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2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图形与位置 冀教版 (3)
学科: 数学 授课内容: 《圆柱与圆锥的复习》 授课教师: 焦春杰 年级: 六年级 一、综合预设目标、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的内容,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在练习、讨论、合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归纳、整理、有序思考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 认识圆柱和圆柱的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难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方案 知识层面 教师行为预设 学生行为预设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二、独立思考,交流合作 三、学以致用 四、堂清 五、课堂小结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两个多星期来我们结识了小学阶段几何形体中的最后两位朋友,他们是圆柱和圆锥,我们通过努力,摸清了他们的特征,学会了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体会到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今天在我们即将和他们告别,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自己的收获,重温一下与他们相关的知识吧。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圆柱和圆锥。 (板书:圆柱和圆锥的复习) 二、独立思考,交流合作 (1)回顾: 师:谁能说一下本单元学过哪些知识 谈话中,我把圆柱和圆锥比作朋友,拉进了学生和知识的距离。“知道了他们的来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这几句话即概括了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又给学生的复习活动提供了线索。 强调学生按顺序回答这些知识的意图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无条理的知识,不便记忆,更容易遗漏知识点,也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伏笔。 (教师可适时点拨,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有几种情况、圆柱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等) (2)整理 师要求:1、先自己独立填写;2、把你的答案跟对子交流,交流的同时解决你不会的和双方有疑惑的问题,如果都解决不了的,最后在组里群学的时候解决;3、最后由组长带领全组同学进行交流。群学完毕后到评价表里加分。 (3)展示 先报到的小组先展示,其他组补充。 三、学以致用 师拿一个圆柱体水杯,告诉学生水杯的底面直径是5厘米,高是 20厘米。根据所给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堂清 学生分层做题 第一层(基础弱的)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非常基础的题,让每组的5号同学做。 第二层(基础中等的)做中等程度的题,让每组的3、4号同学做。 第三层(基础好的)做提高题,让每组的1、2号同学做。 五、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你对哪些知识掌握更牢固了还有没有一点没有解决,说一说吧。 一说教材圆柱和圆锥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也就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新课内容,内容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及圆锥的体积,四小节。本节课本节复习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通过回顾,梳理交流不互补,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连成片。 一说教材圆柱和圆锥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也就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新课内容,内容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及圆锥的体积,四小节。本节课本节复习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通过回顾,梳理交流不互补,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连成片。 一说教材圆柱和圆锥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也就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新课内容,内容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及圆锥的体积,四小节。本节课本节复习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通过回顾,梳理交流不互补,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串成线,连成片。 学生在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的时候,可能没有按照课本当中由浅入深的顺序来回答. 如果出现这个问题的话,最后我就引导学生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学圆柱圆锥这一单元的时候,谁能按照我们的学习的顺序来说一遍? 学生先独立做,然后以4人组为单位交流,注意小组合作的有效。让优先报道组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纠错、质疑、补充。重点展示易错题。注意学生展示过程中有无生成 学生可能会提出: 1、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2、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3、 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4、圆柱的体积是多少?5、圆柱的容积是多少?6、给水杯做一个布套,需要多少布?7、平行于底面把圆柱切成两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多少?8、沿着直径把圆柱切成两部分,表面积增加多少?9、把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在小组交流中培养合作、质疑、辩论的的能力。 学以致用同时也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学生分层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三、总结提升、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 精彩片段、课堂生成 无效教学行为 这节课主线清晰、环节过渡语言自然、学生的参与度高,并实现了教学目标,如果再给学生稍多一点练习题加以巩固就更好了。 学生在纠错、补充时及时有效;课堂气氛良好。 学生交流不到位,对差生的关注不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