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

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说明文阅读专题 ‎【玄武】‎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3分)‎ 杰出的建筑师 法布尔 ‎①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几乎和蝉一样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和建筑才华,它的住所堪称别墅。一位法国作家在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中写到:“我的小家庭很舒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②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蟋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蟋蟀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蟋蟀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它们。它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 ‎③确实,在建造窠穴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了。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稳固的家庭住所。即使在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他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尽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 ‎④经过辛苦劳作造出的家,无论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严冬,都让蟋蟀无比依赖,不想迁移到任何其他地方去。虽然蟋蟀屋子内部并不奢华,隧道底部就是卧室,但这里很宽敞,也不潮湿。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适而建的,是蟋蟀的别墅。其他动物,或许正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正卧在露天里,或许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它们正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呢。‎ ‎⑤要想建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在我的住地不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们绝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修整。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聪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挖掘。‎ ‎⑥然而,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聪明得多。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洞穴,因为这些洞不合适,没有安全保障。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处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因此,它拥有安全可靠的躲避隐藏的场所,拥有享受不尽的舒适感。‎ ‎⑦除去人类,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更加精湛,它是自然界杰出的建筑大师。‎ ‎(根据《昆虫记·蟋蟀》删改)‎ ‎14.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3分)‎ ‎ ▲ ‎ ‎15.第②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 ‎ ▲ ‎ ‎16. 文章第⑤段不是写蟋蟀的,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 ‎ ‎17.下面是《辞海》中介绍蟋蟀的文字,其语言与选文有何区别?选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辞海》:“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 ▲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4.(3分)安全(隐蔽) 舒适 稳固 15.(3分) 不能,因为“最多”表示最大限度(1分),用在原文是指这个隐蔽的隧道最深处不超过九寸,不是很深(1分),去掉后就变成这个隧道深九寸,不符合实际,语言不准确(1分)。 16.(3分)不能删去(1分)。第⑤段主要介绍狐狸、獾猪和兔子的洞穴,与蟋蟀的居所形成对比(或反衬、或作比较),突出蟋蟀的建筑技艺之高(聪明,更会选址)。(第⑤段内容1分,作用1分) 17. (4分)本文的语言富有文学性,生动活泼,可读性强,又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而《辞海》中的文字显得平实准确,趣味性不强。‎ ‎【白下】‎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2分)‎ 七夕乞巧 盖国梁 ‎①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人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ɡōnɡ)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 ‎②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 ‎③乞巧活动形式很多。还有一种是“卜巧”。《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 ④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热闹非凡,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 ‎⑤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除穿针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方法是在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 ‎,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较详尽的记载。‎ ‎⑥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 ‎⑦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巧”是乞不来的。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 (选文有删改)‎ ‎19.文章围绕“七夕乞巧”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每空10个字以内)(3分)‎ ‎(1) ▲ ;(2) ▲ ;(3) ▲ ‎ ‎20.说说第②段、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 ▲ ‎ ‎21.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3分)‎ ‎(1)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 ‎(2)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 ‎ ▲ ‎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头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B.从第②至⑤段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说明,条理比较清晰。‎ C.第⑦段运用大量俗语,文章语言风格与其民俗内容相得益彰。‎ D.唐代皇宫也热衷卜巧,这说明唐代乞巧习俗比其他朝代更为盛行。‎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9.(3分)(1)乞巧节的来历 (2)历代乞巧活动(各种乞巧活动、各种乞巧形式) (3)得巧的真谛(辩证地看待乞巧)(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20.(3分)共同点:引用古诗增强了说明文的文学韵味(1分)。不同点:第②段崔颢的诗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1分),也说明了乞巧习俗在唐代更为盛行(1分)或也说明宋代乞巧风俗之盛(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第④段钱惟演的诗说明宋代有搭建乞巧楼来乞巧的风俗(1分)。 21.(3分)(1)说明“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是有明确的依据的(1分);(2)对七夕这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的说法表示一种揣测(1分)。加点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22.(3分)D ‎【秦淮练习卷】‎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16题。(12分)‎ 巧克力往事 ‎①就在今年诺贝尔奖陆续揭晓之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颇为有趣的相关研究,研究显示一个国家的人均巧克力消费量越高,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比例越大。先前不少研究显示,适量食用黑巧克力可能对大脑和心脏有益,甚至还能帮助减肥。巧克力对健康和诺贝尔奖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关于它的悠长往事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②制作巧克力的原料,源于可可树结的可可果。‎ 美洲是可可树的发源地,关于它的起源与历史已经融入到玛雅人与阿兹特克人的神话中了。在刚开始传入欧洲的时候,巧克力被认为是一种奇异的食物,因此只在上层社会中享用。到了19世纪,则扩散到所有社会阶层,如今它已经是一种广受大众喜爱的食品了。‎ ‎③什么是可可树呢?可可树是一种热带树木,原产地是南美洲亚马孙河地区。它一般有4—‎6米高,生长地最高海拔可达到‎600米。它需要潮湿的环境已及维持在23—‎28摄氏度的温度。第4年就会达到结果期,并且可一直维持40年。可可果形状像甜瓜,重量在‎250克至‎500克之间,每颗可可果里面一般有20—50枚外包果肉的‎2厘米长的可可豆。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在其命名法中把可可命名为“神的食品”。‎ ‎④可可豆是如何加工的呢?首先,要进行发酵。用香蕉树的叶子把可可豆包起来,温度达到50度,进行发酵,这就避免了可可豆在运输和储藏的过程中发芽。果肉就抛弃掉了,可可豆变硬并浸出一些油,这些油能去除可可的苦味。经过一段时间,可可豆棕色的外观开始出现,并且形成了它独特的味道。接下来是干燥,可可豆内部的发酵仍在继续,这会进一步去除苦味并增加芳香。干燥的方式可以是日晒,也可以人工风干。最后,可可豆经过清洗、挑选、分类后,经过打包就可以远销国外了。当可可豆到达工厂后,它们被放入储藏室中,这里环境干燥 (最大湿度为8%),并且要避免污染。‎ ‎⑤巧克力的生产有如下几个步骤:烘烤,可可豆在烘烤的过程中,外壳会膨胀与爆裂这样有利于去除外壳。然后冷却使其保持其味道。粉碎,去掉可可豆的外壳后,把豆粒切碎成许多小块。研磨,在研磨可可豆的同时,温度上升,随之会释放出脂肪类物质——可可油,这就形成了可可酱。把可可酱、糖、香精、桂皮香料、牛奶或者干果混合,以形成不同种类的巧克力。当各种原料混合的时候,可可酱要维持在29度,然后就可以放到各种模子里形成块状了。如果把可可酱干燥并研磨将会成为可可粉,可可粉可以用来制作糕点、冰淇淋和饼干。‎ ‎⑥世界上第一座巧克力机械生产车间诞生在1777年的巴塞罗那。从那时起一直到19世纪末,巧克力的生产一直是手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技艺。19世纪末,巧克力的工业化生产才开始,特别是在法国和瑞士。工业化生产可以更好地把粉状的可可与牛奶,黑巧克力块同牛奶或干果相混合,使巧克力成了儿童早餐和零食的常见物,并在成人中流行起来。在19世纪末,适合收藏的用巧克力制成的礼品卡出现了。图像和内容会因时而变,有历史、电影或者运动等主题。少年儿童是巧克力的主要消费者,他们还会与好友交换可以收藏的巧克力卡。‎ ‎⑦从16世纪开始,巧克力就成了艺术家灵感的源泉,比如西班牙画家苏巴朗的作品《巧克力早餐》,还有戈雅的作品《马德里集市》,画中描绘了集市上待售的巧克力锅。一些当代画家甚至使用巧克力为原料进行创作。19世纪末,随着巧克力大规模的生产,促进了巧克力的商业广告。所有牌子的巧克力都雇用最好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为其宣传产品、完成名作。在20世纪,收音机、电视和电影都成了巧克力广告宣传的工具。‎ ‎⑧时至今日,关于巧克力的生产、包装、食谱已经出版了大量读物,巧克力文化从欧洲传到了更远的东方。但欧洲依然是巧克力文化的中心,在欧洲日常的习语中还存有大量与巧克力有关的句子,诗歌、小说和戏剧也会用巧克力作为象征,比如刻画巧克力与爱情的关系。西班牙剧作家莫拉挺和卡尔德隆等人的作品中都不乏巧克力的“芳踪”。‎ ‎⑨可可从其最初起源地亚马孙平原到如今遍及世界,经历了很长的路。其最终产品——巧克力从一种宗教饮品到一种国王和贵族喜好的饮料和食品,并最终被所有的社会阶层所接受。各种形状、各种口味的巧克力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全世界都爱上了这种历史悠久、充满传奇的浪漫美食。‎ ‎13.请将文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划分层次,并概括说明内容。(3分)‎ ‎ ▲ ‎ ‎14.第一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先前不少研究显示,适量食用黑巧克力可能对大脑和心脏有益,甚至还能帮助减肥。‎ ‎                 ▲                    ‎ ‎1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主要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可可豆加工的要求。‎ B.去除可可苦味的方法是通过发酵使可可变硬并浸出油。‎ C.生产巧克力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如可可豆的发酵温度要至少50度,混合原料时温度要达到并维持在29度。‎ ‎ D.巧克力工业化生产开始,巧克力成为艺术家灵感的源泉。‎ ‎16.请仔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结合本文内容,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据“中央社”报道,英国科学家针对逾17000名1970年代出生的儿童追踪调查40年后的结果指出,10岁以前每天都吃甜食或巧克力的儿童,到了34岁左右,69%都曾因犯暴力罪行被捕。‎ 材料二: ‎ 芬兰研究人员对300名孕妇在妊娠期间食用巧克力的情况,及其怀孕后的心理压力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与那些在妊娠期间很少吃巧克力的孕妇所生的宝宝相比,在妊娠期间爱吃巧克力的孕妇所生的宝宝在出生6个月后更喜欢微笑或表现出开心的样子。该项研究还显示,那些容易紧张的孕妇,如果在妊娠期间能经常食用巧克力,其所生的孩子不怕生人。‎ ‎①请说说你阅读以上材料后的两点发现。(2分)‎ ‎                 ▲                   ‎ ‎②如果本文将这两则材料的内容添加进来,你觉得合不合适?为什么?(2分)‎ ‎                 ▲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3分)// 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先介绍巧克力的来源于制作工艺,再介绍巧克力工业化生产成为大众零食,最后介绍巧克力文化;第三部分:总结巧克力的历史。 14.(2分)“适量”原指不多不少,刚刚好。在文中是指适当数量地食用黑巧克力对身体有益处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但不排除其他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所以不能删去。 15.(3分)B 16.(4分)①食用巧克力有利有弊(1分),要做到适量并且因人而异(1分)。②不合适,因为本文是追溯巧克力的往事(历史),而这两则材料是说巧克力的利弊,与本文内容不符。‎ ‎【建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5题(13分)‎ 从微博到微信 陆高峰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 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 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 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A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B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11. 文章开头提到两条消息有哪些作用?(3分)‎ ‎ ▲ ‎ ‎12. 根据第⑥段内容,回答问题。(4分)‎ ‎(1)A句“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 ▲ ‎ ‎(2)B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 ▲ ‎ ‎13.第 ⑦节说微博能成为“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是因为其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 ▲ ‎ ‎14.第⑥节和第⑦节不能调换顺序,原因是什么?(2分)‎ ‎ ▲ ‎ ‎15.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作者在分析微博是否会被微信取代之前,特别介绍了博客,因为这三者一脉相承。‎ B.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是大众化,而微信更私人化,但也能“偶遇”陌生人。‎ C.开心网等网站曾受到很多用户的追捧,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备受冷落了。‎ D.国内外已经有语音微博的研发,这为微博和微信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 (3分)引出说明对象微博和微信,道出了微博和微信的发展情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写出一点给1分) 12.(1)(2分)不能删,“截止本文写作时”表示时间限定,说明作者写此文时姚晨微薄的粉丝数量是38267622(划线部分不写出也可),(1分)之后数量还会变化,如果去掉就和事实不符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2分)作比较,(1分)拿微薄和微信作比较,突出强调了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或突出说明了“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1分) 13.微博是“大众化”的媒体,可以公开发布信息(1分);微博可以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1分)。 14. (2分) 第⑥节从传播形态方面比较微博和微信不同,第⑦节从用户的体验方面比较微博和微信不同(概括内容方面得1分),与第⑤节的顺序对应(指出对应关系得1分)。(或第⑥节从传播形态方面写微博和微信不同,对应第⑤节中的“传播形态”,1分;第⑦节从用户的体验方面写微博和微信不同,对应第⑤节中的“用户体验”。1分) 15.A ‎【雨花】‎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5-18题。(12分)‎ 人类是否有“第六感”?‎ 姜春明 ‎  ①“第六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有些人对“第六感”的存在深信不疑,而有些人却认为是无稽之谈。 如果人类有“第六感”,那么“第六感官”在哪里?科学家最近有了新的发现。   ②犁鼻器——第六感官?嗅觉感官?科学家在对动物界进行探索后,指出动物界普遍存在着对外激素(信息素)的感觉。外激素是动物分泌的化学物质,用于影响同种动物的行为。通过研究,科学家认定感觉外激素的器官叫做犁鼻器,这是一个位于鼻中隔底部的软骨结构。目前,人类外激素也已被科学界确认,只是接受人体外激素的器官犁鼻器却已高度退化,只有在胎儿和新生儿中,还有明显的犁鼻器结构。人类的犁鼻器最先是由美国的解剖学者在解剖尸体时发现的,后经两位电子显微镜组织学家莫兰和杰夫克证明无误。美国学者利用研究昆虫触角的测量法(电析法),将电极放置在人类犁鼻器上,再将讯号放大,结果发现,和昆虫、老鼠一样,可以测量出不同化合物所引起的直流电压变化。结果显示,男性的犁鼻器对女性皮肤分泌的醇类物质特别敏感,而女性的犁鼻器对男性皮肤分泌的酮类物质特别敏感。那么从犁鼻器测量出来的反应,跟嗅觉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要叫它“第六感”呢?因为犁鼻器和鼻内的嗅觉上皮层位置不一样,后者有神经和大脑相连接,而前者尚未找到与大脑连接的神经。   ③人类具有类似鲨鱼对电流的“第六感”?与此同时,随着更广泛的科学研究,科学家发现在人类身上还存在着其他“第六感官”,这些也是通过对动物的比较研究得出的。不久前,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人类也具有类似鲨鱼对电流的“第六感”。   ④人类大脑“第六感”可预警危险?2005年年底,美国华盛顿大学脑心理学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大脑额前叶的某一部分,会对某些危险情境起到预警作用。研究人员发现,脑部的一块区域——又被称为前扣带脑皮质,可能会觉察出环境中细微的变化,并起到预警作用,提醒人们逃脱困境。   ⑤争论还将继续。虽然科学家有了关于人和动物的“第六感”新进展,但仍有专家指出,从自然科学或者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看,在目前,“第六感”还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 因为至今没有任何能够说服人们的确凿证据,表明存在有除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以外的感觉通道。有些现象,人类目前所具有的能力和技术手段,尚不足以给出清晰、科学的解释。“第六感”到底有没有,还是让时间去回答吧。 ‎ ‎15.依据文意,完成下列填空:(3分) (摘自《百科知识》)‎ ‎①节:人类是否有“第六感”‎ 人类“第六感”的新发现 ‎④节:▲‎ ‎②节:▲‎ ‎③节:人类具有对电流的“第六感”‎ ‎ ⑤节:▲‎ ‎ ‎ ‎16.第①节中提出人类 “第六感”是否存在的两种不同意见,有何作用?(2分)‎ ‎ ▲ ‎ ‎17.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⑴第③节画线句中问号是否可以改成句号?为什么?(2分)‎ ‎ ▲ ‎ ‎⑵第④节画线句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说说理由。(2分)‎ ‎ ▲ ‎ ‎18.下列说法,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第③节和第④节的顺序不可调换,因为这两节是按照逻辑关系安排先后的。 ‎ B.第②节中画浪线句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人类犁鼻器是存在的 。 ‎ C.第②节中的加点词“它”, 指代“从犁鼻器测量出来的反应”。 D.目前看来,人类还不能对“第六感”的存在给出清晰、科学的解释。‎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5.(3分)②人类通过犁鼻器感觉对外激素(信息素)(1分)④人类也具有类似鲨鱼对电流的“第六感”(1分)⑤人类“第六感”是否存在的争论还将继续(1分) 16.(2分)引出说明对象人类是否有“第六感”(1分)(人类是否有“第六感”必须有)引起读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1分) 17.( 4分)⑴不能改为句号。因为人类对对电流的“第六感”现象,依然是存疑阶段,一些发现并不是确凿的证据,这里用问号存疑。(2分,意对即可) ⑵不能,因为“可能”一词表示目前的研究还不确定“觉察出环境中细微的变化,并起到预警作用,提醒人们逃脱困境”一定是前扣带脑皮质的作用(1分),如果去掉就绝对化了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意对即可) 18.(3分)B ‎ ‎【下关】‎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13分)‎ 阅江楼 ‎①阅江楼是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它座落于狮子山巅,山高78米,楼高52米,主体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阅江楼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以其独特的皇家风格展示在人们面前。‎ ‎②岳阳楼、滕王阁和黄鹤楼都是以名人诗篇得以传世,而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所提出建造的阅江楼则以其“有记无楼”而更具有传奇色彩。阅江楼的建设设想始于600多年前。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卢龙山(今狮子山)指挥8万伏兵,大败陈友谅40万军队,奠定了大明王朝建都南京的基础。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为最佳,后被选入《古文观止》。600余年来,虽有两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因种种原因楼终未建成。但阅江楼所设想的城、山、楼、江等开阔的画面和恢弘的气势,古往今来却为人们所神往。直至2001年阅江楼才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结束了其“有记无楼”的历史。‎ ‎③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外四内三共计七层。屋顶犬牙交错,高低起伏,跌宕多变,轮廓优美;屋面覆盖黄色琉璃瓦,并镶有绿色琉璃瓦缘边,色彩鲜丽;檐下斗拱彩绘各异,廊柱、门窗红中呈暗,更显古色古香。楼的外观完全符合朱元璋笔下的“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的具体描述。‎ ‎④阅江楼内部布局,围绕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代帝王的政治主张展开。底层,最值得看的是一椅、一壁、一匾。摆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元璋龙椅”,虽是仿制品,但选上等优质红木制成,重量超过千斤。龙椅靠背上雕有九条龙,刻工精细、形象生动。东侧的一匾,“治隆唐宋”,为康熙所书。二层有一船、一画。明朝永乐帝朱棣,取消海禁,扩大贸易、文化交流。当时南京下关地区是座造船厂,船厂打造了许多船。最长的船,长138米,宽56米,航行时有9桅12帆,载重量7000吨,在当时可算世界之最。‎ 这幅巨型瓷画,则反映了1405年到1433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这段历史。画面由12个部分组成,详细描写了航海家郑和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建造宝船,到西洋各国宣传中华文明的盛况。阅江楼的顶层可观蟠龙藻井。屋顶盘踞的金龙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龙身上用的是24K黄金,用江宁金箔制作工艺制作。这座楼内外共用去11公斤24K纯金,所以显得特别金碧辉煌。‎ ‎⑤整座建筑矗立于汉白玉平台上,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色彩典雅,绚丽多姿。登上阅江楼,放眼远望,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 ‎(选自互联网,有删改)‎ ‎20.阅读全文,说说阅江楼有哪些特点?(3分)‎ ‎ ▲ 21.文章第②段叙写朱元璋的故事有何用意?(2分)‎ ‎ ▲ ‎ ‎2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分)‎ ‎(1)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2)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在当时”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 ▲ ‎ ‎2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A.2001年之前,阅江楼和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的最大区别在于阅江楼“有记无楼”。‎ ‎ B.第③、④两段介绍阅江楼的主体建筑时,运用了从外观到内部构造的逻辑顺序,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设计者高超的艺术水平。‎ ‎ C.第④段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阅江楼的内部布局。‎ ‎ D.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思路介绍阅江楼,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3分)巍峨壮观 气势磅礴 具有皇家风格(传奇色彩)(一点1分) 21.(2分)①介绍了阅江楼建楼的原因;②突出了阅江楼的传奇色彩。(每点1分,意同即可) 22.(5分)(1)(3分)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既突出楼的外观具有轮廓优美、色彩鲜丽、古色古香的特点,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说明方法1分,特点1分,作用1分)(2)(2分)不能删去。“在当时”是时间的限定,说明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算得上世界之最(1分)。删掉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3.(3分)B ‎【栖霞】‎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3—17题。(14分)‎ 猪饲料中的砷是砒霜吗?‎ ‎①2013年3月份,黄浦江上游水域漂浮万头死猪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网络上有报导称黄浦江死猪漂流的真相是养殖户为了让猪更有卖相,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了有机砷,也就是砒霜(《水浒传》里武大郎就是被潘金莲用砒霜毒死的),喂食四五个月后导致猪内脏腐烂而大批死亡。这死因见不得光,又不敢拿去市场上卖这样的死猪肉,养殖户只好把死猪抛到河里了事。大家都往河里一丢,猪尸们就在黄浦江大游行了。‎ ‎②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砷这个物质。‎ ‎③大量的羊、猪和鸡的研究结果表明,砷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动物的生长,砷元素可以起到一些积极作用:杀灭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具有类似于抗生素的作用;增强肠壁的通透性,从而促进肠道细胞的代谢,并与维生素B12和一些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促进生长;舒张毛细血管、改善皮肤营养,使皮肤粉红,毛发光亮,改善商品猪的品相,对改善鸡蛋颜色也有帮助。‎ ‎④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砷化合物一度成了世界畜牧业的普遍做法。不过,符合规范的砷添加剂都是有机砷制剂,因为无机砷具有很强的毒性,而无机砷中三价砷的毒性又大于五价砷,砒霜中的砷就呈三价。畜牧中多数使用的两种有机砷制剂是氨基苯胂酸和硝基羟基苯胂酸,它们和砒霜是两回事。‎ ‎⑤有机砷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很低。有机砷被动物摄入后数小时后,90%以上即会以甲基化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在组织内的沉积量很少。‎ ‎⑥饲料中的有机砷制剂并没有致癌性,也没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但长期大量摄入也可以在体内蓄集,引起慢性中毒。这种中毒过程缓慢、不易察觉,症状有精神沉郁、触觉减退、运动障碍等,可见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破坏。‎ ‎⑦欧盟在1999年禁止将有机砷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但美国、拉美、日本等地仍在广泛使用。3月份沪浙地区猪集体死亡事件让人们再次将视线投向有机砷制剂。网络传言认为,猪群突然爆发死亡是由于三四个月前喂食有机砷制剂,在四五个月后“毒发身亡”之前预计可以屠宰,但由于屠宰期延后就集体内脏腐烂而死亡。然而即使有机砷有一部分能在动物体内转化为无机砷,它发病也不会有如此精确的“潜伏期”,不会具有这种造成近万头猪同期死亡的定时炸弹般的功能。‎ ‎⑧正常合规使用猪饲料有机砷添加剂并不会造成猪的大规模死亡。但是因为猪本身并不会在体内存留太多有机砷,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砷元素随着粪尿等途径排入了农田、水体等自然环境。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的存在,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砷容易转化为无机砷,并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实。如果继续大量使用有机砷制剂,那么它仍将会为自然界的重金属循环不断补充材料。为改善生存环境计,逐渐抛弃有机砷制剂,寻找更加环保健康的添加剂作为替代品是大势所趋。‎ ‎(摘自果壳网,有删改)‎ ‎13.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砷元素的积极作用 砷对动物的影响 ‎(1)灭菌杀虫;‎ ‎(2) ①▲ ;‎ ‎(3) ②▲ 。‎ 有机砷 ‎(1)在动物体内利用率低;‎ ‎(2) ③▲ ;‎ ‎(3)长期大量摄入会引起慢性中毒。‎ 无机砷 有很强的毒性。‎ ‎14.文章第①段引用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有何作用?(3分)‎ ‎ ▲ ‎ ‎15.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不能删去,理由是什么?(3分)‎ ‎ ▲ ‎ ‎16.请以结尾一段为例说说本文作者的科学态度体现在哪里。(2分)‎ ‎ ▲ ‎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砷分为无机砷和有机砷两种,无机砷有毒性,有机砷没有毒性,因此可以在饲料中大量添加。‎ B.黄浦江死猪事件跟有机砷没有直接关联,因为猪并不会在体内存留太多有机砷,更不会致使上万头猪同时毒发身亡。‎ C.第⑤段画线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有机砷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很低”。‎ D.文章的语言很有分寸,例如“大量的羊、猪和鸡的研究结果提出”一句,表明“砷是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说法不是无稽之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3分)①促进生长 ②改善品相 ③没有致癌性,也没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每空1分) 14.(3分)①引出说明对象砷/有机砷/有机砷制剂;②从社会热点入手,引发读者关注。③文章写作更贴近社会,实用性更强。(一点1分) 15.(3分)“即使……也”‎ 表示假设(1分),说明有机砷有一部分在动物体内转化为无机砷只是一种假设(1分);如果删去就变成事实了,这与实际不符合(1分)。 16.(2分)示例:补充说明更全面(1分):在得出“正常合规使用猪饲料有机砷添加剂并不会造成猪的大规模死亡”的结论后,又补充说明猪排泄的有机砷会转化为无机砷污染环境(1分)。(如从表述严谨、客观等方面谈也可以) 17.(3分)A ‎【六合】‎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3分)‎ 植物也疯狂 温柔陷阱 贫瘠的土地上,一株矮小的植物展开了一片新叶,圆圆的叶子上布满了绒毛,足有上百根!这些绒毛长短不一,四周长,中间短,每一根绒毛的顶端都挂着一个粉红色的小球,小球上似乎有露水,晶莹剔透,还发出阵阵幽香……‎ 很快,一只蜜蜂禁不住诱惑,落在了这片叶子上,开始大口吮吸那诱人的“蜜汁”,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些看起来香甜的蜜汁其实并不可口,反而味道怪怪的!正当它打算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手脚已经被这些黏黏的液滴死死地黏住了!‎ 于是,它振动翅膀,竭力拍打,想要快点离开这可怕的叶子,但悲剧才刚刚开始!它的挣扎惊动了这片叶子,叶子开始卷曲、合扰,蜜蜂周围的绒毛一起弯向它,更多的小液滴把这只可怜的蜜蜂牢牢地困在叶子中间!很快,蜜蜂就被溺死在其中了……‎ 几天后,这片叶子又重新展开,根根绒毛重新挺立起来,再次露出那美丽而幽香的致命露珠……‎ 这株不显眼的小草就是肉食植物——茅膏菜!像茅膏菜这样喜欢吃肉的植物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种类最集中的地区是澳洲、非洲南部,其次为美洲、欧洲,东亚地区种类偏少。他们分属于6科15属,约500余种。‎ 逼上梁山 众所周知,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生存不仅需要能量,N、P等营养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可以从土壤得到水和矿物质元素。所以肥沃土壤可以让植物茁壮成长。但是植物没有脚,不能走也不能跳。种子落到哪里,就能在哪里生根、安家,听天由命。运气好,就能得到生存的机会;运气不好,落到了贫瘠的土壤上,就只能在生死线上挣扎……‎ 面对惨淡的命运,有些植物选择了放弃、死亡,而有些则进化出捕虫结构。捕虫吃肉成了他们营养的又一个来源。‎ 有研究显示,食虫植物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捕虫方式,有的类型简单实用,有的精巧别致,他们的结构、机制复杂程序不尽相同,但对各自的捕虫需要说都是有效的。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动物or植物?‎ 依靠各种优良的捕虫器,美味到手了,可是植物没有消化系统,怎么把美食吃进肚子啊?没有关系,这些肉食植物跟动物一样,有一套消化食物的手段!‎ 肉食植物捕虫器有一种腺体,可以分泌类似于动物消化液成分的液体,科学家们已经从中分离出了11种以上的消化酶。此外,捕虫器的消化液中还有盐酸、丙酸、丁酸、戊酸等酸性物质,酷似哺乳动物的胃液,昆虫误入其中必被消化无疑!、‎ 腺体除了具有分泌作用之外,有些还具有吸收功能,植物把吸收到的营养输送到茎、叶和花等部位,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营养!‎ 肉食植物长期适应缺乏N和P等营养物质的环境,所以进化出捕虫的结构,用以补充营养。吃肉,绝对是一种豪华的摄取营养的方式,但并不是营养的唯一来源。实验证明,肉食植物吸收的土壤营养物质远多于来自猎物的营养。有时候捕虫也是必须的,特别是植物迅速生长期或繁殖期,如狸藻不捕虫是很难开花结实的。‎ 隐藏的肉食者 作为肉食植物的代表,猪笼草、捕蝇草、茅膏菜早已威名远播,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番茄、土豆这样的家常蔬菜,也可能是食肉植物!‎ 英国皇家植物园的植物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包括西红柿和土豆在内的多种蔬菜其实都是“食肉”植物。他们捕食昆虫的技巧堪与捕蝇草比肩。‎ 这两种蔬菜茎杆部位的茸毛能够将落在其上的小型昆虫牢牢“黏住”并杀死,待昆虫腐烂并掉落入土壤之后,西红柿和土豆就能享受大餐了!‎ 科学家认为,这一现象是在进化中产生的,是很多植物自我施肥的一种方式。在有些时候,土壤十分贫瘠,无法提供这些植物所需的养分,所以他们只能通过“诱捕”昆虫才能正常生长。‎ ‎(选自《科学》2013年第3期)‎ ‎14.说说文章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第二部分,说说肉食植物获得营养物质有哪些途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证明,肉食植物吸收的土壤营养物质远多于来自猎物的营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肉食植物在东亚地区分布种类偏少。‎ B.肉食植物捕虫器中的腺体只有分泌作用,营养的吸收全靠根系。‎ C.肉食植物之所以进化出捕虫的结构,是因为长期适应缺乏N和p等营养物质的环境。‎ D.西红柿和土豆其实也属于“食肉”植物。‎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4.生动地介绍了茅膏菜捕食昆虫的过程,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兴趣。(3分,1点1分) 15.(1)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通过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得到水和矿物质元素。(3)捕虫吃肉以补充N和P等营养物质。(一点1分) 16.(1)“八仙过海”本义是指八个神仙过海的方式各不相同,这里比喻食虫植物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捕虫方式,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2分) (2)“远”表程度,这里的意思是肉食植物主要依靠土壤来获取营养。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分) 17.B(3分)‎ ‎【联合体练习卷】‎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2分)‎ 环保“新兵”——玉米 ‎①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曾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能源的日渐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这一杰出的发明也暴露出“杰出”的缺点:第一,制造塑料,要用去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第二,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大量塑料垃圾加重了地球的负担。第三,就算千百年后塑料降解了,也污染了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 ‎②谁来代替“劣迹斑斑”的塑料呢?经过不懈的研究,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很好的“替身”——玉米。‎ ‎③科学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出乳酸,再经过特殊的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它可以替代化工塑料,因此,被称为“玉米塑料”。‎ ‎④它能做瓶子、盒等日用品,还可以制造矿泉水瓶子!‎ ‎⑤英国的一家公司刚刚进行了一场“瓶子革命”。他们用“玉米塑料”制造的矿泉水瓶,通体透明,和化工塑料制成的瓶子一模一样。而且,短短3到9个月,便能完全降解,降解后还能充当肥料。一举多得,难怪有人说这是瓶子的“革命”! ‎ ‎⑥“玉米塑料”的本领还有好多哩!‎ ‎⑦日本的几家电器厂商,就用“玉米塑料”制成了DVD光盘。这种光盘价格贵了些,但非常环保。随着电脑的大量普及,废弃的、不可降解的光盘也成了一大“公害”。“玉米光盘”却不一样,埋进土里,一年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绝对环保。‎ ‎⑧手机,居然也可用玉米制造!国外推出的“玉米手机”,除了电子器件,其他材料都是“玉米塑料”。只需把机芯等少数零部件拆下,报废的手机就可以往花坛中一埋,没多久,花花草草更鲜艳亮丽了。手机成了花草的“补品”,你说妙不妙啊?到目前为止,全球手机使用量已超过15亿部,报废的更多,“玉米手机”为手机找到条不错的“后路”,真是妙呀!‎ ‎⑨美国的一家公司别出心裁,推出了玉米袜子。‎ ‎⑩现在,几乎所有的袜子都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不可生物降解。研究人员从玉米身上提取纤维,织成袜子,既时髦又环保,外观漂亮,穿着舒适,透气性、牢固度和普通袜子一样好。谁会想到玉米竟然还能穿在脚上哟!‎ ‎⑪玉米,新型的环保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制作成农用薄膜,为瓜果蔬菜出力,薄膜老化了,又可作肥料,功劳真不小呀!玉米还能制成各种器具,连狗狗爱啃的“狗咬骨”都用上了它,味道挺不错哩!许多玩具也让“玉米塑料”出场。宝宝们玩得更安全,大人更放心。 ‎ ‎⑫骨折是很痛苦的。有时要开刀用钢钉固定,等骨头长好了,再开刀取出钢钉。要是用“玉米骨钉”,就不用“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了。开一次刀植入骨钉,断骨长好后,“玉米骨钉”也会慢慢降解,消失在体内,多棒啊!‎ ‎⑬玉米,是传统粮食,现在,它又变成瓶子、盒子和袜子,多神奇的科技啊! ‎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12年第7期)‎ ‎18.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普通塑料的缺点谈起?(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与普通塑料相比,“玉米塑料”有哪些优越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第⑧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第⑩段加点的“几乎”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中的“杰出”一词加引号,表示在此处有特殊含义,意为“突出”“严重”,这样表达有幽默感。‎ B.玉米不能直接替代化工塑料,必须借助现代科技,利用玉米生产出聚乳酸,然后才可以替代。‎ C.文章第⑦段主要采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突出了“玉米塑料”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的特点,使说明内容具体而有说服力。‎ D.本文从“玉米塑料”的由来谈到“玉米塑料”的特点和用途,遵循了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8.(1分)引出下文对“玉米塑料”优越性的介绍。 19.(3分)无需耗费 宝贵的石油资源(1分),降解快(1分),无污染(或:无毒无害、环保)(1分) ‎ ‎ 20.(2分)运用 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玉米塑料”制成的手机不但无污染还能给花草增加养 分的特点(1分)。 21.(3分) “几乎”表示范围的限定(1分),说明大部分袜子是化纤材料制成的,‎ 但也有少数袜子是其他材料制成(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2.(3分)C ‎ ‎【江宁】‎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1分) ‎ 宣纸 ‎ 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 (选自《市场周刊 》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3.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 ▲ —→湿染性—→ ▲ —→胶着性—→持久性 五个特性做了说明。(2分)‎ ‎14.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 ▲  ‎ ‎15.第⑥节画曲线句子中 “通常”一词为什么不能删除?(2分)‎ ‎ ▲ ‎ ‎16.⑤⑥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 ▲ ‎ ‎1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开头引用孔丹的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引出了“宣纸”这一说明内容。‎ B.判断生宣与熟宣最简单方法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宣纸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即为生宣。‎ C.宣纸的湿染性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是因为这种特性使书写者在书写时困难加大。D.“水走墨留”的唯一原因是宣纸具有湿染性,“寿纸千年”的根本原因是不招惹虫蛀。‎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2分)弹性和韧性 吸墨性(每空1分) 14.(2分)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 15.(2分)“通常”指“一般情况下”,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也不排除偶尔会沾染墨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2分)不能。第⑤节补充说明了宣纸的湿染性并阐述了宣纸吸墨性的原因,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或“⑤⑥节如调换就使文章结构不清晰,层次不分明”。)在内容上交代了第⑥节宣纸具有胶着性的原因,⑤⑥节如调换就违背了从因到果的逻辑顺序,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17.(3分)D ‎【溧水】‎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11分)‎ 城固宅坚园更幽 李磷 ‎①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他向石门隐士朱升请教克敌的致胜良策,获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真言。中国人善于筑墙,我们修建的万里长城,是地球上最雄伟壮观的墙。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环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  ②宋代以前,城市形态可谓“无墙不城”。例如唐长安,实行“里坊制”,由一百一十个坊组成,另有宫城、皇城各一以及东、西二市。这些坊、市、皇城和宫城,都用墙围起来,皇帝一家住在宫城里,中央政府各部门在皇城里办公,平民百姓全都住在不同的坊里。大街上只见坊的围墙和坊门。据研究,长安居民的生活、工作及娱乐,均发生在围墙内的里坊。我们如能让时光倒流,有幸回到唐朝繁华的大都会长安,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定大感意外。因为眼前所见,并非左右店铺林立、门庭若市的景象,仅是两道高墙而已。‎ ‎③在我国古代,不仅“无墙不城”,而且“无墙不宅”。于古代众城市住宅中,四合院为典型的代表。它是封闭式的家居,用墙壁围起来,外墙很密实,窗户一般只开向内院。所以生活在合院里的人看不到外面的风光,而外面的人也同样无法窥见合院内的情况。比较大型的住宅,除了前后分门、厅、室三进,左右还分东、中、西三院,配给不同辈份或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使用,院子之间必定设有隔墙。‎ ‎④墙作为宅的主要构成,不仅注重实用,更满足了社会道德对建筑的要求。《论语》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采取什么手段可有效地防范非礼于未然呢?莫过砌一道墙!人们既难以互相接触,“非礼”的事就不易发生了。试想这样一个围墙处处、不可越雷池半步的小区,人们回到院子里,就有一片完全独立的小天地。这表明古人非常注重家庭隐私,就算邻居,因为各自都住在围墙内,出现干扰对方的机会是甚微的。‎ ‎⑤大凡园林,必先沿界筑围墙,然后山池、亭榭、花木,即“无墙不园”。江南园林中的墙,通常被粉刷成白色,俗称“粉墙”。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贾政刚至园门前……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喜欢。”言下之意,文人长期受老庄淡泊无为思想的熏陶,以粉墙的纯洁为雅。‎ ‎⑥中国园林艺术讲究含蓄,墙往往在其中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造园有“障景”一法,围墙即以视线屏障的角色呈现,园外那些令人头痛、不美观的东西的处理问题便迎刃而解,的确,园林风景如画,是容不得半点瑕疵的。此外,墙还可以“隔景”和“分景”,行家说:“园必隔。”隔墙就园林而言,属关键之事,隔墙若运用得当,咫尺庭园,则呈小中见大、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无穷无尽之境。园中四时虽烂漫,然而,围墙却不让你一览无遗。‎ ‎⑦墙,让城固,宅坚,园更幽。‎ ‎(节选自2013年4月7日《文汇报》,有删改)‎ ‎15.选文说:“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环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选文从哪三方面对此进行了说明?(3分)‎ ‎ ▲ ‎ ‎16.文章第②段写唐朝长安的“里坊制”有什么作用?(3分)‎ ‎ ▲ ‎ ‎17.选文③、④两段的顺序可否调换?请说说理由。 (3分)‎ ‎ ▲ ‎ ‎18. 结合文本内容,指出下列链接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印证了“墙”具备实用性之外的哪些功能?(2分)‎ ‎【材料一】传统的汉族社会讲究守礼,礼则很强调男女有别,《墨子》就有“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之说。‎ ‎【材料二】古诗云:“短墙半露石榴红”,写的是因墙构成的景色。墙能盘山,能越水,穿插隔透,借空间的渗透而获得层次变化与深度感,产生极其深远、乃至不可穷尽的感觉,从而获得美感。 ‎ ‎【材料一】: ▲ ‎ ‎【材料二】: ▲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5.(3分)无墙不城、无墙不宅、无墙不园或城固、宅坚、园更幽 16.(3分)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宋代以前,城市形态可谓‘无墙不城’”的特点。 17.(3分)不能调换。因为这两段是递进关系(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的介绍了墙作为宅的主要构成方面的不同作用。‎ ‎18.(2分)材料一:墙作为宅的主要构成,不仅注重实用,更满足了社会道德对建筑的要求。材料二:中国园林艺术讲究含蓄,墙往往在其中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 ‎【高淳】‎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2分)‎ 风过留名为哪般 ‎ ‎ 许 祎 ‎①2012年8月,台风“苏拉”、“达维”的联袂演出刚刚谢幕,第11号台风“海葵”便又高调登场。短短的一周时间左右,三个台风相继而来,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不禁让人们谈“风”色变。但同时很多人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台风都有个好听或者“洋气”的名字。台风到底是怎样命名的?究竟是谁给台风取了这些好听的名字呢?‎ ‎②我们现在所说的台风指的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热带气旋按照强度的不同,依次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③20世纪初,人们为了对台风进行区别、播报及研究,开始了对台风的命名。但是各个国家、地区对同一个热带气旋往往叫法不一。为了避免名称上的混乱,方便台风播报和研究,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亚太地区台风委员会在第30次会议时决定,制定出一套具有亚太区域特色的命名表进行统一命名。 ‎ ‎  ④根据规定,到达一定风力级别的热带气旋,按照出现的先后次序会先对其进行四位数的编号,前两个是这个热带气旋发生的年份末两位,后两个代表它在这一年出现的时间次序。被编码后的热带气旋如果继续加强为热带风暴及以上的级别,这时就会进行命名。例如2012年在西北太平洋附近海域产生的第9和第10个热带气旋,分别为“1209”和“1210”。这两个气旋很快地加强并超过了热带风暴的风力等级,于是它们便获得了自己的名字——“苏拉”和“达维”。‎ ‎⑤“苏拉”和“达维”这两个听起来十分“洋气”的名字便是出自统一后的命名表。这个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提出10个名字。根据国家和地区首字母的先后顺序将这140个名字按照14个一组进行排列。从2000年起,开始循环、重复地使用这套命名表。生活在西太平洋海域的人们每年大约要经历27个的台风,近十几年次数有所减少。因此,140个台风的名字几乎为每6年轮回一次。‎ ‎⑥一般情况下,台风名字还是极其动听或者比较“温柔”的,一方面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尽可能小些,另一方面则希望台风的到来也可以有效缓解当地的旱情。大多是根据各国家、地区有名的花、鸟、动物或一些神话传说等来命名,规则是容易发音、长度不超过9个字母(三个汉字)。‎ ‎  ⑦同时规定: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时,为了防止它与其他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这次台风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让它永久地占有这个名字。此时命名表中空缺出的这个名称则由原提供国再重新推荐。‎ ‎  ⑧“龙王”是我国最初提供的十个名字之一,寓意是中国的雨神龙王。2000年从菲律宾附近生成的第2号热带气旋曾使用过“龙王”这个名字。但这个“龙王”在加强为热带风暴后,很快便减弱了。在2005年时,第19号热带气旋成为了新一届的“龙王”,这个“龙王”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后,一路肆虐,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此,亚太地区台风委员会第 38届会议决定将“龙王”永久性地命名于这次台风,“龙王”从此便退出了台风名册。同时中国需要提交新的台风名字“海葵”替代“龙王”。‎ ‎⑨“海葵”这个名字是中国气象局通过大型社会征名活动“我给台风起名字”选举而得,其意义为一种海洋动物。2012年的第11号热带气旋便赶上了“海葵”这个名字。“海葵”紧随“苏拉”、“达维”的脚步,在‎8月5日进入我国东海东部海面,并以超强的风力及降水使华东地区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人们不禁感叹“海葵”不愧为“龙王”转世,纷纷议论起“海葵”在刚刚接了“龙王”的班之后,是否会就此被除名。 (选自《北青网》2012年8月,有删改) ‎ ‎13.简要分析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2分)‎ ‎ ▲ ‎ ‎14.下面是CCTV天气预报中关于台风 “珊珊”的相关预报。请你结合本文,简要回答珊珊向妈妈提的问题。(4分)‎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2013年)第2号热带风暴“珊珊”于2月22日上午在南海西南部海面上生成……预计,“珊珊”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珊珊:妈妈,我刚才听了天气预报,台风“珊珊”过两天可能要来了。可是,这个和我“重名”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呀?(2分)‎ 妈妈: ▲ ‎ 珊珊:喔,原来是这样!那怎么用了个女孩名呢?(1分)‎ 妈妈: ▲ ‎ 珊珊:看来我也要“名副其实”,学得温柔点。那为什么要为台风统一命名呢?(1分)‎ 妈妈: ▲ ‎ 珊珊:哦,妈妈,你真是太厉害了!有知识真好!‎ ‎15.作者举“龙王”为例可谓一举多得,请简要列举这些理由。(3分)‎ ‎ ▲ ‎ ‎1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 第②节主要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清楚地介绍了热带气旋的种类。‎ B. 生活在西太平洋海域的人们每年要经历27个左右的台风,近十几年次数有所减少。‎ C.“龙王”已被永久命名于0519号台风,从此清退出了台风名册。‎ D.“海葵”由社会征名活动而得,因其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所以把它作为“龙王”的替补。‎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2分)通过介绍刚刚过去的三个台风,引出说明对象;同时运用生动说明介 绍和设问句式来激发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 14.(4分)(1)亚太地区台风委员会让14各成员国各提供 ‎10个名字,制定了一个可以循环使用的统一的台风名册,“珊珊”的名字肯定也从这个名册中来。(2分,‎ 意同即可) (2)起个女孩名,是希望台风也能“温柔”些,也就是希望它带来的伤害尽可能小些,或希 望它能缓解旱情。(1分,意同即可) (2)为了避免名称上的混乱,方便台风播报和研究。(1分,意 同即可) 15.(3分)①说明了命名表中名字的循环使用原则;②说明了命名表的清退原则;③引出“海 葵”,说明了命名表的替补原则。④“龙王”一名由中国提供,读者更熟悉。(1点1分,三个原则根据文 中内容具体阐述也行,答出其中3点即可) 16.(3分)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