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 一、 阅读《三峡》,完成7—10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 溯:___ _____(2)属引凄异 属:__ 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_____ 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_____ ___ 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略无阙处 阙: ②虽乘奔御风 奔: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3分) 三、【福州市】(一)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8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7.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⑴至于夏水襄陵 ⑵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或王命急宣( ) ⑵虽乘奔御风 ( ) ⑶既而渐近 ( ) ⑷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9.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 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⑵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11.填空。(6分)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 、 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 的特点,以“素湍”、“回清”、“ ”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 、色、 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四、阅读《三峡》,完成10—14题。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 溯迎而上 B.则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 C.绝巘多生怪柏 群响毕绝 D.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写山,突出了连绵不绝、重重叠叠、高可蔽日的特点。 B.第②段写水,突出了水势险恶、水位高、水流急的特点。 C.第④段引用渔歌,突出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 D.第②—④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景色,既写静景也写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三峡》,完成9-12题。(12分)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①沿溯阻绝( ) ②素湍绿潭( ) 10、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词。(4分) 六、阅读《三峡》,完成10-14题 10.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虽乘奔御风( ) ⑵属引凄异( ) 12.文章第1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2分) 14.春冬之时,三峡清奇秀脱,深幽隽逸,趣味良 多。请从第3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 七、《三峡》《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8题。(12分)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2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虽乘奔御风( )②其间千二百里( )③是日更定( ) 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 2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2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2分 ) 2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28、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虽乘奔御风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属引凄异 忠之属也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哀转久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宋无罪而攻之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5.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甲文采用的是 的手法,写景着“素”“绿”“清”“影”“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乙文写景采用的是 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2分) 16.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2分) 一、答案 7.(1)逆流而上(2)连续不断8.(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9. 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朿 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谣,色彩鮮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二、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略无阙处 阙: ②虽乘奔御风 奔: 【答案】①阙:通“缺”,空缺。②奔:奔驰的快马。 1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虽乘奔御风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不以疾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B 【解析】A项中“自”分别是“在,从”“如果”;C项中“之”分别是“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中的“以”分别是“认为,如”“来”;B项中“虽”是“即使”,意思相同。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答案】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激流,比率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各1分)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答案】B 【解析】第②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3分) 【答案】 示例一:①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②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所以,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①点1分,②点2分) 示例二:①我认为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②因为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到过的游客无不惊叹于三峡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传,喜欢游玩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美景观赏。所以我认为三峡的闻名是靠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点1分,②点2分。观点鲜明,言之有理即可) 三、【答案】7.(2分)⑴至于/夏水襄陵。⑵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每小题1分,共2分) 8.(4分)⑴有时 ⑵飞奔的马 ⑶不久 ⑷城墙 (每小题1分,共4分) 9.(2分)A(A均为阻断、隔绝;B中间/参与;C当……时/方圆;D白色/平时。) 10.(4分)⑴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真是趣味无穷。⑵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每小题2分,共4分) 11.(6分)水势大 水流急 清澈 悬泉(或飞漱/瀑布) 形 声(或势)(每空1分,共6分) 四、【答案】10.A(2分,溯:逆流而上) 【解析】B项:前一个是“白色的”,后一个是“一向、向来”的意思;C项前一个“绝”是“极”,后一个“绝”是“消失、停止”的意思;D项前一个“属”是“连续不断”,后一个“属”是通假字,通“嘱”,嘱托的意思。 12.D(写作的顺序是夏、春冬、秋,不是按四季顺序) 13.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⑵水清,树荣,山峻,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五、【答案】9.①溯:逆流而上②素:白色(评分标准:2分,每小题1分。) 10.雄奇壮丽(壮美、雄壮也可);略(评分标准:4分。写出景物特征记2分;写出与山或水相关的诗词给2分,有错别字则不给分。) 六、【答案】10.郦道元(1分) 11.⑴飞奔的马 ⑵延长(共2分,每小题1分) 12.围绕“侧面描写及其作用”回答即可。(共2分,侧面描写手法1分,作用1分,答出一点即可)示例: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侧面烘托出三峡山高(岭连、山多、峡窄)的特点。 13.围绕三峡夏季水大(急、凶险、迅疾等);秋季水枯(寒、凄凉、凄寒等)回答即可。(共2分,每方面1分) 14.找出文中语句(适当描写即可)(共3分,原文语句1分,描写2分)示例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树木的影子,真是美极了。 示例2:绝巘多生怪柏。怪柏把要扎在悬崖峭壁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百出。示例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正带着欢畅的笑声,从高处飞冲而下。 答案: 24、(2分)①即使 ②代词,那 ③代词,这 ④都 25、(2分)…查看本文Doc完整格式及参考答案…28、(4分) 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2分) 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1分)。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1分)。(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参考答案: 八、12.(1)这里指飞奔的马(只解释为“飞奔的马”亦可)(2)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只解释为“酒杯”亦可)(每字1分,共2分) 13.C (2分) 14.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襄”、“沿”、“溯”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2分) 15.大笔点染;白描。(每空1分,共2分) 16.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欣赏与赞美之情(1分);乙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1分)。(甲文若只答“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给0.5分,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略无阙处 阙: ②虽乘奔御风 奔: 【答案】①阙:通“缺”,空缺。②奔:奔驰的快马。 1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虽乘奔御风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不以疾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B 【解析】A项中“自”分别是“在,从”“如果”;C项中“之”分别是“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中的“以”分别是“认为,如”“来”;B项中“虽”是“即使”,意思相同。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答案】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激流,比率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各1分)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答案】B 【解析】第②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3分) 【答案】 示例一:①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②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所以,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①点1分,②点2分) 示例二:①我认为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②因为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到过的游客无不惊叹于三峡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传,喜欢游玩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美景观赏。所以我认为三峡的闻名是靠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点1分,②点2分。观点鲜明,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