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语文说明文专题训练教案苏教版
说明文知识梳理 学员编号: 年 级: 初二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语文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T – 说明文知识梳理 C – 说明文专题训练 T – 综合测试 教学目的 把握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学会解答说明文。 授课日期及时段 12月18号 17:30-19:30 教学内容 说明文知识梳理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举些有代表性的例子,能真切的说明事物。如在《统筹方法》中举了泡壶茶喝的例子,来说明统筹方法的运用,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列数字】为便于从数量上准确地说明有些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例如在《森林的作用》中,用“1米”“500至2000立方米”“2000公顷”和“100万立方米”等数字,说明了森林土壤具有很强的潜水能力。 【作比较】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的效果。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方法探究】 1.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认识并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是说明文阅读考查点之一,事物的特征是事物之间得以区别的标志,是作者通过观察、思考,进而概括出来的本质属性。事物的特征,有的是外部显露的,如形态、方位等;有的是内在的,如性质、作用、功能等;也有的既有外显的,又有内在的,如结构、发展变化、分类、制作等。阅读说明文时,要注意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说明事物特征的。 在解答有关说明事物特征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重点词句,特别是每一段的中心句,事物的特征一般隐含在这些中心句中。中心句有时见于段首,有时见于段尾,有时也见于段中,阅读时要仔细筛选。 2.如何辨别说明顺序? 介绍事物,阐明事理,只有做到“言之有序”,才能使人明白易懂。说明顺序应当依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及说明的目的来确定。一般地讲,说明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以时间的先后为序,使读者从时间变化的脉络中明白事物的演变过程,这种说明文,常常用于说明事物的成因、演变、操作程序和制作过程等。 说明事物的形状布局和构造一般采用空间顺序;以这种顺序说明事物,要根据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或远近、或内外、或上下、或前后、或左右、或从局部到整体等。 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多采用逻辑顺序,如由表及里,由因到果,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等。有时为了更清楚明白地说明事物,常综合地运用以上多种说明顺序。 另外,还有一点须作说明的是,有些试题从结构上来考查对顺序的把握,这可以从“总一分一总”、“总一分”、“分一总”三种形式上加以考虑。 3.如何辨识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说明文总是根据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列数字、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一般来说,打比方能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通过一些具体、熟知的事物作比较,更能突出所说明事物的特征;举例子能把复杂、抽象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分类别能使说明的内容显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又能区分各个类别的差异;用简明概括的文字下定义,可以帮助读者立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列数字能精确、科学、鲜明地说明事物特征;摹状貌在具体的描写中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列图表能使复杂关系一目了然。 说明方法的考查一般是就句、段、篇中使用说明方法的判定。这可根据说明方法的定义作出判断,同时要注意前后提示词语,如举例子常用“例如”、“比如”等词,打比方常用“好似”、“好像” 等词。较难一些的题目则要求对每一种说明方法作深入的分析。如作比较有“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两种,列数字有“概数”和“确数”之分。答题时要注意区分。需要指出的是,每一篇说明文,或每一段文字都不会只单纯地使用一种说明方法,各种说明方法往往是交叉使用的。 4.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是第一位的。说明文是给人知识的,要求说明事物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阅读中要注意辨析文中是怎样运用限制、概括等手段来修饰中心词语进行说明的。说明文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其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的。 说明语言的严密,指的是按照事物之间或内部的内在联系,用语言确切地反映出 来,语言表述的意思必须与说明对象的本身特点和情形相一致。 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与严密,主要从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方面去拟题。答题时一般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词语或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一是词语或句子所涉及的方面在说明语言上总的作用。应注意的是,有些词语或句子,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准确,是模糊的,但这模糊正反映了事物的实际存在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恰恰是准确的。 5.如何筛选说明文中的重要信息? 筛选并把握说明文中的重要信息,是说明文阅读中能力层级较高的综合考查点。它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辨别并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二是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态度。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获取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字、图形等。这里所指的材料,是指文中支撑观点的事实,也包括相关资料,如时间、地点、人名、数据等。这里所说的观点和态度,是作者在文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思想倾向,其方式可能因作者和文体风格不同而各异。 答题时,要有全局观念,一般采用先分析再综合的方法。从最足以表明作者观点、最能表明说明对象特征的文段人手,准确把握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抓住其基本特征,并根据文中相关因素作出准确判断,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所需要的结论。有时对答案字数有限制,所以必须简明扼要,无论是摘录组合还是提炼概括,在内容上都要求准、求精。 6.如何阅读科技说明文 科技说明文以介绍自然科学、专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知识为主,涉及面极广,大到宇宙,小到一粒原子,人类所创造的各个知识领域,都在其范围之内。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知识性。科技说明文及科普文章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记叙文给予读者的是形象,议论文给予读者的是说理,科技说明文给予读者最主要的就是科技知识,因此知识性是科技说明文最主要的特点。 ②科学性。科技说明文既然要传授知识,普及科学,就必须具备科学性。科技说明文要如实地说明客观事物,给人以准确、可靠的知识;同时,科技说明文的科学性还表现为语言的高度精确,它使用的词汇含义要确定,句子不能有歧义,使读者从文章的解说中,准确了解作者所要说明的对象。 ③趣味性。科技说明文的内容大多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引人人胜,有很强的可读性。因此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使知识的讲述趣味盎然,是科技说明文的突出特点。 2014江苏省徐州市 (一)阅读下面的一篇说明文,完成10—13题。(11分) 黑匣子在,希望就在 王瑞良 ①每当飞机失事,人们都急切地希望尽快找到黑匣子。特别是在机毁人亡的情况下,黑匣子更是成了唯一的关键“证人”。 ②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神秘失联。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确认MH370坠毁在南印度洋海域。至此,各方的救援力量正式转向搜寻黑匣子。 ③黑匣子是由芬兰的一位航空工程师在二战时期发明的,其初衷是为了记录试飞过程中的各种重要数据,为改进设计、制造出更精良的飞机提供数据。 ④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工程师大卫·沃伦设计了一款“座舱通话记录器”,并开始试用于空难事故调查。到70年代末期,全球所有民航客机都安装了黑匣子。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往往象征着灾难和不祥,所以人们将它称之为“黑匣子”。事实上,为了方便搜寻,黑匣子的外壳一般都是鲜艳醒目的橙色或橘黄色。 ⑤现在的黑匣子,其实是两种飞行记录器的的总体,一种是“座舱语音记录器”,另一种是“飞行数据记录器”。 ⑥座舱语音记录器由拾音盒和记录盒组成。前者安装在飞机驾驶舱内,可以将舱内每个人的语言及与外界通信的音响信息全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记录盒。记录盒一般安装在不易损害、不易着火的飞机尾部。 ⑦飞行数据记录器可以自动记录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高度和速度,飞机的姿态、位置和航向,氧气和烟雾情况,驾驶员输入控制系统的指令,各台发动机工作的参数,油料残量,油箱温度和液压系统情况,以及通信系统的状况等各种资料。一般飞机能记录1000多项数据,大型喷气客机记录的资料则多达3000项。不过,造成飞机失事的可能性数不胜数,目前的飞机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 ⑧无论是哪种记录器,通常都安置在一个密封盒内。这个密封盒异常坚固,壁厚约为0.64厘米,所用材质多为钛合金。它能排除磁场干扰,能在1100℃的火焰中经受30分钟的炙烤,能承受2吨重的物体挤压5分钟,能承受海平面以下6069米的海水压力,能够在汽油、机油、油精、电池、酸液、海水中浸泡几个月。总之,它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下依旧安然无恙。所以,一般飞机失事后,黑匣子还是能完好无损,成为最关键的“证人”。 ⑨此外,黑匣子还装有超声波信标器。当它坠入水中,信标就会被激活,用37.5千赫的频率,每秒发出一次157—160.5分贝的超声波脉冲信号,其作用半径可达1.6千米。这种犹如心跳般规律的无线电波信号,就像黑匣子向人们“宣告”自己所处的方位。它即使坠入6000米深的海底,人们也可以用声呐探测到它的“声音”。 ⑩黑匣子一般由两个动力发生器驱动。一个是28伏特的直流电源,另一个是115伏特,400赫兹的交流电源,他们能连续30天发出信号。30天后,信号由强变弱,逐渐消失,虽然我们仍有可能通过水下扫描器、水下摄像机等设备找到黑匣子,但难度大大增加。 ⑪由于座舱语音记录器只能循环记录最近两小时的信息,因而会给分析判断飞机失事的原因增加难度。以这次MH370事件为例,如果MH370从马方军用雷达屏幕上消失后又飞行了5个多小时,那么飞机突然偏离航线那一刻发生的戏剧性事件就无法通过黑匣子记录的数据进行还原,有些谜团依旧无法解开。 (节选自《科学24小时》2014年第6期,有改动) 10.黑匣子作为空难中的关键“证人”,它能够提供哪些关键的证据?(2分) 11.本文⑧—⑩段介绍了黑匣子的哪几个特点?(3分) 12.分析“目前的飞行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一句的语言特点。(3分) 13.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黑匣子并不黑,发明黑匣子的初衷也不是为了空难调查。 B.座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都安置在一个密封盒内,一般安装在不易损害、不易着火的飞机尾部。 C.飞机失事30天后,黑匣子发出的信号会由强变弱,逐渐消失,虽然我们仍有可能通过水下扫描器、水下摄像机等设备找到黑匣子,但难度大大增加。 D.现在的座舱语音记录器只能循环记录最近两小时的信息,将来可以采用将飞机的及时状态通过卫星传递给地面接收站的方式,使人们在飞机失事后从接收站收到的资料中推断事发地点,使搜救行动更为有效。 (一)(11分) 10.(2分,每点1分)(1)证据之一:座舱语音,即飞机驾驶舱内每个人的语言及与外人通信的音响信息;(2)证据之二:飞行数据,即飞机飞行过程中记录下来的各项相关的工作数据。 11.(3分,每点1分)(1)异常坚固(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下安好无损)(2)能发射超声波信号(便于搜寻)(3)(由两个动力发生器驱动)能连续30天发出信号。 12.(3分)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1分)“目前的”“完全”“所有的”等词语,(1分)准确地说明了当前世界上黑匣子的技术现状,表明了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反之就太绝对化了,就不符合科学事实了。(1分) 13.(3分)B(“座舱语音记录器”的拾音盒部分安装在飞机驾驶舱内。) 2014辽宁省丹东市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9—33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5分) 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大搜索行动举世瞩目,牵动人心。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失去联系的情况?要了解个中缘由,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说起。 ⑵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因为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⑶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途径之一。管制雷达分为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一次监视雷达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的飞机。二次监视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询问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后,将应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获得的飞机位置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最终在地面管制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并通过该信息与飞机保持联系。 ⑷飞机除了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这两种途径与地面保持联系外,还会通过ACARS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ACARS系统是地面监控飞机飞行状态最重要的手段,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随时了解飞机的引擎、高度、航向等数据。 ⑸如果一架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叫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问询不回答,甚至ACARS系统也被关闭,那么这架飞机便与地面管制系统彻底失联了。 ⑹从技术角度来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与现有主要依靠地面雷达的空管技术难以掌握飞机实际位置有很大关系。而被誉为下一代空管技术的 ADS-B航空管制技术其实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迟迟未能推广开来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由于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不知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 (原文有改动) 29.选文第⑴段有什么作用?(3分) 30.第⑵段划线句子“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31.第⑶段加点词语“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32.阅读选文第⑷段,找出飞机与地面保持联系的三种途径。 (3分) 33.请结合选文第⑹段内容,说说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2分) (三)说明文(共15分) 29.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引出(或交代)本文的说明对象;(1分)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1分) 30.举例子、列数字。(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2分) 31. 不能删去。(1分)“之一”起限制作用,说明了地面管制雷达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一种途径,不是唯一的途径,(1分)删去后不符合实际,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1分) 32.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ACARS系统。(3分) 33. 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2分) 示例一:不能,因为新一代空管技术的推广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 示例二:能,新一代空管技术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虽然它的推广遇到困难 ,但此次马航失联事件一定会促使人们警醒,使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2015宿迁)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①6月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我靠”“滚粗”等榜上有名。 ②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产生共有四大途径。—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泛传播;二是词谱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③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 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两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污言秽语污染了语言环境的清洁。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12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百万次以上,4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千万次以上。 ④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向传统媒体转移已有显现,—些网络低俗用语竟堂而皇之地成为某些报纸的标题,某些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把“屌丝”等低俗用语常挂嘴边。部分文化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加入到了语言暴力的恶俗狂欢乏中。 ⑤上述情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专家表示,清理网络低俗语言势在必行,只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努力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就一定能为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 9.上文①-④段分别从哪个方面来说明网络低俗语言的?试加以概括。(3分) (1) (2) (3) (4) 10.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11.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一定”能否换成“也许”?请说明理由。(2分) 答: 9.(1)网络语言的排行 (2)网络语言的产生途径 (3)网络语言的传播 (4)网络语言的转移(3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栝。可以先总结① —④段内容说明的中心,再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0.打比方和列数字。(1分) 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网络低俗语言传播速度之快。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网络低俗语言传播速度具体化。(1分) 【解析】“如野草一般疯长”是打比方;“据统计”后面使用了数据,为列数字。可对应相关的说明方法分别分析其作用。 11.不能替换,“一定”表示肯定,“也许”表示不确定,文中是一个肯定判断,去掉后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运用。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回答时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进行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4分)(2015宿迁) 春 之 怀 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诗经》之前,在 《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壤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去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 【注释】 ① 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②踯躅:停留。湮远:久远。 15.对于春天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像。请仿照丰面的示例,在文章第②节中找出一处来赏析。(2分) 示例:在文章第①节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像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答: 16.文章第⑤节中,把“鸟”比喻为“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3分) (1) (2) (3) 17.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于(6务) (1)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赏析)(2分) 答: (2)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分) 答: 18.仔细阅读文章第⑦节,联系题目和全文,说说宇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5.示例一:第②节中作者把春雷、杜鹃和柳树想像成调皮的孩子,他们惹哭满天的云,斗急了一城杜鹃花,吟出一则则飞絮,把春天的景色写得富有生机,充满童趣。(2分) 示例二:第②节中作者把柳树想像成一个多情的诗人,那纷飞的柳絮仿佛是他吟出的诗句,把 春天写得情意盎然。(2分) 【解析】此题考査对散文的赏析。赏析的角度可以是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16.(1)蔚蓝 (2)澄净 (3)空旷(每空1分) 【解析】考査对文章语句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时,要理解这个比輪的含义,把握天空的特点,联系作者的感情。 17.(1) “攻陷”一般指在战争中某个地方被敌军占領,(1分)桃花“攻陷”山村水廓,就把曾经的春天桃花开遍了山村水麻的景象写活了。(1分)(2)运用了排比和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象,(1分)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之感。(1分) 【解析】此题考査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关键是抓住赏析的角度。(1)可以从词语运用上赏折,“攻陷”有拟人的意味;(2) 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赏析。 18.作者笔下唯美的春天都是作者所怀想的“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古典中的春天,是“春之怀古”,(1分)而现实则多是“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1分)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的遗憾,(1分)以及对美好的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1分) 【解析】 此题考査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第⑦节是文章的结尾,理解“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的含意,联系题目中的“怀古”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