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一模二模期末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汇编及朝花夕拾专项复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中考一模二模期末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汇编及朝花夕拾专项复习

‎《朝花夕拾》整理与复习 ‎ ‎2014/10/2‎ 整理:Senkin(百度ID:123456梦醒时分)‎ Ø PART 1 真题精选 ‎【2014东城一模】 9.名著阅读(3分) ‎ ‎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   ①    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有表现在     ②   (地名)和三味书屋游戏、玩乐和读书的,有表达对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恩师   ③    的真挚怀念之情的。这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好书。 ‎ 答案:1散文   2百草园    3藤野先生 ‎【2014房山一模】9.名著阅读。(3分) ‎ ‎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 ‎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 ‎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 ‎ 以上文字选自《五猖会》,出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⑴      。文段中“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是因为    ⑵        ,从选文可以看出作者对   ⑶      的呼唤。 ‎ 答案:⑴《朝花夕拾》  ⑵“我”充满兴致地要去庙会玩,却被父亲叫住背书(“我”玩乐的兴致被父亲破坏) ⑶成人尊重儿童(天性)‎ ‎【2014海淀二模】 9.名著阅读(3分) ‎ ‎《朝花夕拾》的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喜恶。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了解到少年鲁迅喜欢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①    ;在《    ②    》中,我们知道少年鲁迅还喜欢描摹《山海经》中的图画,并对为他买来此书的保姆心存感激;从《五猖会》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鲁迅对    ③    一类的事异常反感……这些都表现了少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答案:①捕鸟(或听长妈妈讲故事、拍雪人、塑雪罗汉)     ②阿长与〈山海经〉 ③想去看戏却被父亲叫住背书 ‎【2014门头沟二模】 9.名著阅读(3分) ‎ ‎ 《  ①  》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青年不同经历和体验的一部散文集。鲁迅先生在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范爱农》中正直倔强的范爱农,《  ② 》中    ③   。 ‎ 答案:①《朝花夕拾》  ②藤野先生  ③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 ‎【2014丰台二模】9.名著阅读(3分)           ‎ ‎ 上面是文章《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三幅插图,其中图  ①  (填序号)反映的内容是:  ②  (依据图片和文章概括)。《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③  》。我们还读过这部名著中的《  ④  》一文。 ‎ 答案:①图3  ②长妈妈送我《山海经》   ③朝花夕拾   ④ 藤野先生 ‎ ‎【2013丰台期末】 8.名著阅读(3分) ‎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       集,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其中《藤野先生》一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学医期间,藤野先生对他的教导与关爱。同时也叙述了作者因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歧视侮辱,从而决定       的经过,这体现了鲁迅       的品质。 ‎ 答案:散文    弃医从文    热爱祖国 ‎ ‎【2012昌平一模】8.名著阅读(3 分) ‎ ‎ 《 ① 》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 其中,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 鲁迅回忆了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 ② 学习时的情景;还表达了在得到第一部《山海经》时,对家中女工 ③ 深深的敬意。‎ 答案:①《朝花夕拾》 ②三味书屋 ③阿长 ‎【2011昌平一模】8.名著阅读(3分)‎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一些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欢乐生活,如《 ① 》中,对冬天里 ② 活动的回忆;还有一些作品,如《藤野先生》,在颇具讽刺意味的描写中,表达作者对 ③ 的厌恶与嘲讽。‎ 答案: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捕鸟 ③清国留学生 ‎【2011大兴一模】8.名著阅读(3分)‎ ‎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 ① 所写的唯一一部 ② 集。《朝花夕拾》善于选取富有个性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如《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添改作者的讲义、 ③ 等细节,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的思想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案:①鲁迅 ②散文(或"回忆散文") ③示例一:纠正作者的解剖图示例二:关注作者的解剖实习 Ø PART 2 概要 一、作者:‎ ‎1.《朝花夕拾》是一部 散文 集,写于1926年,最初【1927年】在《莽原》上发表时名为《旧事重提》。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 在《朝花夕拾》的10篇文章中包括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无猖图、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等散文。‎ ‎3. 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全用第一人称叙事。‎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 ‎1《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 ‎2《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的经历与体验”。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Ø PART 3 篇目总结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 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狗猫鼠》中,猫是邪恶的象征,正人君子的化身。‎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最反感“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最不可思议的是“卧冰求鲤”,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暗示着对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的批判。‎ ‎5、《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喜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陈莲河等“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 Ø PART 4 人物形象&艺术手法 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1、长妈妈——.这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用了相当多的笔墨一个人。因为社会的影响,“长妈妈”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如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长毛”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我”喜爱的隐鼠。因此,“我”对她怀恨在心。看到这,我在脑子里勾勒出的是一个活脱脱粗俗、守旧的妇女形象。然而,鲁迅对她的印象远不止这些。她有可爱的一面。“长妈妈”知道“我”喜欢《山海经》,尽管她连《山海经》的正确名字都不知道,甚至叫“三哼经”,目不识丁的她居然为鲁迅买回了他一直都渴望得到的《山海经》,尽管这些书比较简陋。由此,“我”又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长妈妈的爱 ‎,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长妈妈安息。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 ‎2、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3、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4、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作者从不正面写家道衰败的颓唐,仅从父亲口里说的嘘嘘的话,作者在左右奔波瞻前顾后的疲态,表面上是祥和安平,但心里却按捺不住,到篇尾,衍太太唆使作者大叫父亲,却遗留给作者的“最大的错处”。感人肺腑,又不乏暗中对衍太太这个自私多言使坏形象的嘲讽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艺术手法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3、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 ‎。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鲜明对比。‎ 其他 ‎1.在《无常》中,鲁迅提到了“大戏”和“目连”,它们都是绍兴的地方戏。‎ ‎2.《父亲的病》开头先写了衍太太,这是一个虚伪的散布流言的女人。‎ ‎3.鲁迅得知范爱农的死讯时,怀疑他是投水自杀的,文章表达了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悼念之情。‎ ‎4、保姆长妈妈,“我”平时叫:“阿妈”。“憎恶她的时候” 叫:“阿长”。 ‎ ‎“实在不大佩服她”的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 ‎ ‎“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 ‎ ‎ 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后来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