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停顿和断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停顿和断句

‎2017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停顿和断句 一、 ‎【2017年福建省中考】‎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答案】(2)A ‎【解析】 由于划线句中有“以--------为---”作为固定句式的标志,所以较容易划出第一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排除CD项,再看B项“土人新”明显错误,排除B项,选A。‎ 划线句的译文是: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弯曲、笔直、高低不一(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一) 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断句为: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译文: 你先回家,等(我)回来,(我)给你杀猪(吃)。 夔一足也 ,断句为:夔一/足也---译文:有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本题用实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 ‎ ‎【考点定位】文言文的断句方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 ‎【乙文】‎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1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B.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C.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D.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答案】C ‎【解析】“须臾”时间状语,可停顿,也可不停顿;“雷电穿破了墙壁”是一层意思,必须停顿;“一条龙驾着云飞上了天”是第二层意思,必须停顿;“其他没有画上眼睛的龙都还在墙壁上”是第三层意思。‎ ‎ 划线句译文:突然雷电穿破了墙壁 一只龙驾着云飞上了天 而其他没有画上眼睛的龙都还在墙壁上。‎ ‎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礼记·学记》[1] 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也就是给古书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可分四步进行:一、通读全文,弄懂大意: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断开的有 “香炉峰”、“遗爱寺”、 “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较难断开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胜绝”、“若远行客过故乡”等。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三:借助“特征”,巧妙断句:“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像上述文段中“而”表承接,使“见”和“爱”有内在联系,前后都不能断开;“之”为代词,通常作宾语,这里指代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后面应当断;“因”为连词,意思是“于是”,前面应当断。四:注意句式,辅助断句: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如上述文段中的“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可以根据对称的句式结构断成“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语句的前后呼应也可以帮助断句,例如“甲天下山”和“又甲庐山”,断开了一处就能知道另一处。另外还可以借助语法来辅助我们断句。如上述较难断开的“其境胜绝”句,“胜绝”是谓语,一般不带宾语,据此可断为“其境胜绝/又甲庐山”;“若远行客过故乡”句,“过”是谓语,“故乡”是其宾语,“远行客”是其主语(不可能是“白乐天”),所以整句“若远行客过故乡”只能是“白乐天恋恋不能去”的状语,此句中间不能断开。‎ ‎【考点定位】正确断句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C。‎ 一、 ‎【2017年广东省中山市】‎ ‎7.(9分)‎ ‎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答案】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使用4条以上“/”的,给0分;其他情况,对1处给1分。)‎ ‎【解析】此题可用动词判断法:找出划线句中的动词:登、书、配享、为,一个动词一层意思,共四层。断句为: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翻译为: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 ‎【考点定位】正确断句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C。‎ ‎【参考译文】‎ 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二、 ‎【2017年宁夏中考】‎ ‎10.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答案】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解析】此题可用虚词断句法,找出特殊词语,判断位置,尝试断句。最常考的的就是“者、也、耳”等句末虚词,如本题中两个“者”,一个“也”和“耳”都是停顿处。本题的断句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翻译: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文言中有一些特殊词,使用的位置较为固定(不是绝对的)。如:“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一般用于句末,其后一般可断开。“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则”、“夫”等虚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且夫”、“若夫”、“至若”、“‎ 是以”、“至于”、“继而”、“纵使”、“然则”等关联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时间副词常用于句首,其前一般可断开。“曰”字后一般表示引用,其后一般要加冒号、引号,所以其后一般也要断开。另外一些固定句式如“„„者„„也”、“为„„所„„”、“不亦„„乎”、“何„„之有”、“无乃„„乎”、“得无„„乎”、“何„„之为”、“可得„„欤”、“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足以”、“得无”、“无乃”、“何以”等对我们断句也有一定的帮助。 ‎ ‎【考点定位】正确断句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C。‎ 一、 ‎【2017年江西省中考】‎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挞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⑤。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烧仓,恐敌之因粮于我⑥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州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注解】①周文襄公:指周,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欲活之/无路 B.举朝/仓皇失措 C.时/周文襄公适在京 ‎ D.说/田间事甚悉 ‎【答案】8.D ‎【解析】此题可按主谓间停顿划分法:D项:“说田间事”动宾短语作主语,“悉”为谓语,“甚”为状语。因此,应该是“说田间事/甚悉”,主谓划分。翻译为:谈起农事来,很详尽。‎ 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 ‎ 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主 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这么一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确实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分析句子的主干就是“我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对应文言句中就是“臣知不如徐公美”,那么句子的主语就是“臣”,谓语就是“知”,“不如徐公美”就是“知”的内容,作“知”的宾语,按照主谓宾各成分间停顿的原则,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当然,可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句子必须是主谓结构的句子。‎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河北省中考】‎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复儿子书①‎ 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况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⑮函⑯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⑰负⑱老人训⑲也。‎ ‎(选文有改动)‎ ‎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②悉:知道。③兹:现在。④汝:你。⑤业:已经。⑥资:钱财,费用。⑦即:就,便。⑧告罄:财务用尽。⑨苟:假如。⑩特:不过。⑪恃:倚仗,依赖。⑫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⑬固:本来。⑭稼穑:泛指农业劳动。⑮致:给予。⑯函:信件。⑰毋:不要,不可。⑱负:辜负。⑲训:教诲、教导。‎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用 钱 事 小 而 因 之 怠 弃 学 业 损 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 则 固 甚 大 也 ‎【答案】(2)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解析】试题分析:做此题兼用常见虚词标志法和结构对称法。句中“而”和“则”分别表转折和判断,前面要停顿,两处画斜线;“怠 弃 学 业 损 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三四一十二,结构对称,画两斜线。所以断句为: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本句翻译为:花钱是小事,但因为钱而荒费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就是大事了。‎ 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在我们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些关键,就会给文言断句带来方便。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 ‎,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考点定位】理解翻译句子和断句。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你的来信内容我已都知道了,现在我再汇给你日元五百,你从离开国家到现在,不过四个月的时间,为什么带去的那么多钱都花完了?这确实很让人奇怪!你这次去,目的是求学.求学应当以刻苦为先,不必去在乎交友应酬的事.你带去的费用,也是足够用一年多的,为什么四个月不到就花完了呢?你假如花在了应该用的地方,即使一天百金,按财力我也足以供得起你.不过你不应该是像这样的.何况这样的浪费,必定不是花在饮食起居上,一定是另有其他的事耗费的.你也曾读过《孟子》吧,大凡有所作为的人,一定先让他的内心受苦,让他的身体受饿受累,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会有所作为.你倚仗有父亲我的保护,不需要这样,但是你应当知道劳动的艰辛,尽你求学的本分.如果不这样,即使学成回国,也一定是一件事也做不了.你现在这样,我今后可能对你没有指望了!花钱是小事,但因为钱而荒费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就是大事了.我之前曾写信告诫你,一定要努力学习,你怎么就忘了?光阴可贵,求学不易,这中间的甘苦,你应该自己去体会,不要辜负老人的一番教导。‎ 一、 ‎【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 ‎8.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答案】(2)C ‎【解析】此题可用结构对称法来断句,“呼尔而与之”和“蹴尔而与之”对称,两“之”后停顿;“受”和“蹴”是两动词,接受踢,不通,之间画一处。所以断句为: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翻译为: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和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断句的基本方法:‎ ‎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4.找出动词 ,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比如2004年北京卷考题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动词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句中动词有“将”“归”“贺”,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7.利用总分关系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很有帮助。如《谋攻》的最后一段:“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显然是总说分承的写法了。再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显然是分说总承的写法了。‎ ‎8.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断句也就容易多了。‎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觑。”(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9.利用对称句式。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如“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 当然,断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根据押韵规律断句、根据间隔反复断句、特殊句式等断句,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效果会更好。‎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和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一、 ‎【2017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 ‎10.(14分)[古诗文阅读]‎ ‎(甲)‎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拏:通“挠”,撑、划。②毳衣:细毛皮衣③雾凇沆砀:寒气弥漫 ‎(3)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答案】②‎ ‎【解析】“独往湖心亭”是状语+一个动宾短语,状语要紧跟动词来读,①把句子读破了,所以选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翻译为: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章名单句意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大有帮助。‎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和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21—25题。(14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①,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②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③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④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节选自《烧车御史》)‎ ‎【注】①用事:掌权。②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③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职。④筇屐:筇,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2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乃 遍 游 江 浙 所 至 人 士 争 奉 筇 屐 迎 ‎【答案】23.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划对一处给1分,2分) ‎ ‎【解析】从“所至”入手,如果和前面的江浙连读,明显不通,所以之间要停顿;如果和后面人士连读,不合语义,“至”不是“人士”的行为,而是和“遍游”的动作发出者是一个人,所以之间也要停顿。因此正确的节奏划分是: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翻译为:(他)游遍江苏、浙江一带。凡是芗泉所到之地,当地士人都争着奉迎。‎ 划分节奏,根据文意确定停顿。 ‎ 例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解析:'不病',没有生病的人。'以为功',即,以之为功,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根据文意,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能误读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例⒉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解析:前一个'乐',用作动词,以┄┅为乐;后一个'乐',名词,乐趣、快乐。'乐其乐'就是以其乐为乐。据此,这句话可以这样划分节奏: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不能划分为: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例⒊其一犬坐于前。 解析:'其一',其中一只狼。'犬',修饰动词'作',即'像狗一样'。因此,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其一╱犬坐╱于前,而不能划分为:其一犬╱坐于前。‎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和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译文】乙 谢振定,湘乡人。号芗泉。乾隆末年,宰相和珅位高权重,气焰嚣张。有被和珅宠幸的奴才常坐和珅车子外出,人们都纷纷躲避,不敢指责。这时芗泉为御史,在巡城时遇到,大怒,命手下将和珅奴拉下车,受鞭刑。和珅奴喊:你敢打我,我坐我主人宰相的车,你怎敢打我?芗泉更加生气,加重鞭罚,就怒烧和珅之车,说:这车丞相如何再坐了?街道两边,人们聚集观看,欢呼:这真是好御史!和珅因此而忌恨芗泉,假借别事,芗泉被削职还乡。芗泉文章闻名一时,他喜好山水,于是游遍江苏、浙江一带。凡是芗泉所到之地,当地士人都争着奉迎,与之饮酒赋诗,由此芗泉名气日益高涨,天下人都称之为“烧车谢御史”。和珅被诛,芗泉恢复官职,位至部郎(六部郎中),卒于任上。‎ 一、 ‎【2017年湖北省黄石市】‎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 李广将军传》,有删改)‎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答案】(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根据句意,运用动词判断法来划分,五个动词:见、饮、近、食、食,五层意思,四处停顿。句意: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故选:A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和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 ‎【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①。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②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 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③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④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来源:学科网】‎ 注释:①【自矜】自夸。②【释担】放下担子。③【颔】点头。④【忿然】气愤的样子。‎ ‎(选自《归田录》卷一,有删节)‎ ‎11.(3分)用“/”给《卖油翁》中画线句子断句。(划三处)‎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答案】11.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 ‎【解析】本题可用虚词判断法来断句,“以”、“以”“自”“而”轻易断出: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翻译为:用一枚铜钱挡住了葫芦口,慢慢的将杓酌油灌进去,油从铜钱的方空进入葫芦,铜钱却没有一点打湿。‎ 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 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和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 ‎【2010年中考湖北武汉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 ‎ ‎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答案】9.C ‎【解析】解答此题,要知道古汉语中数量词要后置,“兵八万”就是“八万兵”,“车二百乘”就是“二百乘车”,所以在其后断句即可,断句为: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翻译为:于是为盂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所以选C。‎ 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翻译:‎ 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怎么办?“孟尝君说:“有诸侯援救的国家就可以保存来。”‎ ‎ 盂尝君又北上拜见了燕王,说,“从前家父经常为燕、魏两王的交往约会,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芏救救魏国。”燕王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观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盂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给国家带来好处。观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答应。‎ 孟尝君说:“泰国攻打魏国,不能攻克,但是游观的台榭已被烧毁,游观的乐趣已被夺走了。然而燕国劫不去援救魏国,魏壬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叉西借秦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禹,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自己会跋涉几千里寒帮助人吗?好处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军吗?那么对于四国军队来说道路与乡里很近,补给给养又很容易。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燕王说,“您走吧,寡人听从您的了。”于是为盂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 一、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 ‎【甲】 ‎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 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 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倥偬(kǒng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 13.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自/以为/在有所益 B.肃/遂拜/蒙母 ‎ 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答案】13.D ‎【解析】“此/功课”断句错误,因为近指代词“此”要紧跟后面指代的名词。正确的断句为:日/必/了此功课为佳。翻译为:每天一定要完成这些功课是最好的。‎ 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 二、阅读 ‎10.‎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学&科网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与徐公/孰美 D.盖/石性坚重 ‎【答案】(1)A ‎【解析】A项错误,因为“地方”是两个词语,土地方圆。“方千里”不能停顿,正确的断句为:今齐地/‎ 方千里。翻译为: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1)可/以一战 (2)可/以为师矣 (3)今齐地/方千里。‎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 ‎【2017年湖南省益阳市】‎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 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且不辱使命》)‎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今齐地/方千里 C.与臣而/将四矣 D.此/庸夫之怒也 ‎【答案】(1)C ‎【解析】C项“与臣而/将四矣”错误,因为虚词“而”前一般要停顿,正确的划分是:与臣/而将四矣。翻译为:加上我就会是四个人了。‎ 文言中有一些特殊词,使用的位置较为固定(不是绝对的)。如:“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一般用于句末,其后一般可断开。“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则”、“夫”等虚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且夫”、“若夫”、“至若”、“是以”、“至于”、“继而”、“纵使”、“然则”等关联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时间副词常用于句首,其前一般可断开。“曰”字后一般表示引用,其后一般要加冒号、引号,所以其后一般也要断开。另外一些固定句式如“„„者„„也”、“为„„所„„”、“不亦„„乎”、“何„„之有”、“无乃„„乎”、“得无„„乎”、“何„„之为”、“可得„„欤”、“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足以”、“得无”、“无乃”、“何以”等对我们断句也有一定的帮助。‎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 三、古诗文阅读.‎ ‎10.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怎么。‎ ‎(2)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教然后知困 ‎②君子学必好问 ‎【答案】(2)①教/然后知困 ②君子学/必好问 ‎【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①句意: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②句意: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 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 ‎6.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后面小题。(2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①。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②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闲则是平原广野,当恐有焱音标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③于木石之间,徐制④其弊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 ‎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⑤,更尝⑥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⑦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⑧,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⑨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攻一营,不利。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⑩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夷道猇(x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②纵:即使、纵然③罢:同“疲”,疲乏④制:掌握⑤猾虏:狡猾的家伙。⑥尝:经历⑦干:做⑧便:便利⑨犄(jī)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⑩敕:命令。‎ ‎(1)请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吴将皆欲迎击之。‎ ‎【答案】吴将/皆欲迎击之。‎ ‎【解析】此题用主谓间停顿法来划分节奏。正确的停顿划分为:吴将/皆欲迎击之。翻译为:吴国的大将都想迎击刘备。‎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一、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二、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三、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四、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五、“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谓间要停顿。‎ ‎【考点定位】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杈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内。②籍:项籍,字羽。‎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力拔山兮气盖世     虞兮虞兮奈若何    ‎ 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 ‎9.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项 王 泣 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 ‎【答案】9.项 王 泣 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 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 ‎8.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4分)‎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yuè)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 ‎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来源:学科网]‎ ‎【注】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然 不 能 四 五 龠(yuè)已 烂 醉 ‎【答案】然 /不 能 四 五 龠(yuè)/已 烂 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句首联词“然”后要停顿,“不能四五龠” 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短语,“已烂醉” 又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短语,自然这两个短语之间停顿。‎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 ‎【2017年江苏省宿迁市】‎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既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③,而社稷不血食④,然而 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 客日:“郭偃之法,有所谓柔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柔雍者,便辟⑤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此皆能乘垩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故日月晖于外,其贼⑥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 (选自《战国策·赵策》)‎ ‎【注】①赵王:即赵孝成王。②而若:或者。③虚戾: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④血食:祭祀祖先的食品。⑤便辟:素近宠爱者。⑥贼: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 ‎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2分)‎ ‎ 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 ‎【答案】7.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 ‎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朗读。解答时要在理鹪的基础上按照音节和意义进行停顿划分。“然而”句首连词,需要停顿;“王不待工”与“而与建信君”为两层意思,表示转折关系,要停顿。‎ ‎ 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16分)‎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绲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入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所造诣/人莫测也 C.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D.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答案】5.D ‎【解析】D项正确的停顿为: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找出动词 ,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②之。弗信。‎ ‎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注释】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 ‎(2)用“/”为文中画线,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答案】(2)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并准确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作为是划分依据.一般句首发语词需要停顿,主谓之间需要停顿,并列短语之间也需要停顿.需要结合句意和句式来判断.“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意思:周人的风俗,向来是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根据意义划分为: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 二、【2017年中考辽宁大连卷】古诗文阅读(18分)‎ ‎(二)‎ 田饶谓鲁哀公曰:“臣将去君而鸿鹄举①矣。”哀公曰:“何谓也?”田饶曰:“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②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③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夫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 哀公曰:“止!吾书子之言。”田饶曰:“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有士不用,何书其言为?”遂去之燕。燕立以为相。‎ ‎(节选自《新序•杂事》)‎ ‎【注】①举:飞去。②傅距:傅,附着;距,雄鸡脚掌后面像脚趾一样突起的部分。③瀹(yuè):煮。‎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答案】10.(2分)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画对两处得1分,画对三处得满分;画五处或五处以上不得分)‎ ‎【解析】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口诀: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 画直线的句子意思分四层:①鸡虽然有这五种好表现 ② 大王还说煮了它来吃 ③为什么?④因为它来的地方近呀。依次断句为: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 ‎【考点定位】文中句子的理解和断句, 能力层级为B理解E表达应用。‎ 一、 ‎【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7.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 ‎【甲】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 ‎【乙】 ‎ 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乐②者,通于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声③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④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有删改)‎ ‎【注释】①音:歌曲。②乐:这里是音乐和舞蹈(有事还包括诗歌)相结合的总称。③声:这里指声音。④审:仔细观察。⑤食飨(xiang)之礼:指食礼和飨礼,用于祖宗祭祀或招待宾客。⑥致:极。 ‎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乐 者 音 之 所 由 生 也 其 本 在 人 心 之 惑 于 物 也 ‎【答案】(3)乐 者/ 音 之 所 由 生 也/ 其 本 在 人 心 之 惑 于 物 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 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 二、 古诗文阅读 (共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乙】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 ‎【注】久次:入学的先后顺序。‎ 10.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 ‎【答案】10.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解析】‎ 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 ‎ 阅读下面的的文字,完成14-17题。‎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4.下列语句,朗读时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而乐耶 ‎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答案】D ‎【解析】D项“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停顿不恰当,以为偏正短语“古仁人之心”不能分开来读,所以选D。‎ 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 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 形式划分 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但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怎么办?不急,‎ 那就再分析,采用第二种“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 除了主谓结 构的句子,动宾结构的句子外,还有一些表示意思转折的句子,就可以采用第三种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 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进行划分。四、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还有些句子,以上三种方法都 不可划分,那就只好采用凭借语感、根据句意的方法进行划分了。‎ ‎【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 ‎7.(6分)课内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节选)‎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邑人奇之 / 稍稍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乞之 ‎ B.邑人奇之稍稍 / 宾客其父或以 / 钱币乞之 C.邑人奇之 / 稍稍宾客 / 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D.邑人 / 奇之稍稍宾客 / 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第1处停顿,是主谓间停顿,第二处停顿,“或”是有的人,做主语,是主语前停顿,‎ 所以选A。‎ 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 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 形式划分 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但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怎么办?不急,‎ 那就再分析,采用第二种“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 除了主谓结 构的句子,动宾结构的句子外,还有一些表示意思转折的句子,就可以采用第三种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 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进行划分。四、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还有些句子,以上三种方法都 不可划分,那就只好采用凭借语感、根据句意的方法进行划分了。‎ ‎【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答案】B ‎【解析】B项正确,第1处断句,是主语“母”前停顿,第二处断句,是主语“庐舍”前停顿,第3处断句,‎ 是虚词“虽”前停顿,第4处断句,是虚词“亦”前停顿,所以选B。‎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口诀: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 ‎(二)范石湖①使北(13 分)‎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 :“口奏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①范石湖:即范成大(公元 1126-1193 年),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 ‎1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 虏 中 群 臣 咸 不 平 议 羁 留使人 而虏 主 不 可。‎ ‎【答案】15.(2 分)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 ‎【解析】第1处断句,是谓语“议”前停顿,第二处断句,是虚词“虽”前停顿,第4处断句,是表转折 虚词“而”前停顿。‎ 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口诀: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 ‎【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 三、古诗文阅读 ‎8.宋狄武襄青①征依智高②,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驻节而祷之,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的,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谏之,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众方耸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举军欢呼声振林野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青纱笼覆,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谢神取钱。”其后破昆仑关,败智高师,还取钱与幕府士大夫共视之,乃两字钱也。‎ ‎(选自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狄武襄青:狄青,北宋名将,谥号“武襄”②侬智高:人名 (2) 用/给文章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举军欢呼声振林野武襄亦大喜 ‎【答案】(2)举军欢呼/声振林野/武襄亦大喜.‎ ‎【解析】(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句子翻译为:因及全军欢呼,声音振动了山林、田野,狄青也非常高兴;故断句为:举军欢呼/声振林野/武襄亦大喜。‎ 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口诀: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 ‎【甲】‎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集》)‎ ‎【乙】‎ ‎ 刘酒,汴人,无名字,自呼曰“酒”,人称曰刘酒云。画人物,有清劲之致,酒后运笔,尤觉神来。人以为张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画,皆书一“酒”字款,其似行书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笔也。尝为上洛郡王作画,王善之,曰:“张平山后一人!”酒意嗔,急索画曰:“尚未款。”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为买棺殓之。‎ ‎(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节)‎ ‎【注释】张平山:名画家,擅画人物。 款: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 篆籀(zhòu):即篆书。 上洛:古地名,即今商县。‎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王 怒 甚 裂 其 幅 驱 之 出 酒 固 怡 然。‎ ‎【答案】(1)王 怒 /甚 裂 其 幅/ 驱 之 /出 酒 固 怡 然.‎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大王非常生气,撕裂了他的画,赶他出去,但酒喝得仍是怡然自得。‎ 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口诀: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译文】【乙】刘酒,是汴梁人,没有名字,自称“酒”,别人就称呼他“刘酒”.画人物,有清新刚劲之风,酒后画,更觉得有神韵.别人都认为他是张平山之后的第一人,刘酒很不屑.凡作画,落款都写一个“酒”字,似行书,也似篆书,是他的得意之笔.曾经为上洛郡王作画,郡王很欣赏他,称赞他是“张平山后一人”.借着酒意有点不高兴,急忙要回画说:“还没有写落款”.于是卷起画走到旁边的屋子,在画卷的上下左右写了百十个大大的“酒”字.大王非常生气,撕裂了他的画,赶他出去,但酒喝得仍是怡然自得.刘酒与我交往最久,没有妻子儿女,每次对我说:“死以累君.”一天正持杯痛饮,忽然死去,开口而笑,杯子还在手里.余感动于他以前说的话,为他买棺材装殓了他.‎ 一、 ‎【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 ‎(五)文言文阅读(10分)【来源:学#科#网】‎ 白水素女 ‎[东晋]陶渊明 ‎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①,未有妻,邻人共愍②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 ‎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 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③‎ 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 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 ‎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释】①出居:单独居住。②愍(mǐn):同情、可怜。 ③ 权:暂且、姑且。‎ ‎18.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3分)‎ ‎(端)以 为 异 物 取 以 归 贮 瓮 中 畜 之 十 数 日。‎ ‎【答案】18.(3分)(端)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子含义的能力。根据句意,运用动词判断法来划分,四个动词:以为、取、贮、畜,四层意思,三处停顿。断句为: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句意:(端)认为大螺是个很奇异的动物,就把它捡起来带回家,养了它十多天。‎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本题用实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浙江省绍兴市】‎ 三.阅读《资治通鉴》两则 ‎7.‎ ‎《资治通鉴》两则 江左夷吾 ‎ 周①奔琅琊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②,见睿微弱,谓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 新亭对泣 ‎ 诸名士相与登新亭③游宴,周一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因相视流涕。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④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众皆收泪谢之。‎ ‎【注释】①周:两晋时大臣、名士,下文的琅琊王睿指司马睿,东晋元帝。恒彝是谯国人,曾任骑都尉,两晋大臣。王导,元帝即位后任丞相。‎ ‎②避乱过江:西晋灭亡,王室渡江流亡江左(今南京一带)。‎ ‎③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 ‎④戮:通“勠”,并力,勉力。‎ ‎(4)给文中划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 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和 以 济 !‎ ‎(端)以 为 异 物 取 以 归 贮 瓮 中 畜 之 十 数 日。‎ ‎【答案】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和 以 济 !‎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指在说话或朗读时,在语句前后以及中间所作的间歇,其作用在于使句子结构层次分明,也为了充分表达感情,朗读停顿一般是以意思为单位的.句意为:我因为中州地区多变故,来到这儿求安,结果这里如此势单力薄,将靠什么来成就大业?故本句断句为:“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和 以 济 !”‎ 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本题用实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译文: ‎ ‎[ 江左夷吾]周投奔琅邪王司马睿,司马睿任用周为军咨祭酒.前骑都尉谯国人桓彝也避乱渡过长江,见司马睿势力微弱,对周说:“我因为中州地区多变故,来到这儿求安,结果这里如此势单力薄,将靠什么来成就大业?”不久又见到王导,与王导一起议论天下大事,退出去后,又对周说:“刚才如同见到了管仲,不再有忧虑了.”‎ ‎[新亭对泣] 名士们一起登上新亭游玩宴乐,周坐在中间感叹说:“风景没有大差别,只是举目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大家听了相对流泪.王导脸色立刻变了,说:“应当齐心协力报效朝廷,收复神州沦陷的土地,怎么能像只知悲痛而不思进取的楚囚那样相对流泪呢?”于是大家都擦泪向王导道歉.‎ 一、 ‎【2017年浙江省台州市】‎ ‎(二)‎ ‎【甲】子昂碎琴 ‎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①千缗②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③,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④溢都。‎ ‎(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①辇(niǎn):载运。②緡(mín):成串的铜钱。古代一千文为一緡。③京毂(gǔ):通往京城的大道。④声华:声名。‎ ‎【乙】敬之①识才 ‎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雅爱项斯②为诗,所至称之,繇③是擢④上第⑤.斯宇子迁江东人。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⑥,阅其文,大推挹⑦,遍语公卿间。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八十五》)‎ ‎[注释]①敬之:杨敬之,唐代文学家。②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③繇(yáo):人名。④擢(zhuó):提拔。⑤上第:前几名。⑥濮阳愿:人名。⑦挹(yì):提携。‎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斯 字 子 迁 江 东 人 ‎【答案】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和 以 济 !‎ ‎【解析】(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本句意思是:项斯,字子迁,是江东人.故可断句为:斯/字子迁/江东人。‎ 文言断句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本题用实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甲】子昂碎琴 ‎ ‎ ‎ 唐朝时陈子昂刚到京城时,人们都不认识他.一天,有个卖胡琴的老头喊价百万要卖手中的胡琴,一些豪门富商传看那胡琴,没人看得出这琴是不是真的价值百万.陈子昂突然说:“我出一千缗钱买了.”大家听了,惊异得不得了,陈子昂说:“我擅长弹奏胡琴,这是把好琴.”众人要求子昂弹奏一曲,陈子昂说:“如各位不嫌弃,明天请到宜阳里来.”第二天众人果然依约前往,陈子昂准备了酒菜,将胡琴放在桌上,用过酒菜后,陈子昂捧着琴说:“我是四川陈子昂,写过上百篇的文章,到京城来也已有一段时日了,但是始终得不到任何赏识.至于胡琴嘛,是低贱的乐工所弹奏的,哪值得花时间心力去钻研.”于是举起胡琴摔在地下,将自己所写的文章分赠在场的宾客.一天之内,陈子昂的名声就轰动整个长安城.‎ ‎ 【乙】敬之识才 ‎ 杨敬之曾经写了一篇《华山赋》给韩愈看,韩愈看后极力的称赞,那些文人士大夫一时之间争相传看,其中李德裕格外的欣赏这篇文章.杨敬之很喜欢文人士大夫中有才华的人,一旦得到他们的文章,就会仔细地阅读把玩、欣赏,人们认为这是他的癖好.他十分喜欢项斯的诗,每到一处都会对他极力的称赞,也是因此被提拔为前几名.项斯字子迁是江东人.杨敬之祖籍灞上,遇见天津人濮阳愿,读了他的文章,极力的推荐与提携,在公卿士大夫之间称赞他.后来恰逢濮阳愿去世,杨敬之为他入殓安葬.‎ 一、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 三、古诗文阅读 ‎7.‎ 与致虚妹丈书 高尔俨 ‎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洒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缭乱,已不复记忆。‎ ‎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缭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殆荡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已③.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 ‎【注释】①被:遮盖。②殆荡:这里指书法舒放旷达 ③已:句末语气词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光 洒 落 酒 杯 中 波 动 影 摇 ‎【答案】(2)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光 洒 落 酒 杯 中/ 波 动 影 摇 ‎【解析】(3)此题可用名词判断法,名词有:松竹、翠影、月光、波。本句意思是:松影、竹影交错叠加,翠色拂面.月光直落酒杯中,杯中月影摇曳生姿。所以断句为: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光 洒 落 酒 杯 中/ 波 动 影 摇。‎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文言断句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本题用实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一、 ‎【2017年浙江省舟山市】‎ 三、古诗文阅读(20 分)‎ ‎(二)范石湖①使北(15分)‎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 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 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 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 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 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 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 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注释】①范石湖:即范成大(公元 1126-1193 年),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 ‎1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 虏 中 群 臣 咸 不 平 议 羁 留 使 人 而 虏 主 不 可。‎ ‎【答案】15.(2 分)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 ‎【解析】此题可用动词断句法和虚词断句法,动词有:不平、议;虚词“而”,表转折。本句断句为: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光 洒 落 酒 杯 中/ 波 动 影 摇。‎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断句为: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译文: 你先回家,等(我)回来,(我)给你杀猪(吃)。 夔一足也 ,断句为:夔一/足也---译文:有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文言断句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本题用实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