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含解析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含解析12

‎2016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胆矾研碎 C.葡萄酿酒 D.铁水铸成锅 ‎2.空气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  )‎ A.N2 B.O2 C.H2O D.CO2‎ ‎3.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4.科学实验必须规范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检査装罝气密性 B.‎ ‎ 测量溶液的pH C.‎ ‎ 取用固体药品 D.‎ ‎ 熄灭酒错灯 ‎5.‎2015年5月28日,广东省发布“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后,许多中小学校为预防传染病的扩散,要求学生在饭前便后用84消毒液洗手.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则NaClO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6.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CO3 B.K2SO4 C.KNO3 D.Ca(H2PO4)2‎ ‎7.下列物质中所含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NO2 B.N2 C.NH4Cl D.HNO3‎ ‎8.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9.益阳市某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减少雾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露天焚烧垃圾 ‎10.‎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H2OH2+O2↑‎ 分解反应 B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D SO3+2NaOH═Na2SO4+H2O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12.伊伐布雷定(C27H36N2O5)是世界上治疗心脏病的最新药物之一.下列有关伊伐布雷定的说法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 A.伊伐布雷定由70个原子构成 B.伊伐布雷定属于有机化合物 C.伊伐布雷定由4种元素组成 D.伊伐布雷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C.建造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的聚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 D.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 ‎14.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B.‎ 向pH=1的溶液中加水 C.‎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 D.‎ 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 ‎15.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CuSO4 BaCl2 H2SO4‎ B.Na2CO3Ca(NO3)2 HCl C.Na2SO4 KNO3 HCl D.FeCl3 NaOH KMnO4‎ ‎ ‎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第16小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33分)‎ ‎16.从H、O、Ca、Fe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________.‎ ‎(2)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________.‎ ‎(3)冶炼铁中用到的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 ‎17.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 ‎(2)写出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3)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任写一点).‎ ‎18.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 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6O25CO2+________.‎ ‎19.下表为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请回答:‎ ‎(1)60℃时,K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40℃时,将30g 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 ‎(3)将20℃时KNO3和KCl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60℃,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NO3________ KCl(填写“>”、“<”或“=”).‎ ‎20.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 请回答:‎ ‎(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________;‎ ‎(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 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21.材料: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 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 ‎(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 ‎22.材料一: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其附近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和稀有气体等.‎ 材料二:钓鱼岛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渔场,蕴藏着丰富的海产品,这些可食用的海产品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磷、钙、铁、锌、碘等元素.‎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写出可燃冰成分中任意一种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目前,可燃冰开采技术还不成熟,如果开采过程中________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严重;‎ ‎(3)我国渔民捕获的可食用的海产品中,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________等微量元素(写一种元素名称或符号即可).‎ ‎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3.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A.①与③,B.①与④,C.②与③,D.②与④‎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24.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猜想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第2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________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_.‎ ‎ ‎ 四、计算题(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6分)‎ ‎25.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 ‎ ‎2016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胆矾研碎 C.葡萄酿酒 D.铁水铸成锅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解答】解:A、冰雪融化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胆矾研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水铸成锅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 ‎ ‎2.空气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  )‎ A.N2 B.O2 C.H2O D.CO2‎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用途.‎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也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 C、动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但水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用途,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 ‎ ‎3.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是因为栀子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栀子花香.‎ 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4.科学实验必须规范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检査装罝气密性 B.‎ ‎ 测量溶液的pH C.‎ ‎ 取用固体药品 D.‎ ‎ 熄灭酒错灯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A、检查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辅助容器中的液体(一般是水)构成一个密闭装置,依据改变密闭装置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冒气泡、形成水柱、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其气密性的好坏;‎ B、根据pH试纸的用法考虑.‎ C、根据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考虑.‎ D、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考虑.‎ ‎【解答】解:A、用手握试管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注意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气密性好坏,但是长颈漏斗与外界通着,没有形成密闭系统,故本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B、pH试纸不能直接浸入溶液中,要用玻璃棒蘸取滴在pH试纸上,故B错;‎ C、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C错;‎ D、熄灭酒精灯的方法:用灯帽盖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 ‎ ‎ ‎5.‎2015年5月28日,广东省发布“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后,许多中小学校为预防传染病的扩散,要求学生在饭前便后用84消毒液洗手.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则NaClO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分析】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NaClO是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6.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CO3 B.K2SO4 C.KNO3 D.Ca(H2PO4)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7.下列物质中所含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NO2 B.N2 C.NH4Cl D.HNO3‎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A、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 B、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N2属于单质,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C、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1)×4+(﹣1)=0,则y=﹣3价.‎ D、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z+(﹣2)×3=0,z=+5价.‎ 故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C.‎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8.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考点】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分析】A、根据淡水资源的状况分析判断;‎ B、根据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分析判断;‎ 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分析;‎ D、根据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分析判断.‎ ‎【解答】解:A、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A错误;‎ B、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故B正确;‎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 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有关水的知识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加强水的知识的归纳和学习,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 ‎ ‎9.益阳市某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减少雾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露天焚烧垃圾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A、根据开私家车可以增加粉尘的排放进行分析;‎ B、根据太阳能属于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进行分析;‎ C、根据火力发电可以增加粉尘的排放进行分析;‎ D、根据露天焚烧垃圾会增加粉尘的排放进行分析.‎ ‎【解答】解:A、开私家车可以增加粉尘的排放,故A错误;‎ B、太阳能属于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故B正确;‎ C、火力发电可以增加粉尘的排放,故C错误;‎ D、露天焚烧垃圾会增加粉尘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识记即可解答.‎ ‎ ‎ ‎10.‎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解答】解:A.芦苇着火,可以用沙子、土、水来灭火,故错误;‎ B.芦苇属于可燃物,要在仓库外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故正确;‎ C.可燃物与其他建筑之间要留出隔离带,故正确;‎ D.为了在发生火情时,及时灭火,所以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故正确.‎ 故选A.‎ ‎【点评】燃烧是初中化学上的基本概念,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主要以考查燃烧的定义、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逃生措施,理解燃烧的定义,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解题的前提.‎ ‎ ‎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H2OH2+O2↑‎ 分解反应 B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D SO3+2NaOH═Na2SO4+H2O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氢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 ‎ ‎12.伊伐布雷定(C27H36N2O5)是世界上治疗心脏病的最新药物之一.下列有关伊伐布雷定的说法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 A.伊伐布雷定由70个原子构成 B.伊伐布雷定属于有机化合物 C.伊伐布雷定由4种元素组成 D.伊伐布雷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B.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伊伐布雷定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由伊伐布雷定的化学式(C27H36N2O5)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C.由伊伐布雷定的化学式(C27H36N2O5)可知,它是碳、氢、氮、氧元素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D.由伊伐布雷定的化学式(C27H36N2O5)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2×27+1×36+14×2+16×5=468,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氧化物与化合物的特征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C.建造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的聚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 D.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 ‎【考点】硬水与软水;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A、根据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解答;‎ B、根据铝、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的特点分析判断;‎ C、根据聚乙烯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分析;‎ D、根据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乳化分析.‎ ‎【解答】解: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 B、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耐腐蚀,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故不正确;‎ C、聚乙烯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正确;‎ D、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乳化,二者原理不同,故正确.‎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有关性质和应用,材料的分类,鉴别硬水和软水,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的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14.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B.‎ 向pH=1的溶液中加水 C.‎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 D.‎ 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 ‎【分析】A、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解答;‎ B、根据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的变化解答;‎ C、根据氯酸钾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解答;‎ D、根据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解答.‎ ‎【解答】解: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开始时并没有氢气,故氢气应该是从零开始,错误;‎ 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酸溶液被稀释,溶液的pH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错误;‎ C、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且其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会是零,错误;‎ 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二者接触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的质量从零开始,当二者完全反应,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化学反应结合图象进行,要判断好起点和拐点.‎ ‎ ‎ ‎15.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CuSO4 BaCl2 H2SO4‎ B.Na2CO3Ca(NO3)2 HCl C.Na2SO4 KNO3 HCl D.FeCl3 NaOH KMnO4‎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CuSO4溶液是蓝色的,与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2SO4,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NO3)2;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D、KMnO4溶液是紫红色,FeCl3溶液呈黄色,NaOH溶液为无色,通过观察颜色即可鉴别,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C.‎ ‎【点评】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 ‎ ‎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第16小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33分)‎ ‎16.从H、O、Ca、Fe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H2 .‎ ‎(2)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 Ca(OH)2 .‎ ‎(3)冶炼铁中用到的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Fe2O3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是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故填:H2;‎ ‎(2)用来中和土壤酸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故答案为:Ca(OH)2;‎ ‎(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填:Fe2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 ‎ ‎17.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2)写出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NaCl ;‎ ‎(3)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 电子层数相同 (任写一点).‎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分析】(1)根据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分析;‎ ‎(2)根据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写出其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1)由于元素的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的,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原子序数为11元素为钠元素,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为氯元素,钠为+1价,氯为﹣1价,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3)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可以看出,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电子层数相同等.‎ 故答案为:(1)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NaCl;(3)电子层数相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 ‎18.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 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C5H4 +6O25CO2+ 2H2O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由题意,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解: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5H4+6O25CO2+2H2O.‎ 故答案为:C5H4;2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由化合物的分子模型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19.下表为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请回答:‎ ‎(1)60℃时,KCl的溶解度是 45.5 g;‎ ‎(2)40℃时,将30g 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饱和 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 ‎(3)将20℃时KNO3和KCl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60℃,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NO3 <  KCl(填写“>”、“<”或“=”).‎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1)根据表格信息来分析;‎ ‎(2)根据40℃时,KCl的溶解度来分析;‎ ‎(3)根据氯化钠、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表格信息可知,在60℃时,KCl的溶解度是45.5g;故填:45.5;‎ ‎(2)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0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0.0g氯化钾就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在该温度下的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20.0g;故填:饱和;‎ ‎(3)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0克,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变大,所给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20℃时,氯化钾、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在2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K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将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氯化钾.故填:<.‎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关系,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对题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 ‎ ‎20.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 请回答:‎ ‎(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 ‎(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 B (选填序号).‎ 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 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分析】(1)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结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结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则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故答案为:(1)变浑浊;(2)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21.材料: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 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 ‎(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 金属材料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 Ni+CuSO4═Cu+NiSO4 .‎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依据硬币的组成成分分析材料的种类;‎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具体应用对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分析,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 ‎【解答】解:(1)根据题干所知硬币的组成成分都是金属的合金,所以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金属材料;故填:金属材料;‎ ‎(2)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 说明镍在氢的前面,镍的化合价为+2价,故镍的活泼性比铜强,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镍,反应的方程式为:Ni+CuSO4═Cu+NiSO4.‎ 答案:(1)金属材料;(2)Ni+CuSO4═Cu+NiSO4.‎ ‎【点评】此题是一道与金属相关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和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以及其它相关的知识.‎ ‎ ‎ ‎22.材料一: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其附近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和稀有气体等.‎ 材料二:钓鱼岛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渔场,蕴藏着丰富的海产品,这些可食用的海产品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磷、钙、铁、锌、碘等元素.‎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写出可燃冰成分中任意一种单质的化学式 O2(或N2) ;‎ ‎(2)目前,可燃冰开采技术还不成熟,如果开采过程中 甲烷(或CH4) 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严重;‎ ‎(3)我国渔民捕获的可食用的海产品中,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 铁(Fe)[或锌(Zn)或碘(I)] 等微量元素(写一种元素名称或符号即可).‎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分析】(1)根据单质的概念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2)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可燃冰的成分进行分析;‎ ‎(3)根据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来分析.‎ ‎【解答】解:(1)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氮气、氧气均为单质,故填:O2(或N2);‎ ‎(2)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但它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如果开采不当,甲烷气体将大量泄漏于空气中,其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故填:甲烷(或CH4);‎ ‎(3)海产品中富含铁元素、锌元素和碘元素等;故填:铁(Fe)[或锌(Zn)或碘(I)].‎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纯净物的分类、能源的种类、形成、及其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了解能源的分类、来源及特点是解题的先决条件.‎ ‎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3.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B ;‎ A.①与③,B.①与④,C.②与③,D.②与④‎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3)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的小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装置③是向下排空气法,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①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④来收集二氧化碳.‎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③是向下排空气法,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的小.‎ 故答案为:(1)B;(2)CaCO3+2HCl═CaCl2+H2O+CO2↑;(3)密度比空气的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24.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猜想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 第2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 猜想(1) 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第2组实验结束后,静置一会儿后,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猜想(3)成立 ‎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 .‎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 铁 .‎ ‎【考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设计方案】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拓展延伸】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解答】解:【设计方案】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第2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猜想(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第2组实验结束后,静置一会儿后,滴加酚酞试液,付邮试用变红色,说明猜想(3)成立 ‎【拓展延伸】(1)甲装置中气球膨胀,说明锥形瓶中的气体减少,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液体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铁,因为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导致气球膨胀.‎ 故填:铁.‎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 四、计算题(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6分)‎ ‎25.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1.6g .‎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8.0g+0.1g﹣66.5g=1.6g,故填:1.6g;‎ ‎(2)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1.6g x=3.4g 故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