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习题走向社会主义之路doc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历史总复习习题走向社会主义之路doc

考 题 训 练 (十) ‎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                 ‎ ‎1.[2015·佛山] 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年份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中,更具标界意义的是(  )‎ A.1860年 B.1894年 C.1917年 D.1949年 ‎2.[2015·梅州]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28年”是指(  )‎ A.1842—1870年 ‎ B.1911—1939年 ‎ C.1919—1947年 ‎ D.1921—1949年 ‎3.[2015·长春]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 B.土地改革完成 ‎ C.“一五”计划实施 ‎ D.抗美援朝胜利 ‎4.[2015·怀化] 他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潜伏地点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这里的“他”是(  )‎ A.黄继光 B.董存瑞 C.罗盛教 D.邱少云 ‎5.[2015·泰安] 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6.[2015·济南] 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60年前,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位团长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 C.邓小平 D.江泽民 ‎7.[2015·济宁] 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 D.各民族共同发展 ‎8.[2015·乌鲁木齐]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较早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9.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最早和最晚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10.[2015·广东] 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11.[2015·聊城]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 B.巩固新生政权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12.[2015·淄博] 读下表,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 ‎ 产量 年份  ‎ 粮食 ‎(百万吨)‎ 棉花 ‎(百万吨)‎ 煤 ‎(亿吨)‎ 钢 ‎(百万吨)‎ ‎1952年 ‎163.42‎ ‎1.30‎ ‎0.66‎ ‎1.35‎ ‎1957年 ‎195.05‎ ‎1.64‎ ‎1.31‎ ‎5.35‎ A.农轻重比例失调 B.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C.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D.重工业发展成就突出 ‎13.[2015·自贡]‎ ‎ 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甲: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甲同学 B.乙同学 ‎ C.丙同学 D.丁同学 ‎14.[2015·眉山] 60年前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航向,这里的“同”指的是(  )‎ ‎①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2015·聊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材料二 ‎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国营 经济 合作社 经济 公私合 营经济 个体 经济 资本主 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苏星《新中国经济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一五”计划的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经济成分变化的结果。‎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一五”计划的两大任务。‎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二 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的内容被总称为什么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的魅力和机敏表现在哪些方面?‎ 考题训练 ‎1.D [解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2.D [解析] 抓住关键词句“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可知这28年指1921年到1949年。‎ ‎3.A [解析]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4.D [解析]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潜伏地点一动不动,直至牺牲。‎ ‎5.C [解析] 从图片反映的信息来看,钢、原油、煤等增长较快,粮食增长较慢。故正确选项为C。‎ ‎6.B [解析]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保证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7.A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8.A [解析]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C [解析]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最晚成立。‎ ‎10.B [解析] A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是土地改革,C是人民公社化运动,D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抓住题干关键词“土地改革”,可知本题选B。‎ ‎11.B [解析] 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中共中央先后开展了解放西藏、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故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为B。‎ ‎12.D [解析] 从表中数字来看:农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发展突出;没有轻工业,看不出农轻重比例失调;“一五”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并不是实现了工业化。‎ ‎13.C [解析]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14.B [解析] 参加万隆会议的主要是二战后独立的亚非国家。这些国家近代都遭受过殖民侵略;都面临发展经济和捍卫民族独立的问题;都渴望世界和平。这些国家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也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故正确选项为B。‎ ‎15.(1)优先发展重工业。‎ ‎(2)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或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3)进行工业化建设(或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调整生产关系)。‎ ‎16.(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