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部编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目标】 ‎ 古诗教学应注重策略,关键要体会古诗的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方寸之地意味无 穷”,进而熟读成诵,积累于胸。 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内容不难理解,故 而遵循“淡化理解,熟读成诵”的古诗教学原则。‎ 学习重点: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学习难点:能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情感,理解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情境导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今天,我们再次泛舟西湖,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朗读诗歌吧!‎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理解文题:‎ 通过这首诗长长的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六月二十七日,是指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常会有阵雨或雷雨出现;望湖楼,是指地点;醉书,表明诗人当时的状态,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对于苏轼,你觉得陌生吗?‎ 了解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苏轼的文章纵横恣肆,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的散文著述宏富,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擅长书法,与黄庭坚、米芾(fú)、蔡襄(xiāng)合称为“宋四家”。‎ 创作背景:‎ 苏轼为人坦荡,有志于改革朝政,却遭到朝廷当权者的排挤打压,被迫离开京城到杭州做通判。‎ ‎【通判是个官职,由皇帝直接委派,可视为知州副职,在州府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苏轼在杭州担任通判期间,疏导西湖,灌溉良田,筑堤坝防洪,当地人称为“苏堤”。后成为“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 这一天,苏轼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就提笔写下五首七言绝句。我们今天学习的只是其中一首。‎ 赏析诗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想象一下,诗人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黑云翻墨未遮山”‎ ‎ 明确:翻墨是指打翻的黑墨水;遮是遮盖,遮挡。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诗人运用比喻,把乌云比作“翻墨”,写出了云的来势之猛,形象逼真。‎ ‎“白雨跳珠乱入船”‎ ‎ 明确:白雨指夏日阵雨,因雨点大而猛,显得白而透明。跳珠指跳动的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运用比喻表现了雨急且大,杂乱无序,有声有色。‎ ‎ 拓展迁移: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大雨,会想到哪些词语呢?例如:瓢泼大雨倾盆大雨 ‎“卷地风来忽吹散”‎ ‎ 明确: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唐代文学家韩愈(yù)曾有诗曰:“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忽是突然的意思。一个“忽”字说明卷地风速度快,有威力,吹散了大雨。‎ ‎“望湖楼下水如天”‎ ‎ 明确:水如天是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平静。风吹散了大雨,还吹散了乌云,西湖此时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诗人用诗句描绘了一幅“西湖骤雨图”。运用比喻、对比,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非常灵动,富于情趣。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面对风浪时乐观从容的博大胸襟。‎ 典例精析:‎ 下面,是大显身手的时刻,让我们做一个古诗练习吧!‎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在描写夏雨方面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艺术手法。‎ 此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分析。什么是古诗文的艺术手法呢?较为常见的有比喻、拟人、象征、对比、反衬等,它们的作用就是让诗文的表现更加完美。‎ 作者把“黑云”比喻成“翻墨”,把“白雨”比喻成“跳珠”,使表达生动形象。同时,一黑一白,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视觉感。‎ 小朋友,你知道如何作答此类型题了吗?‎ 素养提升:‎ 诗人巧妙而贴切的比喻让西湖色彩丰富,美不胜收,苏轼的哪些诗也有这样的比喻呢?‎ ‎《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苏轼在杭州担任通判期间的诗作:‎ 水光潋滟(liàn yàn)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就是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 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古诗运用了比喻呢?快去查阅资料,跟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0分钟)‎ ‎【基础知识达标】‎ 一、形近字组词 黑( ) 白( ) 卷( ) ‎ 墨( ) 伯( ) 倦( ) ‎ 二、解释下列字词在诗中的含义。‎ 翻墨:遮:‎ 三、品读古诗,回答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下列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站在岸边,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 B. 第一句写云,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C. 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D. 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 ‎【素养能力提升】‎ 四、‎ 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中,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 妙处。‎ 答案:‎ 一、‎ 黑(黑色) 白(白天) 卷(卷轴) ‎ 墨(墨鱼) 伯(伯爵) 倦(疲倦)‎ 解析:此题考查形近字的积累与运用。形近字是指某几个字看上去相似,但又不是同一个字。作答此类型题,需要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积累词语,并学会在语境中运用。‎ 二、‎ 翻墨:指打翻的黑墨水。‎ 遮:遮盖,遮挡。‎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解释。作答此类型题,需要理解并熟记诗句翻译。‎ 三、‎ A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赏析。作答此类型题,需要熟悉诗歌大意,了解创作背景,明确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等。诗人不是站在岸边,而是先在船中,后在楼头。‎ 四、‎ 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赏析。作答此类型题,需要全面掌握诗歌中心思想,了解每个意象所代表的含义,明确修辞手法在诗歌中如何具体运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