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竹节人《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字词句 ◎会写28个字,会写39个词语。 ◎了解古诗《春日》的大意,背诵并积累古诗。 阅读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筛选阅读材料。 ◎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的设计。 ◎对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组合,游览时进行讲解。 书面表达 ◎学习刻画人物入迷的状态。 ◎学习如何用列举的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运用。 ◎在习作中写清楚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和原因。 ◎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习作。 1.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重在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三篇课文的编排意图: 9.竹节人—— 10.宇宙生命之谜—— 11*.故宫博物院—— 2.为了达成不同的阅读目的,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阅读本组课文。 课文,《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阅读目的,带着三个不同任务阅读,带着一个疑问阅读,带着两个不同任务阅读关注内容,第一个任务:竹节人制作的材料、工具、步骤,具体玩法(动作); 第二个任务:“我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部分; 第三个任务: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与问题相关的内容,第一个任务: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 第二个任务:材料一、材料二阅读方法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 课文 竹节人 宇宙生命之谜 故宫博物院 习作 语文园地 合计 课时 2 2 1 2 2 9 9 竹节人 语文要素 阅读: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梳理文章脉络,明确阅读任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 3.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写作: 学习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记事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 难点: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课前准备 配套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完成本课“预习卡”的内容。 2.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默读课文。 课时目标 1.会写“凛、疙”等9个字,会写“疲倦、别出心裁”等9个词语。 2.能初步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教学过程 一、阅读单元要求,明确学习重点 1.阅读单元导语,了解“有目的地阅读”的含义。 (1)导入: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它对于课文学习有哪些要求呢? (2)学生自由阅读单元导语,谈谈自己的理解。 预设: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设计意图: 了解单元学习要求,明确本单元学习重点——有目的地阅读。 (3)小结: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开展“有目的地阅读”。 2.揭示课题。 出示竹节人图片,导入:谁知道这是什么玩具?(竹节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竹节人的课文。 二、交流预习,提问检查 1.同桌交换“预习卡”,互相检查生字的读写。 2.同桌互看,对方提出的课堂探究能不能解决。 3.选择一两位同学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三、聚焦阅读任务,学习阅读策略 1.阅读导语,明确任务。 (1)过渡:本课《竹节人》我们要根据哪些阅读任务来开展“有目的地阅读”呢?(板书:阅读任务) (2)阅读课文导语,了解本课三个阅读任务。 2.快速读文,找到相关内容。 (1)过渡:这节课我们先带着第一个阅读任务阅读课文。要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我们要关注材料中的哪些内容? 预设:“写玩具制作指南”,要关注制作材料、工具、制作步骤;“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要关注动作、具体玩法。 (2)学生快速读课文,找出描写竹节人制作和玩法的相关内容,作上记号。 (3)交流指导:竹节人制作(第3自然段);竹节人玩法(第8~13、15自然段)。 3.细读重点,完成阅读任务。 (1)细读重点段落,写玩具制作指南。 ①过渡:竹节人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我们还要重点研读找到的内容。 ②默读第3自然段,圈一圈,画一画,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 围绕第一个阅读任务,示范“带着任务阅读”的方法。竹节人制作指导准备工具材料要求具体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③学习活动:填写制作指南。 (2)聚焦重点段落,了解竹节人玩法。 ①过渡:这么有趣的竹节人要怎么玩呢? ②默读第8~13、15自然段,找一找有哪些具体玩法,并圈出相应的动词。 ③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单独玩:嵌入、拉紧、一松一紧。 两个放在一起玩;放在、对、卡住、挺着、挨揍。 取名号玩:系上、刻在、找到、装在、剪、系、做、装上、取、粘上、雕成、招呼、打、磕飞、大呼。 ④相机指导书写“凛、疙瘩、疲倦、别出心裁”等字词。 认读词语:威风凛凛、疙瘩、疲倦、呆头呆脑、冰棍、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橡皮。 正确书写:凛、疙瘩、疲倦、别出心裁、技高一筹。 四、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1.引导: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回顾下,为了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我们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 2.交流指导。 (1)相机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第一道思考题进行回顾。 设计意图: 回顾阅读经历,梳理阅读方法,在交流中体会阅读策略的运用。 (2)预设:先浏览,找到相关内容,再根据任务细读重要部分;写制作指南就关注制作材料、工具、具体步骤的内容;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就关注具体的几种玩法以及动作。 3.小结: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找到对应的内容,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这就是“有目的地阅读”,下节课我们继续围绕另外两个任务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板书:采用合适的方法阅读) 课时目标 1.会写“颓、沮、丧、趴、屉”5个字,会写“沮丧、心满意足”等8个词语。 2.继续根据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 教学过程 一、根据任务,选择内容 1.导入:上节课,我们围绕第一个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阅读了《竹节人》。这节课,我们继续围绕剩下的两个任务来读这篇文章。(板书:带着不同任务阅读) 2.提问:完成剩下的两个阅读任务,要分别关注哪些内容呢? 预设:第二个阅读任务,要关注“我们” 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第三个阅读任务,要关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设计意图: 明确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 3.带着两个阅读任务浏览课文,找到相应内容,做好记号。 预设:投入地做玩具:第3、4自然段。投入地玩玩具:第11~13、15、17~20自然段;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第21~29自然段。 二、细读内容,完成任务 1.聚焦侧面描写,感受乐趣。 (1)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我”的毛笔真的总是弄丢吗?为什么卖毛笔的老头生意特别好?这说明什么? (2)交流指导。 预设:毛笔是竹子做的,竹子正好是做竹节人的材料,“我”的毛笔不是弄丢,而是拿去做竹节人了,老头生意好的原因是大家都去买毛笔做竹节人了。说明竹节人对“我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充满乐趣。 (3)想象孩子们每天买毛笔、做竹节人的画面。 (4)小结:虽然,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孩子们做竹节人的快乐,但是我们从妈妈的责怪和老头生意特别好的侧面描写中体会到了竹节人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2.聚焦细节描写,体会乐趣。 (1)默读第11~13、15、17~21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玩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 (2)交流指导。 预设:第11~13、15自然段:取名号、大呼胜利。第17~21自然段:喊“口诀”、念“伴奏”、攒着观战、跺脚拍手、手痒痒、课本当屏风、搏将起来、看得入迷、伸长脖子。 (3)想象课间上演的竹节人“搏斗”场面,并用一个词形容当时孩子们的心情。(开心、快乐、喜悦) (4)小结:作者抓住孩子们给竹节人取名号、课间斗竹节人的热闹场面以及上课偷玩竹节人的描写,那名号、那声音、那架势、那场面、那画面,处处充满乐趣。 3.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1)默读课文第21~29自然段,圈画出关键词,填写表格。 (2)交流反馈。 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起因,“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经过,老师没收了“我们”的玩具,却被“我们”看到他在办公桌上痴迷地玩起来结果,“我”和同桌相视一笑 (3)过渡:讲故事如果仅仅是把表格中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讲一讲,肯定不动听,我们还要细读每个部分,抓住每个部分的关键信息,才能把故事讲好。 (4)再次默读第20~29自然段,画出描写“我们”和老师神情的词语。 ①预设: 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相机认读“大步流星、颓然、暴露无遗、沮丧、念念有词、忘乎所以、心满意足”等词语。 设计意图: 结合课文理解,学习阅读方法。 ③做一做“大步流星、怒气冲冲”的动作,想象老师没收玩具的情景。 ④演一演“颓然、沮丧、念念有词、忘乎所以、心满意足”的神情。想象老师玩玩具的画面。 ⑤正确书写“颓、沮、丧、趴、屉”等生字 。 (5)借助表格、关键词讲一讲老师的故事。 讲讲老师的故事 起因,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没收。经过 结果 三、回顾过程、总结全文 1.回顾:课文导语提了三个阅读任务,现在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根据三个不同的任务来阅读这篇文章的? 2.结合课后三个提示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3.交流反馈。 预设1:围绕第一个任务,通过浏览找到相关内容,并根据任务要求仔细阅读了竹节人的制作材料、工具、具体步骤和竹节人的具体玩法等相关内容。 预设2:围绕第二个任务,特别关注了“我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聚焦关键语句和描写体会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 预设3:围绕第三个任务,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的动作、玩玩具的神情描写。 预设4:都是先浏览课文,接着找到相应的内容,再仔细阅读相关内容。但是阅读内容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的使用又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是围绕阅读的任务而定的。 设计意图: 结合课后提示交流阅读过程,巩固阅读策略。 4.小结: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 阅读目的不同 关注内容不同 采用方法不同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完成本课“随堂练”。 2.试做一个竹节人,给小伙伴讲讲它的玩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竹节人》是以回忆性的文笔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后也偷玩竹节人的过程与感受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与眷恋。《竹节人》在课前导读中直接给了三个阅读任务,分别为“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有目的性地阅读”这一阅读策略。 1.故事情节层层深入。 本篇文章以儿童视角行文,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阅读欲望,接下来给出主题:“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童年的一段趣事就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的文字犹如涓涓细流,汩汩而来。做竹节人,玩竹节人层层递进,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竹节人的乐趣。 2.阅读任务层层递进。 课前导读中直接根据课文内容呈现了三个阅读任务。这三个阅读任务由说明到理解感悟,最终指向表达。三个阅读任务又由快速浏览到略读,最终指向精读。无论是语文能力的学习还是阅读策略的实践都在层层推进,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两个语文要素。 3.阅读策略层层整合。 通过单元导语课前任务,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整体组合,前后联系,逐步呈现“有目的地阅读”这一主题。这种阅读策略已经自然而然、春风化雨一般地运用了“语文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双线并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