点过去的一年,你会用哪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 ‎ 请把题目“_______,我的年度关键词”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英雄”的解释之一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 28‎ ‎②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英雄,他或许名垂千古,或许默默无闻,或许伟大,或许平凡。请以“英雄”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2020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伦之乐 恹恹欲睡 摇曳(yè) 箴言(zhēn) ‎ B.苛捐杂税 行将就木 舵手(duò) 悄然( qiǎo) ‎ C.言不及义 无可耐何 潺潺( chán) 殷红(yīn) ‎ D.大相径庭 簞食壶浆 累赘(zhui) 寒噤(jìn)‎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无可耐何”的“耐”应为“奈”,“殷红”的“殷”读作yān。‎ 故选:C。‎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8‎ ‎2.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 B.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货币时代的当下,电子货币对传统铸币税的冲击是不可理喻的。 ‎ C.《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 D.曹雪芹对诗词典故的运用信手拈来,天衣无缝,主要在于他有记诵经典的“童子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这里应该用“不言而喻”;‎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 B.在青海,尕面片可是生活中不可不缺少的一道美食。 ‎ C.格库铁路开通后,从格尔木到库尔勒将由原来的26小时缩短至大约12小时左右。 ‎ D.7月的门源,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尽情绽放,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随风飘散。‎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将“随着”或“使”删去;‎ B.有误,否定不当,将“不可不”改为“不可”;‎ C.有误,表意重复,将“大约”或“左右”删去;‎ 28‎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4.(10分)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分)‎ ‎(1)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2)“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肺腑之言;“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是杜牧唱响的“奢靡”之音;“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誓死报国之声……这些声音无不体现着一个人的节操,一个民族的气节。‎ ‎(3)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欧阳修《采桑子》)‎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所发表的演讲中引用“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来寄语中俄关系将继续破浪前行。‎ ‎(5)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的句子是“ 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 。”‎ ‎(6)友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现友情的连续的两句: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内容,以及平时的积累与巩固。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答案:‎ 28‎ ‎(1)读诗使人灵秀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商女不知亡国恨 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的书写)‎ ‎(3)隐隐笙歌处处随(注意“笙”的书写)‎ ‎(4)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 ‎(5)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6)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马路的尽头,被洗刷得一片水绿的草地所拥抱,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 ‎②它就像是一行诗﹣﹣在名为青海湖的诗篇腹地,又有这样一串诗行镌刻于此。‎ ‎③沿着被雨水清洗干净的柏油马路行走,清透的空气里,马路上黄色的标志线和路边蓝色的指示牌,也显得更加鲜亮明艳。‎ ‎④而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五十余米长的诗歌墙在广场上写意地延展着,《青海湖诗歌宣言》与二十余位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肖像镌刻其上。‎ ‎⑤闹过一场小脾气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 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⑤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⑤‎ ‎【分析】‎ 28‎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通读五个句子,可知是按照空间顺序展开的。首先是③,先写沿着马路行走。然后是①,走到了马路的尽头,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接着是⑤,写接着是雨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紧接着是④,写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上的诗歌墙。最后是②,表明诗歌墙的象征意义,它就像是一行诗。综合排序为:③①⑤④②。‎ 故选:B。‎ ‎【点评】排列句子顺序技巧:1、中心句法:一段话,往往要围绕一个话题、一个中心。找对了中心句,不仅有利于把握和理解文意,也有利于调整语序。中心句常常在段首,有时在段尾,极少在中间。2、层次词法:善于捕捉并分析那些提示层次的词语的信息,对语序调整有很大帮助。3、关系疏密法:句与句的关系。也有疏密之分。要阐明一个观点,往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同一方面的几句话之间来得“密”,几方面之间相对来说就来得“疏”。‎ ‎6.从下列四幅画中选择合适的一幅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阐释理由。‎ 选 B ,理由: 因为B画面上有古城楼,暗示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画面还有车夫和人力车,表明故事的主人公的身份。 。‎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骆驼祥子》的熟知度。题目要求从所示三幅图片中选择一幅,给《骆驼祥子》一书配封面。可以从图片的画面展示的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陈述选择理由时,一定要对画面有所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小说的内容,且能与《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主旨联系起来。A明显不合适画面是一个战士在吹冲锋号是有关战争题材的。B画面上有古城楼,暗示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画面还有车夫和人力车,表明故事的主人公的身份。C画面一个年轻人在山前精神面貌比较好,也不适合主旨。D画面上有一匹高大的骆驼和一个低垂着头的人,与小说的相关情节有关,祥子因它而得名。人低垂着头,暗示祥子不堪生活重负。‎ ‎【点评】‎ 28‎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9分)‎ ‎7.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 青海新闻网2020 年书香青海•助力脱贫攻坚﹣﹣4 月23日,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活动启动,旨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助力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建设。活动当天,各地开展了线上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爱国卫生知识问答、线下赠书等活动。活动以抒发全民战“疫”情怀、弘扬地域文化、文化走笔、书香之家评选等11项全民阅读活动为内容,通过研讨会、征文、展览、经典诵读等多种载体形式开展。‎ ‎ 近年来,全省各市州图书馆以全民阅读活动为推手,引导、培育、成立了阅读推广人联合会,发挥了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参与、监督、服务全民阅读活动,带动全社会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下一步,各图书馆将继续加大数字阅读资源的制作和线上推广的力度,能够让群众通过手机等方便快捷的方式,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有删改)‎ A.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活动启动 B.全省各市州学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C.4月24日读书日享受阅读的乐趣 D.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采取的是倒金字塔结构,最重要的内容在最前面,所以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第一句话拟写标题,即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活动启动;‎ ‎【解答】故选:A。‎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品味句子的语气,综合各种因素作答。‎ ‎8.如图是江源中学国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数据饼状图,请仔细观察,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28‎ ‎【分析】本题考查图表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能力。解答此题注意抓住图中的数据。将图中对国学经典“泛泛了解”“从未阅读”“完整阅读”的三类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江源中学国学生对国学经典只是泛泛了解的占绝大多数,还有一部分从未阅读过国学经典,只有极少数人能完整阅读。将这些比较的结果用一句话简洁的表述出来即可。‎ ‎【解答】答案:‎ 江源中学绝大多数学生对国家经典只是泛泛了解,有部分学生对国家经典从未阅读,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完整阅读。(意对即可)‎ ‎【点评】图文转化应注意:‎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9.请仿照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 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 青春是一首歌 , 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 青春是一支笔 , 她勾画着我们人生的蓝图 ;青春是一首诗,她浸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灵。‎ ‎【分析】本题考查补写语句。补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考点,一般涉及到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连贯、修辞运用等多个方面,并兼及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等语文素养的广义范畴,是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具体的体现 ‎【解答】根据前文“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的内容和句式特点,用“青春是××,她××”来补写即可,要注意补写语句在内容上的照应关系。‎ 答案:‎ 示例: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支笔,她勾画着我们人生的蓝图。‎ ‎【点评】做此题一定要把握仿写句子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2.句式要统一;‎ ‎3.修辞要相同;‎ 28‎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10.(3分)在处理读国学经典和流行作品的关系上,海青同学认为流行作品读起来轻松、有趣、通俗易懂,没必要读国学经典,你应该怎样劝说他呢?‎ ‎【分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解答】仔细阅读题干我们可以发现本题劝说海青同学多读国学经典应该找到合理的理由,这里理由可以从国学经典的优势去讲,比如国学经典成为经典的原因以及对后人的影响。劝说内容要注意有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劝说的内容合理,修辞使用恰当,语言通顺。‎ ‎【点评】语言表达应注意:‎ ‎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②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 ‎③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④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6分)‎ ‎11.(4分)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 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 的情感。‎ 28‎ ‎(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分析】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解答】(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胸怀。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这个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将士们的矛盾心理。一杯浊酒难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久戍边关功业未成,归家遥遥无期。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复杂情感。‎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用流畅的语言把描绘的画面表达出来。“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呜、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有了肃杀之气。“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作者选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译文:‎ ‎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点评】‎ 28‎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诗句中的“泪”一词集中表现了作者的感情。‎ ‎12.(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跑 ‎ ‎②尝趋百里外 奔赴 ‎ ‎③左佩刀,右备容臭 香袋子 ‎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穿 ‎ ‎(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B ‎ 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 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 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8‎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奢华生活?‎ ‎(6)作者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选择感触最深的两点谈谈你的感受。‎ ‎【分析】参考译文:‎ ‎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跑着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走:跑 28‎ ‎②句意为: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趋:奔赴 ‎③句意为: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容臭:香袋子 ‎④句意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缊:穿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 A.于:介词,表动作的对象,向/于:介词,在。‎ B.之:两句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C.而:表转折,却/而:表顺承。‎ D.以,介词,用/以,动词,认为。‎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节奏。解答此题要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 ABD.正确;‎ C.有误,句意为: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根据句意节奏应为:余/因得/遍观群书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以,因为。足,足以。不若,比不上。句意为: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5)本题考查理解对比手法。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内容可知,文中用同舍生豪华的生活与自己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作对比,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6)本题考查感悟启示。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结合内容,从作者少时无法得到书,只能借书并抄书来阅读,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要不怕吃苦,只有勤奋才能有所得;从作者“执经叩问”的过程描述,可以看出,学习要多问,要虚心求教;据此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28‎ ‎(1)①跑 ②奔赴 ③香袋子 ④穿 ‎(2)B ‎(3)C ‎(4)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5)突出“我”从读书中获得巨大快乐(或突出“我“求学的艰辛)。‎ ‎(6)示例: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③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做到有恒心,有毅力。‎ ‎【点评】文言知识积累:‎ ‎“之”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山水之乐。助词,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8.宴酣之乐。助词,的。‎ ‎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5分)‎ ‎13.(12分)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8‎ ‎②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祥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解释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敬业乐群: 指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 ‎②断章取义: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 ‎(2)选文第②段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3)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4)说说第②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5)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点明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第二段点明分论点“要乐业”,接着用生活小事引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然后论证如何做到乐业,并用孔子的话进行总结。‎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做题时结合选文内容进行理解即可。‎ ‎①‎ 28‎ 敬业乐群:敬业,专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指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②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2)本题考查论点的判断以及论点提出的方法,根据“‘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可以看出针对的现象是人们认为做工苦的现象,而论点就在开头“第二要乐业”,所以观点就是“要乐业”。‎ ‎(3)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根据文章中有事例,可以判断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应用了孔子的话,是道理论证,将不同的看法进行对比,是对比论证,然后找出句子,具体分析,用论证方法的答题模式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根据开头是对话,可以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并且由故事引出论证的观点;表达上,可以看出对话特别通俗和生活化,所以通俗易懂而且贴近生活,非常自然。‎ ‎(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根据文章内容,如“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等等进行分析,概括解答,意思对即可。‎ 答案:‎ ‎(1)①指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②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2)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观点。‎ ‎(3)第一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 第二问示例:①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 ‎③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4)采用对话方式亲切平易,如话家常,便于交流,容易产生共鸣。‎ 28‎ ‎(5)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 ‎【点评】解答论证方法的作用的题目,需要熟练掌握每一种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和答题模式。‎ 举例论证: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了……的名言、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 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14.(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酸奶 ‎①酸奶作为一种饮品对于青海就如同烤鸭于北京、泡馍于西安一样,成了外地人到青海必品尝的一道“小吃”,不能不说这是青海酸奶的独特魅力所在。‎ ‎②青海酸奶体现着游牧文化,凝聚着高原群族历史,其体现不仅仅是味道独特,更为重要的是在青海民族饮食历史上,酸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641年,文成公主经过青海湖畔的日月山、倒淌河等地进藏的民间故事中,就有关于酸奶的记述。在可称之为古代藏族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格萨尔》中,也有许多关于酸奶的记载。可见,酸奶在青海问世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③青海酸奶的魅力体现在当地独有的味道、饮尝、包装上。行走在青海的各个大城小镇的街头巷尾,你会时而发现坐在低矮的板凳或马扎上的大妈、大爷面前摆放着两个篮子,上面盖着纱布,层间玻璃隔开,一边放着一摞空的白瓷碗,配上一罐白砂糖。这也就是当地最常见的卖酸奶的小摊,两到三元一碗,完全是地道人家自制。浓度大到凝结在碗里,上面形成一层厚厚的奶皮,点滴金黄的菜籽油,必须用勺子之类舀起送入口中。这就是被称为最地道的青海酸奶,所以,青海人不说喝酸奶,而说“吃”酸奶。但品尝起来酸味有点大。从口感上讲,倒是成品卖的青海老酸奶的味道更适合外地人﹣﹣一样的浓滑如丝,入口即化,醇香四溢,但少了酸味,却保留了独特的香气!到了青海你会发现当地人对酸奶的偏爱,作为在其他地方的普通饮品,在这里却成为了节日礼品的首选之一。在当地的街头,你会看到许多人手提礼品盒包装的酸奶走亲戚。‎ ‎④‎ 28‎ 据业内专家介绍,酸奶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它含有多种乳酸、乳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等。有胃病的人喝了它,可促进胃酸分泌,食后非但不胀气、腹泻,反而通气、消食。青海老酸奶不只是简单的酸奶,它代表的是青海三江源地区自然无污染的纯生态绿色食品,酿造过程都不使用任何人工添加剂,属真正的绿色营养食品。‎ ‎⑤一碗老酸奶,化解千般思。到青海记得品尝酸奶,感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味,体会高原人的浓浓情怀。‎ ‎(1)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可见,酸奶在青海问世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3)阅读全文,说说青海酸奶独特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4)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5)请为“青海酸奶”拟写一条广告词。‎ ‎【分析】本文第①段写青海酸奶是外地人到青海必品尝的一道“小吃”;第②至④段介绍了青海酸奶悠久的历史,在味道、饮尝、包装等方面的独特魅力,纯生态绿色食品等特点;第⑤段总结全文,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有胃病的人喝了它”是举有胃病的人喝酸奶为例,说明酸奶对人的益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使说明具体、有说服力,说明的是本段中心句“酸奶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的内容。可据此回答。‎ ‎(2)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此题要紧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作答。“至少”是最少的意思,说明酸奶在青海问世的时间肯定要超过一千年,强调了青海酸奶历史悠久的特点。回答时,说出词语的本义、语境义、删掉后的影响,最后强调其体现了说明文准确严密的特点。‎ ‎(3)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此题可提取关键语句适当加工作答。由“成了外地人到青海必品尝的一道‘小吃’,不能不说这是青海酸奶的独特魅力所在”“青海酸奶体现着游牧文化,凝聚着高原群族历史,其体现不仅仅是味道独特,更为重要的是在青海民族饮食历史上,酸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青海酸奶的魅力体现在当地独有的味道、饮尝、包装上”“青海老酸奶不只是简单的酸奶,它代表的是青海三江源地区自然无污染的纯生态绿色食品,酿造过程都不使用任何人工添加剂,属真正的绿色营养食品”等内容可概括作答。‎ 28‎ ‎(4)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此题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考虑。“一碗老酸奶,化解千般思。到青海记得品尝酸奶”在结构上照应标题,总结全文。“感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味,体会高原人的浓浓情怀”评价青海酸奶是“大自然赐予的美味”,流露着对青海酸奶的喜爱之情。可据此回答。‎ ‎(5)本题考查拟写广告词的能力。广告词要言简意赅,吸引读者。内容上,或突出青海酸奶的特点,或吸引大家前来品尝。答案不唯一,符合广告词的特点即可。‎ 答案:‎ ‎(1)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酸奶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2)“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酸奶在青海问世的时间肯定要超过一千年,强调了青海酸奶历史悠久的特点;如果删去,强调意味不足;“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①是外地人到青海必品尝的一道“小吃”;②体现着游牧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③体现在当地独有的味道、饮尝、包装上;④代表的是青海三江源地区自然无污染的纯生态绿色食品。‎ ‎(4)结构上,照应标题,总结全文;内容上,对青海酸奶给予了高度评价,表达了对青海酸奶的喜爱之情。‎ ‎(5)示例:青海酸奶,吃一口,念一生。‎ ‎【点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假设等。‎ 五、写作能力展示(50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3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5.(50分)每到学年期末,很多同学都要回顾这一学年的过往和成绩。“感恩、担当、拼搏、坚持、宽容、陪伴、友情……”这些词语时常闪现在脑海中。盘点过去的一年,你会用哪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 ‎ 请把题目“_______,我的年度关键词”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分析】‎ 28‎ 本题是半命题作文。写作的时候要准确细致理解材料的内容,特别是要细致领会命题人的核心意图,这道题目要求学生以“_______,我的年度关键词”为题写文章。写作的时候,要重点把握“关键词”的内容,你这一年的关键词是什么,你在这一关键词上有何体现,写出自己的历程,可以是奋斗历程,可以是旅游梦想,也可以说阅读体验,无论是从什么角度描绘都可以。可以选择材料中的“感恩、担当、拼搏、坚持、宽容、陪伴、友情……”作为自己的年度关键词。注意语言表达要流畅,内容要完整,思想要深邃。‎ ‎【解答】‎ 坚持,我的年度关键词 ‎ 每个人生活的某个阶段都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的用来形容它的关键词就是坚持!‎ ‎ 在以前,英语是我学习的一个短板,长时间地在95﹣98分之间徘徊,几乎没有达到过一百分的时候。我和爸爸一起分析了我们的英语试卷,发现分数大部分都是扣在基础部分和阅读理解部分。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然后就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啦。我就和爸爸制定计划,决定把这两只拦路虎消灭掉!每天晚上爸爸和我一起做教辅书里的阅读理解,一起分析句子的语法,把复杂的句子拆成简单的主语、谓语、宾语,再难的句子也能迎刃而解。然后一起大声朗读,把文章读熟读透,这样不管多难得文章都被我消化掉啦!坚持在电脑上刷单词,每日刷30个单词,其中包括27个复习单词,和3个新单词,妈妈也出动帮我每天默写一个单元得知识点卷,错了的单词订正五遍。通过这样得方法,我的英语成绩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期末考试考了一百分,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一 ‎ 我不仅在英语方面坚持下功夫,语文、数学和其他副科方面也是花了许多精力和时间。有段时间我的语文有所松懈,默写成绩不太理想,妈妈发现我这个问题,每天晚上睡前帮我复习前一课词语,坚持了一段时间,很快我的默写本上就出现了连续十个100分了。‎ ‎ 每个星期我都坚持打羽毛球,有时候甚至是一对一的魔鬼训练,实在太苦太累了,我有点抵触情绪,不想再继续下去了,但是在爸爸妈妈的开导下,我咬咬牙,坚持了下来。这样长期的体育锻炼,不仅让我的体质增强了,不怎么生病了,而且让我期末400米测评拿到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坚持美术学习,坚持练习排笛,坚持认真记科学笔记……坚持做的每一件事情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一点一滴提高了我各方面的素质,更是让我学会了这种精神﹣﹣坚持,永不言弃!‎ ‎ 俗话说:“坚持才能成功!”这句名言一直激励着我。每次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它就会督促着我不断前行!‎ ‎【点评】文章开篇点名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的用来形容它的关键词就是坚持”,然后阐述我是怎样体现的。我不仅在英语方面坚持下功夫,语文、数学和其他副科以及体育方面也是花了许多精力和时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文围绕“坚持”体现了我的努力。‎ 28‎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英雄”的解释之一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 ‎②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英雄,他或许名垂千古,或许默默无闻,或许伟大,或许平凡。请以“英雄”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要想写好英雄,先要明确什么是英雄。广义地说,英雄是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巨大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可这些“高、大、上”的人物与大家的生活离得太远,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大家不妨重新定义“英雄”概念,将目光聚焦至我们身边熟悉的普通人,这些朝夕相处的人 物或许没有立过赫赫战功,也没有过人的胆识与技能,但他们同样拥有令人敬佩的品质,这样想来,他们不也是“英雄”么?以身边这些熟悉的人物作为文章的主角,去诉说他们的故事,去抒写他们的品格,能让你的文章更真实感人,更接地气。 应该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或记叙散文。‎ ‎【解答】‎ 我心目中的英雄 ‎ 我的心目中,埋藏着许多英雄,但让我最敬佩的那就是﹣﹣一位女清洁工!‎ ‎ 她今年大约二十几岁,穿着一件黄色的工作服,头上戴着用帆布做的帽子。她眉清目秀,五官端正,身材苗条。她专管灯光球场那条马路的清扫工作。我经常见到她,却不知道她的名字。最使我感动的还是去年冬天发生的一件事。‎ ‎ ‎ 28‎ ‎ 有一天早晨,我到广场去玩。刚出门,一股凛冽的寒风就向我袭来,脸和手疼得像刀割一样。我连忙戴好手套,缩了缩脖子,向前走去。当走到球场前面时,我看见一条阴沟被阻塞了,路上一大片地方都积了脏水,行人都捂住鼻子,从边上绕过,却不屑停下来想想怎么办,更谈不上动手挖通阴沟。我不禁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去。当我正在犯愁时,看到那条阴沟旁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蹲着,不知干些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那位阿姨在扒堆在阴沟及周围的垃圾,什么烂苹果,烂菜叶……别人见了这些都要远远躲开,她却不怕脏,不怕臭,还把盖子掀起来。阴沟让太阳一晒,阵阵臭气直往上冲,我一连倒退几步,再看看阿姨呢?她立即找来一根铁条,使劲地捅,手破了,而且出了血,她也不顾。就这样,她坚持不懈地捅呀,捅呀……渐渐地,她的头上冒出了汗,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和脸上的泥水混和在一起,使她变成了大花脸。过了不久,阴沟终于畅通了,阿姨也松了一口气。四周的人都用敬佩的目光望着她。而她却毫不在意地笑了笑,把盖子盖上,又挥舞着大扫把,“刷刷刷“地清扫马路了。这声音我不知听过多少次,习以为常了,惟独今天特别中听,好像是一支富有节奏的乐曲,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 又一阵寒风迎面扑来,我把脖子缩了缩,心里默默地说:“清洁工呀!你们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总是在为人民创造美的环境而辛勤工作着,那把扫把奏出的“刷刷刷”乐曲的后面,留下的是条条整洁的大街小巷。那满是灰尘的工作服也遮不住你那最干净,最美好的心灵。你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我要用最美好的语言来赞美你们﹣﹣平凡而伟大的清洁工人!‎ ‎【点评】本文作者详细描写了清洁工工作时的细节,从细微处见伟大,深情讴歌了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城市劳动者。在外人看似单调重复的工作中,街头的清洁工却做到了默默无闻,他们为我们带来舒适的生活、整洁的环境、美丽的城市。当我们读到这样精美、细致的文字的时候,我们心中一定会涌起无限敬慕的心情。‎ 2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