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分)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2.(2.00分)第19届省运会在我市拉开帷幕,游泳比赛的池水中含4%左右的CuSO4.CuSO4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有机物 3.(2.00分)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烧制陶罐 B. 雕刻石像 C. 水车灌溉 D. 预报地震 4.(2.00分)下列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是( ) A.铁 B.氯化钠 C.水 D.硝酸钾 5.(2.00分)“电视之星18”是第21届俄罗斯足球世界杯的比赛用球。它首次由从甘蔗中提取的橡胶制成,节约了资源。下列不属于橡胶性质的是( ) A.高弹性 B.耐磨损 C.绝缘性好 D.易溶于水 6.(2.00分)下列气体中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是( ) A.H2 B.N2 C.O2 D.SO2 7.(2.00分)下列物质显酸性的是( ) A.食盐水 B.食醋 C.蔗糖溶液 D.肥皂水 8.(2.00分)2018年2月1日起扬州市主城区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下列为“禁止放鞭炮”标志的是( ) A. B. C. D. 9.(2.00分)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N2 B.CO2 C.SO2 D.H2O 10.(2.00分)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 ) A.CuSO4、Na2SO4 B.KCl、NaCl C.CaCO3、Na2CO3 D.NH4NO3、NaNO3 11.(2.00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Mg+O22MgO B.Cu+2AgNO3=Cu(NO3)2+2Ag C.CuCl2Cu+Cl2↑ D.2NaOH+H2SO4=Na2SO4+2H2O 12.(2.00分)3Cl2+6NaOH5NaCl+X+3H2O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 A.O2 B.NaClO C.HCl D.NaClO3 13.(2.00分)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O3分子 B.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C.分子中有9种元素 D.碳的质量分数为24% 14.(2.00分)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图中共表示了9种物质 C.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15.(2.0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B.测定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 C.比较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可分别将这两种金属投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D.若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脱排油烟机进行排气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有一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6.(2.00分)粗盐提纯和溶液配制的实验中涉及以下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图甲所示仪器量取液体 B.用图乙所示装置过滤悬浊液 C.用图丙所示装置蒸发溶液 D.用图丁所示仪器称量固体 17.(2.00分)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 B.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C.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 D.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 18.(2.00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B.氮气熔沸点低,可用作保护气 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D.铝片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导电材料 19.(2.00分)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20.(2.00分)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 B.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 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 D.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 三、非选择题 21.(14.00分)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 。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 (5)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气属于 再生资源(填“可”或“不可”)。 ②点燃CH4之前应 。 8g CH4完全燃烧消耗32gO2,生成agCO2和18gH2O,则a= 。 ③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 变化(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6)尿素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2.(10.00分)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 I.大米、番茄和牛奶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每100g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表: 蛋白质/g 脂肪/g 糖类/g 矿物质/mg 维生素C/mg 钙 磷 铁 大米 6.7 0.9 78 7 136 ﹣ 0.05 番茄 0.6 0.3 2 8 37 0.4 11 牛奶 3.1 3.5 6 120 90 0.1 1 (1)上表中的钙、磷、铁指的是 (填字母)。 A.原子 B.单质 C.元素 (2)人体若缺少 元素(填元素符号),则可能易患佝偻病,上表中富含该元素的食品是 。 (3)大米中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 (填字母)。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4)番茄中富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相对分子质量为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向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 (填“酸性”或“碱性”)。 II.2019年扬州将开通高铁。它不仅方便人们的出行,更助力扬州经济的发展。 (5)高铁的机身采用铝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该合金性质的是 (填字母)。 A.密度大 B.耐腐蚀 C.硬度大 (6)高铁路基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属于 (填“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高铁机身通过受电弓滑板与沿线架设的3万伏高压输电线相连,这是利用了受电弓滑板的 性(填“导电”或“导热”)。 23.(13.00分)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 I.氧气的制备: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 ,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II.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氧气的体积分数(%) 79.7 79.6 79.9 88.4 89.0 87.9 90.0 89.8 89.3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79.7 88.4 89.7 数据分析: (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 。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6)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 (填化学式)。将燃烧后的黑色固体粉碎后,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原因是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4.(10.00分)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I.制氢: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气,其反应可表示为: 6ZnFe2O46ZnO+4Fe3O4+O2↑;3ZnO+2Fe3O4+H2O3ZnFe2O4+H2↑ (1)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 。 (2)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得到H2和O2的质量比为 。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 (任写一点)。该循环法制氢的不足之处是 。 Ⅱ.贮氢:合金Mg2Cu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高温时在氩气保护下,由一定质量比的Mg、Cu单质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生成氢化物和另一种合金,其化学方程式为:2Mg2Cu+3H23MgH2+MgCu2 (4)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 (5)氢化物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释放出H2.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6)11.2g 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为 g。 25.(13.00分)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杂质为Fe2O3)。用该废渣制取CaCl2晶体(CaCl2•xH2 O)并进行组成测定,其制取的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NH4Cl溶液显酸性,且浓度越高酸性越强 (1)XRD图谱可用于判断某固态物质是否存在。图2为煅烧前后废渣的XRD图谱。写出煅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浸取时需连续搅拌,其目的是 ;生成的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 (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aCl2的产率随浸取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则宜选择的浸取温度为 ℃左右。 (4)若使用过量浓度较高的NH4Cl溶液,则所得CaCl2溶液中会含有NH4Cl、 (填化学式)等杂质。 (5)过滤得到的Fe2O3在高温下可与CO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测定晶体(CaCl2•xH2O)的组成: a.称取14.7000g CaCl2晶体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 b.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静置。 C.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0.0000g固体。 ①通过计算,确定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 ②判断步骤b中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则说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则测得的x值比实际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分)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分析】“低碳环保”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A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可以增加私家车对环境的污染,故B与低碳环保理念不一致;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C与低碳环保理念不一致;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D与低碳环保理念不一致; 故选:A。 【点评】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社会的热点,也是中考热点之一,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00分)第19届省运会在我市拉开帷幕,游泳比赛的池水中含4%左右的CuSO4.CuSO4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有机物 【分析】本题考查盐的识别,根据盐的概念可知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CuSO4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类知识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2.00分)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烧制陶罐 B. 雕刻石像 C. 水车灌溉 D. 预报地震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雕刻石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车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预报地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4.(2.00分)下列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是( ) A.铁 B.氯化钠 C.水 D.硝酸钾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硝酸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0分)“电视之星18”是第21届俄罗斯足球世界杯的比赛用球。它首次由从甘蔗中提取的橡胶制成,节约了资源。下列不属于橡胶性质的是( ) A.高弹性 B.耐磨损 C.绝缘性好 D.易溶于水 【分析】根据合成材料﹣﹣橡胶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耐磨损、不导热、不导电、绝缘性好、难溶于水等性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难度不大。 6.(2.00分)下列气体中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是( ) A.H2 B.N2 C.O2 D.SO2 【分析】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的气体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解答】解:A、H2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 B、N2密度近似于空气密度,排气法收集到的不纯,故错误; C、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错误; D、S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属于空气污染物,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气体的收集方法有三种:排水法、排空气法。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物质;排空气法可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7.(2.00分)下列物质显酸性的是( ) A.食盐水 B.食醋 C.蔗糖溶液 D.肥皂水 【分析】食盐水和蔗糖溶液都是显中性溶液,食醋显酸性,肥皂水显碱性。 【解答】解:A、食盐水显中性; B、食醋中含有醋酸,显酸性; C、蔗糖溶液显中性; D、肥皂水显碱性。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液酸碱性粉末的知识,比较简单。 8.(2.00分)2018年2月1日起扬州市主城区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下列为“禁止放鞭炮”标志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进行判断。 【解答】解: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烟火,故A错; 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放鞭炮,故B正确。 C、图中标志的含义是节约用水,故C错; 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物品回收,故D错。 故选:B。 【点评】在生活实践中有很多图标,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实验室中很多图标关乎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要认真对待,要了解并熟记其含义。 9.(2.00分)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N2 B.CO2 C.SO2 D.H2O 【分析】根据常见的形成酸雨气体的种类分析判断。 【解答】解:SO2排放到空气中能形成酸雨,N2、CO2、H2O排放到空气中不会形成酸雨。 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形成酸雨的常见的气体的种类即可分析判断。 10.(2.00分)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 ) A.CuSO4、Na2SO4 B.KCl、NaCl C.CaCO3、Na2CO3 D.NH4NO3、NaNO3 【分析】用水作为试剂鉴别,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溶于水后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钾、氯化钠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于水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C、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1.(2.00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Mg+O22MgO B.Cu+2AgNO3=Cu(NO3)2+2Ag C.CuCl2Cu+Cl2↑ D.2NaOH+H2SO4=Na2SO4+2H2O 【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2Mg+O22Mg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Cu+2AgNO3=Cu(NO3)2+2Ag,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CuCl2Cu+Cl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2NaOH+H2SO4=Na2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换成分,价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0分)3Cl2+6NaOH5NaCl+X+3H2O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 A.O2 B.NaClO C.HCl D.NaClO3 【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由3Cl2+6NaOH5NaCl+X+3H2O可知,反应前氯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钠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3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6个,因此X的化学式是NaClO3。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3.(2.00分)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O3分子 B.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C.分子中有9种元素 D.碳的质量分数为24% 【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 C.根据化学式的宏观意义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不是O3分子,故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过氧乙酸(C2H4O3)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故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过氧乙酸(C2H4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化学式含义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14.(2.00分)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图中共表示了9种物质 C.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种类及类别等。 【解答】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有一种单质,故A说法错误;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表示了4种物质,故B说法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后元素种类也没有变化,故C说法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有关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学会利用微观的观点及微观示意图的意义对反应基本类型判断及化学变化的微观信息的获取等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5.(2.0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B.测定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 C.比较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可分别将这两种金属投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D.若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脱排油烟机进行排气 【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O2 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别将这两种金属投入稀盐酸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泡,铜不能,可比较铁、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说法正确。 D、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打开脱排油烟机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碱度的测定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除杂的原则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有一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6.(2.00分)粗盐提纯和溶液配制的实验中涉及以下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图甲所示仪器量取液体 B.用图乙所示装置过滤悬浊液 C.用图丙所示装置蒸发溶液 D.用图丁所示仪器称量固体 【分析】根据已有的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不能俯视,错误; B、该图的过滤操作是正确的; C、该图的蒸发操作是正确的; D、称量固体要注意左物右码,错误;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实验操作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2.00分)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 B.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C.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 D.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没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 C、A点所表示的KCl的溶解度是29g,所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2.5%,故C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2.00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B.氮气熔沸点低,可用作保护气 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D.铝片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导电材料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错误; C、碳酸氢铵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错误; D、铝片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电材料,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2.00分)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过量的HCl和反应生成的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过程中,稀盐酸完全反应前,溶液是无色的,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溶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2.00分)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 B.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 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 D.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 【分析】A、根据碱石灰的性质和该反应的产物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分析判断; C、根据反应的质量关系分析判断; D、根据碱石灰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A、该反应没有生成水,故A说法错误; B、由于一氧化碳是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排除玻璃管中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装置B增重4.4g,是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铜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4.4g××100%×=1.6g,所以铜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则固体组成为①Cu2O,②Cu、CuO③Cu2O、Cu、CuO三种可能,不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故C错误; D、若缺少装置C,装置B增重的质量偏大,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低,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氧化碳还原铜的氧化物实验的注意事项、物质组成的确定方法等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加强实验的学习,有利于解答。 三、非选择题 21.(14.00分)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 N2 。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 物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 稳定 (填“活泼”或“稳定”)。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大 (填“大”或“小”)。 (5)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气属于 不可 再生资源(填“可”或“不可”)。 ②点燃CH4之前应 检验甲烷的纯度 。 8g CH4完全燃烧消耗32gO2,生成agCO2和18gH2O,则a= 22g 。 ③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 能量 变化(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6)尿素属于 氮肥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NH3 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2NH3CO(NH2)2+H2O 。 【分析】根据物质制备的流程图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氮气,其分子式为N2,故填:混合物;N2。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故填:稳定。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大; (5)①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填:不可。 ②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加热可能产生爆炸,故点燃CH4之前应检验甲烷的纯度。 8g CH4完全燃烧消耗32gO2,生成agCO2和18gH2O,则a=8g+32g﹣18g=22g,故填:检验甲烷的纯度;22g。 ③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能量变化,故填:能量; (6)尿素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二氧化碳和NH3在低温高压下能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故填:氮肥;CO2+2NH3CO(NH2)2+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10.00分)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 I.大米、番茄和牛奶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每100g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表: 蛋白质/g 脂肪/g 糖类/g 矿物质/mg 维生素C/mg 钙 磷 铁 大米 6.7 0.9 78 7 ﹣ 0.05 136 番茄 0.6 0.3 2 8 37 0.4 11 牛奶 3.1 3.5 6 120 90 0.1 1 (1)上表中的钙、磷、铁指的是 C (填字母)。 A.原子 B.单质 C.元素 (2)人体若缺少 Ca 元素(填元素符号),则可能易患佝偻病,上表中富含该元素的食品是 牛奶 。 (3)大米中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 A (填字母)。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4)番茄中富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1:12 。向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 酸性 (填“酸性”或“碱性”)。 II.2019年扬州将开通高铁。它不仅方便人们的出行,更助力扬州经济的发展。 (5)高铁的机身采用铝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该合金性质的是 A (填字母)。 A.密度大 B.耐腐蚀 C.硬度大 (6)高铁路基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属于 复合材料 (填“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高铁机身通过受电弓滑板与沿线架设的3万伏高压输电线相连,这是利用了受电弓滑板的 导电 性(填“导电”或“导热”)。 【分析】人体若缺少Ca元素,则可能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元素质量比; 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等。 【解答】解:(1)上表中的钙、磷、铁指的是元素。 故填:C。 (2)人体若缺少Ca元素,则可能易患佝偻病,上表中富含钙元素的食品是牛奶。 故填:Ca;牛奶。 (3)大米中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 故填:A。 (4)番茄中富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 向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酸性。 故填:176;9:1:12;酸性。 (5)高铁的机身采用铝合金材料,该合金应该是耐腐蚀、硬度大,不属于该合金性质的应该是密度大。 故填:A。 (6)高铁路基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高铁机身通过受电弓滑板与沿线架设的3万伏高压输电线相连,这是利用了受电弓滑板的导电性。 故填:复合材料;导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13.00分)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 I.氧气的制备: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酒精灯 ,② 铁架台 。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 II.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氧气的体积分数(%) 79.7 79.6 79.9 88.4 89.0 87.9 90.0 89.8 89.3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79.7 88.4 89.7 数据分析: (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延长收集氧气的时间 。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 集气瓶中含有水蒸气 。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 (6)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 CO2 (填化学式)。将燃烧后的黑色固体粉碎后,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原因是 Fe+2HCl═FeCl2+H2↑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分析】(1)根据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以及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信息分析解答; (4)根据排水法会形成水蒸气进行分析; (5)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 (6)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 【解答】解:(1)①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②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 故填:酒精灯;铁架台。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故填:2KMnO4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3)根据实验1、2的操作可知,实验2延长了氧气收集的时间,从而使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有所提升,所以如果想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以采取延长收集时间的措施, 故填:延长收集氧气的时间; (4)如果各项操作没有问题,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用排水法收集会形成水蒸气留存在集气瓶中; 故填:集气瓶中含有水蒸气;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故填:3Fe+2O2Fe3O4; (6)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将燃烧后的黑色固体粉碎后,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原因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故填:CO2;Fe+2HCl═FeCl2+H2↑。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24.(10.00分)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I.制氢: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气,其反应可表示为: 6ZnFe2O46ZnO+4Fe3O4+O2↑;3ZnO+2Fe3O4+H2O3ZnFe2O4+H2↑ (1)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 +3 。 (2)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 H2O (填化学式),得到H2和O2的质量比为 1:8 。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 不污染环境 (任写一点)。该循环法制氢的不足之处是 耗能大 。 Ⅱ.贮氢:合金Mg2Cu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高温时在氩气保护下,由一定质量比的Mg、Cu单质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生成氢化物和另一种合金,其化学方程式为:2Mg2Cu+3H23MgH2+MgCu2 (4)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防止金属被氧化 。 (5)氢化物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释放出H2.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gH2+2H2O=Mg(OH)2↓+2H2↑ 。 (6)11.2g 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为 0.7 g。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制备氢气的方法以及氢能源的有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ZnFe2O4中锌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Fe的化合价为x,则有(+2)+2x+(﹣2)×4=0,x=+3,故填:+3。 (2)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H2O,得到H2和O2的质量比为4:32=1:8.故填:H2O;1:8;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不污染环境、热值大、原料来源丰富,该循环法制氢的不足之处是耗能太大,故填:不污染环境;耗能大。 (4)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金属被氧化,故填:防止金属被氧化。 (5)氢化物Mg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并释放出H2.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gH2+2H2O=Mg(OH)2↓+2H2↑.故填:MgH2+2H2O=Mg(OH)2↓+2H2↑; (6)11.2g 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的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MgCu2中只有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2Mg2Cu+3H23MgH2+MgCu2 224 78 152 11.2g 3.9g 7.6g MgH2+2H2O=Mg(OH)2↓+2H2↑ 26 4 3.9g 0.6g 7.6gMgCu2含有镁的质量为:7.6g×=1.2g Mg+2HCl═MgCl2+H2↑ 24 2 1.2g 0.1g 故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6g+0.1g=0.7g 故填:0.7。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制备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25.(13.00分)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杂质为Fe2O3)。用该废渣制取CaCl2晶体(CaCl2•xH2O)并进行组成测定,其制取的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NH4Cl溶液显酸性,且浓度越高酸性越强 (1)XRD图谱可用于判断某固态物质是否存在。图2为煅烧前后废渣的XRD图谱。写出煅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2CaO+H2O 。 (2)浸取时需连续搅拌,其目的是 使氧化钙与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与氯化铵反应 ;生成的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色。 (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aCl2的产率随浸取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则宜选择的浸取温度为 30 ℃左右。 (4)若使用过量浓度较高的NH4Cl溶液,则所得CaCl2溶液中会含有NH4Cl、 FeCl3 (填化学式)等杂质。 (5)过滤得到的Fe2O3在高温下可与CO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 (6)测定晶体(CaCl2•xH2O)的组成: a.称取14.7000g CaCl2晶体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 b.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静置。 C.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0.0000g固体。 ①通过计算,确定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设生成10.00g沉淀需要氯化钙的质量为x则: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0 x 10g 根据:解得x=11.1g,所以结晶水的质量为:14.7000g﹣11.1g=3.6g,所以即14.7g×=3.6g,解得x=2 。 ②判断步骤b中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碳酸钠,没有沉淀产生 ,则说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则测得的x值比实际值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1)氢氧化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与水,氧化钙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钙,再与氯化铵反应产生氨气;(2)浸取时需连续搅拌,其目的是使氧化钙与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与氯化铵反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3)宜选择的浸取温度为CaCl2的产率高时的温度;(4)NH4Cl溶液显酸性,且浓度越高酸性越强 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杂质是氯化铁;(5)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6)①根据10.0000g固体是碳酸钙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钙的质量,再用14.7000g 减去氯化钙的质量,计算出水的质量,再计算出x的值;②沉淀完全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氯化钙,如果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没有沉淀产生,说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计算的氯化钙质量小,水的质量多,所以x值偏大。 【解答】℉解:(1)氢氧化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与水,所以方程式是:Ca(OH)2CaO+H2O; (2)浸取时需连续搅拌,其目的是使氧化钙与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与氯化铵反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3)由图示可知30℃左右CaCl2的产率最高; (4)NH4Cl溶液显酸性,且浓度越高酸性越强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杂质是氯化铁:FeCl3; (5)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 (6)①设生成10.00g沉淀需要氯化钙的质量为x则: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0 x 10g 根据:解得x=11.1g,所以结晶水的质量为:14.7000g﹣11.1g=3.6g,所以即14.7g×=3.6g,解得x=2: ;②沉淀完全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氯化钙,如果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没有沉淀产生,说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计算的氯化钙质量小,水的质量多,所以x值偏大。 故答案为:(1)CaCO3CaO+CO2↑;(2)使氧化钙与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与氯化铵反应;蓝;(3)30;(4)FeCl3;(5)Fe2O3+3CO2Fe+3CO2;(6)①设生成10.00g沉淀需要氯化钙的质量为x则: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0 x 10g 根据:解得x=11.1g,所以结晶水的质量为:14.7000g﹣11.1g=3.6g,所以即14.7g×=3.6g,解得x=2; ②碳酸钠,没有沉淀产生;偏大。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道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的计算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