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古诗鉴赏汇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中考古诗鉴赏汇总

‎ 16年浙江中考古诗鉴赏真题训练 ‎【2016·浙江省杭州卷】‎ ‎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①南斗斜。‎ 今夜偏知②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早 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③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②偏知:才知。③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1)《月夜》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早行》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2分)‎ ‎(2)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分析。(3分)‎ ‎【2016·浙江省宁波卷】‎ ‎(四)定林①所居(5分)‎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 、 ▲ 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 ▲ 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3分)‎ ‎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2分)‎ ‎▲ ‎ ‎【2016·浙江省温州卷】‎ ‎(一)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4分)‎ ‎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 (选自《给孩子的古诗词》)‎ ‎12.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4分)‎ ‎ A.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答: ‎ ‎ B.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答: ‎ ‎【2016·浙江省湖州卷】‎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4分)‎ 虞美人 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13.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 ▲ 和 ▲ 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2分)‎ ‎1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2分)‎ 答: ‎ ‎【2016·浙江省舟山卷】‎ ‎(一)江上(5分)‎ ‎【明】孙蕡①‎ 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②阅岁华。‎ ‎【注释】①孙蕡(fén):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人。②沧州:滨水的地方。‎ ‎12.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如何理解?(2分)‎ 答: ‎ ‎13.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 ‎ ‎【2016·浙江省金华卷】‎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4-19题。‎ 胡翰传 ‎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兰奚谷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先达之门。同郡柳贯▲文章名天下,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或劝之仕,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 ‎ 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①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糜饷②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爱北山泉石,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义》,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删改)‎ 示顺生③‎ 胡翰 明招④山中人,高义无等伦。‎ 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 我学如赘疣⑤,未成先误身。‎ 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 ‎【注释】①籍:这里指征召。。下同。②糜饷:浪费粮食,耗费粮饷。③顺生:人名。④明招:武义明招山麓,晋元帝时阮孚曾在此筑屋修行。⑤赘疣:长在皮肤上的肉瘤,比喻多余无用之物。‎ ‎1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太 祖 即 罢 之 后 聘 修 史 书 书 成 而 归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或劝之仕(   ) ②既归(   ) ‎ ‎③时方籍金华民为兵(   ) ④鲜习兵(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 译文: ‎ ‎17.文中“ ”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有可能的一项是  (2分)‎ A.于 B.以 C.而 D.乃 ‎18.诗中“恨”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2分)‎ 答: ‎ ‎19.胡翰“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结合诗文分析其中的原因。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 ‎【2016·浙江省丽水卷】‎ ‎(一)(4分)‎ 画堂春·寄子由①‎ ‎【宋】苏轼 ‎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②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注释】①这首词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②“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 ‎13.《画堂春》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都有“归去”一词,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 答: ‎ ‎【2016·浙江省衢州卷】‎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3.李白的这首诗与他的《渡荆门送别》都借水抒写离情,你认为哪一首用得更好?请具体分析。(3分)‎ ‎ 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 ‎20. (1)春天;秋天。(2)《月夜》通过描写虫声初起,穿过窗纱传进屋内的情境,衬托出春夜的恬静;《早行》写诗人睡意朦胧中经过静寂的小桥,稻田深处传来草虫的鸣叫声。静中有动,寂中有声,衬托出淸晨的寂静。‎ ‎ (四)(5分)19. 蜿蜒曲折(弯曲)高轻柔之风(飞蝶鸣鸠)。(3分,每空1分)20•【示例】《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 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2分,各1分)‎ ‎(一)(4分)12.【A】(4分)“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诗人[事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人的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B】(4分)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两具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 ‎【2016·浙江省绍兴卷】‎ ‎(一)(4分)I3.柔美的杨柳 红艳的海棠 评分标准:共2分,各1分。14.示例1:“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的连绵不绝与杨柳的杂品娜柔美。春雨易伤旅人,而杨柳则更能引发别离之愁。(春雨连绵,杨梆柔展,此情此景让远离乡关的词人触景伤情、悄不自禁。)示例2:“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词人心头的乡愁,小楼都装不下了,以至于几次三番飞将出去寻找归乡之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乡愁之浓重、思归之执着与痴迷。示例3:“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写词人远离家乡,乡愁情切。连天帝都起怜悯之心。可见相思之苦;而借“花”消愁,结果自然也只能是“愁更愁”。示例4:“ 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写海棠红艳,春意浓重,以乐景衬哀情,突出离乡之人的孤独和思乡之苦。示例5:“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是寒森森的晚风,此句以环境的清冷,映衬思乡之忧伤。许分标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16·浙江省嘉兴卷】‎ ‎(一)12.因为初秋时节,部分青色的枫叶逐渐变红,就像是树叶上开出红红的花儿。或作者这样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秋时节,江枫—片青色树叶中点缀着红叶的美景。13.答案示例 例:诗人既有淡淡的思乡愁绪,又有看到景色后的开朗宽松心境。诗人原本有思乡愁绪,尾联“秋怀”一词,即心底的忧愁,流露出作者在离家千里,身在旅途中的这种情感,但江行所见之景清新幽美,心境也逐渐变得开朗旷达起來。尾联写心底的忧愁巳被风吹尽,在那滨水之处(沧洲 ) 每年也可以欣到江上的大好风光,即为明证。‎ 三、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4-19题。答案:14.太 祖 即 罢 之/后 修 史 书/书 成 而 归15.①有人,有的;②已经;③正;④少。16.七岁的时候,(胡翰)在路上拾到了金子,坐在路边等丢金子的人,把金子还给他。17.B。18.表达了作者对顺生未能见到山中人的遗憾之情,期望顺生做山中人那样品德高尚的人,也流露出自己对山中人的仰慕之情。19.自认为学问不深,品行不高,恰逢天下大乱;热爱山水;向往隐居生活;好读书。善作文。‎ 附资料:【译文】 ‎ ‎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时聪明超常。七岁时,在路上拾金,坐待失主来取。长大后从兰奚谷吴师道、甫江吴莱学古文,又向同乡许谦登门求教。当时,同郡黄晋、柳贯以文章远近闻名,而看了胡翰的文章后,满口赞誉。漫游至元朝都城,公卿交口称赞。他与武威余阙、宣城贡师泰为至交。有人劝他去做官,他不去,回到家乡。元末天下大乱,他避乱于南华山,著书立说,自有乐趣。其文章与宋濂不相上下。‎ ‎ 太祖攻下金华,召见他,命与许元等在中书省任职。后来侍臣中又有人向太祖推荐胡翰,太祖召他至金陵。当时朝廷正在金华征民为兵,翰从容谏劝道:“金华人多是读书人,很少练习武艺,征他们为兵,是徒费军饷!”太祖立即下令停征,后聘他参与修纂《元史》,书成后,受赏而归。他喜爱北山的泉石,筑屋于山下,留恋于此十数年而终,年七十五岁。学术著作有《春秋集议》,其文有《胡仲子集》,其诗有《长山先生集》。‎ ‎【选诗赏析】《示顺生》:在招远山中隐居这一人,品德高尚无人能比。遗憾的是你没能见到他,这一离开不知多久才有见到的机会。我学的东西多余无用,未能成功立业却先耽误了自己的人生。耽误了自己使自己没有高尚的品质,耽误影响了社会,就不仁义了。‎ ‎13.“归去奈何愁”中的“归去”表达了苏轼与弟弟团聚的渴望,对常年在外漂泊的苏轼来说,兄弟俩曾经的相聚时一段美好的回忆,是一种真实的期待;“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是苏轼幻想回到月宫(天上)去,对于政治上失意的苏轼来说,月亮是纯净、美好的象征,是他的精神家园。‎ ‎13. 示例l:《金陵酒肆留别》更好。诗句由饮酒留客到嘱客问水,场景豁然拓宽,让人由眼前喧闹热烈的饯别场面,联想到友人此去孤身一人,水路迢迢的未来之景。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水以生命,看似将离情与流水比较短长,实则道出江水不尽离情不断的挂念,也使得离别之情可视可量,意象变得生动而富有新意。而《渡荆门送别》借水抒情的句子虽然也用了拟人手法,但不如此诗新颖。‎ 示例2:《渡荆门送别》 更好。借景抒情重在情景交融,意境和谐,诗句从出荆门到至楚国,一路景色变化,但相随相伴的一直是江水,因而结句水到“诗”成,借水表达对故乡的不舍之情,顺理成章,显得自然貼切。且明明是自己思念家乡却主客互換,故意说成是家乡之水深情款款,不舍游子,显得意味悠长。《金陵酒肆留别》借水寄情則显得有点突兀,与前几句所描写的景象不协调。‎ ‎【2016·浙江省台州卷】‎ ‎【2016·浙江省义乌卷】‎ ‎【2016·浙江省余姚卷】‎ 中考古诗、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上节回顾及其作业检查:‎ ‎——经典例题:‎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 ‎ ‎ ‎ ‎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 ‎ ‎ ‎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3分)‎ ‎ 登岳阳楼 ‎ 杜甫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 答: ‎ ‎2.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 答: ‎ ‎——拓展迁移:‎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9.⑴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 之情。(2分)‎ ‎ ⑵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 ▲ ‎ ‎ ▲ ‎ 二.古诗词赏析。(3分)‎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迎 燕 ‎ ‎(宋)葛天民 ‎ 咫尺①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 ‎1.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 ‎2.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②渚:水中的小洲。③百年:犹言一生。‎ ‎1.阅读中间两联,完成以下两题。‎ ‎(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多角度写出了诗人的悲苦,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联抒发的情感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请分别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7题。(6分)‎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 ”一句意思相近。(1分)‎ ‎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3分)‎ ‎ ‎ ‎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19.(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分)‎ 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解析: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9.⑴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⑵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⑴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第⑵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9.【答案】B。‎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解答这题,要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如B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故该项的陈述错误。‎ 一、1.【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识记能力的考查。可根据下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提示,马上就可想到上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来,但要注意默写时不能有错字。‎ ‎【答案】旧时王谢堂前燕。‎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中关键词语鉴赏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既要结合全使内容,又要联系诗词主旨来思考,可从“旧帘”在诗中与某些内容的照应关系、构成的修辞特点以及诗人情感等方面来组织语言,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答案】①“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 ②“旧帘”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③“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词性相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④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答到三点即可)‎ ‎3.【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意境的能力。解答这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句子中“翅湿”“泥香”等重点词,把燕子衔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切忌只作句子翻译。‎ ‎【答案】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 二、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中意境的描绘和对诗中内容的理解。第(1)题是根据诗句再现画面,解答这题,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围绕“落木无边,长江咆哮”之意,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句描绘出来。第⑵题指定的是第三联,可紧抓诗句中“悲”“客”“病”“独”等关键字来分析。‎ ‎【答案】(1)示例: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2)客居他乡;离家万里;多病缠身;孤独登高;漂泊无依。‎ ‎2.【解析】本题是对抒情方式理解能力的考查。本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的情感相同,但方式有别,该诗借“繁霜鬓”“停浊酒杯”的描写,间接表现了自己的伤时抒怀的愤懑之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情溢外表,赤裸裸地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都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前者间接抒情,委婉含蓄;后者则直抒胸臆。‎ ‎7.(1)只似当时初望时(2)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这大大突出了那苦恋的执着。“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3)B.‎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理解和赏析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1)“只似当时初望时”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的神态,这与“不回头”意思相近。(2)重点是指出“望”的三层不同意思。(3)“行人”是指“望夫”中的“夫”,即丈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