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2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23

‎2016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东岸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 B.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 ‎ C.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 ‎ D.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 ‎2.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铁丝编成铁网 B.冰块制成冰雕 C.石油制成布料 D.木板制成桌椅 ‎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 稀释浓硫酸 B. ‎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C. ‎ ‎ 点燃酒精灯 D. ‎ 放入块状固体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O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 B.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C.只有固体才能作溶质 ‎ D.N2化学性质稳定,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 ‎ ‎6.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1 B.+‎2 ‎C.+3 D.+4‎ ‎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碳酸氢钠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 ‎ B.食盐用作调味品 ‎ C.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用作制酱油 ‎ D.乙醇用作燃料 ‎ ‎8.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 C.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食盐水 ‎ D.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 ‎ ‎9.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 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 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 ‎10.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  ‎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 ‎ ‎11.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白纸变黑甚至穿孔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 在灼热的CuO中通入C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CO具有还原性 C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MnO2固体 有大量气泡产生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和MnO2‎ D 在硫酸铜溶液中分别插入铁片和银片 银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铁片没有明显变化 金属活动性顺序:‎ Ag>Cu>Fe A.A B.B C.C D.D ‎12.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35℃‎时‎1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  ‎ 三、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13分) ‎ ‎13.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 化学符号 ‎2H ‎(2)  ‎ ‎3Fe2+‎ 符号的意义 ‎(1)  ‎ 由7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3)  ‎ ‎14.生活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 ‎(1)儿童缺钙时会得佝偻病,这里的“钙”是指钙  (填“元素”或“离子”). ‎ ‎(2)食用蔬菜,能为人体补充  (天“油脂”或“维生素”). ‎ ‎(3)用稀氨水涂抹在被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可减轻痛痒,这是  反应(填反应类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 ‎(4)炒菜时,若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灭火,该灭火原理是隔绝  . ‎ ‎15.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 ‎(1)水发生部分结冰变化后形成的冰和水混合体系属于  (A:纯净物,B:混合物). ‎ ‎(2)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方法是  . ‎ ‎(3)若要测定某工业水样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   ‎ A.无色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紫色石蕊试液 ‎ ‎(4)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泥沙 B.无水硫酸铜 C.蔗糖 D.花生油 ‎ ‎(5)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主要原因是河水中  、P两种元素含量过高,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华现象. ‎ ‎(6)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  . ‎ ‎  ‎ 四、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共20分) ‎ ‎16.类推法就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推出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触类旁通”的特点,应用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具有广泛意义.请你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 ‎(1)+6、+4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2SO4和Na2SO3;依此类推,+5、+3是氮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NO3和  (填化学式). ‎ ‎(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K与Na相邻,K与Na的化学性质也相似.已知金属Na投入盐的水溶液中,先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则金属K投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COX+2CO2,X的化学式  . ‎ ‎(2)“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密切相关”.例如: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一氧化碳的性质决定了一氧化碳在钢铁冶炼中的作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炉炼铁的原理  . ‎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 ‎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生成物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 ‎ ‎18.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的新型消毒、净水剂K2FeO4的流程如图所示: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固体B的成分是  (用符号表示); ‎ ‎(2)操作I的名称是  ; ‎ ‎(3)反应①、②、③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填字母代号)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4)请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②  ;反应③  . ‎ ‎  ‎ 五、实验与探究题(本题有2小题,共19分) ‎ ‎19.根据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 ‎(1)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  (填编号);收集氧气选用图中的C装置,与D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收集到的氧气  . ‎ ‎(2)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B装置. ‎ ‎①若该反应用MnO2作催化剂,则MnO2应该装在B装置的  (填仪器名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②下表是分解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时选用不同催化剂所得到的实验数据: ‎ 催化剂(质量均为‎0.3g)‎ 新鲜猪肝 CuCl2‎ MnO2‎ CuO 收集‎1L氧气所需的时间(s)‎ ‎42‎ ‎650‎ ‎18‎ ‎300‎ 从上述数据可得出一个结论:  . ‎ ‎ ‎ ‎20.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  ,②是CaCl2. ‎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  ‎ ‎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  ;猜想三:NaOH ‎ ‎(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 ‎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 ‎“猜想一”不成立 ‎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 ‎ ‎ ‎(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  溶液 ‎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  ‎ ‎“猜想二”成立 ‎  ‎ ‎“猜想三”成立 ‎ ‎ ‎  ‎ 六、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10分) ‎ ‎21.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 ‎(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2)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 ‎(3)‎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  g氧元素. ‎ ‎22.“黄铜”是铜、锌合金,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质量均为‎56g) ‎ ‎ ‎ 甲 乙 丙 烧杯+稀盐酸质量 ‎139g ‎129g ‎129g 加入黄铜样品质量 ‎20g ‎24g ‎20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质质量 ‎158.8g ‎152.8g ‎148.8g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同学取用的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他制取的氢气的质量 ‎ 是  .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  . ‎ ‎(2)计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 ‎  ‎ ‎ ‎ ‎2016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东岸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 B.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 ‎ C.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 ‎ D.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风能属于绿色能源;化石燃料的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大量使用天然气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据此解答. ‎ ‎【解答】解: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故A正确; ‎ B、化石燃料的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 ‎ C、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错误; ‎ D、大量使用天然气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低碳理念,故D错误. ‎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 ‎2.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铁丝编成铁网 B.冰块制成冰雕 C.石油制成布料 D.木板制成桌椅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 ‎【解答】解:A、铁丝编成铁网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 B、冰块制成冰雕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 C、石油制成布料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 D、木板制成桌椅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 故选C. ‎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 ‎  ‎ ‎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所以核外有11个电子,其中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说法错误; ‎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说法错误; ‎ C、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说法正确. ‎ 故选D.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 稀释浓硫酸 B. ‎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C. ‎ ‎ 点燃酒精灯 D. ‎ 放入块状固体 ‎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分析】A、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 ‎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 D、根据固体药品的方法考虑. ‎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D、放锌粒时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锌粒放到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故选:B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O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 B.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C.只有固体才能作溶质 ‎ D.N2化学性质稳定,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 ‎ ‎【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 ‎【分析】A、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分析即可. ‎ B、根据材料的分类判断. ‎ C、可做溶质的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 D、根据氮气的稳定性判断分析. ‎ ‎【解答】解:A、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来冶炼金属.故说法错误; ‎ B、根据材料的分类可知塑料属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故说法错误; ‎ C、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作溶质.故说法错误; ‎ 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来进行食品的保险.故说法正确 ‎ 故选D. ‎ ‎【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常见物质性质的掌握与了解. ‎ ‎  ‎ ‎6.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1 B.+‎2 ‎C.+3 D.+4‎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1)×3+x+(﹣2)×3=0,则x=+3; ‎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 ‎  ‎ ‎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碳酸氢钠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 ‎ B.食盐用作调味品 ‎ C.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用作制酱油 ‎ D.乙醇用作燃料 ‎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其用途,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食盐有咸味;亚硝酸钠有毒;乙醇可以燃烧. ‎ ‎【解答】解:A、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可以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 ‎ B、食盐有咸味,可作调味品,不符合题意; ‎ C、亚硝酸钠有毒,所以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不能用作制酱油,符合题意; ‎ D、乙醇可以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 故选C. ‎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物质的性质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指导思想. ‎ ‎  ‎ ‎8.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 C.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食盐水 ‎ D.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 ‎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碱、盐的鉴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 ‎【分析】A、很多反应都可以用催化剂,并不是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 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 C、根据盐酸和食盐水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 ‎ D、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总显负价. ‎ ‎【解答】解:A、很多反应都可以用催化剂,并不是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如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不是分解反应,反应需要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说法正确. ‎ C、盐酸和食盐水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不能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食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 D、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总显负价,如H2O中氢元素显+1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 故选B.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催化剂、分子的基本性质、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方法、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 ‎  ‎ ‎9.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 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 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 ‎【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常用盐的用途;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 ‎【分析】A、根据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分析; ‎ B、根据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分析; ‎ C、根据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分析; ‎ D、根据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分析. ‎ ‎【解答】解:A、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正确; ‎ B、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因此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正确; ‎ C、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错误; ‎ D、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在面粉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可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正确. ‎ 故选C. ‎ ‎【点评】解答此题应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方面切入. ‎ ‎  ‎ ‎10.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 ‎【分析】A、根据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水稀释时溶液不可能显中性或碱性进行解答; ‎ B、根据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进行解答; ‎ C、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进行判断; ‎ D、盐酸能与碱反应,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据此解答. ‎ ‎【解答】解: ‎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水稀释时溶液不可能显中性或碱性,溶液的pH值不可能等于或大于7,故A错误; ‎ B、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所以图象起点不应在坐标轴的原点,而是在y轴上,故B错误; ‎ C、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不断吸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故C错误; ‎ D、在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等盐酸消耗尽,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开始没有沉淀,过一段时间再出现沉淀,故D正确. ‎ 故选:D. ‎ ‎【点评】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沉淀、气体)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 ‎ ‎  ‎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 ‎ ‎11.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白纸变黑甚至穿孔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 在灼热的CuO中通入C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CO具有还原性 C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MnO2固体 有大量气泡产生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和MnO2‎ D 在硫酸铜溶液中分别插入铁片和银片 银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铁片没有明显变化 金属活动性顺序:‎ Ag>Cu>Fe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 ‎【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解答; ‎ 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 C、根据二氧化锰只是改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进行解答; ‎ D、根据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而银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进行解答. ‎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变黑甚至穿孔,故A正确; ‎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在灼热的CuO中通入CO,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故B正确; ‎ C、二氧化锰只是改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是反应的催化剂而不是反应物,故C错误; ‎ D、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而银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在硫酸铜溶液中分别插入铁片和银片,银片没有明显变化,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故D错误. ‎ 故选:AB. ‎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或物质的存在情况,要求学生能利用实验中的现象及反应发生的条件对盐酸以及盐酸盐的存在与否做出正确的判断. ‎ ‎  ‎ ‎12.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35℃‎时‎1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 B、‎3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1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故B正确; ‎ 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C正确; ‎ D、‎1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D错误. ‎ 故选:BC. ‎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三、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13分) ‎ ‎13.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 化学符号 ‎2H ‎(2) C70 ‎ ‎3Fe2+‎ 符号的意义 ‎(1) 2个氢原子 ‎ 由7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3) 3个亚铁离子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 ‎(2)1个单质分子是由70个碳原子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原子. ‎ ‎(2)1个单质分子是由70个碳原子构成,其分子符号为:C70. ‎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Fe2+可表示为:3个亚铁离子. ‎ 故答案为: ‎ 化学符号 ‎2H ‎(2)C70‎ ‎3Fe2+‎ 符号的意义 ‎(1)2个氢原子 由7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3)3个亚铁离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 ‎14.生活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 ‎(1)儿童缺钙时会得佝偻病,这里的“钙”是指钙 元素 (填“元素”或“离子”). ‎ ‎(2)食用蔬菜,能为人体补充 维生素 (天“油脂”或“维生素”). ‎ ‎(3)用稀氨水涂抹在被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可减轻痛痒,这是 中和 反应(填反应类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 ‎(4)炒菜时,若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灭火,该灭火原理是隔绝 氧气 . ‎ ‎【考点】元素的概念;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 ‎【分析】(1)根据物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解答本题; ‎ ‎(2)根据人体需要的四大有机营养物质回答; ‎ ‎(3)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回答; ‎ ‎(4)根据灭火的措施回答. ‎ ‎【解答】解:(1)钙元素是对所有钙原子的总称,是组成物质的成分,因此这里的“钙”是指钙元素; ‎ ‎(2)新鲜的水果蔬菜能够提供丰富的维生素,故食用蔬菜,能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 ‎(3)稀氨水显碱性,蚁酸显酸性,故利用的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 ‎(4)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能够使油与氧气隔绝而熄灭,故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 故答案为:(1)元素; (2)维生素; (3)中和; (4)氧气. ‎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都与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生活处处有化学的思想;因此要学好化学,用好化学. ‎ ‎  ‎ ‎15.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 ‎(1)水发生部分结冰变化后形成的冰和水混合体系属于 纯净物 (A:纯净物,B:混合物). ‎ ‎(2)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方法是 煮沸 . ‎ ‎(3)若要测定某工业水样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 B  ‎ A.无色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紫色石蕊试液 ‎ ‎(4)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C  ‎ A.泥沙 B.无水硫酸铜 C.蔗糖 D.花生油 ‎ ‎(5)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主要原因是河水中 N 、P两种元素含量过高,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华现象. ‎ ‎(6)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 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 ‎ ‎【考点】硬水与软水;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 ‎【分析】(1)根据冰和水混合体系的组成分析; ‎ ‎(2)煮沸能使硬水软化; ‎ ‎(3)要测定水样的酸碱度,常使用pH试纸或pH计; ‎ ‎(4)根据溶液的定义分析判断; ‎ ‎(5)根据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分析; ‎ ‎(6)根据节约用水常见的措施分析. ‎ ‎【解答】解:(1)冰和水混合体系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 ‎(2)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方法是煮沸; ‎ ‎(3)要测定某工业水样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使用pH试纸或pH计,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酸碱性,不能测定酸碱性的强弱,故选B; ‎ ‎(4)蔗糖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无水硫酸铜加入水中形成是蓝色溶液,泥沙和花生油加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C.; ‎ ‎(5)河水中N、P两种元素含量过高,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华现象,使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 ‎ ‎(6)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较多,例如: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 故答为:(1)纯净物(2)煮沸;(3)B;(4)C;(5)N;(6)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根据所学内容细心分析即可,有利于学生通过题目对水的有关知识归纳总结. ‎ ‎  ‎ 四、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共20分) ‎ ‎16.类推法就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推出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触类旁通”的特点,应用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具有广泛意义.请你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 ‎(1)+6、+4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2SO4和Na2SO3;依此类推,+5、+3是氮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NO3和 NaNO2 (填化学式). ‎ ‎(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K与Na相邻,K与Na的化学性质也相似.已知金属Na投入盐的水溶液中,先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则金属K投入CuSO4‎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2H2O=2KOH+H2↑、2KOH+CuSO4=Cu(OH)2↓+K2SO4【或2K+2H2O+CuSO4=Cu(OH)2↓+K2SO4+H2↑】 .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分析】(1)类推化学式时要符合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 ‎(2)金属钾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钾会先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钾再和硫酸铜反应,这样分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解答】解:(1)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3价,钠元素为+1价,形成的相应的钠盐为NaNO2.故填:NaNO2; ‎ ‎(2)金属K投入CuSO4溶液中,K首先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钾,氢氧化钾再和硫酸铜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2H2O=2KOH+H2↑;2KOH+CuSO4=Cu(OH)2↓+K2SO4.两个反应可以合成2K+2H2O+CuSO4=Cu(OH)2↓+K2SO4+H2↑. ‎ 故填:2K+2H2O=2KOH+H2↑、2KOH+CuSO4=Cu(OH)2↓+K2SO4【或2K+2H2O+CuSO4=Cu(OH)2↓+K2SO4+H2↑】. ‎ ‎【点评】本题考查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但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在遵循化学规律的条件下进行. ‎ ‎  ‎ ‎1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COX+2CO2,X的化学式 N2 . ‎ ‎(2)“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密切相关”.例如: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导电 性;一氧化碳的性质决定了一氧化碳在钢铁冶炼中的作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炉炼铁的原理 3CO+Fe2O32Fe+3CO2 . ‎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 ‎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置换 反应,生成物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铁的冶炼;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化学方程式求出R的化学式; ‎ ‎(2)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 ‎(3)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分析回答; ‎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 ‎ ‎【解答】解:(1)从题给的化学方程式2CO+2NO 2CO2+X,可以知道:反应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为: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而反应后出现的原子种类和个数为: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可以知道,X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其化学式为:N2.; ‎ ‎(2)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 ‎(3)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图示中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了一个易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氢分子,所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故答案为:(1)N2; ‎ ‎(2)导电;3CO+Fe2O32Fe+3CO2; ‎ ‎(3)天然气;置换;1:1; ‎ ‎【点评】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 ‎  ‎ ‎18.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的新型消毒、净水剂K2FeO4的流程如图所示: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固体B的成分是 Cu、Fe (用符号表示); ‎ ‎(2)操作I的名称是 过滤 ; ‎ ‎(3)反应①、②、③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B (填字母代号)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4)请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② Fe+CuSO4═FeSO4+Cu ;反应③ 2Fe(OH)2+H2O2=2Fe(OH)3 .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分析】(1)根据反应①过量铁粉与硫酸铜的反应分析固体B的成分; ‎ ‎(2)根据过滤的原理及仪器的用途分析回答; ‎ ‎(3)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 ‎ ‎(4)根据发生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解答】解:(1)由反应的流程可知,过量的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由于铁是过量的,在过滤后得到的固体B是Cu,Fe的混合物; ‎ ‎(2)由上述反应①得到是固液的混合物,要将固液分开,应进行的操作是过滤; ‎ ‎(3)由反应的流程可知: ‎ 反应①是铁与硫酸铜反应,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 ‎ 反应②是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钾反应,方程式是:FeSO4+2KOH=Fe(OH)2↓+K2SO4,属于复分解反应; ‎ 反应③是氢氧化亚铁被过氧化氢氧化为氢氧化铁,方程式是:2Fe(OH)2+H2O2=2Fe(OH)3,属于化合反应. ‎ 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①、②、③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 ‎(4)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②是:Fe+CuSO4═FeSO4+Cu;反应③是:2Fe(OH)2+H2O2=2Fe(OH)3. ‎ 故答为:(1)Cu、Fe; (2)过滤;(3)B;(4)Fe+CuSO4═FeSO4+Cu;2Fe(OH)2+H2O2=2Fe(OH)3. ‎ ‎【点评】本题给出了制取物质的反应流程图,对于这类题目,需要搞清楚每一步反应物、生成物,清楚工艺流程原理.再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解答有关的问题. ‎ ‎  ‎ 五、实验与探究题(本题有2小题,共19分) ‎ ‎19.根据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 ‎(1)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 A (填编号);收集氧气选用图中的C装置,与D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收集到的氧气 比较纯净 . ‎ ‎(2)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B装置. ‎ ‎①若该反应用MnO2作催化剂,则MnO2应该装在B装置的 锥形瓶 (填仪器名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 ‎②下表是分解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时选用不同催化剂所得到的实验数据: ‎ 催化剂(质量均为‎0.3g)‎ 新鲜猪肝 CuCl2‎ MnO2‎ CuO 收集‎1L氧气所需的时间(s)‎ ‎42‎ ‎650‎ ‎18‎ ‎300‎ 从上述数据可得出一个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不同催化剂对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能力强弱为:MnO2>新鲜猪肝>CuO>CuCl2 . ‎ ‎ ‎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分析】(1)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根据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分析所用的发生装置和排水法的优点; ‎ ‎(2)①根据仪器的用途进行选择,依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 ‎ 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看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催化剂对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能力不同. ‎ ‎【解答】解: ‎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A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比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具有两大优点:不用验满气体较纯净; ‎ 故答案为: ‎ ‎2KClO32KCl+3O2↑; A; 比较纯净(或杂质少); ‎ ‎(2)①分液漏斗是用来加入液体,所以二氧化锰应放在锥形瓶中,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 故答案为:锥形瓶; 2H2O22H2O+O2↑; ‎ ‎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分解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的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催化剂对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能力不同; ‎ 故答案为: ‎ 其他条件不变,不同催化剂对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能力强弱为:MnO2>新鲜猪肝>CuO>CuCl2(或者:其他条件不变,不同催化剂对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能力不同).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方程式的书写、装置的选取、实验数据的分析等知识,较好地考查了学生书写方程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20.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 氢氧化钙 ,②是CaCl2. ‎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酚酞 ‎ ‎ 溶液变红 ‎ ‎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 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猜想三:NaOH ‎ ‎(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 ‎“猜想一”不成立 ‎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不正确 ,理由是 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 . ‎ ‎(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 Na2CO3 溶液 ‎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 若A中没有沉淀,B中产生沉淀 ‎ ‎“猜想二”成立 ‎ 若AB中都没有沉淀 ‎ ‎“猜想三”成立 ‎ ‎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分析】探究一 (1)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和部分标签的内容进行猜想; ‎ ‎(2)根据氢氧化钙或氯化钙溶液的酸碱性分析设计实验,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探究二【提出猜想】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及反应物的量分析猜想; ‎ ‎(3)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分析实验的结论; ‎ ‎(4)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完成实验. ‎ ‎【解答】解:探究一 (1)有标签可知,溶液为钙的化合物溶液,能与碳酸钠的反应可能是氢氧化钙或氯化钙; ‎ ‎(2)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所以,设计实验如下; ‎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 溶液变红 ‎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探究二【提出猜想】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反应的量不同,所以,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的溶质可能是NaOH和Na2CO3或NaOH和Ca(OH)2 或NaOH; ‎ ‎(3)由于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所以,他们的实验结论不正确; ‎ ‎(4)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生沉淀,所以,设计实验如下: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 ‎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若A中没有沉淀,B中产生沉淀 ‎“猜想二”成立 若AB中都没有沉淀 ‎“猜想三”成立 故答为:探究一 (1)氢氧化钙;(2)见上表;(3)不正确,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4)见上表. ‎ ‎【点评】本考点探究了物质的组成成分,解答本题关键是在分析过滤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仅要看生成物中溶质,还要看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检验钙离子可以用碳酸根离子来考虑,检验碳酸根离子,可以用钙离子检验.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 ‎  ‎ 六、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10分) ‎ ‎21.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 ‎(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14 ; ‎ ‎(2)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7:14:6 ; ‎ ‎(3)‎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 ‎4.8 ‎g氧元素. ‎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 ‎【分析】根据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相对分子的质量的计算,根据物质的质量乘以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得元素的质量, ‎ 以及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 ‎【解答】解:(1)黄曲霉毒素B2(C17H14O6)的相对分子质量=12×17+1×14+16×6=314; ‎ ‎(2)一个黄曲霉素B2(化学式C17H14O6)分子是由1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黄曲霉毒素B2(C17H14O6)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17:14:6; ‎ ‎(3)‎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5.7g××100%=‎4.8g ‎ 故答案为:(1)314;(2)17:14:6;(3)‎4.8g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22.“黄铜”是铜、锌合金,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质量均为‎56g) ‎ ‎ ‎ 甲 乙 丙 烧杯+稀盐酸质量 ‎139g ‎129g ‎129g 加入黄铜样品质量 ‎20g ‎24g ‎20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质质量 ‎158.8g ‎152.8g ‎148.8g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丙 同学取用的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他制取的氢气的质量 ‎ 是 ‎0.2g .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 32.5% . ‎ ‎(2)计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分析】(1)根据甲、乙、丙三次放出氢气的质量都是‎0.2g进行解答; ‎ ‎(2)根据氢气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参见反应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求出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 ‎ ‎【解答】解:(1)甲、乙、丙三次放出氢气的质量都是‎0.2g,甲中稀盐酸的质量多,乙中黄铜样品质量多,所以丙同学取用的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他制取的氢气的质量是‎129g+‎20g﹣‎148.8g=‎0.2g; ‎ 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 Zn+2HCl═ZnCl2+H2↑ ‎ ‎65 73 2 ‎ x y ‎0.2g ‎ ‎== ‎ 解得:x=‎6.5g y=‎7.3g ‎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100%=32.5% ‎ ‎(2)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 ‎ 答: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10%. ‎ 故答案为:(1)丙;‎0.2g;32.5%; ‎ ‎(2)10%. ‎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金属中金属含量的测定,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与酸的反应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