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0 发布 |
- 37.5 KB |
- 4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第10册教案
燕子 【学习目标】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新年问候。时间过得真快,20几天的寒假生活过去了。离别了20 几天,如果老师走在大街上,你们还会认识我吗?为什么?你们观察过老师,记住了老师的外貌特点。观察事物记住事物的特点这一点很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看看作者抓住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将我们看到的燕子描绘出来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说说小燕子是什么样儿的,燕子飞行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2、学习生字词语。 俊俏 似的 凑成 吹拂 嫩叶 聚拢 增 添 波纹 荡 漾 演 奏 赞歌 3、交流学生学习情况。 三、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了解燕子的特点。 1.仔细观察图,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比较句子,说说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理解“俊俏”的意思。 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四、 图文对照,理解第二自然段,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 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的春天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春天是光彩夺目的?带着问题默读这一自然段,文章中描写春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4.再读,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用“--”划下来。 5.为什么作者不写“才下过几阵雨”,而要写“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6.自由朗读句子,比较句子: (1)“风吹拂着柳丝”与“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理解“吹拂”的意思。 (2)“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意思 指导感情朗读这句话。 8.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的? 9.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并试着背诵。 总结:这一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 五、作业: 完成习作《光彩夺目的春天》。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 试着背诵一、二小节。 二、理解三、四自然段,体会燕子的特点。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观察飞行的燕子,听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在空中飞行的燕子的。 2、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斜着身子”,是说飞行的姿势优美;“掠过”是说飞行的速度快;“唧唧地叫着”表现飞行时愉快地心情。“有的……有的……”,写出众多燕子在阳光中,在湖面上飞来飞去,说明燕子怎样“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理解“横掠”、“沾”、“荡漾”的意思,体会这些词语的好处。 4、练习:第三自然段通过写燕子飞行的( )、( )、( ),表现了燕子( )。 5、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6、 观察停落在电线上的燕子,听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停落在电线上的燕子,你认为哪些词语写得好,为什么。 “五线谱”、“音符”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停着的燕子“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7、这一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了解它们分别写了什么。 三、 巩固生字词 注意“俊”“拢”“谱”的右半部。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听写词语。 【板书设计】 样子:羽毛 翅膀 尾巴 1、燕子 赶来:雨、风、柳、草、叶、花、燕 (活泼机灵)飞行:空中、湖面 休息:落、谱歌 阿里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认识“姊、诡、匿、愕”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养爱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阿里山的云雾在没有风的时候和起风的时候分别有哪些特点。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今天我们就到我国的台湾省去领略一下阿里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美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自学感知 1、要求: (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 (3)在自学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想介绍给大家,有什么问题要同学帮忙解决,一会儿提出来。 2、反馈交流 三、研读,直奔重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说一说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起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共同讨论总结如下: 四、深究,质疑解疑 1、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重点解决: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产生共鸣。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为什么能把阿里山的云雾写得如此之美?(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拓展延伸 自主选择以下作业中的一项,认真完成: 1、根据阿里山云雾的特点,完成一幅文配画,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可以依照本文的写法。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还知道台湾的哪些风景名胜,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词两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塞”、‘笠”、‘蓑”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二)能力训练点 l、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两首词的意思。 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对两首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这两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自练、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了解两首词的意思,根据这两首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二)疑点 1、词和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作者为什么“忆江南”? 3、为什么“斜风细雨不须归”? (三)解决办法 1、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读、多想。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议、赏、用等方式激发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词。(板书:3词两首) 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学生可根据“预习”或搜集到的有关词的资料自由谈。) 3、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二、学习《记江南》 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教师补充: 白居易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2、简介时代背景: 白居易在50岁至55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地方行政长官),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味这段令人愉悦的回忆。这首《忆江南》同就是他在67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3、解题: “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小组内互相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4)全班汇报交流。 (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 要点如下: 首句“江南好”,直写“江南”之所以值得回忆,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惟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那么,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在白居易之前,人们描写江南春色,比较多的是抓住“花飞”“莺啼”来渲染的,而白居易在这首词里为我们另外开辟了一个新的诗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对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种形象化的描述。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这两句,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花朵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开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可欣赏插图。)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尽,不失为大手笔。 (5)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三、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忆江南》。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背诵《忆江南》(齐背、单独背)。 二、学习《渔歌子》 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简介作者。 (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作适当补充) 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3、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一名学生自愿当小老师上台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台下学生可以对“小老师”问难质疑,“小老师”解疑,若“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台下同学可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教师可引导、帮助。在生生、师生的相互解答、质疑中完善对这首词的理解。 (着重理解“青箬笠,绿衰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引导学生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②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③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恰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指导书写,巩固字音,记忆字形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 2、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蓑”字。 四、布置作业 1、这两首词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的美景,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首词,把它扩写成一篇写景的文章。 2、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爱好画画的同学,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以上两题,自主选择一题完成。)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围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到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湖泊? 2、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青海湖(板书),作者还说它是梦幻般的湖(板书)。你想了解它吗? 二、学生自主阅读: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个人,小组等)阅读课文,想想并讨论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2、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读一读。 3、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全班交流: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3: 教师引导:作者来到青海湖畔,“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作者虽然介绍了在这幅画卷里是“绿茵茵的草滩”,长满“黄灿灿的油菜花”和“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但相比之下,重点写的是什么? 2、§4:(1)这节开头的“抬眼望去”,望见了什么? (2)眼前的美景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3)作者幻想到了什么情景? 3、§5:从哪儿看出青海湖的物产资源很丰富? 4、组织讨论:“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并联系课文内容来讲。 5、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朗读时要把惊奇、赞美、被陶醉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课外延伸: 1、鼓励学生摘录、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 2、鼓励学生课外去寻找有关青海湖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支寻找其他湖泊的资料。 白杨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2.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当代著名作家杨朔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大家打开书预习内容,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清晰介绍新疆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x9),不读(x@);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2.读课后题4“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4.默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①把书上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结合,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②读一读你刚才所画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五、练习读熟课文,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全文并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杨朔的《白杨礼赞》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那么袁鹰的《白杨》要歌颂白杨的什么品格呢?下面我们就学习《白杨》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白杨) 二、指名朗读全文 1.思考: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2.讨论得出答案,老师板书:(①外表:挺直、粗壮;②内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3.结合课文前后内容谈谈你对白杨的特点的理解。 4.朗读这段话,体会白杨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此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1.默读课文,自学。(投影出示)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是什么意思?本课指的是什么?这位旅客为什么“出神”?)[讨论后板书:边疆建设者]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愿?)[讨论后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课文第一处讲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这里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2.小组讨论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四、老师:望着窗外的卫士,爸爸想着、想着,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接着回答。然后 1.指名一人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刻含义。 2.“微笑”又说明了什么?(板书: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朗读训练,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4.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六、确定中心思想,完成课后练习三(选择中心) 说明:课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七、总结深化 本文作者袁鹰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热情赞美了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也感染了老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八、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熟课文 桃花心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启读,激趣质疑引入文 1.教师动情地讲述《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同学们,当你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高兴、激动、兴奋……) 是啊!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重重,不知所措。(学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他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姐姐为了照顾他,辍学工作,赚钱供他上学,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得无可挑剔,从小到大十几年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只要求他努力学习。读到高三毕业,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交流,正常必要的人际交往都很少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奈,又喜又忧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学报到,但学校不允许这种情况的陪读,姐姐千叮咛万嘱咐后担心地离开了。他坚持不到3天便哭着打电话要姐姐来接他。因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头学习,他一切都不会做。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无奈的,他退学了,与已经实现的大学梦想做了最后的告别。 2.请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 3.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位可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结局?是他的错?是爱他的姐姐的错?还是谁的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整体感知观其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教师请举手最快的前十名同学串读课文。 (师生共同正音,并对他们积极读书的态度予以表扬。) 三、精读,潜心会文领其意 1.教师:同学们,读书只做到正确流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书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2.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反馈学生画出的句子及不懂的地方。 4.抓住重点句段,感悟育人真谛。 学习12、13自然段。 ①指名读。想一想: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②逐句品读。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之间互动竞争,进行朗读比赛。) ③全班交流自己从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教师小结。 学习14自然段。 ①投影出示此段课文,全班齐读。 ②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③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理解:”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④学生自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15、16自然段 ①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②小组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 ③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四,展读,联系实际话育人 1.分角色表演,种树人与“我”之间的交流。 . ①同桌组合练习。②推荐上台表演。要求: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可以自由发挥。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同学们,成长为一棵抵御风雪,顽强生存的参天大树的确要付诸于不懈的努力。在挫折与逆境中锻炼、成长,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成才之路。 乌塔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有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这对没出过远门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这位小女孩的名字就叫乌塔。 2、明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请一位学生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学生先将课文读一读,然后围绕问题交流讨论,还可以写下来。 3、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通过我和乌塔初次见面和晚上的第二次谈话,突出体现了乌塔的自立精神。这个14岁的小姑娘,虽然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但是从“睡得正香”,收拾行装,提醒我去超市买冰淇淋、矿泉水等这些小事中,给我们留下一点不胆怯,做事从容不迫还很有经验的印象。她的自我保护意识、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是通过实践锻炼出来的。 4、你对这些事有何看法?讨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要紧紧围绕自立精神而谈,可以就可不可以单身一人外出旅游,也可以谈与自立精神有关的其他事情。B、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 5、课后请学生把课文内容讲给父母听,听听父母的意见。 跳水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能初步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并做简单批注。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起因--课文第2自然的归属问题有争议,把它归为“起因”是因为猴子“放肆起来”的具体表现就是第2自然段讲的摘去了孩子的帽子,因而引发了后面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跳水》这篇课文里,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谁说说这个故事大致是怎样的?(指名简要说一说初读后的感知。) (二)交流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读一读,再组成本课的词语,读一读。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写错的字。 “吓唬”应读 “龇”的读音 “猴”书写时不要多写一竖。 3、解释词语,(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醒悟:认识由模糊而变得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课文中指明白。悟,理解,明白。 失足:没有把握住。走路不小心而摔倒。 (三)学生投入地读书,理解文章的结构。 1、轻声读课文,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怎样引起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2、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文章分段。然后交流。 板书: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经过(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顾一切,陷入绝境。 结果(5-6)船长逼孩子跳水,得救。 3、认真默读课文,把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画下来,并做简单的批注。 ①自读,批注。 ②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③在全班朗读句子,然后进行评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第二部分事情的发展过程,感受心情的变化--担心、紧张。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3、形容处境危险或情况紧急,可以用哪些词语?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跳水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经过(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顾一切,陷入绝境。 结果(5-6)船长逼孩子跳水,得救。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读后的感想,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谈自己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2、感受课文的特殊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讲这个故事,老师借助媒件演示,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想:你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1、学生说心情有什么变化,并读读书上有关的句子,老师适时地板书词语:好玩、生气、担心、紧张、放心 2、你对课文哪部分感受深就自读那部分。(重点学习4、5段) ①先默读课文,做简单的批注。 ②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进一步体会心情的变化。 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危险加剧-陷入绝境) A.出示这段话,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 B.指名读,然后其他同学评价,谁读得好? 让读得好的同学说说他是怎么学习的。(抓孩子的动作。) C.自由读--再指名读。 D.再读读人们的变化和孩子的变化。 再把第4自然段分角色(分部分:描写孩子的动作,人们的变化,孩子的变化,读一读这一段。),整体感知这段的写法:生动逼真,扣人心法。 3、就在这危急时刻,船长出现了,他是怎样做的?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①学生读相关的句子体会:“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一!二!” ②启发提问:这是不是救孩子的唯一办法,为什么?(联系上下文,想到情况的危急,孩子的危险,船长的镇定,机智)说说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4、孩子得救了,我们每一位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提示:可以对孩子说,对船长说,也可以对水手们说……) (三)总结全文 1、课文谁是主要人物?课题为什么叫《跳水》?再浏览全文,思考。 2、总结 板书:沉着冷静 机智果断 师:这就是大作家写法的特殊之处,小说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为主要人物的出场作铺垫,而写主要人物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化险为夷。这样写,使人感到真实,自然。 3、作业 课文仿佛缺少个结果,请同学们续写,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 “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相机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与讨论交流相结合。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 (二)疑点 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 (三)解决办法 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读、感悟,小组讨论并联系《跳水》一课中船长的做法去考虑,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地引导、点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激趣导入,调控学生学习活动,相机点拨,随机评价,提供媒体展示,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读书、感悟;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五、教学步骤 (-)激趣导入 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邮船在夜晚航行时被撞开一个大窟窿,情况万分危急。欲知详细情况,请看第9课。 板书:9*“诺曼底”号遇难记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1)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2)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问题:①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②“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 (三)深入深究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 (“……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 (能悟出至少两点:①工作安排得有顺序,有目标;②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把小船都弄翻了。……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在这样的情况下,船长想到用枪帮助维持秩序。“哪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前面,我就开枪打死他。”这样一威胁,效果果然不错。“大家立刻不作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3)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 (①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如果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救不出去。②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的所有人。结果证明船长没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员当中。③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映了他的机智,和《跳水》一文中的船长一样机智。) 针对“这尊黑色的雕像”,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l)“这尊黑色的雕像”,指随船深入大海的船长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引导:综合全文,船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的人眼里呢? (3)船长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4)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四)总结拓展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2、把学文后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月光曲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时、一缕、汹涌、记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 【学习重点】 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习难点】 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从课文结尾入手)。 1、(《月光曲》音乐起)齐读课题:“曲”是什么意思? 2、从课文中你结识了谁?贝多芬是什么人?你怎么知道他著名的?(相机教学§1) 3、课文写了他谱写《月光曲》,那课文中还有哪一段和他创作《月光曲》没有关系?(相机教学最后一小节) 4、过渡: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着急,贝多芬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还要连夜写下来? 二、 直奔重点,体会乐曲的意境。 1、文章题目是《月光曲》,主要写的也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我备课时读了半天,你们刚才也说了不少,可是,文章交没有写《月光曲》这首曲子的琴声、节奏和旋律,这《月光曲》在哪儿呢? 2、出示§9:(指名读课文) (1) 这段写了什么?(大海和月光的变化)那怎么说是《月光曲》呢? (2) 引导学生理解月光、大海变化的内容,通过朗读来体会,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相机出示课件)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3) 分清事物与联想: 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是联想)是谁的联想?(读课文§9末)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呢? (4)教师小结: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呢?(在前面写上:柔和徐缓 有力快速 高昂激荡) (5)系统练说:师开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按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 微波粼粼的联想,生接着说-- (6)是这样的音乐(指板书)引起了这样的联想(指板书)。这是我们的猜想,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一听?不过我想: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不一定象我们研究的那样简单,可能在一片平静的大海中,也会偶尔跳起几个雪白的浪花,也可能在汹涌的浪峰之间有低沉波谷,是不是?这样,就使乐曲的旋律更丰富了。(音乐欣赏) (7)想象练习:你听着这首曲子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追根溯源,了解人物的心境。 1、如此美好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学到这儿,你有没有什么新的疑问产生?(学生质疑)那么,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带着问题自读第二至第八自然段: 2、学生分小组研读§2--§8 3、引导学生理解创作的源泉: (1) 有感于知音:什么叫知音?从哪儿看出贝多芬遇到的是知音?这位知音特别吗?特别在哪儿?在贝多芬遇到知音的过程中,他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板书:一分触动 十分感动 万分激动 (2) 寄情于月光:他把这份感情寄托给了谁?(出示朗读第8小节) 4、现在你还认为《月光曲》是反映月光和大海变化的吗?(是反映贝多芬那天晚上和空兄妹俩接触的过程和他的感情变化的。) ★练说: 五、课外延伸: 1、教师: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让我们借助网络去感受贝多芬的音乐魅力。 2、(点击网络)介绍:他的乐曲热情激昂,像一团熊熊的烈火,迸发着炽热的激情。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通过学习,你结识了谁?对他有哪些了解? 2、背诵《月光曲》的内容(§9)(伴《月光曲》) 二、 写作迁移: 1、分清课文中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联想到的事物? 2、写作练习:给《荷花》这一段加上适当的联想: 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竞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式各样异,争奇斗艳。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荷叶后面,一只蜻蜒在上边飞来飞去。 3、组织交流。 三、 巩固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指读 2、引导学生从汉字的构字规律对字词进行分析比较。 3、理解词语的意思。 【板书设计】 第一首曲子 贝多芬 听 走近 走进 看 ↓知音 第二首曲子 金色的脚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4.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德育渗透点】 1.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2.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美育渗透点】 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设计思路】 通过启发点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读感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讨论交流、深入探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习了《狐狸和乌鸦》的有趣故事。后来又学习了成语故事《狐假虎威》。请问,在你的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请三、四名学生说。可以谈对狐狸的印象,也可以讲狐狸的故事。) 看来狐狸在大家的心目上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给狐狸“平反”了。 2.板书课题:11*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A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角色?B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正太郎做了哪些事?C当正太郎失足受伤时,狐狸们是怎么做的? 2.读后讲讨论交流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板书: 小狐狸 喂奶 要回 咬木桩 放归树林 喂食 老狐狸 正太郎 搭救 3.根据板书,让学生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三、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过渡谈话:刚才同学们围绕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认真地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但请大家记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除了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把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组讨论。) 2.分组讨论:A老狐狸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小狐狸?B正太郎为什么能和狐狸建立亲密关系,并能得到狐狸的救助?C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D课文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 3.讨论后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适当播放多媒体课件。) 4.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给狐狸“平反”了。老狐狸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小狐狸,使我们明白,动物之间也像人类一样有着不可割舍的亲情,尤其是作为父母的老狐狸对自己的孩子小狐狸非常关心和爱护。(动物如此,何况人呢?)另外,我们还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 四、读写结合,升华主题 1.启发谈话:是的,能够回到属于自己的家是多么幸福的事。请看看这幸福的一家。(出示图片) 2.看到如此幸福的一家,你会想到什么?请以《相亲相爱的狐狸一家》为题,续写这个故事。 古诗三首 一、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游园不值》教学过程 一、谈春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能回忆起描写春天的诗句吗?春天一到,姹紫嫣红,诗人叶绍翁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一下春景,他看到园中春景了吗? (出示游园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园门外空地上长满了青苔,主人大概是爱惜这青苔,担心被客人的木屐齿踩坏,所以,客人小心地走过去,到了柴门前,轻轻地敲了好久,也没有人出来开门。虽然最终没有等到主人回来带他进园欣赏,但从那一枝斜斜地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该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 一、抓住“小扣柴扉久不开”让学生追究久不开的原因。让学生议论后再引导学生细读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从而弄清“久不开”的真正原因,体会上下句倒装的关系。再让学生口头练习把诗句中的倒装句改为直叙:“ 让我轻轻敲门很久也不开门,大概是园林的主人害怕客人的木屐踏坏那些青翠的青苔吧!”而让学生掌握作者的逆向思维方法,也就是联系上下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接着又进一步抓住“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样?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失望、扫兴、遗憾,为下文诗人看到红杏的快慰心情的转变打下基础。这也是教给学生体会感情的学习方法。 二、抓住“春色满园”的“满”字,激发学生想象春色之美,并从描述春色满园美景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教师设题:诗人根据什么想象园内春色满园,你能从一个“满”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述园内美丽景色。发展学生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然后再问:诗人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想到园内满园春色,感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快慰心情。 三、抓住三四句中“关”和“出”这一对关键词一对矛盾对立的词去引导学生探索体会这两句的深刻含义--春天美在富有生命力,任何东西都阻拦不了,教师提出:是谁关住春色,用什么“关”住春色?红杏是怎样“出”墙来?红杏为什么能“出”墙?高墙大门关不住出墙的红杏,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这些设问由浅至深由现象到实质。富有思考想象价值也有趣味性。这就比较顺利的让学生领会诗句的深刻含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它们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生长起来。 3、引导讨论:“一枝红杏出墙来”,画龙点睛,是神来之笔。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课外延伸 课后同学们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饮湖上初晴雨后》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苏轼是我国宋朝著名的大文学家、大诗人,他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我们学过他写的诗吗? 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苏轼写的诗歌,《饮湖上初晴雨后》(同时板书) 1、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可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你去过吗?说说西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 那么,苏轼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请同学根据自学提纲学习。(打出投影片)谁来读一读? 3、 (生读自学提纲。自学提纲:1.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潋滟”“空蒙”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记下不懂的问题。) 4、 打开书,翻到60页。按照自学提纲一步一步地学,学完一道题再学一道题。(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三、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感情。 1、 通过自学,你已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2、 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3、 随着大家的联想,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晴揽湖光,只见湖面波光闪闪,明艳妩媚;雨观山色,又见水雾迷蒙,飘飘渺渺,是另一番奇景,难怪作者要借着美女西施的淡妆浓抹来比喻西湖。那么该怎样读这首诗呢?请你们想象这景象,自己放开声音读一读。 4、 (学生自由练谈,指名读。) 5、 随着大家的想象,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那么该怎样读这首诗呢?请你们想象这景象,自己放开声音读一读。 6、 (学生自由练谈,指名读。) 7、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西湖的景致吗? 8、 (放录像,同时点出画面中的“晴”、“雨”。) 9、 现在,你们面前就是西湖美景,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再次练读) 10、 (学生有表情带动作地练读统背,后集体背诵。) 11、 诗中第一句写景,第二句议论,表达作者对西湖的喜爱。 作业:完成背诵。 第三教时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通过读诗,《饮湖上初晴雨后》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图画。那么《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又会把我们带入到怎样的情景中呢?你们自己读几遍第三首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学生自由练读) 2、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比如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这一环节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受到他们的欢迎。) 3、学生选择各自喜爱的方式自学,《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老师巡视指导。) 画画的同学可以继续画,选用其他方式的同学能先汇报一下吗? 早上,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碧色连天的荷叶和在朝日映照下格外娇润红艳的荷花,使作者觉得它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美丽动人。 读出诗人愉快的心情。大家再试一试。(学生再次自由练读) 这景象在同学的笔下也已经画了出来。谁来展示? (展示一学生的简笔画) [这几个回合中,老师的激励语言很精彩,学生学得很开心。 ] 请你用诗句描绘一下你的画。 如果我们给这幅画添上颜色,可以加上哪些颜色呢? 千万种颜色都画得出来,你们再看诗句,诗中有什么是画不出来的呢?(学生们沉思) 诗人不是画家,但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画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的想力。咱们来一次画配诗,同学们可以用诗句来描绘这幅画。 [总结得准确、适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启发学生体味古诗的内涵和魅力,感受到语言的深蕴,这种审美教育对学生终生有益。] (看着图画,练习背诵,纷纷举手。) 不少同学想试一试,咱们一块儿来背诵。全体起立,背诵时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全班同学放声背诵) 回去再找几首描写春天的诗句。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养花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7个生字及新词,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乐趣,感受生活之美好。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二)学生学法 朗读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二)疑点 老舍先生从养花过程中得到了哪些乐趣? (三)解决办法 l.读中感悟,也可联系自身经历。 2.小组讨论中加深理解。 3.教师适当点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激趣导入;组织学生阅读感悟与讨论、交流;提供媒体展示;相机点拨;随机评价;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阅读感悟;小组讨论;班上汇报;积累好词好句,扩展练习。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花吗?哪位同学养过花?把你养花的感受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学习《养花》,看看老舍先生对养花有哪些独到的感受。 板书:13 养花 (二)初步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勾画出生词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或完成预习要求中提出的问题。 (三)汇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教师出示生词卡片。 2.说说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 3.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4.谈谈已经读懂了什么? (1)老舍先生养的都是好种易活的花。 (2)养花很辛苦。 (3)养花能增长知识。 5.提出不懂的问题。 (1)“花草自己会奋斗”是什么意思? (2)养花其实很辛苦,而老舍先生为什么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 (四)布置作业 1.进一步朗读课文。 2.课下搜集老舍先生的生平资料,了解他的人品、作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或对老舍先生的印象。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深入探究 1.自己默读、感悟。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讨论疑点。 3.班上汇报。 采取一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及教师点拨的形式。 着重理解这些内容: (l)“花开得大小好坏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可以体会出作者爱花,确实把养花当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2)作者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会奋斗的花草”指生命力强,能迎风斗雪、战胜自然灾害的花草。)这是作者养花的特点。 (3)作者养花,不是对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地关心它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过程中,摸出了一些规律,增长了知识,从中得到了乐趣。 “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这就是乐趣。 (4)养花有益身心。指养花锻炼了身体,消除了疲劳。在辛苦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的感情。 这里有两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a.作者为什么说得感谢它们?(因为养花,作者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了调节,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带来的腿部不适,代替了吃药,自然身体好,心里更高兴,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 b.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劳累吗?为什么?(作者不但没有抱怨养花的劳累,反而从辛苦中体会到了乐趣。“这是多么有意思呀!”这就是作者劳累后的感受,这是苦中有乐,是劳动带来的快乐。 投影出示句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a.让学生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b.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就应该劳动。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5)作者养花能得到别人的赞赏,并与朋友分享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也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6)当花受到摧残时,养花的人难免忧伤,这说明作者对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伤心中表现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 (7)养花的乐趣,归结起来就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否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作者从养花中得到这些乐趣。正说明作者爱劳动、爱生活。 (三)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感受喜与忧,笑与泪。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养花的新认识。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摘抄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 2.自主作业:选择一种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你养过花,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3.实践活动:每人养一种花。 理想的风筝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讨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疑点 结尾句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及讨论,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课文。 2.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 3.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14 理想的风筝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田忌赛马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因为孙膑能仔细观察,进行巧妙安排的结果,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能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了解背景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范读全文,了解大意。 2.预习课文。 ①学习生字。 拼读生字,识别字音、字形、字义。 忌:上部分“己”不出头,不可写成已或巳。 丧:下部分不能多写一笔“丿”。 赢:下部分是三个字组成“月、贝、凡” ②学习词语。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 垂头丧气:情绪低落、消沉。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 夸耀: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讥讽: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责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田忌赛马 审题,哪个字最重要?赛。 由这个“赛”字你想到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写了什么? 2.分析重点句子“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用简练的话说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三~十二自然段) 分角色读课文。 练习有语气地读。 读文时讲解“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讥讽”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三段(十三~十七自然段) 1.指名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读后教师讲,这段的结构为总分总。 2.指名读。 抓“又”字,说明是第二次比赛。 分析第一场:赢的是什么马?(上等)输的是什么马?(下等) 找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安排?第一场比赛起什么作用? 3.用图片表示第 二、三场比赛的结果。 追问:齐威王最后怎么样了? 失败。“目瞪口呆”。什么是目瞪口呆?这表示什么? 再问:是谁起的作用? 板书:孙膑。 五、齐读最后一段(十八自然段) 齐读。 说说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小结: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巧妙安排,这是取胜的关键。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课文中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用心体会人物语言,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借助文本、理清思路;活用文本、合作探究;超越文本、体悟真情。 教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记者随访”的形式,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学法:综合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通过读、思、辩、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悟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护国格和个人尊严。 【教学设想】 一、以新的学习方式,还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意在通过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还学生以真正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时,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随同晏子一道出使楚国,让学生置身于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交流的过程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直接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生成。 学生初读课文时觉得一目了然,大致意思已懂,可实际此时学生只是站在文字外围,读懂的也仅是文字的表面意思。教学时重点抓住“晏子说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话外音?怎么听出来的?”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解疑的多次阅读过程,学生的感受就越来越深刻,思考也越来越见深度。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争论能力 争论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反映了一种整体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堂上的争论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过程,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课文中写了晏子出使楚国,受到楚王三次无理质问,但他运用自己的创造智慧,进行了超凡脱俗的创造性争辩,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效果。在教学中晏子的争辩不应用嘴巴或书本传授给学生,而应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把学生置于晏子的地位,激发思考,引导争论。让学生尝试着像晏子那样思考,像晏子那样回答难题,然后再读课文,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含义表达出来。这样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把语言训练同思维拓展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了解晏子 (一)揭题(板书:晏子) 同学们,你们了解晏子吗?(学生回答) 晏子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学生猜测) 想:古时候,哪些人的称呼中有“子”?(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孔子、老子、孟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 小结:孔子、孟子等都是古代的大学问家,晏婴为什么也称“晏子”呢?他肯定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板书:使楚)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二)导言:《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课件:春秋形势图)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使楚国,为了能及时了解他出访的情况,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怎样才算一个优秀的小记者呢?(耳聪、目明、嘴勤、手快) 二、初读感知,走近晏子 现在我们就出发,跟随晏子出使楚国。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供初读要求: (1)动口、动手,用心朗读。 (2)初步知道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2、适当检查、交流。 三、潜心体悟,研读晏子 1、大家跟随晏子左右,他哪方面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你听出哪些话中有话的?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 小组交流:你听出了什么话外音?怎么听出来的?(小组合作学习,课件提示:(l)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的功效,注重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检验。) 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课件)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3)明确推理过程。(课件出示) A.推理性填空: 只有访问狗国才钻狗洞,现在楚国要晏子钻狗洞,那么( )。 B.完成作业: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 )那么( ) C.如果晏子不采用这种说话的方法,而采用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该怎么说? 想想这两种反驳的方式哪一种好?为什么?(讨论、悟理) 4)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 5)反馈诱导。我们来看晏子究竟是怎样说的?(课件演示) 小结:是啊,面对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静的反驳,不卑不亢地把侮辱还给楚王,才能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又不伤了两国的和气,让我们一起冷静地来读读晏子的反驳。 6)接待的人把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听了只好--(指导引读)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一个词语集中体现了楚王毫无办法。 7)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再次认识一下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晏子! 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挥汗如雨、举袖成云、接踵磨肩、欺君之罪等。 2 、面对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真是既紧张又精彩。各位出使楚国的小记者,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来再现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要把你们当时观察到的晏子和楚王等人的动作、神态、语气通过表演体现出来。) 3、学生表演,师生相机点评。 (表演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表演是为理解内容服务,是活用文本的体现,能使更多的同学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 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学生自读、自悟,自由交流学习体会。 (学生在自己研读、归纳、思辨和梳理、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原来晏子的反驳是那样的富有逻辑,富有哲理。同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评价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超越文本,学当晏子 1、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显楚国的威风,却没想到被晏子反驳的哑口无言,他眼看着斗不过晏子,心里却十分不甘。突然,他哈哈大笑起来,见你们这班跟随在晏子身后的小记者,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轻蔑地说道:“哼,齐国太无能了,是不是没有大记者了,怎么来的尽是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小记者们,面对楚王的侮辱,你们准备怎样反驳呢? (讨论,指名、同桌交流) 2、楚王听了你们的反驳,只好说:“ ……!” (通过练说,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尊、自信、处变不惊是取得成功的保证;出色的语言表达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具备的重要才能) 五、开招待会,齐夸晏子 1、在出使任务即将结束的时候,晏子和楚王准备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爱提问的小记者们,你们可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有什么问题就当面问问晏子和楚王。(角色扮演,回读文本) (再次回读文本,使学生的理解得以深入,情感得到升华。) 2、各位小记者,我们的报道任务已经圆满完成。齐王和人民正焦急地等待着大家的消息,你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来夸夸我们晏子大夫吗?(以新闻报道的格式练写,部分投影交流) 六、小结延伸,积累运用 我们这班小记者在这次随访中表现出色,就连智慧超人,能言善辩的晏子也不住地点头称赞。 (课件演示)晏子捋着胡子,高兴地说道:“你们这班小鬼呀,真不愧耳聪、目明、嘴勤、手快。我想,只要你们现在刻苦努力,多加锻炼,将来必成大器。再过几天,齐王又要派我出使秦国,诸位还愿意随我一道出访吗?回去后,好好地去找一找秦国的相关资料,做好出访前的准备。 (用好语文重在积累。让学生到课外查找有关楚国、齐国、秦国的资料,扩大阅读量,符合新课程理念。) 赤壁之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率领、相持、计策、失信、眺望、波浪滔天、自不量力、调兵遣将、丢盔弃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遇事多分析、勤动脑的好习惯。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直奔重点,创设情境,用作战图和人物画像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有顺序地介绍本文,并根据疑点让学生展开辩论以完成本课教学。 (二)学生学法 小组合作自学探究,通过读、思、讲、议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归纳出赤壁之战双方胜负的根本原因;理清“火攻”一段的顺序,学习技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二)难点 理清“火攻”全过程的顺序。 (三)疑点 曹操该不该输?为什么? (四)解决办法 教师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学生自述故事的过程提出疑点,通过讨论来解决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编顺口溜等方式理清“火攻”这一位的顺序。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阐明观点,求得最佳理解效果。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鼓励学生参与板书 同学们,最近班上哪些同学写字有进步? 请一名代表,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板书:17赤壁之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课题的“战”字想一想,课文会写一些什么内容? (学生可能提出:交战双方是谁?他们都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交战?交战结果怎样?等) 2.激励学生积极读书。 教师导语:我们先把课文读一遍。怎么读呢?自由选择,当读到你愿意读的段落时,可站起来读。(读后,了解读的情况并表扬多读的同学。) (三)了解“认识起点”,据实施教 1.直接了解,开门见山。 教师设问:学这篇课文前,有谁了解“赤壁之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 2.设计情境,展现已知。 教师出示作战图和人物画像。 启发学生:谁能利用老师提供的作战图和人物画像,把“赤壁之战”向同学们作个简要介绍? (学生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介绍;也可按时间、地点、人物、力量对比、经过、结果的方式介绍。) (四)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回答。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激励学生深究,深入剖析 1.利用兴趣,直入重点。 教师询问:读课文的时候,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 (根据以往对学生的了解,一般学生对“火攻” 一仗的过程有兴趣。引导学生在书中找到这一部分,明确阅读范围。) 2.分组活动,自学探究。 教师启发:“火攻”这一仗是分好几步来实施的。请大家好好阅读这部分,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是哪一招?并说出原因。 3.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时,将说精彩点和读精彩段相结合,使理解与朗读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4.练习概括,自由创作。 (l)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知道了火攻的每一步都是很精彩的,缺了哪一步都不行,这么好的计策,愿意记住吗?怎么做才容易记呢?(学生可以编顺口溜、编诗歌、概括为词语、编写成短句等。) (2)让提出办法的学生领头,自由组成创作编写小组进行活动。 (3)交流汇报,互相启发。 (学生口头交流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创作成果写在黑板上。)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升华认识,深化思想 1.教师启发:周瑜以3万人打败曹操80万人,这叫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以少胜多) 2.提出问题,引发辩论。 教师:你们认为曹操该不该输?为什么?请大家展开辩论。 辩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曹操一方为什么不该输,却输了?周瑜一方不可能赢,却赢了? (四)积累词语,欣赏佳句 1.积累词语。 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一次伟大的战役,其中运用了不少成语,咱们办一个“成语栏”好不好?同桌合作,找一找,写一写,看谁写得多。 启发学生:除了课文中现有的成语,也可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的意思概括出成语。(得意忘形、以卵击石、知己知彼、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骄兵必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 2.欣赏佳句。 让学生读一个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说说欣赏的内容和原因。 (五)总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受到什么启发?(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胜败就在转眼间,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多分析。) 赤壁之战围绕着周曹双方胜败的原因这一中心,环环相扣,一步步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生动地描绘下来,以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也要注意按一定顺序写,这样文章才会条理清楚。 (六)布置作业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1.复述《赤壁之战》给爸爸、妈妈听。 2.课后观看《三国演义》影视片或读《三国演义》的其他故事,并总结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冀中的地道战 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和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进而体会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和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进而体会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冀中的地理位置及战争背景。 (二)理解重点词语。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冀中的地理位置及战争背景。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教学过程 (一)解题并介绍时代背景 1.板书课题后提问。 哪位同学来解释“冀中”?在预习中你是怎样理解的。 (经过查字典我知道“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冀中”是河北中部平原。) 当你看到“地道战”三个字时,你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我想的很多,主要是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地道”是什么样的?怎样“战”呢?战的结果又如何呢?) 2.介绍冀中地道战的时代背景。 在抗日战争时期,具体一点说就是1942年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二)解释词语,理解重点词语。 牢固:坚固、稳定。 防备:做好准备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 毒辣:心肠或手段恶毒残酷。 吆喝:大声地喊叫。 扫荡:用武力或其它手段扫清敌人。本课指日本侵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口:本课指地道里小得只容得下一个人爬过去的关口。 堡垒:在重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纺车:手摇或脚踏有轮子的纺纱或纺线的工具。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不计其数:形容数目极多,无法计算。 无穷无尽:没有穷尽,没有限度。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牢固:坚固、稳固。 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 警戒: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的保障措施。 岔道:分岔的道路。 转移:改换位置,从一方移到另一方。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全文共8个自然段,教师组织学生朗读,然后分小组讨论,概括各自然段的内容并板书。 第1自然段:介绍当时的情况。 第2自然段:地道战的产生。 第3自然段:概括介绍地道战的规模和作用。 第4自然段:具体介绍地道里的构造。 第5自然段:介绍地道的出口和通道。 第6自然段:介绍地道怎样防火、防水、防毒。 第7自然段:介绍地道里的通讯联络。 第8自然段:介绍地道战的结果。 2.课文主要内容: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创造了地道战;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利用地道对付敌人的进攻;地道战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3.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地道是什么样的?怎样“战”的呢?“战”的结果又如何呢?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五)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进而体会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二)介绍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三)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二)介绍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 介绍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找四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看老师演示表现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二)学习第一段。 这一段交待了地道战产生的时间和背景。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呢? (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修筑封锁沟、封锁墙,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在这种情况下,冀中人民创造了“地道战”,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说得好。日本侵略军修筑封锁沟、封锁墙,就是要使冀中平原上的人民相互之间不能来往,不能联合起来打击敌人。于是冀中人民就创造了“地道战”,打击敌人。这就是“地道战”产生的原因。 (板书:封锁沟 封锁墙 地道战) 这一新的斗争方式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呢? (第3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地道战”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保护自己;二是能够更好地打击敌人。) (板书:保护自己 打击敌人) 在第3自然段中哪句话、哪个词最能总结“地道战”的情况? (第一句话中的“奇迹”一词。) “奇迹”是什么意思? (“奇迹”是想象不到的很不平常的事。) “地道战”的确是个奇迹。课文又从三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学习第二段, 这一段是以任丘的地道为例,介绍了地道的样式和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还可以分为几层,怎样分? (这一段还可以分为地道的内部和地道的出口两层。) 地道的内部构造分为哪几部分?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默读课文后按顺序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板书。 (板书:地道内部 高、深、天洞、小洞、气孔) 教师一边板书一边重复地道内部构造的特点,并在同学分析的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地纺线呢。”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进一步说明地道里既不气闷也不黑暗,非常安全。冀中人民在这里边战斗边生产,充满生活气息。 课文是怎样介绍地道出口的呢?地道出口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默读后回答问题,教师板书重要词语。 (板书:地道出口 口外:荆棘 陷坑 口内:坚固的洞 迷惑洞 死道:地雷 活道:口) 教师解释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李白诗里的一句话。讲的是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夫,古代成年男子的通称。关,关口。莫,不能的意思。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这一段。 这一段对地道的构造及特点介绍得比较清楚,使我们学习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只是一百多种地道中的一种。地道的特点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既可以保存自己,又能够打击敌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道战”的确是-- 学生齐答:奇迹。 (四)学习第三段。 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敌人同样说明这是“奇迹”。冀中人民是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 (敌人想方设法破坏,冀中人民发挥聪明才智,想出许多妙计来防备。)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板书。 (板书:破坏 防备) (用“土”和“沙”灭火;吊板用来挡住毒气;利用枯井暗沟防备水攻。任凭敌人想出什么毒计,冀中人民也有妙计来对抗。另外,因为地道都是通着的,还可以转移到别的村子去。) (板书:火攻 毒攻 水攻 土沙 吊板 枯井暗沟) 教师用箭头将上下板书连接起来并小结,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理解这些内容。 冀中人民还有更先进的方法保护自己,打击敌人,因为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发明了“无线电”“有线电”。我可要提醒同学们,这可不是现在的“手机”“呼机”,它是什么呢?请一位同学读一遍下面这段话大家就会清楚了。 学生读收,教师板书。 (板书:无线电--吆喝 有线电--拉铃) 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在书上及电影、电视节目中获得的知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讨论: “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第一课时后指导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泥巴等材料做一个任丘的地道模型,也可以鼓励学生画一张冀中地道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冀中人民的智慧和抗敌妙计,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最后使学生明白这句话是对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种种妙计的总结,同时赞扬了冀中人民对敌人斗争的智慧和才能,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五)学习第四段。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教师提出问题。 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有怎样的地位呢? (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尾? (总结性的结尾,写清了地道战的结果和作用。) 请同学把开头段和结尾段连起来朗读,让学生体会前后互应的作用。教师板书。 (板书: 为了粉碎“扫荡”--“扫荡”被粉碎了 简直是个“奇迹”--留下惊人的“奇迹” (六)总结板书,进一步理解课文。 课文从“奇迹”一词开始,到“奇迹”一词结束。全篇课文通过对地道的构造、特点和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巧妙地打击敌人,以及地道在战斗中所起的作用几个方面的描写,具体阐明了地道战是个惊人的“奇迹”。从而说明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战争具有巨大的威力。 (七)请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八)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黄河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以及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 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二、学示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 3.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三)解决办法 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讨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板书课题:19 黄河象。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1)拿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可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帮助,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先由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词的句子,将生词多读几遍。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并加以理解。 3.指导书写。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4)媒体演示,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了依据。 板书:完整(特点) 2.以浏览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阅读思考之后,自己可以小声地说一说。 (2)找好朋友去交流。 (3)互动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相机进行板书朗读指导。 板书: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读,然后以行或组分段读,举行朗读比赛,然后让学生评议。 3.学习第7、8自然段。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板书。 板书:1973年 甘肃(发现 挖掘) 关于假想的根据,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4)指导朗读。 4.浏览全文并对照板书,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三)练习复述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四)畅谈收获 可以谈写法,可以谈启发,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琥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并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二)学生学法 读、思、画、议、批注、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三)疑点 这块琥珀对于研究昆虫有何价值呢? (三)解决办法 讨论、交流并媒体(琥珀的图片、动画显示形成过程)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讨论、交流。 2.感情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思考:琥珀是什么?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1)自己拿不准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虚心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请教,答对者给小组加分,激励同学自学、上进的意识,增强小组荣誉感。在同学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第3个思考题,小组议答,全班交流。 (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本文所讲的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三)(电脑出示琥珀图片)学生对照图片,练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四)听课文录音,动画显示琥珀形成发现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学生复述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关于琥珀的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生回答)。 那么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形成过程部分思考上述两个问题。(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l)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由一人执笔把小组意思记录下来,以便全班交流。) (2)集体交流。 (3)学生交流过程中师相机引导板书。 (4)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条件和想象的依据。 (第一,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第二,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5)出示课件。松脂球--琥珀。直观感受琥珀的形成。 2.科学家又是怎样想象发现过程的?探究想象依据。 (1)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师生交流。 (2)角色朗读此部分。 (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 (讨论后学生归纳:要想进行合理的想象,必须根据事物的特点创设情境。) 3.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 (l)默读思考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讨论后回答。 4.济览全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并想一想本课与《黄河象》一文叙述顺序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三)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扩展延伸 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和同学交流交流。 (六)布置作业 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最后的辉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读懂课文,弄清“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l.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诺贝尔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教育学生学习诺贝尔的爱国情感以及对全世界、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对和平的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诺贝尔将自己的巨大财富贡献给全人类,引导学生体会其心灵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课外,鼓励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以了解诺贝尔本人;课外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并通过感情朗读以完成本课的教学。 (二)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最后的辉煌”的意思,体会诺贝尔对祖国、对世界、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 (二)难点 了解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及其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三)解决办法 通过自学、感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及感情朗读突破重、难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学、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五、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诺贝尔的故事和图片,都有谁带来了? (教师鼓励搜集资料的同学,请他们介绍自已搜集到的资料,也可通过实物投影将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教师总结并导入:那么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又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揭示课题并板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拿不准的字音和生词提出来请其他组同学帮助或教师指导。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先请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1)“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 (2)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诺贝尔的?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议答。 (l)“最后的辉煌”指的是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将他的巨额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对人类科学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 )课文写了诺贝尔两件事。一是写诺贝尔是伟大的发明家和举世闻名的企业家,拥有巨额的财产;二是写诺贝尔临终之际将所有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做为医学教育事业及奖励基金。 这两件事之间是因果关系。正因为诺贝尔创造了将近二百万英磅的财产,才为晚年的捐助创造了条件。 (学生汇报时,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其他小组补充。) 4.你觉得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l)学生默读勾画理解。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采用读句子、抓词语、谈理解的方法汇报交流,彼此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4)指导朗读。朗读时重点指导学生抓句子,以体会诺贝尔对事业的执著以及对祖国、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 (四)学生质疑,谈感受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谈感受后,教师总结。) 丰碑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3.学习写文章时把重点内容写详细,把其他内容写简略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运用写文章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写文章按一定顺序,有条理、有重点地将思想内容表达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并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观察法、讲解法、引导法。 (二)学生学法 讨论交流法、朗读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课文的第7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二)难点 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疑点 文章结尾说:“将军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作者为什么说脚步声沉重而坚定? (四)解决办法 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语言文字,从军需处长的动作中理解他的神态为什么是镇定、安详的,进而体会他的献身精神,进一步理解“晶莹的丰碑”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指精神崇高纯洁。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交待故事背景,烘托气氛,把学生带入情境。 2.引导学生弄清写作顺序、主要内容、抓住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 3.组织学生精读课文,解决重、难点问题,相机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文章感情。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搜集有关长征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共同探究不懂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 4.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使知识得到扩展、延伸。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2课(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在海拔2000多米的云中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他们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将军在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索学习课文。 (二)结合课文前的预习要求,先自学课文 先自己学习,然后再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使自学更充分。 (三)交流自学成果 1.认读生字。 2.检查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四)自学课文 要求: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l.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1)在整篇文章中,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2)文章开始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或: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3)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五)重点研究同学们归纳出的问题 1.自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l)先通过理解第l-2自然段,明确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①先理解什么是“严峻的考验”,然后从环境恶劣、装备差这两方面理解考验的严峻。(抓重点词:a.4个“可能”;b.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②通过理解将军的一句话,体会他的心情。 (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严峻。) (2)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 ①投影显示军需处长的形象。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可带感情读第7自然段,把学生带入情境。) ②结合图和书中有关文字谈谈老战士为什么会冻死? a.理解“单薄破旧”的含义。 b.启发学生联系前两自然段谈。(天气冷,装备差。) ③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 (可提示:这位衣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被严寒夺去了生命,让我们带着沉痛的心情读这段话。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3)理解将军的心情。 ①结合第8-12自然段,谈谈: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的心情是怎样的?(先概括地说,将军先愤怒了,后又被感动了,再联系有关词句重点理解。主要抓“吼道”、“红着眼睛”、“豹子”、“抖动”等词。) ②感情朗读第8-10自然段。(体会将军愤怒的心清。) ③当将军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呢? (投影显示军需处长的塑像及将军敬军礼的样子,通过体会将军的心情,体会他的性格特点。) (4)理解描写军需处长死去时的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①再次显示大雪覆盖军需处长的画面,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从哪儿看出来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神态很镇定、安详? (引导学生结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来谈。) ②再谈谈他为什么会这么镇定和安详? (5)体会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 ①句子对比,投影显示: a.他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 b.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敬了一个军礼。 ②通过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 ③感情朗读第11-12自然段。 (6)理解“丰碑”的含义: ①联系第13自然段,再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先理解“丰碑”的意思,再说说为什么是晶莹的丰碑;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 ②结合最后一自然0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 (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a.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和鼓舞;b.充满必胜的信心。) ③理解最后一句话。 (先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再理解“这样的队伍”是什么样的队伍,深入体会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力量。最后让学生怀着必胜的信念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深化思想品德教育 是啊,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这支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独自练习朗读,边读,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一些句子深刻的含义。 2.小组内每个同学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朗读,互相评议。 3.小组推荐人选参加全班朗读比赛。(其他全体同学共同来当评委) (二)指导字形 1.分析字形: 让学生说说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写错?你准备怎样记住它? 2.提出自己记忆有困难的生字,老师帮助解决。 重点强调 “覆”由三部分组成,上下结构,西、彳、复。 “酷”的部首是“酉”,不要丢掉里面的“横”(针对学生情况灵活处理) 3.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生词,可自由练习用这些词说话。 (三)学习写作方法,重点处理文章详略问题 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并说说为什么? 2.讨论交流: (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的神态变化写的详细,以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对红军部队的任务,所遇到的困难写得简略。) (四)总结扩展 分小组讲自己课下准备好的有关长征的小故事,然后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看谁讲的最感人。 (五)布置作业 1.自己想办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2.在感情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丰碑》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毛主席在花山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2.了解课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关心群众碾米和给群众送茶水等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了解课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毛主席是谁吗?他就是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领袖,有一首歌叫《东方红》,唱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歌没有专业的词曲作家,是陕北的一位老农发自内心唱出来,唱出了陕北,唱遍了全中国。它的丰功伟绩,说也说不完。这篇课文,讲的就是1948年春夏之交,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从山西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发生在“花山”的几件小事(边说边板书:毛主席在花山)。 (二)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用本单元学过的学习方法独立阅读课文,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三)指导学习步骤: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3.细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归纳段落大意。 4.带着课后问题,精读课文,思考答案。 (四)学生按学习步骤自学。 (五)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 1.你解决了哪些生字、新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大家汇报字、词学习情况。 2.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中心思想?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 3.你画了哪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重点解决:(1)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毛主席的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从正面表明了他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反映了他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二是进一步从反面来说,说明如果照警卫员那样的做法,会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感到毛主席时时处处都在注意观察和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时时处处都在关心和爱护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了伟大领袖体察民情,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崇高精神。 (2)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主席精辟地阐明了人民群众与革命军队之间的鱼水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人民支持着革命,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就不会成功。而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就要关心、爱护人民群众,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同时,也表现出伟大领袖毛主席从来都将自己看作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从不需要特殊照顾的伟大风范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4.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评议其对与错,它关系到本单元作文的写作,对于今后写作材料的选择和运用,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六)老师讲评。 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表扬知识掌握较全面、准确的同学,给没掌握详略得当这一写法的同学归纳分析原因,指明努力方向,提供改进的办法和措施,帮助这些学生固强补弱,不断进步。 飞夺泸定桥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叙述事情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法、谈话法。 (二)学生学法 自读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l.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二)难点 通过读课文,理解题目中“飞夺”含义。 (三)疑点 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 (四)解决办法 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解“飞夺”的含义,然后结合重点字词,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分别理解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的,还可结合看录像,体会任务的艰巨,在全文学完后,再归纳写作方法。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教师首先介绍时代背景,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然后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条理,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归纳小结,共同探究,交流汇报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最后回到整体,提炼写法。 (二)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动手搜集资料,课上通过初读了解故事梗概,精读时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达到理解深入,表达清楚,课后交流感受,共同提高。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城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板书课题) (二)结合课文前的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生词的意思。 2.细读课文,思考: (1)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2)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3.回答自学中的两个问题。 (l)说说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结合课文第l自然段的有关文字,也可结合有关的背景资料。)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抢时间、夺天险。) (四)质疑问题 1.再读课文,记录下不懂的内容。 2.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1)“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 (2)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是怎么“飞夺”的? 第二课时 (一)交待本节课学习目标 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自学课文,解决上节课大家提出的问题。(出示题目) (二)讨论、交流,解决重、难点 1.自读课文,思考上节课提出的两个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3.交流讨论结果: (1)交流题目中“飞”、“夺”的含义。 (教师要注意引导,结合学生的回答,概括出“飞”就是抢时间,“夺”即为“攻大险”。教师板书:抢时间、攻无险。) (2)交流“飞夺”泸定桥的原因。 ①学生先结合第1自然段和预习中学到的知识来谈。 (重点抓两方面:一、泸定桥是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二、结合石达开的事例,理解我军如果不及时夺桥也可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②结合第2.3自然段谈抢时间的原因。 (引导学生概括出:时间紧、路程长这两点,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20多小时、120公里。) 3.交流“我军究竟是怎么飞夺泸定桥的”? (l)结合第4、5自然段,谈谈我军究竟是怎么“抢时间”的。 (主要概括出:不顾吃饭、冒雨前进、点火赛跑。) (2)可追问,抢时间的结果怎么样? (可重点抓“抛”字体会我军行军之快,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3)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提示学生把红军勇于克服困难,善于和敌人作战的精神表现出来。) (4)结合第6自然段,谈谈为什么夺泸定桥是攻天险? (可从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入手,提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说?然后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来谈夺桥的艰难,重点抓“红褐色”、“浪花三米多高”、“涛声震耳欲聋”、“抽木板”、“筑好工事”等词。) (5)结合第7、8自然段,谈谈我军是怎样攻下天险的? (可先看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联系语言文字谈感受,体会红军奋不顾身的精神。) (6)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理清课文条理,进行小练笔 1.回顾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飞夺泸定桥”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师小结: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是记事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 3.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小事。 (四)指导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全班同学自由选择最易写清的字,练写两遍。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一课。 夜莺的歌声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能力训练点 1.继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文中首尾照应的写法,并培养学生巧妙安排文章思路的能力。 3.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夜莺”机智、勇敢的美好品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小夜莺美好的形象。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情境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朗读法。(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表达。)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二)难点 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之间互相照应的关系。 (三)疑点 小夜莺对一群德国强盗的提问为什么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四)解决办法 l.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利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法弄清首尾照应的写法和作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介绍时代背景。 2.根据学生的质疑,提出主旨问题,组织学生精读课文,讨论、交流、理解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课文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2.围绕大家共同提出的主旨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以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3.读中理解,理解中感情朗读,读思交融。 4.学习首尾照应写法。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你们愿意听吗?大家仔细听一听,谁在唱歌?是的,在寂静的田野上,在茂密的树林里,这歌声是那样的清脆悦耳,是那样的宛转悠扬。如小溪流水,似鼓乐丁冬,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夜莺宛转的啼鸣,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预习,谁说说你怎么理解这个题目?(一个化名夜莺的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主要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检查预习 1.指读全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叫夜莺的男孩把一群德寇引向游击队的埋伏圈,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帮助游击队报送有关敌人情报的?你从中体会出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抓住重点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夜莺是个勇敢、机智、热爱祖国、仇恨敌人。沉着冷静的孩子。 (1)夜莺会用白桦皮做成口哨,会学夜莺和杜鹃叫。 “他坐在离德国兵很近很近的地方”说明他是主动和敌人接近的。 当孩子把口哨递给德国兵时,“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说明孩子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 (2)当德国军官问他“村子里就剩你一个了吗?”“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这是夜莺在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敌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沉着。)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一就都跑了。” (这里的野兽其实指的是德国强盗。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德国军官轻蔑地认为它是蠢东西,其实德国军官自己才是真正的蠢东西。因为夜莺骂他们的话他都没有听出来。) (4)夜莺在带路时,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后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这句话讲他好像沉浸在大自然当中,天真自然,这样做实际是在迷惑敌人,使他们觉得他只不过是个顽皮、贪玩的孩子,以取得的敌人的信任。他学夜莺和杜鹃叫,是在麻痹敌人,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5)“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敌人问树林里有没有游击队,孩子用话岔开,用蘑菇来回答,答非所问,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再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6)夜莺用夜莺和杜鹃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枪。 (从这里可以想见用这种办法已经不是一次了。他曾多次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7)“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 (夜莺刚刚听到信号动作极快,钻进树林里。也说明夜莺对这里的环境极为熟悉。也正是由于夜莺准确的传递情报,才使游击队员充分地做好了战斗准备,最后彻底地消灭了敌人。) (8)大家想一想,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 (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3.此时,你最想对小夜莺说些什么? (四)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 指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是互相照应的的关系。 你从哪看出来的?都是说小孩在发出夜莺的歌声,以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同时也强调了夜莺又在执行新的任务。我们今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认真运用这种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1.把《夜莺的歌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写一篇读后感。 放弃射门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员以团结、友谊第一的高尚的体育风范。 2、运用课文描写比赛场面的方法,写一段比赛场面。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运动员以团结、友谊第一的高尚的体育风范。 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赛场面及运动员的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前两段内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前两段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很多同学都爱看足球比赛,尤其爱看运动员精彩射门的那一刻。本文为什么要“放弃射门”?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主读书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 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本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一)(1):写足球射门进球,无论对谁都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2):写我被人性美震撼了。 [学生活动设计]: 朗读 讨论 (三)(3--6):写放弃射门避免了一次对手受伤的事故发生。 (四)(7):写他的崇高的体育风范受到赞叹与敬佩。 四、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那句写得好?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运动员表现出的崇高风范。 2、学习运用作者对比赛场面,运动员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的方法,写一段比赛场面。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 写一段比赛场面。 教学过程: 一、 自读课文 1、找出描写富勒和西曼在赛场上表现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1)福勒踢球技术高超,动作娴熟,讲战术; (2)福勒品质优秀,宁可放弃射门,也不伤对方; (3)西曼舍身扑球。 2、讨论:富勒为什么放弃射门?体会当时他在那一瞬间的心理,后来他为什么踢出一个“温柔”的点球? 二、 联系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富勒放弃射门,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 指导写一项体育比赛的场面。 1、找出课文中描写比赛激烈的语句,认真读一读。 2、想一想,再说一说自己要写的比赛场面。 3、指名请几位同学说一说。 4、师生评议,指出哪些地方说得好,还有哪些不足。 五、学生自己动笔写比赛场面。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学生自由交流、修改 鲁本的秘密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理解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按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理解能力。 2、训练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感。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珍惜母子之情,学习鲁本从小事做起,关爱长辈的美好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鲁本那种善良、懂事、天真纯洁的美好心灵。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以读代讲。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谈中表达。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体会鲁本对母亲的关爱。 (三)疑点 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四)解决办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情况中去体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五、教学步骤 (一)揭题 师板书:鲁本的秘密。 看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过渡:是啊,老师也想知道,鲁本到底有什么秘密? (二)整体感知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本作了很大很多的努力,偷偷攒钱为母亲买胸针的事。) 2、讨论交流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把鲁本的秘密揭开的?鲁本为了给母亲买胸针,用了多长时间,作了多少努力? 2、全班交流: (事情发展顺序:捡麻袋卖钱每个5美分,攒足5美元,整整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为了捡麻袋,用尽了自己可以用的所有时间,跑了很远的路,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 3、指导感情朗读: 你们读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呢?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动?请把它读出来。 师生展开朗读比赛。 相机出示课文插图,解决文中生词。 4、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母亲节、爸爸、妈妈的生日都在哪一天?你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 (四)总结扩展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在写作上有哪些收获? 1、按顺序写事情。 2、抓住细节,带着感情去写,感动读者。 (五)布置作业 写一件你曾经最受感动的事,注意写出真实的情感。 附:板书设计 27* 鲁本的秘密 (关爱母亲) 找、换、攥、藏、搜寻、飞跑、爬、扎进 赶、抱、闯、叫、跳、放 小音乐家扬科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1、理清文章的层次,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分辨事物,并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认识到旧社会剥削制度的罪恶,懂得穷人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即使有才能,也要被埋没。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扬科享受到的美好的音乐。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朗读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理解“扬科摸小提琴惨遭毒打直至含冤死去”这部分内容,体会扬科的可怜和社会制度的残酷。 (二)疑点 大伙为什么称扬科为小音乐家?从扬科悲惨的命运中,你想到了什么? (三)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采用默读理解和朗读体会、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弄清重、难点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课上,让学生充分读书,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引导、训练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已达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表达的目的,从而使学生被课文内容所感染,真正受到教育。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直揭课题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28课--“小音乐家扬科”,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扬科家生活贫穷,但他酷爱音乐,为了看一看地主的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 2、再读课文,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边读边记下你不懂的问题。 3、小组交流,归纳问题。 4、全班归并提出的问题。 (1)大伙为什么称扬科为小音乐家? (2)从扬科悲惨的命运中,你想到了什么? (3)含义的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如:“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头上不住地号叫。” (三)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这一段用打比方的方法,突出了扬科家境贫寒,生活无保障。) 2、交流质疑中的第一个问题: 大伙为什么称扬科为小音乐家? (1)扬科对音乐爱得很深,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他觉得自然界的任何声音都是音乐,他都可以听出音乐的旋律。他常常听得出神,沉浸在自然界美妙的音乐之中。他虽然没受到过有关音乐方面的教育,但他却有独特的音乐天赋。 体会扬科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时的心情,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欢乐的气氛。 (2)傍晚,收工了。扬科躺在河边尽情地听着大自然的乐声,但是,他还想听听真正的音乐,他终于在一个地方听到了真正的音乐,这个地方是哪儿呢?(乡村的旅店) 扬科在乡村旅店的墙角下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听到这真正的音乐,他心情如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扬科终于听到了真正的音乐,他兴奋,激动。他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在扬科的眼里,万物都沉浸在小提琴欢乐柔和的乐曲声中,都和着小提琴那美妙的乐声在演奏。) 理解后指导学生用兴奋激动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3)扬科特别喜欢小提琴,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一把小提琴,他把小提琴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可见他多么爱小提琴啊!但他知道,他一无所有,他不可能得到一把小提琴,他只要能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就可以使他满意了。但就是这么一点点要求,也无法满足。有音乐天赋的扬科,就自己用树皮和马鬃做了一把小提琴,尽管那是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提琴,但他却爱不释手。 指导学生把突出扬科爱小提琴的地方(如:真愿意,一切、只要,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一天到晚拉着等)读得重一些。 (4)扬科自己做了一把心爱的小提琴,但是他还要看看别的小提琴。这是为什么?扬科当时的心情如何?你从哪儿知道的? 引导学生从书上找出扬科渴望看到小提琴的词(多么想、很想,哪怕一次、眼巴巴,望了很久很久)。 扬科开始躲在草堆后不敢动,在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的推动下,他偷偷地,非常小心地移动,终于来到提琴下。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他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扬科那么害怕为什么还会进到食具间去摸琴弦呢?(因为他太爱小提琴,这种爱超过了怕;这种爱推动他不由自主地往前走;这种爱使他情不自禁地摸了摸小提琴。这就是无法抗拒的力量。) 指导感情朗读。 3、他触动了琴弦,发生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谁能说一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段描述的几种声音使我们可以推想出发生了什么事,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理解课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 “……像夹一只小猫似的”。 指导朗读,注意用怜悯的口气读出扬科可怜的样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如此可爱的有天赋的小音乐家扬科,就因为想看一看真正的小提琴是什么样子,被管家一次又一次地毒打。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但他想的还是他酷爱的音乐,惟一陪伴他的仍旧是那把树皮做的小提琴。 (二)学习最后一段 1、师范读:这时的扬科又一次听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回忆前边扬科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 扬科在回忆,他在回忆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启发学生进行想象,突出他酷爱音乐,酷爱生活,在河边做笛子,做小提琴,在旅店墙角下听音乐。 可是,他死了。就这样睁着眼睛死了。他还有什么没看够,还有什么问题没想通呢? 2、理解“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头上不住地号叫”一句。 3、指导朗读。 (三)解决质疑中的第二个问题 1、热爱音乐,又有音乐天赋的牧童--扬科,最后并没有成为音乐家,他为了看一看,摸一摸小提琴却被打死了,为什么他的命运这么悲惨? 让学生分组讨论,认识到: (1)旧社会剥削制度的罪恶;(2)在那种制度下,穷人只能被剥削、被奴役,没有受教育,发展自己的权利;(3)穷人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即使有才能,也要被埋没。 由此,你们想到了什么? (四)说话练习 假如小扬科来到我们身边,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发挥你的想象力,互相说一说。 (五)指导字形 采用小组交流记忆方法,全班介绍经验的形式来完成。(重点强调:噢、惧、憋) (六)布置作业 1、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读一读,背一背。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28 小音乐家扬科 生活贫困←扬科→悲惨死去 爱听音乐→自做提琴→看琴遭毒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