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 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复习知识梳理典例精炼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地理 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复习知识梳理典例精炼

第十一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知识梳理 一、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形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河流和湖泊 二、中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海洋资源 疑难点津 ‎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是什么?对我国气候、河流以及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我国近海的大陆架,我国的大陆架比较广阔,包括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以及南海的一部分。‎ 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对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从而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便于水电集中开发。‎ ‎2.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对我国经济活动有何影响?‎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山区面积广大,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山地多、平原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3.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冬夏季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显著的季风气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因此季风气候显著。‎ 因为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冬季,亚洲内陆气温低,是高气压区,海洋气压低,风从亚洲大陆内部吹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冬季风。夏季,海洋为高气压区,亚洲大陆内部气温高,成为低气压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 对经济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得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也使中国喜温作物种植界线(如棉花、水稻等)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我国是喜温作物种植界线最北的国家。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 ‎4.中国冬、夏季风的特点比较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愈往西北内陆距海洋愈远,受夏季风影响愈小,降水也就愈少。见下表:‎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亚洲内陆(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北风 偏南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影响 范围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台湾岛、海南岛等外都受影响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影响 时间 每年9~10月至次年3~4月 每年4、5月开始,9、10月结束,南方长,北方短 活动 方式 势力强,常暴发南下 势力相对弱,走走停停 对气 候的 影响 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活动异常时,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水旱灾害 ‎5.我国外流河有哪些水文特征?‎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河流水量小,水位变化大,汛期较短,含沙量大(东北地区河流除外),冬季结冰;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河流水量丰富,水位变化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6.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①主要流经湿润地区,多暴雨,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不均匀;②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泄洪能力弱;③南北支流汇入多。人为原因:①上游地区滥伐森林现象严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大量泥沙淤积,阻塞河道;②中游地区大面积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应采取的措施:①加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植树造林;②中游河段“裁弯取直”,疏浚河道;③修建水利工程(加固防洪大堤,修建水库);④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7.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及南水北调的意义 ‎①自然原因:降水的地区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是华北地区缺水的重要原因,华北地区位于我国北方,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②人为原因:华北地区耕地多,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且水体遭到污染和浪费,综合利用率低。‎ 南水北调的意义:缓解了华北、西北地区用水紧张的问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8.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关系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是不同性质的两个概念。水资源是指水量的大小或多少,而水能资源是水力的丰富程度。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不一定丰富,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应分布在地势落差大的地区,如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高频考点 ‎1.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及特点 地形区名称 ‎ 分布 特点 青藏高原 我国西南部 世界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 ‎ 我国北部(祁连山、古长城以北至国界,大兴安岭以西)‎ 我国第二大高原,地势平坦开阔 黄土高原 乌鞘岭以东至太行山,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塔里木盆地 ‎ 天山以南 我国第一大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广布 准噶尔盆地 ‎ 天山以北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 柴达木盆地 ‎ 青海省西北部 典型的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 四川省东部 内部多低山、丘陵,内有成都平原,有“红色盆地”“紫色盆地”之称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之间,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 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 华北平原 我国第二大平原,海拔多在‎50米 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太行山以东至渤海、黄海 以下,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 原 ‎ 西起巫山,东到海滨 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狭长,地势低平,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①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特征很强。‎ 影响因素:①纬度因素。我国领土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是影响气候的最主要因素。②海陆因素。我国领土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大,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区。③地形地势因素。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种多样,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3.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对农业发展有哪些好处?‎ 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多种不同的生物在各地繁殖生长,使中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为综合发展多种农业、栽培各种林木、实行多种农作制度、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也使中国喜温作物种植界线(如棉花、水稻等)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危害表现为什么?应如何进行治理?‎ 形成原因: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了大量泥沙进入河道,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人们筑堤束水,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危害:河堤决口会导致洪水泛滥,破坏农田,导致农作物减产,还会危及人民生命。‎ 治理:在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种草,特别是黄土高原要加强水土保持,在下游加强黄河两岸堤坝的修筑。另外,兴修水利工程。‎ ‎5.我国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利用过程中损耗、破坏严重。‎ ‎(2)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严重。‎ ‎(3)乱采滥挖、采富弃贫、掠夺式开发等,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严重。‎ ‎6.我国土地资源在区域方面的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土地资源质量的巨大差异,这也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2%的耕地和林地。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较低。‎ ‎7.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衡。‎ 从时间分配上看,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水资源丰富;冬春季节多在冬季风影响下,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地区缺水严重,水资源较缺乏。‎ 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河流水量多,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西部非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河流数量少,径流量小,水资源贫乏。在东部季风区,由于夏季风影响时间长短不同,南方地区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河流数量多,径流量大,形成水资源南丰北缺的特点。‎ ‎8.我国近海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滨海砂矿。我国近海蕴藏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而且不断有新的油气田被发现。‎ ‎9.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我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我国北方以长芦盐场最为著名,南方有海南的莺歌海盐场等。‎ 典例解析 例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气候差别却很大。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方是炎热干燥、人迹罕至的沙漠,自然条件极为严酷,而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则降水丰沛,山清水秀,处处鱼虾肥美,稻米飘香,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1)造成这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我国气候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它对我国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解析】(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人类的活动等。(2)我国气候有三个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很强。‎ ‎【答案】(1)主要是由两地区的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阿拉伯半岛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稀少,而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为丰富。(2)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很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业得到综合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例2 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不够齐全 B.人均耕地少,宜垦荒地数量充足 C.耕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D.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草地面积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土地资源构成不合理。(2)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1)C (2)D 方法归纳 ‎1.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分析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大方面进行。‎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地形、水源等。‎ ‎①气候中的热量、光照、降水等要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就种植业来说,温度决定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地区,除非有灌溉水源,否则一般很难发展种植业。‎ ‎②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③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呈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④水源是农业发展的必需条件。特别是在干旱区,绿洲的分布都与水源相关,在其他地区,灌溉便利也是优势条件之一。‎ ‎(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政策等。‎ ‎①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 ‎②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畜业等,由于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分布和特点比较 温度带 划分 分布 植被景观 农业生产特色 热带 积温在8 ‎000 ℃‎以上,全年都是无霜期和生长期 琼及台、粤、滇的南部 热带季雨林 热带作物有 橡胶、椰子 等 亚热带 积温4 500~8 ‎000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 常绿阔叶林 水田耕作,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等 暖温带 积温3 400~4 ‎500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包括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南部等地区 落叶阔叶林 旱作农业,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等 中温带 积温1 600~3 ‎‎400 ℃‎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绝大部分、准噶尔盆地 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的混交 林 ‎ 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等,牧区范围大 寒温带 积温<1 ‎‎600 ℃‎ 针叶林 林业为主 ‎,生长期和无霜期短 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的北部 高原 气候区 大部分地区积温在2 ‎000 ℃‎以下 青藏高原 以高寒草原为 主 ‎ 牧业为主 ‎3.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分布和特点比较 干湿 地区 年降水量 分布地区 植被 景观 农业特色 湿润 地区 ‎800毫米以上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东北山地、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森林 水田耕作业为主 半湿润 地区 ‎400~800毫米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大部分等 森林 草原 以旱作为主 半干旱 地区 ‎200~400毫米 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草原 牧区与半农半牧区 干旱 地区 ‎200毫米以下 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荒漠、 荒漠 草原 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4.我国雨带推移规律 一般年份:①4~5月中旬,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并在此形成锋面雨带,南部沿海地区最早进入雨季;②6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之久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③7月中旬,夏季风北进到淮河以北,雨带也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④9月开始,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开始南撤,雨带随之南移;⑤10月份,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季随之结束。‎ 产生的影响:根据雨带推移规律,分析南北方各地雨季的长短和出现的早晚,分析各地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及原因,分析旱涝灾害出现的时间和危害,如北方春旱、夏涝,南方伏旱等。‎ ‎5.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存在问题与措施 土地资源主 分布特点 问题 措施 ‎ 要利用类型 耕地 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 滥伐森林、 过度放牧、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乱占耕地、 土壤污染 珍惜和 合理利 用每一 寸土地, 切实保 护耕地 林地 东部季风区湿润的山地、丘陵 草地 西部非季风区半干旱的高原、山地 难利用土地 西部非季风区干旱的盆地、高原和高山 建筑用地 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自主检测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 ‎ 读我国四列山脉示意图,回答1~2题。‎ ‎1.①山脉以西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答案】C ‎2.关于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 B.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山脉北侧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D.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答案】B ‎ 读我国内外流域界线图,回答3~4题。‎ ‎(图片在中考零距离P)‎ ‎3.与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最接近的地理分界线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1月份‎0 ℃‎等温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答案】A ‎4.我国大多数河流最终注入海洋,注入的海洋不包括(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答案】B ‎5.关于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和黄河的含沙量均大,汛期均长 B.珠江比黄河流程短,但汛期长 C.海河的含沙量大,汛期长,冬季结冰 D.东北的辽河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答案】B ‎【解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但汛期短;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含沙量较小;海河汛期短;黑龙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 读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回答6~7题。‎ ‎6.上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答案】D ‎7.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答案】C ‎8.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的丰水期都在夏季,主要原因是( )‎ A.都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还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B.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C.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D.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 ‎【答案】C ‎ 国务院就建设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9.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 )‎ A.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答案】A ‎10.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凌汛 ④水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 下图是我国2009年和2013年能源消费结构柱状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比较2009年和2013年能源消费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B.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都在减少 C.能源消费总量总体增加 D.清洁能源的消费呈现增长的趋势 ‎【答案】B ‎12.下列能源产业的发展最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A.煤炭的开采与加工 B.石油的开采与加工 C.天然气的开采与加工 D.太阳能的开发与应用 ‎【答案】D ‎13.在地理环境中,山脉常常成为一种地理分界线。下列山脉与其地理界线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省区分界线——武夷山——福建省与安徽省 ②国界线——阿尔泰山——中国与蒙古 ‎ ‎ ③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 ④农业区的分界线——秦岭——旱作农业区与水田农业区 ⑤地形区分界线——昆仑山——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答案】A ‎【解析】①省区分界线—武夷山—福建省与江西省,③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 ‎ 读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图,回答14~15题。‎ ‎14.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是( )‎ A.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B.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C.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D.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 ‎【答案】D ‎15.大型水电站在图示地区集中分布的原因是( )‎ A.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B.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D.地形平坦,利于水电站建设 ‎【答案】A 二、综合题(30分)‎ ‎16.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8分)‎ ‎ ‎ 甲 乙 ‎(1)请列举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理由: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水量)最大(任选其中两个)。‎ ‎(2)乙图中资料显示两个湖泊的面积有什么变化?缩小(减小),请解释其原因:泥沙淤积或围湖造田等。(答一点即可)‎ ‎(3)甲图表示长江不同河段的景观,其中反映江面开阔,水流平稳,利于航运的是A(填A或B);反映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B(填A或B)。‎ ‎(4)在长江干流修建的全国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请用“||”把它标在图上。‎ ‎【答案】标注略(填写位置大致准确即可)。‎ ‎17.读沿北纬32度纬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范围,A代表地势第一级阶梯,B代表地势第二级阶梯,C代表地势第三级阶梯。‎ ‎(2)图中数码代表的是:①青藏高原,②横断山脉,③四川盆地,④长江中下游平原,⑤黄海。‎ ‎(3)图中④平原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来看,该地区发展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旱涝灾害。‎ ‎18.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我国的气候类型名称。‎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E高山高原气候。‎ ‎(2)B、C两种气候的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山脉)—淮河(河流)一线,此线与我国1月份0 ℃等温线大体一致,也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4)潍坊所处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答案】C ‎(5)潍坊所处的干湿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答案】B ‎19.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图1)、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图3)。‎ ‎(1)图中所示的铁路线是京广线。‎ ‎(2)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生产生活用水现状等方面,谈一谈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答案】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北方平原面积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更加剧了缺水的状况,南水北调缓解了北方地区缺水的现状。‎ ‎(3)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地势南高北低。‎ ‎(4)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5)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B。‎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