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2014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带月荷锄归。 (《归田园居》)‎ ‎3.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黄鹤楼》)‎ ‎4. 草色烟光残照里,____________。 (《蝶恋花》)‎ ‎5. __________,饥渴而顿踣。 (《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乱花”的意思是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 B.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C. 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荫景色结束。‎ D.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陈涉世家(节选)‎ ‎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既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8. 选文作者是 ,他是我国 (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广故数言欲亡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不属于徒属“敬受命”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 吴广“苦肉计”获得成功,激起了众士卒。‎ B. 陈涉的鼓动分析,激发了众士卒求生欲望。‎ C. 吴广一向爱护士卒,有一定群众基础。‎ D. 吴广表达出自己要当王侯将相的雄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唐临为官 ‎ 唐临为万泉①丞②。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③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④若有 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注释】①万泉:古县名。②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③稼穑:耕种与收获。④明公:对县令的尊称。‎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会暮春时雨( ) (2)吾自当其罪( )‎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3分)‎ A.“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 B.“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 C.“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 D.“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 ‎13.县令“不许”的原因是“ ”。(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 ‎14.选文有关唐临的语言描写共两处,前者表现了唐临 的想法,后者表现了唐临 ‎ 的品格,“临由是知名”中的“是”指的是 这件事。(3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感叹号”之后还要有“问号”‎ ‎①有人说过:“永远留有问号,才会有好奇心,才会有进取的动力。”我们带着问号上路,就会在黑暗中不断寻找,最终找到光明。 ,当我们享受光明带来的愉悦时,黑暗也可能去而复返。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发问, 是获得成功赢得“感叹号”之后,还要有“问号”。‎ ‎②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这样,在创造了令人得意的感叹号之后,我们常常会渐渐丧失一些发问的意识。无论中外企业,那些有志于进取者则不然。中国电子信息领头企业康佳集团的董事长曾说:“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总会暗暗地问一下自己,康佳是不是还有什么问题?”同样,在大洋彼岸的微软公司,那位商界大亨也总是问:“微软离破产还有多少时间?”事实是,康佳集团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微软离破产也遥遥无期。但正是因为这些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良好时不断自问自省,才弥补了运作体制中细微的漏洞,使企业始终运行于良好的运作轨道上。‎ ‎③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这样,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是如此。‎ ‎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专制君主被推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感叹号。之后,正是有了霍布斯、洛克这样的启蒙思想家对革命不断地总结反省,提出新的问号,英国革命才能完成从激进到温和的转变,英国才能成为那个时代最强盛的国家。相反,大汉盛唐时的中国,乃至宋朝,都曾经领跑于世界。但是到了清王朝,我们沉溺在“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的感叹号里,不去发问中国与外部世界已经出现的差距,一度成为了西方列强刀俎上的鱼肉。可见,盛世之时不能发问自省,这个民族往往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⑤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画出了一连串的感叹号。不过,面对渐渐增多的天空灰霾,面对时常堵塞的城市交通,面对……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问一句:“该如何消弭这些问题?”有了这样的问号,今天举步维艰的社会转型将会被撬动,今天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才会被化解。‎ ‎⑥‎ 在前进的时候有问号是一种进取,在创造了感叹号之后仍旧有问号,则是一种胸怀。拥有这样的胸怀,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如巨人一般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梦”才能实现!‎ ‎15.第①段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 。(2分)‎ ‎ A.虽然 B.因为 C.尤其 D.然而 ‎16.第②段中的两个事例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 (3分)‎ ‎17.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作用是 。(3分)‎ ‎18.联系文章内容,分别说说本文题目中“感叹号”和“问号”的含义。(1) (2)‎ ‎ (6分)‎ ‎19.“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别,世人有着不同的诠释。今天,不妨创设一个新的定义:人有问号,‎ 而动物没有。正是因为有了问号,人类才能够在弱肉强食的的自然界中独善其身;正是因为有 了问号,人类才在文明史上留下了一串串令人赞美的感叹号。”‎ ‎ 上述是原文的第①段内容。请就这段文字能否删除发表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50字以 内)(4分) ‎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 婆媳微博过招 孙道荣 ‎①小米是个微博控,每天都要发几十条微博,比日记还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来粉丝无数。麻烦苦恼也来了。‎ ‎②一天吃早饭时,婆婆板着脸对她说□现在有的女人,不晓得照顾好自己的老公和孩子,老是在外面和不三不四的人应酬,还常常半夜不归,真是太不像话了。虽然没有点名道姓,小米还是听出来了,婆婆这是在指桑骂槐呢。昨晚,因为来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外地同学,一帮老同学聚会,聊得比较晚。其间,小米还用手机发了几条微博,描述了同学聚会的情形和自己的感受。‎ ‎③婆婆是怎么知道的□老公不可能和婆婆讲,晚上回家时,她也是蹑手蹑脚地进了门,连澡都没敢洗,没有吵醒任何人啊。让小米想想都怕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只要自己有一丁点风吹草动,婆婆似乎都了如指掌,并在饭桌上旁敲侧击一番。小米感觉自己总是被一双无形的眼睛盯着,这让她很不自在。‎ ‎④一次,和小姑子闲聊,小米意外地得知,不久前,婆婆也学会了上网,而且,也注册了微博,成了一个老年网虫。惊讶不已的小米,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仔细查阅了自己的粉丝名录,发现有一个网名叫秋山听雨的,似乎对她特别关注,而且,总是跟帖点评一番,说的话,与婆婆如出一辙。看来,这个秋山听雨,就是婆婆无疑。‎ ‎⑤结婚以后,小米他们是单住的,后来,公公去世,考虑到婆婆一个人孤独无依,小米将婆婆接来和他们一起住。说实话,婆婆的到来,给了她莫大的帮助,勤快的婆婆将几乎所有的家务活都包揽了。婆媳关系一直也比较融洽,直到最近,婆婆的言行,才突然变得古里古怪,对小米横竖看着不顺眼。小米恍然大悟,是自己在微博上的言行,刺激了婆婆。在微博上,小米说的都是真心话,大实话,包括对老公的不满,对工作上的不如意,对婆婆生活习惯的不同看法,都会在微博上发泄一通,毫不隐晦。‎ ‎⑥真相摆在了面前,小米犹豫了。要不要直接与婆婆沟通下,今后别在微博上窥探自己?自己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婆婆知道本无妨,问题是两代人的习惯、观念、态度不同,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好友却直摇头,给她出了另外一个主意。小米笑了。‎ ‎⑦小米发了一条微博,短短二三十字,夸奖了婆婆昨天做的红烧猪蹄特别好吃,油而不腻,味道很特别。下午,秋山听雨跟帖了,只有六个字:家有老,是个宝。看到跟帖,小米乐了。晚上回到家,小米惊讶地看见,桌上又摆上了一大盘红烧猪蹄。吃饭时,婆婆一脸期待地看着小米。小米一边啃着猪蹄,一边直夸好吃,婆婆一脸灿烂。‎ ‎⑧‎ 小米的工作弹性比较大,但常常需要夜晚在电脑上加班,因而早上往往起不来,这曾经让婆婆很看不惯,经常早晨七点不到,就拼命地敲卧室的门,催他们起床去上班,即使是双休,也照样一早将他们喊醒。为此,小米特意发了一条微博,但没有半句牢骚,只是描述了自己工作的性质,顺带着倒了一点点苦水。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早晨,婆婆破天荒地没有敲他们的门。‎ ‎⑨曾经给小米带来很多烦恼的微博,这一次,却给她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微博成了小米和婆婆沟通的桥梁。小米有什么要求和想法,尤其是对婆婆的感激之情,都会在微博上委婉地写出来,仿佛是不经意的。而曾经把微博当成窥探器的婆婆,也从这儿获得了很多满足。‎ ‎⑩星期天,婆婆在电脑上玩下载的麻将。小米走过去,试探性地对婆婆说,妈,你可以上网和别人打麻将嘛,网上还有QQ啊、博客啊、微博啊,都很好玩的。婆婆回头看看她,笑着摇摇头,我不懂的,妈老了,就不掺和你们年轻人的事了吧。‎ 小米走进卧室,打开自己的电脑上网。她看到秋山听雨在线。‎ 小米笑了。‎ ‎20.第②、③段“□”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依次分别是 和 。(2分)‎ ‎21.从下文内容看,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另外一个主意”指的是 (4分)‎ ‎22.(1)“婆媳微博过招”的原因与婆婆 有关,具体表现之一,便是第②段中 。‎ ‎(2)“婆媳微博过招”过程中,小米出了两招:第一招: ;第二招: (8分)‎ ‎23.文中结尾处“小米笑了”单独成段的作用是(1) (2) (4分)‎ ‎24.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 晚辈应该多去关爱照顾长辈。‎ B.长辈不能干涉晚辈的生活自由。‎ C.两代人之间需要彼此沟通理解。‎ D.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理解。‎ 三、综合运用(11分)‎ ‎ 《当今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关于“中学生对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态度”问题,有下列调查统计:‎ 最喜欢作品(最不喜欢作品)‎ 学校A 学校B 学校C 学校D 学校E 合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9(5)‎ ‎7(1)‎ ‎11(2)‎ ‎24(5)‎ ‎51(14)‎ ‎102(27)‎ ‎《社戏》‎ ‎5‎ ‎6(5)‎ ‎5(2)‎ ‎19(9)‎ ‎42(12)‎ ‎77(28)‎ ‎《故乡》‎ ‎4‎ ‎1‎ ‎2(1)‎ ‎2‎ ‎9(1)‎ ‎《风筝》‎ ‎4‎ ‎3(1)‎ ‎6(2)‎ ‎4(1)‎ ‎6(7)‎ ‎23(11)‎ ‎《孔乙己》‎ ‎4(2)‎ ‎5(3)‎ ‎12(1)‎ ‎26(7)‎ ‎38(3)‎ ‎85(16)‎ 说明:⑴上述表格中的五所学校是任意抽选的五所学校;⑵表格中,无括号的数字表示最喜欢 作品的人数,打括号的数字表示最不喜欢作品的人数。‎ ‎25.根据上述表格内容,请你说说关于中学生对于教材中鲁迅作品态度的整体判断: ‎ ‎(3分)‎ ‎26.选取表格中的作品之一为例,从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角度,阐明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理由。(请分条写出理由,且不少于两条)(80字左右) (8分)‎ 四、写作(60分)‎ ‎27.题目:痕迹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语文试卷评分参考 一.文言文 ‎(一)默写(15分,每小题3分,每错、漏、添、改一字扣1分,扣完即止) ‎ ‎1.淡妆浓抹总相宜 2.种豆南山下 3.芳草萋萋鹦鹉洲 4.无言谁会凭阑意 5.号呼而转徙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6.纷繁的花 7.C(本诗描写的都是早春之景,没有暮春之景)‎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8.(2分,每空1分)司马迁 西汉 ‎9.(3分,得分点“故”、“亡”及语意顺畅)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 ‎ ‎10.(3分)D(陈涉一番话意在鼓动众人,每个人皆有可能成为王侯将相。如果仅仅表达自己的雄心,则难以号召众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11.(4分)(1)恰逢 (2)抵充 ‎12.(3)B ‎13.(2分)惧其逸 ‎14.(3分,每空各1分)为囚及其妻儿着想 敢于担当 囚人按时回到监狱(囚至时毕集县狱)‎ 二.现代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8分)‎ ‎15.(2分)D C(或者然而 尤其)‎ ‎16.(1+2分)不重复 呼应本段中“无论中外……”中的“中外”一词(或者呼应“这些 管理者……”中的“这些”一词),表明企业中的这种成功现象不是个例(或者扩大了事例 涉及的面,增强了其普遍意义)‎ ‎17.(1+2分)对比论证 论证了一个民族在盛世之后要不断发问(否则会止步不前)‎ ‎18.(3+3)感叹号指胜利之后的喜悦 问号指取得成功之后需要保持的好奇心和进取心 ‎19.(4分)观点1分,理由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 ‎20.(2分,每空各1分)逗号、问号(,?)‎ ‎21.(4分)小米借助微博和婆婆沟通,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婆婆的感激之情(沟通方式2分,沟通内容2分) ‎ ‎22.(8分,每空2分)(1)借微博窥探小米 早饭时对小米“指桑骂槐”(或者扳着脸数落小米)(2)小米在微博上夸赞婆婆做菜手艺高 小米在微博上简单介绍自己工作性质及其苦楚 ‎23. (4分)(1)内容上,形象地写出了小米和婆婆过招后成功地化解了和婆婆之间的尴尬而感到开心(2)结构上,与文章开头小米的“苦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构更严谨) ‎ ‎24.(4分)C 三.综合运用(11分)‎ ‎25.(3分)大多数中学生对鲁迅作品持喜欢的态度,但也有不少中学生并不喜欢鲁迅作品。‎ ‎26.(8分)示例:我比较喜欢《故乡》。原因有以下两条:其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当时环境,萧瑟的氛围让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二,小说以“我”作为叙述视角,让故事显得更加的真实可信,也便于作者借助“我”的视角来抒发内心感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