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和中考历史命题趋势猜想
2007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和2008年中考历史命题趋势猜想 宝鸡市教研室 郑权 近年来,随着高考模式的日趋稳定,初中历史的考试也在逐步得到重视。历史学科被纳入中考的地区越来越多,考试的模式也在逐步与高考接轨。从近年来各地区的历史中考试题的题型来看,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有选择、组合列举、判断改错、读图、材料分析等,有些地区还要求完成历史小论文。虽然绝大多数地区采取的是开卷的方式,但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教材的重要知识点,大部分同学对所给的题干、材料、提示等也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在具体解答时仍然不容易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这是因为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识图、读表、分析理解、归纳总结等能力的综合。考查的范围不仅包括知识与能力,还包括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查方面愈发广泛。我们陕西省历史学科纳入中考科目已是第三个年头了,虽然形式依然是开卷,在这里我谈几点自己的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2007年中考历史试题评析 (一)试题命制的要求 1.有利于凸显历史学科的特色与教育功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历史。 3.有利于学生在历史学业考试中发挥水平。 4.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6.有利于发挥所使用历史试题题型的功能。 7.有利于历史试题命题创新。 8.有利于在历史学业考试中实现公平和公正。 (二)2007年试题的命制 1.2007年试题是“以稳为主、稳中求变” 13.我国历史上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14.它的作者是贾思勰,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15.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展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推翻了清朝统治 D.使中国富强起来 16.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图片所示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17.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该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8.学完中国现代史后,小华同学得出这样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列叙述能够体现这一认识的有 ①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②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我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某校准备举办“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图片展”,下列成果可供选用的有 ①电子计算机 ②珍妮机 ③汽车 ④“旅行者号”机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下列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B.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C.使各国经济互相排斥,孤立发展 D.使人类不再面临战争的威胁 21.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 请回答: (1)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列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至少举出两点) ②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2)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或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 22.中国近代史上,为挽救民族危亡,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 请回答: (1)右图(图略)所示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他于1915年创办了《新青年》。你知道他是谁吗? (2)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3)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3.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请你参加以 “美国的历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回放】 材料一:《独立宣言》宣告北荚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即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 材料二:1861~1865年,美国发生了一场关乎荚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经过这场战争,荚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材料三:从1929年开始;美国股市暴跌,银行倒闭,工商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农产品价格下跌,失业和饥饿人数激增。1933年,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就任美国总统。为摆脱困境,罗斯福政府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 【探究问题】 (1)依据材料一,美国于 1776 (1分)年7月4日独立。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结合材料二,谈谈这一重大事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得出结论】 (3)材料三所述的“危难”指的是什么?简述“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简要归纳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 23.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她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也有过落后的历史。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正努力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你参加以“辉煌—落后—腾飞”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古代辉煌] 材料一: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长期居于世界前列,为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1)请列举我国古代三项科技成就。 [近代落后] 材料二:图1 (圆明园遗址) 图2(辛丑条约的签订)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所示的惨状是哪次战争造成的?图2所示的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有何影响? [现代腾飞] 材料三: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我国上海成功举办,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办。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2.试题的特点 (1)体现“和谐·传承·发展”主题,突出学科功能 (2)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3)注重考查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注重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5贴近学生生活 ,注重人文关怀 二、2007年我市中考情况 1、各县区情况: 县区 总人数 100—80 79—60 59—40 39分下 平均分 渭滨区 4311 3519 628 85 79 84.11 金台区 5490 3644 1341 345 157 80.06 陈仓区 8791 2711 4872 1071 137 72.26 凤翔县 7248 5397 1768 60 22 83 岐山县 7765 3334 3800 558 73 75.8 扶风县 9473 3415 3726 1497 835 68.6 眉 县 6609 2577 3230 647 155 73.72 陇 县 4352 2760 1364 203 25 80.6 千阳县 1448 672 613 126 37 75.09 麟游县 961 691 251 11 8 82.37 凤 县 1012 478 490 33 11 77.15 太白县 887 223 466 168 30 69.13 全 市 58348 29421 22550 4804 1569 76.14 2、学校情况: 全市近250所学校中,有75所的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 3.2008年中考考试内容 (1)中国古代史:商鞅变法;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大一统;张骞与丝绸之路;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隋唐科举制度;“贞观之治”;唐太宗;武则天;“开元盛世”;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了解宋代社会生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四大发明”;孔子;“百家争鸣”;唐诗;《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等。 (2)中国近代史:林则徐与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共“一大”;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重庆谈判;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简述张謇兴办实业的史实,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詹天佑、侯德榜、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以科举制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等。 (3)中国现代史: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黄继光、邱少云;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成就;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等。 (4)世界近代史:《神曲》;达芬奇;哥伦布;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华盛顿、拿破仑;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电力的广泛使用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本茨和莱特兄弟;爱迪生;凡尔登战役;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贝多芬等。 (5)世界现代史: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欧洲联盟;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民族振兴;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科索沃战争;战后非洲独立运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等。 三、2008年中考命题思路的猜想 基于2008年《中考说明》的几点变化,我认为2008年的中考历史试题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变化: 1、试题将在能力立意上进一步提升,试题难度略有增加。 单纯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现象”的试题将大大减少,而将此能力包含在对有效信息的提取、描述阐释历史现象、比较分析问题等能力试题中。从《中考说明》中试题的难度系数可以看出,此类试题将只有2道题,占4分。 2、试题的题型也将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 主要是增加了主题式或专题式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和社会热点的掌握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组合式选择题。 3、试题的主题“和谐、文明、发展”或“关注民生、创新发展” 4、非选择题的材料来源于课外,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是超本不超标。 四、几点建议: (1)我们教师应吐故纳新,运用新的史学观进行教学 1、传统史学观:英雄史观;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2、新的史学观 开放前,强调阶级斗争史观,以五种形态阐述历史进程 开放后,实是求事,解放思想,探索发展规律,恢复历史真面目;重宏观、客观,全面解读历史;拓展研究学习领域 ①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当代西方有广泛影响的史学思潮之一,分析全球史观的两个基本认识——把世界史看成一个互相联系和作用的整体以及各国历史文化的等值论,我们发现它们都不能说是新的,至少不是全新的。 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冲破西方学者的西欧中心论,从世界的整体和统一性考察历史。 主要观点(1)批判欧洲中心和欧美中心(2)重整体与局部重中心与边缘 关注:全人类 构建:从分散到整体的体系 全面:政治上的民主化; 经济上的农业、工业化; 思想文化科学上的多样化、大众化 由此看课本,找方向:新航路、科技革命、世界交流、经济全球化等等 认识新史学思想的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全球视野 (2)认识、交流、影响、碰撞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从发展的大趋势,体会历史进程的艰难、曲折、光明的必然和前途; (4)认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贡献。 ②文明史观 人类发展的宏观演进,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包括三种生产力形态——原始、农业、工业生产力。 马克垚教授《世界文明史》认为 文明史有两大阶段: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 张楚雄先生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发展及人类自身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人类文明的纵向发展主线 (1)野蛮蒙昧时代 包括新石器时代 (2)农业文明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包括工场时代 (3)工业文明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认识纵向主线加领域模式 野蛮蒙昧时代 物质文明 农业文明时代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工业文明时代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认识纵向主线加类型 野蛮蒙昧时代 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 工业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 世界他国文明 西方文明 例谈——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根本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史,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展现中国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历史。 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也要注意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 文明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 ①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 。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近代化(现代化)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2)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5)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2)要转变学生错误观念 。一提到开卷,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平时看不看书无所谓,反正中考时可以带课本和复习资料,到时翻书找答案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历史试卷满分是40分,政治60分。而命题涉及的范围是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共有六本课本。试卷知识点多,考查范围广,综合性强,并且还遵循"以能力立意命题"为趋向。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和了解,想在短暂的60分钟内靠查找书本和资料答好试卷,取得理想的成绩,难度很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时间不够。从以往考生考试后情况来看,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在做试卷时,由于翻书所用时间太长,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都难以做完,更没有时间去思考能力题目和全面检查试卷。所以平常教师就要向学生讲清楚这一点,让他们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3)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在学习课本内容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明确开卷的要求,开卷并不等于简单的抄书,平时要加强对课本知识的充分复习,并能做到层次清晰,让学生熟知主干知识,精读细读课文大字,阅读小字、图、表、引用的名言资料等,争取做到熟悉课本的每一个角落。一些资料或读图读表题目可能就来自课本或与课本相关联。同时要加强训练的力度,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题技巧,选择比较经典的习题提高做题的能力,注意不要选一些“偏、难、繁、旧”的题误导思路。每一次练习都要保证答题上的规范性,合理利用时间,要求他们在教师讲评时要理解并牢记重点,总结方法,形成经验。 一个聪明的大脑,必须能够将纷乱的知识依据一定的规律,根据自身认识事物的特点,将书本由厚变薄,运用时再由薄变厚。历史学科同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是知识的前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握这种关系,捋清知识的脉络。如中国近代史的复习就可以按两条清晰的知识线索贯穿起来,一为外来列强侵华,二为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及探索,其中的每一个历史知识点都可以用这两条线将其自然地贯穿起来。这样知识的掌握将不再是孤立的、易混淆的点和块,而是一张知识的网络体系,这样学生复习起来头绪清楚,一目了然。 (4)加强比较教学,尤其是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与比较 要帮助学生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学"活"历史,提高自身认识事物的能力。例如在复习中国史的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要让学生明白不仅要看国内情况--封建统治日趋衰落,更要把当时的世界大环境--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作鲜明的比较,这就会从中国史的复习牵联到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后的英、法两国状况。 (5)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从这几年的趋势来看,材料题所占分量越来越重,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有重要意义。而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然而学生对这种题型往往无所适从,失分较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