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12

古诗词三首 课文导入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作者介绍 吕岩,字洞宾 自由 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已经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诗句理解 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看出来的?   可爱、调皮、疲倦。  一个“弄”,一个“卧”。 舟 过 安 仁 宋 杨万里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代表作有《宿新市徐公店》。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词句解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张、使风”表现出两个孩子的淘气、可爱和天真。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表达了作者对小童子的喜悦之情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 • 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辛弃疾 ,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著有词集 《 稼轩长短句 》 。 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后来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农村时的作品。 写作背景 茅 檐 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 媚 好, 白发谁家翁 媪 。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 无赖 , 溪头卧 剥 莲 蓬 。 yán mèi ǎo wú lài péng 辛弃疾 清平乐 · 村居 bāo 《 清平乐 · 村居 》 词中哪几句写景,词人刻画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从他们的行动及特点中你读到了什么? 上片 村中环境: 村中人(老夫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下片 ( 动作) 大儿: 中儿: 小儿: 锄豆 织鸡笼 卧剥莲蓬 表现出茅舍一家老小幸福、和谐的生活图景 小结 《 清平乐 · 村居 》 这首词刻画了一幅 清新奇妙 的乡村农家素描图,表现了农家 恬静舒适 的生活和 怡然自乐 的 生活画面 ,表达了词人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一所低小的茅屋,紧靠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回首页 后 退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是哪一家的白发夫妻二老。 醉:带着酒意。 翁媪:老年男子和老年妇女, 这里指一对老年夫妻 。 回首页 后 退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在小河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锄豆:把豆地里的杂草用 锄头除掉。 回首页 后 退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卧剥:身体伏着剥东西。 无赖:顽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