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2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作文指导:六、让感受融入句子 部编版
六、让感受融入句子 ——描写心理 突出感受 【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重点训练孩子们对心理感受的描写,通过观看图片,想象图中人物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畅想感受。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感受,作文中感受的重要性。 2、 通过看图,体会图片中人物的感受(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书写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体会图中人物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课前准备一些冰块,并用黑色的包装袋进行包装。上课伊始,让学生逐个摸一摸这件神秘的物品。并适时提问。 师:孩子们,通过摸这件神秘的物品,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手好凉呀! 师:你们觉得这个包装里面会是什么东西呢? 生:我想:一定是冰块,不然怎么会这么凉呢? 师:同学们,大家针对来时带来的一件小小的物品,不但说出了自己触摸后的身体感受(凉),还把自己的心理感受也表达了出来(我想:……) 师:同学们,写作文时,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内容写进句子,这样的句子就生动了吗?好像还差点什么呢?当然是你的感受啦!有了感受,你的句子才会更加情真意切!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如何把句子的感受融入句子。 二、讲授新课。 1、阅读好词佳句,体会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开心辞典”“好句读一读”。 通过自读、齐读、比赛读等不同方式的读,让孩子们体会什么是感受?这些词句描写的是任务什么情况下的感受?有什么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2、结合图片,体会感受。 (1)师出示图片。 师:谁能用一段完整的话告诉老师,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从图片上看到:一个小男孩躺在床上,嘴里插着体温计。我想他一定是感冒了。 师:真棒!不但把自己观察到的描述了出来,还把自己想到的表述了出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得过感冒吗? 生:得过。 师:得了感冒后,你们身体上有什么感受呢? 生:脑袋昏昏沉沉的,浑身酸痛。 生:浑身发冷,老想睡。 师:确实,感冒的滋味真不好受。生病期间,你有可能不能干好多事,心理上有什么感受呢? 生:唉!真倒霉,又不能和小伙伴们一块儿玩了。 生:又不能去学校上课了,成绩肯定下降。 师:小朋友们说得很真实很生动。接下来我们看看教材中是如何描述感冒时的感受的。 今天早晨起床,我生病了。 我的感受:我觉得浑身发冷,头也疼了起来,喉咙里一直痒痒的,我这是感冒了。感冒啊感冒,我求求你不要再来找我的麻烦了,我真的受不了了!如果你敢再来找我的麻烦,那等到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一个医学家,想办法把你消灭掉!到那个时候,看你还敢害人不!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教材中,小作者的描述有什么特点? 生:小作者描写的太生动了。 生:尤其是心理感受的描述既活泼又生动。 师: 好的东西我们要吸取,希望在我们今后的作文中也要学习小作者的写作方法。 (2)方法同上。 2、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练写句子。 (1) 师:童年的生活五彩缤纷的,有时在游戏过程中也难免受伤。哪个小朋友受过伤?(生自由发言。)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大家观察一下图片上的小朋友,用一段完整的话告诉老师,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生:图片上有一个小男孩,他的膝盖受伤了,坐在地上“哇哇”地哭起来。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说自己曾经受过伤,还记得受伤后自己有什么感受吗? 生1:我也摔破过膝盖,当时觉得膝盖疼得好像针扎一样。 生2:我手上划破过,当时感觉伤口火辣辣地疼。 生3:我的手指被玻璃划伤过,当时没有一点感觉,后来发现手指留了好多血,妈妈给我包扎好伤口后,我的手指反而疼痛难忍了,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手指痒痒的。 师:刚才3名同学说得很真实,尤其是生3,把受伤、包扎后、伤口愈合过程中,手指的感受详细地描述了出来。 师:受伤后不但身体疼痛,而且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不便,哪位小朋友说说自己受伤后自己的心理感受? 生:膝盖受伤了真倒霉,不但走路不能太快了,连我最喜欢的足球也不能踢了。 生:额头磕破了,被大夫包扎上了厚厚的药棉,既影响洗脸,又 破坏我美丽的形象。伤口呀,你快快好了吧。千万别在我脸上留下伤疤,不然叫我以后怎么见人呀! 师:这两名同学说得太棒了!把受伤后我们心里的感慨描写了出来。 师:小朋友们把自己受伤后身体上的感受和心理上的感受结合起来,就是自己整体的感受。 (2)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幅图片。 师:小朋友们,双休日和假期爸爸妈妈经常带你们去哪儿玩呀? 生:公园、游乐场、动物园、商场、超市…… 师:在公园,你们是否看到过后经历过图片上的情景。 师:全家走进公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最大的感受是公园里的空气真清新呀!呼吸一口整个人都觉得神清气爽。 生:走进公园,我最大的感受是公园里的花都开了,姹紫嫣红,芳香扑鼻。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 生:公园里的儿童玩具真好玩,尤其是摩天轮既刺激有过瘾。 师:置身环境优雅的公园,此时此刻,你最大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生:真希望天天都是假期,这样我就可以天天呆在公园里了。 生:公园呀公园,你要是我的家该多好呀! 师:同学们结合图片,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走进公园后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表达出来,就是自己的综合感受。 三、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都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吧?那小蝌蚪长大了就变成什么呀?(青蛙) 2.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小青蛙的故事。 3.(出示图片)并板书课题:看图作文 保护小青蛙 齐读课题。 (二)、观察画面,初步感知。 1.请小朋友们把这四幅图先浏览一遍,然后根据第一幅和第四幅图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图中的小朋友先是兴高采烈地捉了小蝌蚪,最后又放掉了呢? 2.带着这个疑问,在图中寻找答案。 3.整体观察四幅画后,分别说一说每幅画中的内容。思考:他在干什么?他听到了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做什么? 4.交流:“他捉了蝌蚪,正兴高采烈地跑着”,“他在听广播,听到了要保护青蛙”,“他在看书”,“他在放蝌蚪”。 《保护小青蛙》:捉蝌蚪,快乐——听广播,疑惑——查资料,恍然大悟——放蝌蚪,青蛙乐,你更乐 (三)、发挥想象,指导说话。 1.学编故事开头。 师:我们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一般都要写上时间和地点,请用上你喜欢的时间、地点把故事的开头讲清楚。 指名说,集体评议。 交流:一天早晨,小明拿着网兜兴高采烈地去小河边捉青蛙。 2.写第二幅图。 (1)听到广播里关于保护青蛙的信息,小明会怎么想? (2)同桌讨论,小组交流:回到家后,小明放好装青蛙的瓶子,就打开收音机听起了广播。突然,收音机里传出了“保护青蛙”的声音,小明听了之后,还是舍不得放走青蛙。 3.写第三幅图。 (1)小明舍不得放走青蛙,所以他又做了什么事情? (2)反馈交流:于是,小明就查阅了《百科全书》。小明知道了蝌蚪是青蛙的小宝宝。青蛙是益虫,它们能消灭田野里的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们。小明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他马上放下了《百科全书》。 4.写第四幅图。 (1)师:最后小明怎么样了? (2)个别交流。小明看完这本书,决定把青蛙放了。他就拿起袋子,跑到河边把青蛙放了。 小蝌蚪回到河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呱呱地叫着好像在说:“谢谢你!谢谢你!” (四)、激发写作兴趣 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都是保护青蛙的好孩子!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保护青蛙的故事写出来。 板书: 保护小青蛙 图一:一天清晨,一位同学到河里捉小蝌蚪。小蝌蚪的外形。 图二:同学听广播得知:我们要保护小青蛙。 图三:同学翻阅《百科全书》知道了青蛙是益虫。 图四:同学把青蛙送回小河里。 查看更多