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每课知识点+同步训练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每课知识点+同步训练题

《17、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训练 一、我会写组词 涯:yá(天涯、生涯、天涯海角) 莺:yīng(黄莺、夜莺、莺歌燕舞) 二、多音字 曲:qū(曲折)qǔ(歌曲) 簸:bǒ (簸一簸)bò (簸箕) 三、理解诗意 1.浪淘沙(其一)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冲洗 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 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2.江南春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村寨 城郭,酒旗迎风招展。南朝遗留下来的,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 亭台楼阁都沧桑地矗立在风烟云雨中,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 3.书湖阴先生壁 诗意: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都是主 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 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四、问题归纳 1.“直上银河”、“同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怎样情怀? 诗句采用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 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的田园牧歌 生活的憧憬,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怎样得思想感情?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特意让它出没、掩 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描绘了一幅朦胧迷离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 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 丰富多彩,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3.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 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 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 吗? ) 五、课文主题 1.《浪淘沙(其一)》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 神的诗篇。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 形象。 2.《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 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 情味隽永。 3.《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 了一个清新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 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17.古诗三首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2.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3._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朗读《古诗三首》,完成练习。 1.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的万里黄沙和雄伟气势。其中, 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_____________家做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的是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 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讽刺 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组对偶句。这两 句话的大意是: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课外搜集描写山水田园的古诗,准备参加班级举行的“爱我祖国,颂我河山”古诗词朗诵 会。 参考答案 一、1.九曲黄河万里沙 2.千里莺啼绿映红 3.花木成畦手自栽 二、1.黄河 牵牛织女 2.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3.一水护田将绿绕_两山排闼送青 来 三、略 《18、只 有一个 地球》 知识点 +同步 训练 一、生字组词: 莹:晶莹 莹洁 莹白 绿莹莹 裹:缠裹 包裹 裹腿 裹足不前』银妆素裹 篮:花篮 摇篮 网篮 竹篮 篮子 蔼:和蔼 蔼然 蔼蔼 和蔼可亲 资:投资 资源 资助 资格 论资排辈 慷:慷慨 慷慨陈词 慷慨解囊 慷慨激昂 慨:慷慨 愤慨 慨叹 感慨 慨然相赠 贡:贡献 贡奉 朝贡 贡品 进贡 滥:滥用 泛滥 宁缺毋滥 滥竽充数 基:基地 基础 基石 基本 基于 墙基 睹:耳闻目睹 有目共睹 睹物思人 二、多音字: 空:kōng 空话 kòng 空地 供:gōng 供应 gòng 供品 三、形近字: 莹(晶莹)营(营业) 裹(包裹)褒(褒奖) 篮(花篮)蓝(蓝色) 资(资助)姿(姿态) 慨(慷慨)概(概括) 睹(目睹)赌(打赌) 四、词语解释: 遨游:漫游;游历。 晶莹:光亮而透明。 和蔼可亲:指说话、待人态度和气,让人容易接近。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来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多含贬义)。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枯竭:(水源)干涸;断绝。 滥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造句: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五、反义词: 渺小——巨大 慷慨——吝啬 枯竭——充足 随意——慎重 六、近义词: 和蔼——慈祥 渺小——微小 恩赐——赏赐 慷慨——大方 节制——限制 贡献——奉献 毁坏——破坏 感叹——感慨 七、理解词语 遨游:漫游;游历。 晶莹:光亮而透明。 和蔼可亲:指说话、待人态度和气,让人容易接近。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来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多含贬义)。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枯竭:(水源)干涸;断绝。 滥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造句: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八、句子解析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命繁衍的地 方,地球与世间万物是不可分割的,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 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矿物资源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地球上矿物资源生 成非常不易,而且是有限的,提醒我们珍惜资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会加速地球 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 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以前是可以再生 的,但由于人类的破坏,变成不能再生了,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说明即使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能实现,也 没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 5.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 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 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结尾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同时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呼吁人 类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18.只有一个地球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资源( )谁的恩赐,( )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 )这些设想能够实现,( )是遥远的事情。 3.( )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会别无去处。 4.我们( )要好好保护地球,( )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 献的。但是,(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 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如果地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想象一下,人类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不是 而是 2.即使 也 3.如果 就 4.之所以 是因为 二、1.因为 不但 还 2.人类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3.人类如果继续不加节制的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将是自取灭亡。为了人类的子孙 后代,我们应该觉醒了。 三、略 《19、青 山不老 》知识 点 一、多音字 卷:juǎn(卷曲)juàn(试卷) 载:zǎi(记载)zài(载客) 劲:jìng(苍劲) jìn(有劲) 恶:è(凶恶)ě(恶心)wù(厌恶)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 二、近义词 创造——制造 盘踞——占领 险恶——凶恶 选择——抉择 恭敬——尊敬 领悟——领会 劲挺——挺拔 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三番五次——接二连三 三、反义词 干旱——湿润 险恶——和善 恭敬——傲慢 宏伟——渺小 风雨同舟——过河拆桥 勇敢——胆怯 不紧不慢——心急如焚 四、理解词语 丈:原市制单位,一丈约等于 3.3333 米。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 失。 盘踞: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 旺盛。 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 围绕。 治理:管理,处理、整修。 领悟:领会的意思。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山川共存:与山川融为一体。 日月同辉: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 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次数频繁。 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五、句子解析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 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 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 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 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 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 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 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 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 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 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5.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是总结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老人留下的不仅是这片青山,还有更 宝贵的东西——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福人类的精神。老人植树造林、保护 家园的精神永远流传,青山必将长青。 六、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 15 年的时间在 晋西北创造了一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 2.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答:文中的老人用十五年的时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 网,将原来狂风肆虐、沙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 3.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 种东西。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是指转化为青山绿水,转化为不屈服于恶劣环境,顽强执著 地开辟荒山、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4.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1)山沟环境十分险恶。 (2)生活条件艰苦。 (3)老人年老、瘦小。 (4)同伴、老伴相继离世。 5.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 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与青山共存,永垂不朽。 七、课文分段 第一段(1):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景观和一幅喜人画卷。 第二段(2-5):写老人改造山林及绿化山沟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所取得成绩。 第三段(6-7):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点出文章中心意旨。 八、课文主题 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记叙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 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 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 《20、三 黑和土 地》知 识点 +同步 训练 一多音字 溜:liū(溜冰)liù(大溜) 散:sǎn(散漫)sàn(散步) 钻:zuàn(钻石)zuān(钻孔) 近义词 温暖——暖和 合适——符合 顿溜——顺当 松散——疏松 舒服——舒适 赶紧——赶快 准备——筹备 叫唤——鸣叫 招呼——呼唤 反义词 温暖——寒冷 松散——紧密 舒服——难受 喜欢——讨厌 笑嘻嘻——哭啼啼 理解词语 恨不得:急切希望(实现某事);巴不得。 土疙瘩:土结成的块状物。 耙: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 顺溜: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松散:①(事物结构)不紧密;(精神)不集中。②关系不密切。③(制度、纪律等) 执行不严格。本文指土壤疏松。 荞麦:一种草本植物,籽实磨成粉供食用。 白霎霎:形容很白。 蝈蝈儿: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于跳跃。 蹚:从浅水里走过去,也指从雪地、草地等走过去。 招呼:呼唤。 公粮: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2016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不再缴纳公粮。 翻身: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 笑嘻嘻:形容微笑的样子。 句子解析 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 巴钻进水里。 这句话统领全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将农民面对土地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和 扑进土地怀抱的激动地举止表现出来。 2.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 瘩都給细细打碎。 作者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手法。先概括写出三黑翻地,然后围绕这一层意思,运 用简洁的语言从不同角度表现三黑翻地的样子,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珍惜与热爱之 情。 3.三黑耙过地,坐下来歇一歇。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这句话表现了三黑渴望丰收,他似乎看到了成片绽放的荞麦花,强调土地是农民的希 望。 4.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 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呼应开头,突出翻身的人儿无比喜悦。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 2.为什么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通过自己的劳动,土地变得平整、松散,在三黑看来“简直是一张软床”,为麦籽儿 准备“这么好的床”,是幸福的,而三黑以前不曾拥有自己的土地,虽辛勤劳作却不 曾拥有这份幸福,所以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3.诗歌展现了哪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小标题。 诗歌展现了四幅画面。小标题:(1)喜获土地;(2)劳动场景;(3)所见所闻;(4)未 来畅想。 4.第一至三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营造了极强的画面感:农民有了土地像旱天的鹅见了 水,“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还恨不得尝一尝泥土的味道,变成种子在土里面躺一 躺。农民对土地的珍视与热爱之情立刻由抽象变得具体可感。 5.诗中的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三黑是一个翻身后的农民,面对着获得的土地,他内心充满了热爱。土地是三黑赖以 生存的支柱,是他生活的希望所在,在三黑眼中土地是最宝贵的东西。所以他是那样 细心地热情地侍弄土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着无限爱意。 该这篇课文后我认识到土地对于人们的重要作用,土地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 源,甚至给予人们无穷的精神力量,人们对土地充满了深切的情感。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 1-3 小节):总写热爱土地。拥有土地的农民无比喜悦,将土地视为生命 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 4-8 小节):精耕细作。三黑极其高兴地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同时突出三 黑的勤劳。 第三部分(第 9-14 小节):美好憧憬。三黑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第四部分(第 15 小节):心如蜜甜。三黑高兴地耙地。 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了三黑这一因获得了自己的土地而勤劳耕作,憧憬美 好生活的农民形象,表达了翻身的农民的无比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感 情。 20.三黑和土地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咸( ) 耙( ) 荞( ) 霎( ) 成( ) 粑( ) 桥( ) 需(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土 一( )种子 一( )床 一( )雪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 )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 蝈,也叫得更欢。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再仿写所填词语。 2.用“ ”画出这段话中对三黑心理描写的句子。 3.“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写句子。 例: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参考答案: 一、咸(咸味) 耙(耙地) 荞(荞麦) 霎(霎时) 成(成长) 粑(糍粑) 桥(木桥) 需(需要) 二、一(块)土 一(粒)种子 一(张)床 一(场)雪 三、1.笑眯眯 美滋滋 乐呵呵 2.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3.“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这是三黑的心理描写,写出他重获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四、示例:秋天的叶子活象一个惆怅的老人,飘落时好似在跟人依依惜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