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011中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专题五 探究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9 2011中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专题五 探究题

2011 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探究题(跨越考点较多的) 一、选择题 1、(2011 年四川雅安,32 题)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H2 气体 HCl 气体 先通过 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 溶液 Na2CO3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O 气体 CO2 气体 通过灼热的 Fe2O3 D H2SO4 溶液 HCl 加入 AgNO3 溶液,过滤 2、(2011 年四川省眉山市,6 题)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3、(2011 浙江台州,18 题)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的是 A. B. C. D. 4、(2011 年广东广州,19 题)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 计了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5、(2011 安徽芜湖,10 题)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 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 是( )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 6、(2011年山东潍坊,13题)把金属镍(Ni)、锰(Mn)分别放人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如 下表: 盐溶液 金属 MgCl2 溶液 Ni 的盐溶液 CuS04 溶液 Ni 无金属析出 — 有金属析出 Mn 无金属析出 有金属析出 有金属析出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Mg Ni Mn Cu B.Cu Ni Mn Mg C.Cu Mn Ni Mg D.Mg Mn Ni Cu 7、(2011 年山东潍坊,18 题)某同学在自己家厨房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 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钠 B.该粉末一定是碳酸氢钠 C.该粉末一定是氯化钠 D.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8、(2011 年湖北宜昌,13 题)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 验 设 计 实验 目的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 反应生成碳酸 确定石蜡成分中含 有碳元素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 要氧气和温度达到 着火点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 氧气共同作用的结 果 9、(2011 年四川内江,13 题)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 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二、填空、简答题 1、(2011 年浙江衢州,30 题)小华同学准备在实验室里用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制得氢 氧化钠固体。请分析回答: (1)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属于 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2)实验步骤: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加入到试管中,再用滴管往试管中逐滴滴人澄清 石灰水,直到刚好不再产生沉淀时为止,把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经过滤、 得到氢 氧化钠固体。其中过滤过程中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 (1)复分解 (2)蒸发结晶 引流 2、(2011 年浙江衢州,33 题)小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 法点燃铁丝,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人盛有足量氧 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 移至集气瓶内时, ; (2)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足量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发生剧烈 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如图乙所示)。请写出这种黑色固体的 化学式 。 (1)铁丝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2)Fe3O4 3、(2011 年浙江温州,28 题)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 速度的因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0.2 克二氧化锰 (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 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_________的关系。 . (2)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毕,可利用过滤法回收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在过滤过程中,下列仪器不 需要的有______________。 A.玻璃棒 B.酒精灯 C.天平 D.烧杯 E.漏斗 (1)H202 溶液的,榕质质量分数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试管中 (3)BC 4、(2011 年河北,28 题)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 12 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 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 火柴燃着了。 (1)A 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2)B 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 实验次数 1 2 3 4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5% 10% 15% MnO2质量 0.2克 0.2克 0.2克 0.2克 气泡产生的速度 + ++ +++ ++++ (1)高于 100。C (2)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3)移离蒸气能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三、实验探究题 1、(2011 年浙江湖州,30 题)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 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他提出的问题是 。 (2)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方案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实验方案是:将收集的气体 , 观察现象。 (1)袋内是什么气体?(回答合理即可) (2)通入澄清石灰水(回答合理即可) 2、(2011 年浙江杭州, 30 题)为了减轻酸雨的危害,我国研发了“海水法烟气脱硫工艺”。 其工艺流程大致是: I、从高处喷淋下的海水(pH=8.1-8.3)洗脱从下而上燃煤烟气中的 SO2, (SO2+H2O=H2SO3 H2SO3 是弱酸),海水变为弱酸性; Ⅱ、.将洗过烟气后的海水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下列反应: 4NaC1+O2 十 2H2SO3 ==2Na2SO4+4HC1 III.再将与氧气充分接触的海水跟大量天然海水混合等措施,使各项指标接近天然海水后再 排放。 (1)、在坐标图中画出“海水法烟气脱硫工艺”全过程中海水的 pH 依次变化大致趋势。 (2)、工艺流程中天然海水接触烟气后变为弱酸性,这说明在此过程中海水中的 离子 和 H2SO3 电离出的氢离子发生了反应。 (3)、若要测定海水中 Na2SO4 含量,实验操作步骤是: 取少量被测海水,测定 、加入足量的 溶液(写化学式)、再加 入稀硝酸、过滤、洗涤、烘干、称量沉淀质量。 (1) 如图 (2) 氢氧根(或 OH-) (3) 被测海水质量(体积) BaCl2 或 Ba(N03)3 或 Ba(OH)2 3、(2011 年浙江杭州,31 题)下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下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 反应的实验。 (1)、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氢气和木炭表现出 相同的化学性质是 性。 (2)、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比如甲 实验中,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后点燃酒精灯, 否 则 易 发 生 爆 炸 ; 反 应 结 束 后 必 须 先 后 ,否则生成的红色的铜会变成 黑色。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袋内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已收集该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获得证据:…… 得出结论:…… (3)、某同学正确操作做完乙实验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粉末全部变为黑色, 取 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但她惊讶地发现黑色粉末没有溶解,试管中 也 未产生预期的气泡,这说明该反应并没有生成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 根据以上信息,试写出乙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经分析后,该同学试着提高反应温度后,实验出现了预期的现象。 ⑴还原 ⑵移去酒精灯 停止通氢气 ⑶铁 ⑷  24332 46 COOFeOFeC 4、(2011 年浙江杭州,38 题)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 CO2 : 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他们查阅了有关数据: 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 CO2 和空气,并编号为甲、 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 下照射(如右图),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 (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 。 (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 。 (3)、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 CO2 的温室效应以外, 还有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5)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写出一点即可) 。 ⑴  2223 2 COOHCaClHClCaCO ⑵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若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充满。 ⑶开始一段时间内,甲瓶温度高于乙瓶(或甲瓶比乙瓶升温快),最后两瓶温度趋于一致 ⑷两种气体的比热不同,瓶中气体的质量不同等 ⑸该实验没有模拟地球的生态系统,实验使用了纯净的二氧化碳等 5、(2011 年浙江义乌,35 题)细心的同学发现在加热硫酸铜晶体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难道生成的硫酸铜粉末受热后还能分解?那分解的产物是什么呢? 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了解到: 1、 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气体是由 SO2、SO3、O2 中的一种或几种。受热时 温度不同,生成的气体成分也不同。 2、SO2、SO3 都能被碱石灰吸收。 3、SO2、SO3 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猜测气体的成分: I. 只含 ▲ 一种; II.含有 SO2、O2 二种; III.含有 SO2、SO3、O2 三种。 【设计实验】利用下图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 A B C D 【获取事实】 (1)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D,发现木条能复燃,说明气体中含有 ▲ 。 (2)已知硫酸铜粉末质量为 10.0 克,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装置 A(试管+粉末) B C 反应前 42.0 克 75.0 克 140.0 克 反应后 37.0 克 79.5 克 140.0 克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哪一个 ? ▲ A.3CuSO4 △ ===3CuO+SO3↑+2SO2↑+O2 ↑ B. 4CuSO4 △ ===4CuO+2SO3↑+2SO2↑+O2↑ C.5CuSO4 △ ===5CuO+SO3↑+4SO2↑+2O2 ↑ D. 6CuSO4 △ ===6CuO+4SO3↑+2SO2↑+O2↑ SO3 (1)氧气(O2) (2)A 6、(2011 年浙江宁波,31 题)实验室用含有杂质的锌粒(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结 束后,容器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物质剩余。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 ; (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错误的是 ▲ (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氢氧化钠溶 硫酸铜 碱石灰 ④将剩余固体加人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⑴硫酸锌 ZnSO4 ⑵③ 7、(2011 年浙江宁波,32 题)小科从某品牌“暖手包”说明书上获悉,该“暖手包"能自 动发热,是因为里面有铁粉、活性炭等物质。这些物质对“暖手包”发热有什么作用?小科 查阅到下列实验数据: 组别 时间/min 铁/g 活性炭/g 空气湿度/% 水/mL 上升温度/ 1 30 1 0.6 70 0 10.7 2 30 1 0 70 0 0 3 30 0 0.6 70 0 0 4 30 1 0.6 40 0 4.2 5 30 1 0.6 40 2 11.5 (1)第 l、3 组的探究实验说明,没有 ▲ 物质,“暖手包”不会发热; (2)分析第 1、2、4、5 组探究实验可知,“暖手包”的发热还应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空气 中的 ▲ 的性质。 ⑴铁 ⑵水 8、(2011 年四川雅安,22 题)某同学对“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与豆腐同食 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 探究一: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查阅资料】 ①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 CaCl2 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CaC2O4)、碳酸钙。 ②醋酸(化学式用 HAc 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 __。 (2)加入足量 CaCl2 溶液的目的是_ ____。 (3)已知气体 D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_ 。 【实验结论】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探究二:不同温度下,草酸钙分解的产物是否相同? 已知下列事实: ①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 化物。 操作① ②加入足量 CaCl2 溶液 ③加入足量 醋酸溶液 白色 沉淀 B菠菜样品在 少量开水中煮 沸 2~3 分钟 溶液 A 白色 沉淀 C 无色 气体 D 残渣 ②12.8 g 的草酸钙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4)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 (5)通过上图数据分析,400℃-50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___ _。 探究一:(1)过滤 ;(2)将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来 (3)CaCO3 + 2HAc = Ca(Ac)2 + H2O + CO2↑ 探究二:(4)CaC2O4 CaO + CO↑+ CO2↑(2 分);(5)CaC2O4 CaCO3 + CO ↑(2 分)(条件写成“加热”也给分);CaCO3 和 CaO 9、(2011 年山东烟台,29 题)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 1 中的 A), 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气体猜想】猜想 I:全部是 CH4; 猜想Ⅱ:全部是 CO; 猜想Ⅲ:是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 猜想Ⅳ:是 CH4 和 CO2 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 A 中的气体依次通入 B、C 中,在 D 处点燃。 A B C D ① ② ③ 图 1 图 2 (1)要将 A 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 2 中的 (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 B 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 A 中的气体中含有 气体。 (3)装置 C 作用是 。 (4)若 D 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 B 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可能成立;若 D 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 “猜想 I、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 CH4,理 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 是 。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 D 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 出现水雾和浑浊,且 B 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 ”成立。 (1)② (2)CO2 (3)除去气体中的 CO2 (4)I、Ⅱ 气体通过 B、C 装置时,会带入 水蒸气(或 A 中导出的气体本身可能含有水蒸气) 在点燃前将气体先通过干燥装置 (5)IV 10、(2011 年浙江温州,31 题)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惑:种子的 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 的实验装置。打开 D 装置中的阀门,水 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A B C D (1)A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请指出 D 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除干扰 (2)C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可以通过控制水流的速度来控制空气通人的速度;可以收集气体;防止外界的气体从 右侧进入 C 装置等(答出一点即可) 11、(2011 年四川省眉山市,23 题)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 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 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查阅资料] (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 (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提出猜想] 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 [实验过程] 在 2 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 FeCl3 和 FeSO4 溶液,然后滴入 NaOH 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 完成下表: FeCl3 溶液 FeSO4 溶液 滴入NaOH溶液的 现象 生成红褐色沉淀 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 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FeSO4+2NaOH = Fe(OH ) 2 ↓+Na2SO4 Fe(OH ) 2 + + H2O = (完成并配平此方程) [学习交流] (1)氢氧化亚铁是 色而不是浅绿色。 (2)小军联系到 CO2 与 C 的反应,认为 FeCl3 溶液可以转化为 FeCl2 溶液。你认为小军的 理由是 。 FeCl3+3NaOH=Fe(OH)3↓+3NaCl 复分解 4 O2 2 4Fe(OH)3↓ 白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钉 12、(2011 年山东滨州,24 题)小林、小军和小明在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做 CaCO3 受热分 解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问后,他们对试管内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加热 CaCO3 后试管内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小林的假设:CaCO3 未分解,固体成分为 CaCO3; 小军的假设:CaCO3 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 ; 小明的假设:CaCO3 部分分解,固体成分为 。 【收集证据】(1)小军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 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知小军加水时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 式为————————。 (2)小明向小军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生成。 【获得结论】通过实验可知 的假设是成立的。 【交流与评价】实验结束后,在组内交流讨论过程中部分同学提出:在实验中若增加下 列仪器中的 (填编号)就可以直接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CaCO3 是否分解。 【建立假设】CaO CaO、CaCO3 【收集证据】(1)CaO+ H2O == Ca(OH)2 【获得结论】小明 【交流与评价】①③ 13、(2011 四川宜宾,16 题)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有如下实 验装置: ⑴上述 A 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请分别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 的化学方程式 ; 。 ⑵请你参与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的红色固体的成分,完成下列各题: 已知信息:Ⅰ.Cu 和 Cu2O 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Ⅱ.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①猜想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有 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 Cu2O; 假设三: (请补充完成假设三)。 ②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 量硫酸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假设 成立 b.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 量硫酸溶液中 假设二和假设三均成立 ③数据处理:甲同学称取 Wg 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 (填 操作名称)、洗涤、干燥,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 mg,通过计算,若 m (选 填>、<或=),则假设二成立;若 m (选填>、<或=),则假设三成立。 ④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实验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 ⑴Zn+H2SO4=ZnSO4+H2↑;CaCO3+2HCl=CaCl2+H2O+CO2↑ ⑵①红色固体含有 Cu 和 Cu2O 两种物质; ②一;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③过滤;=;> 14、(2011 年四川绵阳,36 题)(1)实验室给你提供了下列仪器,请选用合适的仪器完成 指定的实验。 ①要制取较多的 O2 用来探究其性质(要求制取过程中可以添加反应物),组装气体发生装 置需要的仪器是___ ___(填序号),收集氧气应采取___ _____法。 ②提纯粗盐时,过滤需要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 ____(填序号),除此之外还缺少的仪器 是____ _____、____ ______(填名称)。 (2)美羊羊同学在购买回的袋装薯片中发现还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CaO、Fe;作 用:防潮、防氧化;警告: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的固体粉末有少许是棕 红色的,大多数是灰白色的。经过分析,她认为棕红色粉末是 Fe2O3,灰白色粉末应该含有 CaCO3 和 Fe,为验证自己的判断,美羊羊同学打算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 CaCO3 和 Fe。 【实验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预测与分析】 ①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 CaCO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B 中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 ②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 Fe,E 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_________,此时 C 装置的作用是____ ____________。 ③看了美羊羊同学的分析结论,有同学认为小袋内灰白色粉末中还应该有别的物质,请你写 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 ______。 (1)①adf;向上排气或排水②eh;滤纸;玻璃棒(2)①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②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干燥③Ca(OH)2 15、(2011 年江苏苏州,35 题)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 的基础物质。鸡蛋清中含有蛋白质,用鸡蛋清做下面的实验,可以从中了解蛋白质的一些特 性。 (1)出现白色絮状凝固物 无明显现象 (2)仍无明显观象 ①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会影响白质的溶解性 (3)② 硝酸溶液的浓度会影响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 (4)③ 温度会影响蛋白质化学变化的速率 16、(2011 年山东临沂,18 题)几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完毕后, 他们发现试管内仍有黑色固体物质存在。该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小玉同学:木炭。 小兰同学:氧化铜。 小华同学:木炭和氧化铜。 【查阅资料】 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Na2O、MgO、CuO、Fe2O3 等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 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设计】 方案一: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方案二:取少量该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 他们对“方案一”进行了分析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内溶液无色、还有黑色固体 存在,证明 同学的猜想正确。若试管中溶液呈蓝色、无黑色固体,证明 同学的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 ,证明小华同学的猜 想是正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他们按照“方案二”进行了实验操作,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黑色固体红热并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该黑色固体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玉;小兰;溶液呈蓝色,有黑色固体;CuO+H2SO4=CuSO4+H2O 木炭;C+O2 CO2 17、(2011 年广东广州,29 题)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钡、硫酸钡和碳酸钠。请设计 一个实验方案.把这 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室仅提供了稀 HCl、Na2S04 溶液、蒸馏水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答案】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分别取三种粉末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 一支试管粉末溶液,该粉末为碳酸钠,另两 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分别往剩下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钡,无明显现象的硫酸 钡 18、(2011 年广东广州,28 题)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通过查舞资料了解到,我国超市 每年消耗约 40 万吨塑料袋。假定这些使用后的废塑料袋都通过焚烧处理。将排放大量 CO2。 该活动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测量一定质量塑料袋燃烧后产生的 CO2 的质量。 (1)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 药品进行实验。 (2)装置Ⅰ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 H2O2 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 O2 供塑料袋充分燃烧,产 生 O2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塑料袋燃尽,装置Ⅰ逐渐冷却时,装置Ⅱ中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Ⅰ中.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称量的是_________。 A.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 B.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Ⅱ的质量 C.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Ⅲ的质量 ⑴装置气密性 ⑵  22222 22 OOHMnOOH ⑶装置Ⅰ中生成氧气,使Ⅰ内压强增大 ⑷A C 19、(2011 年浙江舟山,24 题)已知 Fe2O3 在氢气流中加热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生 成 Fe3O4、FeO 或 Fe,上述反应利用了氢气的 ▲ 性。为了探究某次实验中氢气与氧化铁反 应的产物,某科学兴趣小组将反应生成的固体称量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已知铁的氧化物不 与硫酸铜反应,且不溶于水)。一段时间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并再次称量,若发现固 体质量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则可认为产物中有 Fe。 还原性 增加 20、(2011 年浙江舟山,30 题)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与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请完成下列有关探究技能的问题。 (1)找证据:收集、分析各种证据是认识物质的基本方法。如汗液有咸味,因此有同学认 为汗液中有氯化钠。为了验证猜想,他收集了一定量的汗液,然后向其中滴加一种化学试剂, 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这种化学试剂是 ▲ 。 (2)推理:食盐和工业用盐(主要成分为亚硝酸钠,化学式 NaNO2)都有咸味,但亚硝酸 钠对人体是有剧毒的。比较食盐和亚硝酸钠的化学式,可推断亚硝酸钠组成成分中的 ▲ 是有剧毒的。(用化学符号表示) (3)处理数据: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结 晶水质量分数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 表:(已知坩埚质量为 8.7 克) 则该实验测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 量分数为 ▲ 。 AgNO3 溶液 NO2 - 45% 21、(2011 年江西,27 题)小煜通过学习知道:Na2CO3、NaHCO3 均能与盐酸反应,Na2CO3 溶液还会与石灰水反应。 【产生疑问】NaHCO3 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反应吗?如果能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什么? 【进行实验】小煜将 NaHCO3 溶液与石灰水混合,结果产生了白色沉淀。已知 Ca(HCO3)2 能溶于水,碳酸氢盐在碱溶液中会生成碳酸盐。此白色沉淀是 ,证明 NaHCO3 溶液与 Ca(OH)2 溶液也能发生反应。为了进一步了解生成的含钠化合物有什么,继续探究: 【作出猜想】①只有 NaOH;②Na2CO3 和 NaOH;③ 【实验设计】步骤 1:取少量上述实验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的 CaCl2 溶液(中 性),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可知生成的含钠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 步骤 2:将步骤 1 中后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往滤液中先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 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 ,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气泡产生, 由此可知猜想②成立。 【拓展提高】若步骤 1 中未出现白色沉淀,则此时 NaHCO3 溶液与 Ca(OH)2 溶液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进行实验】CaCO3(或碳酸钙)【作出猜想】只有 Na2CO3 【实验设计】Na2CO3 溶液由 无色变成红色,然后红色变成无色(2 分,写对才得分)【拓展提高】Ca(OH)2 +NaHCO3= CaCO3 ↓+ NaOH+ H2O 次 数 1 2 3 4 5 坩埚和硫酸铜晶 体总质量(g) 10.7 10.1 9.8 9.8 9.8 22、(2011 年江西,28 题)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铝制品却不宜长时间盛放食 盐腌制食品。资料显示:“铝制品表面虽然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氯化钠溶液会破坏氧 化膜的结构,加速铝制品的腐蚀。”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 【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方案 现象 A 中铝片表面有红色 固体析出;B 中铝片 无明显现象。 ② 与 A 中现象相同 结论 溶液中对氧化膜产生 破坏作用的离子可能 是 ① 。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 片会与 CuSO4 溶液 反应。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③ 。 验 证 了 实 验 1 的 结 论。 【反思】针对实验 3,莹莹认为还应做一个对比实验,她的方案是向 B 试管中再加入 Na2SO4 溶液,结果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证明溶液中对氧化膜不产生破坏作用的离子是 ⑤ 。 【实验方案】①氯离子(或 Cl-)②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③2Al+ 3CuSO4 ===Al2(SO4)3 +3 Cu④NaCl【反思】⑤ Na+(或钠离子) 23、(2011 年江西南昌,23 题)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铝制品却不宜长时间盛 放腌制食品。资料显示:“铝制品表面虽然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氯化钠也会破坏 氧化膜的结构,加速铝制品的腐蚀。”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 【实验方案】 实 验 序 号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方 案 现 象 A 中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 出;B 中铝片五明显现象。 ② 与 A 中的现象相同 结 论 溶液中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 作 用 的 离 子 可 能 是 ① 。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片 会与 CuSO4 溶液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验证了实验 1 的结论。 ③ 。 【反思】针对实验 3,莹莹认为还应增做一个对比实验,她的方案是向 B 试管中再加入 Na2SO4 溶液,结构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这么溶液中对氧化膜不产生破坏作用的离子是 ⑤ 。 ①Cl—(氯离子) ②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③2Al + 3CuSO4 ===Al2(SO4)3 + 3Cu ④氯化钠(NaCl)⑤ 钠离子(Na+) 24、(2011 年江苏泰州,25 题)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 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原因是 ▲ , 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 。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 ▲ , 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 。 (3)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 X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 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假设]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气体 X 中除了有 CO2 外,还有 ▲ [实验探究] Ⅰ.小英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 水是否变 质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 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 反应制取CO2 ③ ▲ 步骤③中现象为: ▲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 步骤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略 实验结论: ▲ Ⅱ.小青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气体X 中是否含有 ▲ 气体 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 溶液 ▲ 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气体X中含有 ▲ 气体 [实验反思] Ⅲ.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只用一组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请你从 下图中选择一组合理的装置 ▲ (填序号)。 A B C Ⅳ . 在 上 述 合 理 装 置 的 第 二 支 试 管 内 应 放 入 ▲ 溶 液 , 其 作 用 是 ▲ 。 (1) 试管口未放蓬松的棉花团 试管口放蓬松的棉花团或少量的玻璃棉 (2) 集气底未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集气底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3) 氯化氢或 HCl Ⅰ.小英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 水是否变 质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 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 反应制取CO2 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所 用澄清石灰水中 步骤③中现象为: 石灰水变浑浊或 未变浑浊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H2SO4+Na2CO3=Na2SO4+ H2O+CO2↑ 步骤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略 实验结论: 所用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 或所用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Ⅱ.小青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气体X 中是否含有 氯化氢或HCl 气体 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反应方程式为: HCl+AgNO3 =AgCl↓+HNO3 实验结论:气体X中含有 氯化氢或HCl 气体 Ⅲ.A Ⅳ.AgNO3 溶液 验证 HCl 气体已除尽 25、(2011 安徽芜湖,15 题)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探究。请你 一起参与: (1)木炭燃烧实验: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检验右图集气瓶中木炭完全燃烧产物的方法是 。 (2)对燃烧是否发生火焰的探究: 【发现问题】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而氢气、蜡烛、酒精等在空气或氧气 中燃烧都产生火焰,那么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提出假设】a.与氧气的浓度有关;b.与可燃物的状态有关;c.与燃烧达到温度和可燃 物沸点的相对大小有关。 【资料整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归纳整理,如 右表。 【得出结论】①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 a (填“合 理”或“不合理”);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 b 的结论 是 ; ③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 c 的结论 是 ; 【验证结论】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石蜡蒸气燃烧能产生火焰。(用简要语言叙述,提供仪器: 蜡烛、火柴、注射器、玻璃管) 物 质 名称 物 质 状态 沸 点 (℃) 燃烧达到的 温度(℃) 是否产 生火焰 氢气 气 -259 约 2750 是 一 氧 化碳 气 约-190 约 2500 是 木炭 固 约 4827 约 1200 否 石蜡 固 约 300 约 600 是 钠 固 约 883 约 1400 是 铁 固 约 2750 约 1800 否 。 (1)①发出白光 C + O2 点燃 CO2 ②反应结束后,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 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2)【得出结论】①不合理 ②气态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有些固 态物质燃烧产生火焰,有些固态物质燃烧不产生火焰(答到一方面即可) ③燃烧达到温度高于沸点,产生火焰;燃烧达到温度低于沸点,不产生火焰(答到一方面即 可) 【验证结论】点燃蜡烛,将蜡烛焰心中的石蜡蒸气吸入注射器,立即将注射器对准蜡烛外焰 推出,可看到石蜡蒸气燃烧的火焰,说明石蜡蒸气燃烧也产生火焰(或用玻璃管,合理即可) 26、(2011 年山东潍坊,25 题)某研究型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浓硫酸处理费锌片时发现产 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 1:可能是 H2; 猜想 2:可能是 SO2; 猜想 3:可能是 【查阅资料】SO2 易溶于水,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SO3。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 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 A 中没有明显现象,装置 C 中的现象为 则猜想 成立。 (2)如果装置 A 中的现象为 ,装置 C 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则猜想 成立。 (3)猜想 3 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4)装置 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思维拓展】 (1) 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 SO2 与 NaOH 溶液能否反应的装置(如右图), 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 S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结论,其同学认为 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 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 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是 。 【提出猜想】H2 和 SO2 【问题讨论】 (1) 黑色粉末变红 (2) 溶液红色变浅(溶液红色变成无色也可以得分) (3) 装置 A 中溶液红色变浅(溶液红色变成无色也可以得分)装置 C 中的黑色粉末变红 色 (4) 干燥气体或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思维拓展】 (1)2NaOH+SO2==Na2SO3+H2O (2)SO2 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用等体积的水(或水)代替 NaOH 溶液 进行实验 27、(2011 年湖北武汉,32 题)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试 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 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 (1)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 (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 H2 比乙装置中产生的 H2 质量________ (填“多”、“少”或“相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Mg-24Cl-35.5Fe -56) 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 下 A、B 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搅拌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搅拌 (3)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 (4)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 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 1)比 较 镁 、铁 与 稀 盐 酸 反 应 的 剧 烈 程 度 比 较 相 同 时 间 内 镁 、铁 与 稀 盐 酸 反 应 放 出 热 量 的 多 少 甲 装 置 长 颈 漏 斗 中 的 液 面 比 乙 装 置 中 的 高 ( 2) 相 等 ( 3) B 铁 未 被 完 全 除 尽 ( 4) 偏 小 28、(2011 年湖北武汉,33 题)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 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 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 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 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 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 1) Na 2CO 3 HCl ( 2) HNO 3、 NaNO 3、 Ca( NO 3) 2 ( 3) BaCl 2 有 白 色 沉 淀 产 生 , 滤 液 仍 然 呈 红 色 29、(2011 年浙江绍兴,32 题)某兴趣小组对 4 瓶无色溶液 Na2CO3 溶液、NaOH 溶液、Ca(OH)2 溶液、稀盐酸进行鉴别。 甲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液进行鉴别 实验步骤 现象与结论 ①用 4 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的不同溶 液,各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1 支试管中出现红色,则原溶液是 ②另用 3 支试管,分别取少量未确定 的溶液,各滴加步骤①检验出的溶液。 1 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则原溶液是 Na2CO3 溶液 ③另用 2 支试管,分别取少量未确定 的溶液, 1 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原溶 液是 Ca(OH)2 溶液,1 支试管中无现象, 则原溶液是 NaOH 溶液 乙同学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 同 学 实 验 操 作 现象 结论 小 敏 用 3 支试 管 分 别 取 少 量 不 同 的 溶 液,各滴加剩 余 的 另 一 种 溶液 1 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余 2 支试管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 是稀盐酸 小 红 1 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 其余 2 支试管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 是 Na2CO3 溶液 小 刚 …… …… 乙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根据小红与小敏的实验现象, 的结论是错误的。如果小刚 所滴加的是 NaOH 溶液,则他的实验现象是 稀盐酸 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小红 3 支试管中均无现象 30、(2011 年安徽巢湖,15 题)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 CO2 的集 气 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 进 行 猜 想 】甲 认 为 黑 色 颗 粒 是 , 白 色 物 质 可能 是 Na2O 或 ;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 同 学 立 刻 认 为 乙 同 学 的 猜 想 是 错 误 的 , 其 理 由 是 。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 + 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 验 操 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方案 1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 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 液 变 成 红色 白色物质 为 Na2O 方案 2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 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CaCl2 溶液 出 现 白 色 沉淀 白色物质 是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 试液 无 明 显 现 象 【 反 思 评 价 】 丙 同 学 认 为 方 案 1 得 到 的 结 论 不 正 确 , 理 由 是 。 【 得 出 结 论 】 钠 在 二 氧 化 碳 中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两条。(答对本小题将奖励 4 分,但全卷总分 不超过 60 分) ① , ② 。 【进行猜想】 炭[C] Na2CO3 或 Na2O、Na2CO3 反应物中无氢元素(或违背质量守恒 定律,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探究】Na2CO3 【反思评价】Na2CO3 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 【得出结论】4Na + 3CO2 2Na2CO3 + C 奖励: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O2 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金属 Na 着火不能用 CO2 灭火;金属 Na 与 CO2 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等,合理即可) 31、(2011 年四川内江,12 题)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都要产生一氧化碳,一氧 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 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某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的 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CO 和 CO2;②只有 CO2;③ 。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 B 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②装置 A 中出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 D 中出现的现象是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 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提出猜想】③CO2、O2 【实验探究】①吸收二氧化碳(或除去二氧化碳)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 + CO2 == CaCO3↓+ H2O 木条复燃 4、(2011 年福建龙岩,17 题)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用山泉水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配制几次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 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I、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II、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 I,他的实验是 。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 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 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对所得的沉淀物中含有的碳酸钙进行实验: (4)该山泉水经过 (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1)取样,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后不出现浑浊 (2)泡沫很少(或有白色垢状物等合理答案即可) (3)固体不断溶解,表面有气泡冒出 CaCO3+2HCl==CaCl2+H2O+CO2↑ 5、(2011 浙江台州,27 题)小明打扫卫生时发现地砖上的铁锈(主要成分 Fe2O3)用水很 难清洗,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难题,他进行了如下活动: ①通过测试 pH,寻找除锈剂,结果如下表: 物品 食用醋 洗洁精 油污净 洁厕灵 pH 3 10 13 1 ②将少量洁厕灵倒在地砖的锈斑上,进行擦拭冲洗,铁锈很快被清除; ③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主要成分是一些酸和多种其它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铁锈在水中的溶解性为 (填“易容”、“可溶”或“难溶”); (2)上述物品中,酸性最强的是 ; (3)如 果 洁 厕 灵 中 某 酸 的 化 学 式 为 HR , 该 酸 与 铁 锈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1) 难溶 (2)洁厕灵 (3)6HR + Fe2O3 ===== 2FeR + 3H2O 6、(2011 浙江台州,32 题)小明和同学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时,发现添加少量硫酸铜溶 液能加快反应。硫酸铜溶液是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催化剂吗?硫酸铜溶液量的多少会影响反应 速率吗? (1)他们先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试管 B 中产生气泡速度快得多,并有暗红色固体生成。 A 实验的作用是 ;他们认为 CuSO4 溶液不是催化剂,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2)在 6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 颗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锌粒,倒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 酸;按下表所示条件进行实验,并测量收集 50 毫升氢气所用的时间。记录如下: 试管 A B C D E F CuSO4 溶液/毫升 0 0.5 1 1.5 2 4 水/毫升 4 3.5 3 V1 V2 0 收集 H2 所用的时间/秒 348 246 190 165 230 360 ①试管 D 中加入谁的体积 V1= 毫升; ②由上表可得出,CuSO4 溶液的量对稀硫酸与锌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是 。 (1)对照 有暗红色固体生成(有红色固体生成也可) (2)①2.5 ②随 CuSO4 溶液的量增加,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少(分段描述也可得分,若 分段不完整得 1 分) 32、(2011 年安徽巢湖,14 题)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 数据。 实 验 序号 H2O2 溶 液浓度% H2O2 溶液体 积/mL 温 度℃ MnO2 的用 量/g 收 集 氧 气 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① 5 1 20 0.1 4 16.75 ② 15 1 20 0.1 4 6.04 ③ 30 5 35 2 49.21 ④ 30 5 55 2 10.76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从实验 和 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是: ;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 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2 分) (3)用一定量 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 氧气的总重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1) 反应物浓度(或浓度) ③ ④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 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的反应物中含有的粒子数越多,粒子间碰撞的概率越大, 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不变 33、(2011年湖南株洲,30题)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 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 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 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H2。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 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 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发出“噗”的—声,产生 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 体A是 (2) 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 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 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 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 无色无味的气体。 说明铝是否与水直接反 应:(3)(填“是”或“否”),铝能 够与 ⑷ 溶液反应。 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 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稀盐酸。 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 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 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 溶液吸收 [实验结论]①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②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 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 (5) 。 [拓展延伸] A1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 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 2 (6) +3A↑。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 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 ⑴CO2+2NaOH=Na2CO3+H2O ⑵H2(或氢气)⑶否 ⑷NaOH(碱性)⑸铝单质既能与酸反应, 又能与碱反应,均能生成氢气 ⑹NaAlO2 34、(2011 年河北,35 题)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用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 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隋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 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③还可能是 。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 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 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 。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 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 。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 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答出两点即可) 等。 CaC03+2HCl=CaCl2+H20+C02↑ 【作出猜想】石块大小不同(或石块质量不同、盐酸质量不同) 【设计实验】(1)不同地点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2)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交流讨论】相同时间内收集的二氧化碳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所需的时间) 【拓展延伸】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压强 35、(2011 年四川成都,16 题)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 活性铁粉。脱氧中的一步主要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固体) (1)Fe(OH)2 读作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某同学自制脱氧剂(2g 铁粉、0.5g 活性炭、0.5g 食盐)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 I: 请回答:操作 I 的名称是 ;乙在净水中的作用 ;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 是 (写化学式)。 实验 II:将乙烘干后进行如下实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略去)。 ①反应①的条件是 ; ②金属 A 与 B 的活动性:A B(填“>”、“<”或“=”); ③区别溶液 C 与溶液 D 中物质的方法是 ; 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溶液 C 中加入 BaCl2 溶 液 , 有 白 色 沉 淀 产 生 。 其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1)氢氧化亚铁 化合反应;(2)实验 I:过滤 吸附作 用 NaCl、FeSO4 实验 II:①高温;② > ; ③观察溶液颜色,浅绿色为 FeSO4 溶液,蓝色为 CuSO4 溶液; ④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BaCl2=BaSO4↓+CuCl2 36、(2011 年四川成都,18 题)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葡萄糖的燃烧产物是 CO2 和 H2O,由此能否证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氢 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 水 CaCl2 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 (1)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 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装置 C 处氧化铜的作用是 。 【方案评价】 (1)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 A,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填“是”或 “否”)原因是 。 (2)装置 C 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是 (至少一条)。 【数据处理】下表是同学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事实 数据分析及结论 1.8g 葡萄糖完全燃 烧 , 得 到 2.64gCO2 和 1.08gH2O 数据分析: 结论:葡萄糖含有 C、H、O 三种元素 【讨论交流】为了尽量减少误差: (1)该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1 条)。 (2)从 定量 实验 的角度 看, 该实 验是否 可进 一步 改进? 请简 要写 出一个 改进 意 见: 。 实验设计:(1)2H2O2 2H2O+O2↑;(2)干燥氧气;(3)检验葡萄糖与氧气是 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方案评价:(1)否,空气中有少量二氧化碳;(2)隔绝空气 数据处理:2.64g 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 0.72g,1.08g 水中含有氢元素 0.12g 碳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 0.84g 小于 1.8g 葡萄糖的质量 讨论交流:(1)控制 A 中产生氧气的速率 (2)尾气处理 37、(2011 年江苏无锡,35 题)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 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二个有关铁的实验。 实验一: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装置如下图: 浓硫酸 加热 A B C D E F 其中 A 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H2C2O4 H2O+CO2↑+CO↑。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 装置无明显现象,C 装置的作用是 。 D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E 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 (4)F 装置的作用是 、 。 实验二: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反应(铝热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 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 有四层,点燃镁条后观察到的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 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 细沙中。 实验后老师作了如下提示:实验中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 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的 反应叫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 单质铝与一氧化碳有相似的 (填“氧化”或“还原”) 性。 实验后同学们对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产生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任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能反应吗? 同学们在请教老师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取 Zn、CuO 粉末的均匀混 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 量的稀盐酸。 黑色粉末变成 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 泡产生,水溶液呈无色。 Zn 和 CuO 能发生置换反 应。 实验2 取 Mg、CuO 粉末的均匀混 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 发生爆炸,黑色粉末 变成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 量的稀盐酸。 泡产生,水溶液呈 色。 实验3 取 Cu、Fe2O3 粉末的均匀混 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粉末无变化 Cu 、 Fe2O3 不能反应。 【实验总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有些能反应,有些不能反应。 【反思拓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规律和金属与 的反应相似。 实验一 (1)2NaOH+CO2=Na2CO3+H2O (2)证明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 干燥一氧化碳气体 (3)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4) 证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尾气处理 实验二 2Al+Fe2O3 高温 2Fe+Al2O3 还原 红 无 镁与氧化铜能发生置换反应 盐溶液 38、(2011 年湖北黄石,44 题)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 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完全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固体物质,该固体 物质含有三种元素,且为纯净物。 [进行实验一]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 到铜片上加热,如图 16 所示。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小烧杯内壁有 现象,证明有水生成;通过向烧杯 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提出问题]碳酸氢钠充分加热后固体产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固体产物是 Na2CO3。 猜想Ⅱ: (请完成猜想Ⅱ)。 [进行实验二]下表是该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用来检验碳酸氢钠分解后固体产物的 成分,请你完成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结论 有气泡冒出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 管中,加入足量盐酸 猜想Ⅱ结论正确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常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患有胃溃疡(胃粘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 (可用盐酸表示)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 水雾;固体产物是 NaOH;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 管中,加入足量盐酸 猜想Ⅰ结论正确 没有气泡冒出 NaHCO3+HCl=NaCl+H2O+CO2↑ 39、(2011 年上海,51 题)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Ⅰ、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 Ⅱ、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是________。 Ⅲ、符合启普发生原理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 反应): 甲、乙两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 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甲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试液 试液变红 有盐酸乙 取样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 量 ________ 丙同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由此 得出和甲、乙一致的结论。甲、乙认为丙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③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氯化钙固体。 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①试管 CaCO3+2HCl=CaCl2+H2O+CO2↑ 向上排空气法 C ②紫色石蕊 产生气泡 溶液中含有氯化钙 ③CaCO3 过滤 40、(2011 年湖北襄阳,53 题)化学课外活动中,小红将稀盐酸加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 管中,无明显现象;小强将稀盐酸加入盛有 K2CO3 溶液的试管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结束 后,两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 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1)废液缸中最后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小强从废液缸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实验探究。他认为滤液中除含有 KCl 外, 还可能含有 K2CO3,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废液中含 K2CO3 (1)CaCO3(2)CaCl2 和 HCl(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稀盐酸(或稀硫酸、硝酸等)或可溶性钙盐、钡 盐及其它对应的碱溶液等合理答案均可 有气体产生或白色沉淀生成(现象必 须与选取的试剂相对应) 41、(2011 年广东肇庆,23 题)发酵粉是一种制作风味糕点的常见蓬松剂。某兴趣小 组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发酵粉一般含有 NH4HCO3、NaHCO3、明矾[KAl(SO4)2∙12H2O] 中的 2 种。②已知反应:2NaHCO3 Δ=Na2CO3+H2O+CO2↑ 【提出假设】假设 1:有 NH4HCO3 和 NaHCO3; 假设 2:有 NaHCO3 和明矾; 假设 3:有 和明矾。 【方案与流程】 足量稀盐酸 步骤② 熟石灰 / 操作 气体A步骤①发酵粉 充分 加热 步骤③ 气体B 溶 液 固 体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①的操作是在研钵中把发酵粉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2)气体 A 为 。若生成 A,证明假设 或假设 可能成立;若不生 成 A,证明假设 成立。 (3)如果生成 A,经过步骤②和步骤③后,生成气体 B,则 B 是(填化学式) , 证明假设 成立,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假设】 假设 3:NH4HCO3 【问题与讨论】 (2) 氨气(或 NH3 或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 (本答案与下一空格答案顺 序调换同样给分) 3 2 (3) CO2 1 NH4HCO3 Δ=NH3↑+H2O+CO2↑ 42、(2011 年湖北黄冈,40 题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 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 5%H2O2 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 有三种粒子(H20、SO2-、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 加快。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实验①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 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证明_________不起催化作用; 在实验③中加入______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 (4)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 ⑴ H20 H2O2 的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⑵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复燃 ⑶ SO2- CuCl2 或[Cu(NO3)2]溶液 Cu2+ ⑷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43、(2011 年广东,23 题)学习了 MnO2 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 能否起到类似 MnO2 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 CuO 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 CuO 参与反应产生 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 CuO 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 0.2gCuO,取 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 ____ ___ 溶液中有气泡放 出 _____ _______ 猜想Ⅰ、Ⅱ不成 立 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________ ____________。 (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甲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_ ____。 (4)过氧化氢能被 CuO 催化分解放出 O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要探究步骤⑤做过催化剂的 CuO 其它化学性质,还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猜想】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实验】(1)有气泡产生;质量不变;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的气体(2)过氧化氢溶液自己不能分解(3)玻璃棒(4)2H2O2 2H2O+O2↑【拓 展】CuO+H2SO4==CuSO4+H2O 44、(2011 年江苏徐州,24 题)某活动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 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 A 可能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1)小明认为黑色粉末 A 全部是铁粉。请写出铁粉与 CuSO4 溶液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 。实验过程中采取了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2)小华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 (3)小华提出了猜想①和猜想②,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猜想①;黑色粉末 A 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黑色粉末 A 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 ▲ 。 【查阅资料】铁的氧化物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 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探究】 方 案 实验操作 可能的现象 结论 ① 取适量黑色粉 末 A 用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全部被吸 引 猜 想 ① 正 确 ② 取适量黑色粉 末 A 用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 引 猜 想 ② 正 确 ③ 取适量黑色粉 末 B 加入足量稀盐 酸 黑色粉末全部溶解 猜 想 ② 正 确 ④ ▲ ▲ 猜 想 ③ 正 确 【反思评价】小娟认为方案②和方案③中得出的结论都不正确,其理由是 ▲ 。 【得出结论】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生成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请写出只 生成氧化亚铁的方程式 ▲ 。 【进行猜想】 (1)Fe + CuSO4 == FeSO4 + Cu;烧杯、漏斗;引流 (2)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应后过滤,还有黑色粉末存在 (3)黑色粉末 A 由铁粉、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组成 Fe2O3 CO CO2 黑色 粉末 A FeSO4 溶液 CuSO4 溶液 黑色粉末 B 和红色固体 加入足量 CuSO4 溶液 过滤高温 【实验探究】取适量黑色粉末 B 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反思评价】含有四氧化三铁时,也发生同样的现象 【得出结论】CO + Fe2O3 ==== 2FeO + CO2 45、(2011 年四川乐山,38 题)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 化 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查阅资料】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 器已略去)。 (1)装置 A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 气体中有 。B 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 C 中的药品为 。 (3)E 中氧化铜变红、F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 还存在的气体是 ; E 中的变化说明氧化铜具有 性。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 【实验反思】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 C~H 进行了简化,只 用下图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其中,干燥管 中碱石灰的作用为 , 烧杯上能观察到 的现象是 。最后一步的实验操作及现 象是 。 (1)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Ca(OH)2+CO2 ==Ca CO3↓+H2O (2)NaOH 溶液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3)氢气和一氧化碳,氧化 2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有水 珠(或水雾) 迅速将小烧杯倒转,并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高温 46、(2011 年湖北荆门,31 题)某小型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排放大量的废气,对周 围的空气产生了严重污染,并导致当地常降酸雨。为探究废气的成分,实验中学化学课外活 动小组的同学将收集来的气体样品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丙→甲→ 乙,且其中的药品均足量。 【猜想与假设】A 同学认为:废气中一定含有 CO2 B 同学认为:废气中可能含有 CO C 同学认为:废气中可能含有 SO2 D 同学认为:废气中一定不含有 N2 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填写同学代号)。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电厂的燃煤中含有较多的硫元素和氮元素。理由 是 。 【活动探究】在用上述装置进行的实验中,B 同学的观点得到证实:废气中确实含有 CO。那 么丙装置的作用是 ,装置甲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猜想与假设】 D (1 分)【交流与评价】因当地常降酸雨,可能是由于空气中含有较 多的 SO2、NO2 所致,故可推知煤中可能含有较多的硫元素和氮元素。(其他合理叙述均可) 【活动与探究】除去废气中的 CO2、SO2 等气体(或防止 CO2、SO2 等气体对实验的干扰)(1 分)3CO + Fe2O3 2Fe + 3CO2 47、(2011 年贵州安顺,13 题)某气体可能由以下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①水蒸气② CO③H2④CO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C、D 瓶可根据需要盛装物质。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澄 清 石 灰 水 Fe2O3 粉末 丙 a 乙甲 fedcb (1)如果此气体是由①②③三种气体组成,若用干燥的还原性气体和 CuO 反应,且能观察 到 A 瓶中固体物质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则 A 瓶装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填化学式) (2)如果此气体是由①②③④四种气体组成,则 B 瓶装的物质可能是 (填物 质名称),C 瓶装的物质可能是 (填物质名称)。 (3)当经过 A、B、C 装置后的干燥气体与 CuO 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若 D 瓶中没有发 生明显变化(D 瓶中装有与 A 装中相同的固体物质),E 瓶中有沉淀产生。则原混合气体中 一定不含 (填气体编号) (4)如果有①②③④四种气体经过 A、B、C 装置,且 B 瓶中盛装的物质是碱溶液,请写出 在 B 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⑴ CuSO4(2 分,填名称不给分)⑵ 澄清石灰水、浓硫酸(各 1 分,符合题意的答案均给分) ⑶ ③ (2 分) ⑷ Ca(OH)2 + CO2 = CaCO3↓ + H2O(2 分,符合题意的答案均给分;方程式 如果需要配平而未配平;有反应条件而未写出、有沉淀生成未写沉淀符号的均扣 1 分) 48、(2011 年广东湛江,20 题)孔雀石主要含 Cu2(OH)2CO3〔也可认为是 Cu(OH)2·CuCO3〕, 还含少量 Fe、Si 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 CuSO4·5H2O,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 E 的化学式是 。 (2)由溶液 C 获得 CuSO4·5H2O,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和干燥等操作。 (3)写出孔雀石主要成分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CO2 (2) 过滤 (3)Cu2(OH)2CO3 + 2H2SO4 =2CuSO4+ 3H2O + CO2↑或 Cu(OH) 2·CuCO3+2H2SO4=2CuSO4+ 3H2O + CO2↑(2 分,不写“↑”扣 1 分,未配平也扣 1 分,两者都缺也只扣 1) 49、(2011 年广东湛江,21 题)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 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 的化 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 后一种物质 X 的化学式是: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 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 “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 A、B 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 A 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 (5)丙同学: “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上图 C 装置的作用是 。 (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 中 。 (1)H2SO4 (2)SO2+Ca(OH)2 = CaSO3↓+H2O (4)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6)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 (7)B 中的溶液褪色,C 中的溶液不褪色,D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010 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探究题(跨越考点较多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基本考点 考点 1.实验探究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 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2)实验探究的步骤: 实验探究 观察 记录 结果 得出结论。 (3)观察实验的基本要领是:①关注物质的性 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等;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对物质 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正确可靠 的结论。 考点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源:Zxxk.Com] (1)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①点燃前:蜡烛是 圆柱形的白色固体,有气味,易 折断,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②燃烧时: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光亮火焰,火焰 共分三层,外焰最亮,焰心处最暗, 放出热量,稍后有黑烟产生。③熄灭后:熄灭蜡烛时 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2)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见表 1-3-2: 表 1-3-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 色液体 生成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 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 生成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 3.化学实验报告及填写(拓展考点)[来源:学科网 ZXXK] (1)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名称 。 实验目的 。 表 1-3-5 实验的内容和装置图 观察到的现象[来源:学科网] 结论、解释和化学方程式[来源: 现象 现象或数据 科学分析 学+科+网 Z+X+X+K] (2)化学实验报告的填写。①根据实验现象,做好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 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填写时要注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的不同。 (3)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或实验假设)→ 实验步骤、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和实验结论。 考点 4.科学探究(探究性考点) (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 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2)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 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公正性。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 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三、创新考点 考点 5.化学实验设计(渗透新课标理念考点)[来源:学|科|网] (1)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①科学 性原则;② 可行性原则;③安全性、节约性原则;④效果明 显。(2)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④实验装置和操 作步骤;⑤实验注意事项;⑥实验记录;⑦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选择题 1.(10 滨州 3).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全品中考网 A.霉变大米清洗后食用 B.水产品经甲醛水溶液浸泡后出售 C.煤气泄漏后立即打开排气扇 D.洗净的铁锅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 2.(10 滨州 10).如右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 心的倒入试管中,不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和水 B.铁粉和稀硫酸 C.生石灰和水 D.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3.(10 重庆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4.(10 潍坊 10).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 5.(10 潍坊 16).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 事实是 A.常温下,1L 水与 1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 2L B.室温下,1g 镁与 1g 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 2g C.室温下,1g 硫粉在 lg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2g 二氧化硫 D.20℃,l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g 氯化钠固体能得到 2g 氯化钠溶液 6.(10 宽甸)5.小明同学在自己购买的一本化学课外参考资料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用汽 油洗涤工作服上的油渍这一过程,可以用乳化和乳化作用的原理来解释”。对此,小明产生 了一些疑问。你觉得小明的下列想法合适的是( ) A.有时参考书上也会有错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还是问问老师吧! B.好象不对吧?不过参考书都是权威专家写的,应该不会错的!可能是我记错了。 C. 汽油是乳化剂,可以与衣服上的油渍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乳浊液,达到清洗的目的 D. 不容置疑,参考书上写的当然是正确的啦! 7.(10 宽甸)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变黄色 C.羊毛制品点燃后可以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D.硝酸铵固体溶解于水会使水的温度降低 8.(10 宽甸)11.本学期,同学们在准备实验操作考查实验过程中,有如下猜想。你认为不 正确的有( ) A.在鸡蛋壳中加入稀 HCl,如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有浑浊现象,可证明蛋壳 中含有 CO3 2- B.不同颜色花瓣的浸出液遇碱溶液一定变蓝色 C.花瓣中的有机色素分子更容易分散于酒精的微粒之中 D.在同一温度下,有机色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9.(10 广东省 12)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除杂的方法 B.化学物质中的“三”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CO2 中混有 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 三种碳素钢——高碳钢、中碳钢、低 碳钢 三种黑色氧化物——CuO、MnO2、Fe3O4 C.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D.化学物质与俗名 制取气体——先检查气密性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灯火 试验”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氧化钙——生石灰 氢氧化钠——纯碱 10.(2010.浙江丽水)13.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ji)的种子, 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 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11..(山东烟台 5. )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下列实验仅利用家庭生活 用品不可能完成的是 (A)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失去生理活性 (B)检验花生油中是否掺有少量“地沟油” (C)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单质 (D)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12.(山东烟台 13.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C)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可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氮气在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13.(10 福 建 省 晋江 9.)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能嗅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用洗洁精可以溶解餐具上的油污 14.(10 徐州 20)把铝箔放入 CuCl2 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 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 小宇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 小琪同学猜想 CuCl2 溶液呈酸性并测定 C 小寒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 小梁同学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 15.(10 连云港 1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紫卷心菜制酸碱指示剂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全品中考网 D.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16.(2010·山东莱芜,8)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 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某无色气体混入空气后点燃爆炸,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 H2 B.KNO3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可证明 KNO3 溶于水吸热 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证明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某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7.(10 成都 12) 某食品干燥剂为白色固体,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加入足量水 溶液 a 加入适量 Na2CO3 溶液 操作 I 沉淀 a 沉淀 b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称取 2.0g 干燥剂要用到的仪器是托盘天平 B.操作 I 是过滤 C.溶液 a 与溶液 b 可能都含有 OH-且具有相似的性质 D 该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生石灰,也可能是烧碱 18.(10 泰安)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 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试验 D.交流讨论 19.(2010·山东莱芜,8)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 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某无色气体混入空气后点燃爆炸,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 H2 B.KNO3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可证明 KNO3 溶于水吸热 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证明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某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二、填空简答题题 1.(2010.浙江湖州)33.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 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 加厚型和折叠型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 A.早晨 B 中午 C.傍晚 (2)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 。 33.(1)B(2 分) (2)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2 分) 2.(山东烟台 21.)(4 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 “单质”、“元素”或“原子”)。 (2)我们的主食是大米和白面,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 (3)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为了使农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应施加化肥的 取 2.0g 干燥剂 种类是 。 (4)在厨房中有一种物质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医疗上还可以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 该物质是 。 (1)元素 (2)糖类 (3)磷肥 (4)碳酸氢钠(或 NaHCO3) 3.(山东烟台 22.)(7 分)2010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是迄今 为止参展国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 (1)上海世博园上空飘浮着“鲸鱼”状巨大的系留气球,全 天候为世博会安全保障、电视转播提供服务。为了安全,气球 内充入的气体是 。 (2)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意即“四海之宝”。 目前,市面上有两种海宝玩具在售,一种是聚氯乙烯材料的“充气 海宝”,另一种是以纯羊毛为外材,内充无毒聚酯纤维的“毛绒海 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聚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②聚氯乙烯是有机高分子材料;③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 和聚酯纤维;④聚氯乙烯属于复合材料;⑤充气海宝和毛绒海宝都可以用碱性强的洗涤剂清洗 (3)世博金条已面世,成为收藏热点。俗语常言“真金不怕火炼”, 是指金具有 的化学性质。黄金和黄铜外 观相似,你可以用哪种化学试剂来区分? 。 (4)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世博会历史上太阳能发电技术最大规模的应用,总装机容量超过 4.68 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在 H2 还原 SiHCl3 过程中若混入 O2,可能引起的 后果是 。 ②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物质 A 需要循环使用,A 的化学式是 。 (1)氦气(或 He) (2)①②③ (3)加热的条件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或稳定) 盐酸(或稀硫酸、AgNO3 溶液等) (4)①硅被氧化得不到高纯硅 发生爆炸 ②HCl 4. 三、实验探究题 1.(10 滨州 25).(7 分)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 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明很兴趣,于 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小利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小利猜想的依据是 。 (2)小宁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 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P 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3)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 U 型管 A 端红墨水液面下降,其原因是 。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 (1)小明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 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性。 (2)小军认为,纯碱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另一种物质有可能是 Na2CO3,小宁 认为不可能,他可选用 试剂来验证另一种物质是否是 Na2CO3; (3)小明在转移实验一所得溶液时,不小心手上沾有部分该溶液,小明应该如何处 理: 。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7 分) [实验探究】实验一:(1)质量守恒定律(或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氧气(或 O2)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实验二:(1)碱 (2)稀盐酸(或澄清石灰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3)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表达】 2Na2O+2H20====4NaOH+O2↑ 2.(10 眉山 23)、实验表明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经查阅资料得知: ①SO2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SO2 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 CO2 不能; ③SO2 可与酸性的 KMnO4 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 CO2 不能; ④CuSO4 为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胆矾。 在对该反应的产物的探究中需用下列 A、B、C 装置: 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 + 2H2SO4(浓) X↑+ 2SO2↑ + 2H2O 则生成物 X 的化学式为 。 (2)若要证明产物中有水,则要用 装置(填装置的编号)。 (3)若按 B、A、C 的顺序组装,不能证明产物 。 (4)若按 C、B、A 的顺序组装,则能证明产物 。全品中考网 (5)若要证明这三种产物,正确的组装顺序是 ,装置 B 中的品 红Ⅰ的作用是 ,品红Ⅱ的作用是 。 23、(1)CO2 (2)A (3)H2O (4)SO2 (5)ABC 证明产物中的 SO2 检验 SO2 是否完全反应 3.(10 芜湖 15).(7 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 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请你一起参与分析,并完成后续实验设计。 〔观察现象〕①装置中右侧导管的液面升高。 ②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面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理论分析〕小组同学根据已学习过的知识分析得知,液面上 升的原因是 。 〔猜想与假设〕小组中的小明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 ①Fe、②Fe3O4、③FeCl3、 ④C 四种物质 〔分析与验证〕小组同学根据小明的四种猜测做了以下分析: (1)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该结论也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 (2)小强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碳,该结论也得到了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 (3)小组同学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请你帮他们设计方案进行确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选用的试剂是: 〔知识链接〕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过铁钉分别在水以及食盐水中生锈的实验,你的结论之一 是铁钉在 (填“水”或“食盐水”)中生锈快。 15.〔理论分析〕铁钉生锈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合理即可) 〔分析与验证〕(1)氯化铁溶于水 (2)铁钉是铁合金,含有碳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选用的试剂是: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或无气泡产生) 含有(或不含有) 〔知识链接〕食盐水 4.(2010 浙江嘉兴 35)小明在购买氢气球时,看到摊主正在把废旧铝锅碎片投入盛有某种 液体的铁制容器中,盖上容器盖子后,氢气就从导管口出来。 小明根据初中学过的科学知识,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这种 液体到底是什么?第二天小明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在实验室配制了一 种液体后,对小明说:铁制容器中装的就是这种液体,它是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还提 供了相关信息,请小明自己动手探究。 提供的信息: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钾 ——紫色;钠——黄色;钡——黄绿色;钙——砖红色。 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 观察溶液 无色液体 ②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③ 另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现黄色 ④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硫酸铜溶 液,再滴加稀盐酸 先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后 沉淀消失,无其它明显现象 回顾与解释: (1)小明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理由是 ▲ 。 (2)在步骤④中,小明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 ▲ 的干扰(填写离子符号)。 (3)小明通过实验,可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 。 (4)小明想进一步了解铝和这种溶液反应的原理,再次请教科学老师,老师启发小明说: 铝和这种溶质以及水发生反应,生成含有偏铝酸根离子(AlO2 -)的盐和氢气两种物质。 请你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铁要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 (2)CO32- (3)氢氧化钠(NaOH) (4)2Al+2NaOH+2H2O=== 2NaAlO2+3H2↑(化学式正确 1 分、配平正确 1 分) 5.(10 镇江)27.(6 分)有一实验事实: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有 较多的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 SO2、O2、H2 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 SO2,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 发生变化,则该气体中 ▲ SO2(填“有”或“无”)。 (2)乙同学认为只有 O2,则可用是 ▲ 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 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 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 为碘单质。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A 中观察到 ▲ ,证明无 O2; B 中观察到 ▲ ,证明该气体是 H2。 (四)实验反思: (4)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 ▲ 以确保安全。 (5)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 ▲ 性(填“酸”或“碱”)。 (1)无 (2)带火星的木条(意思相近给分) (三)溶液未出现蓝色或无现象(意思相近给分),铜网表面变红(意思相近给分) (4)验纯 (5)酸 6.(10 镇江)30.(14 分)将过量的 Na2CO3 溶液滴入到一定量 CuSO4 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 研究性学习 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 CuCO3,理由: ▲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 Cu(OH)2,理由:Na2CO3 溶液呈 ▲ (填“酸”或“碱”) 性。 猜想三:固体为 Cu(OH)2 和 CuCO3 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 和 CuCO3 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 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 2 ) 判 断 固 体 已 洗 净 的 方 法 及 现 象 ▲ 。 Ⅱ.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全品中考网 (3)若用装置 A、B 组合进行实验,B 中无现象,则猜想 ▲ 正确; (4)若用装置 A、C 组合进行实验,C 中无现象,则猜想 ▲ 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 ▲ 、 ▲ (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 实 验 , 验 证 出 猜 想 三 是 正 确 的 , 实 验 中 : B 中 的 现 象 为 ▲ , C 中 的 现 象 为 ▲ 。 结论:固体为 Cu(OH)2 和 CuCO3 的混合物。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已知 Cu(OH)2 的分解温度为 66℃∽68℃, CuCO3 的分解温度为 200℃∽220℃。设固体 的组成为 aCu(OH)2•bCuCO3。小组同学用热 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 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右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6)写出 A B、C D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段: ▲ ; CD 段: ▲ ; (7)通过计算可得: a:b= 。 蓝色固体 澄清 石灰水 无水 CuSO4 固体 的质 量/g 温度/℃ (8)若将 24.0g 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 2.4g 后质 量 不 再 改 变 , 写 出 此 过 程 中 可 能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 。 猜想一:Na2CO3 + CuSO4= CuCO3↓+ Na2SO4(1 分) 猜想二:碱(1 分) Ⅰ.(1) 过滤(1 分) (2)取最后洗涤液少量,滴加适量的稀盐酸(硝酸、硫酸),无气泡产生;或 滴加 BaCl2 [或 Ba(OH)2、Ba (N O 3 ) 2 ] 或 CaCl2[或 Ca(OH)2、Ca(N O 3 ) 2 ] 溶液,无沉淀产生。(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1 分) Ⅱ.(3)二(1 分) (4)一(1 分) (5)C B(共 1 分,各 0.5 分)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 分) 白色固体变蓝(1 分) (6)Cu(OH)2 CuO + H2O (1 分) CuCO3 CuO + CO2 ↑ (1 分) (7)2 : 1 (2 分) (8)4CuO 2Cu2O + O2 ↑ (1 分) 7..(2010.浙江杭州)34.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 浴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 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塑下: ①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 A.B.C。 ②取 A、B、C 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③用 pH 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 A.B.C 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 的 pH 分别为 5.4、6. 3、6. 0。 ④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 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 5 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 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 间及 _ _ 应相同。 (3)组内有看的同学认为,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 。 在第④步实验中, 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 左右。 (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下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 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 。 答案:34. (1)③ (2)水的质量或体积 (3)要设置对照实验,37℃ (4)茶水呈酸性,与水垢中的碳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8.(2010.浙江绍兴)31.某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牙膏 除主要活性成分外。还有约占牙膏成分 50%的 CaCO3[或 Si02、Al(OH)3、CaHP04 等摩擦剂和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于是对自己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 产生了兴趣。 【建立假设】我牙膏中的摩擦剂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取 2 厘米长牙膏于小烧杯中,加入 10 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分离上层 清液和沉淀,待用; ②用 pH 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 pH 大于 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我牙膏中的摩擦剂一定有碳酸钙。 【反思交流】有同学指出上述实验没有对__________是否存在进行检验,因此,实验结论不 成立。 【拓展延伸】资料表明可以利用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C2O4 2-)结合产生草酸钙沉淀来检验钙 离 子 。 请 写 出 草 酸 铵 [(NH4)2C2O4] 溶 液 和 氯 化 钙 溶 液 反 应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 31.②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在 pH 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③Ca(OH)2+CO2=CaCO3↓+H2O 钙离子(Ca2+) (NH4)2C2O4+CaCl2=CaC2O4↓+2NH4C1 全品中考网 9.(2010.浙江丽水)32.鼠妇(如图甲)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在探究“光对鼠 妇生活的影响”时,有同学发现用不同的瓶装收集到的鼠妇时,瓶内的明暗程度 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又做了如下实验:八个研究小组在野外阴暗的地 方各自收集了 10 只鼠妇,第一组至第四组将鼠妇装在无色透明的塑料瓶中,第五 组至第八组将鼠妇装在褐色的瓶中,带回实验室。实验时,各小组都把 10 只鼠妇 随机均分为两份,放在如图乙所示的纸盒中,阴暗处中央放 5 只,明亮处中央放 5 只,然后观察鼠妇的分布。下表是各小组在几分钟后观察到的鼠妇分布数及平 均值: 无色瓶 褐色瓶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平均值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平均值 明亮处/只 8 7 9 8 8.0 1 2 1 3 1.8 阴暗处/只 2 3 1 2 2.0 9 8 9 7 8.2 (1)观察上表中第一组到第四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鼠妇喜欢明亮处”的结论,分析 其主要原因是在回实验室的路上,用无色瓶带回的鼠妇已经与明亮环境相 ▲ ; (2)为了减少对“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的干扰,在将收集到的鼠妇带回实验室时应 选用 ▲ 瓶。 32.(1)适应 (2)褐色(或深色) 10.(10广东省19)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并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魔术表演的热潮。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一位九年级同学给低年级 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魔术一“奇花变色” 道具如图甲所示,该魔术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红 色。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B (填字母序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魔术二“瓶吞鸡蛋” 道具如图乙所示,将注射器中NaOH浓溶液注入瓶中,片刻后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 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魔术三 “‘清水’变‘牛奶’” 道具如图丙所示,当A溶液加到烧杯中,无色溶液变成白色浊液。若A为酸溶液,则A、 B的可能组合:A为 H2SO4 ;B为 BaCl2 (答案合理即可)。(只需写一组) 11.(10 广东省 23)同学们在学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 个实验。 (1)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反应过 程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浑浊并 呈红色,产生疑问。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 缸中上层清液于 试管中,加入过 量氯化钙溶液, 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林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小云的猜想正确。 ③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红 的猜想正确。 乙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氯化钠(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 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NaOH [或 NaOH、Ca(OH)2]。(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 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 虑反应物的用量。 12.(10 四川达州 15)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工 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 证。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猜想一:Na2CO3 溶液显碱性 取少量 Na2CO3 溶液于 试管中,滴入 2-3 滴酚 酞试液,振荡 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显碱性 猜想二:能与酸 反应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然后滴加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猜想三:能与 Ca(OH)2 反应 向盛有少量 Na2CO3 溶 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 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2NaOH+CaCO3↓ 猜想四:能与 BaCl2 反应 取少量 Na2CO3 溶液于 试管中,滴入 BaCl2 溶 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BaCl2=BaCO3↓+2NaCl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交流与反思] 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相同?是(填“是”或“否”)。 13.(10 四川达州 16)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与碳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受热的条件下草 酸也会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我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 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物质,遇水变成淡蓝色硫酸铜晶体。化学方程式为: CuSO4(白色粉末)+5H2O= CuSO4·5H2O(蓝色晶体) [提出猜想] 生成的氧化物中有 H2O、CO2 和 CO。 [实验探究] 张亮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全品中考网 ⑴观察到 A 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证明生成物中有水。 ⑵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⑶D 中红色粉末是 Fe2O3(填化学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变为黑色,E 中石灰水变浑浊。 [交流讨论] 陈军认为:张亮不需要 E 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陈军的观 点:(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支持 因为在这三种气体中,只有一 氧化碳有还原性,才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 陈军还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没有进行尾气处 理,处理的方法是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或尾气再利用。 。 14.(10 鄂州)某同学根据土法制烧碱的原理,在 100mL 水中徐徐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和 熟石灰,充分搅拌后过滤。 请完成 20~22 题。 (1)(2 分)该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 NaOH 假设②:溶质为 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 NaOH、Na2CO3 。 (2)(2 分)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结 论 向少量滤液中滴入稀盐酸(或稀硫 酸、稀硝酸等) 或 向少量渡液中滴入 CaCl2 溶液[或 Ca(NO3)2、BaCl2、Ba(NO3)2、 Ba(OH)2 等溶液] 有气泡产生 或 溶液变浑浊 假设③成立 (1)(2 分)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①的理由是 Na2CO3 与 Ba(OH)2 恰 好完全反应 。 15.(10 湛江)23.(10 分)假期,王霞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 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 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王霞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 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____①_____。王霞妈妈 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设计实验】王霞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 象,实验结论是_____②_____;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③_____,有无色气 体产生,王霞认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2)【实验反思】小明同学认为王霞同学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白色粉末是纯 碱,你若认为小明说法有道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得出结沦的原因_____④_____。为 了得到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的正确方法,王霞继续查找资料,发现它们有下列的性质 性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溶解性 20℃时溶解度 21.6g,溶解时放热 20℃时溶解度 9.8g,溶解时放热 加热 不分解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 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面信息,检验白色粉末的方法之一是:20'C 时,在 100 克水中加入 12 克该白色 粉末,充分溶解后,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为_____⑤_____,否则为_____⑥_____。 (3)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王霞同学还发现纯碱不是碱,是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得名。 现要验证纯碱溶液是否显碱性,请写出用 pH 试纸来测其 pH 值的操作过程_____⑦_____。 ① CO2 ② 此粉未不是快速发酵粉 ③ 稀盐酸 ④ NaHCO3+HCl==NaCl+H2O+CO2↑ ⑤ 碳酸氢钠 ⑥ 碳酸钠 ⑦把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上,观察颜色,与比色 卡对比,读数 16(10 云南楚雄 29)(6 分)水煤气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某水煤气样品可能含有 CO2、CO 和 H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水煤气样品的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一:(1)将该水煤气样品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气 体样品中含有 CO2. 实验二:(2)为了证明该水煤气样品中含有 CO,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 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 CO。 请回答: A 中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质玻璃 管内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张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够严密,做了如下图的改进:则 B 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以肯定该 水煤气样品中一定含有 CO。全品中考网 1.(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NaOH 除去水煤气中的 CO2 Fe3O4(3)证明气体药品中的 CO 在 A 中已被完全吸收 B 中的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而 C 中的变浑浊 17.(10 济宁 2-6)(1)(7 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物质、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装置,请回 答: ①仪器 a、b 的名称分别是____; ②连接装置 A、E 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 A 应与 E 的 端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除去 CO 中少量的 C02,最好将气体通过装置 ,理由是 ; ④连接装置 B、C 可用来验证 CO 的还原性,CO 通过装置 B 时可以看到 ,装置 C 中 出现白色混浊,那么,装置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 分)课外学习小组为进一步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做了以下两组对比实验 (见下图)。请分析实验 I、Ⅱ后回答: ①实验 I 反映了同种金属跟不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实验Ⅱ则表明了___ _剧烈程度 不同,原因是 ②按照实验 I 和Ⅱ设计思路,请你再设计一组对比实验,简述实验方案。 2.(1)①锥形瓶、酒精灯②c 2H2O2 2H2O+O2↑ ③D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吸收彻底 ④黑色氧化铜变红色 CuO+CO Cu+CO2 (2)①不同金属跟同一种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锌比铁活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②选 取同一金属与不同浓度的同种酸进行对比实验,酸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18.(10 长沙 47)将 CO2 通入 NaOH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观察到 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明显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列 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及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整套装置(包括 CO2 及 NaOH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双孔 溶液)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 78.2g。 (2)用力推压注射器活塞向密闭的软塑料瓶中注入 10mLNaOH 溶液(装置如图乙所示), 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置片刻后,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 78.2g,你对这 一结果的解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①② 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___________ 中进行。 ②为进 一步 证明 CO2 与 NaOH 溶液 确已 发生 了化 学反应 ,你 还能 想到 的方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塑料瓶被压瘪,注射器中剩余溶液“自动”进入塑料瓶中 (3)反应容器密闭,生成物全部留在瓶内,也没有空气进入,因而反应后质量相等(即 质量守恒) (4)①密闭容器;②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其它合理答案) 19.(2010·湖北省黄冈市,38)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 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 ; (2) 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 使用上图仪器中的 (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 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 ,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 3 ) 小 张 同 学 正 在 收 集 一 瓶 CO2, 不 知 是 否 收 集 满 了 , 其 验 满 方 法 是 。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 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 是 。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 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 实 验 方 法 现 象 和 结 论 1 2 3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 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 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 。全品中 考网 【答案】(1)长颈漏斗 (2)⑧⑨;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 (3)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 CO2 已收满。(4)过滤 【设计实验】步骤 1.将灰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 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碳,否则不含单质碳。 步骤 2.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稀硫酸 ;溶液变蓝色,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铜,否 则不含单质铜。 【反思】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 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20.(10 海南 45)气焊和气割都需要用到乙炔。乙炔俗称电石气(化学式为 C2H2),是一种无 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备乙炔, 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请回答: (1)乙炔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 (2)图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 (3)从下图选择实验室制备乙炔所用仪器的最佳组合是 (填序号)。 (1)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集气瓶(3)CF 21.(10 四川甘孜 24)(10 分)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指出金属铜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 性 质 , 对 应 的 用 途 。 (2) 要防止铁制品因锈蚀而报废,就要知道铁制品锈蚀的原因。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是 。 (3)为了验证铜、银、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a.将体积大小一样的镁片和铁片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请回答: ①在试验中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来设计实验方案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科学方法。在步 骤 a 中 , 所 控 制 的 实 验 条 件 是 、 、 、 。 A B C D E F a ② 通 过 步 骤 a , 可 判 断 出 镁 的 金 属 活 动 性 比 铁 强 , 依 据 的 实 验 现 象 是 。 ③ 步 骤 b 中 的 实 验 现 象 是 。 ④小红同学认为 i,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不足以说明铜、银、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还 需 要 进 行 一 个 实 验 , 该 实 验 的 方 法 是 。 24. (10 分)(1)导电性 铜可作铜导线(2) 铁制品要与氧气和水接触(3) ① 金属的体积 溶 液种类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体积 ②镁与稀盐酸反应比铁和稀盐酸反应剧烈③紫红色的铜 片表面有层银白色物质 ④将铁片放到硫酸铜溶液中 22.(10 四川甘孜 25)(7 分)实验室有一瓶长时间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口处有白 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感到很好奇,对白色粉末可能的成分进行了猜想:①可能含有 氢氧化钠;②可能含有碳酸钠。 (1) 小 明 同 学 得 出 猜 想 ② 的 理 由 是: 。(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 (2) 小 明 同 学 取 白 色 粉 末 少 许 , 加 稀 盐 酸 有 气 泡 产 生 , 证 明 白 色 粉 末 中 一 定 含 有 。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3)小明同学想证明白色粉末中还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滴入酚酞 溶 液 , 酚 酞 变 红 , 因 此 小 明 同 学 认 为 一 定 含 有 氢 氧 化 钠 , 你 认 为 对 吗 ? , ( 填 “ 对 ” 或 “ 不 对 ” ) 你 的 理 由 是 。 25. (7 分)(1) CO2+2NaOH == Na2CO3+H2O(2) 碳酸钠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 (3) 不对 如果含有碳酸钠,滴入酚酞溶液后也会变成红色 23.(2010 四川宜宾 16)(8 分)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在许多食品包装盒中都有一包黑色粉 末。这种粉末是一种氧化剂。该粉末没有失效时呈黑色,失效后带有红棕色。为了确定该粉 末的成分,小明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 1:该粉末是木炭粉;猜想 2:该粉末是铁粉;猜想 3:该粉末是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 物 小明取没有失效的该粉末,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猜想是否成立 实验 1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猜想 1:不成立 实验 2 加入足量的 猜想 2:成立 实验 3 用磁铁吸引 粉末全被吸引 猜想 3 交流和反思: (1)根据失效后的颜色判断,该粉末失效的原因是 ,变质后 得到的红棕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 。 ( 2 ) 采 用 什 么 实 验 方 法 可 以 使 失 效 的 粉 末 “ 再 生 ” ? ( 用 化 学 方 程 式 表 示) 。 24.(2010 上海 52)下图是利用 CO、CO2 混合气体中的 CO 还原 CuO 的实验示意图。 ①仪器 a 的名称是 。乙装置中应该用酒精灯的 焰加热。全品中考网 ②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乙装置的仪器 b 中黑色粉末变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反应过程中,丙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④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⑤实验结束后,要从甲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 NaOH 固体。 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 NaOH 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 水) 64 85 138 203 285 376 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请具体填写试剂 A 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 化学式:A ; 操作名称Ⅰ Ⅱ Ⅲ 52.(6)铁架台 (7)外 (8)方程式略 (9)方程式略 (10)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 甲乙装置中间应该再加上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是否被吸收完全 (12)Ca(OH)2 (13) 过滤 (14)加热(蒸发) (15)冷却(降温结晶) 25.(2010 四川自贡 52)(7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利用纯碱和熟石灰制取烧碱溶液展开 如下探究: 步骤一:将纯碱溶于水,加入适量熟石灰; 步骤二:过滤 步骤三:检验滤液中存在 的溶质。 ( 1 ) 步 骤 一 中 需 要 使 用 玻 璃 棒 , 其 作 用 是 ,纯碱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2)步骤二哪个中过滤器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的后果是 。 (3)小陈按下表完成步骤三,请你将小陈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少量滤液, 滴入纯碱溶液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 另取少量滤液, 滴入酚酞溶液 含有氢氧化钠 ③ 再取少量滤液, 滴入澄清石灰水。 含有碳酸钠 26.(10 乐山 44)(6 分)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 品:200ml 的软透明塑料瓶、食品干燥剂、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锈铁钉、蒸馏水、纯碱、 玻璃小杯。 【 问 题 】 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的性质? 【查 阅 资料 】 (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 HAc, Ac—代表醋酸根; (2)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3)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 (4)醋酸盐中除银盐和汞盐外都易溶解于水。 【探究与验证】(请你帮助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将白醋滴在紫罗兰花上 紫罗兰花变红 白醋的 pH 7 二 将锈铁钉放在小玻璃杯中, 加入白醋 刚开始时 ,一段 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1. 白醋能与铁锈反 应 2. 三 向软塑料瓶中加入 10ml 白 醋,将瓶捏扁,加入约 5g 鸡蛋壳,拧紧瓶盖 瓶中有气泡冒出,扁塑料瓶逐 渐膨胀 白醋能与碳酸钙反应 放出 CO2 四 向白醋中加入纯碱 白醋中有气泡冒出 白醋能与碱反应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将干燥剂袋口打开一段时间后,袋中的白色颗粒粘在了一起,请写出变化的化学 方程式 。 (2)上面“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填实验序号) 。 (3)上述实验三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 写出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实验序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 二 铁锈慢慢消失,溶液变为浅黄色 白醋能与铁反应 (1)CaO+H2O = Ca(OH)2 (2)四 (3)CO2+Ca(OH)2=CaCO3↓+H2O 27.(10 汕头 23)(14 分)2010 年 4 月 28 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 报道,引起 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来源:Z,xx,k.Com]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 CO、CO2、H2S、CH4 等。 Ⅱ.H2S 气体能与 CuSO4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 3 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 1:有 CO、CO2、H2S; 猜想 2:有 CO、CO2、CH4; 猜想 3:有 CO、H2S、CH4; 猜想 4:有 CO2、H2S、 ; 猜想 5:有 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来源:Zxxk.Com] 【问题讨论】 (1)如果 A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如果 B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2)在验证猜想 l 的实验中,装置 C 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若要进 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 ,振荡。全品中考网 (3)要确证猜想 5 中是否有 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 C 与 D 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 D 装置内壁出现 ,证明气 体中一定含有 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 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 H2O、CO2 的质 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 、 的装置,分别称 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1、 【提出猜想】CH4 (1 分) 【问题讨论】[来源:Z.xx.k.Com] (1) 2(1 分) 3 (1 分) (2) 吸收 CO2 (2 分) 澄清石灰水 (2 分) (3) 干燥 (2 分) 水雾 ( (1 分) 浓 H2SO4(或 CaCl2 或无水 CuSO4) (2 分) NaOH 溶液 (2 分) 28.(10 盐城 2.)18.(12 分)(1)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用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消毒。X 是一种常见 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 X 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ClO2=2NaCl+2X,则 X 的 化学式是 ▲ 。 ②地下水硬度过大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应软化后使用。 a.检验硬水常用的是物质是。 b.如果某地地下水钙、镁离子含量过高(假设主要以 CaCl2、MgCl2 形式存在),可先 加入适量的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再加入适量 的纯碱后生成沉淀,即可将水软化。 ③我市不少村镇小型河沟中藻类疯长,说明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可能有 ▲ (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序号)。 A.化学肥料流失到河中 B.排放的生活污水中有含磷洗涤剂 C.人畜的粪便流失到河中 D.工业废水的排放 ④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 (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 序号)。 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C.用洗衣机洗一两件衬衫 D.用残茶水浇灌某些花卉 (2)有机物 A 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 A 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 如下探究。 【猜想】 猜想一:A 中只含 C、H 两种元素 猜想二:A 中含 C、H、O 三种元素 【实验】 在 O2 中充分 足量的浓硫酸 足量碱石灰 燃烧 【结论】猜想 ▲ 正确(选填“一”或“二”)。 【反思】有机物 A 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 。 18.(12 分)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1)①过滤,ClO2②a.肥皂水 b. Ca(OH)2+MgCl2=Mg(OH)2↓+ CaCl2 (化学式书写全部 正确,未配平、沉淀符号漏写或错写的,累计扣 1 分) 碳酸钙(或 CaCO3)③ABCD④ABD (错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给 1 分) (2)【结论】猜想 二 正确(2 分) 【反思】有机物 A 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C:H:O=12:3:16 。(其他合理答案 也给分)(2 分) 29.(10 常州)28.(8 分)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 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 O2 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 ; (2)装置③的作用是: ▲ ; 称取 A 物质 3.1 克 混 合 气体 浓硫酸增重 2.7g 碱灰石增 重 4.4g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 0.25 L(已知该 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 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 CO2 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 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 CO2 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 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 12.5g,滴加足量浓 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 11.7 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 。全品中考网 28.(8 分) I.(1)除去 CO2 和 HCl 气体(1 分) (2)验证 CO2 是否被除尽(1 分) (3)2.44(2 分) II.ABC(答对 2 个给 1 分,全答对给 2 分)(2 分) III.97.6%(2 分) 30.(10 南通)24.(10 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 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 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 钠发生的反应是 ▲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 Na2CO3, CO2 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 NaOH, H2O 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 ▲ ,CO2 和 H2O 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 CO2 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 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 仅含有 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 大于 7, 有同学认为固体是 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 (填“正 确”或“错误”),原因是: ▲ 。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 应方程式 ▲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 溶液,看到溶液 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 的存 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 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 的用量。 14.【分析讨论】 放热 猜想Ⅲ:Na2CO3 和 NaOH 的混合物 验证Ⅱ:错误 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验证Ⅲ:CaCl2 CaCl2+Na2CO3=CaCO3↓+2NaCl 酚酞 【实验反思】NaOH 【拓展延伸】水 (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 空 1 分) 31.(10,威海 12)有三种失去标签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15%、l0%和 5%的盐酸溶液。 限定你选择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两种不局的实验方案,辨别出最浓的和最稀的盐酸溶液。 实验仪器:精密温度计、剪刀、镊子、量筒、秒表、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 药 品:镁条 提 示:①镁条和盐酸反应速度很快,通过观察放出气泡速度很难准确判断盐酸浓度的 大小,所以不建议用这种方法辨别之。②当你设计一种方案时,不必用到所有的仪器。③在 描述每种实验方案时,要求说明:观察或测定何种变量、需要控制的条件、选用的仪器、实 验步骤及结果与推论。 (1)实验知识和技能准备: 用 量 筒 量 取 一 定 体 积 的 液 体 时 , 正 确 的 操 作 方 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 试 管 中 加 入 块 状 固 体 药 品 的 方 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把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依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方案一: 你观察或 测定的量 需要控制 的实验条件 选用的 仪器 实验步骤 结果与推论 实验方案二: 你观察或 测定的量 需要控制 的实验条件 选用的 仪器 实验步骤 结果与推论 (3)为了排除实验过程中偶然因素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认为还应该如何 完善你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量筒内液体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取液体滴加到刻度:读数时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 线与液面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1 分) 把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竖起试管,让固体缓缓滑到 试管底部。(1 分) (2)(每种方案满分 5 分) 方案一:测定反应所需时间 观察或 测定的量 需要控制 的实验条件 选用的仪器 实验步骤 结果 与推论 测定不同浓度 盐酸与足量镁 反应所需时间。 ①需要取相同体 积的盐酸; ②相同的、足量的 镁条; ③在相同的环境 温度下实验。 镊子、量筒、 秒表、烧杯、 大试管、 胶头滴管 ①将镁条剪成相同的 长度。②将镁条加入到 三支大试管中。③分别 量取相同体积的三种 盐酸加入到大试管中。 ④用秒表记录反应所 需时间。 如果反应所需时 间最长的,就是 最浓的盐酸,反 之就是最稀的盐 酸。 方案二:测定反应后溶液的温度 观察或 测定的量 需要控制 的实验条件 选用的仪器 实验步骤 结果 与推论 测定不同浓 度盐酸与足 量镁反应后 所得溶液的 温度。 ①需要取相同体 积的盐酸; ②相同的、足量的 镁条; ③在相同的环境 温度下实验。 镊子、量筒、 温度计、烧 杯、大试管、 胶头滴管 ①将镁条剪成相同的 长度。②将镁条加入到 三支大试管中。③分别 量取相同体积的三种 盐酸加入到大试管中。 ④用温度计测定反应 后所得溶液温度。 如果反应后溶液 温度最高的,就 是最浓的盐酸, 反之就是最稀的 盐酸。 (3)(2 分)重复实验。 32. (2010 广州 29)某校科技节有如下挑战项目:通过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和两种黑色 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硫酸、硫酸钠溶液以及氧化铜和铁中的一种。现场仅提供了紫色石 蕊试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 请设计一个完成该挑战项目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2010 义乌 33.)2010 年 5 月 12 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 800 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 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受热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为: 装置连接顺序为: __ 。 (填写编号) (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 第一步 检查气密性; 第二步 装入药品,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 第三步 试验后再次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记 录数据如表;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 比为 __ __ 。(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3)结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 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__ __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 33.(1)②→①→③(或②①③) (2)21:44 (3)AC(漏选得 1 分,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33.(10扬州26.)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产物。 (1)两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完全变为 黑色沉淀,猜想是CuO。为验证猜想,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 用CO还原得到红色物质,且生成的气体能使________,写出CO与 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有时也会生成浅绿色沉淀 [化学 式为CuSO4·3Cu(OH)2]和Na2SO4,则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探究新制Cu(OH),的分解温度,设计水浴加热装置(如 图)。 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该装置采用水浴加热,其 目的是_______。 (4)18℃时,将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 混合后,测得混合液温度为22℃,说明该反应_____(填“放热”或“吸热”)。当水浴 温度分别为30℃、60℃、90℃时,黑色沉淀出现的时间为:2分钟、6秒、1秒,则说明温 度越高,Cu(OH)2分解速率越_____(填“快”或“慢”)。该实验说明,Cu(OH)2分解温 度________(填“无确定数值”或 “有确定数值”)。 全品中考网 26。(1)2NaOH+CuSO4=Cu(OH)2↓+ Na2SO4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CuO Cu+CO2(2)6NaOH+4CuSO4=CuSO4·3Cu(OH)2+3Na2SO4 (3)①烧杯②酒精灯 受热 均匀 (4)放热 快 无确定数值 34.(10扬州27). (15分)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 下列研究. 质 装置 量 时间 装置① 装置③ 实验前 220.0 克 195.0 克 实验后 222.1 克 199.4 克 M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制备研究】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 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3+N2O = 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 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________。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 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 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设计的实验步 骤为: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③ 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 弹簧夹,_______;⑤再次称量装置C。 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______ (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 业级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 _______。 【NaN3纯度测定】 精确称量0.140 g NaN3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2 NaN3 → 3N2 (NaN3中的N全部转化为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 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 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_____(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 ______。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_____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 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 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 mL(N2的密度为 1.25 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100 mL B. 1 L C. 2 L (8)计算NaN3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27.(1)2NaN3 2Na+3N2↑ (2)石蕊试纸 (3)除去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缓缓鼓入空气 3 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4)不变(5)倾斜锥形瓶,使样 品与M溶液接触(6)使水蒸气液化 调节两边液面平衡(7)A(8)92.9% 解:m(N2)=67.2ml×10-3L/ml×1.25g/ml=0.084g 设样品中NaN2质量为x 2 NaN2-----3N2 130 84 X 0.084 130:84=x:0.084g x=0.13g NaN2%=0.13g/0.140g×100%=92.9% 35.(10河北35).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 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 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 。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 液pH的方法: 。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 现象是 。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 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 ,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答案: 【交流表达】(1)溶液显蓝色 (2)铁丝与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 硫酸亚铁(或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实验验证】(1)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撞击 确定 pH (2)滴加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才有沉淀生成 【拓展应用】(1)铁片(或铁、铁粉、铁丝等) Fe+H2SO4=FeSO4+H2 (或 Fe+CuSO4=FeSO4+Cu) 评分说明: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6.(1O 河南 2 1).过氧化钠(化学式为 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O2 能跟 CO2 反应生成 O2 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 X 表示);它也能跟 H2O 反应生成 O2,化学方程 式 为:2Na2O2+2H2O=4NaOH+O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表明 CO2 未被 Na2O2 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 ③O2 可采用 D 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 O2 的哪些性质? ④若 A 装置产生的 CO2 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 CO2 能否与 Na2O2 反应生成 O2,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2)为探究 X 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①有同学猜想 X 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 X 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 。 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 X 是 Na2CO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 Na2CO3 性质的探究 实验,请根据卷首资料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3)7.8g 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若反应后得到了 40g 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全品中考网 答案:21.(1)CaCO3+2HCl==CaCl2+H2O+CO2↑ (1 分)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 分) ③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氧气有助燃性。 (1 分) ④在 A、B 装置之间和 B、C 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答出在 A、B 装置之间增加 气体干燥装置即可)。 (1 分) (2)①Na2O2 和 CO2 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者反应后不可能生成含氢 元素的酸或碱(1 分) ② ’ 实验操作 现 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滴加稀盐酸,然后将产生的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1 分) 有气泡产生 (1 分) 氯化钙或 氯化钡等 (1 分) Na2CO3+CaCl2=CaCO3↓+2NaCl 或 Na2CO3+BaCl2=BaCO3↓+2NaCl 等 (1 分) (3)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2Na2O2+2H2O=4NaOH+O2↑ 156 160 32 7.8g y x X=1.6g Y=8g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g/40g×100%=20%(1 分) 答:略。 37.(10 孝感 8)、(5 分)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H2+CuO △ Cu+H2O, 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设计了如下由 A、B、C 三部分组成的实验装置。 (1)写出“a” 所指仪器名称 ; (2)能确认反应生成水的实验现象是 ; (3)在实验室里利用 A 装置还可以制取那些气体? (只要求答一种) (4)本实验缺少的仪器是;除此之外,上述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达到实验目的, 是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更严格更科学,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 答案:8、(每空 1 分)(1)铁架台 (2)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3)二氧化碳(或氧气) (4)酒精灯;在装置 A、B 之间添加干燥装置(或吸水装置 38.(10 孝感 11)、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 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 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无水硫酸铜 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 CO2。 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 A、B 两试剂瓶后,发现 A 瓶质量增加,B 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 Ⅱ、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 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猜测② ;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 1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 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 清石灰水 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①正确 实验 2 猜想②正确 Ⅲ、查阅资料:在百度网页中输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可以获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 物 中 有 碳 酸 钠 生 成 。 再 根 据 实 验 Ⅰ 写 出 碳 酸 氢 钠 受 热 分 解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全品中考网 Ⅳ、实验Ⅰ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用两种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 步骤、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 方法二: 。 答案:11、Ⅰ.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 分,只写一个不给分) Ⅱ 猜测 2: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的;(1 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 2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入醋酸,并把产生的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1 分)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 分) Ⅲ 2NaHCO3 △ Na2CO3+H2O+CO2↑(2 分,没加条件扣 1 分) Ⅳ 方法一: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粉末为 Na2CO3 (1 分) 方法二: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入 CaCl2(或 BaCl2 等)溶液,若有白色 沉淀生成,则粉末为 Na2CO3 (1 分) 39.(10 宜昌)26.(13 分)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 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 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挖掘实质】 ⑴图 26-1 是 HCl 和 NaOH 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 图 26-1 图 26-2 图,小丽发现 HCl 在水中会 解离出 H+和 Cl-,NaOH 在水中会解离出 Na+和 OH-,以此类 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 26-2 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 质可以表示为 H+ + OH- =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 质 。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 H+和 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和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 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 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知识升华】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 的成分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答案:26.(13 分) 【知识回放】⑴H2SO4+2NaOH=Na2SO4+2H2O ⑵H2SO4+Ba(NO3)2=BaSO4↓+2HNO3 或 K2CO3+Ba(NO3)2=BaCO3↓+2KNO3 【挖掘实质】Ba2+和 NO3 -或 Ba2+和 2NO3 -;2H++CO32-=H2O+CO2↑或 2H++CO32-=H2CO3, H2CO3=H2O+CO2↑ (若未配平,生成物未标注箭头,不扣分) 【实践运用】Ba2+和 SO42-或 Ba2+和 CO32-或 H+和 CO32-;H+、Na+、K+和 NO3 -(必须答全 四种得 1 分)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可能性一:Ba2+(同时答两 种或两种以上离子的不得 分,下同。)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 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 Ba2+;若没有出现白色沉淀,则 说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 Ba2+。 可能性二:SO42-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若出现白色 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 SO42-;若没有出现白色沉淀, 则说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 SO42-。 可能性三:Ba2+或 SO42-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 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 Ba2+,不含有 SO42-。(若没有 出现白色沉淀,必须验证 SO42-)(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知识升华】 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或者离子是否参加化学反应,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是否有剩 余。(意义表达准确,都可给分。) 40.(10 茂名 18)(10 分)以前,人们将石灰石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 K2CO3) 在水中混合,再取上层澄清液漂洗织物。兴趣小组按上述的操作步骤得到澄清液并对澄清液 可能含有哪些物质进行探究。请你利用必需的实验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Ba(NO3)2 溶液、Na2CO3 溶液、NaCl 溶液、Ba(OH)2 溶液、酚酞试液。 【提出猜想】①含有 KOH 和 Ca(OH)2;②含有 KOH、K2CO3 和 Ca(OH)2;③只含 ; ④含有 KOH 和 K2CO3 【查找资料】K 和 Na 都是活泼金属,它们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似;K2CO3 溶液显碱性。 【设计与实验】 (1)甲同学要证明猜想①中 Ca(OH)2 是否存在,选取的试剂是 。 (2)请你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猜想④,并将相关内容填在下表中(不一定填满,也可以补 充) 操作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 步骤 2: 【交流讨论】大家认为猜想②肯定不正确,其原因是 。 【提出猜想】KOH 【设计与实验】(1)Na2CO3 溶液 (2) 操作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取少量澄清液于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的硝 酸钡溶液 若溶液变浑浊,则原澄清液中含有 K2CO3 若无明显现象,则猜想④不正确 步骤 2:将步骤 1 的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 中,滴加酚酞试液 若变红,则原澄清液中含有 KOH,猜想④正确 若无明显现象,原澄清液中无 KOH,猜想④不正确 【交流讨论】碳酸钾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两者不能共存于溶液中 41.(10 佛山 26)(7 分)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 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全品中考网 【发现问题】 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 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Cl2 + H2O = HCl + HClO。其中,HClO 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 想】 猜想 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2:是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1: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过程分析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没有褪色 猜想 1 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没有褪色 猜想 2 不成立 ③ 没有褪色 猜想 3 不成立 【结 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 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 思】 (1)H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氯水中加入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猜 想】Cl2 【实验探究】③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 【结 论】HClO 【反 思】(1)+1 (2)AgNO3+HCl=AgCl↓+HNO3 (3)先变红色后褪色 42.(10 江西 27)(5 分)小辰和小昕看到一则新闻:2009 年 12 月 15 日,某市一辆满载电石 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请教老师后获知:电石主要成分 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且遇水会产生气体。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探 究。[来源:学*科*网 Z*X*X*K]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实验现象 结论 (1) 向盛有一小块电石的试管中,滴入 少量的水,发现有气泡产生,用手 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到 电石与水反应放热 (2)电石与水反应生 成的气体是否具有 可燃性? 收集一小试管该气体,点火,观察 到有明亮的火焰 该气体具有 性 (3)该气体可能含有 碳、氢元素吗? 点燃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 焰上方,内壁出现水雾;然后迅速 将烧杯倒置,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 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含碳、氢元素 【 反 思 】 通 过 上 述 素 材 , 谈 谈 你 对 灭 火 方 法 的 新 认 识 。 【实验探究】(1)电石与水反应放热吗?烫或热 (2)可燃 (3)一定 【反思】水不一定能用于灭火全品中考网 43.(10 江西 28)(7 分)小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右下图), 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 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A.酸 B.碱 C.盐 【猜 想】①可能是 NaOH 溶液;②可能是 Na2CO3 溶液;③可能是 (任写一 种)。 【设计并实验】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 pH 试纸上,测得 pH=10,他判断这是一 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 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 不正确 (2)小明认为它是 NaOH 溶液,小俊认为它是 Na2CO3 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 认为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 猜想②正确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讨 论】A 【猜 想】 (1)B (2 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或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Na2CO3 + BaCl2 === BaCO3↓ + 2NaCl】 44.(10 湖北省黄石市 22)某课题小组利用草酸分解制取 CO 气体。已知草酸受热分解的化 学方程式为 H2C2O4•2H2O=CO↑+CO2↑+3H2O,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安装好装置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 (2)B 装置的作用是 。 (3)CO 收集满后,撒除装置时应 。 (4)为了验证草酸分解的产物,使用了下列药品:①澄清的石灰水;②灼热的氧化铜;③ 无水硫酸铜固体(注:该物质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④氢氧化钠溶液。则草酸分解产物通 过试剂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填字母)。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③①②① D. ④③②④ (1)酒精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3)先将 C 中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 (4)C 45.(10 湖北省黄石市 23)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发现铜与浓硫酸 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分析讨论]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H2、SO2、SO3、O2 等气体,经进一步查 验后确认没有 SO3、O2,于是大家决定进一步探究气体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①:产生的气体仅为 SO2 ;猜想②:产生的气体仅为 H2 ;你认为猜想 ③ 。 [查阅资料] SO2 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燃烧,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是一种主要大 气污染物。H2 则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 [设计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据此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分析与结论] (1)图中 X 为 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 (填①、②、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 (3)与活泼金属和稀硫酸的反应不同,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 。 (4)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在处理图中反应①试管中残液时,应先用水将残液稀释,正 确的操作方法是 。 (5)另有同学认为多余的气体应通入一个装有 NaOH 溶液的烧杯中,其原因是 。 猜想③产生的气体为 SO2 和 H2 的混合气 (1)品红 (2)① (3)降低(填“发生改变”也给分) (4)将残液慢慢的加入水中, 并不断搅拌 (5)吸收多余的 SO2,防止污染环境 46.(浙江金华 28.)根据下图试验装置中所描述的现象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若 E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D 装置中无变化,则 A 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为 。 若在 A、B 装置间连接装置 F,检验并除去混有的氯化氢杂质气体,则 A 装置的导管应与 F 装置的导管 (填“a”或“b”)连接,此时,装置 F 中的试剂是 。 CO2 。 a 、 AgNO3 溶液 46.(10 武汉 32).(6 分)现有甲、乙两包白色固体,已知甲中含有 NaCl、NaNO3、NaCO3、 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乙为纯净物,是初中化学学习中涉及到的物质。为了证明甲、乙两 包固体的成分,现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一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甲中少量粉末加足量 水充分溶解 溶液呈无色 ②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了蓝色 溶液 pH 7(填“>”、“<”或“=” ③另取①中所得溶液少 量,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甲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 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 有 。 Cu a b (2)实验二(部分物质在流程图中未列出) 根据以上实验推断,乙物质为 (填写化学式),使用该物质时应注意 。 答案:32.(1)②> ③NaOH NaCO3 NaCl、NaNO3 (2)(NH4)2S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答具体的物质或碱均可) 47.(10 张家界 25)、化学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人文知 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说出以下俗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 (1)真金不怕火炼 。金单质高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水火不相容 。水可以灭火 48.(10 广安 8).(12 分)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 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 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 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 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________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 2 ) 将 锌 粒 放 入 盛 有 蚁 酸 溶 液 的 试 管 中 , 有 气 泡 产 生 , 该 气 体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 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I.实验时装置 A 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II.装置 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 物质是_____________。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 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8.(12 分)【实验探究一】(1)红 (2)氢气(或 H2) 【实验探究二】(1)氢、氧(或 H、O,只填一种不得分) (2)CO(或一 氧化碳) I.不成立 II.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讨论交流】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拓展延伸】(1)B (2)Na2CO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等) 49.(10 长春中考 20.)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 A 盛有 CO2、O2、H2 中的一 种,集气瓶 B 盛有这三种气体中的另一种。小刚和小强想对瓶中气体进行探究。 (1)他们由放置方法判断, A 瓶中的气体是 ; (2)小刚和小强分别设计如下探究方案,都能确定....B 瓶气体 是余下两种气体......中的哪一种。 1 小刚的方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B 瓶中,观察现象。 按小刚方案实验时,若木条复燃,则 B 瓶中的气体是 ; ②小强的方案:将一种碱溶液倒入 B 瓶中,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发生明显变化。 小强所选的碱溶液是 。全品中考网 20(1)H2 或氢气(2)①O2 或氧气 ②Ca(OH)2 或 Ba(OH)2 50.(10 宁夏 20).据中广网2010 年5 月3 日报道:中卫市孟家湾路段一辆汽车满载的浓硫酸发 生严重泄漏。浓硫酸沿公路流淌,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消防官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沙土封堵, 控制浓硫酸进一步蔓延,同时设法封堵泄漏点,并对路面上的浓硫酸进行稀释和清除。 看到这则新闻,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浓硫酸腐蚀性及事故处理的研 讨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并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一)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 用时应十分小心 (二)对浓硫酸泄漏事故处理的讨论 (1)小明同学认为,如果仅用水稀释,并不能消除事故所造成的污染。因为从溶液的角度看, 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 没变,仅仅是 变小了。 小敏同学受到启发,制订了如下方案: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反应类型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 氢氧化钠小颗粒 硫酸与氢氧化 钠反应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 可消除污染 【思维拓展】写出小敏所依据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 小聪同学认为,小敏同学的方案虽然有效,但有一个缺陷:如果用量把握不准又 可能引发新的污染,因为 。 (2)请你参照小敏的设计方案,结合小聪的看法,也设计一个方案。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 质,可消除污染 答案:(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在小木条上蘸少量浓硫酸,放在玻 璃片上观察(1 分) 小木条变黑(或碳化) (1 分) (二)(1)质量(1 分);质量分数(1 分);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反应类型 中和反应 或复分解反应(1 分) 2NaOH+H2SO4=Na2SO4+2H2O(2 分);氢氧化钠也有强腐蚀性(1 分); (2)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氢氧化 钙粉末(1 分) 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1 分) (原理运用正确,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51.(10 南京市)27.(l1 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 CO、CH4 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 CO 和 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得到的 CO 和 H2 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 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2)某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原性。 I.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1)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合成气中 CO 和 H2 的质量比为 ▲ 。 Ⅱ.用合成气还原足量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设计买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通人一段时间合成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 D、E 的质量。 ④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 C,使其充分反应。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 D、E 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 E 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 [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①装置 C 中出现 ▲ 色物质。 ②称量数据如右表所示。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①甲同学根据装置 C 中的现象,认为是 合成气中的 CO 和 H2 还原了 CuO。 . ②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了 CO 和 H2 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 未反应的 CH4,且 CH4 也还原了 CuO。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 ③丙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⑤中通入的气体会带走装置 E 中的部分水蒸气,使实验产生 误差。你认为该误差对乙同学的推测结果是否有影响? ▲ (选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对于 CH4 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 CO2 和 H2O;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装置 D 的质量 装置 E 的质量 反应前 292.4g 198.2g 反应后 296.0g 201.5g 还 原 CuO 的装置 合成气→ 浓 NaOH 溶液 浓硫酸 浓硫酸 浓 NaOH 溶液 A B C D E 实验设计: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和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F G I ①上图装置 F 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 。 ②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 (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实验反思]除了可能是 CH4 也还原了 CuO 外,出现上表数据关系还可能是因为 ▲ (写出一个原因,并说明理由)。 ▲ 27.[本譬共 11 分·第(2)题中[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②小题 3 分,其余每空 1 分] (1)CH4+H2O=CO+3H2 (2)I.14:3 Ⅱ.[完善实验设计]② [进行实验]红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②如果只有 CO 和 H。还原足量 CuO,合成气中 CO 与 H2 的分子个数比为 1:3。 生成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如果只有 CH4 还原足量 CuO,生成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索的质量比为 3:1 现测得 CO2 的质量:201.5g--198.2g=3.3g H20 的质量:896.0g 一 292.4g=3.6g 生成物中碳元索与氢元索的质量比:(3·3g× 44 12 ):(3.6g× 36 2 )=9:4 9;4 介于 2:1 和 3:1 之间 由此可推测出,除了 CO 和 H2 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来反应的 CH4,且 CH4 也还原了 CuO。(合理过程均给分) ③否。因为带走水蒸气会使测得的 CO2 质量偏低·而实际测得的生成物中碳、氢 元素的质量比已经大于 2 :1,所以对推测结果无影响。(合理叙述均给分) [拓展探究]澄清石灰水 HGFI [实验反思]因为根据测得数据计算,生成物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太置 2:1,所以 可能是合成气中参与反应的 CO 与 H2 的分子个数比大于 1:3(或 H2 未完全参加反应、 生成的水未被完全吸收等) (合理答案均给分) 。 52.(10 南昌市)23.(6 分)小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右下图), 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 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A.酸 B.碱 C.盐 【猜 想】①可能是 NaOH 溶液;②可能是 Na2CO3 溶液;③可能是 (任写一 种)。 【设计并实验】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 pH 试纸上,测得 pH=10,他判断这是一 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无 水 CuSO4 H CuO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 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 不正确 (2)小明认为它是 NaOH 溶液,小俊认为它是 Na2CO3 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 认为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 猜想②正确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3.6 分) 【讨 论】A 【猜 想】 (1)B (2 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或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Na2CO3 + BaCl2 === BaCO3↓ + 2NaCl】 53.(10 陕西)22.(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l 分,共 7 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 的生石灰(CaO) 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 CaO; 猜想二:是 CaO 和 Ca(OH)2 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 Ca(OH)2; 猜想四:是 Ca(OH)2 和 CaCO3 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 不含 CaO 或氧化钙 。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CaCO3 或碳酸 钙。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 3 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 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无“↓”符号扣 1 分,化 学式错误扣 2 分)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四 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 意 密封保存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54.(10 揭阳)21.(15 分)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 A、B、C、D 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 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 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 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 A、B、C、D 溶液, 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B 溶液变红色,D 溶液变成蓝色。A、 C 溶液都呈 色。 B 是 D 是 ②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 A、C 溶液,分别 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 A 是硫酸钠溶液 C 是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 液进行检验 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 SO4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 (Na2SO3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 )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 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 )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 NO3-不能和 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和 H+反应 相遇时(HNO3 )具有强氧化性,易把 SO32-氧化生成 SO42- 。往亚硫酸钡中加 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 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42- (2)SO32- (3) 。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③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 E 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加入 稀硝酸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能确定猜想 一定成立 ④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 F 中,加入加入稀盐酸,加热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猜想 可能成立 ⑤ 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猜想(3)成立 写 出 亚 硫 酸 钠 溶 液 与 硝 酸 钡 溶 液 发 生 复 分 解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21.(15 分)① 紫色 B 为稀硫酸 D 为澄清石灰水 ② 有白色沉淀 无现象的 C 为氯化钠溶液 【猜 想】(3) SO42- 或 SO32- 【实验探究】③ (1) ④ (2)或(3) ⑤ 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的沉淀生成 Na2SO3 + Ba(NO3)2=BaSO3↓+2NaNO3 全品中考网 55.(10 福 建 南安 21.)(18 分)实验盒中有 5 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老师让实验小组同学鉴 别这些溶液。 [调查研究] 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 5 种溶液是:Na2CO3、CuSO4、Ca(OH)2、NaOH 和稀盐酸, 其中有颜色的是 溶液; ②查阅资料: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③研究方式:从 4 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 3 种为一组进行鉴别。 [提出假设] 同学们从 4 种无色溶液中取出 3 种,贴上 A、B、C 标签,并且假设这一 组溶液可能是 Na2CO3、Ca(OH)2 和NaOH。 [实验探究] 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第一步 取 3 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 A、B、C 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盐酸,实验现 象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C 是 溶液。 第二步 依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从长颈漏斗加入盐酸,可 以观察到 C 溶液中气泡产生,A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 溶 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解释: ①A 溶液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写出化学式), 则 A 是 溶液。 ②写出 C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第三步 取少量 B 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 停止加热。 实验结论:B 是 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最后一种溶液是 溶液。 [实验反思]老师提出:鉴别出 C 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 A、B 溶液。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 A、B 两溶液分别于两支 试管中,各滴加 C 溶液 该溶液是 A 溶液 该溶液是 B 溶液 溶液 A B C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有气泡产生 [调查研究] CuSO4 [实验探究] Na2CO3 实验解释 CaCO3 Ca(OH)2 Na2CO3+2HCl=2NaCl+H2O+CO2↑ 盐酸 NaOH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气泡产生 56.(10 福 建 省 晋江 20.)(15 分)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 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 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 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 0.18g 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 是 。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填写化学式),理由是 。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 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 (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 。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反思](1)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 溶 液。 (2)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1)Ca(OH)2 微溶于水,其溶液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10%;(2 分) (2)无色酚酞、NaCl(每小格各 1 分,共 2 分) NaCl 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 分)全品中考网 (3)[进行实验]甲(或乙)(1 分) 实验步骤:氯化钙溶液(或稀盐酸)(1 分)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或有气泡冒出)(2 分)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或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2 分) [实验反思](1)石灰水(1 分) (2)A、B(选对 1 个得 1 分,多选不得分,共 2 分) 57.(2010·辽宁鞍山,22)(7 分)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 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 I:全部是 Na2CO3,猜想的依据是 ; 猜想Ⅱ:全部是 NaOH 猜想 HI~部分是 NaOH,部分是 Na2CO3。 【实验和推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 X 的溶液 现象 A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 B (1)若现象 A 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 X 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 X 是 Ca(OH)2 溶液,现象 A 有白色沉淀,现象 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 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 NaOH。 (3)若 X 是 CaCl2 溶液,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 答案:猜想Ⅰ:CO2+2NaOH= Na2CO3+H2O(或空气中的 CO2 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CO3) 【实验和推断】(1)稀盐酸(或稀硫酸等酸) Na2CO3+2HCl=2NaCl+ H2O+ CO2↑(与所选的酸对应,合理均可)。 (2)CaCO3 不能 (3)现象 A 有白色沉淀产榔象 B 无色酚酞变红色。 58.(10 内江 1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制氢气做氢气球。他们取用铁丝和铝条打磨后, 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铁丝只有细小的气泡缓慢产生,而铝条迅速反应,产生 的气泡混合酸一起冲出试管,他们一筹莫展,你能帮助他们吗?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认为选择金属______可能更为合适。按照你的选择,写出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组装一个能即制即停的装置,可以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_____。 (3)这样制得的氢气中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等杂质,将所得气体先通入______溶液, 再通入______即可得到纯净的氢气。 (1)锌(或 Zn) H2SO4+Zn=ZnSO4+H2↑ (2)C (3)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 浓 硫酸等 59.(10 无锡 3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2 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 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 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 CO ②只有 CO2 ③只有 O2 ④CO 和 O2 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 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 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 A 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 C 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 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 2】将乙中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承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 I 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问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 2 的实验,其理由是 。 “’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 。 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 成立时,则 (填>”、“<”或=”) 答案:(1)④(2)①干燥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Ca(O H) 2 ==CaCO3↓+ H2O 红色 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O2 和 O2 ①排净空气②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碳燃烧产 物为二氧化碳(4)> 60.(10 贵港 21)某化学小组发现一袋包装破损的漂白粉,同学们对其漂白作用是否失效产 生了疑问。 【查阅资料】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Ca(ClO)2、CaCl2 和 Ca(OH)2,其有效成分是 Ca(ClO)2。 Ca(ClO)2 可溶于水,漂白原理是:它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Ca(ClO)2+H2O+CO2=CaCO3+2HClO,HClO 能使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褪色。HClO 不稳定, 易分解生成 HCl 和 O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少量漂白粉样品加入水中, 通入足量的 CO2 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白粉的漂白作 用已失效。 【继续探究】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的成分很感兴趣,并作进一步探究。在老师的帮助下, 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成分进行猜想,猜想一:CaCl2 和 CaCO3;猜想二:CaCl2 和 Ca(OH)2; 猜想三:CaCl2 和 CaCO3 和 Ca(OH)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 论 步骤一:把样品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过 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 成立。 步骤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滴入适量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不褪去 【继续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无色(溶液不变色)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61.(10 成都某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 CO2 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的实验。 装置:如右图,玻璃管内装有一根铜丝,铜丝上等距离系有 11 个棉球,两端与干燥管相连。 实验:玻璃管上段和下段的各 5 个棉球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干燥管内塞入用稀 NaOH 润湿的 棉球。0 号棉球内预先包有少量 K2CO3 粉末,用注射器通过管壁小孔向 0 号棉球缓慢注入 0.5mL 的稀 H2SO4。 (1) 玻璃管内选用铜丝固定棉球,从金属活动性考虑,是由于铜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注入 0 号棉球内的稀 H2SO4 能否用浓 HCl 代替?__________(填“能” 或“不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还可观察到 上段 1 号棉球变色。从微观角度看,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在 0 号棉球内包少量 MnO2 粉末,用注射器向棉球内注入少量 5 ﹪H2O2 溶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 他试剂不变,该装置是否适合比较 2 与空气密度的大小?__________(填 “是”或“否”) (5) 与教材实验(如图 1、图 2)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与硫酸发生反应(2)不能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干扰实验(3)0 号棉球以下棉球依 次变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4)2H2O2 MnO2 2H2O+ O2↑(5)实验现象明显 62.(10 成都 18)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 如图 I 实验介绍这一知识。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 CuO 粉末混合均匀后使 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 【装置改进】 稳定的高温时本实验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 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 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是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该 设计是否更好?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研究】 分别称取 2g 木炭与 CuO 的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 3 次。实验 记录如下表: 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 CuO 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 比例 1:6 1:7 1:8 1:9 1:10~1:11 1:12 1:13 加热时间 1′51″ 1′43″ 1′57″ 1′51″ 1′51″ 1′53″ 4′ 实验现象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 气泡较少 实验结果 表层铜珠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 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应较完全,生 成亮红色网状 铜块 部分生成 Cu2O 主要产物 是 Cu2O 由实验数据分析,影响实验的另一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产物分析, 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 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 1 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能把石灰水浑浊作为木炭跟 CuO 反应的充分证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关于影响该实验的因素,你认为还可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1)C+ 2CuO 高温 2Cu + CO2↑(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3)使火焰更 集中(4)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少,不利于酒精燃烧 【实验研究】反应物的比例 1:6 至 1:11 【讨论交流】 防止发生爆炸 C+ CuO 高温 Cu + CO↑ 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温度 63.(10 连云港 27)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走进化学实验 室。邀请你参与以下活动。(已知①2Na2CO3+ H2SO4==NaHCO3+Na2SO4 NaHCO3 溶液呈碱性 ② CaSO4 微溶,但在稀溶液中看作可溶,其水溶液呈中性) (1)甲、乙两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稀硫酸和 NaOH 稀溶液确实能发生反应,设计了如图 A 所 示的实验。丙、丁两同学想再现课本上将“澄清的石灰水滴入 Na2CO3 溶液”的现象,设计 了如图 B 所示的实验,并各自进行操作。 【问题讨论】教师首先肯定了这四位同学的实验 设计和操作,请你填空: 甲、乙同学将较多量的稀硫酸加入锥形瓶后,他 们是依据溶液的颜色由 色变为 色的现 象来判断两者确实发生反应的。丙、丁同学的实 验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 【意外发现】甲同学和丙同学在洗刷仪器前,将 A、B 装置锥形瓶中的残留物倒入同一个洁 净的废液缸,发现白色沉淀溶解,有气泡产生,废液缸中形成无色溶液,这一现象立刻引起 了同学们的好奇。于是,他们又以“无色溶液中含有那些溶质”为课题进行研究。 【提出猜想】经讨论呈现出如下猜想: ①溶质为:Na2SO4 CaSO4 ②溶质为:Na2SO4 CaSO4 H2SO4 ③溶质为:Na2SO4 CaSO4 NaOH 请你判断:上述猜想中不合理的是 (填数字代号)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针对认为合理的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你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废液缸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少量 溶液,观察 a.若有气泡产生,则猜想 成立 b.若无气泡产生,则猜想 成立 【意外发现 2】乙同学和丁同学在洗刷仪器前,将 A、B 装置锥形瓶中的残留物倒入另一个 洁净的废液缸,发现沉淀不溶,没有气泡,上层清液呈红色。此时,上层清液中溶质的组成 情况可能有许多组。如①Na2SO4 NaOH ②Na2SO4 Ca(OH)2③Na2SO4 NaOH Na2CO3 ④Na2SO4 ⑤Na2SO4 Na2CO3 (未列全。请用化学式将④⑤补充完整) (2)教师点拨:证明稀硫酸和 NaOH 稀溶液确实能发生反应的方法还有多种。 【拓展探究】小组同学用其他装置继续进行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不加酚酞试液,将稀硫酸(适量)与 NaOH 稀溶液混合后,再向其中加入 CuSO4 溶液 至蓝色 沉淀生成,则(填“能”或“不能”)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 ②若不加酚酞试液,将稀硫酸(少量)与 V1mLNaOH 稀溶液混合后,再向其中 CuSO4 溶液 至蓝色沉淀不再产生时,消耗了 V2mLCuSO4 溶液,此时还必须做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证明两 者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个对比实验是(简述操作方法及结论)证明稀硫酸和 NaOH 稀溶液 确实发生了反应。 (1)【问题讨论】浅红色(红色) 无色 【提出猜想】③【实验探究】Na2CO3 ② ①【意 外发现 2】④Na2CO3(或 NaHCO3)⑤NaHCO3(2)【拓展探究】①能②在 V1mLNaOH 稀 溶液中加入 CuSO4 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时,消耗了 CuSO4 溶液 V3mL ,若 V3> V2 即可证明。FeCl3(或 MgCl2 等) 64.(10 龙岩市 17).已知,钠在较高温度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该反应后含碳产物是 什么?不同的同学提出如下五种猜想:甲认为是 C,乙认为是 CO,丙认为是 Na2CO3,丁认 为是 CO 和 Na2CO3,戊认为是 NaHCO 3。为确 定该反应的含碳产物,五位同学用右图装 置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CO 能与 PdCl2 生产黑色的 Pd, 可利用该反应检测 CO 是否存在。回答下 列问题: (1)不用实验就可知道戊的猜想是错误的,因为该猜想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使制气过程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应选用 的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右图中的“I”、“II” 或“III”)。 (4)实验时应先往装钠的玻璃直管通 CO2 一段时间,装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来 源 :学 科 网 ZXX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开始后,观察到 PdCl2 溶液的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且充分反应后玻璃直管 中的固体全部溶解于水。取所得溶液并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浑浊现象。据此可知: ①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__________。 ②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质量守恒定律; (2)CaCO3+2HCl=====CaCl2+H2O+CO2↑ 65.(10 天津市 26).今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我们在抗旱救灾的同时,更 应倡导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论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你认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下列选项中 能确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水的蒸馏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2)右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 图,从中可以看出我市是极度缺水的 城市。下列做法符合节约用水的是 _____。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淘米水洗碗 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使用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淋、排水 的用水量为 165L/次的家用洗衣机 (3)实验室中有一杯含有 MgCl2 和 CaCl2 的硬水,下表是某兴趣小组设计软化硬水的实验 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下表。 可供选用的药品有:Ca(OH)2 溶液、NaOH 溶液、Na2CO3 溶液、肥皂水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①取少量硬水样品于试管中,向其 中滴加:Ca(OH)2 溶液,直到不 再产生沉淀 有白色沉淀产生 MgCl2+ Ca(OH)2== Mg(OH)2 +CaCl2 ②再向上述试管中滴加______,直 到不再产生沉淀 有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③过滤 滤出沉淀 得到澄清滤液 ④用两试管分别取等量的上述滤液 和原硬水样品,分别滴加____,振 荡 盛有滤液的试管 中________ 证明硬水已软化 答案:(1)水分子 C (2)ABC(3)Na2CO3 溶液 CaCl2+ Na2CO3==2NaCl+ CaCO3 等量的肥皂水 产生较多的泡沫 66.【桂林 201030.】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 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 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 2 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 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 2 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 。从分 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从浓氨水化 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 (2)用初中的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 ;② 。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 2 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 3 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 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 K 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 是 ,不同变化是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 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 、 。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②二氧 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 是: 、 。 31.【实验探究与结论】 (1)滤纸条变红(只答“变色”不给分) 分子在不断运动 或 浓氨水(氨 或 NH3 或 NH3·H2O)易挥发 浓氨水(NH3·H2O)显碱性 或 浓氨水(NH3·H2O)是碱性物质 或 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碱 或 浓氨水(NH3·H2O)易分解(合理答案均给分) (2)氢氧化钠吸水放热,加速浓氨水的挥发 (只要答到“氢氧化钠吸水放热”就可给分) (3)现象明显、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实验药品用量少、环保无污染 (答出其中的任意两 点均给分) 【思维拓展】 (1)试纸由紫色变红色(答出“变红”即可,只答“变色”不给分) 下面的试纸先变红 或 两条试纸变色的快慢不同 或 两条试纸变色的深浅不同(若答 “下面试纸变红,上面试纸不变红”不给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碳酸或酸性物质)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或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合理答案均给分。顺序错误不给分) (2)在外管(或大试管)内加入澄清石灰水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支管口(以上两空不规定顺序,合理答案均给分) 67.【10 福建宁德 17】.(11 分)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氧化铜和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 成,某学校科学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设计方案】(1)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 加热 满加足量稀硫酸 观察现象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请你完成下表中①②相关内容: 现象 结论 溶液呈蓝色,有黑色不溶物 含 CuO、C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有黑色不溶物 只含① 溶液呈蓝色,② 。 只含 CuO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 物,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的性质,探究小组又利用这种混 合物补充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① 能 证 明 CuO 与 C 已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的 实 验 现 象 是 。(答一点即可) 试管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最能说明试管中物质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全品中考网 17.(1)①C ②无黑色不溶物 (2)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Ca(OH)2+CO2=CaCO3↓+H2O ②不再有气泡产生 68.【10 湖北十堰】21.小丹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从同一卷镁带中剪取长度相等的两根 镁带,分别与室温下 H 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观察发现:镁带在稀盐中放 出气泡的速率明显快鱼在稀硫酸中防除气泡的速率。 [查阅资料] 1.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映,基本质是金属单质与 H 反映。 2.生成 H2 速率主要取决与:①金属表面积 ②溶液中 H 浓度 ③温度等条件 3.H 的浓度与 1L 溶液中 H 的数目成正比。 4.溶液中除 H 外的其它离子可能会影响反映速率。 [提出问题] ①小丹同学在进行上述实验时,控制了镁带与酸反映的哪几个条件?(答出两条) ②上述反映中 C1-、SO 2 4 如果反映速度? [猜想假设] I.Cl-促进了镁与酸的反映,SO 2 4 对反映无影响。 II.SO 2 4 抑制了镁与酸的反映,C1-对反映无影响。 III. 。 请回答问题①,完成猜想 3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小丹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 编号 铝片 长度 H+浓度 相同的酸 反应片刻后 添加少量试剂 产生气泡 的速率 结论 A 2cm 5mL 盐酸 Na2SO4 固体 无明显变化 (结论 A) B 2cm 5mL 硫酸 (试剂 B) 明显加快 Cl-对反应有促 进作用 试剂 B 是 (化学式)固体。 [结论]结论 A 为 。 [反思]将试剂 B 改用 HC1 气体,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其原因是 。 21.问题①:镁带的表面积;H+浓度,温度 猜想 III:SO 2 4 抑制了镁与酸的反应,Cl-促进了镁与酸的反应。 试剂 B:NaCl 结论 A:Na+、SO 2 4 对反应无影响(漏 Na+不扣水) 反 思:由于 HCl 气体溶于水生成了盐酸,增加了 H+浓度,改变了实验条件。 69.【10 乌鲁木齐市】17.(9 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 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 A 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 和选用药品如图 B 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 观察。 写出 A、B 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全品中考网 丙进行了图 C 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 并使玻璃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 a 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 到的现象是 ③ , ④ 。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 ⑤ 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⑥ 。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⑦ , ⑧ 。因此,如果 ⑨ 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17.(2)①BaCl2+Na2SO4=BaSO4↓+2NaCl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a 端上铜丝变黑 ④玻璃棒 a 端下沉 (4)⑤甲 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 量也没有改变 (5)⑦B 实验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⑧C 实验 a 端铜丝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 ⑨有气体参与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有气体 70.【10 新疆】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对溶液的鉴别进行探究,请你分析 并填空。 【实验目的】Na2CO3 溶液、NaOH 溶液、Ca(OH)2 溶液、稀盐酸四种溶液的鉴别。 【实验药品】未贴标签的四瓶溶液[Na2CO3 溶液、NaOH 溶液、Ca(OH)2 溶液、稀盐酸] 和紫色石蕊试剂。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 【设计并实验】甲组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剂鉴别四种溶液: 实验操作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1)用 4 支试管,各取少量四种溶液,分别滴加 紫色石蕊试剂; 一支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则原溶液是 溶液。 (2)另用 3 支试管,各取少量未确定的三种溶液, 分别滴加步骤(1)检验出的溶液。 一支试管中溶液有气泡放出,则原溶液是 溶液 (3)另用 2 支试管,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原溶液是 溶液,另一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则原溶液是 溶液。 乙组同学经讨论认为,不用紫色石蕊试剂也能鉴别出四种溶液。种自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同学 实验操作 实现现象 结 论 小红 用 3 支试管,各 取少量三种溶 液,分别滴加另 一种溶液。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其余两支 试管溶液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稀盐酸。 小勇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其余 两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 Na2CO3 溶液。 小新 三支试管溶液中都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 NaOH 溶液 乙组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本组 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所滴加的溶液应 是 溶液,由此鉴别出了四种溶液。 【反应与体会】①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②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等。 19.(1)稀盐酸(2)Na2CO3 溶液(3)分别滴加步骤(2)检验出的溶液。 Ca(OH)2 溶液 NaOH 溶液全品中考网 小勇, Ca(OH)2 溶液 71.(10 泰安)28.(5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 红,Na2CO3 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 了 OH-,那么 Na2CO3 溶液中究竟是那种粒子可以 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 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 1 ) 实 验 Ⅰ 是 为 了 ; ( 2 ) 实 验 Ⅱ 加 入 蒸 馏 水 的 目 的 是 ,小组内有同学认为 实 验 Ⅱ 没 有 必 要 做 , 你 认 为 他 们 的 理 由 是 ; (3)实验Ⅲ滴入 K2CO3 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 CuCl2 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 结论:CO3 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 Na2CO3 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 由于溶液中存在 OH-”。你认为 Na2CO3 溶液中存在 OH-的原因是 。 (1)探究 Na+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 分子) (3)白色沉淀 (4)CO3 2-与 H2O 发生反应产生 OH- 72.(10 株洲)30.(7 分)化学老师谢××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 瓶久置的 NaOH 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 I:没变质,全部是 NaOH;猜想 II:部分变质,既含有 NaOH{又 含有 Na2CO3:猜想Ⅲ:完全变质,全部是 Na2CO3。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BaCl2+Na2CO3=2NaCl+BaCO3↓ ②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 pH 如下: 盐溶液 NaCI Na2CO3 BaCl2 pH 等于 7 大于 7 等于 7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 8.0g 溶于 5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 钡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 (1 ) (填化学式)。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应后的 上层清液滴在一小块 pH 试纸上,与标准 比色卡对比,测出 pH pH=11 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2) (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①中,所用称量仪器的名称是 (3) ,滴加过量 BaCl2 溶液的目的是 (4)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 (5) 是正确的。 【拓展】该小组同学为测定出该 NaOH 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 干燥,称得其质量为 2.0g,则原试剂中 NaOH 的质量分数为 (6) (假定试剂中无其它 杂质)。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7)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0(1)Na2CO3, (2)NaOH, (3)天平, (4)除去 Na2CO3 (5)猜想Ⅱ, (6)86.5%, (7)2NaOH+CO2==Na2CO3+H2O 73.(10 哈尔滨 36).(5 分)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 验 结 束, 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 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 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 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1)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 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 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2) (3)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 NaCl、CaCl2 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 NaCl、Na2CO3 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 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4) 。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5) 。 答案:(1)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酚酞试液红色褪去)(2)CaCl2 HCl (3)NaCl Na2CO3 (4)甲同学结论不正确,甲实验只能说明废液中无氯化钙,若废液中只含有氯化钠也无明 显现象,则乙同学猜想不一定成立,所以甲同学结论不正确 (5)向最终废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或加入酸溶液)至中性后再倒掉废液 74.(10 大连 55).现有粗铜粉末,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锌和金。某活动小组想要测定其中 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的粗铜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 后称量; 步骤Ⅱ:去“步骤Ⅰ”中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到室温后称量; 步骤Ⅲ:根据测得数据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⑴步骤Ⅰ:验证稀盐酸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如果不对滤渣进行洗涤而直接干燥,称量 结果将会(填“偏高”或“偏低”)。 ⑵“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全品中考网 ⑶某同学认为,按以上方案完成“步骤Ⅰ”,在进行“步骤Ⅱ”时,将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 分灼烧后,再补充适当操作,也可以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补充的操作。 答案:⑴滴石蕊,变红; 偏高 ⑵ 2Cu+ O2 △====2CuO ⑶把灼烧物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过滤不溶物,用步骤一称量的质量减去不溶物的质量 75.(10 大连 56).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甲、乙两种废水。甲废水中主要含有硫酸和硫 酸镁;乙废水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其他成分含量很少,可忽略)。为了研究废水处理方案, 某活动小组取来一定量该工厂的甲、乙两种废水,在实验室里进行模拟实验。要求不外加其 他试剂,使处理后的废水呈中性并回收得到硫酸镁固体。写出实验步骤。 提示:2NaOH+MgSO4=Na2SO4+Mg(OH)2↓ 答案: 4、取甲废水置于烧杯中 5、向甲废水烧杯中滴加乙废水,当刚出现白色沉淀时停止滴加 3 将所得溶液蒸发得到硫酸镁固体 2009 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探究题(跨越考点较多的) 江西省 25.(6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 1 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 1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 (3)按实验要求,图 1 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 (4)小婧按图 2 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 误是 ;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 (5)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 3 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约为 1g/cm3) 。 26.(6 分)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 A、B、C 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 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 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 C 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 B 杯中的现象是 ;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C 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防 止食物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 [实验]在一只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 后 变 成 固 体 , 加 热 又 可 以 熔 化 。 由 此 得 出 : 制 作 保 鲜 膜 的 材 料 是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 反 思 ] (1) 保 鲜 膜 虽 然 能 延 长 食 品 的 保 鲜 期 , 但 大 量 使 用 后 丢 弃 会 造 成 ,所以要控制使用。 (2) 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一例说明 。 27.(5 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 反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 方案一: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不断滴入稀硫酸, 并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证 明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与 稀 硫 酸 发 生 了 化 学 反 应 ; 其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2)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碳 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你认为方案二的结论正确吗? (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 (3) 下 列 实 验 方 案 中 , 能 证 明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与 稀 硫 酸 发 生 了 反 应 的 是 (填序号)。 A.用 pH 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 pH ,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 逐渐减少, 最终小于 7 B.用温度计测试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前后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28.(8 分)小青看见爸爸种花时把草木灰洒在花盆中作肥料,她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的主 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于是她取一些草木灰做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 告填写完整: 实验序 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 1 ① ②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碳酸钾 实验 2 探究碳酸钾的性质 向碳酸钾溶液中滴入澄清 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 生成 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 3 探究实验 2 反应后上层清液 中溶质的成份 上层清液中有两种溶 质 和 [反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请你对实验 2 反应后产生的废液处理 提出可行的方法 。 肇庆市 22.(12 分)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装置 (填字母),收 集 O2 应采取 法。 (2)草酸(H2C2O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 H2C2O4======CO2↑+CO↑+H2O,若用 该反应来制取 CO,制气装置应选 (填字母);除去其中的 CO2 可选仪器 AC,C 中 装入的试剂最好..是 (填小写字母): a. 烧碱溶液 b. 浓硫酸 c. 澄清石灰水。 (3)点然 CO 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若用 CO 还原氧化铜粉 末,应选装置 (填字母),其反应方程式为 。 (4)右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如果 G 处装稀盐 酸,H 处放少量铁屑,则加热处的现象为 ;“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上图实验装置 浓硫酸 ① A B C D E F H G (玻璃W管) 微型 塑料 滴管 Fe2O3 微 型 酒精灯 中的 (填字母);用微型仪器进行实验,除试剂用 量极少以外,还可能具有的优点是 (写 1 点)。 23.(10 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即将维修的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 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右图),然后迅速拉起矿 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 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 CH4; 猜想Ⅱ.全部是 CO; 猜想Ⅲ.全部是 CO2; 猜想Ⅳ.是 CH4 和 CO2 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 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 中含有 气体。 (2)步骤②的目的是 ; 步骤③“注水装置”应选右图中的 (填序号)。 (3)若“现象 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 为“猜想Ⅰ或Ⅳ”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 ;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 有氢元素,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 是 。 (4)采取(3)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 a、b”无明显现象,“现象 c”石灰水变 浑浊,则证明“猜想 ”成立;若“现象 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 b”为杯壁有 水雾,则证明“猜想 ”成立。 22.(12 分) (1)(3 分)酒精灯 D 向上排空(或排水) (2)(2 分)B C(全对 1 分) a(1 分) (3)(4 分)检验气体的纯度(或验纯,1 分) E(1 分) CuO+CO====Cu+CO2 (2 分) (4)(3 分)暗红色粉末变为黑色(1 分) B(1 分) 产生废物少(或减少污染、 或加热需要 热量少、或反应时间短、或利于分组及家庭实验,1 分。合理均给分) 23.(10 分) ⅰ ⅱ ⅲ 现象b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杯壁涂有澄清石灰水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c 4 5 瓶中 气体 振荡 1 加“注水装置” 32振荡 瓶中剩 余气体 导出气体,点燃 NaOH溶液 适 量 现象a滴入2滴 澄清石灰水 △ 【收集气体】(1 分)排水 【实验和推断】 (1)(1 分)CO2(或二氧化碳) (2)(2 分)除去收集到(或矿泉水瓶中)的气体中的 CO2 ⅱ (3)(4 分)CH4+2O2=====CO2+2H2O(2 分) 收集的气体中本身含有水蒸汽(1 分) 在点燃的尖嘴管前加装一个干燥装置(或加装一个装碱石灰的干燥管,或加装一 个装浓硫酸 的洗气瓶。合理均给分。1 分) (4)(2 分)Ⅱ Ⅳ 广州市 26.(3分) (1)用pH试纸测定液体的pH时,所需用品除玻璃片、pH试纸外,还需要 _____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液面如右图所示,该液体的体积 是 mL。 27.(7分)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操作 装置 现象 1、取一小块铜丝网,卷成筒 形,固定在铜丝上。 2 、 分 别 向 ① 和 ② 中 注 入 15mL、30%的 H2O2,并放入 盛有热水的③中。 约 1min 后可观察到① 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 3、把铜丝插入①中。 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约 5min 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②中 仍然有少量气泡产生 点燃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①名称是______________,仪器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 ; (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如果用本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 必要的是________。 A.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 B.将实验后的铜丝网干燥、称重 C.向仪器中加入二氧化锰 D.将实验后的铜丝网插入AgNO3溶液中 28.(12分)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配制成稀硫酸,并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 (1)查阅资料。 20℃时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的密度(g/mL) 质量 分数 0% (纯水) 1% 4% 10% 16% 24% 32% 36% 44% 49% 60% 98% 密度 1.00 1.01 1.02 1.07 1.11 1.17 1.24 1.27 1.34 1.39 1.50 1.84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写2条) ① ; ② ; (2)计算。 配制200g24.5%的稀硫酸,需 g98%浓硫酸和 g水。实际操作时,取98% 浓硫酸 mL(精确到1mL); (3)配制稀硫酸。 分别用量筒量取所需水和浓硫酸,先将 倒入烧杯中,然后 ; (4)制取氢气。 ①下图中可用于制取、收集氢气的装置是(填字母) ; ②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如图所示,标明氢气不纯的现象 是 。 29.(8分)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 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26.(3分)(1)玻璃棒; (2)42 mL。 27.(7分)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操作 装置 现象 1、取一小块铜丝网,卷成筒 形,固定在铜丝上。 2 、 分 别 向 ① 和 ② 中 注 入 15mL、30%的 H2O2,并放入 盛有热水的③中。 约 1min 后可观察到① 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 3、把铜丝插入①中。 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约 5min 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②中 仍然有少量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烧杯; (2)对比; (3)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4) A B D 28.(1)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大。; ②硫酸溶液的密度比纯水的密度大。; (2) 50g,150 g,27 mL (3)配制稀硫酸。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4) ①AB; ②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29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分别取少量三种粉末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有一支试管中的粉末不溶解,该粉末是碳酸 钙。 向得到澄清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 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溶解前的粉末是碳酸钠;无明 显现象的,溶解前的粉末是氯化钠。 常州市 27.(9 分)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实施的从硝酸钾、氯化钠、氯化钾的混合物(其中 氯化钠和氯化钾的质量和小于总质量的 3%)中分离出硝酸钾的实验步骤:(三种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见右图) Ⅰ.用托盘天平称得样品的总质量为 87.5g; Ⅱ.配制成 80℃左右的饱和溶液; Ⅲ.将热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20℃)后进行过 滤,并用少量水洗涤 2—3 次; Ⅳ.取出过滤器中的固体,干燥后分装。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天平称取 87.5g 样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 的 ▲ 盘; (2)某同学发现,无论将称量物还是砝码放置 于托盘中时,天平均不发生偏转,原因是 ▲ A.天平未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B.天平没有调零 C.托盘下的垫圈未取下 D.游码未归零 (3)将这些样品制成 80℃左右的热饱和溶液, 约需 ▲ 水(填序号); A.12.5mL B.50 mL C.100 mL D.112.5mL (4)该实验中,玻璃棒除了用于搅拌和引流外,还用于 ▲ ; (5)步骤Ⅲ中,只能用少量水洗涤固体的原因是 ▲ ; (6)过滤并洗涤后,氯化钾存在于 ▲ 中; (7)如果实验中热饱和溶液未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进行过滤将会影响晶体的产量,理由 是 ▲ 。 28.(9 分)小黄用右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主要 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和水; ③记录 C 中液面刻度(C 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 A 向 B 中滴加试剂至过量; ⑤待 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 C 中液面刻度, 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 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将 B 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 量为 W g。 (1)A 仪器的名称为 ▲ ; (2)B 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小黄在实验前将块状的铜锌合金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 ▲ ; (4)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 ; (5)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记录 C 中液面刻度时,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 相平外,还应 ▲ ; (6)小黄发现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 ▲ ; (7)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 还是重新实验: ▲ ;理由是 ▲ 。 29.(5 分)为测定某碳素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粉未于质量为 51.8 克的烧杯中, 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加入 80g 稀 硫酸时反应恰好完全,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 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右图。 试通过计完成下列填空:(不能整除时,结果保 留一位小数) (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为:_▲_; (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_; (3)小王不慎在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多加了 20g 稀硫酸,此时,溶液中亚铁离子在溶液 总质量中的质量分数为: ▲ ,若在上图中补绘此过程中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 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图,所得线段的终点位于线段 AB 延长线的_▲_(填:上方、下方或 线上)。 27.(9 分) (1)右(1 分) (2)C(2 分) (3)B(2 分) (4)转移固体(1 分) (5)因晶体易溶于水,洗涤用水越少,晶体质量损失越小(1 分) (6)滤液(1 分) (7)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该硝酸钾饱和溶液在较高温度下结晶,析出的晶体质量较少 (1 分) 28.(9 分) (1)分液漏斗(1 分) (2)Zn+H2SO4==ZnSO4+H2↑(2 分) (3)加快反应的速率(1 分) (4)提高 D 管,静止片刻后,C、D 液面仍存在高度差,则气密性良好(答案合理即 1 分) (5)使 D、C 中的液面相平(1 分) (6)测量铜锌合金样品的质量(1 分) (7)重新实验(1 分) 中途添加酸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1 分) 29.(5 分) (1)17g(1 分) (2)98.8%(2 分) (3)14.4%(1 分) 上方(1 分) 广东省汕头市 22.(14 分)下列图( I )是部分常用化学仪器或装置,图(Ⅱ)是部分“微型”化学仪器或装置(用 “微型”仪器做实验,其试剂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是通常用量的 l/10 或更少,符合绿色 化学的理念)。对比图(I)图(Ⅱ)回答以下问题: (1) 图( I )中 A、B 的名称分别是 、 ;若用 D 装置除去 O2 中 的水蒸气,则 D 中应装入的液体是 ,气体应从 口通入(填字母)。 (2)用图(Ⅱ)中的“微型”仪器做实验,固体只需极少量、液体用量也很少(或只需 1~2 小滴), 相对用图(I)仪器做实验的优点是 (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实验污染 ③方便个人或家庭实验 ④若需加热也能节约燃料 (3)图( I )中的 C 装置的作用相当于图(II)中的装置 (填字母),它们在实验操 作上的共同优点是通过控制 来控制反应速度。 (4)图( I )中的 C 装置和图(II)中的“多用途 U 型管”(是在 U 型管中套人一个底部有小孔的具 支试管)都可用做“固一液”反应制取气体。若在反应进行中分别将两装置的橡胶管中部 夹上铁夹,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 装置 ; “多用途 U 型管” 。 23.(13 分)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 【对固体猜想】 猜想 I:全部是金属铜; 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 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 【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包括溶解、 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 (2)C 的化学式为 ,D 的化学式为 ,由此推出固体 B 中含有 (写化学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 A 显蓝色,则溶液 A 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 说明样品中含有 ,则证明猜想 成立;如果溶液 A 无 色,则证明猜想 成立。 22.(14 分) (1) (4 分) 胶头滴管(或滴管) 试管 浓硫酸 a (2 )(3 分) ①③④ (每选对 1 个给 1 分,选错扣 1 分,扣完为止) (3) (3 分) d (1 分) 液体(溶液)加人量(2 分) (4) (4 分)橡胶塞冲出(或锥形瓶爆炸,2 分) 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2 分) [合理回答均给分] 23.(13 分) 猜想 IV:(1 分)木炭 (1)(2 分)过滤 玻璃棒 (2)(6 分) CO2 (1 分) CuO (1 分) C 和 Cu(2 分) CuO+ H2SO4===CuSO4+ H2O (2 分) (3)(4 分)CuSO4 (1 分) 氧化铜(或 CuO,1 分) IV(1 分) Ⅲ(1 分) 河北省 36.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 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验满方法是 。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37.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 3 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 3 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 猜想二:铁>铜>锰; 猜想三: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 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 是: 。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 4 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 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 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 。 36.(1)  2223 2 COOHCaClHClCaCO (2)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或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相同)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机器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不正确。其他气体也可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或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37.【作出猜想】铁>锰>铜 【设计实验】 (2)硫酸铜溶液 (3)将两片锰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或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硫酸锰溶液中、锰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或将铁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锰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或将锰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铜片放入硫酸锰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现及结论】都有气泡产生,锰片的反应比铁片的反应剧烈 【拓展探究】实验③ 实验①②④已可验证 4 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没必要进行实验③ 湖南省娄底市 28.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48 b 49 (2)上述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50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51 ,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 52 。 ②若 B 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 53 气体,收集该气体可选用 54 装 置,检验该气体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55 。 29.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1) 如右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 象填入下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紫色石蕊溶液 56 57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58 。 (3)三氧化硫(SO3)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9 。 (4)如右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 10mL 氢氧化钠 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 60 色,再 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 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这一实验说明:酸与 碱作用生成了盐和水,这一反应叫做 61 反应。 (5)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任 写两点) ① 62 ② 63 30.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下图: 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64 ,使瓶内压强减少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实验是通过电解水生成氧气和 65 ,可以说明水是由 66 组成的; C.实验原理与 67 (填实验代号)实验相同。 28 题. 48 试管 49. 集气瓶 50. A 51. 2KMnO4 K2MnO4+MnO2+O2↑(2 分) 52 一团棉花 53. 二氧化碳(或 CO2) 54. D 55. 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9 题. 56. 溶液变蓝 57. 溶液变蓝 58.CO2+Ca(OH)2 =CaCO3↓+H2O(2 分) 59.SO3+2NaOH =Na2SO4+H2O(2 分) 60 红 61 中和 62 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63 都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或都能跟酸反应,其他合理答案均记分) 30 题.64 氧气(或 O2) 65 氢气 66 氢元素和氧元素(或 H、O 两种元素)67 B 晋江市 19. 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兴趣小 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氧气。 [设计实验]浩明同学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 物。 (1)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①A 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装配该装置时,应选用的仪器除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外, 还需要的仪器有(填名称)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 式 。该装置在实验室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写出用该装 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依据是 、 。 (2)用 D 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气,其依据是 ;收集氧气时,还可以选用 法收集。检验 D 装置试管内收集到中的气体是否氧气的方法、现象及结论是:待 D 中气体集 满后,把试管移出水面,然后 。 (3)C 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参与反应的 CO2,如果没有连接这个装置,可能导致的 后果是 。 (4)检验 B 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方程式 MnO2 ①取少量 A 中反应后的固体 于试管中; ② ; ③ 。 ② ③ 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是碳酸钠。 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1)通过上述实验,明明同学认为 Na2O2 与 CO2 反应除了生成 Na2CO3 和 O2,还 有可能生成 NaHCO3。你认为他的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 是 。写出 Na2O2 与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请 说 说 呼 吸 面 具 或 潜 水 艇 用 过 氧 化 钠 作 为 供 氧 剂 的 最 大 的 是 优 点 。 19.(本题 17 分) (1)①锥形瓶、长颈漏斗;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H2O2 2H2O + O2↑ (各 2 分,共 8 分) ②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或反应条件) (各 1 分,共 2 分) (2)氧气不易溶于水 (2 分) 向上排空气 (1 分)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 (3 分) (3)影响氧气的检验(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 分) (4) (步骤、现象各 1 分,方程式 2 分,共 6 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②滴加稀盐酸 ③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 灰水中 ②有气泡产生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 Ca(OH)2 + CO2 = CaCO3↓ + H2O [反思与评价](1)不正确 (1 分)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 NaHCO3 (2 分)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2 分) (2)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 (2 分) 陕西省 20、(每空 1 分,共 5 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回答 下列问题: 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Cl 溶液时,要溶解已称好的 NaCl 固体,就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⑵进行过滤操作时,除选 用上述有关仪器外,还缺少的一种实验用品是 ,仪器⑤所 起的作用是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能直接用过滤的方法完成 的是 (填序号)。 A.从酒精溶液中分离出酒精 B.从浑浊的河水中分离出泥沙 C.从海水中分离出氯化镁 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实验仪器是 (填 序号)。 ⑴②⑤ ⑵滤纸 引流 B ⑶①③⑥⑦或①③⑥ 21、(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7 分)某实验小组的同 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 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 CO2。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 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上述人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 CO2? 【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 制取 CO2,你认为原因 。 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出的 CO2 不纯 讨论后大家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⑴请你填写实验报告中①、②处的内容。 实 验 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A 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气泡 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 不宜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 产生气泡,速率迅速减慢,反 应几乎停止。 无法持续产生 CO2,不能用于实 验室制取 CO2 C ① ② ⑵根据探究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3+2HCl===CaCl2+H2O+CO2↑(未配平或无“↑”符号扣 1 分, 化学式错误扣 2 分) 【拓展与迁移】⑴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 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请 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 。 制出的气体要纯净(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⑵右图是一种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用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来产生 CO2 的理 由是 。 能够迅速产生大量 CO2 山东省东营市 24.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⑴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⑵实验室制取 H2,可选用装置 (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 H2。 ⑶判断 CO2 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⑷ 用 高 锰 酸 钾 制 取 O2 , 装 置 A 还 需 做 的 一 点 改 动 是 。 ⑸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 O2 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 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 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⑹把⑸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⑺用装置 F 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 就 会 停 止 。 其 原 因 是 。 25.化学科代表小聪与小明同学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分别放在两个试剂瓶 中的两片用砂纸磨得光亮的银白色金属,未贴标签。到底它们是哪种金属?两位同学首 先对这两种金属 X 和 Y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1)进行猜想: ①科代表小聪猜想:活动性 X 大于 Y。 ②小明同学猜想:活动性 Y 大于 X。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知识。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 ①实验步骤 ②实验现象 ③结论 __ __ 金属 Y 表面无明显变 化,金属 X 的表面有气泡 冒出。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装 金属 X 的试管口,气体燃 烧 __ 科代表小聪的猜想:_______ (“正确”或“不正确”) (3)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 X、Y 是银铁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 Y 就是_______。实验室急需一定量的 Y 粉末,科代表小聪认为可用现有的 X 金属粉末和 Y 的盐溶液、蒸馏水等药品,配以必要的仪器来制得急需的 Y 粉末,原因是(用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老师经实验分析得知制得的 Y 粉末中含有未反应完的 X 粉末,若用化学方法将杂 质 X 粉末除去,两个同学经讨论、交流一致认为可选用的除杂质试剂是_________。 24.(每空 1 分共 8 分)(1)长颈漏斗,水槽(2)B,D(3)将燃烧木条伸到瓶口,熄灭, 说明已收集满 (4)试管口放一团棉花(5)bcda(6)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飞溅出来 (7)生成的气体将反应液体压回到漏斗,使液体、固体不再接触,反应停止 25.(12 分)(2)①将金属片 X、Y 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 2mL(2 分) ③在金属活动顺序里,X 排在氢前,Y 排在氢后(或金属的活动性为 X 大于 Y)(2 分) 正确(2 分) (3)银(2 分) Fe + 2 AgNO3 === Fe(NO3)2 + 2Ag(2 分) (4)盐酸(或稀硫酸)(2 分) 山西省临沂市 18、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 碳酸铜不稳定,受热分解成黑色固体物质、无色气体和水。这种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的成分 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 Cu2(OH)2CO3。稀硫酸能与 Fe2O3、 CuO 等金属氧化物 反应,生成盐和水。 提出猜想:某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无色液体的成分做出了一下猜想: 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②黑色固体为氧化铜;③… 实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 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验证①:若猜想①正确,实验过程中应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 。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 在反应完全停止加热时,针对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这两步操作,你认为应该先进行 的操作是 。 验证②:从装置中取下大试管并冷却到室温,然后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 静置后观察实验现象。若猜想②正确,观察到得实验现象应该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把导管移出液面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CuO+H2SO4==CuSO4+H2O 5、(6 分)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 动: (1)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 面的仪器有 (填序号)。 上述所有仪器....选择的依据是 (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2)甲同学设计了图(一)装置制取 CO2,实验前对该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打开 图㈠装置中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水没有流下,于是得出“气密性好”的结论。 你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 乙同学也设计了一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请你帮助完成:关闭活塞,在集气瓶 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 ,若集气瓶中导 管水柱上升一段时间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学 科网 (3)若要得到干燥的 CO2,图(一)还需要一个干燥装置,干燥剂为浓硫酸。图(二)画 出了该干燥装置的一部分,请你补充画出其它部分,并用箭头标明气体进出方向。 6、(5 分)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 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 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 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 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结论:金属活动性 Al > Fe > Cu (2)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 Al>Fe>H>Cu 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 5.除绘图 2 分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6 分 (1)①②⑤⑨ A D (2)否 把锥形瓶浸在冰水中(或用冰毛巾捂住锥形瓶;或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集 气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再松开热毛巾) (3)得分点:①气体进出箭头方向;②导管与液面的相对位置 6.每空 1 分,共 5 分 (1)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铜丝; 铝丝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2)把铜丝插入稀盐酸中 黔东南州 14.在图 2 中,甲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乙图是高炉练铁示意图。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中的实验现象: 。 (2)甲图中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3)请写出高炉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 。 15.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图 3 提供的一 些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 若用 A 装置制取氧气,仪器 a 中需加入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 甲 乙 图 2 出渣口出铁口 进风口 (空气)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图 3 液称为氨水。当你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若选择 B 装置来完成该实验,需进行的改动是 。 (3)你认为应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是 (填序号),原因是 。 16.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 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 (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 (2)淀粉遇到碘水变 色。 【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 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 mL的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 ③橙汁,④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步骤2: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①~④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 滴数。 【实验记录】 测定物质 ① ② ③ ④ 滴入碘水的数量(滴) 1 8 15 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 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 (2)有的同学认为测定物质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 (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 (填序号)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A.每次实验所用饮料的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 【回顾与反思】实验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 。 14.(1)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只需回答一种现象即可) (2)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3)Fe2O3+3CO 2Fe +3CO2 15.(1)过氧化氢溶液 2H2O2 2 H2O + O2↑ (2)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用酒精灯加热(答对一个要点即可) (3)F 用水吸收氨气,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减少污染 16.【实验原理】(2)蓝 【实验记录】(1)橙汁(或③) (2)不是多余的,因为测定标准维生素 C 溶液是确定维生素 C 含量的标准,以便估 算出饮料中维生素 C 的浓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A B D 【回顾与反思】确定维生素 C 是否与碘水完全反应 山东省东营市 24.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⑴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⑵实验室制取 H2,可选用装置 (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 H2。 ⑶判断 CO2 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⑷ 用 高 锰 酸 钾 制 取 O2 , 装 置 A 还 需 做 的 一 点 改 动 是 。 ⑸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 O2 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 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 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⑹把⑸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⑺用装置 F 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 就 会 停 止 。 其 原 因 是 。 25.化学科代表小聪与小明同学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分别放在两个试剂瓶 中的两片用砂纸磨得光亮的银白色金属,未贴标签。到底它们是哪种金属?两位同学首 先对这两种金属 X 和 Y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1)进行猜想: ①科代表小聪猜想:活动性 X 大于 Y。 ②小明同学猜想:活动性 Y 大于 X。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知识。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 ①实验步骤 ②实验现象 ③结论 __ __ 金属 Y 表面无明显变 化,金属 X 的表面有气泡 冒出。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装 金属 X 的试管口,气体燃 烧 __ 科代表小聪的猜想:_______ (“正确”或“不正确”) (3)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 X、Y 是银铁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 Y 就是_______。实验室急需一定量的 Y 粉末,科代表小聪认为可用现有的 X 金属粉末和 Y 的盐溶液、蒸馏水等药品,配以必要的仪器来制得急需的 Y 粉末,原因是(用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老师经实验分析得知制得的 Y 粉末中含有未反应完的 X 粉末,若用化学方法将杂 质 X 粉末除去,两个同学经讨论、交流一致认为可选用的除杂质试剂是_________。 24.(每空 1 分共 8 分)(1)长颈漏斗,水槽(2)B,D(3)将燃烧木条伸到瓶口,熄灭, 说明已收集满 (4)试管口放一团棉花(5)bcda(6)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飞溅出来 (7)生成的气体将反应液体压回到漏斗,使液体、固体不再接触,反应停止 25.(12 分)(2)①将金属片 X、Y 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 2mL(2 分) ③在金属活动顺序里,X 排在氢前,Y 排在氢后(或金属的活动性为 X 大于 Y)(2 分) 正确(2 分) (3)银(2 分) Fe + 2 AgNO3 === Fe(NO3)2 + 2Ag(2 分) (4)盐酸(或稀硫酸)(2 分) 苏州市 28.(6 分)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 H+和碱溶液中大量 自由移动的 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回答问题。 【实验 1】用酚酞试液 (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 20g 质量分数为 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 3 滴酚酞试液, 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 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 ▲ 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 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结果精确 到 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 ▲ 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 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便。 【实验 2】用 pH 试纸 (2)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 2mL 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 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 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 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 ▲ 的预处理。 【小 结】 (3)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 试纸外,还可用 ▲ (填力法)检测中和反应 是否发生。 29.(4 分)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 试填空。 (1)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化学常见的 ▲ 气体(填写化学式)。 (2)图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 、 ▲ 。 (3)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 30.(8 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 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 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 ▲ 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实验操作 使用现象 对比结论 Ⅰ.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 打磨 3 次,将其浸入硫酸铜 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 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 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 疏松的紫红色固体。 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 说明 ① ▲ 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 内现象不明显。 Ⅱ.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 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 溶液,片刻后取出。 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 面产生较多细小气泡,表面 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 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 说明 ② ▲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 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 象。 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 说明 ③ ▲ ★影响因素: 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 ▲ 。 (5)请仔细观察下图: 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 28.(6 分) (1)无(1 分)2.9%(2 分)蒸发结晶(或蒸发)(1 分) (2)洗净并擦干(全写得 1 分,不全不给分) (3)测温度变化(或用 pH 计测试或测反应前后溶液导电性)(1 分) 29.(4 分,每空 1 分) (1)H2 或 CO2 或 O2 (2)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不需要加热 (3)包含了滴入液体的体积 30.(8 分) (1)稀盐酸或稀硫酸 (1 分) (2)氯离子对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或氯离子促进反应的进行或 铜盐溶液中酸根离子种类不同) (1 分) (3)影响因素:①A ②B ③AC (每空 1 分) (4)证实氧化膜对反应的影响(是否破坏氧化膜) (1 分) (5)在溶液中,铝比铜活泼,每 2 个铝原子失去 6 个电子,变成 2 个铝离子;每 3 个铜 离子得到 6 个电子变成 3 个铜原子 (2 分) 烟台市 27.(7 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 作 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图 1 图 2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 1 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你熟悉的气体。你想制 取的气体是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选择的收 集装置是 ,选择此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 (3)装置 B 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 2 中选取 (填序号)取代 B 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28.(8 分)CO2 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 究 CO2 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 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 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 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 。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 CO2 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 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 和 NaOH 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 C02 与 NaOH 发生了 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 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 CO2 和 NaOH 发生了反应。其理由 是 。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 CO2 与 NaOH 已经发生了反应。 29.(9 分)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 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 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 条 有气泡产 生,木条 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 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氧化 锰是过 氧化氢 分解的 催化剂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 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 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 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 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 一 方 面 的 实 验 操 作 中 包 含 了 两 次 称 量 , 其 目 的 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是: 。 27.(7 分)(1)①酒精灯 ②长颈漏斗 (2)O2 B C(或 D)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或氧气不易溶于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Ⅲ 28.(8 分)(1)大理石(或石灰石) 铁网被腐蚀,制得的 CO2 气体中混有 H2 Fe+2HCl=FeCl2+H2↑ (2)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 CO2 发生反应,瓶内气压降低 CO2 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 压降低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②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 有沉淀生成等) 29.(9 分)(1) 实验一 反应慢 2H2O2=2H2O + O2↑ 实验二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 产生氧气。 实验三 向盛有 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 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 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 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对比(或对照等); (3)第一方面:比较 MnO2 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应后的液 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 MnO2 仍然能加快过氧 化氢的分解速率(化学性质没变)(2 分) 漳州市 21.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 装置,根据此装置回答。 (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浸没在液面 下,造成的后果是: ;再找出 图中另外两个错误 、 。 (2)装置改正后,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请你与他们 一起踏上实验之旅。 (1)实验过程: 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再通过 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 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 小玲: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佳佳:可能还含有碳酸钠! 小强:也可能含有 。 (3)验证:我来验证佳佳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足量 21.(共 10 分,每空 2 分) (1)产生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导气管插人液面下;用排水法收集。 (2)将产生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22.(共 14 分,每空 2 分) (1)①Na2CO3+Ca(OH)2===CaCO3↓+2NaOH; ②过滤 ③蒸发 (2) Ca(OH)2(或 CaCO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稀盐酸 有(或无)气泡产生 含有(或不含有)Na2CO3 其他合理答案 贵港市 18.(6 分)2009 年 4 月下旬以来,世界上一部分国家陆续出现甲型 H1N1 流感病例。达菲 是目前抗该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它是以我区的特产中药材八角的提取物——莽草酸 (化学式为 C7H10O5)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合成的。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莽草酸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每个莽草酸分子中有__________ 个原子。 ( 2 ) 由 上 述 材 料 得 知 , 化 学 科 学 在 促 进 人 体 健 康 方 面 所 起 的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机物 22 (2)合成新药物 19.(12 分)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 C 装 置 收 集 氧 气 的 依 据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② A B C D E a bCO2 氢氧化钠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择__________。 答案:(1)试管 铁架台 (2)A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氧气不易溶 于水 (3)大理石(或石灰石) E 20.(12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 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查阅资料】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②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 下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剂。 【猜想与探究】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硫;b.过氧化钠;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 物。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成分。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上述淡 黄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 a、c 不成立,猜想 b 成立。 探究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钠与水反 应的试管中 木条复燃 生成物有___________ ②往①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物有氢氧化钠 【继续探究】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钠能作为供氧剂也很感兴趣,大家讨 论认为可能是 CO2 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有关,于是设计右图所示 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 CO2 从 a 口处通入装置内,再把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装置 b 口处 木条复燃 CO2 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出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生成物于试管中,往试管 内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氢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交流与比较】与我们学过的制氧气方法相比,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 氧剂的主要理由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 有气泡产生 探究 氧气 无色酚酞试液(合理即可) 酚酞试液变红(与操作对应) 【继续探究】2CO2 + 2Na2O2 2Na2CO3 + O2↑ 【交流与比较】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反 应消耗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27.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点燃;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 2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 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 木条放在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29.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 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写表: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不反应可不写化学方程式) 可能 是氢 氧化 钙溶 液 方案Ⅰ: 用试管取约 2mL 该溶 液,向其中滴加几滴 ______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选用与方案Ⅰ 不同类别的其他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 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________性。 ① ② 27、(1)外焰 (2)检验气体的纯度 (3)铺一层细沙(或倒入少量水) (4)保持水平 28、(1)试管 长颈漏斗 (2)催化 2H2O2 === 2H2O + O2↑ (3)B E 集气瓶口 29、方案Ⅰ:无色酚酞试液 试液变红 氢氧化钙溶液 方案Ⅱ:用试管取约 2mL 该溶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生成白色沉淀 Ca(OH)2 + CO2 == CaCO3↓+ H2O 达州市 15.(11 分)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 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 1-2mL,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 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 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 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 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16.(5 分)下表是生活中某种常见金属 X 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 软 7.9g/cm3 1525℃ 良好 良好 良好 将金属 X 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生成。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推断金属 X 可能的一种用途 。 ⑵将金属 X 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⑶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比较金属 X 与 Mg 的活动性强弱。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成立,金属 X 的活 动性比镁弱 MnO2 15.(11 分)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酸 性,还可能呈 中 性。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 结论 无色酚酞试液变 红 溶液呈 酸性或中性 【分析与思考】 ⑴OH—;氯化铁/氯化铜(化学式也可),FeCl3+3NaOH = Fe(OH)3↓+3NaCl CuCl2 +2NaOH = Cu(OH)2↓+2NaCl ⑵有所泡产生;Zn+ 2HCl = ZnCl2+ H2↑ 16.(5 分)⑴做锅/加工成丝/加工成片 ⑵金属 X 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 ⑶ 你的一种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金属 X 的活动性比镁弱 取经打磨的金属 X 固 体,放入氯化镁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假设成立,金属 X 的活 动性比镁弱 或其它合理答案。 鄂州市 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教材中的图 3-8 所示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请回答 17~19 题。 17.(2 分)在小试管中加入 2~3 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 18.(2 分)滴入 2~3 滴浓氨水后,在 C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19.(2 分)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 显著的优点是 。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 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这 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请完成 20~22 题。 20.(2 分)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 NaCl、CaCl2 假设②:溶质为 NaCl、CaCl2、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a.浓氨水;b.固体氢氧化钠;c.湿润的酚酞滤纸条 止水夹 a b c 气球 假设③:溶质为 。 21.(2 分)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结 论 假设③成立 22.(2 分)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的理由是 。 17.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加快了氨气从浓氨水中逸出的速率 18.滤纸条变红 19.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对环境无污染 20.NaCl、CaCl2、HCl 2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Zn(或 Fe、Mg 等) 有气泡产生 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Na2CO3(或 NaHCO3、CaCO3 等) 有气泡产生 22.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或:HCl 与 NaOH、Ca(OH)2 恰好完全反应) 福州市 16.(12 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 7 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写出用装置 A 制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A 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3) 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可选用图中 和 (填标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 。 17.(12 分)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 8 所示的实验。 图 7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 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 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 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 层清液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 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② 。 的猜想正确。 ③ 。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16.(12 分)(1) ①长颈漏斗 ②集气瓶 (每空 1 分) 图 8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合理答案均可) (3 分)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1 分) (3)CaCO3+2HCl===CaCl2+H2O+CO2↑ (3 分) B C (每空 1 分)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燃着木条是否熄灭。 (1 分) 17.(12 分)(1)NaOH+HCl===NaCl+H2O (3 分) (2)气球胀大 (1 分) (4) 【交流讨论】① NaCl ②氢氧化钠(合理答案均可) (每空 1 分) 【实验设计】 ①小林 (1 分)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小云 (每空 1 分) ③ 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红 (每空 1 分) (合理答案均可) 【反思拓展】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合理答案均可) (1 分) 海南省 46.下国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⑴写出图中你喜欢的一种仪器名称 ; ⑵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ABCDE ② BDCEA ③DBCAE ⑶指出并纠正图中一处错误: 。 A B C D E [精析] 根据《考试说明》,该课题重点考查: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 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对以上仪器主要掌握它们的用途、用法 和使用的注意事项。本题考查了常见仪器名称及其用途,对常用仪器的认识和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考查实验的操作能力。应掌握各实验的操作步骤,才能灵活选出所需仪器及操作顺序。 常用化学仪器的分类 直接——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加热 反应容器 间接——烧杯、锥形瓶、烧瓶 不能加热——量筒、水槽 称质量——托盘天平 计算仪器 量体温——量筒 测温度——温度计 漏斗 仪 分离仪器 器 洗气瓶、干燥管 的 药匙、镊子 分 取用试剂 类 胶头滴管 取用存放仪器 固体——广口瓶 存放仪器 液体——细口瓶 气体——集气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 辅助仪器 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 溶液的配制 ⑴ 计算: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⑵ 称量或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 ⑶ 溶解:在烧杯内进行,用玻璃棒搅拌。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要求“左物右码” 砝码应放在右盘。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 为防止污染药品,常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解答] ⑴烧杯、量筒、药匙、托盘天平(合理均给分)⑵② ⑶B 的瓶盖应倒放、D 称量时, 应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为防止污染药品,常把药品放 在纸上称量。 47.我们一起来对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探究。 ⑴实验及现象 小 A 分分别收集 1 瓶空气(下称Ⅰ瓶)和 1 瓶呼出的气体(下称Ⅱ瓶),向两瓶气体中各 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Ⅰ瓶中无明显现象,Ⅱ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 B 用饮料管向一支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吹气,澄清石灰水 ; ⑵解释与结论 小 C 认为二位同学的实验都能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产生了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评价与反思 你认为小 C 的分析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精析] 根据《考试说明》,该课题要求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CO2 的性质、制取 及收集方法的迁移命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化学性质: CO2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 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与水反应:溶于水的 CO2,有少部分与水反应生成 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与石灰水反应: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往少量 CO2 时,石灰 水变浑浊: 呼吸过程: [解答] ⑴变浑浊 ⑵Ca(OH)2 + CO2 ==CaCO3 ↓+ H2O ⒀小 C 的分析合理,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 钙而变浑浊。 湖北省黄冈 43.(5 分)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方法。某校化 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规范的操作要 求,运用合理的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了 这些气体。下图是他们实验中用过的 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 ③________;⑤__________。 (2)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的操作方 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在制取气体时使用的仪 器是①③④⑤⑦⑩,他制取的气体是 _________; (4)小兰同学成功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氢气,则她一定不会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填 序号)。 (5)小芳同学顺利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已知她使用了仪器②⑥,那么她还需 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4.(6 分)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 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 NaOH 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N2 78.25% 74.88% O2 21.05% 15.26% CO2 0. 04% 3.68% H2O 0. 66 % 6.18% 【提出问题】这瓶 NaOH 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 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 。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 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 NaOH 溶液样品于 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 CaCl2 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NaOH 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⑴下列物质①BaCl2 溶液、②Ca(NO3)2 溶液、③Ca(OH) 2 溶液、④Ba(OH)2 溶液,不 能替代小丽实验中 CaCl2 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⑵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 NaOH 溶液的方法是 。 43.(共 5 分)(1) 试管(0.5 分) 集气瓶(0.5 分) (2)先把要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1 分) (3)O2(1 分) (4)④(1 分) (5)⑤⑨(或⑤⑨⑩)(1 分) 44.(共 6 分,每空 1 分) 【提出猜想】NaOH 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1 分);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不变色(1 分) 【实验反思】(1)③④ (2)硫酸铜溶液 (或 NH4Cl 溶液,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酌情给分) 【拓展应用】密封保存(1 分) 山东省德城区 5、(6 分)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 动: (1)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 面的仪器有 (填序号)。 上述所有仪器....选择的依据是 (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2)甲同学设计了图(一)装置制取 CO2,实验前对该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打开 图㈠装置中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水没有流下,于是得出“气密性好”的结论。 你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 乙同学也设计了一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请你帮助完成:关闭活塞,在集气瓶 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 ,若集气瓶中导 管水柱上升一段时间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学 科网 (3)若要得到干燥的 CO2,图(一)还需要一个干燥装置,干燥剂为浓硫酸。图(二)画 出了该干燥装置的一部分,请你补充画出其它部分,并用箭头标明气体进出方向。 6、(5 分)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 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 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 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 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结论:金属活动性 Al > Fe > Cu (2)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 Al>Fe>H>Cu 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 5.除绘图 2 分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6 分 (1)①②⑤⑨ A D (2)否 把锥形瓶浸在冰水中(或用冰毛巾捂住锥形瓶;或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集 气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再松开热毛巾) (3)得分点:①气体进出箭头方向;②导管与液面的相对位置 6.每空 1 分,共 5 分 (1)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铜丝; 铝丝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2)把铜丝插入稀盐酸中 兰州市 37.(8 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 a 试管、b 漏斗、c 酒精灯、d 集气瓶、e 药匙、f 胶头滴管、g 量筒(10mL,50mL,100mL)等仪器,请为下列 实验操作各选一种。 (1)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用序号填空) (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4)某同学欲用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m3),配制 150g 10%的稀硫酸。 ①完成本实验除以上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②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量取 mL 的浓硫酸,选用 mL 的量筒。读数 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浓硫酸的体积 (填 “偏大”“偏小”“无影响”)。 38.(14 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② 带 小 孔 的 隔 板 ① A B C D E F G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 横线上:① ;② 。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A 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 C 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 中 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 它 起 作 用 。 请 你 写 出 小 红 制 取 氧 气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 (4)实验室选用 C 和 E 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 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5)装置 B、C 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 B 装置 的 一 个 突 出 优 点 。 (6)有一名同学欲用 G 装置收集 H2,则 H2 应从导管口 通入。 37.(共 8 分) (1)c; (2)f; (3)a; (4)①玻璃棒、烧杯;②8.3mL(2 分,精确到 0.1mL,其余均不得分),10mL,偏小 38.(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4 分) (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①A 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 ②E 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3)E 或 F 或 G(E 或 F 都填上的满分,只填一个的 0.5 分。G 不填不扣分); MnO2, 催化作用, 2H2O2 2H2O + O2↑ (4)CO2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5)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随开随停。(凡叙述合理均可得分);(6)b 孝感市 11.(8 分)三聚氰胺(化学式为 C3H6N6)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无气味,低毒,对人体有 着某种危害作用,在有机化工中用途广泛;因其含氮量高,而俗称“蛋白精”。2008 年卫 生部查明,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婴幼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导致发生多起婴 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三聚氰胺 的制取原理: 【查阅资料】 (1)目前,化工企业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 硅胶为催化剂,在 380℃至 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 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NO 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红色 NO2 气体。 【提出问题】 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 【假设猜想】 根据资料及反应物质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二氧化碳和氨气; ③二氧化碳和氮气; 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 • • • • •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 ,理由是 【设计实验】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摸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 A 装置的作用是使生成的三聚氰胺迅速凝华而与气体分离。 【实验现象和分析】 (1)实验观察到 B 中棉花变红,则证明生成了 ,同时看到 D 中____________ ____现象,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2)C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实验结论】 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假设猜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② 只有②中气体符合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每 空 1 分) 【实验现象和分析】(1)氨气(或 NH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吸收氨气(每空 1 分) 【实验结论】6CO(NH2)2 380℃~400℃ 催化剂 C3H6O6+6NH3↑+3CO2↑ 雅安市 23.(13 分)下列 A ~ F 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D 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F 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 。 (2)B 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填序号)。 B、测定空气中 氧气含量 C、探究燃烧的 三个条件 A、制取 CO2 气 体 E、确认 CO2 与 NaOH 发生化学反应 足量 红磷 F、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 水 D、证明分子是 不断运动的 酚酞 试液 浓 氨 水 ①② ③ 白磷 白磷 开水 薄铜片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3)E 实验的全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上述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正确的是 (填字母)。 24.(9 分)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是 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钠的熔点是 97.81℃,沸点是 882.9℃。将金属钠放入水中,可以反应生成 NaOH 和 H2 ;钠跟氧气混合加热生成淡黄色 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钠跟 CO2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单质碳。 (1)试写出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刘同学用图 A 装置做钠跟氧气反应实验,观察到生成物中出现黑色固体,则该 黑色固体是 (填化学式),试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黑色固体成分,小刘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 探究反应中 CO2 的来源: 猜想①:CO2 的来源于 ;猜想②:CO2 的来源于 ; 在上述两种来源中, (填序号)是 CO2 的主要来源。用图 B 和 C 装置实验的 目的是 。 23.本题共 13 分 (1)作对比或对比实验(1 分);散热(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或混匀(1 分) (2)4P + 5O2 点燃 2P2O5 (2 分); 1/5 (1 分);①②③④(全对 1 分,否则不给 分。) (3)①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气球膨胀,②滴入盐酸后,产生气泡,③气球缩小(答 出其中 2 点即给 1 分) CO2 + 2NaOH == Na2CO3 + H2O(2 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2 分) (4)B、D、E(答出其中两个即给 1 分,全对 2 分,若有其它选项则为 0 分。) 24 题,本题共 9 分 (1)2Na+2H2O = 2NaOH+H2↑(2 分) (2)C(1 分);4Na+3CO2 2Na2CO3 + C (2 分,本题未写“△”不扣分。) (3)①空气(1 分),②酒精燃烧(1 分) 或①酒精燃烧,②空气;②或①(1 分)(注意前后对应);验证空气中 CO2 是否参加反应或验证猜想×。(1 分) 27.(9 分)黄铜(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晓军同 学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 2 3 4 样品质量/g 25.0 25.0 25.0 30.0 稀硫酸质量/g 80 100 120 1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5 0.5 0.5 计算: (1)黄铜样品(25.0g)中锌的质量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27.本题共 9 分 解:设样品中 Zn 的质量为 x,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 y Zn+H2SO4=====ZnSO4+ H2↑ 1 分 65 2 x 0.5 g gx 5.0 265  2 分 x=16.25 g 1 分 Zn+H2SO4=====ZnSO4+ H2↑ 98 2 y 0.4g gy 4.0 298  2 分 y=19.6 g 1 分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5.24%10080 6.19  g g 1 分 其它合理回答也给分 答:样品中锌的质量 16.25,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24.5%。设、答完整 1 分 徐州市 44.(12 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1)写出仪器 a、b 的名称_______;b_______。 (2)写出 A 图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 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__。 (4)C 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 (5)小明按 C 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6)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 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 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未填) 45.(8 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和氧气,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 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请你对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进行分析_______。 实验 2:向盛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中加入水,充分反应后,取试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 小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 【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呢? 【猜想】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 猜想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①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 H2O2 时,H2O2 可以破坏酚酞的结构,使酚酞 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再显红色;②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 显红色后又褪色。 【猜想】通过查阅资料后,该兴趣小组对溶液的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凶义进行了猜想。 猜想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 H2O2;猜想 B: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猜想A 正确 B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猜想B 错误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外,还存在另一反 应,则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2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l 分。 (1)长颈漏斗;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CO2↑+H2O (3)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4)引燃铁丝 (5)燃着的铁丝碰到集气瓶壁等 (6)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铁丝中含有的碳引起的 45.(8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l 分。 实验 l:反应中产生氧气和放出热量,使脱脂棉达到燃烧的条件 实验 2:猜想: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 液变为红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后,将 带火星的术条放在试管口 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猜想A正确 先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再滴 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一会红色又消失 猜想B错误 【得出结论】Na2O2+2H2O=2NaOH+H2O2 重庆市 22.(6分)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和试剂的用量常常影响实验的结果。 (1)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 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 ,后 。 A.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B.均匀预热 ②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先 ,后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 (2)小菌认为NaOH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时没有明显的现象,无法说明二者是否发生了 反应。 ①她设计下图实验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H2SO4溶 液,CuSO4溶液。请在箭头上方的括号中填入试剂名称,并用“少量”、“足量”等指明试剂 的用量。 ②如果把CuSO4溶液换成另一种试剂,只要各试剂的用量适当,则不管加入试剂的顺序如何, 都能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 。 23.(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称取ag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 ②取一张质量为bg的滤纸,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 ③待①中反应充分后,过滤。 ④取沉淀连同滤纸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后,称量,质量为cg。 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里。 (2)如何判断①中反应已进行充分? 。 (3)过滤中发现滤液出现浑浊,应如何处理? 。 (4)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 、玻璃棒、干燥器等。 (5)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是(用a、b、c表示)。 ( 6) 老 师 指 出 , ③ 、 ④ 之 间 缺 少 一 个 步 骤 , 使 得 实 验 结 果 偏 大 。 该 步 骤 是 。 22.(6分)(1)①B A(全对得1分) ②A B(全对得I分) (2)①足量H2SO4溶液(2分)少量(或足量)CuSO4溶液(1分) ②酚酞试液(或石蕊试液)(I分) 23.(6分)(1)左(1分)(2)滴入盐酸时不再产生气体(1分) (3)重新过滤(1分)(4)漏斗(1分) (5)c-b a ×100%(1分)(6)洗涤沉淀(1分) 泰州市 25.(3 分)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填写序号)。 A.皮肤上沾有浓硫酸可用 NaOH 溶液中和 B.在马铃薯片上滴加碘水,出现变蓝现象,证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C.在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该溶液一定是 NaOH 溶液 D.用燃烧法区别棉线和羊毛线 E.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F.用 10mL 量筒量取 5.25mL 浓硫酸 26.(6 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种功能装置。 (1)若制备的气体是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酸性杂质气 体,则试剂 X 常用 ▲ ,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 氢气,A 应与 ▲ (填“B”或“C”)相连。 (2)若制备的气体是氧气,Y 是黑色粉末,则甲中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若 A、C 相连制取氧气,检 验气密性后,还须将装置乙 ▲ 。 (3)若 X 是稀盐酸、Y 是石灰石,用甲、乙两装置组成发生、 甲 乙 净化、收集 CO2 气体的系列装置。若乙中放入饱和 NaHCO3 溶液,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 ;若乙中放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 ▲ 。 27.(7 分)化学试剂的等级分为实验纯(LR)、化学纯(CP)、分析纯(AR)等。化学纯试剂厂泛 应 用于化学实验中。现由市售大理石(假设杂质均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制备化学纯碳 酸 钙,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市售大理石 固体 物质 X 沉淀→过滤、洗涤、晾干 方案二:市售大理石 混合物 过滤 Y 溶液 沉淀→过滤、洗涤、晾干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甲的化学式是 ▲ ,试剂乙的名称是 ▲ ; (2)反应类型:①属于 ▲ 反应,④属于 ▲ 反应; (3)对方案二制得的碳酸钙进行分析,确认其达到化学纯等级。将 所得的固体粉末装入广口瓶中,需要贴上标签,请在右边的标签 上注明相关信息。 (3)经检测方案一制得的碳酸钙没有达到化学纯等级,请你分析原因 ▲ (只需要回答一个方面)。 25.BDE 26.(1) 稀硫酸 C (2) 2H2O2 ==== 2H2O+ O2↑ 装满水或倒立 (3) 除氯化氢气体 干燥气体或除去水蒸气 27.(1) CO2 碳酸钠或碳酸钾 (2) 分解 复分解 (3) 化学纯或 CP 碳酸钙 CaCO3 (4) 通入 CO2 前没有过滤或石灰石锻烧不完全或水不多或气体甲不纯或气体甲的 量少 ▲ ▲ ▲ 煅烧 ① 水 ② 气体甲 ③ 盐酸 ④ 试剂乙 ⑤ MnO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